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花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及氨基酸的成分分析

红花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及氨基酸的成分分析

红花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及氨基酸的成分分析
红花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及氨基酸的成分分析

红花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及氨基酸的成

分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红花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及氨基酸的成分,为红花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花中槲皮素的含量;采用萃取分离法分析氨基酸的成分。结果:红花中槲皮素含量平均为0.49mg/g,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370nm有最大吸收波长,测定精密度与稳定性比较好。从含量上看,谷氨酸的含量5%最高,其次是天冬氨酸、精氨酸,含量最低的是蛋氨酸,缬氨酸、赖氨酸的含量中。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花中槲皮素具有准确率高、回收率与精密度好等特点,可推广成为中药样品的测定含量方法。而红花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可提取应用。

关键词:红花;槲皮素;氨基酸;高效液相色谱

红花原名为红兰花,别名为草红花、刺红花、金红花等。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降血压和降血脂的功效,用于治疗痛经、跌打损伤、冠心病、心绞痛和高血压等疾病【1】。其主要的化学成分由黄酮类、有机酸类、烷基二醇类、聚乙炔类、吲哚类化合物,还包括

含有查耳酮骨架的色素类成分。药理研究表明,红花能轻度兴奋心脏,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流量【2】。对抗心率失常,抑制血小板聚集,对神经元变性具有强力保护作用。目前红花在临床上已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3】。现代药理学实验表明红花中的主要成分槲皮素与一些氨基酸在抗凝血和抗脑缺血方面都具有很好活性【4】。目前,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我国的传统中药不仅在与国外天然药物的竞争中传统优势地位受到冲击,而且中药在国内市场的生存空间也受到了挑战【5】。为了使我国的传统中药能成功应对国外医药产业的挑战,就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本文为此具体详细探讨了红花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及氨基酸的成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仪器与试剂

红花药材:2011年2月购自四川峨嵋基地,由药物所生药室鉴定。采收季节为七月。经成都中医药大学鉴定教研室鉴定,均符合《中国药典》2000版规定。11OO高效液相色谱仪(G1310A IsoPump),配套有chemstation数据处理软件的紫外检测器梅特勒-托利多AE240电子天平,上海生工超声波清洗器(中国)。甲醇为色谱纯(天津),水为重蒸馏水(自制),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槲皮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20090584),供含量测定用。

2 红花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ZorbaxSBC18(5μm,150mm×4.6mm):流动相:甲醇-O.4%磷酸(50:50):检测波长:370nm:柱温:30℃;流速:1.0ml/min。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槲皮素对照品约1Omg,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贮备液。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红花药材O.500g置锥形瓶中,加入50%甲醇水溶液40 mL,常规超声提取30 分钟,移入50 mL量瓶并定容。摇匀后静置10分钟,吸取上清液经O.45gm的微孔滤膜过滤,即得供试品溶液。

2.3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吸取槲皮素对照品溶液0.10,O.50,1.00,5.00,1O.0μg·mL-1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测定其峰面积,并以峰面积值(A)对进样量(C)进行回归,得标准曲线方程为:y=403.4x-12.2552,F=0.9992。以峰面积值(A)对进样量(C)作图,得一直线,结果表明进样量在O.214μg·mL-1~2.14μg·mL-1范围内,槲皮素线性关系良好。具体见图1。

图1:高效液相色谱图,“1”为槲皮素峰值

2.4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样品供试品溶液10ul注入液相色谱仪,重复进样3次,测得槲皮素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1%,表明其精

密度良好。结果见表1。

表1:精密度试验结果

2.5 稳定性试验

取样品供试品溶液分别于O、4、8小时分别进样,结果测得槲皮素峰面积变化不大,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5%,表明样品供试液在8小时内稳定。结果见表2。

表2:稳定性试验结果

2.6 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样品3份,分别精密添加一定量的槲皮素对照品溶液,按上述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加样回收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适量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加样回收率测得的结果均在95%-105%之间,得到平均回收率为98.5%,RSD(%)为2.42%。结果见表3。

表3:加样回收率试验

2.7 含量测定

按拟定的含量测定方法,制样品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适量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含量平均为0.49mg/g。

3 红花中氨基酸的成分分析

红花干燥药材4.8kg,用甲醇40L室温浸泡48小时,提取三次,减压回收甲醇,得干浸膏,加少量的水混悬,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分别减压浓缩干燥得相应部位。将石油醚层部

位经反复硅胶柱层析,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以及氯仿-甲醇溶剂系统洗脱,并用Sephadex LH-20纯化。将氯仿层部位经反复硅胶柱层析,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以及氯仿-甲醇溶剂系统洗脱,并用Sephadex LH-20纯化。将乙酸乙酯层部位经反复硅胶柱层析,以氯仿-甲醇溶剂系统洗脱,并用Sephadex LH-20纯化。

结果显示红花中含有16 -19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7-8种,即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组氨酸、蛋氨酸和异亮氨酸。从含量上看,谷氨酸的含量5%最高,其次是天冬氨酸、精氨酸,含量最低的是蛋氨酸,缬氨酸、赖氨酸的含量中。

4 讨论

红花分为有刺和无刺两种,原栽培多为有刺者,但在红花生长过程中有的锐剌退化成小刺、有的锐刺变成圆秃或无刺,收集无刺红花的种子进行栽培,目前多栽培无刺红花。据报道,有刺红花开花早,花期长,采收期长,干花产量低;子实量高,予实性状好【6】。无刺红花开花迟,花期短,采收期短,鲜花产量低,折干率高,干花产量大:子实量小,子实性状差,无刺红花的红色素含量较高。据以上情况,有刺红花适于作油料,无刺红花适合药用【7】。

在药物学上,红花始载于《开宝本草》,列为中品。《唐本草》日:红花“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本草蒙荃》谓:红花治“喉痹噎塞不通,捣汁咽。”《本草纲目》称红花能“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本草再新》记载红花功效为“利水消肿,安生胎,堕死胎。”【8】红花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富含黄色素和红色

素,另含脂肪油俗称红花油,是棕榈酸、花生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等甘油脂类。自上世纪初就

有人开始研究其化学成分,先后分得黄酮类、聚乙炔类、吲哚类、甾体类、木脂索类、烷基二醇类、有机酸类及甾醇类及红花的主要色素成分两百七十余种【9】。

在药理作用中,有研究用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患者60例,使用后观察血沉、血沉方程值、红细胞电泳、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体外形成血栓长度、质量等数据,均有所下降,且有显著性差异。血小板黏附率,纤维蛋白下降非常明显(PO.O1)。使用后,大部分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有所减少,总有效率为76.7%。兔主动脉条片实验分析表明,红花注射液对血管作用的整体实验中红花注射液可使麻醉犬股动脉血流轻度增加【10】。并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说明红花有较弱的血管扩张作用。实验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能非常明显地抑制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及显著的解聚作用,O.22g/ml的红花黄色素其聚集抑制率和聚集率分别达到85.9%和78.9%。红花黄色素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也有极显著的抑制效应,抑制率为73.4%。实验用小鼠给红花黄色素30分钟后,将小鼠分别放入容积相等的仓内,密闭减压,观察60分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存活率15:1O,给药组延长存活时间168.72%【11】。实验表明,红花黄色素可显著延长小鼠对减压缺氧的存活时间,但对存活率提高不明显。红花的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均有较好的抗炎作用,据报道,红花50%甲醇提取物及水提取物能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动物

足肿胀,说明红花提取物有抗炎作用。红花黄色素对甲醛性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由组胺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管的通透量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12】。

红花主要成含红花甙(carthamin)、新红花甙(neocarthamin)、红花醌甙(carthamone)、红花多糖、棕榈酸、肉桂酸、月桂酸。槲皮素又名栎精,槲皮黄素,溶于冰醋酸,碱性水溶液呈黄色,几乎不溶于水,乙醇溶液味很苦。可作为药品,具有较好的祛痰、止咳作用,并有一定的平喘作用。此外还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槲皮素不溶于水,故导入亲水性基团增加溶解性,便于吸收,从而增强其药理作用。合成的槲皮素氧乙酸赖氨酸盐,水溶性增加。本文结果显示,红花中槲皮素含量平均为0.49mg/g,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370nm有最大吸收波长,测定精密度与稳定性比较好。从含量上看,谷氨酸的含量5%最高,其次是天冬氨酸、精氨酸,含量最低的是蛋氨酸,缬氨酸、赖氨酸的含量中。

总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花中槲皮素具有准确率高、回收率与精密度好等特点,可推广成为中药样品的测定含量方法。而红花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可提取应用。

参考文献:

[1] 金鸣,王玉芹.红花中黄酮醇类成分的分离和鉴定[J].中草药,2010,34(4):305-307.

[2] 刘玉明,杨峻山.红花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05;

28(4):288-289.

[3] 郑虎占,懂泽宏,佘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M].北京学院出版社,1998:2057.

[4] 李艳梅,车庆明.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J].药学学报,2008,33(8):626-628.

[5] 单宏丽,徐长庆.红花黄素对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钙电流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15(4):351-35激活因子介导的血小板活化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0,35(1 1):741-744.

[10] 藏宝霞,金鸡.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拮抗作用[J].药学学报,2010,37(2):696-699.

[11] 陈文梅,金鸣.红花黄酮成分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介导的血小板活化作用[J].药学学报,2011,30(12):881-885.

[12] Chu HW,Wu HT,Lee YJ.RegioselectiVe hydroxylation of 2-hydroxy chalcones by dimethyldioxirane towards polymemoxylated flaVonoids[J].Tetrahedron,2009,60(11):2647-265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基酸

脑蛋白水解物溶液氨基酸含量分析方法研究方案 1、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52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Waters1525型泵,Waters2487型检测器,Waters5CH 型柱温箱,WatersBREEZE数据处理软件,水浴恒温器(精度±0.1℃),旋涡器,微量移液器,衍生专用管;CP225D型分析天平(德国);4umNora-Pak TM C18(3.9mm×150mm,5μm)色谱柱(美国) 1.2 药品与试剂 16种氨基酸(门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苏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云南盟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0ml/支。批号:2013、2013、2013. 乙腈(HPLC级);EDTA(分析纯);磷酸(分析纯);二乙胺(分析纯);三水合乙酸钠(分析纯)。2、方法与结果 2.1色谱条件流动相A为AccQTag醋酸—磷酸盐缓冲液;由AccQTagEluent A浓缩制备AccQTag洗脱液,用前稀释10倍(或按以下方法配制:称19.04g三水合乙酸钠,加1000ml纯化水,搅拌,溶解,用50%H3PO4将pH调至5.2,加入1ml 1mg/ml的EDTA溶液,加入2.37ml二乙胺,用50%H3PO4滴定至pH4.95,用水溶性过滤器过滤,超声,脱气,备用。);流动相B为60% HPLC级乙腈,按梯度表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5μl;柱温38℃。

时间 (min) 流速 (ml/min) % A % B 曲线 起始 1.0 100 0 * 0.5 1.0 98 2 6 15.0 1.0 93 7 6 19.0 1.0 90 10 6 32.0 1.0 65 35 6 33.0 1.0 65 35 6 34.0 1.0 0 100 6 37.0 1.0 0 100 6 38.0 1.0 100 0 6 42.0 1.0 100 0 6 2.2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16种氨基酸标准品,用纯化水配制成浓度如下表 所示的混合溶液。 名称浓度(mg/ml)名称浓度(mg/ml)名称浓度(mg/ml)门冬氨酸 4.80 苏氨酸 1.20 异亮氨酸 1.10 丝氨酸 2.60 丙氨酸 2.50 亮氨酸 2.70 谷氨酸 6.20 脯氨酸 2.00 苯丙氨酸 1.20 甘氨酸 2.40 缬氨酸 1.60 色氨酸0.40 组氨酸0.90 甲硫氨酸 1.00 精氨酸 1.20 赖氨酸 3.45 取上述溶液0.1ml,加纯化水0.9ml,旋涡器混匀,作为对照品溶液;取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加水稀释成含总氮为1mg/ml的溶液,取0.1ml,加纯化水0.9ml,旋涡器混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衍生剂配制将水浴锅设置55℃,加热,待温度稳定, 取AccQFluor衍生剂2A,轻轻弹击,确保AccQFluor 衍生剂2A粉末全落在瓶底,吸取AccQFluor衍生稀释剂2B 1ml并放掉,清洗移液器管,再吸取AccQFluor 衍生稀释剂2B 1ml,加入AccQFluor衍生剂2A的瓶中,振荡10秒钟,在恒温水浴锅中溶解,保持10分钟。于干燥器中室温保存一周,于干燥器中4℃保存二周。 2.3测定方法分别取20ul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加入衍生专用管底部,加入60uLAccQFluor硼酸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FSPTWPJY003 酱油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中和滴定法 F_SP _TWP_JY _003 酱油—氨基酸态氮的测定—中和滴定法 1 范围 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以g/100mL 报告其结果,测定值保留两位小数。 2 原理 利用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酸性,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后定量,以酸度计测定终点。 3 试剂 3.1 甲醛溶液,体积百分数为37~40。 3.2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 (NaOH)=0.1mol/L 3.2.1 配制 将氢氧化钠配成饱和溶液,注入塑料瓶(或桶)中,封闭放置至溶液清亮,使用前虹吸上层清液。量取5mL 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注入1000mL 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混匀。 3.2.2 标定 称取0.6g 于105~110℃烘至恒量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精确至0.0001g 。溶于50mL 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溶液,以新制备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为其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 3.2.3 计算 按下式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 C =2042 .0)(1×?V V m 式中: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 m —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 V —滴定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 V 1 —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 0.2042—与1.00m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 (Na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3.3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 (NaOH)=0.05mol/L 将配制的0.1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准确稀释一倍。 4 仪器 4.1 分析天平,感量0.1mg 。 4.2 酸度计,附磁力搅拌器; 4.3 碱式滴定管,25mL 。 5 操作步骤 5.1 仪器校准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校正pH 计,并注意校正温度使其与测定时保持一致。 将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事先用pH 9.22标准缓冲溶液校准。 5.2 样品的测定 吸取酱油样品5.0mL 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后吸取20.0mL ,置于200mL 烧杯中,加水60mL ,插入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开动磁力搅拌器,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四种常见蛋中的氨基酸成分对比分析

四种常见蛋中的氨基酸成分对比分析 陈巧玲,郑艺梅,王兵丽,张泽宏 (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样品,得出土鸡蛋、鸭蛋、皮蛋、洋鸡蛋均含有17种水解氨基酸。必须氨基酸与总氨基酸比值为鸭蛋%>洋鸡蛋%>土鸡蛋%>皮蛋%,必须氨基酸与非必须氨基酸的比值为鸭蛋>洋鸡蛋>土鸡蛋>皮蛋。根据FAO/WHO 提出的理想蛋白质条件,可知这四种蛋品均属于理想蛋白质范畴。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土鸡蛋%>鸭蛋%>洋鸡蛋%>皮蛋%。鸭蛋、皮蛋、土鸡蛋、洋鸡蛋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分别为苏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缬氨酸。因此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在日常饮食中根据食物的优缺点合理搭配饮食,实现营养最大化。 关键词:蛋;氨基酸;营养分析 Determination of amino acid in four kinds of eggs using amino acid analyzer CHEN Qiao-ling, ZHENG Yi-mei, Wang Bi-li, ZHANG Ze-hong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gzhou 363000, Fujian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inded out that 17 kinds of amino acid were content in the four kinds of eggs by using amino acid auto-analyzer. Essential amino acid /Total amino acid of this four kinds of eggs were duck eggs %>eggs %>farm eggs %>preserved % and the essential amino acid /nonessential amino acids of this four kinds of eggs were duck eggs >eggs >farm eggs >preserved eggs high quality?protein as their essential amino acid /Total amino acid and essential amino acid /nonessential amino acids numerical value close to the reference value of WHO/FAO model. The total content of amino acid were duck eggs % >eggs % >farm eggs % >preserved eggs %. The first limiting amino acids of duck eggs\ preserved eggs\ farm eggs\ eggs were threonine\ isoleucine\ methionine& cysteine\ valine.

氨基酸测定方法

4.1 光度分析法[5] [6] β-氨基丙酸和茚三酮溶液在弱酸的条件下可以生成蓝紫色物质[7],其颜色深浅主要与β-氨基丙酸的浓度有关。因此可利用此显色反应采用比色法定量测量β-氨基丙酸。我在实验中发现很多因素如浓度、pH 值、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对此显色反应有很大的影响。如忽视这些因素会使实验产生很大的误差。就此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我做了初步的探究。 4.1.1试剂的配制: 缓冲液的配制:配制pH= 6.00的NaAc -HAc 缓冲溶液 β-氨基丙酸标准溶液的配制: 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1.020 g β-氨基丙酸(生化纯),溶于250ml pH=6.00缓冲溶液中,得到C = 4.080 g/L 标准溶液。 茚三酮试剂的配制:称取0.5g 茚三酮溶于100ml 蒸馏水中,得到5g/L 的茚三酮水溶液。 4.1.2标准曲线的确定 分别准确移取0.30ml 、0.40ml 、0.50ml 、0.60ml 、0.70ml 、0.80ml 、0.90ml 、1.00ml 标准液于8个比色管中,用pH=6.00的缓冲溶液稀释到5.00ml 再加入1ml 茚三酮水溶液充分摇匀,将其放在沸水浴中加热10min 。冷却到室温,用7230型分光光度计在569nm 下测其吸光度。以吸光度和浓度作一个标准曲线。 4.1.3样品的测定 稀释待测液于0.24mg/ml —0.73mg/ml,调pH 值到6.00,以相同的反应条件,测其吸光值并与上面的标准曲线对照查出稀释液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β-氨基丙酸的浓度。 4.1.4 标准曲线的测定结果 β-氨基丙酸浓度在0.24mg/ml —0.73mg/ml 范围内与茚三酮水溶液反应,颜色表现出由浅蓝到深蓝的递增变化。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得的一组数据得到的标准曲线如图1: 0.20.30.40.50.60.70.80.9 1.0 1.1 0.4 0.6 0.8 1.0 1.2 1.4 吸光度加入标液体积(ml) B 图 1 标准曲线的测定 Fig 1 Determination of the standard curve 注:在沸水中加热10min ,β-氨基丙酸标准溶液5ml 、茚三酮水溶液1ml 、缓冲溶液pH=6.00 4.1.5样品的测定分析 将待测的一批稀释50倍,母液稀释的程度可以根据以与标准溶液在相同的

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摘要:本次实验用甲醛值法来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甲醛值法滴定的终点容易判断。 关键词:酱油氨基酸态氮空白实验 前言: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主要由大豆、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酱油的鲜味和营养价值取决于氨基酸态氮含量的高低,一般来说氨基酸态氮越高,酱油的等级就越高,也就是说品质越好。按照我国酿造酱油的标准,配制酱油每100ml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应≥0.4g 实验目的:1.掌握氨基酸态氮的测定原理2.了解酸碱滴定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和学会判断有色溶液终点确定的方法 实验原理:氨基酸有氨基及羧基两种基团,具有酸碱两性,他们相互作用形成中性的内盐。加入甲醛溶液,氨基与甲醛作用,碱性消失,使羧基的酸性显现出来,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中和滴定,根据滴定用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可计算出氨基酸态氮的含量。甲醛与氨基酸的反应如下: 实验仪器和药品:酸度计,电磁搅拌器,100ml容量瓶,5ml、20ml移液管,10ml 酸式滴定管,100ml量筒,100ml烧杯,250ml烧杯,NaOH固体(A.R.),邻苯二甲酸氢钾(A.R.),酚酞指示剂,分析天平,洗耳球,500ml橡胶或软木塞细口试剂瓶,250ml

锥形瓶(3个),50ml碱式滴定管,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滴定管,温度计,玻璃棒,甲醛溶液w=36%,标准缓冲溶液(pH=6.86和pH=9.18),酱油,蒸馏水 1.0.05mol/LNaOH溶液的粗配:用天平迅速称量约0.6g固体NaOH放到烧杯中,用适量的新制的蒸馏水溶解稀释至300ml,盛于带橡胶塞或软木塞的试剂瓶中。 2.NaOH溶液的标定:用直接称量法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1.1g(称准至0.1mg)于洁净的250ml烧杯中,加入20~30ml蒸馏水,温热使之溶解,冷却至室温,定量转移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用移液管移取2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2滴,用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粉红色,30s内不褪色为终点,平行滴定3次。 酸度计的准备:酸度计先开机预热30分钟,将开关拨至PH位置,按“温度”键,调到室温,30分钟后,将电极插入PH=6.86的缓冲溶液中,调“定位”,用蒸馏水清洗并用纸吸干,再将电极插入PH=9.18的溶液中,调“斜率”,用蒸馏水清洗并吸干实验操作步骤:1. 准确吸取酱油5.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后吸取20.0ml置于100ml烧杯中,加水60ml,插入酸度计,开动磁力搅拌器,用配好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酸度计指示pH=8.2,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ml)2. 向上述溶液中准确加入甲醛溶液10.0ml,摇匀,继续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供计算氨基酸态氮含量用。3. 试剂空白试验:取蒸馏水80ml置于另一200ml洁净烧杯中,先用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8.2,再加入10.0ml甲醛溶液,继续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酸度计指示pH=9.2,第二次所用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0为测定氨基酸态氮的试剂空白试验。 结果与计算: (V-V0)C×0.014×V2 X= ×100 1000×V3×V1 V——测定用的样品稀释液加入甲醛后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1——样品稀释液取用量,ml

电位滴定法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实验九 电位滴定法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一、实验原理 根据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酸性,将酸度计的玻璃电极及甘汞电极(或复合电极)插入被测液中构成电池,用碱液滴定,根据酸度计指示的pH 值判断和控制滴定终点。 二、仪器与试剂 1、仪器 电位滴定仪 磁力搅拌器 烧杯(250mL ) 微量滴定管 2、试剂 pH=6.18标准缓冲溶液;20%中性甲醛溶液;0.05mol/L 左右的NaOH 标准溶液 三、实验操作方法 (1)样品处理 先根据实验四测出待测酱油的比重,然后吸取酱油10.00mL 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定容。吸取定容液20.00mL 于250mL 烧杯中,加水60mL ,放入磁力转子,开动磁力搅拌器使转速适当。用pH6.18的标准缓冲液校正好仪器,然后将电极清洗干净,再插入到上述酱油液中,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8.2,记下消耗的NaOH 溶液体积。 (2)氨基酸的滴定 在上述滴定至pH8.2的溶液中加入10.00 mL 的中性甲醛溶液,再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记下消耗的NaOH 溶液体积V 1。 (3)空白滴定 吸取80mL 蒸馏水于250mL 的烧杯中,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pH8.2,然后加入10.00mL 中性甲醛溶液,再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记下加入甲醛后消耗的NaOH 溶液体积V 2。 四、实验计算 式中: V 1——酱油稀释液在加入甲醛后滴定至pH9.2所用NaOH 标准溶液的100100 20V 014.0C V V %21?÷???-=酱油)(氨基酸态氮

生物化学实验-氨基酸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第一部分(预习报告内容):①实验原理、②实验材料(包括实验样品、主要试剂、主要仪器与器材)、③实验步骤(包括实验流程、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评分(满分30分): XX 】 一、预习报告 实验原理:

根据固定相基质的形式,层析可分为纸层析、薄层层析和柱层析。薄层层析是在玻 璃或塑料等光滑表面铺一层很薄的基质进行层析。 薄层层析(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是将吸附剂均匀地在玻璃板上铺成薄层(固定相),再把样品点在薄层板一端,再把板的这端浸入适当的溶剂(流动相)在薄层板上扩展。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的反复进行,而将样品各组份分离出来。 本次实验: ● 具体原理:当流动相在固定相上流动时,由于吸附剂对不同氨基酸的吸附力不 一样,不同氨基酸在展开溶剂中的溶解度不一样,点在薄板上的混合氨基酸样品随着展开剂的移动速率也不同,因而可以彼此分开。 ● 吸附剂(固定相):硅胶(C.P.)。为使制成的薄层板不易松散,加入5%羟甲基 纤维素钠(CMCNa )作黏合剂。 ● 展开剂:正丁醇、冰醋酸和蒸馏水的混合液(80:10:10,V/V/V )。 ● 展层-显色剂:按照10:1比例(V/V )混匀的展开剂和0.1%茚三酮溶液。 ● 活化(activation ):在一定温度下,对吸附剂硅胶加热去除水分。可使硅胶的 活性提高,吸附能力加强。 ● 氨基酸与茚三酮的显色反应:茚三酮水化后生成的水合茚三酮在加热时被还原, 此产物与氨基酸加热分解产生的氨结合,以及另一分子水合茚三酮缩合生成紫红色化合物而使氨基酸斑点显色。 ● Rf 值: 点的距离 对应溶剂前沿到样品原距离 斑点中心到样品原点的 Rf 由于物质在一定溶剂中的分配系数是一定的,故移动速率(Rf 值)也是恒定的,

酱油中总酸与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快速测定

酱油中总酸与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快速测定 酱油中的氨基酸态氮是氨基酸含量的特征指标,含量越高酱油的鲜味越强,质量越好。国家标准GB18186-2000规定,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含固稀发酵酱油)的氨基酸态氮(以氮计)每100ml酱油中的含量: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分别应≧0.8g、0.7g、0.55g和0.4g。低盐固态发酵酱油中的含量:特级、一级和二级分别应≧0.8g、0.7g和0.6g。配制酱油(SB 10336-2000)每100ml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应≧0.4g。 在所有酱油的卫生指标中,总酸(以乳酸计)含量每100ml中应≦2.5g。 方法一: 取1.0ml样品到10 ml比色管中,加水到10.0ml刻度,盖塞后混匀,从中取1.0ml放入100ml 三角烧瓶中,加入60ml蒸馏水,加1号显色剂4滴,摇匀,用滴瓶直立式一滴一滴地滴加总酸和氨基酸态氮测定液,每滴1滴都要摇匀,待溶液初显粉红色(可做一个对照样品便于观察),按每滴测定液相当于0.45 %克的总酸计算其含量(如果测定液消耗了5.5滴还未初显粉红色,表示总酸超标,应送实验室精确定量),向溶液中加入10.0ml36%的甲醛溶液和2号显色剂4滴,摇匀后继续滴定至蓝紫色,按每滴测定液相当于0.078 %克的氨基酸态氮计算其含量,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即不加样品所消耗测定液的滴数),比如样品消耗了11滴测定液,试剂空白消耗了7滴测定液,样品实际消耗为4滴测定液,这份样品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为4×0.078%=0.31%克,为不合格产品。本方法测定的结果与国家标准规定量或标签标示量仅一滴(测定液)之差时,应慎重处理,可送实验室精确定量。 方法二: 取1.0ml样品到10 ml比色管中,加水到10.0ml刻度,盖塞后混匀,从中取1.0ml放入200ml 烧杯中,加入60ml蒸馏水,将校准过的便携笔式酸度计(使用前应用水浸泡3分钟)插入杯中,

18种天然氨基酸分析

18种天然氨基酸分析 迪马科技摘要 氨基酸组成测定是蛋白质组学、食品质量检测以及药品质量检测中的重要分析项目。本文分别以异硫氰酸苯酯、2,4-二硝基氟苯作为衍生剂对蛋白质水解液和游离氨基酸注射液进行衍生,使用Diamonsil AAA柱250×4.6 mm,5 μm,梯度洗脱进行分离,能够满足19种天然氨基酸的分析,各组分分离度较高、定量结果准确而稳定。 Abstract The amino acid determination is an important analysis project in proteomics, food and drug quality testing.The method determination of 19 nature amino acid in protein hydrolyzed solution and free amino acid injection, the derived reagent is phenyl isothiocyanate (PITC) and 1-Fluoro-2,4-dinitrobenzene. The column is Diamonsil AAA (250 × 4.6 mm, 5 μm), gradient elution, the results are accurate and stable. 引言 从化学角度讲,同时含有一个或多个氨基和羧基的脂肪酸均可称为氨基酸。自然界存在300多种氨基酸,但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种,这20种氨基酸又称为天然氨基酸。天然氨基酸分析是食品、饲料和药品分析的重要项目。目前氨基酸分析常常采用这样两种方式: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柱后衍生和柱前衍生-反相色谱法分离。后者以操作灵活、费用低廉而被广泛应用。在柱前衍生-反相色谱法分离中,异硫氰酸苯酯(PITC)和2,4-二硝基氟苯(DNFB)均可与一级胺、二级胺反应,是理想的柱前衍生剂。尽管天然氨基酸多达20种,但由于蛋白质水解过程中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分别转化为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半胱氨酸则以胱氨酸形式存在,因而对于含蛋白食品、饲料等样品的氨基酸分析时,只需分析Asp(天冬氨酸)、Glu(谷氨酸)、Ser(丝氨酸)、Gly(甘氨酸)、His(组氨酸)、Arg(精氨酸)、Thr(苏氨酸)、Ala(丙氨酸)、Pro(脯氨酸)、Tyr(酪氨酸)、Val(缬氨酸)、Met(甲硫氨酸)、Cys-Cys(胱氨酸)、Ile(异亮氨酸)、Leu(亮氨酸)、Phe(苯丙氨酸)、Trp(色氨酸)、Lys(赖氨酸)等18种氨基酸,PITC和DNFB均能与这些氨基酸生成稳定的衍生物。此外,DNFB还能对半胱氨酸进行衍生,对PITC衍生法是一个重要的补充,能够满足氨基酸注射液中涉及的19种氨基酸分析。 1 分析原理 对于含蛋白样品(饲料、动物组织等),先对样品进行酸水解或碱水解处理,得到游离氨基酸

氨基酸分析

2.2.56氨基酸分析(1)(见注解) 氨基酸分析是指利用方法对蛋白质,多肽和其他药物制剂进行氨基酸组成或含量的分析。蛋白质和多肽一般是氨基酸残基以共价键的形式组成的线性大分子。蛋白质或多肽中氨基酸的序列决定了其分子的性质。蛋白质普遍是由大分子以折叠的方式形成的特定构象,而多肽则比较小,可能只有几个氨基酸组成。氨基酸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对蛋白质和多肽的量化,基于氨基酸的组成来确定蛋白质或多肽的类型,支撑蛋白质和多肽的结构分析,评估碎片肽段,并检测可能存在于蛋白质或多肽中的不规则氨基酸。并且在氨基酸分析之前必须进行将蛋白质或多肽水解为个别氨基酸。伴随着蛋白质或多肽的水解,氨基酸分析的过程和其他药物制剂中氨基酸的游离是一致的。通常我们采用易于分析的方法来测定样品中的氨基酸成分。 设备 用于氨基酸分析方法通常是基于色谱分离氨基酸的方法设定的。当前的方法是利用自动化色谱仪进行分析。氨基酸分析仪通常是一个能够产生梯度的低压或高压的液相色谱仪,并在色谱柱上分离氨基酸。除非样品在柱前进行了衍生化,否则这些仪器必须具备柱后衍生化的能力。检测器使用的是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此外,还需具有一个记录仪器(例如,积分仪),用于转化检测到的信号及用于定量测定。而且,这些仪器是专门用于氨基酸分析使用的。 一般预防策施 在氨基酸分析中,分析师关注的一个重点是背景的污染。高纯度的试剂是必要的(例如,低纯度的盐酸的使用在分析中会产生甘氨酸污染)。分析试剂通常是每隔几周更换一次,并且仅使用HPLC级别的溶剂。所用试剂使用之前必须用过滤器将溶剂中可能潜在的微生物和外来材料污染过滤除去,保持溶剂贮存器出于密封状态,并且不可将氨基酸分析仪放置于光照条件下。 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决定了氨基酸分析的质量。仪器应放置在实验室的空旷区域。保持实验室的卫生干净。根据维修计划,及时清洁和校准移液管,将移液吸头放置在相应的盒子中,分析师不得用手处理移液管。分析师需要穿戴一次性的乳胶手套或同等质量的其他手套。限制测试样品瓶开启和关闭的次数,因为飞灰可以提高甘氨酸,丝氨酸和丙氨酸的浓度。 良好的仪器状态是氨基酸分析结果可接受的一个关键步骤。在日常使

氨基酸含量测定

茚三酮比色测定氨基酸含量 一、实验原理 氨基酸在碱性溶液中能与茚三酮作用,生成蓝紫色或黄色化合物(除脯氨酸外均有此反应),可用吸光光度法测定。生成的蓝紫色或黄色化合物颜色深浅与氨基酸含量成正比,其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70nm或350nm,故据此可以测定样品中氨基酸含量。 二、实验试剂 (1)1.2%茚三酮溶液:称取茚三酮1g于盛有35mL热水的烧杯中使其溶解,加入40mg氯化亚锡(SnCl2?H2O),搅拌过滤(作防腐剂)。滤液置冷暗处过夜,加水至50mL,摇匀备用。 (2)pH 8.04磷酸缓冲液: Ⅰ、准确称取磷酸二氢钾(KH2PO4)4.5350g于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定量转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备用。 Ⅱ、准确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O4)11.9380g于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定量转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标线,摇匀备用。 Ⅲ、取上述配好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0.0mL与190mL磷酸氢二钠溶液混合均匀即为pH8.04的磷酸缓冲溶液。 (3)氨基酸标准溶液:准确称取干燥的氨基酸(如异亮氨酸)0.2000g于烧杯中,先用少量水溶解后,定量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标线,摇匀,准确吸取此液1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到标线,摇匀,此为200μg/mL 氨基酸标准溶液。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1)标准曲线绘制 准确吸取200μg/mL的氨基酸标准溶液0.0、0.5、1.0、1.5、2.0、2.5、3.0mL (相当于0、100、200、300、400、500、600μg 氨基酸),分别置于25mL 容量瓶或比色管中,各加水补充至容积为 4.0mL,然后加入茚三酮溶液(20g/L)和磷酸盐缓冲溶液(pH为8.04)各1mL,混合均匀,于90℃水浴上加热至显色恒定为止(该加热过程至少需要25分钟),取出迅速冷至室温,加水至标线,摇匀。静置15min后,若生成蓝紫色化合物,在570nm波长下,以试剂空白为

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前言 中国的酱油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誊。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会酿造酱油了。最早的酱油是用牛、羊、鹿和鱼虾肉等动物性蛋白质酿制的,后来才逐渐改用豆类和谷物的植物性蛋白质酿制酱油用豆、麦、麸皮酿造的液体调味品。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是中国的传统调味品。酿造酱油又可分为生抽和老抽:生抽——以优质黄豆和面粉为原料,经发酵成熟后提取而成。“色泽淡雅,酯香、酱香浓郁,味道鲜美。老抽——是在生抽中加入焦糖,经过特别工艺制成的浓色酱油,适用于红烧肉、烧卤食品及烹调深色菜肴。色泽浓郁,具有醋香和酱香。此次试验主要测定普通酱油、生抽、老抽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氨基态氮是酱油的营养指标,是酿造酱油中大都蛋白水解率高低的特征性指标,是酱油的质量指标,是酱油中氨基酸含量的特征指标,含量越高酱油的鲜味越强,质量越好。配制酱油(SB 10336-2000)每100ml 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应≥0.4g 【本任务应掌握知识点及技能】 【实验目的】 ⒈学习及掌握电位滴定法测氨基酸态氮的基本原理及操作要点。 ⒉会电位滴定法的基本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 氨基酸含有羧基和氨基,利用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酸性,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后进行测量,以酸度计测定终点。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OHRCHCNH OH NHCH RCH HCOH COOH NH RCH )()(22=+

O H OH NHCH RCH NaOH COOH OH NHCH RCH 222)()(+=+ PH=7.0是溶液中游离氢离子与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完全反应后的PH 值,即有效酸度 PH=8.2是溶液中除有效酸度以外的物质与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完全反应后的PH 值,即总酸 PH=9.2是溶液中氨基态氮中的羧基与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完全反应后的PH 值 本实验用的是PH 为8.2和9.2数据。由于酱油还含有总酸度,即使不测定总酸度,也有将总酸中和。用PH=8.2时氢氧化钠消耗的体积与PH=9.2时氢氧化钠消耗的体积 的差计算出样品中氨基态氮含量。 【仪器和试剂】 1.仪器 酸度计PHS-3C 型、磁力搅拌器JB-1A 、碱式滴定管(50ml )、容量瓶(250ml ) 2.试剂 0.04515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1)甲醛溶液 【实验步骤】 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称取0.5014g 氢氧化钠试剂溶解,稀释后定容于250ml 容量瓶中。 氢氧化钠溶液的标定: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2.5530g ,溶解,稀释后定容于250ml 容量瓶中。首先用25ml 移液管移取氢氧化钠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加入三滴酚酞指示剂,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红变为无色为滴定终点,计录用去邻苯二甲酸氢钾的体积,重复三次。 准确吸取酱油5.0ml 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后吸取20.0ml ,置于200ml 烧杯中,加水60ml ,插入酸度计复合电极,开动磁力搅拌器,用0.04515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8.2,记录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按总酸计算公式,可以算出酱油的总酸含量)。 向上述溶液中,准确加入(1+1)甲醛溶液20ml ,混匀。继续用0.04514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计入用去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供计算氨基酸态氮含量用。 试剂空白试验:取水80 ml ,先用0.04514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8.2(记录用去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此为测总酸的试剂空白试验)。再加入20ml 甲醛溶液,继续用0.04514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9.2。第二次所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为测定氨基酸态氮的试剂空白试验。 2.结果计算 ()100100 50141.03 21????-=V C V V ρ 式中 ρ—样品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g/100 ml; V 1—测定用的样品稀释液加入甲醛后消耗氢氧化钠 标准溶液的体积,

氨基酸含量分析法

新增附录 附录XX 氨基酸分析法 氨基酸分析法是指用于测定蛋白质、肽及其他药物制剂的氨基酸组成或含量的方法。 根据氨基酸组成分析可以对蛋白质及肽进行鉴别,氨基酸分析法可用于确定蛋白质、肽及氨基酸的含量,及测定可能存在于蛋白质及肽中的非典型氨基酸。进行氨基酸分析前,必须将蛋白质及肽水解成单个氨基酸,具体水解方法由各品种项下规定。蛋白质及肽水解后,其氨基酸分析过程与用于其他药物制剂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过程相同。 本法包括四种柱前衍生法,分别为异硫氰酸苯酯(PITC)法、6-氨基喹啉-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氨基甲酸酯(AQC)法、邻苯二醛(OPA)和9-芴甲基氯甲酸甲酯(FMOC)法、2,4-二硝基氟苯(DNFB)法,以及一种茚三酮柱后衍生法。不同的品种应针对自身所含的氨基酸种类及各氨基酸的含量选择适宜的氨基酸分析方法并做相应的方法学验证。 由于本法衍生过程中衍生溶液量较少,且容易挥发,外标法极易出现较大的误差,建议采用内标法进行测定,内标的确定由各品种项下规定。在本法中,由于半胱氨酸或胱氨酸的衍生产物不稳定,因此对于含半胱氨酸或胱氨酸的样品衍生后应尽快测定,或者在衍生前对半胱氨酸或胱氨酸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其转化为稳定地产物(如磺基丙氨酸或半胱氨酸-硫代丙酸)后再衍生测定,具体方法由各品种项下规定。在测定过程中,可根据所用的仪器、色谱柱品牌、色谱柱的长度及要分离的氨基酸种类,对流动相的有机溶剂和洗脱梯度作适当调整以获得较好的分离度。 第一法 PITC柱前衍生氨基酸分析法 本法系根据氨基酸与异硫氰酸苯酯(PITC)反应,生成有紫外响应的氨基酸衍生物苯氨基硫甲酰氨基酸(PTC-氨基酸),PTC-氨基酸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后用紫外检测,在一定的范围内其吸光值与氨基酸浓度成正比。本方法的线性浓度范围为0.025~1.25μmol/ml。 试剂(1)流动相A 0.1mol/L醋酸钠溶液(取无水醋酸钠8.2g,加水900ml溶解,用冰醋酸调pH至6.5,然后加水至1000 ml)-乙腈(93:7)。(2)流动相B 乙腈-水(8:2)。 对照品溶液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制备。 供试品溶液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制备。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4.6×250mm,5μm);流速为每分钟 1.0ml;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54nm。各氨基酸峰间的分离度均应大于1.0。洗脱梯度如下:

氨基酸分析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年级: 组别: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名称氨基酸的薄层层析 实验日期2014-10-22 实验地点第4实验室 合作者指导老师 评分教师签名批改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薄层层析法的一般原理。 2.掌握氨基酸薄层层析法的基本操作技术。 3.掌握如何根据移动速率(R f值)来鉴定被分离的物质(即氨基酸混合液)。 二、实验原理 (一)薄层层析 1.层析技术是利用化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性质(如溶解度、吸附能力、分子形状和大小、分子极性、分子亲和力、分配系数等)的不同,使各组分不同程度地分布在两相中,随着流动相从固定相上流过,不同组分以不同速度而最终被分离。 1)特点:分离效率高,能分离各种性质相类似的物质。不仅可用于少量物质的 分离纯化,也可用于大量物质的分离纯化和制备。 2)固定相:固定相是层析的一个基质。包括固体物质(如吸附剂,凝胶,离子 交换剂等)和液体物质(如固定在硅胶或纤维素上的溶液),这些物质能与相 关的化合物进行可逆性的吸附、溶解和交换作用。 3)流动相:在层析过程中,推动固定相上待分离的物质移动的液体、气体等, 都称为流动相。柱层析中一般称为洗脱剂,薄层层析时称为展层剂。 4)分类

(1)按两相所处状态,可分为液相层析和气相层析,前者以液体为流动相,后者以气体为流动相。 (2)按操作形式不同,可分为柱层析、薄层层析和纸层析。 (3)按层析的原理不同,可分为吸附层析、分配层析、凝胶层析、离子交 换层析和亲和层析等。 今天要做的试验,根据原理属于吸附层析,根据操作形式又属于薄层层析,合到一起叫:吸附薄层层析。 2.薄层层析法是色谱分析技术的一种 一般是将固体吸附剂涂布在平板上形成薄层作为固定相。当液相(展开溶剂)在固定相上流动时,由于吸附剂对不同氨基酸的吸附力不一样,不同氨基酸在展开溶剂中的溶解度不一样,点在薄板上的混合氨基酸样品随着展开剂的移动速率也不同,因而可以彼此分开。(即通过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的反复进行,而将样品各组分分离开来)3.硅胶吸附薄层层析 1)吸附薄层中常用的吸附剂为氧化铝和硅胶 : 硅胶:表达式为SiO2·XH2O。层析用硅胶是一种多孔性物质,它的硅氧环交链结构表面上密布极性硅醇基(-Si-OH),这种极性的硅醇基能和许多化合物形成氢键而产生吸附. 2)硅胶吸附薄层层析的特点: (1)硅胶的吸附能力比氧化铝稍弱,其吸附活性也与含水量呈负性相关。 (2)硅醇基显较弱的酸性,因而,硅胶只能用于中性、或酸性成分的分离,碱性成分不能用它分离。 (3)硅胶的活化温度通常为105℃-110℃,不能过高。 (二)氨基酸与茚三酮的显色反应 茚三酮水化后生成水化茚三酮,它与氨基酸的羧基反应生成还原茚三酮、氨基

红花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及氨基酸的成分分析

红花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及氨基酸的成 分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红花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及氨基酸的成分,为红花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花中槲皮素的含量;采用萃取分离法分析氨基酸的成分。结果:红花中槲皮素含量平均为0.49mg/g,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370nm有最大吸收波长,测定精密度与稳定性比较好。从含量上看,谷氨酸的含量5%最高,其次是天冬氨酸、精氨酸,含量最低的是蛋氨酸,缬氨酸、赖氨酸的含量中。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花中槲皮素具有准确率高、回收率与精密度好等特点,可推广成为中药样品的测定含量方法。而红花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可提取应用。 关键词:红花;槲皮素;氨基酸;高效液相色谱 红花原名为红兰花,别名为草红花、刺红花、金红花等。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降血压和降血脂的功效,用于治疗痛经、跌打损伤、冠心病、心绞痛和高血压等疾病【1】。其主要的化学成分由黄酮类、有机酸类、烷基二醇类、聚乙炔类、吲哚类化合物,还包括

含有查耳酮骨架的色素类成分。药理研究表明,红花能轻度兴奋心脏,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流量【2】。对抗心率失常,抑制血小板聚集,对神经元变性具有强力保护作用。目前红花在临床上已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3】。现代药理学实验表明红花中的主要成分槲皮素与一些氨基酸在抗凝血和抗脑缺血方面都具有很好活性【4】。目前,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我国的传统中药不仅在与国外天然药物的竞争中传统优势地位受到冲击,而且中药在国内市场的生存空间也受到了挑战【5】。为了使我国的传统中药能成功应对国外医药产业的挑战,就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本文为此具体详细探讨了红花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及氨基酸的成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仪器与试剂 红花药材:2011年2月购自四川峨嵋基地,由药物所生药室鉴定。采收季节为七月。经成都中医药大学鉴定教研室鉴定,均符合《中国药典》2000版规定。11OO高效液相色谱仪(G1310A IsoPump),配套有chemstation数据处理软件的紫外检测器梅特勒-托利多AE240电子天平,上海生工超声波清洗器(中国)。甲醇为色谱纯(天津),水为重蒸馏水(自制),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槲皮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20090584),供含量测定用。 2 红花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2.1 色谱条件

食物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食物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测定食物中的胱氨酸使用过甲酸氧化-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测定色氨酸使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它氨基酸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 一、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 1.原理 食物蛋白质经盐酸水解成为游离氨基酸,经氨基酸分析仪的离子交换柱分离后,与茚三酮溶液产生颜色反应,再通过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氨基酸含量。一份水解液可同时测定天冬,苏,丝,谷,脯,甘,丙,缬,蛋,异亮,亮,酪,苯丙,组,赖和精氨酸等16种氨基酸,其最低检出限为10pmol。 2.适用范围 GB/T14965-1994食物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本法适用于食物中的16种氨基酸的测定。其最低检出限为10pmol。本方法不适用于蛋白质含量低的水果、蔬菜、饮料和淀粉类食物的测定 3.仪器和设备 3.1真空泵 3.2恒温干燥箱 3.3水解管:耐压螺盖玻璃管或硬质玻璃管,体积20~30ml。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并烘干。 3.4真空干燥器(温度可调节) 3.5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4.试剂 全部试剂除注明外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4.1浓盐酸:优级纯 4.26mol/L盐酸:浓盐酸与水1:1混合而成。 4.3苯酚:需重蒸馏。 4.4混合氨基酸标准液(仪器制造公司出售):0.0025mol/L 4.5缓冲液: 4.5.1 pH2.2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Na3C6H5O7.2H2O)和16.5ml浓盐酸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2.2

4.5.2 pH3.3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12ml浓盐酸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pH至3.3。 4.5.3 pH4.0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9ml浓盐酸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4.0。 4.5.4 pH6.4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46.8g氯化钠(优级纯)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4。 4.6茚三酮溶液 4.6.1 pH 5.2的乙酸锂溶液:称取氢氧化锂(LiOH.H2O)168g,加入冰乙酸(优级纯)279ml,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调节pH至5.2。 4.6.2茚三酮溶液:取150ml二甲基亚砜(C2H6OS)和乙酸锂溶液(2.6.1)50ml加入4g 水合茚三酮(C9H4O3.H2O)和0.12g还原茚三酮(C18H10O6.2H2O)搅拌至完全溶解。 4.7高纯氮气:纯度99.99%。 4.8 冷冻剂:市售食盐与冰按1:3混合 5.操作步骤 5.1样品处理:样品采集后用匀浆机打成匀浆(或者将样品尽量粉碎)于低温冰箱中冷冻保存,分析用时将其解冻后使用。 5.2称样:准确称取一定量样品,精确到0.0001g。均匀性好的样品如奶粉等,使样品蛋白质含量在10~20mg范围内;均匀性差的样品如鲜肉等,为减少误差可适当增大称样量,测定前再稀释。将称好的样品防于水解管中。 5.3水解:在水解管内加6mol/L盐酸10~15ml(视样品蛋白质含量而定),含水量高的样品(如牛奶)可加入等体积的浓盐酸,加入新蒸馏的苯酚3~4滴,再将水解管放入冷冻剂中,冷冻3~5min,再接到真空泵的抽气管上,抽真空(接近0psi),然后充入高纯氮气;再抽真空充氮气,重复三次后,在充氮气状态下封口或拧紧螺丝盖将已封口的水解管放在110±1℃的恒温干燥箱内,水解22h后,取出冷却。 打开水解管,将水解液过滤后,用去离子水多次冲洗水解管,将水解液全部转移到50ml 容量瓶内,用去离子水定容。吸取滤液1ml于5ml容量瓶内,用真空干燥器在40~50℃干燥,残留物用1~2ml水溶解,再干燥,反复进行两次,最后蒸干,用1mlpH2.2的缓冲液溶解,供仪器测定用。 5.4测定:准确吸取0.200ml混合氨基酸标准,用pH2.2的缓冲液稀释到5ml,此标准稀释浓度为5.00nmol/50μL,作为上机测定用的氨基酸标准,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以外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