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天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11.19”中毒事故调查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37.90 KB
- 文档页数:12
衡水天润化工科技公司中毒事故调查报告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衡水天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11.19”中毒事故调查报告2016年11月19日1时20分左右,在衡水天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润公司”)和南京隆信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信公司”)合作实验生产噻唑烷过程中发生甲硫醇等有毒气体外泄,致当班操作人员中毒,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500万元。
事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李谦、时任市长杨慧等领导相继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抢救伤员,做好善后工作,举一反三,依法处理。
接到事故报告后,副市长刘玉华带领市政府办、市安全监管局有关负责同志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处置。
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11月19日,市政府成立了由市政府副秘书长袁向前任组长,市安全监管局、市监察局、市公安局、市总工会等部门人员参加的“衡水天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1119’中毒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并邀请市检察院派员参加,聘请有关检测检验机构和专家参与,对事故展开全面调查。
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勘察、检测检验、调查取证、询问有关人员,查清了事故发生的经过、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查明了事故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并针对事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制定了防范整改措施。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目前,该企业有两个在建项目,均按规定履行了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三同时”相关手续,其中《600t/a三嗪酰胺生产线项目(一期150t/a)》,处于竣工验收阶段,《农药系列产品搬迁技改项目》处于安全设施设计审查阶段。
(三)天润公司厂区总平面布置及发生事故装置布置情况1、总平面布置及事故发生所在厂房位置示意图见下图2、发生事故装置布置情况事故发生在厂区南北走向的主路以东,从北数第二排厂房内,该厂房于2014年建成,长方形构造,长71米,宽35.7米,厂房中间用防火墙分成东西两部分,厂房西部布置《农药系列产品搬迁技改项目》的农药制剂生产装置及其包装线;厂房东部布设原生产3-氨基吡啶(非危化品)生产装置(3-氨基吡啶装置简称3A装置,呈“U”型布置,共30台搪玻璃釜),处于停产闲置状态。
2016年6月19日18时38分左右,位于古林街工业园区的科迈化工股份公司(以下简称科迈公司)DZ造粒车间发生一起其他爆炸事故,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92万元。
事故发生后,该公司未按规定报告事故,根据群众举报,经查证属实。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经区政府批准,成立了由区安全监管局、区监察局、区总工会、古林街道办等部门组成的科迈公司“6·19”其他爆炸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并邀请区大港人民检察院派员及相关专家参加,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勘察、调查取证及综合分析,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事故瞒报过程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并针对事故原因及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事故防范措施建议。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事故单位情况科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迈公司)。
科迈公司成立于2002年7月,为股份企业。
注册资本:一亿壹仟壹佰壹拾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王XX;注册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古林工业区海欣路72号;从业人员:687人;经营范围:防老剂RD、促进剂:CZ、DZ、医药中间体MBT、MBTS、防水油、抗氧化剂KL、橡胶粘合剂KTR、增塑剂A、硫酸钡、碳酸锶及碳酸钡等生产经营。
具有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证书编号分别为(津)XK13-008-00034和(津)WH安许证字〔2006〕DG0004;具有危险化学品登记证,证书编号为120912034。
(二)事故涉及的DZ产品情况事故涉及产品为:N-环已基-2-苯噻唑次磺酰胺(又名:促进剂DCBS、简称DZ)。
化学分子式:C19H26N2S2;分子量:378.5519(264.4);相对密度1.27;成品熔点:不低于96℃;产品外观与性状:白色或灰白色颗粒,不溶于水。
恩平市化工一般闪爆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概况2023 年 3 月 15 日 10 时 10 分左右,恩平万达福化工〔以下简称“万达福公司”〕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一起一般闪爆事故,造成 1 名员工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446 万元。
二、事故厂房状况1.建筑状况。
事故厂房为万达福公司厂区的 1#甲类厂房,建于2023 年 11 月,为混凝土柱墙轻钢屋面构造,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事故厂房占地面积 1140 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1715 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上两层,建筑高度 9.7 米,二层距地面高度 4.5 米。
1#甲类厂房分为附属用房和生产车间。
附属用房首层功能为生产车间专用电房、空压机房,二层功能为中控室和理化分析室。
生产车间坐东朝西,主要用于生产硝化棉溶液和稀释剂,其中,首层为成品罐装区,二层为硝化棉投料作业区。
2.工艺布局。
生产车间中间为生产用液压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两侧各布局 5 个分散釜,分散釜贯穿首层和二层,首层为罐装区,二层为投料区。
其中,北侧从南至北依次布局 B1#分散釜〔10 立方米〕、B2#分散釜〔10 立方米〕、B3#分散釜〔5 立方米〕、B4#分散釜〔5 立方米〕、B5#分散釜〔2 立方米〕,南侧从北至南依次布局 W1#分散釜〔10 立方米〕、W2#分散釜〔10 立方米〕、W3#分散釜〔5 立方米〕、W4#分散釜〔5 立方米〕、W5#分散釜〔2 立方米〕。
事故发生在二层硝化棉投料作业区的 B4#分散釜。
三、事故发生经过2023 年 3 月 15 日 9 时左右,恩平万达福化工操作工廖卫明和员工刘洪杰,开头了 B4#分散釜硝化棉溶液的生产工作。
首先是通过管道加料系统向分散釜内分别参与四种溶剂:丁酯1380kg,乙酯460kg,甲苯 50kg,正丁醇 50kg,之后又通过分散釜上部加料口用人工方法参与硝化棉 25 袋〔每袋 20kg〕,每袋分三次参与釜内。
在加料过程中随时用竹竿将漂移在溶剂上面的硝化棉浸入溶剂中,加料工作完成后,在分散釜搅拌约格外钟后,突然从分散釜加料口窜出火焰〔时间或许是 10 时 10 分左右〕,引燃存放在分散釜四周的 10 袋硝化棉〔每袋 20kg〕。
工业中毒事故报告范文摘要:本报告旨在对某工业企业发生的中毒事故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和建议。
通过对事故原因、危害程度以及处理效果的调查研究,本报告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以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一、事故概述某工业企业,位于某市某工业园区,是一家从事化工产品生产的企业。
2019年3月12日,该企业发生一起中毒事故,导致3名员工中毒,其中1人情况严重,送往医院抢救。
事故发生后,企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步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二、事故原因分析1. 未落实安全措施:事故发生时,企业安全员未及时检查并落实安全措施,导致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未佩戴防护设备。
2. 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当:使用的设备存在老化现象,部分设备维护不及时,导致化学物质泄漏。
3. 环境通风不良:生产现场通风设备运行不正常,无法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导致职工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污染环境中。
三、事故危害程度评估1. 人员伤亡:三名中毒员工承受明显的生理和心理伤害,其中一人情况严重,经过紧急抢救后才脱离生命危险。
2. 生产中断:事故导致生产线停工,造成经济损失和产品供应不足。
3. 社会影响:事故暴露了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引起了消防、安监等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给企业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四、事故应对措施和建议1. 强化安全意识:企业应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操作人员每次操作前都佩戴必要的防护设备。
2. 定期设备维护和检查:企业应建立健全设备维护和检查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 完善环境通风设备:加强通风设备维护和运行管理,确保生产现场的空气质量达到安全标准。
4. 加强事故应急预案: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定期演练,以提高员工对应急措施的熟知度和应对能力。
五、事故处理结果评估1. 伤员救治效果评估:经过医院全力抢救,经过数周的治疗,中毒员工的病情已明显好转,生活功能逐渐恢复。
2. 事故隐患整改评估:企业根据事故调查结果,立即进行了设备的维修和更换,通风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维护。
邯郸市龙港化工公司中毒窒息事故调查报告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邯郸市龙港化工有限公司“11·28”中毒窒息事故调查报告2015年11月28日19时56分,邯郸市龙港化工有限公司2号液氨储罐备用液氨进料口由于盲板螺栓断裂,发生液氨泄漏事故,造成3人死亡、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390万元。
接到事故报告后,省安监局、邯郸市委、市政府和邱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省安监局刘宝玲局长等领导安排有关同志赶赴事故现场了解情况,指导有关工作。
市委书记高宏志、市长王会勇和主管副市长孟广军分别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搜救伤员、严查事故原因,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在全市迅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副市长宋仁堂以及市安监局主要领导带领有关同志和专家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指导事故救援、善后处置和调查处理等工作。
邱县县委、县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开展事故救援和善后工作。
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有关法律法规,邯郸市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市安监局、市监察局、市公安局和市总工会等有关单位人员组成的邯郸市龙港化工有限公司“11·28”中毒窒息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并邀请市检察院派员参加,同时聘请了3位邯郸市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家组成专家组,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周密细致的现场勘察、调查取证、综合分析和反复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经过、事故原因、应急处置、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以及事故防范整改措施意见。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二)主要生产装置情况邯郸市龙港化工有限公司现有氨醇联产生产装置和甲醛生产装置两条生产线。
衡水事故调查报告衡水事故调查报告背景介绍2019年3月21日,河北省衡水市西苑外一房地产项目正在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一起惨重的建筑施工事故,导致6人死亡,1人受伤。
此事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调查过程为了深入调查此事,相关部门组织了一支专门的调查团队,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
调查团队对现场进行了勘查,对施工企业和项目建设单位进行了现场调查和询问,收集了大量的证据和资料。
事故原因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调查团队得出了以下结论:1. 施工企业和项目建设单位在施工前未开展足够的安全评估和风险评估,未能及时识别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风险,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2.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为节省成本,在使用材料上采取了不当的方式和方法,使用了低质量、次品或者不符合规格标准的材料,这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3. 工人素质不高,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操作和行为,如搭建支架不结实,操作不规范等,这也是造成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4.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相关人员未能按要求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对施工现场存在的隐患和风险视若无睹。
5. 监管部门监督不到位,对施工单位的监管力度不够,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处理结果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在预防类似事故发生方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强化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要求所有施工人员在施工前接受严格的安全培训和考试,确保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加强对施工工艺和材料质量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3. 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和监管力度,加强对施工单位和项目建设单位的评估监管,确保施工安全。
4. 要求施工企业和项目建设单位建立安全责任制和风险管理制度,确保能及时识别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严格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5. 加强现场管理和施工安全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安全防护工作。
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曲靖众一合成化工有限公司“7·07”较大爆炸事故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14.08.01•【字号】•【施行日期】2014.08.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突发事件应对正文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曲靖众一合成化工有限公司“7·07”较大爆炸事故情况的通报各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企业:2014年7月7日,曲靖众一合成化工有限公司新建的年产1500吨永固紫项目在试生产过程中,合成一厂一车间氯苯回收系统发生爆炸,导致3人死亡,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60万元。
经过事故调查,初步认定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一是氯苯回收塔塔底换热器导热油列管破裂,高温导热油窜入回收塔内引发塔内氯苯骤然升温,瞬间大量气化,造成塔压剧增,引发塔体爆炸;二是未按设计要求安装温控自动调节阀;三是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操作规程有缺陷,工艺参数设定不科学,值班人员操作处理不及时。
为认真汲取事故教训,严密防范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现提出如下要求,请认真抓好落实。
一、切实加强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要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5号)的有关规定,严把安全条件审查、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和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等关口。
建设项目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负责设计、施工、监理。
大型和采用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原则上要由具有甲级资质的化工设计单位设计。
设计单位要严格遵守设计规范和标准,将安全技术与安全设施纳入初步设计方案,生产装置设计的自控水平要满足工艺安全的要求,大型和采用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在初步设计完成后要进行HAZOP分析。
企业和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确保施工质量,严禁未经设计单位和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同意,擅自撤减和变更安全设施。
Just because I wanted to survive, I started to learn and understand to let go.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衡水天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11.19”中毒事故调查报告2016年11月19日1时20分左右,在衡水天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润公司”)和南京隆信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信公司”)合作实验生产噻唑烷过程中发生甲硫醇等有毒气体外泄,致当班操作人员中毒,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500万元。
事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李谦、时任市长杨慧等领导相继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抢救伤员,做好善后工作,举一反三,依法处理。
接到事故报告后,副市长刘玉华带领市政府办、市安全监管局有关负责同志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处置。
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11月19日,市政府成立了由市政府副秘书长袁向前任组长,市安全监管局、市监察局、市公安局、市总工会等部门人员参加的“衡水天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11?19’中毒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并邀请市检察院派员参加,聘请有关检测检验机构和专家参与,对事故展开全面调查。
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勘察、检测检验、调查取证、询问有关人员,查清了事故发生的经过、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查明了事故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并针对事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制定了防范整改措施。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一)天润公司。
位于衡水市桃城区北方工业基地冀衡大道南侧三号路西侧,成立于2013年5月23日,注册资本叁仟万元,公司占地280亩,现有员工200余人。
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131100000053496,法定代表人:崔巧惠(女),实际控制人:王朋勋(系崔巧惠丈夫)。
安全检查通知衡水天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天润【安】字第0501号关于开展生产安全检查的通知为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确保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安全科决定对生产区各车间、部门进行一次生产安全检查,具体工作如下:1 检查时间:自2019年5月26日至2019年6月9日止,为期15天;2 检查内容:(1)各生产车间、部门、施工现场,是否存在有“三违”现象,各种作业证、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带、绝缘鞋、手套等)使用情况;检查发现违章一次,处以当事人现金罚款50元,连带车间责任人(管理责任)50元/人/次;(2)生产工作人员禁止做与生产工作无关的事;检查发现一次,处以当事人现金罚款10元,连带班长(直接管理责任)20元/人/次、车间主任(管理责任)20元/人/次;(3)车间内、外(安全责任区)的消防器材、设施是否合格、完好,如有过期或损坏现象,应立即申请更换或维修。
现场检查发现不合格设施(或被挪用、丢失)一次,处以责任人现金罚款30元;(4)安全标志、安全设施是否到位,安全防护用品应集中整齐存放;生产现场不能摆放鞋子、衣帽等个人物品;生产现场应保持干净、整洁,无烟头、无积水、无油渍、无跑冒滴漏,检查发现脏、乱、差、跑、冒、滴、漏一次,给予岗位责任人现金处罚10元,连带班长(直接管理责任)20元/人/次、车间主任(管理责任)20元/人/次;(5)对所有职工进行安全知识测验,对于测试不合格者,对其班长进行安全通报。
屡次不合格者,考核当事人与其班长当月工资;(6)对各车间《交接班记录》的检查:书写不清楚,生产、安全情况不明了,交、接人员无签字,生产进程、安全运行不清不楚等情况,发现一次,处以当事人现金罚款10元/次,处以班长(直接管理责任)15元/人/次,处以车间主任(管理责任)20元/人/次。
(7)对于各种危化品容器(如储罐、物料桶、气瓶等)进行安全防护设施检查,对于缺少防护设施的容器,责令当事人下次改进;如不予理睬或不改进,处以当事人现金罚款10元/件/次,处以责任人(管理责任)20元/件/次。
河北事故鉴定报告一、事故概述本次事故发生于河北省某工业园区,时间为 2021 年 8 月 15 日下午 2 时。
事故现场为一座化工厂的储罐区。
据事故现场工作人员描述,当天发生了一起储罐泄漏事故,导致部分有毒化学物质泄漏,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受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故障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初步归结为储罐区设备故障。
根据事故现场工作人员的陈述,当时厂区正常运行,无人员操作储罐区设备。
储罐泄漏后,工作人员紧急进行了应急处置,并关闭泄漏的储罐阀门,封闭了事故区域。
2. 事故责任人员违规作业事故调查人员经过现场勘察和询问事故现场工作人员后发现,部分事故责任人员存在违规作业行为。
根据工作人员的回忆,部分责任人员在维护过程中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导致储罐泄漏的发生。
3. 安全管理不到位就事故调查发现,事故发生前储罐区的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
根据相关记录资料,储罐区的安全检查和维护记录不完整,且保养计划未及时执行。
加之,安全培训和操作规程的宣传不充分,部分工作人员对于应急处置程序缺乏必要的了解。
三、事故影响事故泄漏的有毒化学物质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据环境监测数据显示,事故发生后,空气中有毒物质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且部分有毒物质溶解入地下水中。
这不仅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威胁,还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长期的不可逆转的影响。
四、鉴定结论根据对事故现场的勘察和事故调查的综合分析,我们得出以下鉴定结论:1.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储罐区设备故障,导致有毒化学物质泄漏。
2.事故责任人员存在违规作业行为,加剧了事故的发展。
3.储罐区管理措施不到位,安全管理不到位。
五、事故处理建议对于事故发生后,为了减少事故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威胁,我们向相关部门提出以下处理建议:1.环境恢复:对事故周边进行环境清理和修复,尽量减少有毒物质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
2.加强安全管理:制定更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维护和安全培训。
3.加强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化工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其按照相关法规和规范进行操作和管理。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河北省张家口市“11·28”重大爆燃事故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11.30•【文号】安委办明电〔2018〕18号•【施行日期】2018.11.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正文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河北省张家口市“11·28”重大爆燃事故的通报安委办明电〔2018〕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有关中央企业:2018年11月28日零时40分左右,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发生爆燃事故,目前,造成 23人死亡、 22人受伤。
经初步调查,事故直接原因是: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所属的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氯乙烯气柜发生泄漏,泄漏的氯乙烯扩散到厂区外公路上,遇明火发生爆燃,导致停放在公路两侧等待卸货车辆司机等人员大量伤亡。
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该起事故人员伤亡重大,损失惨重,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再次暴露出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复杂性和严峻性。
事故发生之后,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做好事故处置和伤员救治,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责任,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排查治理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应急管理部迅速启动重大事故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赴现场指导救援处置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提出如下工作要求:一、深入排查管控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氯乙烯、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爆炸下限低,一旦泄漏造成事故,后果严重。
各地区、各单位和有关中央企业要在完成全面摸排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的基础上,对重要装置、重点部位强化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及时发现装置、设施存在的系统性风险,制定有效应对措施,保证安全运行。
学习“11.28”故事通报心得体会(3篇)学习“11.28”故事通报心得体会(精选3篇)学习“11.28”故事通报心得体会篇111月28日零点时41分,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动怒事故,造成23人死亡,22人受伤,事故起因为氯乙烯气柜发生泄漏后扩散到厂区外公路上,遇明火发生了爆燃。
学习了解了这次爆炸事故的前因效果之后,我们除了感叹现实残酷之外更应该的是汲取事故教训。
平安,关系到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不应该被遗忘。
平安隐患原来可以杜绝,但人们往往心存侥幸,觉得事故离我们很远不会发生,有些事故隐患明摆在眼前,却视而不见,直至事故发生后才得以看重,追究责任,此时为时已晚。
强化平安意识,加强责任心,对化工企业尤其迫在眉睫。
我们也是化工企业,该怎么做呢,我觉得:首先要将“平安便是生命”的.理念植根于职工心中,落实在日常的行动中,营造企业平安文化气氛,真正做到本色平安。
二是要进步职工的平安知识和平安技能,“无知无畏”在化工企业是异常危险的,只有增强职工的平安培训,知识全面了,才能进步了,才有可能知道什么叫危险,知道什么样的物料要怎样去运输、贮存、保管、利用才会平安,什么样的设备应该怎样去操作能力无事。
如果每一位职工都做到这一点,能力企业无事,职工安全。
三是必然要做好各类隐患排查,防患于未然。
排查隐患必须做到认真过细,不留死角,不漏盲点。
四是要严格稽核,要考平安治理制度的落实是否到位,考业务技能是否适应岗位平安必要,考思想认识是否达到平安要求。
通过此次学习,希望能唤起每位职工的平安意识,做到不违章、不图侥幸、不怕麻烦,要依照标准依照规范,实实在在的干好本身的工作。
学习“11.28”故事通报心得体会篇211月28日零点时41分,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起火事故,造成23人死亡,22人受伤,事故起因为氯乙烯气柜发生泄漏后扩散到厂区外公路上,遇明火发生了爆燃。
学习了解了这次爆炸事故的前因后果之后,我们除了感叹现实残酷之外更应该的是吸取事故教训。
【概述】结合当前工作需要,好的会员“海豚湾美甲”为你整理了这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较大中毒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22年9月14日22时1分,位于甘肃高台工业园区盐池工业园(以下简称盐池工业园)的张掖耀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耀邦公司)污水处理厂发生较大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5万元。
依据《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经市政府批准,9月15日,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成广平任组长,市应急管理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总工会和高台县人民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参加的张掖市高台县张掖耀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914”较大中毒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同时,邀请张掖市人民检察院、张掖市纪委监委派员参加,聘请省内化工等方面专家参与事故调查工作。
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勘验、查阅资料、调查取证、实验测试、检测鉴定和专家分析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并针对事故原因及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事故防范措施。
事故调查组认定,张掖市高台县张掖耀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914”较大中毒生产安全事故是一起企业违法组织试生产,在废水处理过程中违规操作,引起有毒气体溢出富集导致人员中毒死亡的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一、事故单位概况(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耀邦公司是一家从事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制造企业,地处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罗城镇盐池村境内,座落于高台工业园区盐池工业园。
该企业成立于218年3月19日,注册资本2万元人民币,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李豹,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2724MA74JOLN99,经营范围为1吨3-氯丙酰氯、15吨丙酸酐、1吨丙酰氯、1吨2-甲基-5-丙酰基呋喃、3吨苯甲酸甲酯、3吨三苯基氯甲烷、15吨2-甲氨基-5-叔丁基-1,3,4-噻二唑的生产与销售。
广饶县润恒化工有限公司“10.18”较大事故调查报告发布日期:2014年07月17日点击:806次2013年10月18日4时26分,位于广饶县陈官乡政府驻地的广饶县润恒化工有限公司医药中间体生产车间,发生物料泄漏事故。
事故共造成3人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270.6万元。
事故发生后,省政府高度重视,邓向阳副省长作出批示,要求尽最大努力抢救伤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先后下发《非法违法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查处跟踪督办通知书》(安办督〔2013〕1 0号)和《事故警示通报》(安委办警示通报〔2013〕21号),对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国家安监总局监管三司及省安监局有关领导同志也赶赴现场,指导事故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彻查事故,举一反三,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市委常委、副市长田青云带领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救援,并对现场处置和善后工作提出了要求。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36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市政府成立由市安监局、市监察局、市质监局、市公安局、市总工会、广饶县政府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同时聘请了化工、质检、阀门等方面的专家,并邀请市检察院参与事故调查工作。
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原则,通过现场勘查、调查取证和专家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认定了事故的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的处理建议。
同时,针对事故暴露的问题,提出了防范和整改措施的建议。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事故单位情况广饶县润恒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恒公司”)为民营股份制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固定资产约2500万元,员工40余人。
其前身为2005年7月成立的广饶县润恒工贸有限公司。
关于请督促切实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函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请督促切实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函安委办函〔2016〕44号河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2016年11月19日凌晨1时30分,你省衡水天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在私自生产农药中间体噻唑烷过程中发生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初步分析事故原因为:生产工艺未经正规设计,投料人员在向反应釜内投入氰亚胺荒酸二甲酯物料后发生反应,产生的有毒副产物甲硫醇从投料口逸出,投料人员吸入后中毒,4名施救人员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导致事故后果扩大。
今年以来,全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共发生较大危险化学品事故12起,死亡41人,其中仅你省就发生5起,死亡20人,分别占全国危险化学品较大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和%,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均居全国首位。
事故暴露出你省部分企业安全生产法治意识淡漠,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能力低下,非法违法行为突出。
同时也反映出你省部分地方政府以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不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要求不到位、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工作不扎实、源头把关不严等突出问题。
为推动你省进一步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全力遏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多发势头,迅速扭转全省危险化学品事故多发的被动局面,现提出以下工作建议要求:一、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强化政府属地监管、部门行业监管责任落实。
地方政府以及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更加自觉坚守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深刻认识防范遏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清醒认识全省严峻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部署要求,提高招商引资门槛,严把源头准入关,强化对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全过程安全管理,加大事故查处力度,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员,坚决遏制危险化学品较大以上事故。
二、全面开展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专项整治。
衡水天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11 19 中毒事故调查报告2016 年11月19日1时20 分左右,在衡水天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润公司”)和南京隆信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信公司”)合作实验生产噻唑烷过程中发生甲硫醇等有毒气体外泄,致当班操作人员中毒,造成3 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500 万元。
事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李谦、时任市长杨慧等领导相继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抢救伤员,做好善后工作,举一反三,依法处理。
接到事故报告后,副市长刘玉华带领市政府办、市安全监管局有关负责同志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处置。
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 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11月19日,市政府成立了由市政府副秘书长袁向前任组长,市安全监管局、市监察局、市公安局、市总工会等部门人员参加的“衡水天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1119中'毒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并邀请市检察院派员参加,聘请有关检测检验机构和专家参与,对事故展开全面调查。
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勘察、检测检验、调查取证、询问有关人员,查清了事故发生的经过、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查明了事故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并针对事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制定了防范整改措施。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事故发生单位概况目前,该企业有两个在建项目,均按规定履行了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三同时”相关手续,其中《600t/a 三嗪酰胺生产线项目(一期150t/a )》,处于竣工验收阶段,《农药系列产品搬迁技改项目》处于安全设施设计审查阶段。
三)天润公司厂区总平面布置及发生事故装置布置情况1、总平面布置及事故发生所在厂房位置示意图见下图2、发生事故装置布置情况事故发生在厂区南北走向的主路以东,从北数第二排厂房内,该厂房于2014 年建成,长方形构造,长71 米,宽35.7 米,厂房中间用防火墙分成东西两部分,厂房西部布置《农药系列产品搬迁技改项目》的农药制剂生产装置及其包装线;厂房东部布设原生产3-氨基吡啶(非危化品)生产装置(3-氨基吡啶装置简称3A 装置,呈“U型布置,共30台搪玻璃釜),处于停产闲置状态。
发生事故的装置是试验生产噻唑烷装置。
2016 年9 月,天润公司按照刘何华提供的设计草图,将闲置的3A装置中的5台搪玻璃釜进行改造,从南向北依次布置反应釜(5000L) , 1#、2#、3#三级吸收釜(2000L)、闲置搪玻璃釜、结晶釜(5000L),另外闲置搪玻璃釜西侧平台下布置一台离心机,并在厂房北侧外部改造两台喷射真空泵,增设一台液碱储罐、两台次氯酸钠储罐、一台吸收液(甲硫醇钠溶液)储罐,合成噻唑烷实验装置;将另外5 台闲置的搪玻璃釜改造为合成噻虫啉装置;其他设备仍闲置。
噻唑烷试验生产装置平面布置示意图见下图:3、噻唑烷实验的工艺流程合成噻唑烷所需原料:水、液碱、半胱胺盐酸盐、氰亚胺荒酸二甲酯(以下简称荒酸二甲酯)、盐酸、次氯酸钠,其中半胱胺盐酸盐、荒酸二甲酯、水不属于危险化学品,主要副产物为甲硫醇属高毒危险化学品。
噻唑烷反应方程式:(荒酸二甲酯)(半胱胺酸盐酸盐)噻唑烷)(甲硫醇)操作步骤(刘何华提供):①向反应釜内加入液碱、工艺水降温至10 c以下②开人孔盖一次性投入500kg 半胱胺盐酸盐。
③料温控制在10C以下,一次性投入720kg荒酸二甲酯。
开启三级负压尾气吸收装置④保温2h,控制荒酸二甲酯v 0.5%为合格⑤滴加盐酸调节PH 至4.0⑥升温减压脱溶(水)⑦加水,加入活性炭脱色,过滤活性炭。
⑧降温、析晶后离心,得湿品。
将湿品送三嗪酰胺车间内双锥真空干燥机干燥后得噻唑烷产物。
4、副产物甲硫醇危险特性甲硫醇为无色气体,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沸点为5.95c ,相对密度(空气=1)为0.9,有毒,能刺激眼睛、呼吸道和中枢神经引起麻醉。
吸入后引起咳嗽、胸闷、气喘,可引起眼睛刺痛、复视,导致肺水肿和肝肾功能损害。
人暴露在甲硫醇浓度为几百ppm 时,一分钟内便会昏迷、死亡。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IDLH): 150ppm。
另一危险特性为: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范围3.9%-21.8%(摘自安全监管总局网站2014/11/25“美国杜邦公司化工厂甲硫醇泄漏中毒事故”)。
5、噻唑烷实验生产情况天润公司从2016 年10 月8 日左右,开始进行噻唑烷工业化实验,即由实验室小试成功后,到车间噻唑烷实验装置上进行中试。
在实验过程中,开开停停,技术人员根据实验情况,随意调整工艺参数和操作步骤,至“1119”中毒事故发生,共生产了约5吨噻唑烷,除现场存有约1.88 吨外,其余均用于合成噻虫啉(农药)共生产噻虫啉约8.3 吨,其中,销售给隆信公司6.08 吨,生产装置区域现存约1.4 吨,库存约0.5 吨。
6、噻唑烷实验主要原材料及技术来源1)主要原材料来源情况半胱胺盐酸盐(非危化品)从杭州前进科技有限公司购买,共购买21 吨;荒酸二甲酯(非危化品)从淄博昌丰化工有限公司购买8 吨,从灵寿县六合化工有限公司购买2吨,从淄博市周村众得利化工厂购买8吨,发生事故时,使用淄博市周村众得利化工厂购买的氰亚胺荒酸二甲酯;盐酸、液碱,次氯酸钠均使用该公司生产三嗪酰胺所用原料,其中盐酸从无极县龙翔商贸(原新辉伟业商贸)有限公司购买,天润公司购买时有衡水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出具的《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备案证明》,无极县龙翔商贸有限公司运输时有无极县公安局出具的《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运输备案证明》;液碱,次氯酸钠是从衡水泰熙化工商贸有限公司购买,衡水泰熙化工商贸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在有效期内。
2)噻唑烷技术来源噻唑烷技术是由南京隆信公司法人代表刘何华提供。
2016年9月11日,天润公司(以下简称“甲方”)实际控制人王朋勋与南京隆信公司(以下简称“乙方”)法定代表人刘何华签订了《合作协议书》,按照《合作协议书》约定,甲方负责提供厂房,设备、资金和人员,乙方负责提供产品技术和市场开发,并负责产品技术的不断优化及创新,乙方所提供的产品技术归乙方所有,乙方先付甲方30 万元作为保证金,进行新产品开发,正式投入生产后,利润按甲方74%,乙方26%分成。
合作开发噻唑烷是甲、乙双方第一个合作项目。
噻唑烷技术是由刘何华,经过查阅文献资料,在公司试验室自主研发而来,在别的地方没用过,是首次使用。
计划试验成功后,另建设生产厂房和设备进行正式生产。
在试验过程中就发生了中毒事故。
、事故发生经过及救援过程。
2016 年11 月18 日晚夜班当班操作工共9 人,其中生产现场7 名操作工,另外2 名工人在其他车间。
18 日晚20 时30 分当班人员接班,开始做准备工作,22时30 分左右,二层平台反应釜主操作工邢东振完成向反应釜内加工艺水及液碱工作,开始降温,19日0时10分左右,料温8C,邢东振叫来辅助工张建旺在二层平台通过开启反应釜人孔口一起投加半胱胺盐酸盐,投加完成后开始降温,约 1 个小时后,邢东振与张建旺又通过人孔口向反应釜内投放荒酸二甲酯(真空系统处于开启状态),当投放到大约第11 袋时(每袋重约40kg,需要投18 袋),邢东振出现呼吸困难、站立不稳现象,双手扶在了反应釜上,张建旺见状,迅速将其拖拽到反应釜西侧,同时呼救,在一层的班长杨良侠,离心操作工张新卯、韩凤友听到呼救后相继跑到二层平台,杨良侠给车间主任任峰峰打电话,拨通电话后随即晕倒,张建旺见状迅速将杨良侠抱到车间北门外,张新卯、韩凤友关闭二层平台反应釜的人孔盖,随即张新卯晕倒,韩凤友跑出车间呼救,离心操作工周保旺与帮忙清理离心机的常书栋在救援过程中也中毒晕倒。
任峰峰接到杨良侠电话后,赶到事发车间,并给噻呋酰胺车间主任史春雷打电话,让工人们戴好防毒面具过来救人,后相继将邢东振、张新卯、周保旺、常书栋四人救出,并对 5 名中毒者紧急施行胸部按压心脏复苏术进行现场救治。
于鹏拨打了1 20急救电话,02时27分左右,第一辆120急救车到达,第二辆急救车随后到达,将杨良侠、常书栋、张新卯拉至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进行急救;02时30分左右,第三辆车急救车到达,为武邑县医院急救车,将周保旺拉至武邑县医院进行急救。
随即公司值班人员(任峰峰、史春雷、于鹏)驾驶公司车辆把邢东振送到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进行急救。
邢东振、周保旺、张新卯 3 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常书栋,杨良侠住院治疗,暂无生命危险。
三、事故报告过程。
事故发生后,04时14 分衡水市安监局值班室接市卫计委电话通报称,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 4 名、武邑县人民医院收治1 名天润公司工人,疑似中毒,收入医院时,已有2人无生命体征,04时38分市安监局值班室再次接市卫计委通报称,已确认3人死亡,其它2人正在抢救。
04时50分市安监局通知工业新区安监分局天润公司发生事故。
工业新区安监局接到通知后,立即报告工业新区管委会,并立即派有关人员分别到医院和事故现场,了解伤员救治情况和事故发生情况,于06时10分分别报告了市安监局和工业新区管委会值班室。
06 时30 分,市安监局分别向省安监局值班室以及衡水市委、市政府值班室上报了伤亡事故快报。
事故发生后,企业主要负责人忙于救治伤员,处置善后工作,未按规定上报事故,造成企业迟报。
四、事故原因分析一)直接原因天润公司和隆信公司合作工业化实验噻唑烷过程中,使用不成熟的生产技术,工艺设计存在缺陷,造成副产品甲硫醇等有毒混合气体外泄,致主操作工中毒,现场人员施救不当,造成事故扩大。
二)间接原因1、隆信公司法人代表刘何华提供了不成熟的技术,生产工艺不成熟,由其设计的噻唑烷实验装置存在缺陷,首次技术,未经安全论证就投入使用,擅自组织冒险进行噻唑烷试验生产。
2、隆信公司法人代表刘何华明知甲硫醇的危险特性,未对现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辨识,未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未告知现场操作人员危险性,未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未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致使现场操作人员对甲硫醇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防护不当。
3、天润公司采用刘何华提供的未经论证,首次使用的不成熟技术,未进行安全风险分析,未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未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擅自组织职工冒险作业。
4、天润公司擅自改造生产设备和工艺,擅自组织噻唑烷工业化实验。
5、天润公司安全生产三项制度、“五落实,五到位”的规定形同虚设;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组织机构混公司乱,分工不明,职责不清。
比如:存在安全科受生产技术部领导;任命的有资质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实际不负责安全管理工作;未对噻唑烷工业化实验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操作规程不履行相应审批程序,允许刘何华一人随意更改原料配比和工艺指标;生产现场原辅材料采用代号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