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年级数学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沪科版第一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731.00 KB
- 文档页数:24
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第一课时整体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角的平分线.2.理解两角互余、互补的概念及其性质.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观察、操作,体会角的大小,并简单说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及合情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角的测量和折叠等,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学情介绍学生对角的认识是从形到数的刻画,学生对角平分线以及补角、余角的理解是很容易的,但运用几何语言表达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内容分析本节课对角的认识是从定性到定量,是前面所学角知识的延续,也是为后面学习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作铺垫.教学重、难点重点:角的大小比较方法以及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两角互补、互余的概念及性质.难点:从图形中观察角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导语:如图,已知∠α和∠β,如何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大小比较.二、讲授新课【问题展示】如图,已知∠ABC和∠DEF.请大家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角的比较方法.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巡视,观察并听取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问题解答】比较方法:(1)度量方法: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2)叠合方法:把两个角叠合在一起比较大小.【问题展示】 在一副三角尺中,每块都有一个角是90°,而其他两个角的和是90°.一般情况下,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一个直角,我们就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例如,∠1与∠2互为余角,∠1是∠2的余角,∠2也是∠1的余角.同样,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如果∠1与∠2互余,∠3与∠4互余,并且∠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 如果∠1与∠2互补,∠3与∠4互补,并且∠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合作探究】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问题解答】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问题展示】做一做:在一张透明纸上任意画一个角∠AOB ,把这张透明纸折叠,使角的两边OA 与OB 重合,然后把这张纸展开、铺平,画出折痕OC.试比较∠AOC 与∠BOC 的大小.【合作探究】生:学生动手操作.【问题解答】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射线OC 就是∠AOB 的平分线,这时∠AOC=∠BOC= ∠AOB.三、巩固新知【小组讨论】如图,∠ABC=90°,∠CBD=30°,BP 平分∠ABC.求∠DBP 的度数.【点拨】 解:∵∠ABC=90°,BP 平分∠ABC ,∴∠PBC=12∠ABC=12×90°=45°. ∴∠DBP=∠PBC-∠CBD=45°-30°=15°. 四、小结与评价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请与同伴进行交流.【回答要点】比较角的大小,角的和、差、倍、分;角的平分线以及补角、余角的概念和性质.会用类比的思想方法. 五、习题超市1.填“>”或“<”(1)直角__________锐角,直角__________钝角,钝角__________锐角,直角__________钝角__________平角.(2)如图1,∠AOC__________∠AOB,∠BOD__________∠COD,∠AOC__________∠AOD,∠BOD________∠BOC.(3)如果∠1=32°15′56″,∠2=32.259°,那么∠1__________∠2.2.3:30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A.锐角B.直角C.钝角D.平角3.看图2填空:(1)∠BOD=∠BOC+__________,∠AO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AOC=90°,∠BOC=30°,则∠AOB=____;若∠AOD=20°,∠COD=50°,∠BOC =30°,则∠AOC=______,∠AOB=____.(3)∠__________=∠BOD-∠BOC,∠COD=∠BOD+∠AOC-∠__________.4.如图3,O为直线AB上一点,OD平分∠AOC,OE平分∠BOC,则∠DOE=________;若∠AOD=30°,则∠COD=________,∠COE=________,∠BOE=________,∠BOD=________.答案:1.(1)><><<(2)<>>>(3)> 2.A3.(1)∠COD∠BOC∠COD∠AOD(2)120°70°100°(3)COD AOB4.90°30°60°60°150°。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第1课时)教案(新版)沪科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角的平分线.2.理解两角互余、互补的概念及其性质.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观察、操作,体会角的大小,并简单说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及合情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角的测量和折叠等,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学情介绍学生对角的认识是从形到数的刻画,学生对角平分线以及补角、余角的理解是很容易的,但运用几何语言表达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内容分析本节课对角的认识是从定性到定量,是前面所学角知识的延续,也是为后面学习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作铺垫.教学重、难点重点:角的大小比较方法以及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两角互补、互余的概念及性质.难点:从图形中观察角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导语:如图,已知∠α和∠β,如何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大小比较.二、讲授新课【问题展示】如图,已知∠ABC和∠DEF.请大家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角的比较方法.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巡视,观察并听取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问题解答】比较方法:(1)度量方法: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2)叠合方法:把两个角叠合在一起比较大小.【问题展示】在一副三角尺中,每块都有一个角是90°,而其他两个角的和是90°.一般情况下,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一个直角,我们就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例如,∠1与∠2互为余角,∠1是∠2的余角,∠2也是∠1的余角.同样,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如果∠1与∠2互余,∠3与∠4互余,并且∠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如果∠1与∠2互补,∠3与∠4互补,并且∠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合作探究】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问题解答】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问题展示】做一做:在一张透明纸上任意画一个角∠AOB,把这张透明纸折叠,使角的两边OA与OB重合,然后把这张纸展开、铺平,画出折痕OC.试比较∠AOC与∠BOC的大小.【合作探究】生:学生动手操作.【问题解答】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射线OC就是∠AOB的平分线,这时∠AOC=∠BOC= ∠AOB.三、巩固新知【小组讨论】如图,∠ABC=90°,∠CBD=30°,BP平分∠ABC.求∠DBP的度数.【点拨】解:∵∠ABC=90°,BP平分∠ABC,∴∠PBC=∠ABC=×90°=45°.∴∠DBP=∠PBC-∠CBD=45°-30°=15°.四、小结与评价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请与同伴进行交流.【回答要点】比较角的大小,角的和、差、倍、分;角的平分线以及补角、余角的概念和性质.会用类比的思想方法.五、习题超市1.填“>”或“<”(1)直角__________锐角,直角__________钝角,钝角__________锐角,直角__________钝角__________平角.(2)如图1,∠AOC__________∠AOB,∠BOD__________∠COD,∠AOC__________∠AOD,∠BOD________∠BOC.(3)如果∠1=32°15′56″,∠2=32.259°,那么∠1__________∠2.2.3:30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 ).A.锐角B.直角C.钝角D.平角3.看图2填空:(1)∠BOD=∠BOC+__________,∠AO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AOC=90°,∠BOC=30°,则∠AOB=____;若∠AOD=20°,∠COD=50°,∠BOC =30°,则∠AOC=______,∠AOB=____.(3)∠__________=∠BOD-∠BOC,∠COD=∠BOD+∠AOC-∠__________.4.如图3,O为直线AB上一点,OD平分∠AOC,OE平分∠BOC,则∠DOE=________;若∠AOD=30°,则∠COD=________,∠COE=________,∠BOE=________,∠BOD=________.答案:1.(1)><><<(2)<>>>(3)> 2.A3.(1)∠COD∠BOC∠COD∠AOD(2)120°70°100°(3)COD AOB4.90°30°60°60°150°/35137 8941 襁20934 51C6 准24059 5DFB 巻31288 7A38 稸g:21742 54EE 哮35584 8B00 謀nZ3477587D7 蟗34329 8619 蘙30310 7666 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