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纪念白求恩
- 格式:ppt
- 大小:6.85 MB
- 文档页数:57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说课稿第【1】篇〗《纪念白求恩》说课稿一、说课标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要求:7-9年级的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纪念白求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一课,是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所作,此时距白求恩大夫逝世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本文是一篇结构清晰、论证明了的议论文,毛泽东在文中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他把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提高到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并把他的共产主义精神分析为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三个方面,号召全党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无论何时,白求恩身上所具备的共产主义精神及其各种表现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受教育的机会。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目标的设计要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对于议论文的学习,将本节课教学目标拟订如下: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议论文的文体常识;2、梳理全文思路,把握观点和材料的关系,理解各自然段间的内在联系;能力目标:1、理解文中对比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
2、品味文中准确严密及生动的语言。
情感目标: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做一个有利于时代和人民的人。
(三、)说重点难点重点:体会运用对比的方法阐述观点的好处,领悟作者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难点:理解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真正内涵。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对于议论文的文体常识了解不多,这篇课文是比较典型的议论文,学生理解难度不大,但对于相关文体知识比如论证方法等难以把握,学习本文要重点引导,同时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纪念白求恩》-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纪念白求恩》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白求恩同志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无私奉献,为中国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通过回忆与白求恩的交往,表达了对白求恩的崇敬与怀念之情,同时也教育我们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革命先烈的文章,对革命精神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白求恩的事迹和国际主义精神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白求恩的精神品质,感受其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白求恩的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培养热爱和平、助人为乐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深入理解白求恩的精神品质,感受其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音频等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2.准备课文朗读录音,以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3.准备生字词卡片,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生字词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频资料,介绍白求恩的事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和模仿。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掌握生字词。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生字词卡片游戏,巩固生字词学习。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内容,理解白求恩的精神品质。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
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
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
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
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导语】《纪念⽩求恩》是⽑泽东在1939年12⽉21⽇为纪念⽩求恩写的悼念⽂章。
⽂章概述了⽩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民进⾏抗⽇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求恩逝世的深切悼念,⾼度赞扬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专门利⼈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求恩同志学习。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课⽂ (⼀九三九年⼗⼆⽉⼆⼗⼀⽇) ⽩求恩同志是加拿⼤共产党员,五⼗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战争,受加拿⼤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作,不幸以⾝殉职。
⼀个外国⼈,毫⽆利⼰的动机,把中国⼈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民的解放⽃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产阶级的解放⽃争,世界⾰命才能胜利。
⽩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条列宁主义路线的。
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条路线。
我们要和⼀切资本主义国家的⽆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利的以及⼀切资本主义国家的⽆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民。
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求恩同志毫不利⼰专门利⼈的精神,表现在他对⼯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对⼯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推给⼈家,⾃⼰挑轻的。
⼀事当前,先替⾃⼰打算,然后再替别⼈打算。
出了⼀点⼒就觉得了不起,喜欢⾃吹,⽣怕⼈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民不是满腔热忱,⽽是冷冷清清,漠不关⼼,⿇⽊不仁。
这种⼈其实不是共产党员,⾄少不能算⼀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说到⽩求恩,没有⼀个不佩服,没有⼀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受过⽩求恩医⽣的治疗和亲眼看过⽩求恩医⽣的⼯作的,⽆不为之感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2纪念白求恩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2纪念白求恩说课稿【第1篇】《纪念白求恩》说课稿一、说教材《纪念白求恩》这篇著名的文章,正像它的题目所表示的,是一篇纪念文。
一般的纪念文往往包含叙事、抒情和说理的成分,这篇纪念文也是这样的。
但是,这篇文章里叙事和抒情的成分占的比重小,而说理的成分占的比重大。
这是为作者的写作意图所决定的。
“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是全文的一条主线。
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和对比的作用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文中运用对比的写法,也是由写作目的决定的。
本文不仅为了颂扬白求恩,而且是为了教育全体党员学习白求恩,所以既评述白求恩,又批评党内不良倾向。
通过对比,突出了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地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本文虽是议论文却写得有感情,朗读要贯穿始终。
可分几种情况朗读,分析课文前找几个学生读全文,反复读重点语段,结束课文时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最后一段。
二、说教法1、我设计的知识目标是:①学习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②学习对比手法和正面、侧面相结合介绍人物的方法。
③品味精彩语言,理解恰当运用成语说理的作用。
情感目标:学习白求恩的崇高精神,认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美德。
2、教学过程:分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1)情景导入,让学生自由诵读朱子奇的诗歌《白求恩纪念歌》,初步感知人物。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理清思路。
分几个层次阅读,使学生逐层地感知文章。
第一步,听读,大屏幕出示听读要求:感受文中感情,解决字词。
之后,教师通过大屏幕检测强调本文的重点字词,主要是四字语。
这一部分体现双基教学。
第二步,自读,出示自读要求,大声朗读,勾画出重要的语句。
同时,教师提示问题: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纪念么?找到文中标明作者目的或观点的语句。
第三步,速读,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提炼出文中的几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