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地质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勘探地质设计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学会如何根据矿床勘查任务、矿床地质特征和地貌等因素,进行勘探地质设计。其主要内容有:①选择矿产勘查的主体地段;②确定合理的勘探工程总体布置方式;③确定矿床的勘查类型;④确定求取不同类别储量的勘探工程间距;⑤选择有效的勘探工程类型;⑥编制勘探设计剖面图和勘探工程布置平面图。这是一次较全面的矿床勘探设计方法的训练。

二、方法原理

勘探设计是指为完成勘探计划任务,在正式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技术方法和施工图件等工作,它是完成勘探任务的具体“作战方案”,是组织与管理勘探工程施工和落实勘探计划的具体安排。勘探地质设计可分为

矿区勘探总体设计是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的设计任务书进行,一切设计工作都应按任务书的要求执行。同时还须认真分析矿区已有的地质、矿产资料,确定进行矿床勘探的主体地段和求取地质储量的大体空间范围。

勘探工程的总体布置方式称作勘探系统。在矿床勘探实际工作中,人们根据矿床(体)地质构造特征和勘探工程手段的特点往往选择一平行或垂直的、或水平的勘探剖面系统作为基本的总体工程布置方式。前者称为勘探线法,有时也采用两组相交勘探线构成勘探网;后者称为水平勘探。生产勘探中还常利用坑、钻工程将勘探线法与水平勘探结合起来,构成各式坑道或(与)钻探组合的格架系统。

合理的勘探工程间距应是在满足给定精度条件下的最稀网度。地质因素,即指不同矿种及其矿床勘探类型高低。矿床勘探工作阶段,以及勘探任务所要求的储量类别。及勘探技术手段的类型等是影响合理勘探工程确定的主要因素。目前确定勘探工程间距的方法比较多,但都还不很完善,主要有类比法、加密法、数理统计法、稀空法等。在进行矿区总体勘探设计时以类比法为最常用。即根据规范所划分的勘探类型,采用相应的工程间距。

勘探类型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影响勘探工作难易程度的主要因素:①矿床地质构造复杂程度;②矿体规模大小、形状、厚度和产状的稳定性;③有用组分分布的连续性和均匀程度等。根据拟勘探矿床主矿体的这些标志的数值大小,就可以与规范对比,确定出该矿床的勘探类型,进而采用相应的工程间距。

确定了勘探线间距后,在矿区综合地质图上,以主矿体为重点,系统地布置勘探地质剖面并编号。可直接在该图上布置探槽(TC)和浅井(QJ)。

单项勘探工程一般是在勘探设计剖面图上布置与设计。编制勘探线理想的或预测(设计)

线位置从地表到深部地质构造的已有探矿取样工程及物化探成果的编录资料;或已有的相邻勘探线剖面图、中段地质平面图等。

1、勘探设计地质剖面图的一般编制方法与步骤如下:

(1)根据矿床地形地质图上勘探线所在平面位置和预计勘探深度范围,在方格纸上绘制坐标网线:一般选择与勘探线交角最大的一组平面坐标(x或y)和高度坐标(z)绘成控制网;

(2)将勘探线剖面上地表地形线、两端点位置和勘探线方位的仪器实测结果(或在矿区地形图上切制)标绘在格纸上;

(3)根据矿床地质图和地质测量资料,将地表探矿工程(探槽、浅井等)、矿体与地质构造界线按其位置、产状(用换算过的假倾角)标绘于地形线上;

(4)将已有勘探工程(钻探、坑道)及其揭露的矿体与地质构造界线,据工程地质编录和取样资料转绘于相应位置上;

(5)根据对矿床地质构造特点和成矿规律的认识,从地表向深部,依次将相邻工程揭露的对应矿体边界点、地质构造点连接成线;并按其地质规律变化趋势向深部作出合理的预测和推断,用虚线表示,若有相邻已知剖面图件资料,则应作参照对比推断。

2.在设计剖面图上设计钻探的方法和步骤:

(1)在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上,按照已确定的工程间距,沿矿体中心线(厚矿体)或矿体底板线(薄矿体),从地表向深部逐步依次确定设计钻孔穿过矿体的截穿点位置;

(2)确定钻探类型,常用直钻与斜钻(或定向钻)两类,主要是根据矿体产状、地表地形地物情况、钻探设备条件和工人技术水平等确定。直钻多用于产状较缓的矿体;斜钻多用于陡倾斜矿体,并尽可能沿矿体厚度方向从上盘钻进截穿矿体。要求钻孔轴线尽可能与矿体表面垂直。钻孔倾角不宜小于65°~70°。

(3)孔位的确定:根据矿体上预计的钻孔截穿点和选定的钻探类型反推到地表,即可确定设计钻孔地表开孔位置。若遇陡崖、河塘或建筑物等,允许适当沿剖面移动位置。

(4)确定孔深:对于矿体边界清楚者,一般要求钻探穿过矿体后3~5m即可停钻。对于边界不清的矿体或矿化带,一般要求穿过矿体(或矿化带)10~20m停钻。

如果要在剖面图上设计穿脉坑道,应按照一定的中段高度设计。例如在Ⅰ号剖面上已有坑道,其标高为+150米,则在Ⅲ剖面上设计的坑道标高也应是+150米或与其相差中段高度的整数倍。

将设计剖面图上的勘探工程,如钻孔(ZK)、穿脉平硐(CD)转绘到平面图上并编号。

三、实习步骤

1、阅读设计任务和大云山铅锌矿区地质简介;

2、用矿床勘探类型类比法,确定大云山铅锌矿床的勘探类型。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根据实习资料中的资料之三,类比确定该矿床主矿体的规模大小、矿体形态复杂程度、构造影响程度、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和有用组份分布均匀程度等的等级及相应的类型系数;

第二步:根据上述五个地质因素及其类型系数,具体划分该矿床的勘查类型。

3、根据设计任务和大云山铅锌矿床的具体勘探类型,参照实习资料的资料之四,确定勘探工程间距;

4、根据所确定的勘探工程间距和对该矿床地质矿产情况的了解,选择合理的勘探工程总体布置方式,并在大云山铅锌矿床综合地质图具体地予以总体布置;

5、选择过ZK2钻孔的勘探线,作勘探设计地质剖面图;

6、充分考虑该矿床地质、地貌特征,选择有效的勘查技术手段和工程类型。在勘探设计地质剖面图上设计勘探工程;

7、在B—B′勘探线地质剖面图和A—A′实测地质剖面图上设计勘探工程;

8、将上述三个剖面图上的工程转绘到大云山铅锌矿床综合地质图上;

9、根据勘查主矿体的原则有重点地使用勘探工程,在大云山铅锌矿床综合地质图上参照上述三个剖面对整个矿床作全面布置;

10、编写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