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砂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测定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硬化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的检测摘要我国沿海地区因河砂缺乏,时常出现海砂未经妥善处理即拌入混凝土的情况,从而对当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对于已经掺入过量氯离子的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如何准确的对其进行氯离子含量的检测,进行了初步探讨。
引言众所周知,海砂中通常含有大量的氯盐。
当混有氯盐的混凝土用于浇筑钢筋混凝土工程时,会导致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锈蚀的钢筋体积膨胀,挤压破坏混凝土保护层,从而严重结构安全。
因此如何准确测定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以便判断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状态,是工程技术人员极其关注的问题。
1、硬化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检测方法标准的误差因素分析1.1、砂浆制取的影响各试验方法中都是对混凝土进行破碎后去除石子,然后把砂浆研碎成粉状进行试验。
由于砂浆和混凝土中石子的黏附力强,样品中完全剔除的难度大,而且破坏后的样品的砂浆中可能混有石子破坏后的碎石,由此可能导致试验结果不能反映真实的混凝土中砂浆的氯离子浓度,因此在取样砂浆的过程中,应尽量去除岩石颗粒及其破碎部分,并小心将附着在石子上的砂浆小心剔除出来;1.2、筛的影响《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JGJ/T 322-2013用的筛是0.16mm、《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34-2019用的筛是0.075mm、《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检测技术规范》JTS/T 236-2019用的筛是0.630mm,其中《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JGJ/T 322-2013中提到编制组对于同一硬化混凝土试样,进行分别通过筛孔公称直径分别为0.63mm、0.315mm、0.16mm和0.08m筛的砂浆粉末的水溶性氯离子含量的比对试验,检测结果表明通过筛孔公称直径0.16mm筛的砂浆粉末的水溶性氯离子含量最高,试验结果最安全,由此笔者推荐使用0.16mm孔径的筛。
1.3、样品调节状态的影响因为制取后的砂浆样品具有一定的含水率,对于后面称量的准确性影响较大,因此需要进行烘干。
建筑用砂氯离子含量检测分析探讨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做为建筑材料的河砂资源也日渐短缺,在这样的背景下使得建筑业大量的引入海砂,并且一些供应商为了追求利益更大化,往往未对海砂进行淡化直接应用到建筑工程中。
由于海砂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氯离子将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锈蚀,进而降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以及承载力,缩短建筑工程寿命,甚至造成楼房坍塌,给建筑工程质量带来重大隐患。
因此,在建筑用砂的分析中,应该加强对砂中氯离子含量的检测。
氯离子检测方法很多,本文主要依据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对砂氯离子进行检测分析,讲述了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法的测定原理、注意事项及操作要点,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用砂;氯离子;硝酸银标准滴定法1砂中氯离子检测的意义由于建筑用砂中含有氯离子,一旦氯离子含量超标,将会导致钢筋锈蚀,降低其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因此有关部门应该要重视氯离子含量的检测,严格控制工程氯离子含量。
目前,我国行业标准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对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是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法,由于该氯离子检测方法结果的准确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滴定速度、终点判断等。
本文对实验室在测定建筑用砂中氯离子含量时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对提高氯离子检测的准确度有所帮助。
2硝酸银滴定法测定原理硝酸银滴定法主要的原理是通过硝酸银与氯化物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指示剂反应生成砖红色铬酸银沉淀,指示滴定终点的到达。
3实验基本要求3.1试验用水实验室用水应符合 GB/T 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中规定的三级水要求,在存储、使用过程中避免污染。
3.2仪器设备及玻璃器皿试验所用的天平、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等应符合标准要求并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精度应不低于相关标准的要求。
在分析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玻璃器皿均要完好、洁净。
结构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问题探讨概要:只有各方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在工程施工中做好氯离子含量的控制监督,才能杜绝钢筋混凝土工程氯离子含量超标的安全隐患。
深圳曾曝出居民楼房楼板开裂、墙体裂缝等问题,每逢雨天渗水不止。
而根据深圳市政府的调查结果显示,问题的根源就是建设时使用大量没有经过净化处理的海砂。
如果建筑用海砂不符合国家的强制标准,超标的氯离子含量将严重腐蚀建筑中的钢筋,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
1 氯离子侵入途径氯离子侵入混凝土有两种途径:其一是“内掺”,如掺用含氯离子外加剂,使用海砂,在含盐环境中拌制浇筑混凝土等;其二是“外掺”,环境中的氯离子通过混凝土的宏观、微观缺陷渗入到混凝土中,并达到钢筋表面。
一般环境下只考虑氯离子的“内掺”影响,氯离子的含量需要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而近海或海洋环境、除冰盐等其他氯化物环境(来自海水的除外)下,氯离子可以从混凝土表面迁移到混凝土内部。
当到达钢筋表面的氯离子积累到一定浓度(临界浓度)后,也能引发钢筋的锈蚀,所以在氯化物环境中,还需要考虑氯离子的“外掺”影响,并进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评定。
2 施工过程中氯离子含量的监督在施工过程中需做好对钢筋混凝土工程氯离子含量的监督工作。
首先,监理单位应检查原材料试验报告和施工单位提供的氯化物、碱的总含量计算书(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中条文7.2.3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设计的要求)。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条文2.3.3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用砂的氯离子含量分别不应大于0.06%和0.02%;混凝土用海砂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3%(由于目前测定氯离子含量的制样方法,与工程中使用海砂的实际中的做法不相符,且会低估海砂中氯离子的含量,所以规范规定的海砂氯离子含量低于钢筋混凝土用砂的氯离子含量,见《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硅酸盐水泥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钢筋混凝土拌合用水氯化物含量不大于1000mg/L(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附录F混凝土原材料技术指标)。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摘要:为了提高海洋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抵抗氯盐侵蚀的能力,以徐州淮海水泥厂325号水泥、铜山电厂粉煤灰等为原料配置了粉煤灰掺量分别为10%、20%和25%的混凝土,对其在氯化钠溶液中进行加速侵蚀试验。
研究了氯盐在混凝土中的渗透规律以及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中氯离子浓度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氯离子质量分数随着侵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距离混凝土表面10mm以内的氯离子浓度要远远大于其它深度处的氯离子浓度,并且氯离子浓度从混凝土表面向内是逐渐递减的;在混凝土中掺入10%~25%的粉煤灰可以提高混凝土抵抗氯离子入侵的能力,并且粉煤灰掺量越大,抵抗能力越强。
关键词:氯盐;混凝土;粉煤灰;温度;湿度引言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物,几乎占海水总盐份的90%。
这些氯离子可以从混凝土表面迁移到混凝土内部,当到达钢筋表面的氯离子积累到一定浓度(临界浓度)后,就会引发钢筋锈蚀,从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正常使用,结构的使用寿命降低[1-3]。
因此,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性能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极为重要的研究内容[4,5]。
本章主要从这个角度出发,采用高浓度氯盐浸泡的试验方法,研究掺入粉煤灰后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情况,得到不同掺量的粉煤灰对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的影响;同时利用高温高湿箱来控制不同的温湿度对其影响。
并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考虑混凝土环境温湿度、粉煤灰掺量、时间等因素在内的氯盐侵蚀模型。
1 试验过程1.1 试验材料水泥:采用标号为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细骨料:采用天然中砂;粗骨料:粒径5~20mm的碎石。
粉煤灰采用的是徐州市铜山电厂的干排灰。
其矿物组成有:晶体矿物有石英、莫来石、长石(少)以及其它。
其它多数为非晶体。
其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1.2 试验方法本试验采用边长为100mm的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在试件拆模后,放于标准养护室养护60天,然后将试件在600C温度下烘干48小时。
经烘干后的试块,除留下一个侧面外,其余表面用石蜡予以密封。
海砂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方法的探究作者:戴莉来源:《名城绘》2020年第12期摘要:在目前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混凝土中的氯离子需要进行合理分析,文章主要针对一些海砂制品所产生的混凝土来进行分析,并且对海砂的其中氯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能够对含量的检测有着更好的帮助作用,进而对含量的鉴定以及数据的精准性有着更好的提升效果,在其具體工作过程中要对相关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对其进行合理解决,进而使整体危害得以降低,能够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方便对海砂的使用效率进行不断提升。
关键词:海砂;氯离子含量;检测方法;探究引言目前的海制品市场不断开拓的过程中,海砂的应用方面越来越广,本文主要针对海砂的混凝土利用方式进行探讨,能够对海砂运用进行进一步拓展,进而使海砂运用更加良好化,减少在海砂使用方面存在问题。
在海砂混凝土的制作方面,需要对海砂中氯离子含量进行重点检测,防止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
因此在该方面需要对检测技术进行不断地更新与换代,并且能够使检测手段进一步提升,能够减少海砂的危害,并防止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险。
因此要对氯离子含量进行精准测量,要解决各方面的问题,进而对检测方法需要进行探究,能够使其方法利用更加高效化。
一、危害首先需要了解氯离子造成的危害,并能够对该方面的危害进行合理探究,能够对混凝土的检测方法更高的重视,能够在其坚实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在其目前的使用方面,主要是对钢筋混凝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在其具体分析方面,主要是对混凝土的凝固作用会产生影响,能够使其凝固更加迅速,并且在其使用过程中容易对后期强度造成影响,进而使其后期稳定性进一步降低,这样就会对整体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难以使其正常地发挥自己的实际作用[1]。
在混凝土应用过程中,需要对钢筋锈蚀也进行合理分析,可以发现氯离子可以使钢筋锈蚀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样才能够在其混凝土结构运用过程中,对其结构造成大量的破坏,难以对结构质量以及结构安全造成影响,防止会导致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化,难以对整体质量造达到保障效果。
海砂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方法【摘要】海砂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方法是环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常见的海砂中氯离子检测方法入手,分析了离子色谱法、电化学法和光谱法在检测海砂中氯离子含量方面的应用。
结合相关影响因素的控制方法,探讨了如何提高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与选择,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海砂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方法的特点和优缺点,为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海砂、氯离子、检测方法、离子色谱法、电化学法、光谱法、影响因素、比较、选择、未来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氯离子是海水中的主要离子之一,其含量对于海洋生态环境及海洋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海砂是海洋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氯离子含量不仅反映了海水中的盐度和污染程度,还与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生态平衡密切相关。
准确测定海砂中氯离子的含量对于掌握海洋环境质量及生态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测定海砂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
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着操作繁琐、分析周期长、准确性和灵敏度不足等缺点,因此需要引入更加先进和高效的检测方法来满足实际需要。
为了实现对海砂中氯离子含量的快速、准确和可靠检测,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分析技术和方法,以完善海砂中氯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
通过对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和分析,可以为海洋环境监测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目的海砂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旨在确定海砂中氯离子的浓度,为环境监测、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通过不同的检测方法,探讨海砂中氯离子的存在及含量变化规律,为海洋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寻找更加准确、快捷和可靠的海砂中氯离子检测方法,为相关领域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影响海砂中氯离子含量测试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方法,为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方法支持。
海砂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摘要:当前全世界都在努力的现代化建设,然而建筑材料中的河砂资源却越来越少,海砂资源逐渐成为国家所关注的焦点,因其具有易于开采成本低,含量丰富的特点。
但是在海砂的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对海砂中的氯离子含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控制,尽量减少含沙中氯离子的含量,氯离子含量较高会造成建筑中的混凝土钢筋结构被腐蚀,最终使整个建筑物的使用期限缩短。
目前我国现有的海砂建设标准采用了《建设用砂》中的方法,但是这个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检测海砂中氯离子含量的问题,利用国际法检测海砂中氯离子含量后,进行二次浸泡仍有50%左右的析出值,氯离子检出值会随着海砂浸泡时间的长短而慢慢上升,这说明国际法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一定要研究出海砂氯离子含量检测的方法。
关键词:海砂;氯离子含量;检测方法一、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增加,建设项目对混凝土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
作为混凝土的主要原料,细骨料建设砂的需求与日俱增。
据统计,中国的建设沙年需求接近2亿8000万吨,伴随着兰顿的建设量的增加,河沙资源、沿海城市和岛屿的阶段性不足仍在持续。
河沙运输和利用,大大增加了工程的增加费用因此,如何在建设项目中投资海砂资源可以达到非常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优势。
与全国标准法相比,碱性环境适用新方法最后,分析了测试条件对氯化物离子检测值的影响的原因。
与不同海砂的总有机碳量的分析相比,发现用新方法处理的精制海砂溶液的总有机碳含量高于国家标准法。
新方法的预处理可以溶解许多有机物和氯化物离子,表明新方法破坏了海砂的稳定状态,氯化物离子完全沉淀。
二、氯离子腐蚀原理现有建筑中氯化物离子在混凝土中的过量含量可能会引起严重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和腐蚀强度,影响工程质量和实际生活,这主要是由于氯离子的性质,氯化物离子具有较大的活性,酸化我有。
离子强性如小径,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中氯化物离子的表面移动,氯化物离子吸附在钢表面的钝化皮膜上,酸化,混凝土中钢筋的快速ph值降低,钢表面移动容易机缘膜会引起凝固1的腐蚀,破坏钢表面密封涂层。
浙江建筑,第37卷,第3期,2020年6月ZhejiangConstruction,Vol.37,No.3,Jun.2020收稿日期:2019-10-08作者简介:沈必文(1974—),男,浙江余姚人,高级工程师,从事预拌混凝土技术研发、质量管理工作。
关于海砂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若干问题的探索与思考ExplorationandReflectiononSomeProblemsofChlorideContentofSeaSandConcrete沈必文1,颜晓燕2SHENBiwen1,YANXiaoyan2(1.舟山豪舟混凝土预拌有限公司,浙江舟山316000;2.舟山市大昌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浙江舟山316013)摘 要:对混凝土原材料和混凝土相关标准的氯离子含量限值进行了比较,进而对各相关标准的协调性、合理性提出了一些建议:提出氯离子含量应在配合比设计时通过计算进行总量控制,并对拌合物氯离子试验方法(滴定法)提出增加空白试验的建议。
关键词:海砂;海砂混凝土;氯离子含量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707(2020)03-0057-06 海砂混凝土在日本、英国、中国台湾地区等已有数十年的应用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砂混凝土的应用有了较大发展。
海砂混凝土的应用,国内外均走过弯路,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方面付出过沉重的代价[1]。
海砂利用专用设备进行净化处理后,可以有效去除盐分、泥、泥块、贝壳等有害物质,降低这些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保证海砂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1 氯离子对钢筋锈蚀的危害机理钢筋锈蚀过程是一系列的电化学过程,氯离子在钢筋锈蚀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氯离子在钢筋表面(附近)积聚到一定浓度,通过局部酸化降低钢筋表面附近混凝土的pH值,最终达到钢筋锈蚀的氯离子临界浓度值,引起钢筋表面钝化膜的破坏,钢筋钝化膜未破坏的位置与已经破坏的位置形成电位差,形成原电池,钢筋出现坑蚀现象,随着坑蚀不断发展,最终连成一片,生成的铁锈不断积累,产生体积膨胀,膨胀应力引起混凝土破坏。
海砂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测定论文
摘要:通过探讨海砂氯离子含量的测定工作,总结出以下几点结论:测定人员应严格控制指示剂的添加量、空白试验、滴定条件、试样制备等问题,以提高海砂氯离子的测定准确性;在滴定时必须充分摇动,使被吸附的氯离子释放出来;用浓氨水清洗AgCl沉淀附着的锥形瓶,可减少终点观察的困难;应该严格按照规定规范操作,并注意检测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行业的建设步伐逐渐加快,沿海地区各种类型的建筑工程数量日益增加。
钢筋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可模性好、整体好、耐久性好和就地取材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当中。
海砂具有含泥量低、粒形好、细度均匀等特点,适合配制钢管混凝土。
但由于海砂含有氯离子,一旦氯离子超标,不仅容易出现混凝土产生裂缝的现象,而且也会腐蚀钢筋,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遭受破坏。
目前,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硝酸银标液滴定法,但其测定重现性较差及误差较大,对氯离子测定结果的影响比较大。
因此,本文着重探讨了海砂氯离子含量的测定工作,希望对提高氯离子测定的准确性有所帮助。
1 指示剂的添加量
根据分步沉淀的原理,溶度积(Ksp)小的先沉淀,溶度积大的后沉淀,由于AgCl的溶解度小于K2CrO4的溶解度,当Ag+进入浓度较大的Cl-溶液中时,AgCl将首先生成沉淀,而[Ag+]2[CrO42-]Ksp,于是出现砖红色沉淀,指示滴定终点的到达。
指示剂铬酸[CrO42-]在被测溶液中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氯离子测定结果偏差:
[CrO42-]过大)终点提前)结果偏低;
[CrO42-]过小)终点推迟)结果偏高。
为达到终点恰好与等当点一致的目的,必须控制溶液中CrO42-的浓度。
经理论计算,每50~100mL滴定溶液中加入5%(W/V)K2CrO4溶液1mL即可。
另因滴定达到终点时,由于沉淀溶解平衡的存在,溶液中仍然有余留的氯离子,而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在K2CrO4的加入量一定时,余留在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才一致,才能减少滴定误差。
所以,检测过程中空白试验的K2CrO4加入量应该与试样的K2CrO4加入量相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试验结束后锥形瓶的清洗
用硝酸银标液滴定海砂中的氯离子,在频繁检测试样后,由于AgCl沉淀附着在锥形瓶壁上,很难清洗,用毛刷刷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造成下次检测时终点观察困难。
此时如在空瓶中加入一些浓氨水,摇动几下,AgCl与氨水发生络合反应:
AgCl+2NH3→[Ag(NH3)2]++Cl-
使AgCl沉淀溶解,瓶壁就光亮如新,非常干净了。
3 沉淀的吸附
硝酸银标液滴定氯离子,因反应先生成的AgCl沉淀是一种胶体物质,容易吸附溶液中的氯离子,被吸附的氯离子不易与Ag+作用,
因而使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降低,终点提前到达,产生滴定误差。
因此,在滴定时必须充分摇动,使被吸附的氯离子释放出来,减少滴定误差。
4 空白试验
为使系统误差接近消除,可用空白试验的方法对检测数据进行校正。
空白试验的定义为:除不加试样外,采用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试剂和用量(滴定法中标准滴定液的用量除外),进行平行操作所得的结果,主要是检查试剂、蒸馏水、实验器皿和环境带入的杂质所引起的误差。
检测海砂氯离子做空白试验的主要原因是:
(1)滴定前加入的指示剂CrO42-的浓度低于生成Ag2CrO4砖红色沉淀时的CrO42-的浓度,而使硝酸银标液过量产生滴定误差;
(2)硝酸银与氯离子反应在生成Ag2CrO4砖红色沉淀前已达等当点,此时硝酸银已微过量。
因此在最后计算时减去空白值,就可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
5 滴定条件
用K2CrO4作指示剂,滴定不能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因指示剂K2CrO4是弱酸盐,在酸性溶液中CrO42-依下列反应与H+离子结合,使CrO42-浓度降低过多,在等当点不能形成Ag2CrO4沉淀。
2CrO42-+2H+→←2HCrO4-→←Cr2O72-+H2O
也不能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因为Ag+将形成Ag2O黑色沉淀:
Ag++OH-→AgOH
2AgOHAg2O→+H2O
因此,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滴定只能在近中性或弱碱性溶液(pH 值为6.5~10.5)中进行。
经调查:天然海水的pH值经常稳定在719~814之间,未受污染的海水pH值在8.0~8.3之间,太平洋海域平均pH值为7.889~8.268。
因此检测海砂氯离子时pH值应该在中性或弱碱性范围,不需要调整pH值。
但若在检测时出现不能形成Ag2CrO4沉淀或形成Ag2O黑色沉淀的现象,应检测其pH值,并用H2SO4或NaOH 中和:
(1)先加酚酞指示剂,若显红色,用H2SO4调整到无色,即为中性。
(2)若加入酚酞指示剂不显红色,则用NaOH调整至红色,再用H2SO4调整到无色。
6 试样制备
经比较就会发现自然风干的氯离子含量检出值比烘干的氯离子含量检出值要高很多,所以必须在此强调要严格按标准的方法,采用干砂制样后检测,不能以为自然风干后就不用去(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因为干砂制样烘干的过程会造成氯离子的损失,而标准给出的氯离子含量限值是按干砂制样方法检测的,以免引起误判。
7 结论
通过探讨海砂氯离子含量的测定工作,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结论:①测定人员应严格控制指示剂的添加量、空白试验、滴定条件、试样制备等问题,以提高海砂氯离子的测定准确性;②在滴定时必须
充分摇动,使被吸附的氯离子释放出来;用浓氨水清洗AgCl沉淀附着的锥形瓶,可减少终点观察的困难;③应该严格按照规定规范操作,并注意检测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柳俊哲;蒋义;贺智敏;巴明芳.海砂混凝土中氯离子固化的影响因素研究[J].材料导报.2013年第20期
[2] 李家和;李刚. 有关标准对混凝土和混凝土用砂氯离子含量的限定分析--关于海砂的讨论[J].商品混凝土.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