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10
海明威和他的“硬汉形象”1. 简介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是美国著名作家、记者和小说家。
他以其简练而富于力量的写作风格闻名于世,并且创造了一种“硬汉形象”,这个形象深深地刻在人们的心中。
在海明威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是一个坚毅、勇敢、忍耐的男性角色,他们经历了战争、冒险和困难,并以冷静、果断和坚韧的态度面对着这些挑战。
这种“硬汉形象”成为海明威作品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海明威个人的一种精神追求。
2. 海明威的背景海明威的“硬汉形象”与他的个人经历和性格密切相关。
他在生活中也是一个热爱运动和冒险的人,曾经参与过一战、西班牙内战等战争,也喜欢打猎、钓鱼等户外活动。
这些经历加深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形成了他坚韧不拔、追求真实的性格特点。
3. 海明威作品中的“硬汉形象”3.1 主要作品海明威的代表作品包括《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丧钟为谁而鸣》等。
这些作品中都有一个或多个“硬汉形象”的角色,他们面对艰难险阻时表现出的坚强和勇敢往往成为作品的一大亮点。
3.2 老人与海《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赢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老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斗智斗勇的故事。
老渔夫桑提亚哥在与鱼的搏斗中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坚持和毅力,他与困境抗争的过程充满了力量与希望。
3.3 太阳照常升起《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描写海明威与一群在巴黎度过时光的朋友的作品。
书中的男主角杰克是一个无所畏惧的作家,他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果断。
3.4 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描写西班牙内战的一部作品。
小说主人公是美国志愿兵罗伯特·乔丹,他在这场血腥的战争中表现出了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其他人一起为正义和自由而战斗。
4. “硬汉形象”的意义和影响海明威创造的“硬汉形象”不仅是他作品的特点,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人生来不是要给打败的------谈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摘要:海明威在他的一生中创造出了很多“硬汉式”人物,出现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
这些“硬汉式”人物在肉体上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勇气。
无论是士兵、斗牛士、猎手或者渔夫,其肉体上的潜能往往在最险恶的对抗中被激发出来,给人以极强的生命动感。
本文试图通过对海明威“硬汉形象”本质的探讨来论述硬汉形象在当代社会的作用。
关键词:海明威硬汉形象精神海明威是美国二十世纪伟大的小说家,于1899年7月21日在芝加哥郊外一个叫橡胶园的小镇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出生。
母亲教会了他审美,父亲教会了他打猎、捕鱼。
海明威从小热爱自然,继承了父亲的粗犷。
后来做记者,参军打仗。
战争给海明威提供了生存环境。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是海明威的著名格言。
他一生笔耕不辍,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这些形象是海明威自己向往的模式,一种英雄的模式,这种模式因表现出重压下的优雅风度及人性的尊严而被文学评论界和广大读者接受,并以“硬汉形象”成为海明威之风的重要标志。
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贯穿于海明威创作的始终,最早的一个当推对暴力、邪恶虽悲观,但并未丧失勇气的尼克·亚当斯(《尼克·亚当斯的故事》),继而是维护个体荣誉的斗牛士曼努尔·加西亚(《打不败的人》),随后是突破个人小圈子,为人类和平而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反法西斯主义战士罗伯特·乔丹(《丧钟为谁而鸣》),最后在厄运面前不屈不扰的老渔民桑提亚哥(《老人与海》)。
他是“硬汉”性格的发展和总结,他明知等待他的不是胜利,但依然挺起胸膛无畏地向象征着自然的鲨鱼宣战并搏斗到底,最后虽然他英雄地失败了,但却用自己的全部行动证明了一个辉煌的真理:“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战胜。
”一、重压下优雅的行动者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让后人感到敬仰的人物,他们表现出了一种重压下的优雅风度。
浅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
《老人与海》是美国文学大师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这本小说中的主人公桑提亚哥是
一位老渔夫,他拥有极强的意志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被认为是硬汉形象的典范。
其次,桑提亚哥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表现得非常勇敢。
在和那只大马林鱼的搏斗中,
桑提亚哥遭受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在一场龙卷风中,他与死神搏斗,
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和荣誉而采取不屈不挠的态度。
他像一个真正的硬汉一样,直面困难
和挑战,咬紧牙关,努力奋斗。
再次,桑提亚哥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目标感。
他的目标就是要捕到那只大马林鱼,哪怕遭受再多的挫折和失败也不会放弃。
他相信自己有能力捕到这条鱼,并为此付出任何
代价。
在长达三天三夜的搏斗中,他没有放弃过,始终相信自己能够最终战胜这条鱼。
总之,桑提亚哥是一位真正的硬汉,他有着强健的体魄、勇敢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他是一个真正的战士,一个决不屈服于困难的人,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的人。
“硬汉子”海明威塑造的“硬汉子”形象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位极具冒险和进取精神的硬汉子。
他曾尝试过吃蚯蚓、蜥蜴,在墨西哥斗牛场上亮过相,闯过非洲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主动上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岁的他见到一个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地利的炮击上去抢救,结果自己也让炸伤了腿,但仍背着伤员顽强前进。
这时,突然间炮击停止,探照灯大亮。
原来是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奥军将领,下令给他开路,放他过去。
作为作家的海明威,曾经表示要“踢翻莎士比亚,干掉屠格涅夫,把司汤达、莫泊桑打到在地上说胡话”。
决心下定,他就奋力拼搏。
据说,为了快,他是站着写作的。
1949年,他的朋友福克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不服气,匆匆写了一部小说要超过人家,反遭失败。
掘强的他爬起来再干,终于写出小说《老人与海》,获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一个著名的硬汉子形象桑提亚哥。
这位古巴老渔民在海上苦斗了84天,终于制服了一条比他的小船大几倍的马林鱼。
但是成群的鲨鱼却轮番袭来,吞食老人的捕获物。
老人决不屈服,又用鱼叉、船桨等拼命抗击了三天三夜。
最后马林鱼还是只剩下一付骨架。
桑提亚哥虽然未能战胜厄运,却是一位精神上的强者。
他却留下一句响当当的名言:“人是不能被打败的,你可以把他消灭,但不能打败他!”。
论海明威笔下硬汉形象的独特生命体认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战争频仍、秩序混乱,青年一代无所适从,消极情绪迅速蔓延。
当尼采大声宣布“上帝死了”的时候,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倒塌了。
一方面这使得人类精神获得了自由,另一方面人类也丧失了信仰和精神支柱,伴随而来的是对生死无常的恐惧疑惑。
此时,为迷惘、恐慌的现代人找寻精神出路成为思想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对待“死亡”,作为最关键的问题,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厄内斯特?海明威作为20世纪著名作家,他在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创作内容和创作原则的同时,成功塑造了“硬汉人物”,创造了“硬汉精神”。
他通过塑造一系列孤独迷惘而又坚强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当时一代人的内心世界,并试图为之寻找出路。
面对“失败”和“死亡”做何选择,成为海明威作品关注的重点。
他笔下的人物除了具有其早期作品中着力表现的迷惘、孤独心境外,更表现出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坚韧无比的毅力以及“向死而生”的勇气,表现了“硬汉们”独特的生命体认,展现出丰富而独特的人格魅力,使我们透过一个个健壮无畏的“硬汉形象”,感悟到其中蕴含的对人生价值和终极意义的追求和思索。
海明威在作品中常将人物放在决定命运的生死场中,突现“生”与“死”的矛盾,让人物经历真正的生死考验。
如将老渔人放在茫茫大海中,与整个自然界作斗争,将乔丹置于战场中,随时会死亡,让斗牛士与牛搏斗,让猎人与禽兽对峙,所有的人都如此地接近死亡。
在这种情况下,“追求”比“收获”更重要,积极地把握现在,实现生存的价值,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这是“硬汉”独特的生命体认,也是海明威本人的态度。
尽管他的这种态度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是小资产阶级思想,但仍不失为一种进取精神的表现。
笔者认为,“硬汉形象”是海明威作品中最成功的创造,而“硬汉”之“硬”恰恰表现在他们从容坚定的人生态度和勇于挑战死亡的生命观,他们对于生命的独特体认,对于我们深刻剖析和认识海明威作品的人物形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论述桑提亚哥的艺术形象:
桑提亚哥的艺术形象是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的一个非常鲜明的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孤独的老人,以捕鱼为生,虽然面临着贫穷、孤独和失败,但他的硬汉形象展示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
首先,桑提亚哥是海明威以前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子”形象的深化和发展。
他身上体现出了一般“硬汉子”所共有的勇敢、顽强,面对失败百折不挠的特点。
即使在面对困境和失败时,他也从不放弃,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
其次,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宽厚、仁慈、充满爱心,有着永远不败的精神力量。
他虽然在物质上失败了,但在精神上始终保持了胜利者的姿态。
此外,桑提亚哥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他艺术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
他与自然力量的化身之间构成的关系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
老人身世不明,来历不清,除故事的首尾外,与他打交道的只有茫茫的大海、鱼类以及他的小船和渔具。
这种关系赋予了他超迈的人格力量,使他成为人类不屈精神的象征。
最后,桑提亚哥的艺术形象也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
他始终相信“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使他在面对困境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综上所述,桑提亚哥的艺术形象是一个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人类的信念以及对自然的理解的完美人物形象。
他展示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现的坚不可摧的“硬汉子精神”,并成为了这一精神的最高代表。
海明威硬汉形象名词解释(二)海明威硬汉形象名词解释硬汉(Hemingway Hero)•解释:硬汉指的是海明威笔下的男性角色,他们通常是身体强壮、勇敢坚毅、富有冒险精神的人物。
他们以面对逆境时的沉着冷静和坚定意志而闻名,展现出超越常人的勇气和毅力。
•例子:在海明威的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中,主人公罗伯特乔丹是一位硬汉。
他是一位年过三十的老兵,身体精壮,有着丰富的军事经验。
面对困难和敌人的威胁,他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无畏的精神,始终保持冷静和决心,为了完成任务而不顾生死。
约定俗成的男子汉形象•解释:海明威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种被称为“男子汉”的约定俗成形象。
这种形象代表了海明威对男性气质和价值观的理解和追求。
男子汉形象通常被描述为自信果敢、不拘小节、正直而刚毅。
•例子:在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被塑造成了一位有着典型男子汉气质的角色。
他是一位老渔夫,虽然年事已高却依然坚持捕鱼。
在他遭遇巨大鲨鱼的袭击后,他展现出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与鲨鱼进行了漫长而艰苦的搏斗。
他以自身的努力和顽强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赞美。
自我超越与浪漫理想主义•解释:海明威的硬汉形象不仅体现了男子汉的勇气和毅力,还强调了自我超越和浪漫主义理想。
这种理念鼓励男性超越自身的极限,追求内心深处的浪漫理想。
•例子:在海明威的小说《太阳照在艺术家头上》中,男主角杰克巴恩斯代表了自我超越与浪漫主义理想的典型。
作为一名受伤的前一战之兵,杰克在巴黎重新开始了艺术家的生活。
他努力追求写作和艺术创作的理想,并与热爱自由和浪漫的女性阿克斯雷尔展开了一段激情四溢的爱情故事。
他的追求不仅是对自己的成长和超越,也是对浪漫理想主义的追寻和实现。
对非凡人性的探索和揭示•解释:海明威的硬汉形象在描写男性气概的同时,也探索和揭示了非凡人性的一面。
他们虽然坚强无畏,但内心常常存在着脆弱和矛盾。
他们的行为和情感多样且丰富,追求着更深层次的自我认知和生命意义。
对海明威硬汉形象的精神解读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坚韧与尊严的象征海明威,作为20世纪美国文学的巨擘,创作出了多部令人震撼的作品。
他笔下的人物,尤其是那些经历磨难但始终坚韧不拔的硬汉,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
这些硬汉身上所展现出的坚强、勇敢和毅力,不仅仅是他们在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更是海明威对人生和命运的独特理解与诠释。
在海明威的许多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硬汉形象的频繁出现。
他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甚至是生死考验,都表现出一种坦然接受和毫不退缩的态度。
这种态度背后,体现的是一种对生活的尊重和对命运的抗争。
他们不愿意轻易屈服于困境,更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被他人所控制。
这种顽强抵抗的精神,正是海明威所崇尚的人生态度。
这些硬汉形象也体现了海明威对人生荣誉和面子的重视。
在海明威看来,一个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失去尊严。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他们都竭尽全力去维护自己的尊严,不让别人看扁他们嘲笑自己或贬低自己。
因此,在小说中,这些人物即使面对死亡或失败,也不会轻易低头或放弃。
然而,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并非只是单纯的抵抗者。
他们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人性关怀。
尽管他们在外人面前表现得坚不可摧,但内心深处仍有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依赖。
他们珍惜家庭、友情和爱情,并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这种复杂而真实的内心世界,使得这些硬汉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
海明威的硬汉形象不仅体现在个体身上,还体现在他对于社会和时代的关注上。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战争、种族主义、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的深刻揭示。
他通过这些硬汉形象,传达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人道主义的坚定追求。
总的来说,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是他对人生、命运和时代的独特理解和诠释。
这些形象所展现出的坚韧、勇气和毅力,不仅仅是对个人的挑战和考验,更是对人性的探索和表达。
通过这些形象,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思想,也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和命运的意义与价值。
《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桑提亚哥这一令人难以忘怀的硬汉形象。
那么,海明威是如何将这一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呢?首先,通过外貌和动作描写展现其坚韧。
书中对桑提亚哥的外貌描写虽着墨不多,但却十分精准。
他“后颈上凝聚了深刻的皱纹,显得又瘦又憔悴”,“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显得老迈”,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衰老的躯体,却蕴藏着无尽的力量。
在与大海、与大鱼的搏斗中,桑提亚哥的动作更是展现了他的坚毅。
他紧拉钓索的双手伤痕累累,却始终不曾放弃;他奋力划桨,与海浪搏击,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决心。
这些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虽历经沧桑,但依然顽强抗争的老人。
其次,语言描写凸显其性格。
桑提亚哥的语言简洁而有力,充满了对生活的不屈和对胜利的渴望。
当他面对连续八十四天空手而归的困境时,他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这句名言不仅展现了他的坚定信念,也成为了整部作品的灵魂所在。
他的语言中没有丝毫的抱怨和怯懦,有的只是对命运的挑战和对自我的肯定。
这种语言风格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强大和无畏。
再者,心理描写深化其形象。
在漫长的捕鱼过程中,桑提亚哥的内心经历了无数次的挣扎和斗争。
他时而怀疑自己,时而又重新振作;时而感到疲惫和绝望,时而又涌起新的希望和勇气。
例如,当他与大鱼僵持不下时,他也曾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坚持了下来。
这些细腻的心理描写让我们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看到了一个真实而丰满的硬汉形象。
他不是无所不能的英雄,而是在困境中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普通人。
此外,环境描写烘托其精神。
小说中的大海既是桑提亚哥生存的场所,也是他战斗的舞台。
汹涌的海浪、恶劣的天气,都给捕鱼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然而,桑提亚哥却在这样的环境中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大海的凶险衬托出了他的勇敢和坚韧,让他的硬汉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浅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海洋为背景,描写了一个老渔夫桑提亚哥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之间的斗争。
在小说中,桑提亚哥展现出了一种硬汉形象,他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的性格,这种硬朗的形象深深地影响了读者。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
桑提亚哥在面对困境时表现出了非凡的坚韧不拔。
在小说中,他一直孤身一人出海捕鱼,但长期以来都一无所获。
而此时,他决心要捕到一条大鱼,以证明自己并且摆脱长期以来的厄运。
即使遭遇了困难和挫折,桑提亚哥心怀希望,勇往直前。
在捕到马林鱼后,被海鸟和鲨鱼所围攻,桑提亚哥始终没有放弃,坚持和鲨鱼作斗争,直到鱼骨被吞噬一空。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得桑提亚哥成为了一位硬汉形象。
桑提亚哥在面对失败时表现出了顽强的性格。
在捕到马林鱼后,桑提亚哥因为船太小,没有办法把鱼装上来,只能将其拖到船的一侧。
在回家的路上,被鲨鱼围攻,导致马林鱼被咬掉大半肉。
桑提亚哥并没有因为这次失败而丧失信心,而是决心继续战斗,直到鱼被鲨鱼啃食殆尽。
他这种对抗失败的态度,让人看到了他内心的坚毅和不屈不挠的品质,这种顽强的性格赋予了他硬汉的形象。
桑提亚哥在面对痛苦时表现出了超人的忍耐力。
在与鲨鱼搏斗之时,他受了伤,身体疼痛难忍,鲨鱼咬掉了他的一只手,但桑提亚哥并没有因此而退缩或者哀叹,而是竭尽全力地坚持战斗。
即使在最后失败的时刻,他也没有展现出绝望和悲伤,而是默默地接受了失败,向命运低头,因为他知道自己尽力了,尽管最终失败了,但是他依然是一个顽强的硬汉。
桑提亚哥在《老人与海》中展现出了一种硬汉形象,他的坚韧不拔、顽强的性格以及超人的忍耐力都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硬汉,他让人们看到了生活中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勇往直前,面对失败坚强坚持的精神。
正是因为有了桑提亚哥这样的硬汉形象,才让《老人与海》成为一部永恒的文学经典,也因为有了这样的硬汉,这部小说才永远地镌刻在读者心中。
海明威作品中硬汉形象评析一o 1爱河,这对其产生了很大的精神慰藉,然而不久之后,他便离开凯瑟琳,继续奔赴战场。
在成功脱难之后,其义无反顾地与凯瑟琳相聚,平静的生活也由此展开,然而凯瑟琳却在难产中死亡,这使主人公又遇到了以此不小的打击。
在战争、爱情、死亡面前,主人公在承受的基础上 .有一定的抗战,诸如脱离战场。
寻找自己的爱情,然而在命运的作弄下,仍旧残酷地承受爱人的死亡2 - 3成熟阶段1 .海明威性格形成分析作品中突显的个性愈加明显.作者在这方面的经历愈加丰富.为了更好地对海明威作品中的硬汉形象进行分析,就需要对其性格的形成背景进行解读 .这样才能更好地使我们加深对其作品中硬汉形象的理解实际上,海明威自身就具有硬汉性格,其生活经历也是十分丰富 .在其人生的阶段有着不同的体现:首先,在小时候,由于父亲是医生,故而海明威常常陪父亲去问诊,且热爱运动,不论是游泳、拳击,还是钓鱼、踢球其都展现出十分浓厚的兴趣,也就是因为这样,其练就了强健的体魄,在其 1 4岁的时候。
去拳击场挑战结果铩羽而归;其次,当其成年之后,也就是在 1 9 岁的时候,当时正在爆发战争 .以为受到命运指引的海明威走上了意大利前线参战,在这次战争中不幸被炮击伤,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当取出2 7 7块弹片之后 .其坚强的活了下来。
毫无对生命的屈服;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为一名海军,为了赢得胜利,其甚至有同敌人同归于尽的打算,这里我们也看到了海明威硬汉的勇气。
最后.当其5 5岁的时候。
发生了坠机事件,其和妻子从残骸和火焰中爬出来,当时身负重伤,但是坚强的活了下来,这主要是得益于其小时候父亲对其进行的坚强、勇敢的教育,和参与战争为其带来的战斗情怀。
综合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来,海明威自身就是一个硬汉,喜爱冒险、勇敢、果断、坚强,也正是这样的性格特征,使得其作品中体现的硬汉形象,往往深入人心,个性十分鲜海明威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其作品《老人与海》 .虽然在这部作品并没有复杂的人物情节,但是主人公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却深入人心,其本是一个老渔夫。
浅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主人公桑提亚哥是一位硬汉形象。
他勇敢、坚韧、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塑造了深刻的硬汉形象。
本文将从桑提亚哥的性格特点、处世态度以及对待困难的方式等方面来浅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
桑提亚哥是一位极具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硬汉。
在小说中,桑提亚哥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渔夫,他独自一人驾驶着小船出海捕鱼,展现了一种敢于面对风浪、不畏艰险的刚毅勇气。
尽管他已经年老体衰,身体状况并不好,但他仍然坚持每天出海捕鱼,力图捕到大鱼。
这种勇气和坚韧不拔的品质让他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这正是硬汉形象的典型特征。
桑提亚哥的处世态度也体现了硬汉的坚毅决心。
无论是在渔船上与大鱼的搏斗,还是在面对异乡渔夫的嘲讽和不解时,桑提亚哥都表现出了极其坚定的态度和毅力。
他不会向命运低头,也不会因为别人的嘲笑而动摇自己的信念。
他对自己的追求和信念坚定不移,这种一往无前的坚强意志使他展现了硬汉的不屈精神。
桑提亚哥在面对困难时的应对方式也展现了硬汉的形象。
在小说中,桑提亚哥与大鱼进行了长达数天的激烈搏斗,最终虽然没有捕到大鱼,但他并没有气馁。
相反,他仍然坚定地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运气,继续出海捕鱼。
这种乐观、坚韧的态度正是硬汉形象的具体体现,他不仅不畏艰难,更能在失败面前不屈不挠,且一直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
《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是一位极具硬汉形象的主人公。
他的勇气、坚韧和乐观的性格特点,使他成为了一位备受读者喜爱和敬重的硬汉形象。
通过对桑提亚哥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硬汉形象所代表的精神力量和价值观念,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应该学习和追求的。
希望读者在阅读《老人与海》的过程中,能够从中感受到这种精神的魅力,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和借鉴桑提亚哥的坚韧不拔和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2000字】。
《老人与海》中的硬汉精神古巴老人桑提亚哥是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人物,他是作者在30年代以来的作品中塑造的“硬汉”性格的发展与升华,是“硬汉”精神的化身。
作者通过他的行动向人们昭示了一种“一个人并不是生下来就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生存法则和对人类命运的基本态度。
《老人与海》中的硬汉精神由于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深刻影响,海明威早期的作品充满了悲愤、迷惘和幻灭的情绪,他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此后,海明威作了一次文学的和精神的朝圣,虽然在他对战争的生动描述和对剧烈运动的推崇中,死亡的阴影依旧无处不在,但他更为称赞那种迎接死亡的高贵品质:“硬汉”精神。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定居古巴。
1950年出版长篇小说《过河入林》。
读者和批评界对此评价不高,认为海明威已经是江郎才尽,再也写不出好作品了。
而1952年中篇小说《老人与海》问世,他由此获得了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
这部小说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中最打动读者的地方就在于古巴老人桑提亚哥身上的“硬汉”精神。
小说的主人公桑提亚哥是海明威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塑造的“硬汉”形象的发展与升华。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打渔的老人。
老人消瘦而憔悴,已连续84天一条鱼也没逮住。
别人说他如今准是十足地“倒了血霉”。
他的小船帆上用面粉袋片打了些补丁,收拢后看起来像是一面标志着永久失败的旗子。
但是,第85天的一大早他还是执着地驾船远航。
老人知道自己要驶向远方,所以把陆地的气息抛在后方,划进清晨的海洋的清新气息中。
当他被大马林鱼牵引着在外海周旋时,只消一刀割断钓绳,马上就可以摆脱劳累、伤痛、困乏和饥渴之苦;当第一条鲨鱼嗅着血腥气跟踪而至时,他就意识到成群的鲨鱼将“闻腥而来”,这时,他只要抛弃大鱼,立即就能免除最终毫无所获的搏斗之难。
但是老人根本就没想过要放弃大马林鱼。
他是渔人,打渔是他的天职;他是男子汉,吃苦是他的本分。
他一次也不放过对鲨鱼的回击,哪怕是看到自己的鱼只剩一副骨架,连最后的武器也被鲨鱼带走时,他仍然抓起手边仅有的半截舵狠狠地痛击凶猛的对手。
浅论海明威作品的硬汉形象(2009-08-25 00:46:18)转载内容摘要:海明威是20世纪在世界文坛熠熠生辉的人物,他将自己做强者的精神品质融入“硬汉”性格,塑造的“硬汉”人物贯穿他创作的各个时期,并形成了一个可辨认的群体特征。
海明威笔下的人物的生存方式,即便是死亡,也具有悠久的魅力,优雅的风度。
海明威一生的作品中毫无例外地一直表现了这种惨烈的悲壮,硬汉形象在作品中,体现出悲壮的美感,也蕴涵着海明威一生的写照。
关键词:精神品质审美方式生命写照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蜚声世界文坛的美国著名小说家,在西方文学史上堪称一代宗师,是“迷惘一代”的代言人,他为当今世界文学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他留给欧美文坛的一是他洗练独特的文风,二是他笔下硬骨嶙峋的人物形象。
他的创作多以个人经验出发,以独树一帜的眼光审视世界,创造出一个硬汉世界,即这些硬汉子有着共同的优秀品质: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宽厚的爱心,而这一切优秀的品质所组成的“硬汉子形象”也正是作者自己“硬汉性格”的体现。
他富有传奇色彩的悲剧人生完全融入到他的艺术创作之中,海明威的悲剧英雄,人们称之为“准则英雄”。
海明威的创作生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与风行欧洲大陆的主流思潮——存在主义几乎是同时的。
一战在他心灵上留下的创伤是无法抚平的,而同时代盛行的存在主义哲学更是对他产生了大的影响。
因此,此后的海明威在很长的时间里呈现给我们的都是存在主义的充满痛苦的荒诞世界。
海明威将他做强者的精神品质融入“硬汉”性格,塑造的“硬汉”人物贯穿他创作的各个时期,并形成了一个可辨认的群体特征:相似的生存环境、人格素质、人生历程及身体里蕴藏着极大的潜力和勇气。
无论士兵、拳击手、斗牛士、猎人还是渔民,除了孤独,还要面对厄运、死亡、暴力和失败。
他们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潜能在最险恶的对抗中被激发出来,给人以极强的生命力量。
然而,被激发的生命能量往往遭到比其强大得多的社会或自然力量的摧毁,而“硬汉”的价值就在于被摧毁后仍能显示其震撼力。
海明威文学作品“硬汉形象演变分析1899年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出生于美国芝加哥,他是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
海明威一生中创造出了许多硬汉式人物,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本文以海明威的代表作品为线索深入分析海明威作品各具特色的硬汉艺术形象。
一、尼克——海明威作品中“硬汉”形象的诞生对于硬汉这个形象,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
在一些影视和文学作品中硬汉标出的是一种“你要打倒我,我就绝不能倒下”的顽强的气势,在这些硬汉身上,最常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勇敢、善良、仁慈,当然还有顽强。
著名的小说家海明威笔下就有这样一批硬汉。
说到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就不得不说其中的一个人物——尼克。
尼克是速写集《在我们的时代里》的主人公,这是海明威笔下硬汉形象的早期雏形。
在《在我们的时代里》对尼克的描述是:一个爱好户外运动,富有冒险精神,同时又热爱学习的人。
但是当他长大后参加了战争,最后带着战争的创伤和失落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海明威创造这个人物的用意实质上是想借着尼克的形象对当时美国民众由于战争引发的危机感和大众幻灭感的一种揭示。
海明威在调整自我对于生存环境的态度后,为了帮助人类走出战争带来的阴影从而创造了尼克这一形象,但是很可惜的是,这个形象依然带着悲观和无奈的印记。
虽然海明威的这个人物形象没有达到他自己理想的状态,但是这个形象依然在他个人的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个人物是海明威早期作品中对硬汉形象的一个最初的探索,这个探索直接为他之后作品中的另一个人物的出现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二、巴恩斯到乔丹——海明威作品中“硬汉”形象的演变尼克是海明威笔下一个不成功的“硬汉”,而与他有着相似经历的巴恩斯却是海明威笔下第一个比较成功的硬汉形象。
巴恩斯是海明威第一部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的主人公,他同样参加过战争,同样在战争中身与心都受到了伤害。
他爱着布莱特,却因为丧失性功能的原因而不能与之结合,所以这份爱也就成了痛苦。
人生来不是要给打败的------谈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摘要:海明威在他的一生中创造出了很多“硬汉式”人物,出现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
这些“硬汉式”人物在肉体上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勇气。
无论是士兵、斗牛士、猎手或者渔夫,其肉体上的潜能往往在最险恶的对抗中被激发出来,给人以极强的生命动感。
本文试图通过对海明威“硬汉形象”本质的探讨来论述硬汉形象在当代社会的作用。
关键词:海明威硬汉形象精神海明威是美国二十世纪伟大的小说家,于1899年7月21日在芝加哥郊外一个叫橡胶园的小镇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出生。
母亲教会了他审美,父亲教会了他打猎、捕鱼。
海明威从小热爱自然,继承了父亲的粗犷。
后来做记者,参军打仗。
战争给海明威提供了生存环境。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是海明威的著名格言。
他一生笔耕不辍,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这些形象是海明威自己向往的模式,一种英雄的模式,这种模式因表现出重压下的优雅风度及人性的尊严而被文学评论界和广大读者接受,并以“硬汉形象”成为海明威之风的重要标志。
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贯穿于海明威创作的始终,最早的一个当推对暴力、邪恶虽悲观,但并未丧失勇气的尼克·亚当斯(《尼克·亚当斯的故事》),继而是维护个体荣誉的斗牛士曼努尔·加西亚(《打不败的人》),随后是突破个人小圈子,为人类和平而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反法西斯主义战士罗伯特·乔丹(《丧钟为谁而鸣》),最后在厄运面前不屈不扰的老渔民桑提亚哥(《老人与海》)。
他是“硬汉”性格的发展和总结,他明知等待他的不是胜利,但依然挺起胸膛无畏地向象征着自然的鲨鱼宣战并搏斗到底,最后虽然他英雄地失败了,但却用自己的全部行动证明了一个辉煌的真理:“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战胜。
”一、重压下优雅的行动者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让后人感到敬仰的人物,他们表现出了一种重压下的优雅风度。
他们认为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斗争,是由行动来拼死的激情,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反抗行动才能达到对既定命运的改变。
他们通过行动,在千难万险中,体现了一种特别优雅的风度。
那么,何为重压下的优雅呢?1、坚定不移,沉着冷静而非一时冲动;2、内心丰富,充满对生活的爱,充满人性美、人情美而非冷酷的杀人机器。
《没有被斗败的人》中的曼努埃尔被经理压低价钱,被主持主席蔑视,被观众谩骂,被公众四次抛开,自己身体、年龄的压力使行动一开始就步履艰难。
于是他在这种不被理解的重负下、仍然勇往直前。
《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乔丹,执行的是一处死亡性的命令,面临重重困难,战友卡希金丧气言论留下的不良影响给所有的游击队员的心头笼上了一层幽暗的阴云;游击队长巴勒罗的贪生怕死,使集体内部多次处在生死选择、分裂的关头;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几乎是死亡的同一语,他把死亡的烙印留在每个人的心上;协同作战的友军全军覆没使任务的顺利完成已经变得非常的渺茫,生还的机会已近于无。
这一些都没有使罗伯特·乔丹停止行动的脚步。
随着战局的变化,他侦察到炸桥已经没有必要,因为种种迹象表明,敌人对这次进攻已做好准备。
乔丹一方面把情报派人送往总部,要求取消战事,一方面仍是继续做好炸桥的准备。
要求亭子进攻并不是停止行动,而是更大的行动,体现了乔丹冷静,忠于事业的性格。
和玛利亚的浪漫爱情使乔丹从死亡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增强了他战胜困难的决心,同时又担负起了享受生活,渴望爱情的重负,他在危险时,对玛利亚的安排就是明证。
不过,幻想未来,设想将来的美好,这种种念头并没有使他停止行动,反而都是放在完成炸桥任务的基础上。
这些情节的安排不仅使乔丹更富有人情味,而且进一步突出了他硬汉行动的特色。
作为一个有雪有肉的青年,他憧憬美好的爱情生活。
作为一个身负重伤的战士,他时刻牢记责任,把对玛利亚的爱化作好好完成任务的又一动力。
乔丹在重压下的优雅行动,最具体,最完整的是表现在炸桥这一行动中。
他三番五次的实地侦察,仔细绘制草图,设计爆炸方案,计算数据。
小说不厌其繁,大量着墨,将他这一行动表现得非常详尽。
特别是在炸桥时,安置炸药,打木楔子的行为,紧张而不慌张,忙碌而不杂乱,机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响彻山谷,可是乔丹呢?作品在这里宕开一笔:“他干着,干着,突然只听到小河的流水声了。
他低头看到下面的河水流过漂石,激起白色湍流,然后泻入一泓清水,水底布满小石。
……”“当他用钳子绞紧扎主那两枚手榴弹的铜丝时,他从铁桥钢梁之间看以那绿茵茵的小坡上的阳光。
他想:三天前那里还是褐色的呢。
”信似闲笔,却具传神之妙,这那里是危机四伏,弹雨淋漓,枪声肆的战场?乔丹那种优雅的行动,那种镇定,坚强的性格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行动勇敢而冷静,自信而镇定是硬汉人物性格,在重负之下,人物的种种行为和动作展示了他们丰富的内涵,揭示了肉体和精神的永恒生命力来自不断行动的驱动,强调了在深化的行动中,熠熠发光的是有价值的灵魂,因此,这种厚积而薄法的结果便是人物性格蕴藏的力量,一旦爆发便令人震撼。
老渔夫桑提亚哥孤独,贫穷,但是浑身仍充满着力量,眼睛“象海水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
肩膀尽管老了,依然结结实实,颈脖也是这样的……”这时一个很特别的老头,老而不衰,依然具备应付任何挑战的能力。
特被重要的是他有信心,接连八十四天的“背运”,他没有丧气,仍相信八十五是吉祥的数字,八十五天诗歌吉祥的日子。
自己的力量虽然没有年轻时那么大,但也足够的大,又有丰富的捕鱼经验,因此,他否定了宿命的想法,对自己说“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
老人作为一个庄严的行动者,就是怀着这种不可摧毁的意志去拼搏的。
寻找“一定在什么地方的大鱼”的他,就象非洲黄昏下海滩上的狮子。
在行动中,不断照准自己的位置,在行动中显现出王者的气概。
鱼终于上钩了,实在的行动也就真正开始,没有助手,没有食物,没有休息的时间,脊背被拉痛,手被割破,被累的抽筋,……三天三夜,老渔夫和鱼在斗力、斗志、斗勇。
饥饿、寒冷、身体承受重荷的苦楚,只有使老人越斗越勇,他认为“痛苦在一个男子汉不算一回事”。
作为一个强者,他同样佩服另外一名强者—鱼,因为他们的竞争是公平的。
在较量中,他赞美鱼,赞美他的优雅,其实也是赞美自己的优雅,因为在人鱼较量中,老人和鱼既是神圣的搏斗者,又都是优雅的体现者。
和马林鱼的搏斗如此,和鲨鱼的搏斗亦是如此。
持续不断的奋战,手已皮破肉烂,头晕了。
鱼叉失去了,就用刀子;刀子断了,就用船浆;船浆折了,就用唾沫,这带学的唾沫其实就是蔑视。
老渔夫没有停止行动,小说的结尾,我们又听到了他和孩子已经在谈论下次出海打鱼的计划。
因此可以说,海明威给硬汉形象所赋予的重压下优雅的风度,是有其社会现实意义的,同时也给我们完成了重压下优雅的风度的美学追求.二、失败的强者海明威认为人类所面临的是一个冷酷无情、与人为敌的外部世界,所以他总是将其主人公置于逆境,并在他们的面前设置各种障碍,<<打不败的人>>中斗牛士曼努埃尔面临的是一头雄壮的公牛,<<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乔丹面临的是一座必须炸毁的大桥,桑提亚哥的障碍则是84天捕不到鱼的背运。
“世界杀死最善良的人,最和气的人,最有勇气的人。
”只有自信,勇敢的人才能不失尊严而活着或死去,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海明威式的主人公”都是铁骨铮铮的“硬汉”,他们不苟言笑,冷静,刚毅,临危不惧,在痛苦的承受上,在意志的磨练上都表现出超人的精神力量。
作者一直偏爱年富力强具有男子汉气质的主人公,这次他却选了一位年老体衰的老渔夫,而且还面临着生存危机,穷到没饭吃,这是以往海明威的英雄们所从未面临的问题。
他的处境困苦艰难,又连续数日捕不到鱼。
作为一个渔夫,一个优秀的渔夫,该是怎样的挫折,怎样的耻辱。
村里的人都在讥笑他的背运,只有小男孩曼诺林爱戴他,钦佩他,与他有着深厚的友情,但是又被父母逼着离开乐老人的渔船。
称他们为失败的强者,原因有三、:①预期目的因厄运而未能达到,在世俗的眼力.他们是失败者;②追求目标实现的气势永不衰退,因此又是强者;③巨大的厄运不仅不能剥离其斗志,反而激发起更大的人格精神和人生庄严。
他们败而不馁,永远保持着精神上打不倒的庄严,这就是人的尊严。
因为在奋斗中, 结局是否圆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生存中不断挑战的精神以及在失败中保持人的尊严。
曼努埃尔被牛挑成重伤后,对朋友说:“我干得很好”“我只是不走运罢了。
”乔丹呢,“我们如果在这儿获胜,在每个地方都能获胜。
”桑提亚哥在马林鱼只剩下一个空架子之后,他也只认为失败的原因只是自己“走得太远”。
一无所获,身负重伤,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在他们看来都不算什么,重伤的乔丹对玛利亚说:“你走了,我们两个都走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在一起。
”在他而言,自己的理想,信念永远不会消亡,因为它们是永恒的。
桑提亚哥的格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更具有振聋发聩的意味。
行动的庄严、过程的壮烈就是以说明一切,他并没有被的败。
“一切总算剩下这一点,他们经历了生活的困苦颠连,能做到这种地步也就是胜利,尽管他们输掉了赌博的本钱。
“杰克·伦敦的话应该是这些硬汉成败最好的总结。
三、硬汉形象的社会历史意义文学既人学,是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是时代的产物,它通过艺术反映社会人生来揭示生活的真谛,展示世态人情,寻求解答或解决困扰人类问题的答案。
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海明威的硬汉形象亦承载着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探索。
海明威一生濒濒遇险,身上承受过多次伤痛的折磨,亲身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目睹了西方文明在战争中被毁灭,人性在战争中被扭曲。
和许多西方青年一样,海明威也曾迷失过,是迷惘一代的代表,但是作为一个喜欢冒险并一生都在冒险的硬汉子,他纯尚进攻的人生态度,认为“从来没有见到过一个防御性的拳击家是虎虎有生气的”,海明威的性格不可能回真正让自己长久地陷入迷惘中。
特别是20年代末,30年代初,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大萧条使美国社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中,而这个时期却是作家经济宽裕,创作繁荣的时候。
时代的困惑使海明威不断思考,他不再象同时期的作家那样纠缠于个人情感世界,而是开始探索人与社会,人于自然的关系,意识到了单纯追求虚无的浅薄,也意识到了虚无背后还有着更为深刻的东西。
这种转变逐渐从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来,《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狮子风干的躯体,《弗郎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麦康伯临终前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男子汉气概。
杰克的百折不挠,乔丹的蔑视死亡,桑提亚哥更始把这种蔑视一切的信念提升到了一个违反理性的高度。
所有这些形象都显示了一个共同特点:旺盛的生命力和永不停歇的奋斗激情。
这是海明威对社会人生的积极思索和关注,也是他不同于其他作家的地方。
他的硬汉人物身上迸射出一种雄浑有力的阳刚之气,有的评论家说他“善于给我们表现活着和死去,表现我们存在中积极的因素和毁灭的力量,……表现日常的创造生命的举动,以及命定流亡的壮烈姿态”,硬汉海明威和他的硬汉人物就是这样以独树一帜的勇气为萎靡的西方文坛吹来一股阳刚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