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毒支原体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控
- 格式:pdf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2
鸡慢性呼吸道病怎样防治鸡慢性呼吸道病简称慢呼,又叫鸡毒支原体病,俗称鸡支原体,是由鸡败血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
本文介绍一下鸡慢性呼吸道病怎样防治,供养鸡的朋友们参考。
一、鸡慢性呼吸道病症状病情表现为“三轻三重”,即用药治疗时轻些(症状可消失),停药较久时重些(症状又较明显);天气好时轻些,天气突变或连阴时重些;饲养管理良好时轻些,反之重些。
幼龄病鸡表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羽毛松乱,体重减轻,鼻孔流出浆液性、粘液性直至脓性鼻液。
排出鼻液时常表现摇头、打喷嚏等。
炎症波及下呼吸道时,则表现咳嗽和气喘,呼吸时气管有啰音,有的病例口腔粘膜及舌背有白喉样伪膜,喉部积有渗出的纤维素,因此病鸡常张口伸颈吸气,呼吸时则低头,缩颈。
后期渗出物蓄积在鼻腔和眶下窦,引起眼睑、眶下窦肿胀。
二、鸡慢性呼吸道病防治措施①对种鸡群进行血清学检查,淘汰阳性鸡,以防止垂直传染。
②对感染过本病的种鸡,每15-30天用链霉素饮水1天,每只鸡30万-40万单位,对减少种蛋中的病原体有一定作用。
③种蛋入孵前在红霉素溶液(每千克清水中加红霉素0.4-1克,须用红霉素针剂配制)中浸泡15-20分钟,对杀灭蛋内病原体有一定作用。
④雏鸡出壳时,每只用2000单位链霉素滴鼻或结合预防白痢,在1-5日龄用庆大霉素饮水,每千克饮水加8万单位。
三、鸡慢性呼吸道病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本病的药物很多,其中链霉素、北里霉素、泰乐霉素及高力米先等具有较好的效果,可列为首选药物。
应用抗菌素时,为了避免出现抗药菌株影响疗效,有条件时最好在培养基上作药敏试验,以选择最佳药物。
在治疗过程中,最好交替用药,以免产生抗药性。
①用链霉素饮水,每千克饮水中加100万单位,连用5-7天;重病鸡挑出,每日肌肉注射链霉素2次,成鸡每次20万单位,2月龄幼鸡每次8万单位,连续2-3天,然后放回大群参加链霉素大群饮水。
②用北里霉素混水,每千克饮水中加北里霉素可溶性粉剂0.5克,连用5天。
鸡毒支原体治疗方案简介鸡毒支原体(avian mycoplasmosis)是由鸡毒性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鸟类传染病。
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并能引起鸡只的严重呼吸系统症状和生产性能下降。
针对鸡毒支原体的治疗方案是保护鸡只的生命和健康,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措施。
诊断诊断鸡毒支原体感染需要通过以下方法:1.临床症状观察:注意鸡只是否出现呼吸困难、打喷嚏、鼻流清涕等不适症状。
2.病原学检测:采集鸡只呼吸道分泌物样本,进行细菌培养或PCR检测,以确认是否存在鸡毒支原体感染。
3.血清学检测:通过鸡只血清中的抗体检测,可以确定鸡毒支原体感染的存在。
治疗方案鸡毒支原体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以下几种:1.抗生素治疗:可以选择利福平、特比菌素等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
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时间应按照兽医师的建议进行调整。
2.支原体疫苗:可以使用鸽脑综合症疫苗进行预防和治疗,该疫苗可以减轻病情和提高鸡只的免疫能力。
3.支原体生物制剂:可以使用支原体溶菌酶进行治疗,该制剂可以降低病毒对鸡只呼吸道的损害。
预防措施除了药物治疗,以下预防措施也是重要的防控手段:1.强化饲养环境的管理:保持鸡舍的通风、卫生和温湿度适宜,减少鸡只之间的近距离接触,从而减少病原体的传播机会。
2.疫苗接种:及时接种支原体疫苗,提高鸡只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3.快速隔离和治疗:一旦发现感染,需要及时隔离患病鸡只,并给予适当的治疗,以防止疫病的扩散。
4.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鸡只的营养均衡,增强其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结论鸡毒支原体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如抗生素治疗、支原体疫苗接种和饲养管理等。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和支原体溶菌酶的应用来抑制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饲养环境管理、疫苗接种和快速隔离等方法,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鸡毒支原体感染,降低经济损失,并保护鸡只的生命和健康。
2019年第06期支原体,也称霉形体,是一类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其没有细胞壁,能够自我复制,能够通过细菌过滤器(0.22μm ),独特的性质使其获得了单独的分类命名。
其中能够引起鸡发病的支原体主要有鸡毒支原体和滑液囊支原体,英文缩写分别为MG 和MS。
MG 和MS 广泛存在于鸡场中,有的隐性感染,有的发病轻微,死亡率较低,容易被忽视,但与其他病原,如禽流感、新城疫、传支、法氏囊等病毒混合感染,会造成鸡场严重发病,影响生产水平,给鸡场带来重大损失,规模鸡场应该足够重视MG 和MS 的防控。
1MG 和MS 的危害MG 和MS 在鸡场环境中广泛存在,有的在鸡体内存在,但不发病,形成隐性感染,达到适宜的条件开始发病,病原难根除,易反复发病。
雏鸡病情较重,成年鸡发病较轻,可以通过接触水平传播,也可以通过受精、种蛋垂直传播。
据报道鸡毒支原体MG 在鸡场中感染率在50%以上,被认为是鸡场呼吸道病的主要致病原之一,病鸡表现咳嗽、流鼻涕、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等慢性呼吸道病,有的出现眼结膜炎症,面部肿胀等。
MG 病死率较低,但发病或隐性感染可造成鸡的生产能力下降,肉鸡增重下降或体重降低,蛋鸡产蛋下降,育雏率下降等,给鸡场带来严重损失。
MG 发病也可以破坏鸡的呼吸道纤毛和粘膜,产生免疫抑制,与禽流感、新城疫等混合感染,造成严重发病,另外有的鸡场接种一些弱毒疫苗后,鸡免疫系统受到影响,也可以引起MG 的大面积发病。
MS 滑液囊支原体主要引起鸡的腿关节病变,如滑液囊炎、腱鞘炎等症状,可以与新城疫、传支等疫病混合感染引起呼吸道症状。
与呼肠弧病毒混合感染引起关节炎症。
与大肠杆菌等混合感染引起心包炎、气囊炎等症状。
MS 与传染性法氏囊炎混合感染可产生鸡场产蛋下降,产畸形蛋,糙头蛋等。
另外鸡场出现的新城疫等疫病,也可以引发MS 的发病,造成严重损失。
2MG 和MS 的诊断首先应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进行初步判断,然后进行实验室诊断。
鸡毒支原体怎么治疗?鸡毒支原体感染好治吗?鸡毒支原体感染好治吗?鸡毒支原体感染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支原体病菌感觉上的,会使鸡出现咳嗽、气管罗音、鼻炎等症状,感染上毒支原体感染的鸡的生产性能会下降,鸡毒支原体感染好治吗?鸡毒支原体怎么治疗?鸡毒支原体感染好治吗?鸡毒支原体感染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支原体病菌感觉上的,会使鸡出现咳嗽、气管罗音、鼻炎等症状,感染上毒支原体感染的鸡的生产性能会下降,鸡毒支原体感染好治吗?鸡毒支原体怎么治疗?临床症状:感染常见的症状是呼吸道症状,表现咳嗽、喷嚏、气管罗音和鼻炎。
鼻炎尤其常见于火鸡,患禽一侧或双侧眶下窦发炎、肿胀,严重时眼睛张不开。
常用鼻涕塞堵塞鼻孔,有时鼻孔被粘液混合物堵满,病禽频频摇头急于甩掉,有时用翅膀指擦鼻液致使却上涂着鼻液变污。
常出现轻度结膜炎,眼上有清性分泌物,但有时眼睛炎症也很严重。
有时并节发炎出现趾行,但少见有站立不起的。
受感染鸡群生产性能下降。
鉴别诊断:由于鸡毒支原体病的外表症状并不是特有的,所以当鸡群出现呼吸道症状时要注意与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滑液支原体感染以及鸡霍乱的鉴别诊断,火鸡出现窦炎时要注意与衣原体感染的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有的可以应用血清学方法,有的可用病原分离的方法。
预防:目前我国还没有培育成无支原体感染的种鸡群,可以说所有鸡场都存在着鸡支原体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不出现明显症状。
一旦因不利因素应激,就可能暴发疾病引起死亡。
所以平时一定要作好饲养管理,提供平衡饲料,注意清洁卫生,舍内不准积粪尿,笼内不拥挤,避免各种应激因素:1、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一种减少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方法。
疫苗有两种,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
弱毒活疫苗:目前国际上和国内使用的活疫苗是F株疫苗。
F标致病力极为轻微,给1日龄、3日龄和20日龄雏鸡滴眼接种不引起任何可见症状或气囊上变化,不影响增重。
与新城疫活疫苗B1或LaSota株同时接种,既不增强彼此的致病力也不影响各自的免疫作用。
商品蛋鸡的支原体综合防控方案摘要:商品蛋鸡支原体综合防控方案对于保障鸡群健康和提高蛋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根除源头感染、疫苗接种和定期监测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防治支原体感染。
我们需要加强对商品蛋鸡支原体综合防控的研究和创新,提高行业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商品蛋鸡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商品蛋鸡;支原体;综合防控引言商品蛋鸡生产中,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致病率高、传播性强,给生产和经济带来很大损失。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支原体综合防控方案对于保障鸡群健康和提高蛋品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商品蛋鸡支原体综合防控方案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商品蛋鸡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情况。
1支原体感染的定义原体感染是指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这些微生物可以在人体内定植或繁殖,引起疾病的发生。
原体感染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等途径传播给其他人。
常见的原体感染包括流感、肺炎、性传播疾病等。
治疗原体感染一般会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
2支原体流行特点(1)支原体传播途径多样:鸡毒支原体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粪便、尘埃等途径传播。
感染的鸡只可以通过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等途径将病原体传播给其他鸡只。
(2)高度传染性:鸡毒支原体具有极高的传染性,一旦感染,鸡只会迅速出现症状,并迅速传播给同栏的其他鸡只。
特别是在密集的养殖环境中,传染速度更快。
(3)呼吸道感染:鸡毒支原体主要感染鸡只的呼吸道,引起鼻腔、咽喉、气管和肺部等部位的炎症。
感染后,鸡只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喘息、打喷嚏等症状。
(4)高病死率:鸡毒支原体感染后,病死率相对较高,特别是对于幼鸡和老年鸡,其抵抗力较弱,容易发展成为重症。
(5)免疫力差异:不同鸡种对鸡毒支原体的抵抗力有所不同,一些鸡种对鸡毒支原体较为敏感,容易感染和发病。
而一些品种具有较高的抗体水平,可以降低感染和发病的风险。
鸡支原体病及综合防治措施支原体感染是引起鸡和火鸡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
鸡毒支原体(MG)和滑液囊支原体(MS)是鸡和火鸡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
常拌发跛脚(关接炎和滑膜炎)、共济失调(大脑和皮层的实质性坏死和脉管炎)和眼部病变。
鸡毒支原体感染通常被命名为鸡慢性呼吸道病和火鸡传染性窦炎,其特征为呼吸啰音、咳嗽、鼻漏。
火鸡支原体(MM)感染也可引起火鸡呼吸道疾病、腿部病变和胚胎死亡,但严重性通常不及MG和MS感染。
没有并发其他疾病时,感染的鸡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症状,轻度到严重的啰音、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等,发病率高但死亡率底。
但多数情况下会出现混合感染,造成高死亡率和严重的经济损失。
慢性呼吸道病在任何鸡龄、任何期间的鸡群均可发生。
一支原体病的发病特点及危害1本病多发冬春季节,新/支疫苗接种,舍内通风不良,寒冷刺激都可诱发本病,与ND、IB、ILT混感时死亡加大。
是多病因呼吸道综合症的潜在诱因,破坏黏膜结构和功能,致敏黏膜,增加对呼吸道病原的易感性和发病死亡率。
2根据对全国20个省、市的血清学调查发现,鸡群中鸡毒支原体阳性感染率接近80%,鸡慢性呼吸道病已成为鸡场最难控制的疾病之一。
3在雏鸡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发育迟缓,出现大量的病、弱雏,导致小鸡的淘汰率上升。
4蛋鸡多表现为产蛋率下降,这种产蛋率通常会维持在一个低的产蛋水平上,会持续几十天至几个月不发生变化,因不象其他疾病引起的产蛋率下降那样突然和明显,往往会被养鸡人员所忽视。
通常情况下会下降10%左右,严重时可达20-30%。
蛋种鸡产蛋率、孵化、受精率、健母雏率都会受到影响。
有资料表明,MG感染后,雏鸡的弱雏率增加10%左右。
5鸡毒支原体主要在气管黏膜的纤毛上和气囊上定植,而气管纤毛末端和气囊上没有血管,而药物主要是通过血液运输到达作用部位,再通过扩散作用于支原体,因此药物只能减少气管纤毛和气囊上定植的支原体数量和减轻临床症状,而不能完全将其杀灭,因此鸡毒支原体感染一般为一次感染会终生处于持续感染的带菌状态,当鸡群处于应激状态,如寒冷刺激、疫苗免疫时,又会表现出临床症状。
健康养殖·防控80畜牧业环境 2020.02摘 要:鸡支原体病是由鸡败血性支原体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慢性呼吸道病,该病只感染鸡与火鸡,而且主要感染对象为1-2月龄雏鸡。
成鸡感染鸡支原体病后,虽然死亡率很低,但其多为隐发性,直接导致鸡群生产性能、产蛋性能、种蛋孵化率的下降,并且容易与其他疾病交叉感染,这无疑提高了后续诊断和治疗的难度。
因此,本文主要就鸡支原体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做出分析,希望可以更好维护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鸡支原体病;综合防治;经济效益1 引言随着畜牧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养殖场为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往往会不断提高动物的饲养量和饲养密度,该模式虽然能够帮助养殖户节省成本投入,但也容易带来一系列的风险问题,其中各类传染病就是最大的威胁。
为便于论述,笔者现就从鸡支原体病的相关内容做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2 病原从致病力角度来看,鸡败血性支原体可以分为鸡毒支原体、滑膜支原体以及火鸡支原体三类,但火鸡在我国饲养较少,因此就着重分析前两者。
2.1 鸡毒支原体其主要感染鸡呼吸道,从而引起慢性呼吸道病、气囊炎和窦炎等。
因为鸡毒支原体定植的气管纤毛末端和气囊没有血管,通过血液运输的药物无法直达患部,所以常规治疗只能减轻病症,而无法达到根除的效果。
2.2 滑膜支原体其主要感染鸡关节滑膜,从而引起关节炎,虽然该病原体对外界的体抗力不强,普通的消毒杀菌办法可使其失活,但鸡只患病后容易出现关节肿大、无法站立、行走困难等症状,一旦关节部位出现变形,则难以复原,所以对该病要把握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
3 流行特点鸡支原体病多发于寒冬及早春时节,气候严寒,鸡只抵抗力减弱,加之清洁卫生、营养供给、温湿度、通风等方面如果出现问题,就可能造成该病的出现或复发。
从传染源角度来看,病鸡和隐性感染鸡均是鸡支原体病的传染源,当健康鸡只与其接触后,病原体就可能通过飞沫或尘埃的方式进入呼吸道,进而构成传染。
2017年第11期鸡支原体病是一种规模化养鸡常见高发的传染病,随着病原体不断进化变异,毒力不断增强、发病率逐年增大。
精准掌握本病致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基本特点,有利于优化综合防控方案,减轻养禽业的损失。
1病原学鸡支原体(Mycoplasma 、又称霉形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原核微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对人畜均有致病性。
2流行特点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隐性感染鸡,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饮水、饲具、空气等也是潜在的传染源;传播途径较为广泛,最常见的是“水平传染(飞沫传染、空气传染、食入或吸入性传染)、垂直传染(种蛋传染)”两种途径;多数鸡易感,其中MC 主要感染鸡(4~8周龄)和火鸡(5~16周龄),纯种鸡较杂交鸡更为易感、症状更为明显、危害性更大,成年鸡多呈隐性感染过程,MS 主要感染鸡和火鸡,以4~16周龄的鸡和10~24周龄火鸡较为高发;在规模化、全舍饲、封闭式养殖条件下,鸡群处于高度应激(过敏)状态,四季温差大幅波动(寒冷、潮湿)、营养供应失衡、保洁消毒不严、生活环境恶化等经常会诱导发病。
3临床症状MC 引起的鸡慢呼病,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4~21d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则与侵入动物机体病原体数量、鸡的营养状况(健康度)、免疫力等有关,20日龄以内低龄雏鸡多呈急性发病、增长最为明显、病死率较高,20日龄以后育成鸡群抵抗力逐渐增强,一般病死率不高,常呈慢性病经过。
典型症状多见于低龄雏鸡,发病鸡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喷嚏、喘咳、流泪、涕下、湿性呼吸锣音、眼鼻分泌物增多、甩鼻、张口呼吸”等;病程中后期产生单侧或双侧眼结膜角膜炎症,眼睑肿胀及上下眼睑粘合,重症病例眼眶内逐渐蓄积豆渣状渗出物,可致羞明或失明;单纯性鸡慢呼病死率不高,但随其他继发(或并发)感染加剧,致死率随之增高(30%左右)。
中大鸡多呈隐性感染过程,生长发育受到一定抑制,免疫力有所下降;产蛋母鸡产蛋量明显下降,感染种蛋的孵化率极其低下且所孵化雏鸡成活率较低、病死率较高(80%~90%);过程极易发生其他感染,最易与致病性大肠杆菌发生混感,外在显症为“湿热下痢”;部分重症病例后期出现严重窦炎及呼吸道症状,并可因呼吸衰竭而致死。
鸡毒支原体怎么治疗?治疗鸡毒支原体病的药物鸡毒支原体病对鸡群的危害很大,严重影响养鸡场的养殖效益,那么鸡毒支原体怎么治疗?治疗鸡毒支原体病的药物有哪些?鸡毒支原体病对鸡群的危害很大,严重影响养鸡场的养殖效益,那么鸡毒支原体怎么治疗?治疗鸡毒支原体病的药物有哪些?鸡毒支原体的危害鸡毒支原体主要感染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并导致:1.生产水平下降:种鸡和蛋鸡产蛋率降低10%以上;孵化率降低10%~20%。
弱雏率增加10%。
肉鸡会出现呼吸系统的病理损伤,导致体重降低约38%,料肉比升高,饲料转化率降低21%,治疗费用增加。
2.鸡和火鸡感染支原体后的气囊炎导致屠宰加工过程中淘汰率增加、胴体淘汰或降级。
3.商品肉鸡做疫苗引起的一过性的呼吸道反应也和MG有关,如果不能及时恢复,持续3周以上则较难恢复。
4.无论是经卵垂直传递还是环境污染的水平传播,支原体都是早感染鸡群的一个病原体。
5.鸡毒支原体可破坏粘膜结构和功能,致敏粘膜,增加对呼吸道病原的易感性。
6.鸡毒支原体感染可加重疫苗的副反应鸡毒支原体怎么治疗?1、感染鸡群可选择使用抗支原体药物如强力霉素、泰乐菌素、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及替米考星和阿奇霉素等,对本病有一定效果。
2、上呼吸道黏膜纤毛层以及气囊结构少有血管分布,抗生素难以达到定殖部位或者局部有效血药浓度过低,加之支原体特有的免疫逃避的特点,使疗效较差且容易复发。
所以,在慢性呼吸道病的控制过程中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环境控制、疫苗免疫与药物防制等齐头并举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使用抗生素治疗本病时,应交替使用并适当延长给药时间,避免停药后复发的现象。
4、鸡毒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所以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对本菌治疗无效。
治疗鸡毒支原体病的药物1、泰乐菌素500~800mg/kg体重饮水,红霉素20~50mg/kg体重拌料,连用3~5天。
2、同时可对病鸡肌肉注射壮观霉素,剂量为30mg/kg体重;3、支原净按每1000mL水加入250mg剂量进行饮水,连用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