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实验水稻田间测产及产量性状调查
- 格式:doc
- 大小:66.01 KB
- 文档页数:2
作物育种学各论第一章水稻育种第一节国内外水稻育种概况一、水稻生产的重要地位1、稻米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和总产仅次于小麦.•种植水稻的国家和地区有112个之多,栽培面积集中在亚洲,占世界水稻总栽培面积的90%以上.•我国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水稻产量高而稳,适应性强.•稻米食味和营养价值好,品质优于其它粮食。
2、我国水稻生产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总面积、总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29.1%,稻谷产量则占粮食总产的47.3%,不足1/3的面积生产2/5以上的粮食,可见水稻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3、我国水稻生产在世界上的地位(1)我国是稻谷生产大国我国年均生产稻谷1。
66亿吨,占世界稻谷总产的36。
9%,为世界第一;水稻播种面积年均4。
9亿亩,占世界总播种面积的22.8%,仅次于印度;稻谷平均亩产338。
5公斤,比世界平均高38。
3%,在主要产稻国中名列前茅。
(2)我国是稻作历史古国我国是水稻原产地之一,亚洲栽培稻的祖先种普通野生稻分布极广:南起海南三亚,北至江西东乡,西起云南盈江,东至台湾桃园.●水稻栽培历史极为悠久,新石器时代遗址有稻谷、米粒、稻秆等遗物出土者达73处,最早的是浙江桐乡罗家角(7040±150BC)和余姚河姆渡(6950±130BC)。
古籍上有关水稻的记载非常丰富。
(3)我国是稻种资源富国●我国水稻分布跨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五个气候带;世界上种稻最北点在我国(黑龙江漠河,53°27′N).生态环境极为多样,稻种资源异常丰富。
●到1990年底为止,我国已编入国家稻种资源目录的国内品种达54972份,其中古老的地方品种达46887份。
(4)我国是水稻科技强国•水稻矮化育种源于我国,被誉为水稻的第一次“绿色革命”。
第1篇一、实验目的为了探讨小麦和水稻在不同种植条件下的生长状况,提高粮食产量,本实验选取了不同品种的小麦和水稻,在相同田间条件下进行种植,观察其生长过程、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小麦品种:济麦20、淄麦12、烟农19、济麦19、莱州95021、山农664、泰山21号、邯6172、汶农5号、临麦2号、山农优麦3号、山农优麦2号、烟农19号、烟农18号、鲁麦21号、鲁麦15、鲁麦20、金铎1号。
2. 水稻品种:南优2号、中优2号、特优2号、特优3号、特优4号、特优5号。
3. 实验地点:XX县XX镇XX村。
4. 实验时间:2023年3月至2023年11月。
三、实验方法1. 小麦种植(1)品种选择:根据实验目的,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小麦品种。
(2)播种:3月20日,采用机械播种,播种量为每亩1.5公斤。
(3)田间管理:适时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
(4)收割:6月20日,采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
2. 水稻种植(1)品种选择:根据实验目的,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
(2)播种:4月10日,采用机械播种,播种量为每亩2公斤。
(3)田间管理:适时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
(4)收割:10月10日,采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小麦产量根据实验数据,小麦平均亩产为450公斤,其中济麦20、淄麦12、烟农19等品种产量较高,分别为470公斤、460公斤、480公斤。
2. 水稻产量根据实验数据,水稻平均亩产为650公斤,其中南优2号、中优2号、特优2号等品种产量较高,分别为680公斤、660公斤、670公斤。
3. 小麦品质实验结果表明,济麦20、淄麦12、烟农19等品种的品质较好,蛋白质含量较高,适合加工面条、馒头等食品。
4. 水稻品质实验结果表明,南优2号、中优2号、特优2号等品种的品质较好,直链淀粉含量较高,适合加工米饭、糕点等食品。
五、结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田间条件下,小麦和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存在一定差异。
第1篇一、实验背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我们开展了一项关于水稻生长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种植方式、施肥量和灌溉制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为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选用当地优质水稻品种,实验地位于我国南方某水稻主产区。
2. 实验方法:(1)种植方式:将实验地划分为四个区,分别为常规种植区、宽窄行种植区、穴播种植区和套作种植区。
(2)施肥量:分别设置低、中、高三个施肥量梯度,每个梯度重复3次。
(3)灌溉制度:根据水稻生长需水量,设置不同灌溉制度,分别为节水灌溉、常规灌溉和过量灌溉。
(4)观察指标:株高、叶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等。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1)常规种植区:水稻生长良好,产量较高,但存在部分植株倒伏现象。
(2)宽窄行种植区:水稻生长较为旺盛,植株较直立,倒伏现象明显减少,产量有所提高。
(3)穴播种植区:水稻生长速度较快,植株较高大,产量较高,但倒伏现象较严重。
(4)套作种植区:水稻生长良好,产量较高,但倒伏现象较为严重。
结论:宽窄行种植和套作种植对水稻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有效提高产量。
2. 施肥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1)低施肥量:水稻生长缓慢,产量较低,植株矮小,叶色较淡。
(2)中施肥量:水稻生长旺盛,产量较高,植株高大,叶色正常。
(3)高施肥量:水稻生长过快,植株高大,产量较高,但存在部分植株倒伏现象。
结论:中施肥量对水稻生长最为适宜,既能保证产量,又能降低倒伏风险。
3. 灌溉制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1)节水灌溉:水稻生长缓慢,产量较低,植株矮小,叶色较淡。
(2)常规灌溉:水稻生长旺盛,产量较高,植株高大,叶色正常。
(3)过量灌溉:水稻生长过快,植株高大,产量较高,但存在部分植株倒伏现象。
结论:常规灌溉对水稻生长最为适宜,既能保证产量,又能降低倒伏风险。
水稻农艺性状及检测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浙江农业科学编辑部,农作物田间试验记载项目及标准,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丁颖,中国水稻栽培学,农业出版社,1961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作物栽培教研组,水稻栽培,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一秧田期1,、浸种和催芽期:分贝记载浸种和催芽日期、时间、天数及根芽长度(50粒平均值)和发芽百分率(100粒,重复3次,测算平均值)2、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3、净播种量:按实际播种面积(除去畦沟后的净秧版),计算的干净谷(经盐水选种)播种量,并注明秧田的利用率。
净播种量(斤/亩)=净谷重(斤)*6000实际秧板面积(平方尺)二秧苗素质考察1、叶龄【叶片数】(不包括不完全叶):定单苗20~50株,从出苗起逐片点漆标记,调查主茎上的完全叶片数,调查时最上一片真叶如尚未充分展开,则以展开程度计算,如已展开一半,为叶,绿叶片数则以绿叶为准,求其单株平均值。
2、秧苗最大叶片的长度、宽度:拔秧前选有代表性的秧板,横过畦面取样30~100株,测定其单株平均值(单位厘米)3、苗高与叶鞘长:测定的样本同2项,苗高为苗基部至最高叶片之顶端的高度,叶鞘长为苗基部至新叶以下的叶耳处(即至最高叶耳处)的长度4、分蘖数:测定的样本同2,求单株平均分蘖数和分蘖苗的百分率(亦可分别统计带不同分蘖数秧苗的百分率)分蘖苗百分率(%)=有分蘖的秧苗数测算样本的秧苗总数5、秧苗基部宽:从测2、3项的样本中任取20根秧苗,每10根平放紧靠在一起,测量秧苗基部最宽处的宽度,求其平均值(不包括分蘖秧)6、发根数:数计总发根数及在半寸以内的新根数,各求其单株平均值7、地上部干物重:除根系外的地上部干物重,求其单位面积或单株平均值三、本田期1、插秧期:实际移栽日期,并注明秧龄天数。
秧龄天数从播种后一天算起到移栽这一天为止的天数。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水稻实验报告篇一: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实验报告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一、实验目的1、掌握外植体的消毒方法和接种技术;2、了解愈伤组织诱导的过程。
二、实验原理以植物器官、组织、细胞等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时,在一定的诱导培养条件下都能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愈伤再经分化培养,通过器官发生途径或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可再生成植株。
外植体源自自然环境均为带菌状态,在接种前都必须进行消毒。
对于难消毒的材料,有时要几种消毒剂配合使用;对于多茸毛表面粗糙不平的材料,要加展著剂(吐温20)以增强消毒效果。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1、材料:水稻成熟种子(用于诱导愈伤组织);2、试剂:75%酒精,2% NaCLO,无菌水(每组1瓶400mL);3、培养基:诱导培养基:NB+2,4-D 2mg/L+蔗糖30g/L+琼脂8g/L(pH5.8);4、仪器设备:培养室、超净工作台、培养皿(¢9cm)2个、枪形镊、量筒(100mL)2个、三角瓶(50mL、无菌)2个、废液缸、保鲜膜、标签纸。
四、实验步骤1、接种室、培养基及用具表面消毒用75%酒精棉球试擦超净工作台、镊子,将培养基及用具放工作台,打开紫外灯,照射20分钟以表面消毒。
之后关紫外灯,打开工作台风机,通风30分钟后可进行无菌操作。
2、种子去壳选取饱满、无霉变、成熟的水稻种子,手工脱去谷壳(注意保持胚完整),每人准备30粒去壳种子,并按照分组放到三角瓶中。
3、操作者双手的清洗与消毒在进入无菌室之前,各操作者先用自来水清洗干净双手并晾干,然后进入无菌室,坐在超净台前位子上后,用含75%酒精的酒精喷壶喷洒双手对双手进行消毒,在超净台风口待双手酒精风干后进入超净工作台。
(注意:酒精喷壶喷洒双手时切记不要把酒精喷到超净台的有机玻璃板上!)4、超净台面的表面消毒(以下工作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用枪形镊子从含75%酒精棉球的容器中取一团棉球,仔细把整个超净台面擦试一遍,尽量降低超净台面的带菌量,并将废棉球丢到废液缸中,然后点亮超净台里面放置的酒精灯。
水稻测产方案之青柳念文创作
试验方法
说明:
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是由每666.7m2有效穗数,每穗平均实粒数和千粒重构成.
实际产量:每666.7m2产量(kg)=每666.7m2穗数(万/ 666.7m2 )×每穗实粒数(粒/穗)×千粒重(g)/1000×1000 估计产量(公斤/亩)= 实际产量×0.90
产量丈量方法
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在实际测产的单元中随机选取3亩以上地块停止实收称重.如果用水稻收割机收获,收割前由专家组对收割机停止清仓检查;田间落粒不计算重量.
(二)测产含水率和空瘪率:随机抽取实收数量的1/10左右停止称重、去杂,测定杂质率(%);取去杂后的稻谷1公斤测定水分和空瘪率,烘干到含水量20%以下,剔出空瘪粒,测定空瘪率(%);用谷物水分速测仪测定含水率,重复10次取平均值(%).
(三)计算公式:
实收产量(公斤)=亩鲜稻谷重(公斤)×(1-杂质率)×(1-空瘪率)×(1-含水率)÷(1-14.5%)(三)试验资料
水稻收割机、谷物水分速测仪、装水稻的蛇皮袋、秤等等(四)试验要求
1、严格依照要求规范停止操纵
2、试验避开下雨天气,在晴朗天气下午停止测产.
3、防止选点在田埂田边、防止在出水口选点测产、防止选择倒伏的稻谷.
4、确保所测水稻是否是同一个品种,相同的生长周期、统一的管理方式等等.
试验成果分析
测产竣事后,停止成果分析,总结分析得出陈述.。
第1篇一、实验背景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
为了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和习性,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我们进行了水稻观察实验。
本实验选取了当地常见的水稻品种,通过观察其生长过程中的形态、生理及生态特性,分析影响水稻生长的主要因素,为水稻的栽培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观察水稻从播种到成熟的全过程,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2. 探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影响其生长的主要因素;3. 为水稻的栽培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水稻种子、土壤、肥料、水等;2. 实验方法:(1)播种:选取饱满、无病虫害的水稻种子,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进行播种;(2)田间管理:适时施肥、浇水、除草、防治病虫害;(3)观察记录:定期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记录其形态、生理及生态特性;(4)数据分析:对观察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水稻生长的主要因素。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稻播种后,种子发芽率较高,发芽时间约为5天;2. 水稻生长过程中,幼苗期生长速度较快,茎叶逐渐展开;3. 分蘖期,水稻开始形成分蘖,分蘖数量与品种、栽培管理等因素有关;4. 拔节期,水稻茎秆迅速伸长,叶面积增大;5. 抽穗期,水稻开始抽穗,花药开裂,散出花粉;6. 开花期,水稻花药开裂,花粉散出,为授粉提供条件;7. 成熟期,水稻籽粒逐渐饱满,叶片变黄,茎秆变软。
影响水稻生长的主要因素分析:1. 土壤:土壤的肥力、pH值、透气性等对水稻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水稻生长土壤pH值范围为5.5-6.5,肥力较高时,水稻生长速度较快;2. 水分:水稻喜水,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
实验过程中,适时浇水对水稻生长至关重要;3. 温度:水稻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20-35℃。
高温有利于水稻生长,但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水稻叶片卷曲、萎蔫;4. 光照:水稻对光照要求较高,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水稻光合作用,提高产量;5. 肥料:氮、磷、钾等元素是水稻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
农作物田间产量测定方法农作物在田间实际产量测定工作中,要贯彻执行公平、公正、科学、求实的原则,以确保测定结果准确、真实、可靠。
一、田间产量测定人员的组成要由3—5人相关人员组成测定小组。
二、产量测定前的准备工作产量测定工具:卷尺、种子袋、标签、镰刀、绳子;记录设备:录像机、照相机、田间记录本。
三、田间产量测定及调查1、基本情况调查首先了解和弄清所选调查田地的农户姓名、作物、品种、种植面积等基本信息。
其次还要知道作物播种的时间、播种量、播种方法,使用肥料、农药的种类和数量。
2、取点频率的确定注:大于10公顷的每增加1公顷递增2点。
3、田间取点技术为保证测定的准确性必须科学的使用取点方法。
如果取点方法不当,必然会使测定结果产生误差。
因此,取点要力求做到合理,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不要有任何主观偏见以减少测定误差,进而使我们的测定工作能够反映出测定目标的真实性。
地头、边行、缺苗断垄的地方因植株生长特殊,不具有代表性,应避免取点。
为了取点不出现人为错误,应采取随机抛物法取点。
样区点的确定一般采用对角线方法。
四、水稻、玉米、大豆的田间测产方法通常情况下以测产面积定取样点,每个取样点取1平方米作物(按1垄或1行延长米取)。
水稻一般是30cm×13cm 的行、株距,那么单行取为3.35延长米约为1平方米;玉米、大豆垄距一般为65cm,单行取1.55延长米约为1平方米。
按照标准定点取样后,脱粒晾晒至标准水分,去除杂物后称重,然后换算成亩产量。
范例:1、实际产量计算公式:亩产=每平方米重×667测产某水稻田2晌,共采5点每点1平方米,5点共得产量3.7公斤,平均每平方米为0.74公斤,那么平均亩产=0.74公斤×667(平方米),即实际测得产量为493.58公斤/每亩。
2、理论产量①水稻:1平方米500株,每株平均80粒,千粒重为24.5克。
计算公式:平方米株数×每株粒数×千粒重÷1000平方米粒重=500×80×24.5g÷1000=980g每平方米产量=980g÷500g=1.96市斤②大豆:1平方米23株,每株98粒,百粒重19克。
高质量水稻生产调查报告一、早稻生产核查工作情况(一)早稻面积和耕地抛荒情况1、XX县现有耕地79.41万亩,其中水田47.52万亩,旱土31.85万亩,是农业大县和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2022年早稻生产任务为19.6万亩, 已移栽早稻面积13.228万亩,大田翻耕基本完成,已完成移栽任务面积的68%,预计在5月5日前可全面完成。
全县耕地抛荒现象较2021年有所好转,抛荒面积减少。
如光明村的70 余亩水田因用水纠纷原因而抛荒多年,通过采取强有力举措,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耕地抛荒治理,将全部种上早稻。
2、XX县。
2022年XX县早稻生产任务为39.4万亩,已移栽早稻面积35.2万亩,已翻耕早稻大田38.7万亩,翻耕率达98%,移栽已完成任务面积的89.2%o全县各乡镇(街道)还有零星抛荒存在,主要公路沿线存在少量杂草丛生的丘块,有可能抛荒,有的连片面积超过2亩,仍需加强整治。
3、XX县共有耕地面积63.6万亩,其中水田58万亩,今年计划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3万亩以上(其中早稻45万亩),粮食总产50万吨以±o根据市农业农村局核查数据,目前早稻种植面积40.6674万亩,己完成移栽任务面积的90.4%,本次抽样核查未发现抛荒现象。
4、XX县。
XX县2121年计划粮食播种面积125.3万亩,其中水稻117.3 万亩(早稻42万亩、晚稻44万亩、一季稻31.3万亩)、旱粮8万亩,总产59.36万吨。
全县早稻种植任务面积42万亩,目前已播种面积42.4 万亩,生产进度达100.90%,超额完成了早稻生产任务。
本次抽样核查未发现抛荒现象。
二、各县(市)主要做法(一)强化行政推动,提供发展保障各地政府把抓领导责任追究到位作为推进粮食生产工作开展的前提和保障。
严格贯彻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由市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挥全县粮食生产工作,将粮食生产工作纳入各级绩效考核内容。
如出台了《XX县2121年粮食生产绩效考核办法》;XX 县出台《XX县2121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十条措施》;XX县印发≪XX 县2121你那发展粮食生产"六个一律〃》等文件。
水稻产量提高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方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寻找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手段。
实验材料和方法:1. 水稻播种地2. 不同施肥方法的肥料3. 灌溉设备4. 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 准备播种地:选择肥沃土壤地区,清除杂草和杂质。
2. 分为不同的实验组:将播种地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
3. 施肥:按照不同的实验组,使用不同的肥料施肥。
实验组包括有机肥料组、无机肥料组和对照组(不使用任何肥料)。
4. 灌溉:每个实验组使用相同的灌溉设备和次数,保证水稻充分供水。
5. 监测生长情况:记录每个实验组的生长情况,包括植株高度、茎粗、叶片数量等。
6. 收获水稻:待水稻成熟后,收获并记录每个实验组的产量。
7. 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果:1. 有机肥料组:使用有机肥料施肥的水稻产量较高,平均每公顷产量为X千克。
2. 无机肥料组:使用无机肥料施肥的水稻产量次之,平均每公顷产量为Y千克。
3. 对照组:不施肥的水稻产量最低,平均每公顷产量为Z千克。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有机肥料对水稻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水稻产量。
2. 无机肥料施肥虽然也对水稻的生长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但是对比有机肥料组仍然存在差距。
3. 不施肥的水稻产量远低于其他两组,结果表明施肥对水稻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使用有机肥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方法。
无机肥料也能提高水稻产量,但效果不如有机肥料明显。
因此,在种植水稻时,推荐使用有机肥料进行施肥,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实验局限性:本实验仅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得出的结论仅供参考。
将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种类的肥料、施肥时间和施肥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结论。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水稻施肥方法对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学研究, 20XX, XX(X):XX-XX.[2] 王五, 赵六. 有机肥料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与应用[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XX, XX(X):XX-XX.。
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其产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估水稻产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测产标准。
水稻测产标准主要包括田间测产和加权平均测产两种方法,通过对水稻生长情况和产量特征的综合考量,来确定水稻的产量水平。
下面将从田间测产和加权平均测产两方面对水稻测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田间测产标准田间测产是通过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的方式进行的水稻产量测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样地选择:在水稻田中随机选择代表性的样地,避免选择有特殊情况的地块,如病虫害发生较严重的区域。
2. 样本划分:在选定的样地内,根据不同生长期和品种特点,划分出若干个典型样本区域,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3. 采集样本:在每个样本区域内,随机采集水稻植株,包括株高、穗长、穗粒数等相关数据,并进行记录。
4. 数据统计: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汇总,计算出每个样本区域的产量情况。
5. 综合分析:最后根据各样本区域的产量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得出整个田地的水稻产量。
田间测产标准的优点是能够直接观察到水稻植株的生长情况,数据真实可靠,但也存在着耗时耗力、工作量大的缺点。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结合加权平均测产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二、加权平均测产标准加权平均测产是一种以田间实测数据为基础,结合统计学和数理模型的方法,通过对多个样本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水稻产量的测算结果。
其主要步骤包括:1. 数据采集:同样需要在田间进行样本的采集和数据记录,但相比田间测产,加权平均测产更加注重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2.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异常值的排除、数据的标准化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权重确定:根据不同样本的特点和影响程度,确定各个样本数据的权重,通常根据实际情况和数理模型进行权重的分配。
4. 加权平均:利用统计学中的加权平均方法,对各个样本数据进行加权求和,得出水稻产量的加权平均值。
实验水稻田间测产及产量性状调查
一、目的要求
掌握成熟期田间测产方法。
学会成熟期有关产量性状的调查研究方法。
二、仪器用具
测产规(或框)、钢卷尺、剪刀、米尺、天平等。
三、内容与方法
(一)水稻成熟期产量测定
测产是在水稻收获前,通过田间调查,估测水稻产量的方法。
在实际生产中通常是把不同生产水平的田块进行分类,然后选出能够代表该类的田块进行测产,并通过计算(把测产的结果分别乘以各代表类型的面积,并将各类型田块的产量累计),便可求出全部田块的产量了。
代表性田块的田间测产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下列二种:
1、小面积试割法
在大面积测产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小田块,进行收割,脱粒、称湿谷重。
有条件的则送干燥器烘干,称重,而一般按早、晚季稻和收割时天气情况,按70-85%折算干谷,并丈量该小田块面积,计算出每公顷干谷产量。
2、穗数、粒数、粒重测产法
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是由每公顷有效穗数、每穗平均实粒数和千粒重构成,对这三个因子进行调查测定,就可求出理论产量。
选好测产田块后,即取样调查,根据田块大小及田间生长状况定取样点(调查点),取样点力求有代表性和均匀分布,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八点取样法和随机取样法(如下图)。
图1 取样方法
确定取样点后,按下列步骤进行调查:
(1)测定实际穴、行距,求每公顷穴数。
在每个取样点上,测量11穴稻的横、直距离;分别以10除之,求出该取样点的行、穴距,再把各样点的数值进行统计,求出该田的平均行、穴距,则求得:
10000(m2)
每公顷实际穴数=——————————————————
平均行距(m)×平均穴距(m)
(注:1公顷=10000 m2)
(2)调查每穴有效穗数,求每公顷穗数。
在每个样点上,连续取样10-20穴(每公顷田一般共调查1500穴),数记每穴有效穗数(具有5粒以上结实谷粒的穗才算有效穗),统计出各点及全田的平均每穴穗数,则求得:
每公顷穗数=每公顷实际穴数×每穴平均穗数
(二)成熟期产量构成因素和主要植株经济性状调查
结合测产取样,从调查田选取10个代表穴,拨出稻株,拨时注意保持较多的根系,洗去泥土,然后小心分株,注意不要把分蘖误作主茎拆出,分株时最好边洗泥边拆开,或洗尽泥土后,用剪刀剪去纠缠在一起的根系易于拆开了。
然后按下列“水稻成熟期产量构成因素和植株性状田间调查表”项目进行调查。
调查时,先用原始记录表记录,而后计算整理。
四、作业
1、填写下列产量构成因素和植株经济性状调查表。
2、根据调查结果,评价这块田的产量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