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82.4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三单元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单项选择1.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B)。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B.为正值,且不断减少C.为负值,且不断增加D.为负值,且不断减少2.无差异曲线上商品X、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C)。
A.价格之比B.数量之比C.边际效用之比D.边际成本之比3.某商品价格下跌,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反而使该商品消费量下降,收入效应为负值,该商品为(B)。
A.正常商品B.劣等品C.耐用品D.替代品4.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为dY/dX=-1/2,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的X时,他愿放弃(A)单位的X而获得一单位Y。
A.O.5B.2C.1D.155.需求曲线从(A)导出。
A.价格—消费曲线B.收入—消费曲线C.无差异曲线D.预算线二、多项选择1.当物品的数量增加时,总效用的变化可能是(CD)。
A.随物品的边际效用增加而增加B.随物品的边际效用增加而下降C.随物品的边际效用下降而增加D.随物品的边际效用下降而下降2.无差异曲线具有如下特征(ABCD)。
A.向右下方倾斜B.远离原点的无差异曲线具有较大的效用C.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D.是斜率为负的曲线3.如果商品X对于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小于X和Y的价格之比,则(CD)。
A.该消费者获得了最大效用B.该消费者应该增加X的消费,减少Y的消费C.该消费者应该减少X的消费,增加Y的消费D.该消费者没有获得最大效用4.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的值可以是(ABC)。
A.正值B.负值C.零D.任意数5.如果实现了消费者均衡,那么,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时一定有(ACD)。
A.实现了效用最大化B.实现了边际效用的最大化C.最后消费一个单位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D.花费最后一个单位货币在任何一种商品上的边际效用都相等三、判断题1.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消费者从每单位商品中得到的效用,随着这种商品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第三单元消费者行为理论1.一个消费者想要一单位X商品的心情甚于想要一单位Y商品,原因是()。
A.商品X的效用与价格相比的性价比要比Y商品的高B.商品X的价格较低C.商品X紧缺D.商品X是满足精神需要的【答案】A【解析】效用就是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若消费者想要一单位X商品的心情甚于想要一单位Y商品,说明X商品的效用与价格相比的性价比更高。
2.经济学分析的一个假设条件是消费者偏好不变,因此,对在同一地方的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同量的效用。
()A.正确B.错误C.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答案】A【解析】在消费者偏好不变的前提下,对同一个消费者,同样的商品总能提供同样的效用。
3.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正【答案】B【解析】边际效用是总效用曲线的斜率值,当边际效用大于零时,总效用是递增的。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所以,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值。
4.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想要有的数量都已有了,这时,()。
A.边际效用最大B.边际效用为零C.总效用为零【答案】B【解析】消费者不能再通过增加单位商品的消费来增加总效用,所以总效用达到了最大,故此时的边际效用为零。
5.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B.取决于它的价格C.不可比较D.可以比较【答案】D【解析】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仅是次序概念而非数量概念。
在分析商品效用时,通过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来说明各种商品效用的大小,以此作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根据,效用大小之间可以比较。
6.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收入C.所购商品的价格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答案】A【解析】无差异曲线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西方经济学习题(三)消费者行为理论一、选择题1.假定消费者的偏好顺序如下:A组合比B组合好,C组合比A组合好,B组合和C组合一样好,这个消费者的偏好顺序A.违反了完备性定理B违反了反身性定理C违反了传递性定理D没有违反任何定理2.当两种商品X、Y的效用函数为XY时,下列哪一个效用函数代表了相同的偏好顺序A.U(X,Y)=(X-5)(Y-5) B. U(X,Y)=(X+5)(Y+5)C.U(X,Y)=(X/5)(Y/5) D. U(X,Y)=(X-5)(Y+5)3.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A. 消费者的收入 B.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价格C.消费者的偏好 D. 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与商品价格4.预算线向右上方平移的原因是A商品1的价格下降了 B 消费者的收入下降了C 商品2的价格下降了 D 商品1和2的价格按同一比率下降了5.无差异曲线的坐标分别为A两种消费品 B 消费品和价格C 两种生产要素D 生产要素及其产出6.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可能会使A无差异曲线向右移动B 预算线的斜率变平C 需求增加D 需求量增加7.消费者的均衡条件是 A. P1/P2=MU2/MU1B. P1/P2=MU1/MU2C. P1*Q1=P2*Q2D.以上三者都不是8.边际替代率的变化会使哪一指标发生变化A消费品的价格比率B边际效用之比C消费者的偏好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9.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A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B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C消费者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D消费者的偏好10.总效用达到最大时A边际效用为零B边际效用最大C边际效用为负D边际效用为正11.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的交点向外移动的原因是A商品1的价格下降B 商品2的价格下降C 商品1和2的价格同时上升D 消费者的收入增加12.如果消费者消费的X、Y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是1.25,它们的边际效用之比是2,为达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A增购X和减少购买YB 增购Y和减少购买XC 同时增购X和Y D同时减少X、Y的购买量13.如果消费者的预算收入为50美元,商品X和Y的价格分别为5美元和4美元,消费者打算购买6单位X和4单位Y,商品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5和20,那么要达到效用最大化,他应该A按原计划购买 B 减少X和Y的购买量C增加X、Y的购买量 D 增购X的同时减少Y的购买量14.假如消费者消费的几种商品的价格都相同,消费者为达到效用最大化,他应该购买A相同数量的这几种商品B这几种商品并使其总效用相等C这几种商品并使其边际效用相等 D 以上答案都不对15.如果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为-1/4,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放弃几个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 A. 5; B. 1; C. 1/4 ; D. 4; 16.消费者剩余是A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 B 消费者消费不了的商品C 消费者的总效用与支付的总额之差D 消费者的货币剩余17.消费者购买每单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一定等于A消费者从消费第一单位这种物品中获取的边际效用B消费者从消费这种物品中获得的总效用C消费者从平均每单位物品的消费中获得的效用D消费者从消费最后一单位物品中获得的边际效用18.当消费者的真实收入上升时,他将A购买更少的低档物品B增加消费C移到更高的一条无差异曲线上D以上都是19.若无差异曲线是水平的,表示消费者对哪一种商品的消费已达到饱和状态A.X商品B.Y商品C.X和Y商品D. 既不是X商品也不是Y商品20.如消费者A的MRS xy大于消费者B的MRS xy,那么A应该A用X换B的Y B 用Y换B的X C 或放弃X或放弃Y D 无法判断21.某低档物品的价格下降而其他情况不变时A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B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D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22.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被称为A边际替代率B边际技术替代率C边际转换率D边际效用23.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5美元,商品Y的价格为2美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商品X的边际效用为A60 B 45 C 150 D 7524. 一位消费者宣称,他早饭每吃一根油条要喝一杯豆浆,如果给他的油条数多于豆浆的杯数,他将把多余的油条扔掉,如果给他的豆浆杯数多于油条数,他将同样处理,则A.他关于这两种食品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直线B.他的偏好破坏了传递性的假定C.他的无差异曲线是直角的D.他的无差异曲线破坏了传递性假定,因为它们相交了25. 在两种商品X和Y的模型中,若X的价格下降时,消费X的替代效应远大于相应的收入效应,则我们可以肯定A. X是一种正常品B. X是一种劣等品C. X不是吉芬品D. Y是一种劣等品,但不是吉芬品26. 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A.可以替代的B.完全替代的C.互补的D.互不相关的27. 当消费者收入不变,而商品价格变化时,连接消费者诸均衡点的线称为A.收入——消费曲线B.需求曲线C.价格——消费曲线D.恩格尔曲线28.需求曲线从()导出A.价格——消费曲线B.收入——消费曲线C.无差异曲线D.预算线29.恩格尔曲线从()导出A.价格——消费曲线B.收入——消费曲线C.无差异曲线D.预算线30. 某君对于有风险条件下期望收入的偏好大于无风险条件下确定性收入的偏好,则该君属于A.风险厌恶者B.风险偏好者C.风险中性者D.无风险态度者31.风险厌恶者的效用曲线是一条A.向上弯曲的曲线B.向下弯曲的曲线C.直线D.S型曲线二、判断题1.在无差异曲线图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是因为消费者的收入有时高有时低。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消费者偏好X商品甚于Y商品,原因是(D)A.商品X的价格最低B.商品X紧俏C.商品X有多种用途D.对其而言,商品X的效用最大2.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D)。
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B.取决于它的价格C.不可比较D.可以比较3.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6个效用单位。
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 D)效用单位。
A.108个B.100个C.106个D.6个4.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C)。
A.实际所得B.没有购买的部分C.主观感受D.消费剩余部分5.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A)。
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收入C.所购商品的价格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6.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B)。
A.可以替代的B.完全替代的C.互补的D.互不相关的7.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C)。
A.价格之比B.数量之比C.边际效用之比D.边际成本之比8.预算线反映了(A)。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B.消费者的偏好C.消费者人数D.货币购买力9.若消费者低于他的预算线消费,则消费者( A)。
A.没有完全用完预算支出B.用完了全部预算支出C.或许用完了全部预算支出D.处于均衡状态10.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A)。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D.不变动11.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C)。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减少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下降12.商品的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预算线(B)。
A.向左下方移动B.向右上方移动C.绕着一点移动D.不动13.消费品价格变化时,连接消费者诸均衡点的线称为(B)。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关键概念消费者偏好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预算线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二、单项选择I. 兰德只买激光唱片和棒棒糖,它有固定收入,不能借钱,当他沿着预算约束线移动时:A 激光唱片的价格在改变,而其收入和棒棒糖的价格不变B棒棒糖的价格在改变,其收入和激光唱片的价格不变C激光唱片和棒棒糖的价格在改变,其收入不变D激光唱片和棒棒糖的价格在改变,其收入也在改变E激光唱片和棒棒糖的价格及其收入都不变2•个人的消费机会集由—决定。
A生产可能性曲线B需求曲线C 供给曲线D无差异曲线E预算约束线3.下面哪个不是家庭四个基本决策之一:A如何配置收入B储蓄多少C交税多少D如何用储蓄做投资E如何工作4•下面除去哪个全是度量同一件事物的不同表示方法:A 相对价格B预算约束线的斜率C个人面对的权衡与替代 D 一种商品以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为单位的价格表示E需求曲线的斜率5•收入效应指商品消费随—的变化而变化。
A 其相对价格B购买力C消费者收入D需求弹性E价格水平6•伊丽莎白只消费衣服和食物,当衣服的价格上升时,意味着她能在衣服和食物上花的钱少了,这种在衣服上购买力损失的影响叫做:A替代效应B需求法则C收入效应D价格效应E需求弹性7•当商品的消费与收入同向变化时,这种商品叫做:A低档商品B正常商品C替代品D互补品8•当商品的消费与收入反向变化时,这种商品叫做:A低档商品B正常商品C替代品D互补品9•消费者的根本问题是:A 在预算约束内实现效用最大化 B 在一定的效用水平内实现预算约束最大化C在预算约束内实现效用最小化D在一定的效用水平内实现预算约束最小化10. 替代效应是指由一种商品—的变化引起的对其消费的变化。
A相对价格B购买力C消费者收入D价格水平II. 替代效应是指由的变化引起的对一种商品消费的变化。
A 购买力B消费者收入C需求弹性D消费者面临的权衡和替换12. 价格上涨的替代效应之所以会引起个人消费较少的该种商品,是因为:A 价格的变化引起购买力下降B商品相对其它商品价格下降C现在消费者可能花的钱少了D商品相对其它商品价格上升13. 预算线的斜率与位置取决于:A消费者收入B消费者偏好C消费者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D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14. 总效用达到最大时:A边际效用为最大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负D边际效用为正三、分析讨论1-5 CEEEB 6-10 CBAAA 11-14 DDDB1.试解释水和金刚钻的价值悖论。
西方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8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假设Smith的效用函数为U(X,Y)=min{X,Y},收入为36,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X=3和P Y=6,则Smith 的最优消费组合为( )。
(电子科技大学2010研)(分数:2.00)A.(X*,Y*)=(12,0)B.(X*,Y*)=(0,6)C.(X*,Y*)=(4,4) √D.(X*,y*)=(6,3)解析:解析:Smith的效用函数表明两种商品是完全互补关系,所以,最优的消费决策是两种商品消费量相等,即X=Y,又因为预算约束为3X+6Y=36,所以最优消费组合为(X*,Y*)=(4,4)。
2.假设Smith的效用函数为U(X,Y)=X+Y,收入为24,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X =3和P Y =4,则Smith的最优消费组合为( )。
(电子科技大学2009研)(分数:2.00)A.(X*,Y*)=(4,3)B.(X*,Y*)=(8,0) √C.(X*,Y*)=(0,6)D.(X*,Y*)=(8,6)解析:解析:simth的效用函数表明两种商品是替代关系,所以,最优的消费决策是尽量多购买价格低的那种商品。
本题中,X比Y要便宜,所以Simth应全部购买X,又因为预算约束为3X+4Y=24,所以最优消费组合为(X*,Y*)=(8,0)。
3.已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商品x和y的单位价格分别为1元和4元。
预算约束为100,如果该消费者以最大化效用为目标,那么他应该消费的x和y的数量分别是多少?( )(中央财经大学2011研)(分数:2.00)A.(20,20)B.(50,12.5) √C.(40,15)D.(30,15)解析:解析:效用函数的正单调变换不改变效用函数的偏好关系。
由效用函数u=xy可得:根据消费再结合预算约束条件x+4y=100,可得消费者的最优选择为x=50,y=12.5。
习题四——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单选题1.消费者均衡可以表述为()A、在价格既定时,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为最大的状态B、如果消费者有足够的收入,会调整到的状态C、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与实际支付额之差D、消费者的货币剩余2.伴随消费者预算线的平移,连接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A、需求曲线B、价格—消费曲线C、收入—消费曲线D、恩格尔曲线3.若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将导致()A、需求的增加B、需求量的增加C、需求的减少D、需求量的减少4.如果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比重将()A、大大增加B、稍有增加C、下降D、不变5.预算线向右上方平移的原因是()A、两种商品的价格按同比率下降了B、消费者的收入下降了C、两种商品的价格都上涨了D、消费者偏好变了6.无差异曲线的坐标分别为()A、两种生产要素B、两种消费品C、消费品和价格D、生产要素和产量7.消费者剩余是()A、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B、消费者消费不了的商品C、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与实际支付额之差D、消费者的货币剩余8.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A、消费者的收入水平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C、消费者偏好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9.如果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比重将()A、大大增加B、稍有增加C、下降D、不变10.总效用达到最大时()A、边际效用为零B、边际效用最大C、边际效用为负D、边际效用为正11.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 消费者偏好B. 消费者收入C. 所购商品的价格D. 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12.若消费者低于他的预算线消费,则消费者 ( )A、没有用完预算支出; B. 用完了全部预算支出C 、或许用完了预算支出 D. 处于均衡状态13.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 )A. 向左下平行移动B. 向右上平行移动C. 不变动D. 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二、双选题14.在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上,西方经济学家先后有两种理论( B C )A、消费者均衡理论B、基数效用论C、序数效用论D、消费者剩余理论E、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5.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 CE )A.消费商品X获得的总效用等于消费Y商品获得的总效用B.消费商品X获得的边际效用等于消费Y商品获得的边际效用C.△X·MUx=△Y·MuyD.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E.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总效用相等16.若张某关于牛奶对面包的边际替代率为1/4,即一单位牛奶相当于1/4单位面包,则( )A、牛奶价格为4,面包价格为1时,张某获得最大效用B、牛奶价格为1,面包价格为4时,张某获得最大效用C.牛奶价格为10,面包价格为2时,张某应增加牛奶的消费D.牛奶价格为10,面包价格为2时,张某应增加面包的消费E、牛奶价格为10,面包价格为2时,张某获得最大效用17.如果在北京,芒果的价格比苹果的价格贵5倍,而在海南,芒果的价格只是苹果价格的1/2,那么两地的消费者都达到效用最大化时,则( )A.消费者的芒果对苹果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B.北京的消费者多买苹果,而海南的消费者多买芒果C.芒果对苹果的边际替代率,北京的消费者要大于海南的消费者D.苹果对芒果的边际替代率,北京的消费者要大于海南的消费者E、北京的消费者多买芒果,而海南的消费者多买苹果18.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经济学家提出了的分析方法有()A 、均衡分析法B、静态分析法C、基数效用分析D、序数效用分析法E、总量分析法19.序数效用论是利用哪两个工具来分析消费者均衡的()A、无差异曲线B、供给曲线C、预算线D、需求曲线E、等产量曲线20.序数效用论在分析消费者均衡时使用的曲线有()A 、无差异曲线B、等产量曲线C、预算线 D 、等成本线E、价格消费曲线。
梁小民《西方经济学第二版》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1、如果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橘子,对橘子的偏好大于西瓜,那么,该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还是小于西瓜,为什么?答:该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西瓜。
消费者的偏好表示对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组合的排序,这种排序表示了消费者对不同物品的喜好程度,可以代表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偏好具有传递性,该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橘子,对橘子的偏好又大于西瓜。
所以,该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西瓜。
2、经济学家认为,向低收入者发放实物津贴带给他们的效用小于相当于这些实物津贴额的货币津贴,这种看法正确吗?为什么?正确答:(1)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满足程度高就是效用大,反之,满足程度低就是效用小。
(2)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是一种心理感觉。
效用的大小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受。
向低收入者发放实物津贴的效用小于货币津贴,对于低收入者而言,货币津贴更加灵活,可以自由支配,心理满足程度高。
4、在炎热的夏天,当你吃第一根冰棍时感觉最好,吃得越多感觉越不好,如果一次吃十几根就会痛苦。
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解释这种现象。
(1)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其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种现象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连续消费十几根冰棍,反复的冰爽刺激,使消费者在心理或生理的满足减少,从而满足程度降低,甚至会造成生理或心理上的痛苦。
5、如果你有100元,苹果价格为10元1千克,橘子价格为20元,1千克的苹果与橘子的边际效用如图(图略)。
消费者购买多少苹果与橘子可以实现消费者均衡?为什么?解法一:组合方式MU某/P某与MUy/Py总效用Q某=10Qy=010/10≠0/20550Q 某=8Qy=130/10≠200/20720Q某=6Qy=250/10≠170/20820Q某=4Qy=370/10≠140/20850Q某=2Qy=490/10≠110/20810Q某=0Qy=50/10≠80/20700由此可以看出,各种组合都正好用完100元,但只有当Q某=4,Qy=3时才能满足MU某/P某=MUy/Py的条件,这种组合带来总效用最大,,为850个单位。
第二章消费者选择习题一、单选题1、人们常说“多多益善”,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这是指随着所消费的商品数量增多( )。
A 总效用递增B 边际效用递增C 总效用递减D 边际效用递减答案:A2.假设在同一时间内,罗斯消费的X商品为3单位,钱德勒消费的X商品为5个单位,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A.罗斯的边际效用大于钱德勒的边际效用B.罗斯的边际效用等于钱德勒的边际效用C.罗斯的边际效用小于钱德勒的边际效用D.两者的边际效用的相对大小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在同一时间内,商品的价格是不变的。
经济学假设人是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的。
那么无论罗斯消费多少,钱德勒消费多少,他们一定是在有限的资金约束下,实现了身的利润最大化,那么,根据等边际原则,必然有也就是说每个人在该商品上的花费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得到的效用值必然等于货币本身的新用估加里任何一人人比如罗斯甘在该商只的消费上花费的是后3、有关消费者行为分析存在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之分,二者最主要的差异性在于是否假定( )。
A 需求规律B 效用取决于商品的价格C 边际效用递减D 总效用递增答案:C4、假定咖啡的价格为10元一杯,苹果汁的价格为5元一杯,当咖啡对苹果汁的MRS=3时,消费者为了达到最大的满足,会选择( )。
A 增购咖啡,减少苹果汁的购买B 增购苹果汁,减少咖啡的购买C 同时增加咖啡、苹果汁的购买D 同时减少咖啡、苹果汁的购买答案:A5.当收入没有改变时,某种普通商品价格的上升会( )。
A.使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B.减少该消费者的总效用C.改变该消费者的偏好D.对该消费者所能购买的最大化商品组合没有影响答案:B解析:普通商品价格上升使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减少,A错。
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表示效用最大化的总效用,商品价格上升,预算线向内转,与新的无差异曲线相交,新的无差异曲线离原点更近,是较低水平的效用,B对,减少该消费者总效用。
商品价格和消费者偏好同为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价格不影响消费者偏好,C错。
消费者行为理论一、重点与难点(一)重点1、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2、边际效用递减法则3、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4、消费者均衡5、收入——消费线和恩格尔曲线6、价格——消费线和需求曲线(二)难点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区别二、关键概念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最优选择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预算线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三、习题(一)选择题1、以下( A )项指的是边际效用A.张某吃了第二个面包,满足程度从10个效用单位增加到了15个单位,增加了5个效用单位B.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共获得满足15个效用单位C.张某吃了四个面包后再不想吃了D.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平均每个面包带给张某的满足程度为7.5个效用单位E.以上都不对2、若消费者张某只准备买两种商品X和Y,X的价格为10,Y的价格为2。
若张某买了7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值分别为30个单位和20个单位,则( C )。
A.张某获得了最大效用B.张某应当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C.张某应当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D.张某想要获得最大效用,需要借钱E.无法确定张某该怎么办3、若X的价格变化,X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则X是( E )A.正常品或低档品 B.低档品C.正常品或吉芬商品 D.必需品E.无法确定4、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 )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收入C、所购商品的价格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5、一个消费者宣称,他早饭每吃一根油条要喝一杯豆浆,如果给他的油条数多于豆浆杯数,他将把多余的油条扔掉,如果给他的豆浆杯数多于油条数,他将同样处理. ( C )A.他关于这两种食品无差异曲线是一条直线B.他的偏好破坏了传递性的假定C.他的无差异曲线是直角的D 他的无差异曲线破坏了传递性的假定,因为它们相交了E. 以上各项均不准确6、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B )。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7、对一位消费者来说古典音乐磁带对流行音乐磁带的边际替代率是1/3,如果( A )A.古典音乐磁带的价格是流行音乐磁带价格的3倍,他可以获得最大的效用B.古典音乐磁带的价格与流行音乐磁带价格相等,他可以获得最大的效用C.古典音乐磁带的价格是流行音乐磁带价格的1/3,他可以获得最大的效用D.他用3盘流行音乐磁带交换一盘古典音乐磁带,他可以获得最大的效用E. 以上各项均不准确8、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B )。
A、消费者的收入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C、消费者的偏好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9、一位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z和y。
z对y的边际替代率在任一点(z,y)是y/z。
假定收入为 B=260元,Pz=2元,Py=3元,消费者消费40单位z商品和60单位y商品。
( B )A、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最大化B、消费者可以通过增加z商品的消费,减少y商品的消费来增加他的效用C、消费者可以通过增加y商品的消费,减少z商品的消费来增加他的效用D、消费者可以通过增加y商品和z商品的消费,来增加他的效用E. 以上各项均不准确10、某些人在收入较低时购买黑白电视机,在收入提高时,则去购买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对这些人来说是( C )。
A、生活必需品B、奢侈品C、劣质商品D、吉芬商品11、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时,( C )。
A、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B、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D、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12、需求曲线斜率为正的充要条件是( D )。
A、低档商品B、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C、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D、低档商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13、在下列情况中,何种情形将会使预算约束在保持斜率不变的条件下作远离原点的运动?( C )。
A、x的价格上涨10%而y的价格下降10%B、x和y的价格都上涨10%而货币收入下降5%C、x和y的价格都下降15%而货币收入下降10%D、x和y的价格都上涨10%而货币收入上涨5%E、上述说法都不准确14、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的原因是( C )A.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 B.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C.商品X和Y的价格按同样的比率下降 D.商品X和Y的价格按同样的比率上升15. 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的交点向外移动的原因是( A )A.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 B.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C.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D.商品X和Y的价格按同样的比率上升(二)判断说明题1、同一杯水具有相同的效用。
错【解题思路】:本题考察效用的基本含义【解析】:不同消费者对于同一物品的评价可能不同,效用也不同。
2、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的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所得到的效用是相同的。
错【解题思路】:本题考察无差异曲线的基本含义【解析】:无差异曲线是指在某一特定期间内,消费者为维持一个相同的效用水平,对其所消费的两种物品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点的轨迹。
消费者并不要求是不同的人。
3、如果边际效用递减,则总效用下降。
错【解题思路】:本题考察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解析】:边际效用递减但其只要为正,总效用上升。
4、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
对5、对所有人来说,钱的边际效用是不会递减的。
错误【解析】:货币的边际效用同样存在递减规律。
6、作为消费者的合理选择,哪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最大就应当选择哪一种商品。
错【解题思路】:本题考察消费者行为理论【解析】:作为消费者的合理选择,其应选择消费最后一单位货币能给他带来最大边际效用的那种商品。
7、吉芬商品是一种低等品,但低等品不一定是吉芬商品。
对【解析】:某商品价格变动引起该商品需求量究竟如何变动是根据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大小和方向而定。
若是正常商品,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方向相同。
若是非吉芬商品的低档商品,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方向相反,但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若是吉芬商品,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方向相反,但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
8、消费者的效用极大化要求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
错【解题思路】:本题考察消费者均衡含义【解析】:消费者的效用极大化要求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
9、收入-消费曲线是由于消费者收入的变化引起效用极大化变化的轨迹。
对10、预算线的平行移动说明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价格没有发生变化。
错【解题思路】:本题考察预算线基本概念【解析】:预算线的平行移动说明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相对价格没有发生变化,但绝对价格可能发生变化。
(三)计算题1、假定X 和Y 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 =XY ,要求:(1)若X =5,则在总效用为10单位的无差异曲线上,对应的Y 应为多少?这一商品组合对应的边际替代率是多少?(2)计算上述效用函数对应的边际替代率。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消费者均衡条件【解析】:(1)10010===XY XY U 当X=5时, Y=20 又因4100,1002-=-=∂∂==XX Y MRS X Y XY(2)X Y Y X X YMU MU MRS Y X XY -=-=-=2/22、假定某消费者在某晚消费香烟(C )和啤酒(B )的效用函数为U (C ,B )=20C —C2+18B —3B2,问在该晚此消费者应该消费香烟和啤酒各多少数量才能达到最大满足?解题思路】:本题考察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解析】:解:100220=⇒=-=∂∂C C CU 30618=⇒=-=∂∂B B BU3、小张购买第一件装饰品愿付10元,第二件愿支付9元,……,直到第10件1元,第11件就不愿付钱。
问:(1)假如每件装饰品需付3元,他将买多少件装饰品?他的消费者剩余是多少?(2)装饰品的价格每件涨到5元,情况又怎样呢?(3)你能表述小张所获得的消费者剩余和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吗?【解题思路】:本题考察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以及消费者剩余计算方法【解析】:(1)因为小张对第8件装饰品愿意支付3元,也就是说,在她看来,第8件装饰品的边际效用等于3元货币的效用之和,所以,当每件装饰品的价格为3元时,她将购买8件装饰品。
这时,她所花的最后1元所得的边际效用恰好等于货币边际效用,即λ=∂∂MU 小张购买第1件装饰品愿支付10元,而实际上只付出3元,剩余7元;同理,第二件剩余6元,……第7件剩余1元,第8件没有剩余。
因此,消费者剩余=7+6+5+4+3+2+1+0=28元。
(2)因为小张对第6件装饰品愿意支付5元,所以当价格上涨到5元时,她将购买6件装饰品。
这时,她所花的最后1元所得的边际效用恰好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即λ=∂∂MU 。
消费者剩余=(10-5)+(9-5)+(8-5)+(7-5)+(5-5)+5+4+3+2+1+0=15元(3)由上面消费者剩余的计算可知,消费者剩余=愿意支付的价格总额-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
4、已知某人消费的两种商品X 和Y 的效用函数为3131Y X U =,商品价格分别为PX 和PY ,收入为M ,求此人对商品X 和Y 的需求函数。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消费者均衡条件【解析】:YX P M Y P M X 32,3==5、若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270元,他在商品X和Y的无差异曲线上的斜率为dY/dX=-20/Y 的点上实现均衡。
已知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分别为PX=2,PY=5,那么此时张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序数效用论下消费者均衡条件【解析】:消费者的均衡的均衡条件为-dY/dX=MRS=P X/P Y所以 -(-20/Y)=2/5Y=50根据收入I=XP X+YP Y,可以得出270=X*2+50*5X=10(四)问答题1、请解释亚当·斯密提出的“价值之迷”——水的使用价值很大,而交换价值却很小;钻石的使用价值很小,但交换价值却很大。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价格与效用关系【解析】:商品的交换价值(价格)并不取决于该商品的总效用,而是取决于它的边际效用。
水的边际效用很小,而钻石的边际效用很大。
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是什么?【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无差异曲线基本特征【解析】:无差异曲线具有如下特征: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数的曲线;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在同一坐标图中,可以画出无数条无差异曲线,而不同的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的满足程度;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3、简述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区别。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区别【解析】: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以求和的,故效用是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