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细说档号
- 格式:pdf
- 大小:135.17 KB
- 文档页数:4
档案室档案分类大纲和编号方法1、文书档案:1984年—2006年按年度—问题—保管期限划分,2007年始改按年度—机构—保管期限划分,文件排列是以文件的形成时间进行排列。
1984—2002年采用传统方法立卷,2003年立卷改革后,采用简化方法立卷,现我局已将1984年—2021年的文书档案录入档案系统软件,建立电子目录全文数据库。
编号方法:按永久、长期〔30年〕、短期〔10年〕三种保管期限各编保管单位顺序号〔如全宗号—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件号,0111-2021-01-Y、30年、10年-0001〕。
2、科技档案分类:基建档案按工程工程分类、设备档案按设备类型分类。
编号方法:以基建和设备的拼音字母为代字,〔如:基建档案为J,设备档案为S〕,基建工程档案号工程档案号=分类号+案卷顺序号〔如:J.4-01〕,设备档案档号设备档案=设备+办公性大类+大类的第一项+件号(如:S.1.1-01)。
3、会计档案主要是由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其他材料构成,分类方法:全宗号—年度—形式〔名称〕—保管期限,目录号:永久K1,25年K2,15年K3,5年K4。
如:0111—2000—财务报告—永久。
立卷方法:分清年度、类别、保管期限后,根据每类材料数量情况进行立卷。
编号方法:会计档案档号由全宗号、年度、形式〔名称〕、保管期限组成,用“—〞连接。
会计档案按年度分开,保管期限〔从长到短〕进行排列,承编案卷流水号。
例:0111—2006—财务报告〔永久〕—1、2。
4、专业档案按业务部门有关要求进行分类和编号〔各单位不同〕。
5、声像档案由照片档案和音像档案组成.照片档案按年度—问题—保管期限分类法分类。
编号方法: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表—册号—张号(即:0111-2021-Y-18-001)音像档案的编号方法:全宗号—年度—像—序号〔即:0111—2021—像—1〕6、实物档案按行政类、业务类、党群类来划分〔如:行政类SW1、业务类SW2、党群类SW3〕。
邵东档案整理的方法及分类、档号编制及质量要求(文书、业务、会计、声像、实物、电子、科技)一、档案整理几个概念(一)档案整理定义:是指将处于零乱的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档案,进行基本的分类、组合、排列、编号、编制目录、建立全宗等,组成有序体系的过程。
(二)档案整理的基本要求: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文件材料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便于保管和利用。
(三)档案整理的文件范围:凡是本机关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查考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包括收发文电、内部文件、会议文件、电话记录、图表、簿册、照片、录音、录像、计算机盘片、实物以及本机关编印的出版物等,在办理完毕后均须整理保存。
(四)档案整理的方法:一是以“案卷”为单位整理。
二是以“件”为单位整理。
1、以“案卷”为单位整理。
1)以“案卷”为单位整理就是立卷,即按照文件材料在形成和处理过程中的联系将其组合为案卷。
2)所谓案卷,就是一组密切联系的文件的组合体。
立卷是一个分类、组合、编目的过程。
分类即按照立档单位的档案分类方案,对文件材料进行实体分类;组合即将经过分类的文件材料,按一定形式组合起来;编目即将经过组合以后的文件材料,进行系统排列和编目。
3)以“案卷”为单位整理的档案,其基本保管单位是案卷。
案卷卷皮有软卷皮和硬卷皮2种,硬卷皮型号有1.2,1.5,2.0cm 三个规格,以软卷皮装订的档案必须按案卷顺序装入档案盒。
4)以“案卷”为单位档案整理的依据是1987年12月国家档案发布的《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和《文书档案案卷格式》5)以“案卷”为单位档案整理的适应范围(1)大部分单位短期保管(现10年)的文书档案,乡财政所、中心学校等二级机构文书档案一般按“卷”整理(2)各单位专门业务档案一般按“卷”或是“盒”整理。
(3)科技档案按“卷”整理,整理要求按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 11822-2000)执行。
档案编码规则一、档号结构全宗号(公司+部门/项目代码)—类别号(年度类别〃分类代码)—案卷号—件号(一)全宗号(公司+部门):全宗号为档案保管机构代码,用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标识。
字母为公司代码,数字为部门代码;字母用公司中文简称的首位拼音表示。
如:集团总部行政部,其全宗号为“JT03”(“JT”表示集团总部,“03”行政部)。
项目(公司)代码由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共同组成,例如:项目1表示为XM01,其全宗号为“ZDXM01”。
(详见附件4-1《全宗代码一览表》)(二)年度类别·分类代码:年度用后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如:09、11等。
分类代码由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类别的层级,不同层级的类别之间用“〃”隔开。
可通过《各部室档案标准目录库》查看各分类层级与分类代码,例如:(三)案卷号:案卷号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同一分类下的案卷依排列次序按流水编号,不应有空号。
(四)件号:件号同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按照文件顺序由“001”开始往下排列。
通过以上四部分实现档号的唯一性,使档号与每份档案一一对应。
范例1:集团总部各部门JT03 —12WD〃01 —01 - 001件号(第1件)案卷号(第1卷外部收文)类别号(2012年行政文档类〃01公文)全宗号(集团总部行政部)范例2:集团下属各公司WY01 —12SW —02 - 001件号(第1件)案卷号(第2卷捐赠纪念品)类别号(2012年实物档案)全宗号(北京XX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行政部)范例3:公司各项目ZDXM01 —WD〃02 —02 - 001件号(第1件)案卷号(第2卷资产档案(包括资产档案卡、使用说明书、保修卡、办公设备的驱动程序等))类别号(分类代码(行政文档库资产管理类文件))全宗号(XX股份有限公司加项目代码)。
档案编号规则(1995 年6 月12 日国家档案局批准,1995 年10 月1 日起实施)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档号的结构、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档案馆(室)编制档号。
2、术语2.1 1 档号档案馆(室)在整理和管理档案的过程中,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的一组代码。
档号是存取档案的标记,并具有统计监督作用。
2.2 2 全宗号档案馆(室)给定每个全宗的代码。
2.3 3 案卷目录号全宗内案卷所属目录的代码。
2.4 4 类别号馆(室)藏档案类别的代码。
2.5 5 项目号产品、工程、课题、设备等档案的代字或代号。
2.6 6 案卷号案卷排列的顺序号。
2.77 件号案卷内文件的顺序号。
2.88 页(张)号案卷内文件每页(张)的顺序号。
2.99 代码一个或一组有序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数字、字母、汉字及其它符号。
3、档号编制原则3.1 1 唯一性原则档案馆(室)内档案档号应指代单一。
不同编号对象应赋予不同代码,一个代码只表示一个编号对象。
3.2 2 合理性原则档号结构必须与馆藏的整理分类体系相适应。
3.3 3 稳定性原则档号一经确定,一般不应随意改变。
3.4 4 扩充性原则档号必须留有适当的递增容量,以便适应不断扩充档案的需要。
3.5 5 简单性原则档号力求简短明了,以便减少代码差错,节省存贮空间,提高处理效率。
4、档号的结构档号结构分为三种:4.1 1 第一种结构为: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件、页(张)号。
即:×××××××××××××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件号页(张)号4.2 2 第二种结构为:全宗号——类别号——案卷号——件、页(张)号即:×××××××n ××××××全宗号类别号案卷号件号、页(张)号4.3 第三种结构为:类别号——项目号——案卷号——件、页(张号)即:××××n ×××n ××××××类别号项目号案卷号件号、页(张)号4.4 档号中左边为上位代码,右边为下位代码,连写时上、下代码之间用“—” (短横)相隔。
档号及编制方法1、档号定义档号是档案实体管理编号的总称,它包括全宗号、案卷目录号、类别号、项目号、案卷号、件号、页(张)等。
全宗号:档案馆指定的全宗代码;案卷目录号:每一本案卷目录的代码;类别号:档案类目的代码(分类号);项目号:指产品、工程、课题、设备的代字或代号;案卷号:案卷排列的顺序号;件号:案卷内的顺序号;页(张):案卷内文件每页(张)的顺序号。
2、档案的编制原则档号是存取档案标记,并具有统计监督作用,档号编制遵循以下原则:(1)唯一性原则档号应指代单一,一个编号对象只能赋予一个代码,一个代码只表示一个编号对象。
档号不能重复。
(2)合理性原则档号结构必须与馆(室)档案的整理分类体系相适应;档号应保持完整,不能随意减少某种代码。
(3)稳定性原则档号一经确定,一般不应随意改变,否则会给档案保管和检索造成混乱。
如必须改变的档号,应在卷皮、卷盒、所有有关检索工具及计算机数据库中作出修改,保持实体上的档号与检索工具的一致性,改变档案号时,还应注明原档号。
(4)简明性原则档号力求简短明了,使之易识、易写、易记,以便减少代码差错率,节省存储空间,提高手工和计算机的处理效率。
(5)扩充性原则档号必须留有适当的递增容量,以便适应不断扩充档案的需要。
3、档号的结构根据《档号编制规则》(DA/T13—1994)的规定,档号结构分为三种:(1)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件、页(张)号(xxxx-xxx-xxx-xxx)适用于档案馆(室)对文书档案的编号。
(2)全宗号-类别号-案卷号-件、页(张)号(xxxx-xxx……n-xxx-xxx)适用于档案馆(室)对各类档案的编号。
(3)类别号-项目号-案卷号-件、页(张)号(xxx……n-xxx……n-xxx-xxx)适用于专业档案馆、档案室对科技类档案的编号。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颁布实施后,新的档案号结构:一般由全宗号、档案门类代码˙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件号组成。
档案分类编号方案引言在各类组织和机构中,档案的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为了能够高效地管理档案,需要对档案进行分类和编号。
本文将介绍一种档案分类编号方案,帮助组织和机构更好地管理其档案。
1. 分类原则在设计档案分类编号方案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具有一定的层级结构,方便对档案进行分类;•能够反映档案的属性和关系,并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扩展;•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
2. 档案分类层级结构档案的分类应该具有一定的层级结构,以便于对档案进行分类和检索。
一般而言,可以将档案分为以下几个层级:1.档案大类:对档案进行宏观分类,例如:人事档案、财务档案、法务档案等;2.档案中类:对档案进行中等粒度的分类,例如:人事档案可以分为员工档案、招聘档案等;3.档案小类:对档案进行细粒度的分类,例如:员工档案可以按照岗位或部门进行分类。
3. 档案编号规则3.1 档案大类编号规则档案大类的编号采用大写字母表示,可以使用拉丁字母表的前几个字母进行表示。
例如:•A:人事档案;•B:财务档案;•C:法务档案。
3.2 档案中类编号规则档案中类的编号采用数字表示,从1开始连续递增。
例如:•人事档案中的员工档案编号为1;•人事档案中的招聘档案编号为2。
3.3 档案小类编号规则档案小类的编号采用数字表示,从01开始连续递增。
例如:•员工档案中,不同岗位的档案可以使用两位数字进行编号,如01表示销售部门的员工档案,02表示研发部门的员工档案。
3.4 档案完整编号规则档案的完整编号由档案大类编号、档案中类编号和档案小类编号组成,使用连字符(-)连接。
例如:•人事档案中的销售部门员工档案的完整编号为A-1-01。
4. 示例下面是一个使用该档案分类编号方案的示例:•A-1-01:人事档案中的销售部门员工档案;•B-2-02:财务档案中的采购档案;•C-1-01:法务档案中的合同档案。
5. 扩展与调整根据具体的需要,可以对档案分类编号方案进行扩展和调整。
档案分类及编号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各类档案分类、编号、标识,便于检索利用,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依据与适用范围1.依据参照国家档案局《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2.范围(1)本方案规定了***各类型档案的分类及编号方法。
(2)本方案适用于*****档案实体的分类、编号、排架。
第二章类目设置及标识第三条一级类目:档案共设六个一级类目(具体档案分类表见附件1):即:WS——文书档案类;KJ——科学技术类;CW——财务档案类;RS——人事档案类;TZ——特殊载体档案类ZL——资料第四条二级类目:1.文书档案设置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教育管理类二级类目,标识如下:党群工作类——DQ行政管理类——XZ经营管理类——JG教育管理类——JY2.科学技术类档案设置科学研究类、建设项目类、设备仪器类二级类目,标识如下:科学研究类——KY建设项目类——JS设备仪器类——SY3.财务档案按其形成特点和文件材料形式分别设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其他四个二级类目,标识分别是:01、02、03、04。
4.人事档案类按照《人事档案管理规定》(新联投字【2012】38号)包含入职手续档案材料及入职后档案材料。
5.特殊载体档案类按照其载体设置声像档案、电子档案及实物档案三个二级类目,标识分别为:01、02、03。
6.资料包含报刊、书籍、宣传资料等。
第三章档号编制第五条档号编制坚持系统、规范、简单、便于检索的原则。
第六条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教育管理类为文书档案,档号设置:——————保管期限——。
第七条科学技术类档案,档号设置:1.科学研究类:KY————案卷号2.建设项目类:JS————案卷号如石家庄安联·青年城项目,其案卷档案号为:JS——0402QNC——N。
3.设备仪器类:SY————案卷号第八条会计档案,档号设置:KJ————年度——全宗号——案卷号第九条人事档案类,档号设置:RS——全宗——年度——案卷号第十条特殊载体档案,档号设置方案为:1.声像档案:TZ——01————年度——全宗——案卷号2.电子档案TZ——02————年度——全宗——件号3.实物档案TZ——03————年度——全宗——件号第四章附则第十一条本规定由档案馆负责解释。
文书档案档号规则档号是文书档案的唯一标识符号,一般由数字、字母和符号组成。
档号的构成应当具有可读性和唯一性,以便于档案的排列和检索。
档号的构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构代码:表示档案所属机构的代码,一般是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
2.分类号:表示档案所属的类别,一般是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
3.年度:表示档案生成的年度,一般为4位数字。
4.序号:表示档案在同一类别中的顺序,一般为2位数字。
例如:AB001-2019-01表示机构代码为AB,分类号为001,年度为2019,序号为01的文书档案。
二、档案分类档案分类是指对文书档案进行分类,以便于归档和检索。
档案分类应当根据机构的职能和文书档案的种类进行分类。
档案分类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按照机构的职能和文书档案的种类进行分类。
2.分类应当清晰明确,不重复不漏。
3.分类应当遵循标准化的规则,以便于档案的归档和检索。
三、档案归档档案归档是指将文书档案按照档号规则归入数字化或实体档案库中,以便于保护和管理。
档案归档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档案应当按照档号规则归档,不得随意更改档号。
2.档案应当按照时间顺序归档,先进先出原则。
3.档案应当按照分类号进行分组归档,以便于管理和检索。
四、档案检索档案检索是指通过档案库中的检索工具查找和获取所需文书档案的过程。
档案检索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档案检索应当遵循标准化的检索方法和规则,以便于检索和获取。
2.档案检索应当具有高效性和精准性,以便于提高工作效率。
3.档案检索应当遵循保密原则,严格保护档案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总之,文书档案档号规则是档案管理的基础,档号的正确构成和档案的分类、归档、检索等规则应当得到严格遵守和执行,以便于保障文书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档号命名规则
档号是在文件整理过程中赋予的一组数字、字符的集合,用于标识文件的基本属性、排列顺序、分类等信息,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个通用的档号命名规则:
1.全宗号:由全宗名称和数字组成,表示文件所属的机构或单位。
2.门类号:由档案门类名称和数字组成,表示文件所属的档案门类。
例如,文书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等。
3.案卷号:由案卷序号和数字组成,表示文件所属的案卷。
案卷是指同一门类、同一时期、同一机构或单位的文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的一组文件。
4.件号:由件序号和数字组成,表示文件在案卷中的位置。
件是指同一案卷中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文件。
例如,一个档号可能是“J019-ZY•JC•CC•2019•D30-001-001”,其中“J019”表示全宗号,“ZY”表示门类号,“JC”表示二级类别号,“CC”表示三级类别号,“2019”表示年度,“D30”表示保管期限代码,“001”表示案卷号,“001”表示件号。
不同机构或单位的档号命名规则可能有所不同,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人事档案分类方法和档号结构咱今儿就来唠唠人事档案分类方法和档号结构。
你说这人事档案啊,就像是每个人的专属记忆宝库。
分类方法呢,那可是有门道的。
就好比整理家里的东西,得把不同类型的物品放在不同的地方,这样找起来才方便呀。
比如说,可以按照人员的身份来分呀,什么正式员工啊,临时工啊,实习生啊之类的。
这就好像把不同品种的水果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一眼就能看出区别。
或者按照部门来分,研发部的放一块儿,销售部的放一块儿,这样也能快速找到特定部门人员的档案。
这就跟把不同颜色的积木堆在一起一样,整整齐齐。
还有按照时间顺序来分类,入职早的放前面,晚的放后面。
这不就像排队一样,先来后到,有条不紊。
档号结构呢,就像是给这些档案编个独特的“身份证号”。
它得有一定的规则和逻辑,不能乱套了呀。
可以包含一些关键信息呀,比如部门代码、人员类型代码、流水号啥的。
这就好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和身份证号,独一无二,能准确找到对应的档案。
想象一下,如果档号结构乱七八糟的,那找档案不就跟大海捞针似的,多费劲啊!所以这档号结构可得设计好喽。
而且啊,分类方法和档号结构还得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变化适时调整呢。
就像衣服小了不合身了,就得换件合适的呀。
要是不调整,那可就跟不上趟啦。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人事档案分类方法和档号结构,它们可是关系到公司管理的重要一环呢。
它们能让人事管理更高效,更有序,就像给公司的人事工作上了一道保险。
要是没有合理的分类和清晰的档号结构,那找个档案都得费半天劲,多耽误事儿啊!这可不行,对吧?所以啊,大家都得重视起来,把人事档案管理得妥妥当当的。
这样公司的运转才能更顺畅,大家工作起来也更得心应手呀。
总之,人事档案分类方法和档号结构可不是小事儿,咱可得认真对待,好好琢磨琢磨,让它们为我们的工作服务,为公司的发展助力!。
“档号”在整个档案管理体系中似乎微不足道,其实许多问题还需要细说才能完全明白。
一、档号结构的适用档案行业标准《档号编制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列出了三种档号结构:(1)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件、页(张)号;(2)全宗号———类别号———案卷号———件、页(张)号;(3)类别号———项目号———案卷号———件、页(张)号。
三种结构如何使用?有同志指出,“规则”没有对三种档号结构的适用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他们认为:档号结构适用,一是指适用于哪一类档案,二是指适用于哪一类档案室。
据此,他们提出,第一种结构主要适用于室藏档案以文书档案为主体的机关档案室;第二种结构主要适用于企事业单位档案室和某些档案门类较多、以业务档案为主体的机关档案室;第三种结构适用于专门档案馆。
笔者认为,档号结构的适用范围只能有一个。
如果同时有两个适用范围,往往无所适从。
当前多数单位的档案已经实现综合管理,不论哪种档案室都可能有文书档案、业务档案、专门档案。
因此,应当确定一种档号结构适用于某一类档案,而不应确定适用于哪一类档案室。
第一种结构主要适用于以立卷方法整理的文书档案的管理;第二种结构主要适用于以立卷方法整理的门类、数量较多,需要分类的文书和业务档案的管理;第三种结构适用于产品、工程、课题、设备等专门档案的管理。
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一个档案室对不同种类、不同整理方法的档案可以采用不同的档号结构。
或者说,一个档案室可以并用多种档号结构。
因此,建议修改《档号编制规则》,分别适用于不同种类档案的档号结构。
二、档号项目的编制档案整理工作主要由分类、排列和编号、编目细说档号福建省科技档案馆朱文两部分组成。
通过编号、编目以一定的形式固定和反映分类、排列状况。
因此,档号由反映类别和排列顺序的代码组成。
“规则”列出了全宗号、案卷目录号、类别号、项目号、案卷号、件号、页(张)号7个档号项目。
怎样使用档号项目?1.全宗号:国家综合档案馆把全宗作为档案分类管理的第一层次,自然要给每个立档单位档案的档号前加上全宗号。
档案室的档号中要不要加全宗号?如果我们把问题放在更大的环境下考虑,答案就会是肯定的。
为了避免移交进馆后重补全宗号和便于区域内甚至全国的档案信息共享,档号中应当加上全宗号。
稍加注意,我们还会发现“规则”的第三种结构中未列全宗号。
笔者理解,这是由于档案有可能来自多个立档单位。
从档案信息共享的角度考虑,各种档号结构都应加上全宗号或相应的便于区分立档单位的代码。
例如,福建省科技档案馆的科研成果档案的档号中加入了档案馆号,为今后开展馆际档案信息交流和全国科研档案信息共享作了准备。
国家档案局组织建立的革命历史和民国档案目录中心的数据采集标准中也是要求报送的著录数据中要有档案馆的代码。
2.类别号:档号编制应当坚持合理性和分级适中的原则,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要按照“规则”中有关档号结构必须与馆藏档案的整理分类体系相适应的规定,保证类别号与立档单位的档案实体分类相对应;二是要认识到分类层次的多寡要与档案的数量相适应。
分类层次并非越多越好。
层次多类别序列就多,管理的难度也更大。
因此,能少则少。
“规则”规定类别号一般不应超过三级。
3.项目号:“规则”的第三种档号结构中列出了项目号。
在产品、工程、课题、设备等档案的档号中加项目号。
笔者认为,只有起到固定和反映分类及排列状况功能的档号项目才有意义。
项目号是产品、工程、课题、设备等档案的原有的代号。
但产品、工程、课题、设备等档案的价值有大有小,有些并不需要归档,有的在较短时间内就要鉴定销毁。
这些情况都会造成原有序号的断裂,使之不成系统,缺乏分类和排列意义。
因此,笔者主张项目号一般不要列入档号,正如文书档案中的发文字号并不列入档号。
当然,项目号中包含了众多的文献信息,在信息检索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实际上项目号中的一些内容已经进入档号。
福建省科技档案馆科研档案的计划类别号就是取自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原来编定的项目号。
如“德化黑鸡保种与优育利用的研究”项目的项目号为2004N047,2004为立项年度,不使用的理由将在下文阐述;047为原项目顺序号,与档案实体排列没有关系。
因此,仅取N作为农业类科技计划项目的代码。
正如文书档案的有些档号项目内容取自文件的发文字号。
如机构类别号会参照机关代字中的内容,年度档号一定是与文号中的发文年度一致,而发文顺序号对档号确定则无意义。
我们还可以从《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档号应填写全宗号、分类号(项目代号或目录号)、案卷号”的规定中进一步理解。
用括号就意味着可以在分类号、项目代号和目录号中选择一项作为档号。
也就是说档号中用了分类号,就可以不用项目代号。
档案目录的检索作用更大。
为了发挥项目编号的作用,可以把项目号列为计算机著录项目之一,作为档案目录的一个项目,通过计算机检索项目号。
“规则”指出,档号是存取档案的标记,并具有统计监督作用。
档号只是一卷或一件文件的身份证号,一个信息组成单位的门牌号码。
要遵循适量原则,不要给档号添加太多的功能。
4.案卷号:文书档案按传统方法整理形成卷,产生案卷号。
科技档案包括科研档案按《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整理也形成卷。
但福建省有两种科研档案管理的情形需要讨论:设区市科技局若干科研项目文件材料组成一卷;省科技档案馆则反之,有些科研项目一个项目的文件要占若干盒(卷)。
这是由于管理级次、课题大小和形成文件材料多寡造成的差别。
福建省科技档案馆根据本馆实际规定,一般一个项目的文件材料装一盒,一个项目文件数量多的可分若干盒,但同一项目不同卷盒的著录内容相同,编同一档号。
按获奖、鉴定、验收年度编制项目顺序号。
项目文件目录放在第一盒的材料首页之前,仅填写最后一盒的备考表。
我们的理由是:科技档案整理和保管是按照保管单位进行的。
对于科研档案来说,一个保管单位就是一个科研课题的文件材料。
以课题项目作为保管单位便于管理和利用。
因此,福建省科技档案馆科研档案档号中不编案卷号,而是编项目顺序号,即保管单位顺序号。
这和文书档案整理改革直接管到件,而把盒仅作为装具的思路是同样的。
至于设区市科技局当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若干个科研项目的文件材料组成一卷。
但实际上会形成“卷内卷”的情况,增加整理难度。
如案卷标题的拟写、档号级次的确定;另外,卷内目录也存在问题,因为卷内各项目应当有各自的文件目录,即项目级目录,那么卷内还需要一个完整的“案卷目录”吗?5.页(张)号:三种格式中均列入件、页(张)号。
“规则”规定,件号、页(张)号根据档案保管和使用的需要,选择一项编号。
这就给了我们选择余地。
笔者理解,档号作为固定分类、排列状况的代码,一般列到件就够了。
当然,档号还有统计功能。
但从统计的角度说,档案中页(张)无数,不是非常珍贵的档案统计到件也就够了。
如果作为照片档案的档号,列出张则是必需的。
“规则”列出的项目是否够用?2000年国家档案局印发《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规定文书档案采用年度-机构-保管期限、年度-问题-保管期限、年度-保管期限三种分类方法,首次把保管期限列为分类的类目。
保管期限与档案实体固定关系较大,但于1995年实施的“规则”不可能列入保管期限。
2002年发布的《照片档案管理规范》规定,照片号由全宗号、保管期限代码、册号、张号(此处的张相当于纸质档案的件)或全宗号组成。
“规则”也不可能有“册”的档号。
因此,档号结构项目的规定也要与时俱进,适时修订“规则”。
及时制定和适时修订标准规范同样重要。
目前,我国档案工作中标准规范缺失,已发布的标准规范内容陈旧老化、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都比较严重,应当加大调研力度,加快修改速度。
这里还要专门说一说“年度”。
有同志提出:“有一个认识误区需要澄清,那就是不少基层档案人员习惯上把分年度与分类区别对待,事实上区分年度也是一种分类,一个年度就是一个类别,用年度号来标识类别号的,年度号就是类别号,可以用汉语拼音、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结合年度编制类别号。
”笔者以为,考虑到年度在档案实体整理、排列中的重要作用,不妨把年度单列为一个档号项目,列出年度项,一是便于检索,二是按年度分别排架可以不留空位。
年度项著录的年度含义由各单位自行确定。
如福建省科技档案馆确定科研档案著录的年度为获奖、鉴定、验收年度,而不著录立项年度。
作出这样规定的主要原因是课题立项后获奖、鉴定、验收时间不一致,归档的时间也就不一致,如果采用著录立项时间将影响档案整理编目排架。
同时,以著录获奖、鉴定、验收年度作为档号年度与科技档案馆收藏科研成果档案的概念也是一致的。
项目代码用什么好?计算机对于数字符号的识读速度最快。
案卷号、件号、页(张)号都是用来反映排列顺序的。
“规则”已经明确规定三个号和案卷目录号使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全宗号、类别号、项目号中可由汉字、汉语拼音或阿拉伯数字组成。
但我们应当尽量使用数字符号作为项目代码。
如果为区别起见需用汉字、汉语拼音标识,应选用可助记的字母标识。
数字符号的排列顺序应当有规律可循。
例如,可按照各单位“内设机构、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的规定”(即“三定”方案)中的排列顺序排列或者按照本单位约定俗成的顺序排列内部机构代码,以便记忆。
如省科技厅文书档案机构类别号01为党组、02为机关党委、03为监察室、04为办公室、05为人事处……除争取熟记数字符号的含义外,还可以列出数字符号与其代表项目的对照表,以便快速检索。
三、档号项目间的分隔符号档号间使用“·”(间隔符)和“-”(短横线)分隔。
这两个符号标注时要注意:第一、这个点表示分读,位于行次中间,即中间点,而不是下面的小数点。
有许多档案书籍收录“规则”时错印为小数点,失之毫厘,又以讹传讹,结果是谬以千里;第二,短横线占一个字的位置,不能标为破折号(在《标点符号用法》中没有“短横线”的称号,笔者认为应当称为“连接号”)。
两个符号在什么地方用?“规则”规定,档号中左边为上位代码,右边为下位代码,连写时上、下位代码之间用“-”(短横线)相隔。
不同级位的类别之间可用间隔符“·”分开。
何谓上、下位代码?以第一种档号结构: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件、页(张)号为例。
案卷目录号为上位代码,相对于案卷目录号,案卷号就是下位代码。
之所以称为上下位是因为档号根据保管单位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何谓不同级位的类别?这个问题涉及第二和第三种结构中的类别号。
例如,本馆科研档案获奖类是上一级类,省科技进步奖就是下一级类。
笔者认为,前者称为前后代码,后者称为上下位类别更便于理解。
仔细阅读分析,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档号中,不同级位的类别间用“·”间隔,除此之外的其他项目前后间均用“-”连接。
由于“规则”中对这两个符号的使用方法表述的不清,使有的同志感到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