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试验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20.08 KB
- 文档页数:9
可靠性试验规范-试验方法目次1 范围 (1)2 术语和定义 (1)2.1 实验室环境(Laboratory environment) (1)3 试验项目 (1)3.1 A 组环境可靠性试验 (1)3.2 B 组结构可靠性试验 (10)4 记录 (17)附录 A 外观检查项目 (18)附录 B 功能检查项目 (19)附录 C 射频检查项目 (20)图表目录表1 外观检查项目 (18)表2 功能检查项目 (19)表3 射频指标检查项目 (20)可靠性试验规范-试验方法1 范围2 术语和定义2.1 实验室环境(Laboratory environment)温度T = 20 –25 ℃ ,相对湿度RH = 40 –60 %。
3 试验项目3.1 A 组环境可靠性试验3.1.1 气候环境试验3.1.1.1 低温运行a) 试验目的:验证样品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的适应性。
b) 试验参数:1) 温度要求: -30℃ (CDMA 手机, Gota 产品,车载产品);-20℃(便携式手机);-10℃(网卡、接入盒、固定台、监视终端);2) 持续时间: 16H (温度稳定后开始计算);3) 电压拉偏:在开机电压下进行试验(如在 3.5 V 进行电压拉偏试验);4) 测试样机数:不小于 5 台。
c) 测试设备:综合测试仪,温度试验箱d) 试验步骤:1) 在室温下检查待测试验样机的结构,外观及电性能。
2) 将待测样机放进温度试验箱,连接好充电器,开机,样机处于充电待机状态。
3) 温度试验箱内温度以1℃/min 的速率从常温下降到设定的温度。
4) 温度达到稳定后持续运行 4 小时,对试验样机进行在线射频监测。
量测时,样机不应从试验箱中取出。
5) 接着,使样机的处于开机电压(例如 3.5 V)下进行电压拉偏试验,拉偏作用时间为 4 小时,然后对样机的射频性能按附录 B 进行测试。
量测完成后,温度试验箱内温度以1℃/min 的速率从低温恢复到常温。
外协可靠性试验管理规范引言概述:外协可靠性试验管理规范是指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将可靠性试验工作委托给外部合作伙伴进行管理和执行的一套规范。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外协试验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高效性,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外协可靠性试验管理规范的内容。
一、试验计划管理1.1 确定试验目标和需求:明确试验的目标和需求,包括试验的可靠性指标、试验方法和试验环境等。
1.2 制定试验计划:根据试验目标和需求,制定详细的试验计划,包括试验的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和试验流程等。
1.3 评审和批准:将试验计划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和批准,确保试验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试验资源管理2.1 确定试验需求:根据试验计划,确定所需的试验设备、试验人员和试验材料等资源。
2.2 寻找合适的外部合作伙伴:根据试验需求,选择符合要求的外部合作伙伴,并与其签订合作协议。
2.3 资源调配和管理:根据试验计划,对试验资源进行调配和管理,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协调配合。
三、试验执行管理3.1 试验前准备:与外部合作伙伴沟通,明确试验的具体要求和流程,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3.2 试验监控和控制:对试验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试验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试验数据管理:对试验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以及对试验结果的评估和总结。
四、试验报告管理4.1 试验报告撰写:根据试验结果,编写详细的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4.2 试验报告审查:将试验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3 试验报告归档:将审查通过的试验报告进行归档,以备将来参考和使用。
五、质量管理5.1 质量控制:对外协可靠性试验的整个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包括试验计划的制定、资源的管理、试验的执行和报告的撰写等。
5.2 不断改进:根据试验过程中的问题和反馈,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外协可靠性试验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外协可靠性试验管理规范引言概述外协可靠性试验管理规范是指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将可靠性试验工作委托给外部机构或者公司进行管理和执行的一套规范和标准。
通过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可以确保外协试验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和风险。
本文将从外协可靠性试验管理规范的重要性、建立管理体系、合作火伴选择、数据管理和结果分析、风险控制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外协可靠性试验管理规范的重要性1.1 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外协可靠性试验管理规范可以明确试验的标准和流程,规范试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方法,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提高试验效率和节约成本通过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可以优化试验计划和资源分配,提高试验效率,减少试验周期,降低试验成本。
1.3 降低试验风险和提高产品可靠性外协可靠性试验管理规范可以匡助企业识别和控制试验风险,及时发现和解决产品可靠性问题,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建立管理体系2.1 制定试验管理手册和流程建立外协可靠性试验管理规范,制定试验管理手册和流程,明确各项试验的标准和要求,规范试验的执行流程。
2.2 设立试验管理团队和岗位职责组建专业的试验管理团队,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试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建立试验数据管理系统建立试验数据管理系统,对试验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
三、合作火伴选择3.1 选择有资质和经验的外部机构在选择外部合作火伴时,应优先考虑有资质和经验的试验机构,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技术能力和信誉度。
3.2 确定合作方式和合同条款与外部合作火伴签订合作协议时,应明确合作方式和合同条款,包括试验范围、试验标准、费用结算方式等,确保双方权益。
3.3 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建立合作火伴的定期评估机制,对合作火伴的试验质量和服务水平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合作关系,确保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可靠性试验规范程序1. 引言可靠性试验是评估产品在特定条件下的可靠性和性能的一种重要方法。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可靠性试验的规范程序,确保试验过程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和可比较性。
2. 试验目的可靠性试验的目的是验证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和性能,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试验应包括以下方面:- 评估产品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寿命和可靠性;- 检测产品在不同负载和压力下的性能;- 验证产品在极端条件下的工作能力。
3. 试验计划在开始可靠性试验之前,需要制定一份完整的试验计划,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试验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试验目标和范围的明确定义;- 试验所需的设备和工具的准备;- 试验所需的样品数量和选取方法;- 试验所需的环境条件和试验参数的确定;- 试验的时间安排和进度安排;- 试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方法;- 试验结果的评估和报告撰写。
4. 试验操作在进行可靠性试验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试验操作:1. 准备工作:- 检查试验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确认试验样品的正确选择和标识;- 设置试验环境的合适条件。
2. 开始试验:- 按照试验计划中确定的参数设置,进行试验的预热和初始化;- 启动试验设备,并对样品施加所需的负载和压力;- 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数据,包括时间、条件、负载等。
3. 持续观察和记录:- 在试验过程中,持续观察样品的工作状态和性能表现;- 定期记录试验数据,包括样品的寿命、性能指标等。
4. 结束试验:- 在试验完成后,关闭试验设备,并清理试验现场;- 分析试验数据,评估试验结果,制作试验报告。
5. 试验结果评估试验结果的评估是可靠性试验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定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根据试验结果提供改进的建议。
- 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样本的平均寿命、故障率等指标;- 根据试验结果判断产品的可靠性水平,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 提供改进产品的建议,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外协可靠性试验管理规范引言概述:外协可靠性试验是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为了验证产品的可靠性而委托给外部实验室或机构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确保外协可靠性试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
本文将从试验计划编制、试验过程控制、试验数据分析和试验报告编写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外协可靠性试验管理规范。
一、试验计划编制:1.1 确定试验目标和要求:在编制试验计划时,首先需要明确试验的目标和要求,包括试验的可靠性指标、试验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的持续时间等。
1.2 制定试验方案:根据试验目标和要求,制定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试验的具体步骤、试验的样品数量和试验的测试方法等。
1.3 确定试验资源和时间:根据试验方案,确定试验所需的资源和时间,包括实验设备、试验人员和试验周期等。
二、试验过程控制:2.1 试验设备校准和维护:在试验过程中,需要确保试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需要定期对试验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以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2.2 试验操作规范:制定试验操作规范,明确试验人员的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确保试验过程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2.3 试验数据采集和记录: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及时、准确地采集和记录试验数据。
可以使用专业的数据采集系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三、试验数据分析:3.1 数据清洗和整理:对试验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剔除异常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统计分析和评估:采用统计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计算可靠性指标,如失效率、可靠度等,评估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3.3 结果解读和改进建议:根据试验数据分析结果,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解读,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四、试验报告编写:4.1 报告结构和格式:编写试验报告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结构和格式,包括报告的标题、摘要、引言、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4.2 报告内容和要求:试验报告应包含试验目标、试验方案、试验过程、试验数据、数据分析结果和改进建议等内容,确保报告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外协可靠性试验管理规范一、引言外协可靠性试验是指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将一部分可靠性试验工作委托给外部合作伙伴进行的一种管理方式。
为了确保外协可靠性试验的顺利进行,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试验项目选择1. 根据产品研发阶段和试验需求,确定需要外协的试验项目。
2. 评估外部合作伙伴的实力和能力,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进行外协试验。
3. 在选择外部合作伙伴时,要考虑其在相应领域的经验和技术能力,以及设备和人员的配备情况。
三、试验计划编制1. 制定详细的试验计划,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环境、试验样品要求等内容。
2. 确定试验的时间安排和进度要求,与外部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和协商,确保双方对试验计划的理解和认可。
3. 在试验计划中明确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四、合同签订1. 编制合同文本,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试验内容、试验标准、试验方法、试验费用、试验周期等。
2. 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3. 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保密义务,确保试验数据和结果的保密性。
五、试验执行1. 外部合作伙伴按照试验计划和合同要求进行试验。
2. 对外部合作伙伴进行试验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试验过程的规范和准确性。
3. 定期与外部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试验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六、试验结果分析1. 外部合作伙伴完成试验后,提供试验数据和结果。
2. 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验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根据试验结果,评估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七、试验报告编制1. 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编制试验报告。
2. 试验报告应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数据分析和评估、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3. 试验报告应具备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读性,清晰地表达试验过程和结果。
八、试验数据管理1. 对试验数据进行归档和保存,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数据线可靠性试验要求与方法文件编号:WI-QAD058版号:B1生效日期:2009.01.02修改记录WI-QAD061、WI-QAD062文件。
拟制:审核:数据线可靠性试验要求与方法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对本公司数据线原材料及成品的可靠性验证。
2. 本规范参考标准GB/T 2423.1-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实验规程实验A:低温试验方法GB/T 2423.2-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实验规程实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 2423.3-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实验规程实验Ca:恒定湿热实试验方法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实验第二部分:实验Ed:自由跌落GB/T 2423.17-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实验规程实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 2423.29-199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实验第二部分:实验U:引出端及整体安装件强度3. 抽样方案:3.1采用GB2829判别水平II的二次抽样方案:RQL=65, n1=n2=3, A1=0,A2=1, R1=2, R2=2 。
3.2 在周期内随机抽样,二次样本抽齐;4. 概要:4.1测试条件标准:温度: +15~+35 ℃相对湿度: 45%~75% (RH)气压: 86~106 kPa4.2 试验前,应对样品外观和功能进行检验,发现不合格品时,应在同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合格品替换。
同时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列入周期试验报告中,但不作为周期检验合格与否的依据4.3 试验中,发现不良时,应对不良品进行分析,并把不良情况列入周期检验报告中,且作为周期检合格与否的依据4.4 试验后,样品不能作为正常产品入库使用4.5客户有特殊要求时,以客户要求为准。
5.环境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5.1高温试验:5.1.1试验条件:在温度65±2℃的环境下保持24小时。
5.1.2试验方法:试验箱达到实验条件后,将产品裸露放入试验箱的内架上,试验完成,在常温下恢复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