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变磁场治疗神经衰弱患者前后脑电相干函数的变化
- 格式:pdf
- 大小:356.18 KB
- 文档页数:2
交变磁场治疗神经衰弱患者前后脑电相干函数的变化贾渭泉;刘焱;周秀丽;贾桂梅;李永昌【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3(007)025【摘要】目的:探讨交变磁场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和治疗机制. 方法:应用磁场强度11~ 20 mT交变磁场,对 60例临床确定的神经衰弱患者进行了治疗,用脑电相干函数的分析方法观察了 42例治疗前后相干值的变化 ,耳垂作为参考电极,安静状态记录 10 min脑电波. 结果:治疗过程中患者没有不适反应, 85%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治疗后α频段在额区( F3 F4)、额顶区( FZ CZ)脑电相干函数值( 0.723± 0.033与0.749± 0.022; 0.634± 0.031与0.674± 0.018)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2.468, P< 0.032;t=3.241,P< 0.004). 结论:交变磁场是治疗神经衰弱一种有效方法,脑电相干函数的分析提示其治疗机制与交变磁场增加大脑半球神经元之间的协调性有关.【总页数】2页(P3492-3493)【作者】贾渭泉;刘焱;周秀丽;贾桂梅;李永昌【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市,100853;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市,100853;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市,100853;中华疼痛医学会第二临床中心脑电图室,北京市,100036;中华疼痛医学会第二临床中心脑电图室,北京市,10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7+1【相关文献】1.安氏Ⅱ类错牙合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经RW-splint治疗前后二腹肌前腹肌电的变化 [J], 肖珲;刘从华;刘俊峰;2.短期低氧训练前、后脑电α节律变化的研究 [J], 李交杰;张刚林;黄炜;潘郁萍;沈嘉平;陈小萍;季思菊;胡萌;李光3.脑病生理治疗仪对神经衰弱的疗效及脑电变化 [J], 李靖婕4.安氏Ⅱ类错牙合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经RW-splint治疗前后二腹肌前腹肌电的变化 [J], 肖珲;刘从华;刘俊峰5.铅中毒患者治疗前后脑电阴图变化 [J], 杨传珠;张宪青;孔令胜;李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时变磁场促进睡眠临床实验
冯远明;郭青
【期刊名称】《天津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4(027)001
【摘要】将时变磁场耦合入失眠症患者脑内,诱导、调节脑电活动,以促进睡眠。
磁场可模拟人在入睡过程中的脑电波节律。
46例临床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入睡需要的时间明显缩短;第一觉睡眠持续时间明显延长。
【总页数】3页(P122-124)
【作者】冯远明;郭青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057
【相关文献】
1.《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中时变电磁场的教学探讨 [J], 刘康
2.在自由空间里的运动磁场和时变磁场都没有产生电场 [J], 曾清平;孙知建;金加根
3.基于平面时变磁场的时栅角位移传感器 [J], 田青青; 陈锡侯; 方畅; 苟李
4.时变磁场中水下目标磁特性的COMSOL虚拟仿真研究 [J], 刘健;高永浩;魏宝君;王殿生;李代林
5.交变磁场治疗对老年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血清褪黑素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J], 李
梦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神经衰弱的治疗法有哪些呢患有神经衰弱的患者较多,主要表现在大脑受到影响,患者会表现出头痛、头晕,精神不集中,睡觉的时候还会失眠,有些患者还会有智力方面的影响,患者可发现身体异常后重视疾病,可与一般的失眠、头部疾病诊断,可避免错误的疾病判断,再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医治,那么神经衰弱的治疗法有哪些呢?弱磁疗法磁疗方法是以磁场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
磁场影响人体电流分布、荷电微粒的运动、膜系统的通透性和生物高分子的磁矩取向等,使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
在缓解治疗神经衰弱上,磁疗方法是使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效果显著的新方法。
如常用的镇痛安眠垫,是以钕铁硼永磁体为主要原料,利用钕铁硼高科技生物磁场及纳米远红外线的双重作用,起到活血、镇痛、镇静、催眠和消除焦虑等的作用,具有作用速度快、安全、方便使用的优势。
当人体内生物电、生物磁出现异常时,加以适当强度的磁场,作用于人体适当部位,根据“电磁感应”及磁与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也会使人体内处于异常状态的生物电、生物磁,产生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就会使人体细胞内一些违反常规的电磁运动趋于正常,疾病随之而有好转,而且增强和改善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此外,由于在施行神经衰弱磁疗时,患者没有痛苦与不适,无任何损伤,因此易于为患者所接受。
中医治疗肝火上升型:症状心悸而烦、急躁易怒、失眠梦、脉弦细数。
此类患者可选用具有清肝泻火、养心安神作用的食物,如:菠菜、油菜、荠菜、冬瓜、苦瓜、竹笋、鲜藕、芹菜、雍菜、黄花菜、小麦、桑椹、梨、桃、葵花子、绿豆、桂圆、鸡蛋、羊肉、鸭肉、乌骨鸡、蜂蜜等。
气血两虚型:症状心悸失眠、梦多易醒、头晕健忘、食欲不振、精神倦怠、脉沉细弱。
此类患者可选用具有健脾益气、补血养心作用的食物,如:粳米、糯米、小米、黄豆及制品、大麦、胡萝卜、南瓜、西红柿、奶类、人参、鲤鱼、桂鱼、猪肝、猪肚、牛肉、羊心、兔肉、鸽蛋等。
交变电磁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李义召崔贵祥谢遵伟宋成忠朱士文【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康复训练配合脑功能(障碍)治疗仪(交变电磁场)治疗对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
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给予脑功能(障碍)治疗仪真性治疗,对照组给予脑功能(障碍)治疗仪假性治疗。
评价指标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 评分(FMA)和Barthel指数(BI),同时采用匹兹褒睡眠质量调查表(PSQI)病人进行睡眠质量调查,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由专人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FMA、BI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交变电磁场治疗有助于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交变电磁场治疗Effect of treatment of alternating electric field on limbs motor functionin patients with stroke[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treatment of alternat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on limbs motor function in hemiplegic patients with early stroke. Methods 124 patients who suffered acute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rapy group(n=62) and control group(n=62). Both groups received routine medical therapy and rehabilitation therapy. Meanwhile, therapy group received true treatment of alternat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control group received false treatment of alternating electric field. The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with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cale of Stroke(NIHSS), Fugl-Meyer Assessment(FMA), Barthel Index(BI) before and after 1 month by the same doctor. At the same time, the patient’s sleep quality was detected by PSQI. Results The scores of FMA and BI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0.01) while that of NIHSS and PSQI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group(P<0.01) in both groups after treatment. These scores in therap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e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with treatment of alternat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neurological function ,motor function and ability of daily living.[Key Words]Stroke; Rehabilitation;Motor function;Treatment of alternat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脑卒中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我国每年新发生脑血管疾病约150万例,死亡人数达100万人以上,存活者中75%~80%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40%重度致残,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在300亿人民币以上。
磁场综合治疗系统治疗神经衰弱疾病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磁场综合治疗系统治疗神经衰弱疾病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神经衰弱患者,从我院中选择该病例100例,入院时间均在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按照姓氏排序进行分组,传统组与责任组均为50例,传统组接受电针治疗,责任组接受磁场综合治疗系统治疗,其余治疗条件均一致,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结果。
结果:责任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00%、94.00%明显高于传统组40.00%、70.00%,说明责任组的整体疗效更为确切,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传统组与责任组患者的PSQI评分和NIHSS评分在早期差别不大(P>0.05);随着治疗的介入,两组的PSQI评分和NIHSS评分均降低,且责任组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
结论:神经衰弱治疗方案中电针疗法效果不理想,磁场综合治疗系统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神经衰弱失眠症疗效,有利于改善失眠症状,过渡觉醒状态,提升睡眠质量,值得采用。
【关键词】神经衰弱;磁场综合治疗系统;疗效失眠患者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偏头痛、容易疲劳、记忆力减退等情况,临床中多采用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结合的方式。
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有电针治疗、中频治疗仪治疗等,电针治疗通过刺激穴位来起到辅助病情改善的作用,但是效果不显著。
因此,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验证磁场综合治疗系统对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具体操作内容如下所述: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为了验证磁场综合治疗系统对神经衰弱的临床价值,对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的患者中随机抽取了100例神经衰弱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姓氏排序来抽取分为传统组与责任组两组各50例。
传统组中,男女性病例数分别为27和23,年龄在51-77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5.20±4.17)岁,病程在1-6年之间,病程均值为(4.11±1.05)年;责任组中,男女性病例数分别为26和24,年龄在51-7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5.33±4.21)岁,病程在1-6年之间,病程均值为(4.05±1.15)年。
交变磁场对神经内分泌活动的影响与止痛效应张小云;罗振国;张维德【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4(008)005【摘要】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fluence of rotating and stationary magnetic field on neuroendocrine and its analgesic effect so as to explore the analgesic mechanism of magnetic field. METHODS: New Zealand rabbits and voluntary patients with pain were treated with magnetic field, using the HMF-6 000 multifunctional therapeutic equipment(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of 0. 6 T and rotational speed of 240 r/ min).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to measure the contents of plasma β-endorphin with radioimmunoassy. RESULTS:The mean plasma β-endorphin concentration of rabbits after the magnetic field treatment was (83.7 ± 9.8) pmol/L, signific 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magnetic field treatment[ (38.3± 15.2)pmol/L] (t = 8.69, P <0.01 ). The mean plasma β-endorphin concentr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pain after the magnetic field treatment was (58.2 ± 21.6) pmo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 n that before the magnetic field management[ (8.7 ± 3.0) pmo/L] ( t = 12.48, P < 0.01 ). However, the concentration of plas- ma β-endorphin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fter fake magnetic field management [ (8.7 ± 0.5 ) pmol/L vs (9.4 ± 0.7) pmo/L](t= 1.00, P > 0.05).CONCLUSION: Magnetic field management increases the blood concentration of plasma β-endorphin, which may be the internal basis of analgesic effect of magnetic field management.%目的:探讨旋转的恒定磁场对神经内分泌活动的影响及与止痛的关系,从而探索磁场止痛的机制.方法:用WD-6000多功能治疗仪(恒定磁场强度为0.6 T,转速为240 r/min)对10只新西兰兔和30例运动系统疾病或癌症疼痛患者进行磁场处理,9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假磁场处理.分别在处理前后抽取血样,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其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结果:磁场处理后新西兰兔血浆β-内啡肽浓度为(83.7±9.8)pmol/L,显著高于处理前[(38.3±15.2)pmol/L](t=8.69,P<0.01);实验组分别为(8.7±3.0),(58.2±21.6)pmol/L(t=12.48,P<0.01).对照组的血浆β-内啡肽浓度在处理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8.7±0.5),(9.4±0.7)pmol/L](t=1.00,P>0.05).结论:磁场能促使机体血浆β-内啡肽显著升高.此种变化是构成磁场止痛的内在基础之一.【总页数】2页(P994-995)【作者】张小云;罗振国;张维德【作者单位】深圳大学生物工程系,广东省,深圳市 518060;深圳大学生物工程系,广东省,深圳市 518060;深圳大学生物工程系,广东省,深圳市 518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1.1【相关文献】1.急性冷应激对皖西白鹅某些神经内分泌活动的影响 [J], 屠云洁;耿照玉;苏一军;姜润深;李国辉;陈国宏2.星状胶质细胞对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神经元活动调节的机制 [J], 王羽峰;朱辉3.温阳止痛散贴敷时间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止痛疗效的影响 [J], 黄为阳;覃永健;王粤湘;冷文婷;钟江;宁余音;黄在英4.交变磁场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 [J], 王相利;杨琳5.胸腺素对神经内分泌活动的影响 [J], 龙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交变磁场治疗失眠症的近期疗效评估徐小梅;孙志成【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5(009)048【摘要】目的观察交变磁场对失眠症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2003-10/2005-05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门诊的失眠症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失眠症的诊断标准,排除有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及外源性睡眠障碍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SK-A 脑病生理治疗机治疗,选择磁场强度为17 mT,30 min/次,1次/d,10天为1疗程,平均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假治疗的方式,即仪器不通电工作.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定.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参与记分的18个自评条目可组成7个成分,每个成分按0~3记分,累计各成分得分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总分范围0~21,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各组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对照比较采用成组t 检验.结果纳入患者60例,分为2组,进入结果分析2组60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3个疗程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后评分下降值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交变磁场对治疗失眠症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较理想的安全、方便、舒适、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总页数】2页(P106,145)【作者】徐小梅;孙志成【作者单位】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康复科,江苏省南京市,210024;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康复科,江苏省南京市,21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相关文献】1.七叶神安片与艾司唑仑治疗原发性失眠症近期疗效比较 [J], 李六水;付二连;夏路风;王飞;陈世才;2.弱交变磁场联合温针灸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的近期疗效 [J], 顾晓美;孙志成3.松果腺素治疗失眠症近期疗效分析 [J], 郑洪鲁4.七叶神安片与艾司唑仑治疗原发性失眠症近期疗效比较 [J], 李六水;付二连;夏路风;王飞;陈世才5.百乐眠胶囊用于失眠症治疗的疗效评估及研究 [J], 周小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神障碍的诱发电位评估与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应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生物检测中心/心理卫生中心 郑重一、前言在精神病学领域,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是重要的实验室检测和研究技术,它主要包括检测和治疗两个方面。
监测包括自发脑电和诱发电位检测技术。
自发脑电以常规的脑电图作为基础,以及由此派生出了脑电地形图、多道睡眠图等。
诱发电位技术包括感觉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
感觉诱发电位包括视觉、听觉和体感诱发电位。
事件相关电位 ( ERP ) 由感觉诱发电位技术衍生而来。
它可以对认知过程不同生理心理功能进行分离和评估,运动诱发电位是在经颅电刺激和经颅磁刺激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且运动诱发电位后衍生出经颅磁刺激治疗技术。
(一)诱发电位技术优缺点尽管目前的诱发电位在技术方面仍然存在缺陷,如比较低的空间分辨率,但是诱发电位的时间分辨率比较高,在中枢定位方面占有优势,而且阳性率高于影像学,检查结果也比较符合神经疾病的症状体征。
无创、简便、测试结果灵敏。
普通的事件相关电位对文化背景要求不高,患者容易配合,而且检查的价格便宜,能够部分解决精神疾病的临床症状,容易取得大样本的数据。
因此仍然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和应用。
32-128 多导联诱发电位也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主要针对皮层)。
(二)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 治疗必要性与优势尽管新型的抗抑郁药使抑郁症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仍有1/3的患者对多种药物治疗无效和不能承受其副作用,且不能应用于 肝肾功损害患者和孕妇 。
而传统的电休克 ( ECT ) 治疗虽然能够使大部分的抑郁发作得到迅速缓解,而且疗效超过任何一种药物,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副作用,如 麻醉、短时间内记忆损害、诱发癫痫 ,而难以被广泛接受。
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疗效和持续时间与电休克相当,而且它的副作用轻微。
因此 美国 FDA于2008年批准了经颅磁刺激用于难治性抑郁的治疗。
使经颅磁刺激有可能成为代替电休克治疗的有效手段。
第1篇在我国传统医学中,磁疗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疗效显著的养生保健方法。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磁疗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作为一名热爱健康养生的人,我有幸尝试了磁疗法,并从中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对磁疗法的心得体会和感悟。
一、磁疗法的原理磁疗法是利用磁场对人体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
根据物理学原理,磁场对人体细胞和组织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当人体受到磁场的作用时,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调节内分泌等,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磁疗法的疗效1. 改善睡眠质量我患有失眠症多年,尝试过多种方法均未见效。
后来,我接触到了磁疗法,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磁疗,我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睡眠时间逐渐延长,白天精力充沛。
2. 缓解疼痛症状我患有颈椎病,时常感到颈部疼痛。
在磁疗过程中,我使用了颈椎磁疗贴,每天坚持贴敷。
一段时间后,颈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颈部活动更加灵活。
3. 调节内分泌我患有内分泌失调,表现为月经不调、面色暗沉等症状。
在磁疗过程中,我使用了腹部磁疗带,每天坚持使用。
经过一段时间,我的内分泌得到了有效调节,月经恢复正常,面色也变得更加红润。
4. 提高免疫力磁疗法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
在磁疗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抵抗力明显增强,很少感冒。
三、磁疗法的注意事项1.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磁疗产品,确保产品质量。
2. 遵循医嘱,正确使用磁疗产品。
3. 磁疗过程中,避免磁场与其他金属物品接触,以防产生火花或损坏磁疗产品。
4. 磁疗过程中,注意保持磁场强度适宜,避免过强或过弱的磁场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5. 长期使用磁疗产品,注意观察身体变化,如有不适,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四、感悟通过磁疗法的体验,我深刻认识到磁疗法在养生保健方面的积极作用。
以下是我对磁疗法的感悟:1. 磁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2.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磁疗法可以从多个方面调节人体机能,预防和治疗疾病。
磁感应在磁场治疗中的应用磁感应是指由于磁场的变化而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磁感应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磁场治疗中,用于促进人体的健康和康复。
本文将探讨磁感应在磁场治疗中的应用,包括原理、常见的治疗设备以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一、磁感应在磁场治疗中的原理磁感应治疗是利用恒定或交变的磁场作用于人体,产生感应电流来改善健康状况。
磁场的变化通过生物电导体,如神经、细胞和血液等,产生感应电流,以促进生物体内部的物质代谢和调节细胞活动。
磁感应治疗的原理是基于磁场和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常见的磁场治疗设备1. 静磁场治疗:静磁场治疗使用固定磁场,如永久磁铁或电磁铁,以治疗各种疾病。
这种治疗设备常见于物理治疗师的诊所和医院。
静磁场治疗可以用于减轻疼痛、促进创伤康复、改善血液循环以及加速组织修复。
2. 脉冲磁场治疗:脉冲磁场治疗是一种使用可调节的磁场脉冲来诱导感应电流的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设备通常用于病人的家庭护理。
脉冲磁场治疗可以用于减轻疼痛、促进骨骼修复以及改善睡眠质量。
3. 高频磁场治疗:高频磁场治疗使用高频电磁场来产生一个恒定的磁场。
这种治疗设备通常用于骨科、理疗和康复中心。
高频磁场治疗可以用于减轻疼痛、促进软组织修复以及增加骨密度。
三、磁感应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磁感应治疗已被广泛研究,并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效果。
磁场治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减少炎症、促进创伤康复和增加细胞代谢等。
然而,磁感应治疗的疗效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对于某些人可能效果更为显著,而对于其他人可能效果较小。
从安全性角度看,磁感应治疗通常是安全且无创伤的。
然而,对于某些人来说,如患有心脏病、使用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或其他内部电子设备的人士,以及孕妇等,磁感应治疗可能会有禁忌或需谨慎使用的情况。
因此,在应用磁感应治疗之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并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
总结磁感应在磁场治疗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
静磁场治疗、脉冲磁场治疗和高频磁场治疗是常见的治疗设备。
交变磁场治疗紧张型头痛临床对照研究吴琼;董玉军;任显峰;辛丽梅;党同梅;秦丽【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07(019)019【摘要】目的:探讨交变磁场对紧张型头痛的治疗疗效.方法:将138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交变磁场治疗,40 min/日.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25~50 mg/日.治疗4周后,对疗效进行评定,并采用SDS、SAS、SCL-90、GQOL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42.34,P<0.001),且焦虑、抑郁、症状自评及生活质量量表两组均有改善.结论:交变磁场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总页数】3页(P821-822,825)【作者】吴琼;董玉军;任显峰;辛丽梅;党同梅;秦丽【作者单位】济宁市荣复军人医院,山东,兖州,272101;济宁市荣复军人医院,山东,兖州,272101;济宁市荣复军人医院,山东,兖州,272101;济宁市荣复军人医院,山东,兖州,272101;济宁市荣复军人医院,山东,兖州,272101;济宁市荣复军人医院,山东,兖州,272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4.1;R741.041【相关文献】1.解郁头痛汤治疗肝郁气滞型紧张型头痛34例 [J], 孙清己;黄融琪2.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对照研究 [J], 翟跃芬;张茹;吴海琴;卜宁;王虎清;张桂莲3.帕罗西汀和多虑平联合氯唑沙宗治疗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紧张型头痛的临床对照研究 [J], 孙荣跃4.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对照研究 [J], 张雪;布赫;马尧;王紫玄;吕红艳;李秀叶;逯乐萍5.骨膜压揉术配合针刀治疗紧张性头痛46例的临床对照研究 [J], 熊志坚;刘浩波;布尔古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交变电磁场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张华;李灵真;罗英姿;白永生;乔惠敏【期刊名称】《中国康复》【年(卷),期】2011(026)003【摘要】目的:探讨交变电磁场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PSD患者119例,分为磁疗组61例和对照组58例,均配合心理治疗及服用帕罗西汀片,磁疗组增加交变电磁场治疗30 min,每日1次.治疗前后均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S)及ADL评分评定抑郁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ADL.结果:经过平均4周的治疗,2组HAMD及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磁疗组表现更明显(均P<0.01).CNS评分,磁疗组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磁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7.5%、88.5%与25.9%、74.1%,P<0.05).结论:应用交变磁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能明显改善患者精神症状,降低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总页数】2页(P180-181)【作者】张华;李灵真;罗英姿;白永生;乔惠敏【作者单位】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银川,7500021;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4;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银川,7500021;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银川,7500021;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银川,750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9;R743.3;R749.41【相关文献】1.《磁场、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电磁场与电磁波》自测题 [J], 孙琦2.静电场、稳恒磁场、交变电磁场的物质属性 [J], 吴雨芳3.脉冲电磁场与正弦交变电磁场对成骨细胞增殖与成熟矿化的比较研究 [J], 闫娟丽;陈克明;周建;方清清;马慧萍4.脉冲电磁场与正弦交变电磁场对成骨细胞增殖与成熟矿化的比较研究 [J], 闫娟丽;陈克明;周建;方清清;马慧萍;5.交变电流开放电路周围有交变的电场和磁场的演示 [J], 李允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压交变电磁场对心脑血管疾病康复的临床研究
陈银海
【期刊名称】《现代康复》
【年(卷),期】2001(005)001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交变电磁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和机制。
方法应用高压交变电磁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560例,对比分析治疗前后55例血清脂蛋白及其亚分和30例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结果显效229例,好转290例,无效41例,60例血压患者的血压有明显的改善;治疗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降低了全血和血浆粘度。
结论高压交变电磁场能改善脂蛋白代谢,改变血液流变学性质。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陈银海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广东广州5102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09
【相关文献】
1.高压交变电磁场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 [J], 陆春燕
2.高压交变电磁场对心血管疾病康复的应用 [J], 陈银海;赖蕴珠;王淑英
3.高压交变电磁场对脑卒中康复的影响 [J], 邓爱文;袁雪光;魏东;张建宏;冉春风;王
敏
4.低频交变电磁场治疗颅脑损伤疗效观察及康复护理 [J], 王定琴;王芳;何独英
5.高压交变电磁场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 [J], 陆春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颅低频交变电磁刺激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陈冬梅;王丽华;黄怀宇【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09(7)9【摘要】目的评估经颅低频交变电磁刺激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设计,将112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经颅低频交变电磁刺激治疗.观察两组3个月时的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善情况、改良Rankin评分(mR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 3个月时,治疗组NIHSS 得分明显改善的病例数较对照组有增高的趋势.治疗组和对照组mRs有较好的比例(53%vs 31%,P<0.05),两组BI也有较好的比例(60% vs 37%,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在脑梗死急性期,早期辅以经颅低频交变电磁刺激物理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总页数】2页(P1126-1127)【作者】陈冬梅;王丽华;黄怀宇【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R255.2【相关文献】1.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辅助治疗躁狂发作对照研究 [J], 曹长彬;谷旦华;于丽燕2.经颅低频交变电磁刺激治疗睡眠障碍30例分析 [J], 李茜;李新艳;朱宏3.超低频经颅磁刺激辅助治疗中重度抑郁症效果观察 [J], 杨宝琴;蒋珊琼;张媛媛;邹小香4.超短波加低频交变电磁场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J], 旷道玉; 孔铃5.20 HZ高频联合低频双侧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后上肢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J], 王展波;邱国真;庞永博;蔡晓斌;朱治山;朱飞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衰退患者的疗效及脑电影响的初步研究谭余龙;王晓娟;李欣;孟宪春;聂薇;刘丹丹;张广艳;周德英【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9)002【摘要】目的探讨rTMS对精神分裂症衰退患者阳性、阴性症状的改善作用及其对左、右脑脑电α波功率的影响.方法精神分裂症衰退患者31例,进行10 Hz rTMS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其阳性、阴性症状量表分值并比较左、右脑脑电α频段功率.结果经rTMS治疗后,精神分裂症衰退患者的阳性症状(t=3.594,P=0.001)、阴性症状分值(t=10.734)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脑额叶α频段功率开始出现左侧化优势(Fp1与Fp2,F7与F8脑电功率相比较,P<0.05).结论 rTMS对精神分裂症衰退患者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治疗后出现大脑α频段额叶功率的左侧优势的出现,可能是其改善作用的脑电变化特点.【总页数】4页(P130-133)【作者】谭余龙;王晓娟;李欣;孟宪春;聂薇;刘丹丹;张广艳;周德英【作者单位】163712 黑龙江,大庆市第三医院;215123 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163712 黑龙江,大庆市第三医院;163712 黑龙江,大庆市第三医院;163712 黑龙江,大庆市第三医院;163712 黑龙江,大庆市第三医院;163712 黑龙江,大庆市第三医院;163712 黑龙江,大庆市第三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95【相关文献】1.氯氮平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r临床疗效及社会功能影响的研究 [J], 王曦;王钰2.脑电引导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双盲对照实验 [J], 徐婉姣;金怡;黄悦勤;刘肇瑞;何华;陈进3.齐拉西酮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J], 陈洁;周芳珍;陈春;苏丽思4.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和对事件相关脑电位P300的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J], 张东旭;党伟;王翌;赵楠5.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奥氮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MoCA评分、AHRS 评分的影响 [J], 张红;翟丽丽;邬丹;张益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