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 2017《财务与会计》基础考点: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
- 格式:pdf
- 大小:182.61 KB
- 文档页数:4
企业应收票据账务处理知识大全干货:企业应收票据账务处理知识大全,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1、收到票据的账务处理收到票据时按面值借:应收票据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对于带息票据,期末计提利息借:应收票据贷:财务费用2、应收票据贴现和背书转让的账务处理(1)应收票据贴现贴现额的计算贴现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贴现额=票据到期值-贴现息有关的其他公式:票据到期利息=应收票据面值×票面利率×时间重点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一种以月表示,计算时一律以次月对日为1个月;月末签发的不论大小月,以到期月份的月末为到期日。
计算利息的利率要换成月利率另一种以日数表示,计算时以实际日历天数计算到期日及利息,到息日那天不计算息,也就是“算头不算尾”。
账务处理a.贴现时:无息票据:借:银行存款(企业实际收到的现金额)财务费用(贴现息)贷:应收票据(应收票据账面余额)带息票据:借:银行存款(企业实际收到的现金额)借或贷:财务费用(实际收到的贴现金额与应收票据账面余额的差额)b.票据到期时:贴现的票据到期,因承兑人的银行账户不足支付,申请贴现的企业收到退票时,按所付本息(票据到期值)借记“应收账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如果申请贴现企业的银行存款账户余额不足,银行做逾期贷款处理,申请贴现企业按转作贷款的本息,借记“应收账款”、贷记“短期借款”科目。
(2)应收票据背书转让不带息票据:借:材料采购或原材料或库存商品(按应计入取得物资成本的价值)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应收票据(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借或贷:银行存款(差额)带息票据:借:材料采购或原材料或库存商品(按应计入取得物资成本的价值)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财务费用(尚未计提的利息)借或贷:银行存款(差额)3、应收票据到期的账务处理(1)收回票据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贷:应收票据(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财务费用(未计提利息部分)(2)因付款人无力支付票款,收到银行退回的票据等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贷:应收票据(3)到期不能收回的带息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科目后,期末不再计提利息,其所包含的利息,在有关备查簿中进行登记,待实际收到时再冲减收到当期的财务费用。
[键入文字]
应收票据如何做好账务处理
应收票据是学习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但是这一部分也是让很多考生很头疼的,商业汇票的流动性强,持票人可将商业汇票提前贴现、背书转让或抵押,这个难点需要牢记,具体内容看下面的文章:
1、概念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持有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票据。
是一种载有一定付款日期、付款地点、付款金额和付款人的无条件支付的流通证券,也是一种可以由持票人自由转让给他人的“债权凭证”。
2、分类
在我国应收票据通常是指“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两种,商业承兑汇票是付款人签发并承兑,或由收款人签发交由付款人承兑的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是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出票,由承兑银行承兑的票据。
3、企业申请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时,应向其承兑银行按票面金额的万分之五交纳手续费。
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注意:考友们可能会问到,如果公司的票据到期了收不回钱怎么办?在这里和大家解释一下,银行承兑汇票不存在到期收不回的情况,因为它是由银行作担保的,到期一定能收回,但是商业承兑汇票就不一定了,它是由付款人或者承兑人的商业信用作担保,一旦他们不守信,就会存在款项收不回来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应收票据应该转为应收账款。
例如:某上市公司于4月1日将2月1日开出的面值为100000元、年利率8%、5月1日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贴现,贴现率为10%,则贴现息和贴现所得计算如下:
带息票据到期值=100000x(1+8%x90/360)=102000(元)
1。
[键入文字]
试论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
应收票据贴现是指企业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由银行按票据的到期值扣除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将余额付给企业的融资行为,是企业与贴现银行之间就票据权利所作的一种转让,以下就是试论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
票据贴现包括不带追索权(如银行承兑汇票)和带追索权(如商业承兑汇票)两种,按照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不同票据的贴现引起的业务账务处理并不相同。
一、应收票据及应收票据贴现
应收票据是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因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而收到付款人在特定时间支付一定款项的书面承诺。
在会计上作为应收票据核算的仅限于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二、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
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对于应收票据的核算使用应收票据账户,具体账务处理
1。
企业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核算在贴现中,企业付给银行的利息称为贴现利息,银行计算贴现利息的利率称为贴现率,企业从银行获得的票据到期值扣除贴现利息后的货币收入,称为贴现所得。
贴现利息和贴现所得的计算公式如下: 贴现所得=票据到期值-贴现利息 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贴现期=票据期限-企业已持有票据期限 带息应收票据的到期值是其面值加上按票据载明的利率计算的票据全部期间的利息;不带息应收票据的到期值就是其面值。
在会计处理上发生附追索权应收票据贴现时,可设置“短期借款”科目,等票据到期,当付款人向贴现银行付清票款后,再将“短期借款”账户转销。
如果是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由于票据到期应由银行负责承兑,企业不会发生或有负债,因此在会计处理上可直接冲转“应收票据”账户。
现将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举例说明如下。
【例】某工业公司将一张180天到期,年利率为8%的票据计10000元,向银行申请贴现。
该票据的出票日是6月1日,申请贴现日是8月30日,银行年贴现率为9%,其计算及会计分录如下。
1.计算 (1)票据到期值=票面额×(1+利率×票据时间)=10000×(1+8%×180天/360天) =10400(元)(2)贴现天数=8月30日至11月28日=90(天) (3)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时间=10400×9%×90天/360天=234(元)(4)贴现所得=票据到期值-贴现利息=10400-234=10166(元)(5)利息收入或支出=票据贴现所得-票面额=10166-10000=166(元)2.会计分录 (1)8月30日贴现时: 借:银行存款10166 贷:短期借款10000 财务费用——利息166 (2)11月28日票据到期,当出票人向银行兑付票据和利息时,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短期借款10000 贷:应收票据10000 (3)11月28日票据到期,如出票人未能按期支付票据的本金和利息,拖欠债务,则企业应承担这笔或有负债,以银行存款偿付给贴现银行。
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如何处理附追索权,相当于利用票据进行抵押贷款,到期承兑人不付款时,被贴现人有权要求企业归还贴现款。
那么,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是怎样的?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如何处理
现在会计准则将应收票据贴现分为附追索权和不附追索权的票
据贴现,两者会计处理是不一致的(会计处理不分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操作完全一致):
1.不附追索权,相当于出售应收票据,到期承兑人不付款时,被贴现人无权要求企业归还贴现款。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
2.附追索权,相当于利用票据进行抵押贷款,到期承兑人不付款时,被贴现人有权要求企业归还贴现款。
a.贴现时: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b.到期承兑人无法偿还票据款,被贴现人要求退回款项并支付相应利息时:
借:短期借款
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c.如到期不退回时;
借:财务费用
短期借款
贷:应收票据
以上内容就是我对“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问题进行的解答,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去进行法律学习。
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博会计学堂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会计实操经验】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妙法
应收票据是企业的一项流动资产,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这种没有到期、尚未兑现的票据是企业在未来时间收取款项的权利,是一种债券凭证。
据我国票据法规定,商业汇票的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
商业汇票的流动性强,持票人可将商业汇票提前贴现、背书转让或抵押。
应收票据(特别是银行承兑汇票)发生坏账的风险很小,同时比应收账款更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正由于这些特点,商业汇票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结算之中,故企业在收取、持有、贴现或转让的时候应正确管理与核算应收票据。
收取时重点审核三项
某公司在一项业务中收取了若干张经过了多家公司背书转让的银行承兑汇票。
由于多次背书转让,汇票的粘单大小不一,格式不统一,银行预留印鉴不清楚等原因被银行拒付,后期经过层层追索,才收回款项,着实花费了不少精力,故在收取商业汇票时应重点审核以下三方面内容,避免后期由于汇票填制失误造成麻烦。
第一,审核收款人名称是否完全正确,是否是在有效期限内的票据。
第二,若收到的汇票为经过多手转让的票据,要注意汇票的背书是否连续、背书的银行预留印鉴是否清晰、收款人与第一背书人是否一致。
第三,经过多手背书转让的汇票粘单是否有压缝章,粘单后的第一背书人应该与盖压缝章的背书人一致。
一、带追索权的1.贴现时的基本会计处理。
贴现时的基本会计处理应为:借:银行存款财务费用(实际支付的手续费)贷:短期借款[例1]企业收到购货单位交来2004年12月31日签发的带息商业票据一张,金额900€000元, 票面利率为4%,承兑期限5个月。
2005年1月31日企业持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带追索权,年贴现率5%。
2005年1月31日期末计提利息借:应收票据3000贷:财务费用3000到期值=900000×(1+4%×5/12)=915000(元)贴现息=915000×5%×4/12=15250(元)贴现净额=915000-15250=899750(元)借:银行存款899750财务费用15250贷:短期借款9150002.票据到期,承兑人按期付款。
基本会计处理应为:借:短期借款贷:应收票据(应收票据账面价值)财务费用(未结算入账的利息)[例3]例2中票据到期,承兑人按期付款。
2005年2~4月已计提应收票据利息。
2005年5月31日尚未计提应收票据利息。
2005年2~5月计提应收票据利息基本会计处理同[例2],每月计提利息3000元冲减财务费用。
票据到期,承兑人按期付款的基本会计处理应为:借:短期借款915000贷:应收票据(应收票据账面价值)9150003.到期承兑人无力支付款项。
若到期承兑人无力支付款项,银行将支款通知随同汇票、付款人未付票款通知书送交申请贴现的企业,贴现企业有义务将有关款项按票据的到期值支付给银行。
则基本会计处理应为:①借:应收账款(面值与票据利息之和)贷:应收票据(应收票据账面价值)财务费用(未结算入账的利息)②借:短期借款贷:银行存款(银行扣款金额)来源:[例4]例2中票据到期时,因承兑人的银行账户不足支付,企业现已收到银行退回的应收票据、支款通知和付款人未付票款通知书。
2005年1~5月已计提应收票据利息。
2005年2~5月已计提应收票据利息基本会计处理同[例2],每月计提利息3000元冲减财务费用。
应收票据账务处理是怎样的
步骤:1.依据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确定会计分录。
2.一方面根据传票逐笔登记分户账(或登记簿),付出日记簿;另一方面根据同一科目的传票进行汇总,轧平当天业务涉及的所有科目的借方和贷方发生额。
3.根据分户账编制余额表。
4.根据科目日结单登记总账。
5.根据总账编制日计表,轧平当日所有科目的借、贷方余额。
应收票据被广泛运用于商业行为中,作为一种债权凭证,应收票据是可以由持票人自由转让给他人的。
那应收票据账务处理是怎样的?下面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有关应
收票据账务处理的知识,希望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更好的处理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的定义: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持有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票据。
是一种载有一定付款日期、付款地点、付款金额和付款人的无条件支付的流通证券,也是一种可以由持票人自由转让给他人的债权凭证。
应收票据按照到期时间分类可分为短期应收票据和长期应收票据,如无特指,应收票据即为短期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账务处理:
▲1、赊销时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收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3、贴现时
(1)符合有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
(2)不符合有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短期借款
▲4、将持有的商业汇票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的借:材料采购或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银行存款(收补价)
贷:应收票据
银行存款(支补价)。
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收票据贴现是一种常见的融资方式。
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披露和财务信息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相关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财务处理过程。
什么是应收票据贴现应收票据贴现是企业将自己持有的应收票据,通过向银行或金融机构出售以换取资金的行为。
通过应收票据贴现,企业可以快速获取资金,满足经营所需,而不必等待票据到期。
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步骤第一步:确认应收票据贴现的准确性在进行应收票据贴现核算前,首先需要确认应收票据的准确性,包括应收票据的金额、到期日等信息是否正确无误。
第二步:确认贴现利息贴现应收票据会产生贴现利息。
贴现利息是银行或金融机构为提供资金而向企业收取的一种费用,需要根据贴现利率和贴现期限计算确定。
第三步:确认到期应付金额根据应收票据的金额、贴现利息等信息,计算贴现后的到期应付金额,即企业需要在应收票据到期时向银行或金融机构支付的金额。
第四步:记录会计凭证根据以上内容,记录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凭证,将贴现后的到期应付金额纳入负债中,同时记录银行或金融机构收取的贴现利息。
第五步:定期审计和核实定期审计和核实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处理是否符合规定,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涉及到资产、负债和利润等多个方面:•资产方面:应收票据贴现前的应收票据是企业的资产,贴现后变为现金,同时增加了银行贷款或应付票据等负债。
•负债方面:贴现后的到期应付金额是企业的负债,而且需要支付贴现利息,也是企业的负债。
•利润方面:贴现费用或利息支出是企业的费用,会影响企业的利润状况和财务表现。
应收票据贴现的风险管理应收票据贴现虽然可以快速获取资金,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利息费用较高、可能导致现金流紧张等。
因此,企业在进行应收票据贴现时需要谨慎选择合作机构,做好风险管理工作,避免因贴现导致的财务风险。
结语应收票据贴现是企业融资的一种方式,对企业的资金流管理和融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税会实务】票据贴现的处理
【问题】
有一家公司开具一张商业承兑汇票给我们公司,我们拿去向银行贴现,银行说票据到期这家公司要是没有付钱,就会向我们公司追偿,这样我公司是否形成了一种或有负债,分录如何做呢?
【解答】
这个贴现是附追索权的,不作为或有负债处理。
贴现时,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短期借款
如果到期银行向你们要钱,分录如下: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借:应收账款
贷:应收票据
如果银行不向你们要钱,分录如下:
借:短期借款
贷:应收票据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同时,由于会计又分很多行业,比如工业企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酒店企业会计、餐饮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等等。
会计处理,关键是思路,因为课堂上不可能教给你所有行业,怎么样才叫学会了实操呢,就是你有了一个基本的账务处理
流程,知道一些典型的业务金额是怎么由凭证最后转接到到报表的。
也就是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每一笔业务发生后,你都知道最后会影响到报表上那个栏目的数据。
这是学习的重点,要时刻思考这个问题,想不明白,多问老师。
等你明白了,会计真的很简单了。
应收票据贴现账务处理探析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摘要】当前,商业汇票结算已成为经济主体间资金结算的重要手段。
一般而言,商业汇票期限较长,票据持有者很有可能因资金压力需尽快将其变现,而票据贴现是比较快捷、安全的方式。
本文结合商业汇票的法律本质和相关法律新规定,探讨了票据贴现业务的分类和检视账务处理。
【关键词】应收票据;贴现;追索权票据贴现是指对企业为了取得资金,在商业汇票到期日前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是持票人向银行融通资金的一种型式。
目前,应收票据贴现有两种分类方式:一种是按照第一种银行是否拥有贴现应收票据的追索权,将票据贴现分为附追索权的贴现和不附追索权的贴现;另某种是按照不同商业汇票承兑人的不同,将应收票据贴现分为商业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和商业地产承兑汇票的贴现。
笔者认为两种分类本质上是一致的,但第一种进行分类更科学、严谨。
一、票据贴现分类方式的信用证对比分析《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第十条和第八条规定:“只有当企业将转移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各个的风险和报酬都转移时才能对该股权投资进行终止确认。
在转移过程中,大多数如果企业还保留有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不应当终止理应确认该金融资产”,即只有当该商业汇票的风险和报酬转移时才能对其终止确认,那么票据贴现后其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转移给贴现银行呢?首先,票据贴现操作流程中明确规定:“挂牌票据贴现时应做成转让背书”,因此,票据贴现是某种特殊外在的背书行为。
其次,《票据法》第61条规定:“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行使追索权”,也就是说当商业汇票被拒绝付款时,贴现银行拥有向原民营企业贴现企业追索票款的权利。
综上,我们可以判断票据贴现时并没有完全与该票据相关的风险与报酬,也就是说贴现企业还不银行承兑汇票应当终止确认应收票据。
《票据法》第61条还规定:“持票人只有在被拒绝付款后才才享有追索权”,即付款请求权优于追索权。
应收票据的的账务处理
(一)应收票据概述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商业汇票是一种由出
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根据承兑人不同,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
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债权人:应收票据,债务人:应付票据)
(二)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1.取得应收票据和收回到期票款
①因债务人抵偿前欠货款而取得的应收票据
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账款
②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③商业汇票到期收回款项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2.应收票据的转让
实务中,企业可以将自己持有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
背书是指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
背书转让的,背书人应当承担票据责任。
通常情况下,企业将持有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
借: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收票据
银行存款(借或贷差额)。
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1.赊销时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收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3.贴现时
(1)符合有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
(2)不符合有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短期借款
4.将持有的商业汇票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的借:材料采购或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银行存款(收补价)
贷:应收票据
银行存款(支补价)
要点提示: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属于多项选择题选材,一般以论断的正误甄别为测试角度。
另外,贷款和应收款项的计算除了对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应作重点掌握外,其他内容考生只需简单了解即可,此处非测试重点。
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博会计学堂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会计实操经验】企业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核算
在贴现中,企业付给银行的利息称为贴现利息,银行计算贴现利息的利率称为贴现率,企业从银行获得的票据到期值扣除贴现利息后的货币收入,称为贴现所得。
贴现利息和贴现所得的计算公式如下:
贴现所得=票据到期值-贴现利息
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贴现期=票据期限-企业已持有票据期限
带息应收票据的到期值是其面值加上按票据载明的利率计算的票据全部期间的利息;不带息应收票据的到期值就是其面值。
在会计处理上发生附追索权应收票据贴现时,可设置“短期借款”科目,等票据到期,当付款人向贴现银行付清票款后,再将“短期借款”账户转销。
如果是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由于票据到期应由银行负责承兑,企业不会发生或有负债,因此在会计处理上可直接冲转“应收票据”账户。
现将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举例说明如下。
【例】某工业公司将一张180天到期,年利率为8%的票据计10000元,向银行申请贴现。
该票据的出票日是6月1日,申请贴现日是8月30日,银行年贴现率为9%,其计算及会计分录如下。
1.计算
(1)票据到期值=票面额×(1+利率×票据时
间)=10000×(1+8%×180天/360天)= 10400(元)(2)贴现天数=8月30日至11月28日=90(天)。
[键入文字]
2017《财务与会计》基础考点: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
目前复习是为之后的考试打基础的关键时刻,想要使复习更有效率,大家就需要掌握一些复习的重点和关键,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重点都一一为大家罗列出,请查收!
(1)贴现时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财务费用(贴现息)
贷:应收票据(适用于满足金融资产转移准则规定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情形) 短期借款(适用于不满足金融资产转移准则规定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情形)
[例1]企业收到购货单位交来2009年12月31日签发的带息商业票据一张,票面利率为4%,金额90000元,承兑期限5个月。
不带追索权,2010年1月31日企业持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年贴现率5%。
到期值=90000x(1+4%x5/12)=91500(元)
贴现息=91500x5%x4/12=1525(元)
贴现净额=91500-1525=89975(元)
2009年12月31日期末计提利息:
借:应收票据300
贷:财务费用300
贴现时:
借:银行存款89975
财务费用325
贷:应收票据90300
(2)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