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与表达课程标准(修改)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与表达》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编制人:冷福庆

编制单位:基础部

编制日期:2010年8 月日

审核人:

专业负责人:

系部主任:南

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示办制

二〇一〇年九月

目录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容与要求

四、课程实施

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硬件条件

(二)师资条件

(三)教材编写

(四)信息化教学资源

七、参考文献

八、其他说明

《交流与表达》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课程类别:基础学习领域(基础、专业、拓展)

修课方式:必修(必修、选修)

教学时数:45学时

总学分数:3学分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交流与表达》是面向我院所有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本课程在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和今后的的职业生涯中,起着重要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具有良好的交流表达能力已经成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特征。交流表达能力是一项核心职业能力,具有跨职业属性。开发高职“交流与表达”综合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和沟通能力。

“交流与表达”是信息与情感的传递,“交流与表达能力”不仅指口语能力,也包含书面方面的能力。本课程通过语音、交谈、演讲及相关写作项目的训练,使学生能规使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流,较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和主,同时具有良好的应用写作能力,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及职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本课程与相关素质培养和职业综合能力系列课程及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并驾齐驱,共同构建起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基本理念

高职课程改革必须解决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来看,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过程可以表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一再认识这样一

个过程。理论与实践,知与行是一个统一体,是构成人类活动体系的两个主要构成要素,缺一不可,离开了行来谈知,这种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因而也是会走向片面的,这是人才培养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不讲应用的知识或最终无法应用的知识都是残缺的,无法形成应有的行为能力。

本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职业语言素养和职业综合能力的任务,为此,确立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项目训练为推进,以任务实施为手段”的课程设计思想,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强调课程的情境性、实践性、实效性。在课程具体设计时设置了每一节课容由点——线——面——体层层推进,教学方法静、动结合,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通过情境模拟和任务导向,促使学生掌握所要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完成任务,驱动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改革了传统的语文类课程的模式。传统的语文类课程因理论性较强,时代性不足,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状况不够紧密,在提高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上存在缺陷。本课程克服了传统语文类课程的缺陷,紧密联系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与能力现状以及未来职场的需要,对课程容进行整合创新,在形式上采用模块组合的方式,按照模块进行教学。

1、各个模块的培养侧重不同,但应用能力的训练贯穿课程教学全程

课程由三大模块构成,即“普通话与朗诵”、“演讲与交流”、“常用应用文写作”三大模块,下设七个训练项目:(1)音准训练;(2)朗诵训练;(3)交谈训练;(4)演讲训练;(5)公务文书写作训练;(6)事务文书写作训练;(7)其他事务文书写作训练。每个项目又由相应的若干任务构成,项目训练的实施即落实在每个任务完成的基础上。每项任务在完成过程过理论教学、专项训练、综合训练和社会实践,形成知识与能力交互渗透、职业素质逐步提升的教学环节,达到教、学、练一体化,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2、恰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借鉴影音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

影音材料和精美的课件具有直观、富有吸引力等优势,对教学增强效果具有良性影响。但须注意,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代替教师个性化的讲授和教师人格力量的熏感染,也不能代替师生感情的交流,更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

3、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积极拓展第二课堂,丰富教学实践

指导学生参加校园辩论赛、演讲赛以锻炼口才和思辨能力;在学院开展文化活动之际,要求学生写作专题活动策划书;鼓励学生进行校园调查,写作调查报告,积极参加征文比赛,开展礼仪状态点评等。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知识目标:

1、掌握普通话的语音知识和朗诵技巧。

2、掌握口才活动(演讲、介绍、交谈、发言等)的心理及调适方法;掌握口才活动(演讲、介绍、交谈、发言等)的基本礼仪、技巧和方法。

3、掌握演讲的礼仪和态势语言,能针对不同的情境,设计恰当的演讲容(演讲稿);

4、了解公文的特点和格式,掌握上行文和下行文的区别;了解事务文书的特点和格式。

(二)课程能力目标:

提高普通话及口语表达水平,能使用正确规的语言进行交谈。在会谈或讨论时,能围绕重点提出问题。在公开场合能做到主动发言,发言容主题突出、逻辑层次分明、语言简洁明快、例证准确丰富。书面表达时能辨别文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根据工作任务,正确选用文种,撰写相应的文书。

(三)课程素质目标:

使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交谈习惯,具有良好的语言素质,拥有律己、宽人的待人风格和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自学和获取新知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三、课程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口语交流和表达训练

项目一:音准训练

1、方言因素带来的音准校正

结合各地方言学说普通话发音存在的问题进行训练。

任务一:声母训练;

重点:n/l、j/q/x、zh/ch/sh/r;

任务二:韵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