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新教材】
- 格式:pptx
- 大小:9.28 MB
- 文档页数:307
湘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以训练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编排了“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的奥秘”、“能量”、“月球”5个主题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一共有22课、61个活动。
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1、生物与环境:此单元包括“一棵顽强的小树”、“从‘南橘北枳’说起”、“走进池塘”、“假如大树都倒下”4课书,主要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生物的生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法是实验、观察、调查、阅读科技史等。
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7~8课时。
2、营养与健康:此单元包括“食物中的营养”、“消化与吸收”、“饮食与健康”3课书,围绕人的生存逐层递进地展开研究,主要的学习方法是问题驱动、实验、调查、测量等。
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6~7课时。
3、地表变化的奥秘:此单元包括“地表在变化”、“地震”、“火山”、“岩石也变化”、“走近矿产”以及“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6课书,重点介绍了引起地表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教材提供的事实或数据进行判断和推理。
如: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发生的变化,推想喷发过后的火山山体外形,推测煤的形成等。
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8~9课时。
4、能量:此单元按照“总—分—总”的结构编排了“能量家族”、“热能变、变、变”、“电表转呀转”、“太阳能的利用”、“打开能源宝库”5课书,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科技史、调查、制作、设计等方法,指导学生认识能量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和能量的相互转化。
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7~8课时。
5、月球:此单元包括“探索月球的秘密”和“月有阴晴圆缺”2课书,旨在通过观察、猜想、阅读科技史、模拟实验等活动,引领学生探究月球的奥秘,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
(共86页)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汇总+赠送下册精品教案汇总第1单元生物与环境1.一棵“顽强”的小树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科学探究1.能够对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所提供的事实)进行猜想。
2.能够设计实验研究植物的向性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
科学知识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意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学习准备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培养皿、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盆栽植物苗等。
将引入部分提供的图片制成课件。
一.学习导入:1.出示课件,提问:请你观察倾倒在河边的小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讲述:生活中是否还见过类似的情况——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变成现在的样子?3. 猜想假设:倾倒的小树发生这些变化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学生猜想:根总是向下生长吗?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4.过渡: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研究大树倒了后这些奇怪的变化吧!二.活动根总是向下生长吗1.摆出研究的问题:根总是向下生长吗?2.组内讨论:老师这里有一些菜豆种子,你们能组内设计研究方案吗?3.汇报、交流设计的方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3页,了解实验设计范例,完善实验设计。
4.学生动手组装装置。
5.布置任务:经常在杯内的纸上浇写些水,坚持观察做好记录。
下星期交流。
三.活动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1.摆出问题。
2.组内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汇报、交流、完善。
4.组装实验装置。
5.布置任务:按要求完成操作,坚持观察,做好记录,便于交流。
四.活动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1.学生设计方案。
2.汇报、交流、完善方案。
3.保护盆栽植物,坚持研究。
(注:三个活动可以让每小组选定其中的1个进行研究即可)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科学探究1.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并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作出相应的推断。
湘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打算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一、学情分析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差不多具备了初步的探索能力,他们对身边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以训练学生推理推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编排了“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的奥妙”、“能量”、“月球”5个主题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一共有22课、61个活动。
每个单元的要紧内容是:1、生物与环境:此单元包括“一棵坚韧的小树”、“从‘南橘北枳’讲起”、“走进池塘”、“如果大树都倒下”4课书,要紧引领学生从别同的角度来探讨生物的生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要紧的学习办法是实验、观看、调查、阅读科技史等。
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7~8课时。
2、营养与健康:此单元包括“食物中的营养”、“消化与汲取”、“饮食与健康”3课书,环绕人的生存逐层递进地展开研究,要紧的学习办法是咨询题驱动、实验、调查、测量等。
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6~7课时。
3、地表变化的奥妙:此单元包括“地表在变化”、“地震”、“火山”、“岩石也变化”、“走近矿产”以及“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妨碍”6课书,重点介绍了引起地表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并且要求学生依照自个儿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教材提供的事实或数据举行推断和推理。
如:猜测喜马拉雅山曾经发生的变化,推想喷发过后的火山山体外形,猜测煤的形成等。
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8~9课时。
4、能量:此单元按照“总—分—总”的结构编排了“能量家族”、“热能变、变、变”、“电表转呀转”、“太阳能的利用”、“打开能源宝库”5课书,经过观看、实验、阅读科技史、调查、制作、设计等办法,指导学生认识能量的各种别同表现形式和能量的相互转化。
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7~8课时。
5、月球:此单元包括“探究月球的隐秘”和“月有阴晴圆缺”2课书,旨在经过观看、猜想、阅读科技史、模拟实验等活动,引领学生探索月球的奥妙,了解对于月球的更多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推理推断的逻辑思维能力。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___Unit 1: logy and EnvironmentLesson 1: A "Stubborn" Little TreeObjectives:1.Students ___.2.Students ___.Teaching Focus: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___ - geotropism。
hydrotropism。
___.___: ___ - geotropism。
hydrotropism。
___.___:Several bean seeds (or us types of seeds)。
tissue paper。
adhesive tape。
glass cups。
petri dishes。
two paper boxes of the same size and texture。
potted plant seedlings。
etc.___:I。
n:___ ___.II。
Do roots always grow downwards?1.Pose the research n: Do roots always grow downwards?2.Group n: ___ some bean seeds。
Can you design a research plan within your group?3.Report and exchange design plans。
The teacher guides students to refer to page 3 of the ___.4.___.___?1.Pose the research n.2.Group n ___.3.Report and exchange。
improve the plan.IV。
Do stems and leaves always grow towards light?1.Students design the plan.2.Report and exchange。
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湘教版)1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湘版科学六上教案(全册穿插版)新学期的话教学目标.复习上期已学主要内容。
2.本学期的相关要求。
3.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上期期末测试试卷。
2.:神秘的月球。
教学过程.新学期的问候2.对转入的新生的关注3.对学生进行分组,全班47人,分为8组,每组6人,一般情况以此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特殊情况另行调整,在每次学习活动中会要对小组进行评价,老师都会做好记录,期末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
4.复习上期已学主要内容。
教师讲解上期期末测试试卷。
(试卷内容略)5.学生自由翻阅新书。
6.简单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本册教材以“生存和环境”为主题,以训练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编排了“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的奥秘”、“能量”、“月球”5个主题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一共有22课、61个活动。
其中,“生命世界”有2个单元、7课书;“物质世界”有1个单元、5课书;“地球与宇宙”有2个单元、8课书。
7.播放:神秘的月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第1单元生物与环境.一棵“顽强”的小树第一课时编写时间9月3日执行时间9月日总序第(1)个教案教学目标.能够对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所提供的事实)进行猜想。
2.能够设计实验研究植物的向性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
科学知识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意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培养皿、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盆栽植物苗等。
将引入部分提供的图片制成。
一.教学导入:.出示,提问:请你观察倾倒在河边的小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讲述:生活中是否还见过类似的情况——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变成现在的样子?3.猜想假设:倾倒的小树发生这些变化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学生猜想:根总是向下生长吗?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4.过渡: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研究大树倒了后这些奇怪的变化吧!二.活动根总是向下生长吗.摆出研究的问题:根总是向下生长吗?2.组内讨论:老师这里有一些菜豆种子,你们能组内设计研究方案吗?3.汇报、交流设计的方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3页,了解实验设计范例,完善实验设计。
日期.9.2 课题新学期的话第 1 课时总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上期已学主要内容。
2.本学期的相关要求。
3.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重点指导学生理解题意难点实验题的分析教具1.上期期末测试试卷。
2.课件:神秘的月球。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预设反思与调整1.新学期的问候2.对转入的新生的关注3.对学生进行分组,全班人,分为组,每组3-4人,一般情况以此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特殊情况另行调整,在每次学习活动中会要对小组进行评价,老师都会做好记录,期末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
4.复习上期已学主要内容。
教师讲解上期期末测试试卷。
(试卷内容略)5.学生自由翻阅新书。
6.简单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本册教材以“生存和环境”为主题,以训练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编排了“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的奥秘”、“能量”、“月球”5个主题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一共有22课、61个活动。
其中,“生命世界”有2个单元、7课书;“物质世界”有1个单元、5课书;“地球与宇宙”有2个单元、8课书。
7.播放课件:神秘的月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日期.9.14第1单元生物与环境课题1、一棵“顽强”的小树第 1 课时总第 2 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够对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所提供的事实)进行猜想。
2.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并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作出相应的推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
科学知识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意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材分析重点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难点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教具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培养皿、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盆栽植物苗等。
观察记录及所观察的实验装置。
2024年湘科版(2021秋)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第一单元物质与材料课题1:物质的组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描述物质的组成,了解物质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
-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物质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物质的组成- 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学难点- 物质的微观粒子组成- 实验操作和安全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显微镜、样品、实验试剂等。
- 教学课件和教案。
教学过程1. 引入: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组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实验观察: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物质的样品,观察和记录物质的微观结构。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观察结果,分析不同物质的组成。
4. 讲解与解释:教师讲解物质的微观粒子组成,解释实验观察结果。
5. 练习与思考:学生进行练习题,巩固对物质组成的理解。
教学反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课题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描述物质的基本性质,如颜色、形状、硬度等。
-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物质的变化,了解物质变化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物质的基本性质- 物质的变化观察和分析教学难点- 物质变化的原理和原因- 实验操作和安全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样品、实验试剂、观察工具等。
- 教学课件和教案。
教学过程1. 引入: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基本性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实验观察: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物质的样品,观察和记录物质的基本性质。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观察结果,分析物质的基本性质。
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湘教版)1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湘版科学六上教案(全册穿插版)新学期的话教学目标.复习上期已学主要内容。
2.本学期的相关要求。
3.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上期期末测试试卷。
2.:神秘的月球。
教学过程.新学期的问候2.对转入的新生的关注3.对学生进行分组,全班47人,分为8组,每组6人,一般情况以此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特殊情况另行调整,在每次学习活动中会要对小组进行评价,老师都会做好记录,期末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
4.复习上期已学主要内容。
教师讲解上期期末测试试卷。
(试卷内容略)5.学生自由翻阅新书。
6.简单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本册教材以“生存和环境”为主题,以训练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编排了“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的奥秘”、“能量”、“月球”5个主题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一共有22课、61个活动。
其中,“生命世界”有2个单元、7课书;“物质世界”有1个单元、5课书;“地球与宇宙”有2个单元、8课书。
7.播放:神秘的月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第1单元生物与环境.一棵“顽强”的小树第一课时编写时间9月3日执行时间9月日总序第(1)个教案教学目标.能够对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所提供的事实)进行猜想。
2.能够设计实验研究植物的向性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
科学知识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意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培养皿、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盆栽植物苗等。
将引入部分提供的图片制成。
一.教学导入:.出示,提问:请你观察倾倒在河边的小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讲述:生活中是否还见过类似的情况——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变成现在的样子?3.猜想假设:倾倒的小树发生这些变化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学生猜想:根总是向下生长吗?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4.过渡: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研究大树倒了后这些奇怪的变化吧!二.活动根总是向下生长吗.摆出研究的问题:根总是向下生长吗?2.组内讨论:老师这里有一些菜豆种子,你们能组内设计研究方案吗?3.汇报、交流设计的方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3页,了解实验设计范例,完善实验设计。
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湘教版)1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湘版科学六上教案(全册穿插版)新学期的话教学目标 1.复习上期已学主要内容。
2.本学期的相关要求。
3.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上期期末测试试卷。
2.课件:神秘的月球。
教学过程 1.新学期的问候 2.对转入的新生的关注 3.对学生进行分组,全班47人,分为8组,每组6人,一般情况以此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特殊情况另行调整,在每次学习活动中会要对小组进行评价,老师都会做好记录,期末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
4.复习上期已学主要内容。
教师讲解上期期末测试试卷。
(试卷内容略) 5.学生自由翻阅新书。
6.简单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本册教材以“生存和环境”为主题,以训练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编排了“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的奥秘”、“能量”、“月球”5个主题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一共有22课、61个活动。
其中,“生命世界”有2个单元、7课书;“物质世界”有1个单元、5课书;“地球与宇宙”有2个单元、8课书。
7.播放课件:神秘的月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第1单元生物与环境 1.一棵“顽强”的小树第一课时编写时间9月3日执行时间9月日总序第( 1 )个教案教学目标 1.能够对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所提供的事实)进行猜想。
2.能够设计实验研究植物的向性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
科学知识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 意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培养皿、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盆栽植物苗等。
将引入部分提供的图片制成课件。
一.教学导入: 1.出示课件,提问:请你观察倾倒在河边的小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讲述:生活中是否还见过类似的情况――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变成现在的样子? 3. 猜想假设:倾倒的小树发生这些变化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学生猜想:根总是向下生长吗?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4.过渡: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研究大树倒了后这些奇怪的变化吧!二.活动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1.摆出研究的问题: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2.组内讨论:老师这里有一些菜豆种子,你们能组内设计研究方案吗? 3.汇报、交流设计的方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3页,了解实验设计范例,完善实验设计。
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湘教版)3走近矿产编写时间11月10日执行时间月日总序第()个教案教学目标.能根据提供的资料推断煤的形成,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继续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能力。
3.能从多种角度描述矿物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矿产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认识到保护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3.了解我国开采和利用矿产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自豪之情。
科学知识.知道主要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
2.知道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3。
了解煤的形成及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教学准备矿物及其提炼物标本,当地矿石标本,无釉瓷片,刻刀,铜钥匙,铁钉,磁铁,放大镜等,介绍煤的形成及开采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一.教学导入.出示常见的几种矿产或矿物图片,请他们说出这几种矿产或矿物能为我们提供什么?2.学生回答。
3.提问:听到这些后,你们想到了什么?4.过渡:在我们的周围,如玻璃、小刀、铅笔盒、铅笔、钢笔、圆珠笔、衣服、电线、塑料、工具、车船……它们都与矿产资源有关,矿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对于矿产,你们还了解多少呢?二.活动了解矿物.出示:矿物及其提炼物标本。
2.讨论:怎样观察和认识矿物标本?如:准备研究矿物的什么性质,需要哪些工具,采用什么方法、怎样记录观察。
结果等。
3.教师给予相关提示:方法提示:观察前,告知学生一些常识,在研究矿物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条痕来观察矿物的颜色。
矿物的实际颜色和条痕颜色有一定区别,而条痕颜色才是矿物真正的颜色。
要看到真正的颜色,方法是用矿物在无釉瓷片上进行刻画,留下的痕迹颜色就是比较准确的矿物颜色了。
安全提示:在比较矿物硬度时,要提示学生主要安全,防止工具或矿石伤及自己。
记录要求:可以记录下矿物的颜色,形状,颗粒,硬度,光泽,条痕,磁性或观察时的其它发现。
4.学生观察矿物标本。
.整理,组织学生描述观察的矿物特点。
6.提供盒盖上的矿物及其提炼物的说明,学生对照进行再次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