综合虫害管理
- 格式:pdf
- 大小:15.34 MB
- 文档页数:65
食品企业综合虫害管理程序1、目的为规范供应商虫害管理提供必要的指引,使其对害虫有效控制、恰当处理,将害虫活动最小化,从而保障良好的生产环境和条件。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企业所有饮料及食品供应商工厂供应商应始终遵从法律法规。
本程序中要求与法律法规存在差异时,须遵从“从严执行”的原则。
本程序规定了供应商在工厂中实施综合虫害管理的具体控制要求。
3、定义和缩略语IPM(综合虫害管理):是指依靠综合措施对害虫防治实施有效的和考虑到环境因素的方法。
使用有效的互相结合的害虫控制方法,通过最经济的方式应用到虫害管理中,并把对人类、财产和环境的风险降低到最低。
虫害污染:是指在寄主产品中有活的或死的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昆虫,有昆虫的证据或者昆虫已建立了大量繁殖的种群信息素:由动物分泌的一种化学品,尤其是昆虫,信息素影响相同种类的其它生物的行为或发展,通常作为异性的引诱剂。
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4、职责质量部负责制定和维护本程序,并负责对本程序内容进行解释供应商负责实施程序中的所有相关规定。
5、流程5.1 综合虫害管理计划制定书面的综合虫害管理计划并将其纳入前提程序和食品安全计划中计划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5.1.1 指定的虫害管理专业服务公司或虫鼠害管理专业人员信息5.1.2虫害外部服务提供商要求:A有效的公司执照和相关虫害管理资质B.有效期内的公众责任保险:该保险是为了避免由于消杀作业可能给工厂造成的食品安全危害或其他损失而投的保险。
C.作业人员具备健康证明和相关的上岗证书,包括防疫站、爱委会或行业协会颁发的培训证书。
D.有效清晰的作业合同5.1.3 制定虫鼠害管理服务范围和频率,至少每月一次(须特别注意虫害繁殖季节)5.2 资料保存保存一年内的虫害作业报告,包括农药使用记录(名称、浓度、范围、方法等)和各种监控装置中发现的昆虫种类及具体数量,以此信息为基础找出并消除掉其活动根源。
5.3 虫害日志:应存放在现场的固定位置,至少包括日期、时间、虫害种类、采取行动和报告人员姓名等内容,虫害防治人员至少应每季度审查日志以确定害虫活动的趋势。
田间病虫害综合管理技术规程一、田间病虫害综合管理技术概述田间病虫害综合管理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和管理,以减少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这种管理技术不仅涉及到病虫害的识别、监测和防治,还包括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优化。
1.1 田间病虫害综合管理技术的核心目标田间病虫害综合管理技术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1.2 田间病虫害综合管理技术的应用范围田间病虫害综合管理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也适用于经济作物,如棉花、蔬菜、水果等。
此外,该技术还适用于不同的农业生产模式,包括传统的小规模农业生产和现代化的大规模农业生产。
二、田间病虫害综合管理技术的主要内容田间病虫害综合管理技术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2.1 病虫害的识别与监测病虫害的识别是综合管理的第一步,需要对田间出现的病虫害进行准确的识别,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
监测则是通过定期的田间调查,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2.2 农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是通过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这包括合理轮作、深翻土地、改良土壤结构、保持田间适宜的湿度和温度等。
2.3 病虫害的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对病虫害进行控制。
这种方法具有环保、可持续等优点,是综合管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4 病虫害的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使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进行控制。
在综合管理技术中,化学防治应作为最后的手段,在其他方法无效时使用,并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2.5 病虫害的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通过物理方法,如诱捕、阻隔、机械清除等,对病虫害进行控制。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对环境友好。
综合虫害管理制度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农作物遭受虫害的风险也在增加。
虫害给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严重影响着农民的产量和经济利益。
因此,建立健全的综合虫害管理制度,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一、综合虫害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综合虫害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合理的虫害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虫害的危害,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综合虫害管理制度有利于减少农药使用量。
传统的农药防治方式存在着过度使用农药、引起抗性等问题,而综合虫害管理制度可以通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3.综合虫害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有效的虫害管理可以减少农作物损失,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4.综合虫害管理制度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传统的农药防治方式容易导致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等问题,而综合虫害管理制度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综合虫害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多种防治措施相结合。
综合虫害管理制度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植物防治等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防治措施的相结合,提高虫害管理的效果。
2.制定防治方案和技术标准。
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和虫害种类,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和技术标准,指导农民进行虫害管理。
3.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
建立虫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虫害的发生情况和趋势,提前预警,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
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虫害管理技术水平和科学认识,增强他们的虫害管理意识。
5.建立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
建立虫害管理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综合虫害管理的效果。
三、综合虫害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1.制定综合虫害管理制度的长期规划。
政府、科研机构、农业企业等相关单位应共同制定长期的综合虫害管理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确保制度的顺利实施。
ipm综合虫害管理名词解释
IPM是综合虫害管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的缩写,是一种综合性的农业和园艺虫害管理方法。
它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虫
害管理策略和技术,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同时最
大限度地控制和预防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在IPM中,虫害管理不再依赖单一的化学农药,而是采用综合
性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监测和识别,通过监测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情况,及时识别虫
害种类和密度,以便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病原体等自然敌害,控制和
减少虫害的发生。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对环境友好。
3. 文化措施,通过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密度、间作等方式,改变虫害的生境和营养条件,减少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4. 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方法,如陷阱、屏障、网罩等,阻止虫
害的入侵和传播,减少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5. 化学防治,在其他措施无法控制虫害时,采用合理、有针对
性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但在IPM中,化学农药的使用应尽量减少,避免滥用和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综合虫害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最
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管理策
略和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虫害能力,降低虫害发生的风险,
并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综合虫害管理控制程序1O目的通过物理、管理、设施完善等多种方法,将虫害群体减少至不对食品和人员构成威胁,满足客户的要求、公司内部的要求、行业食品安全的要求。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原料仓库进原料及原料贮存,生产车间生产过程及成品的贮存及发货过程中虫鼠害的控制、文档管理。
3定义3.1 综合虫害管理(IPM)定义:评估、监控、管理虫害的活动,以确定、防止、消除那些可以促进或维持虫害种群的条件。
3.2 虫害定义:由昆虫、鸟类、啮齿类动物等生物(包括苍蝇、嶂螂、麻雀、老鼠等)造成的不良影响。
3.3 公司内虫害分类:虫鼠害的种类:谷象、米象、大谷盗、赤拟谷盗、锯谷盗、长扁角谷盗、谷蠹、谷蛾、麦蛾、印度谷蛾、地中海粉螟等仓储虫害。
蜂螂、蚂蚁、蚊蝇、草地害虫、老鼠、飞鸟等。
4.1 有害生物防治服务公司:按照《有害生物防治协议》、《有害生物防治服务标准》、《XX有害生物防治服务项目报价单》中要求执行;4.2 生产部:负责区域内的清洁和深度清洁,以消除虫害的栖息地,同时对虫害的活动情况进行监测,填写相关的记录,并监督消杀公司公司服务人员工作情况;4.3 仓储部:负责区域内的清洁和深度清洁,以消除虫害的栖息地,同时对虫害的活动情况进行监测,填写相关的记录,并监督消杀公司公司服务人员工作情况;堆场重点控制储粮害虫。
4.4 人事行政部部:负责对接有害生物防治服务公司和相关部门,是综合虫害管理控制的主管部门;4.5 总经理:负责虫鼠害控制所需资源的审批。
5.1 控制程序5.1 定义及分类5.2 厂区周围的虫害控制5.2.1 有害生物防治服务公司按照《有害生物防治服务标准》对厂区周围虫害进行控制(也适用于5.3.5.4.5.5节)。
5.2.2 人事行政部负责对其提出的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并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5.3 车间的虫害控制5.3.2 粮库按照《虫鼠害作业指导书》要求对虫害的进行控制,根据对储粮害虫的监测情况,当需要时,按照《熏蒸操作规程》对筒仓进行熏蒸;53.1.2做好所辖区域的环境卫生工作,彻底清除垃圾、污水、杂草,做好(如仓、厂内物品、工具、机械、运输车等粮食接触物品或场所内)清理垃圾、灰尘蛛网、残粮碎屑,堵塞转隙工作。
综合虫害管理HACCP统一检查标准1.综合虫害管理评估、监控、管理害虫的活动,以确定、防止、消除那些可以促进或维持害虫种群的条件。
1.1综合虫害管理(IPM)计划一份书面的综合虫害管理(IPM)计划可以确保企业对害虫的有效控制和恰当处理,将害虫活动最小化。
关键要求1.1.1.1企业必须有一份书面的综合虫害uanli计划。
1.1.1.2这虫害管理计划必须纳入企业其它书面的前提程序和食品安全计划中。
1.1.1.3综合虫害管理计划必须由经过培训的内部员工或注册的,被培训或有执照的害虫防治承包人来制定和实施。
非关键要求1.1.2.1如果综合虫害管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外包给承包商,则该计划中必须包括内部人员和承包商的责任。
1.2企业评估企业每年对综合虫害管理计划的进行一次评估,以确保该项目的有效性。
关键要求1.2.1.1人员必须每年对企业进行评估。
1.2.1.2评估内容必须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所有地区。
1.2.1.3评估结果和纠正措施必须做记录,并用于发展和更新之后虫害管理计划。
1.2.1.4评估必须由内部或外部的受过培训的综合虫害防治人员开展。
1.3其它指导方针使用其他指导方针(如有机/绿色或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也有责任设立综合虫害管理计划。
关键要求1.3..1.1依照其他指导方针(如有机/绿色或可持续发展)建立的综合虫害管理计划,必须通过缺少害虫防治问题的证据和达到《AIB前提程序和食品安全计划统一检查标准》中“综合虫害管理标准”一节中的标准,来证明其有效的虫害防治。
1.4签署合同企业与外部综合虫害管理提供者应签署合同,从而确保双方开展有效的虫害管理活动。
1.4.1.1企业签署的合同必须包括:●企业名称●企业联系人●服务的频率●服务的说明,以及服务如何完成●服务条款●设备和原材料的存放说明(在适用情况下)●已批准的化学品列表●紧急呼叫(何时呼叫,为什么呼叫,呼叫谁)●必须保留服务记录●要求把服务的任何变化或使用材料的变化通知到企业1.5证书与资格企业通过核实综合虫害管理服务提供者(不管是内部人员还是承包商)是否合格来保护其产品。
食品工厂综合虫害管理实践、虫害来源、防治方式、内部防治措施及全员参与等知识综合虫害管理是利用早期防控措施进行虫害风险管理的整体性方案,再配合良好的卫生程序,持续监督。
它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提供全天候的保护和预防害虫侵害。
实践IPM1、保持对卫生的警觉;2、速解决建筑结构上的问题;3、常规、紧缺的报告系统;4、工厂全员参与IPM。
虫害来源、防治方式1.虫害来源①内部孳生(存在卫生死角;虫害孳生的条件:A、营养物质B、水分)。
②外围进入。
2.IPM的4种防治方式物理、生物、环境、化学防治IPM服务商1、IPM服务人员要有执业资格证书;2、杀虫剂使用应遵守相关法规和综合虫害管理的要求,定期监控等;3、厂区内要有设施监控虫害状况(园林飞虫、卫生性害虫、啮齿动物等);4、监控设施和杀虫剂都应有文件参考,且按照文件执行和记录;5、原料仓库应设置信息素,协助监控和识别储粮害虫;6、厂区应有防止鸟类和野生动物入侵的装置。
内部防治措施IPM有效防治的6个方面:1、做好卫生清洁①制定有效清洁频率:要根据实际生产清洁状况需求,制定有效的清洁频率与清洁规范;②正确的清洁工具与方式:按照SOP要求进行清洁,避免使用压缩空气清洁粉尘多的地方,防止粉尘飞散;③严格审核清洁效果:应严格、仔细检查清洁效果,不放过任何卫生不合格项;④加强员工培训:定期开展培训,确保人员熟悉并良好执行清洁、生产要求。
2、把控门户管理①错误的门户管理有?门户管理不到位,可能会导致鼠类和大量虫害入侵,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停产。
②有效门户管理方式:包括装纱窗、防虫毛刷、挡鼠板,门帘,关门关窗等。
门户管理可从每一位员工做起,比如我们要做好人走关门的动作,平时发现孔洞、门缝过大的情况可以及时汇报,人人携手,共筑厂房防虫网。
3、实行结构管理结构缝隙易积累粉尘、堆积残渣,若环境中同时存在充足水分时,易滋生虫害(如果蝇、蚤蝇)。
如何做结构缝隙管理?电线管路加装外罩,机脚地缝;穿墙线管及孔洞,墙壁地面缝隙等缝隙应使用水泥进行封堵。
AIB审核板块—综合虫害管理第一章:综合虫害管理(IPM)评估、监控、管理害虫的活动,以确定、防止、消除那些可以促进或维持害虫种群的条件。
一、综合虫害管理 (IPM) 计划一份书面的综合虫害管理 (IPM) 计划可以确保企业对害虫的有效控制和恰当处理,将害虫活动最小化。
(一)关键要求1、企业必须有一份书面的综合虫害管理计划。
2、综合虫害管理计划必须纳入企业其它书面的前提程序和食品安全计划中。
3、综合虫害管理计划必须由经过培训的内部员工或注册的,被培训或有执照的害虫防治承包人来制定和实施。
(二)非关键要求如果综合虫害管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外包给承包商,则该计划中必须包括内部人员和承包商的责任。
二、企业评估企业每年对综合虫害管理计划进行一次评估,以确保该项目的有效性。
关键要求如下:1、人员必须每年对企业进行评估。
2、评估内容必须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所有地区。
3、评估结果和纠正措施必须做纪录,并用于发展和更新综合虫害管理计划。
4、评估必须由内部或外部的受过培训的综合虫害防治人员开展。
三、其它指导方针使用其它指导方针 (如有机、绿色或可持续发展) 的企业也有责任设立综合虫害管理计划。
关键要求如下:依照其它指导方针(如有机、绿色或可持续发展)建立的综合虫害管理计划,必须通过缺少害虫防治问题的证据和达到《AIB 前提程序和食品安全计划统一检查标准》中“综合虫害管理标准”一节中的标准,来证明其有效的虫害防治。
四、签署合同企业与外部综合虫害管理提供者应签署合同,从而确保双方开展有效的虫害管理活动。
企业签署的合同必须包括:●企业名称●企业联系人●服务的频率●服务的说明,以及服务如何完成●服务条款●设备和原材料的存放说明(在适用情况下)●已批准的化学品列表●紧急呼叫(何时呼叫,为什么呼叫,呼叫谁)●必须保留服务记录●要求把服务的任何变化或使用材料的变化通知到企业五、证书与资格企业通过核实综合虫害管理服务提供者(不管是内部人员还是承包商)是否合格来保护其产品。
编码:YJ/GAP/ZY-33
综合虫害管理办法
运用综合虫害管理办法,限制虫害数量的增加,合理控制植保产品和其他干预程度,降低或最小化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风险。
一、作物轮作
实行2-3年轮作
二、虫害排除
1、选择适当的种植基地;
2、物理和生物隔离
三、土壤管理
1、改善土壤结构
2、增加有机质含量
3、使用覆盖物
4、使用热(非化学)技术,如蒸汽、日晒对土壤消毒
四、种苗选购
1、选择抗虫或耐虫的品种
2、向供应商索要无疾病证明
五、良好作物卫生
1、剔除感染或染病植株和作物的部位
2、砍割控制非栽培的和作为虫害寄生的杂草
3、清洁和消毒设备和机械
六、作物监测
1、检查作物常规发生的虫害
2、识别和检查虫害天敌
3、掌握产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特性,选择最佳的防治时期
七、减少抗药性
1、使用非目标物种批准的植保产品
2、种子处理
3、热点区域虫害处理
4、诱捕处理
5、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植保产品
八、引入天敌或其他生物防治
1、管理种植环境,加强天敌水平
2、引入虫害前的的寄生虫进行控制
3、温室作物或大田作物不用喷雾来进行控制
4、使用适当的生物制剂。
综合虫害管理合同甲方(委托方):__________________乙方(服务方):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对虫害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感到关切,并希望减少因虫害导致的健康风险、财产损失和其他潜在损失,因此决定聘请乙方为其进行专业的综合虫害管理服务。
为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订立本合同。
一、合同目的本合同旨在明确甲、乙双方在综合虫害管理项目中的合作关系,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双方共同达成以下目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甲方所在地点的虫害问题,保障人员健康和安全,维护环境及财产安全。
二、服务范围乙方将为甲方提供以下综合虫害管理服务:1. 评估虫害风险并制定管理策略;2. 定期进行虫害巡查和监测;3. 提供防治建议和措施;4. 实施虫害防治操作;5. 提供虫害知识培训和宣传。
三、服务期限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__年。
合同期满前,双方可协商续签。
四、服务费用及支付方式1. 甲方应支付乙方综合虫害管理服务费用,具体金额和支付方式双方另行商定;2. 支付方式:__________________;3. 乙方应在收到款项后提供正规发票。
五、双方义务1. 甲方义务:(1)提供乙方进行虫害管理工作的必要支持和协助;(2)及时向乙方反馈虫害情况及相关信息;(3)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服务费用。
2. 乙方义务:(1)按照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和标准提供服务;(2)确保使用的药品、设备和服务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3)确保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六、违约责任1. 若甲方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服务费用,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支付逾期违约金;2. 若乙方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服务,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并支付违约金。
七、合同变更和解除本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应当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进行确认。
八、争议解决因执行本合同所产生的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合同签订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ipm原理
IPM原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综合虫害管理)是一
种可持续性的农业管理方法,旨在最小化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同时减少对农作物的损害。
该方法结合了生物学、生态学和化学控制技术,以减少农业系统中有害生物种群的大小,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农业生产。
IPM原理需要基于对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习性的深入了解。
通过对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估和调查,农民能够确定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和病害的发生程度。
根据这些信息,农民可以制定适当的管理策略,以减轻害虫和病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IPM原理的关键是采取多种控制方法的组合,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生物和物理控制方法是IPM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引入天敌昆虫或捕食性昆虫来控制害虫的繁殖和扩散。
另外,利用物理方法如屏障和陷阱来防止害虫入侵农作物。
这些非化学方法有助于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化学控制方法在IPM中也发挥作用,但需谨慎使用。
农民应
根据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和病害的严重程度来决定是否使用化学农药,同时选择具有低风险和对非目标生物影响较小的产品。
此外,化学农药的使用应遵守正确的操作指南和安全规程,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
通过实施IPM原理,农民能够将农作物损失最小化,并同时
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这种综合的管理方法有助于实现可持续
的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
综合虫害管理考试试题IPM是指():A.综合虫害管理;(正确答案)B.综合虫害程序;C.评估虫害管理;D.综合虫害监控;防治方式():A.物理防治;(正确答案)B.生物防治;(正确答案)C.环境治理;(正确答案)D.化学防治;(正确答案)评估内容应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所有区域,包括至少过去()个月内的历史数据:A.12;(正确答案)B.6;C.3;D.1;在加工或储存区域,如果使用,昆虫诱捕灯应安装在离食品接触面、裸露产品、包装线、和位于加工和存储区原材料()范围以外:A.10 英尺或 3 米。
(正确答案)B.8英尺或 3 米。
C.10 英尺或1米。
D.10 英尺或2.5米。
常见鼠类有哪些:A.褐家鼠。
(正确答案)B.黄胸鼠。
(正确答案)C.小家鼠。
(正确答案)企业留存的虫害公司资质包括以下内容:A.营业执照复印件(正确答案)B.保险凭证复印件(正确答案)C.防治人员资格证书及健康证(正确答案)D.有害生物防治服务能力证书(正确答案)工厂只需要主管参与IPM 的培训;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IPM:评估、监控、管理虫害的活动,以确定、防止、消除那些可以促进或维持虫害种群的条件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工厂使用的灭蝇灯管均为非防爆灯管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老鼠可以穿过缝隙,比如:家鼠可以穿过6毫米的孔隙,黄胸鼠和褐家鼠,在13毫米自由出入。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灭蝇灯不宜安装在空气流动性太强的区域,尤其避免靠近通风口或者风扇旁,一般而言,安装位置应离地面1.8- 2.0 米处顶部离天花 0.6- 1.2 米时,则捕蝇效果最佳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与外界连接的排水口不需要安装防鼠防虫设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企业每年对综合虫害管理程序进行一次评估,以确保该项目的有效性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企业无需保留杀虫剂的标签及MSDS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