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蒸发水质墒情(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姚永熙)
- 格式:ppt
- 大小:2.83 MB
- 文档页数:41
基于墒情自动测报的江苏省土壤墒情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杨明非;刘田田;王伟;欣尚韬
【期刊名称】《江苏水利》
【年(卷),期】2024()1
【摘要】通过研究自然条件下的江苏省土壤墒情时空变化规律,为防旱减灾、水利规划建设和区域水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江苏省2016—2022年的土壤墒情数据,并结合土壤物理特性和降水、蒸发等的影响,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江苏省土壤墒情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空间上,多年平均情况下江苏省土壤墒情总体呈由苏北向苏南递增趋势;土壤含水量的年际变化受降水和蒸发因素影响明显,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与蒸发量呈负相关关系;土壤墒情年内变化大致可分为稳定期、大量消耗期、快速恢复期和缓慢消耗期等4个时期。
【总页数】5页(P6-10)
【作者】杨明非;刘田田;王伟;欣尚韬
【作者单位】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州分局;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1.9
【相关文献】
1.合肥市土壤墒情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2.近十年山西省土壤墒情时空变化规律
3.呼伦贝尔市土壤墒情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4.保定市土壤墒情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5.廊坊市土壤墒情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国水文监测新技术应用高级研修班研修指南主办单位:水利部人事司水利部水文局承办单位: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湖北省水文水资源局湖北武昌年月目录一、研修须知……………………………………………………………二、研修日程……………………………………………………………三、研修课题……………………………………………………………四、班委会及分组名单…………………………………………………五、领导与教员名单……………………………………………………六、研修人员名单………………………………………………………七、工作人员名单………………………………………………………(一)会务组组长:余达征副组长:肖贵清成员:杨天秀王志毅崔玉兰朱洪斌会务组:房间,电话(内线)朱洪斌:(二)研修地点水神客舍酒店(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号)(三)用餐安排时间:早:中::晚::地点:号楼一楼餐厅(四)电话总台:,外线:在电话号码前加拨“”内线:总台拨“”,房间号直拨(五)注意事项、上课和会议期间,请各位代表关闭手机或置于震动;、房间座机国内、外长途话费自理;、研修结束,请代表及时将房间钥匙交回总台;、返程信息请尽早通知会务组。
、大会交流地点:、分组专题研讨地点:组:二组:三组:四组:三、研修课题四、班委会及分组名单班长:刘东生谷源泽第一组组长:梅军亚联络员:朱晓原成员:长江委、太湖、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西藏第二组:组长:王怀柏联络员:王志毅成员:黄委、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兵团第三组组长:沈鸿金联络员:胡健伟成员:淮委、珠委、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第四组组长:李里联络员:熊珊珊成员:松辽委、海委、北京、天津、河北、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五、领导与教员名单六、研修人员名单七、工作人员名单。
遥测降水量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遥测雨量计实现雨量的自动测量、采集、存贮、报讯及资料收集、传递、整编工作等功能,大大提高了雨量报汛的工作效率,推进了自动化报汛系统的建设,促进了水情报汛工作的快速发展,为防汛决策更及时的提供参考。
本文结合了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对遥测降水量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遥测雨量计存在问题应对措施遥测雨量站为无人值守遥测站,只要安装完毕则无需人员看守就可自动采集到雨量。
遥测雨量站覆盖面广,消除了人为操作产生的差错。
雨量遥测系统主要包括RTU(遥测终端)、传感器、信息传输通道和用于接收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目前所建遥测雨量站使用一体化遥测终端机和0.5mm翻斗式自记雨量计,有固态存储雨量、数据采集和传输功能,可以通过无线实现近距离的显示、人工的置数还有设备的配置。
1遥测雨量计的结构分析传感器结构由承水口、过滤网、上筒、联接螺钉、磁钢、干式舌簧管、下筒、翻斗、限位螺钉、锁紧螺母、底座、水准泡、调平螺钉等组成。
承水口收集的雨水,经过上筒(漏斗)过滤网,注入计量翻斗(翻斗是用工程塑料注射成型的用中间隔板分成两个等容积的三角斗室)。
它是一个机械双稳态结构,当一个斗室接水时,另一个斗室处于等待状态。
具体说来,就是当一个斗室接水量达到预定值(15.7mL)时,由于重力作用自动翻倒,处于等待状态,此时另一个斗室处于工作状态;当这个斗室接水量达到预定值时,由于重力作用自动翻倒,处于等待状态,此时另一个斗室处于工作状态,如此往来,周而复始。
在翻斗侧壁上装有磁钢,在翻斗翻倒时从干式舌簧管旁扫描,使两个干式舌簧管轮流通断,即翻斗每翻倒一次,干式舌簧管便送出一个开关信号(脉冲信号)。
每记录一个脉冲信号,便代表0.5mm降水,以此达到降水遥测的目的。
2遥测降水量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2.1现场取出数据误差现场取出数据常见问题有无降水、降水误差、虚值等。
(1)无降水原因分析。
经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雨量筒的网罩或漏斗堵死,通常发生在灰尘大的观测场所;线路短路或开路,由于接线不细致造成;接头接触不良,一般是由于环境潮湿形成氧化膜隔离层造成;干簧管失效,发生在干簧管不能接触或不能断开时;磁钢失效,导致干簧管开关失效;电池失效,发生在连续降雨天气和电池电压过低或耗尽等情况下。
对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防雷问题的认识
姚永熙
【期刊名称】《水利信息化》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雷电影响是造成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损坏、故障的重要原因.随着系统建设的发展,对系统防雷保护的认识也日趋完善.介绍了雷电对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影响途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防雷要求,对系统的防雷,尤其是对外部防雷保护措施的认识,以及对一些防雷技术问题的讨论.
【总页数】6页(P15-19,24)
【作者】姚永熙
【作者单位】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862;TN697.1
【相关文献】
1.广播电视发射台防雷问题及措施 [J], 付生华
2.基层气象台站防雷问题浅析及其解决方法 [J], 汤丽娟;王军
3.建筑电气工程防雷问题分析 [J], 王贤
4.金沟河引水枢纽除险加固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防雷问题探讨 [J], 刘金伟
5.关于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问题的相关研究 [J], 邓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及其在实时洪水预报中的作用
鲍良钝;姚永熙
【期刊名称】《水利水文自动化》
【年(卷),期】2000(000)002
【摘要】在我国960万km^2的土地上,江河众多,其流域面积在1万km^2以上的就有79条。
我国江河洪水灾害主要集中在7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这些平原的地面高程处于江河洪水水位以下,主要靠堤防保护其安全。
在这里居住着我国半数以上的人口,也是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所在地。
天然降水在我国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配上都极不平衡,再加上下垫面的千差万别。
【总页数】6页(P5-10)
【作者】鲍良钝;姚永熙
【作者单位】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36
【相关文献】
1.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及其在实时洪水预报中的作用 [J], 鲍良钝;姚永熙
2.富春江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应用ARNO洪水预报模型的经验 [J], 黄孔海;吕峰;陶永格
3.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实时联机洪水预报 [J], 马奇正
4.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洪水预报的几种软件模式 [J], 陈伯云
5.东风发电厂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的洪水预报 [J], 陈鸣;唐海行;李成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 LP S L61—2003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h y d r o l o g i c d a t aa c q u i s i t i o n S y s t e m2003—05—26发布2003—08—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SL6l-2003的通知水国科[2003]211号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经审查,批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编号为SL61-2003,代替原SL61-94。
本标准自2003年8月1日起实施。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OO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前言修订SL61-94《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的主要依据为2000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和SL01-97《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
SL61-2003《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前期工作的基奉内容和要求;——进行系统设计时工作制式和通信方式的选择原则、系统应能达到的技术指标要求、数据传输格式和编码格式的要求、数据处理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等;——系统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安装调试的要求;——系统考核、验收和运行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对SL61-94进行修改的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增加了引用标准和术语、符号及代号一章;——调整明确了系统建设前期工作的具体内容;——增加了多种通信方式并重新规定了数据格式;——修改补充了中心站数据处理技术内容;——修改补充了系统设备与安装调试等技术条款;——充实了系统考核验收和运行管理等具体操作方面的要求。
本规范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规范主持机构:水利部水文局本规范解释单位:水利部水文局本规范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本规范参编单位: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浙江省水文勘测局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北京大学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张建云朱长年崔家骏唐镇松徐兆成吴恒清周五一叶秋萍王恒斌张海敏姚永熙陆旭冯讷敏丁强王志毅程益联程琳林灿尧目次目次 (3)1 总则 (4)2 引用标准和术语、符号及代号 (5)2.1 引用标准 (5)2.2 术语 (5)2.3 符号及代号 (6)3 系统建设前期工作 (8)3.1 基本资料收集 (8)3.2 系统规划 (8)3.3 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9)4 系统设计 (11)4.1 系统组成 (11)4.2 设计任务、内容和工作制式 (13)4.3 系统技术指标 (14)4.4 数据传输方式和编码格式 (17)4.5通信电路设计 (18)4.6 系统联网 (21)4.7 数据处理系统设计 (21)4.8 土建设计 (23)5 系统设备及安装调试 (24)5.1 一般规定 (24)5.2 传感器 (24)5.3 固态存贮器 (27)5.4 通信设备 (29)5.5 遥测终端机 (31)5.6 中继机 (34)5.7集合转发站设备 (34)5.8 中心站设备 (35)5.9其他配套设备 (36)5.10设备安装调试 (36)6 系统考核、验收和运行管理 (38)6.1 系统考核验收 (38)6.2 系统运行管理 (40)本规范的用词和用语说明 (41)1 总则1.0.1 为促进我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发展,统一技术要求,加强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制定本规范。
第38卷第4期2018年8月水文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Vol.38 No.4Aug., 2018国内外应用水文仪器简析姚永熙(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2)摘要: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对监测水文参数的仪器和方法发布了比较全面 的标准要求。
国内也已有基本符合国际标准的水文仪器标准和水文测验规范体系。
比较起来,国内外对 在用水文仪器的技术要求有一些不同,一些不同是合理和可以接受的,有不少差别体现了国内的不足,应该注意改进,以利于水文测验的发展。
关键词:水文仪器;国内外标准要求;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P3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852(2018)04-0025-04自然界的水文要素随时间而变化,具有不可重复 性。
在研究水文规律中,需要准确的历史水文要素资 料。
在处理国际河流和区域水资源问题时,也必须依 据各方都认可的水文要素资料。
除了测验方法外,应 用的水文仪器应达到统一规定的技术要求,测得的水 文要素才能被普遍应用。
为此,国际标准化协会(ISO)早在1970年代就制订了 30多项各类水文仪器设备标 准,规定了所有主要水文仪器的技术要求。
国际气象组 织(WMO)也制订了气象水文仪器的技术标准要求。
这 些国际标准和技术要求,已基本被各国认可。
我国早已 成为ISOTC113 (国际标准化组织113技术委员会) 成员,参与制订水文仪器国际标准。
同时也在1970年 代以后开始制订我国水文仪器标准。
我国水文仪器标 准基本都符合相应的国际标准要求,但由于国内一些 应用技术环境不同,实际应用的水文仪器及其技术要 求和国外应用的有一些差别。
一部分差别体现了国内 的水文实际情况,有其合理性。
另一部分差别可能是国 内外技术发展的不同,也许是我们应该考虑发展的。
也 有一些差别体现了国内的不足,是应该注意改进的。
1940年代,我国按照美国德国当时的水文仪器,仿制了转子式流速仪、水位计、泥沙采样器等水文仪 器,这些仪器可以认为符合当时的国际水平技术要求。
明渠流量测验方法和自动测流仪器
姚永熙
【期刊名称】《水利信息化》
【年(卷),期】2003(000)001
【摘要】介绍明渠流量自动测量的方法和经过实践使用的仪器设备.对一些新仪器的测流原理进行了分析.根据实际使用结果,比较了几种实用方法.
【总页数】9页(P1-9)
【作者】姚永熙
【作者单位】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
【相关文献】
1.明渠测流槽不分离水流流量的计算方法 [J], 张志昌;刘亚菲
2.明渠测流仪器的应用技术与发展趋势 [J], 胡红宇;刘明举;陈文刚
3.PC—1501袖珍计算机自动测流仪在明渠测流中的应用 [J], 孙正东
4.明渠流量测量和全自动明渠流量计 [J], 黄学彬
5.明渠测流方法及智能流量计的研究 [J], 姚博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土壤水分监测传感器的分类与应用王吉星;孙永远【摘要】通过调研,收集了国内外主流的土壤水分监测仪器资料,分析了仪器测量原理、主要性能和技术参数,进行了类型划分,根据<土壤墒情监测规范>的要求和墒情监测系统建设需求,在类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国内实际情况的土壤水分自动化监测仪器的产品型式,为国内墒情自动测报系统仪器的选型提供参考依据.【期刊名称】《水利信息化》【年(卷),期】2010(000)005【总页数】5页(P37-41)【关键词】土壤水分;监测;传感器;墒情;自动测报【作者】王吉星;孙永远【作者单位】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2;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3;TP3930 前言土壤水分含量是表达旱情的最直接指标。
国内外从20世纪中叶就开始进行土壤水分的监测,国内外一直都在进行各种测量方法的研究,目前主要采用烘干称重、张力计、中子水分计和时域反射仪、频域发射仪等测量方法。
这些方法虽然可以实现土壤水分的测量,但原理、特性各有不同。
综观国内墒情自动监测现状,目前还没有一种产品在野外广泛应用,也没有一种主导产品实现大范围墒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处理。
随着国家抗旱指挥系统的规划和实施,各省、市区域墒情自动监测即将全面展开,特别是 2010年春季我国西南部分省(区)干旱的出现,迫切需要自动化土壤水分监测仪器和信息传输系统,以获取连续、可靠的土壤水分信息,为区域旱情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本文根据国家旱情监测系统建设需要开展国内外土壤水分监测传感仪器的调查研究工作,对调研产品进行分类分析。
1 土壤水分监测仪器分类和特点分析按照测量原理,土壤水分监测仪器可分成以下几种类型:1)时域反射型仪器(TDR);2)时域传输型仪器(TDT);3)频域反射型仪器(FDR);4)中子水分仪器(Neutron Probe);5)负压仪器(Tension meter);6)电阻仪器(Resister Method)。
基于AT89S52单片机设计的雨量率定仪陈杰中;王沙宁【摘要】设计了一种可以在现场率定翻斗式雨量传感器误差的仪器.详细介绍了该率定仪的工作原理、具体率定过程,以及软件和硬件设计.仪器应用结果表明:实用性强,功能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期刊名称】《水利信息化》【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4页(P54-57)【关键词】AT89S52;单片机;雨量传感器;率定仪【作者】陈杰中;王沙宁【作者单位】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2;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35;TP3680 前言目前国内外用于远传和实时雨情预报调度的雨量传感器当中,翻斗式雨量传感器占主导地位。
翻斗式雨量传感器工作可靠,结构简单,易于把降雨量转化成电信号输出,便于远距离传输,为远传和无线遥测提供了方便。
然而由于长期在野外使用,仪器的精度难免会下降,从而影响到雨情测报的精确程度,而拆卸回厂检定又非常麻烦。
这就需要一种可以在野外使用的雨量传感器检定设备,JEX-1 雨量率定仪就是这样的检定设备。
1 率定仪工作原理翻斗式雨量传感器主要误差来自于翻斗的计量误差,翻斗计量误差一旦确定,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的总误差也可大致确定。
翻斗计量误差与注入的雨强呈线性关系,当降雨强度大时,计量误差偏负,当降雨强度小时,计量误差偏正。
由于翻斗式雨量传感器雨强在 0~4 mm/min,所以一般要做 3 个点雨强的测量精度检测,其范围分别在 0.5、1.0、4.0 mm/min 左右。
为保证在率定过程中雨强的恒定,采用自身排水法,利用恒压设备控制注入水量的恒定,用溢流方法保持稳流桶中水头压力恒定,从而获得基本稳定的流速。
在规定的时间内滴完,通过电子天平称重,计算出实际与理论排水量之差,从而判别雨量传感器的误差。
计算公式:E = ( V- P ) / P×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