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自动化主站(精)
- 格式:ppt
- 大小:118.50 KB
- 文档页数:8
附件中国南方电网调动自动化系统运转缺点管理规定1合用范围1.1 本规定合用于南方电网各级调动自动化主站系统和发电厂、变电站(集控站)调动自动化设施的运转缺点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全部的改正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订正版均不合用于本规定。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规定。
DL/T 1040 -2007 电网运转准则DL/T 516 - 2006电力调动自动化系统运转管理规程Q/CSG 2 1003 -2008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动管理规程Q/CSG 1 0701 —2007输变电设施缺点管理标准CSG/MS 0406- 2005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企业电力生产事故检查规程Q/CSG MS0809-2005中国南方电网调动自动化管理规定3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规定。
3.1调动自动化系统调动自动化系统指经通讯通道连结的主站端和厂站端自动化设施,以及在其上运转的各种软件。
包含能量管理系统(EMS)、电能量计量系统(T MR)、广域相量丈量系统(WAMS)、调动管理信息系统( DMIS)、水调自动化系统、二次系统网络信息安全防备设施、机房电源及有关协助系统、厂站端自动化系统、相量丈量装置(PMU)等。
3.2运转缺点运转缺点是指调动自动化系统运转中发生的异样或存在的隐患。
这些异样或隐患将致使电网运转信息中止或错误,调动自动化系统靠谱性、稳固性降落,设施性能、响应时间、调理速运转缺点按其影响的程度挨次分为三类:紧迫缺点、重要缺点和一般缺点。
3.3紧迫缺点紧迫缺点指直接威迫调动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转,随时可能造成电网/ 设施事故、电网/ 设施阻碍或误调、误控电网运转设施,需立刻办理的异样或隐患。
3.4重要缺点重要缺点指严重威迫调动自动化系统安全但尚能坚持运转,不实时办理有可能造成电网/ 设施事故、电网/ 设施阻碍或误调、误控电网运转设施的异样或隐患。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是指用于对电网进行实时监视、运行控制和故障处理的一套系统。
它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电网数据采集系统电网数据采集系统是整个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底层基础,它负责采集和传输电网的各类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电网的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实时状态信息,以及设备的运行参数、故障信息等。
数据采集系统通常由远程终端单元(RTU)和传输网络组成,RTU负责在现场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而传输网络则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上级系统中进行处理。
2. 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对采集到的实时数据进行监视、分析和决策。
主站系统通常由计算机、数据库、通信设备等组成,它可以对整个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视,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主站系统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辅助系统的接口,进行故障处理、预测分析、计划调度等工作。
3. 运行控制与保护系统运行控制与保护系统是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控制和保护。
运行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电网的实时数据,进行自动化的设备控制操作,调整电网的运行状态,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保护系统负责在电网发生故障时,对故障进行快速的检测和隔离,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4. 调度自动化辅助系统除了上述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外,调度自动化系统还包括一些辅助系统,用于实现一些特定的功能。
这些辅助系统包括电网模拟仿真系统、故障录波分析系统、远程通信系统等。
这些系统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提供支持,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了多个不同的组成部分,这些部分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视、运行控制和故障处理等工作。
这些系统的良好运行,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组成是电力系统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我们继续深入了解这些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发挥作用,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调度主站系统的硬件架构摘要本文结合调度主站系统,分析了在配电自动化主站中的核心地位,讨论了调度计算机系统的典型配置,详细阐述了各类设备的主要功能及要求。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主站;硬件构成0 引言配电管理自动化主站计算机系统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完成信息处理和加工任务,是整个配电自动化的核心。
调度计算机系统主要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各类软件和通信设备组成。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核心是计算机系统。
1 调度计算机系统的配置目前的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普遍采用分布式的计算机网络。
分布式系统是把系统的各项功能分散到多台计算机中去,各台计算机之间用局域网相连并通过局域网高速交换数据。
人机联系处理机以工作站方式接在局域网上。
目前调度自动化系统普遍采用的模式是单机单网典型配置和双机双网典型配置。
单机单网系统当一台设备出现故障时,调度主站的运行被迫中断,因此可靠性不高。
该模式的主站往往用在对可靠性要求不高的系统中,或管理的系统规模较小。
一般重要的配电网,因调度主站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视控制,而配电网对可靠性要求很高,要求配电调度主站,运行要求为7×24小时运行模式,系统一旦启动,要求长期稳定运行,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或异常,主站系统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异常信息报告给调度员或系统维护人员。
分布式系统采用标准的接口和介质,把整个系统按功能分解分布在网络的各个节点上,提高了系统整体性能,降低了对单机的性能要求,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且系统的可扩充性增强。
调度主站设备分为3类: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通信设备,其它还包括调度显示屏幕、UPS 电源、调度电话交换机等。
计算机网络中的工作站分为三类:前置工作站、服务器、Web服务器、工作站。
工作站包括:调度员工作站、维护工作站,转发工作站等,为人机联系设备。
网络设备主要指调度交换机。
通信设备包括传输设备和接入设备。
2 各类设备的功能2.1 人机联系设备配电网管理采用配电调度自动化系统后,要求调度人员利用这一系统全面、深入和及时地掌握配电网的运行状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发出各种控制命令,以保证配电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
电力系统调度规程调度自动化设备管理第1条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包括:1.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能量管理系统(EMS)。
2.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及安全防护设备。
3.电能量计量系统。
4.电力市场运营系统。
5.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
6.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7.配电自动化系统。
8.主站系统相关辅助系统(GPS卫星时钟、机房值班报警系统、远动通道检测和配线柜、专用的UPS电源及配电柜等)等。
第2条调度自动化子站设备包括:1.远动终端设备(RTU)。
2.远动通信工作站。
3.变送器、交流采样测控单元及相应的二次测量回路。
4.电能量远方终端。
5.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接入设备和安全防护设备。
6.相量测量装置(PMU)。
7.专用的GPS卫星授时装置。
8.远动通道专用测试仪及通道防雷保护器。
9.子站自动化设备供电的专用电源设备。
10.自动发电控制(AGC)/自动电压控制(AVC)执行装置和遥调接□o11.关口电能计量表计的相关接口。
12.与其他系统连接的相关接口设备与电缆等。
第3条设备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的维护、检验、检修、技术改造和备品备件管理等,应按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的要求执行。
1.设备的维护按属地化管理,由设备维护单位按照相关设备的管理规定,负责设备的检查、缺陷管理、事故处理、运行分析和统计等工作。
2.设备检验管理(1)设备投运前必须通过检验,运行中的设备应进行定期检验。
(2)调度自动化信息采集有关的变送器、交流采样测控装置、电能计量装置等必须严格执行《电工测量变送器运行管理规程》、《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校准规范》和《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等有关规程进行检验。
(3)与一次运行设备相关的自动化设备的检验,应尽可能结合一次设备的检修同时进行。
(4)设备检验结果要及时记录,写出检验报告,并报相关的自动化运行管理部门备案。
3.设备检修管理(1)设备检修分计划检修、临时检修和故障检修。
(2)计划检修是指设备的更改、软硬件升级、大修等工作。
《电网监控技术》第4章思考题参考答案1、 画出调度自动化主站网络系统基本结构图,答:通信工作站调度员工作站PAS 、报表、电能量管理、维护等工作站主服务器终端服务器通道切换装置通道柜(内装通道设备)2、 试述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以下工作站的主要功能:a) 前置机(通信工作站)b) 调度员工作站c) 服务器d) 终端服务器e) PAS 工作站答:a ) 前置机(通信工作站)与各个厂站RTU 进行规约通信,报文解释/组装;实时数据库,为全网提供最新的实时数据;远动通道监视和控制。
b ) 调度员工作站电网调度员监视、控制电网运行的主界面;具有对电网操作控制的特权。
c ) 服务器历史数据库;为全网提供历史数据存储、查寻等服务。
d ) 终端服务器汇集多个中低速远动通道与高速网络连接。
e )PAS 工作站运行PAS 软件,为调度员提高电力系统分析应用功能。
3、 试述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支撑软件主要包括哪些子系统。
答;1) 数据库管理子系统2)网络通信管理子系统3)图形管理子系统4)报表管理子系统5)安全防护子系统4、试述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对操作系统的要求1)多用户——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2)多任务——允许多个任务/程序同时运行3)实时性——任务进程分优先级、高级任务响应速度快4)安全、可靠——不死机、抗病毒、兼容性好5)人机界面友好——使用方便5、试述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功能答案略6、简述前置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答:前置子系统主要由通信工作站(又称前置机)、终端服务器、通道切换装置和通道设备(如调制解调器)构成。
其中,通道设备用于将数据基带信号和通道信号的相互转换;终端服务器用于把多个中低速串行数据打包与高速网络数据相互转换;通信工作站负责主站与厂站端的通信控制和规约处理,包括:数据的接收和发送,通信规约的处理,实时数据库的刷新,通道监视和切换控制等。
通道切换装置用于双通道的切换。
7、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软件主要分为哪几层?答:操作系统、支撑软件、应用软件8、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常用的操作系统有哪几种?答:UNIX、WINDOWS、Linux9、试述电力二次安全防护的总体策略.答: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
自动化(主站)全过程技术监督精益化管理实施细则自动化(主站)全过程技术监督精益化管理实施细则(规划可研阶段)技术监督阶段监督内容技术监督专业序号监督项目关键项权重监督要点监督依据监督要求监督结果规划可研自动化1省级及以上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建设模式Ⅱ1.省级及以上调度应分级、独立建设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2.实现国、 分、省各级系统的分布式部署;3.通过模型、数据、画面等的源端维护和全网共享满足一体化运行。
Q/GDW 11360—2014《调度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6.1 建设模式省级及以上调度应分级、独立建设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实现国、 分、省各级系统的分布式部署,通过模型、数据、画面等的源端维护和全网共享满足一体化运行。
查阅资料(可研报告、可研审查意见)对监督要求条目,记录相关监督结果自动化2地区级及以下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建设模式Ⅱ1. 地区级及以下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应支撑调控一体化,满足地县一体化建设模式,确有需要的建设独立的县级电网调度控制系统;2.新建地区调度控制系统应在地调设置主系统,在县调设置子系统: 采用广域分布式采集模式时,由县调子系统实现就近范围内的厂站信息采集,由地调主系统实现数据的统一处理;对于电网规模较小的县级调度,可采用远程终端模式,在县调部署远程工作站实现电网的运行调度与控制。
3.初期规模较小、不具备配电自动化主站的地区,配调功能可嵌入地区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后期随着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发展,宜建设独立的基于配电自动化主站的配调功能,且能够与地区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互联。
Q/GDW 11360—2014《调度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7.1 建设模式7.1.1 地区级及以下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应支撑调控一体化,满足地县一体化建设模式,确有需要的可建设独立的县级电网调度控制系统。
7.1.3 新建地区调度控制系统应在地调设置主系统,在县调设置子系统,子系统采用广域分布式采集模式或远程终端模式接入地调主系统。
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方案【方案一】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方案一、概述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对能源、交通、通信等领域的调度管理和监控的系统。
本方案旨在建立一个高效、可靠、灵活的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以提升调度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系统组成1. 前端终端设备:包括调度员工作站和相关监控设备,用于接收和发送调度信息。
2. 通信网络:建立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实现调度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3. 后台服务器:负责接收、处理和存储调度信息。
4. 数据库:存储各类调度数据,提供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
5. 调度算法:采用智能调度算法,实现对调度任务的优化和智能分配。
三、系统功能1. 实时监控:通过前端终端设备,调度员可以实时监控各个调度节点的状态和运行情况,实时获取各种数据指标。
2. 调度指令下达:调度员可以通过系统下达调度指令,并将指令及时传输给相关设备,实现远程控制。
3.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和预测功能,为调度员提供参考意见。
4. 告警与故障处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设备状态,一旦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及时告警并提供相应的故障处理方案。
5. 数据安全和权限管理:系统采用多层次的数据安全措施,确保调度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实现权限管理,保障信息的访问和操作权限。
四、系统特点1. 高可靠性:采用双机热备份、冗余存储等技术手段,确保系统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2. 高效性:通过智能调度算法和分布式处理,系统能够高效地处理大量的调度任务和数据。
3. 灵活性: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适应性,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进行定制和升级。
4. 开放性:系统采用开放标准和接口,方便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和对接。
5. 可视化界面:系统界面简洁直观,操作友好,提升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
五、实施步骤1. 需求分析:充分理解调度管理的需求,明确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
2. 系统设计:基于需求分析,设计系统的硬件架构、软件模块和通信网络。
调度自动化系统电网调度自动化是电网运行的三大支柱之一,它是确保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提高调度运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随着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它已成为电网调度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帮手。
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从80 年代初在油田电网开始试验、应用,经过20 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为覆盖 4 座电厂、27 座110KV 变电所、32座35KV关口变电所、19座6KV变电所的较完善的实时监控系统。
油田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现场实时数据采集装置和控制设备;调度数据分析和指挥系统。
承担的业务有:电网三遥数据的接受、处理、显示、下发业务;对处理后的两遥数据还可进行高级应用分析业务;调度员培训仿真业务;电网调度优化检修实时智能操作票业务、 1 0座变电所无人值班集中监控业务等。
主要运行设备有:前置系统2 套、数据服务器8 台、磁盘阵列 1 套、网络交换机 3 台、数据工作站32 台等。
综合自动化变电所监控设备32 套,常规变数据采集终端(RTU)45台。
随着油田电网运行管理的完善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将不断向着更加安全高效、信息准确、功能齐全的方向发展。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结构图1、1电网调度SCADA 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一种电网运行实时监控系统。
通过对变电站数据的采集、处理,经过光纤、微波等传输设 备,将电网现场运行参数反馈至电力调度中心主站系统,经 过主站计算台分析处理,再现到调度员工作台上,使调度员 能够随时掌握电网动态信息,从而实现对变电所现场运行设 备的监视和控制,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 节和报警、及时发现各类事故等功能。
有效减轻调度员的工 作强度,提高调度人员指挥效率和事故处理速度。
变电所实时监视图ttft Ln's_i :UU _4*I ;'JLJ -U':-IJ!J J±|E 0 0 x *开蛙工啊:■ D^itol ^IDDO!: dr-#l JwC s J J_J _J_J:'耳它工誓曲Diiitail }^1M)D - oiWrL oP-^ri- Ji*] ;:羊护:;陨丹工作站; ■: nimiil^LMD :: DiBiT^JFlIH^;: 0:s*HlXPHHlll :Rlth-J.J 期丄创,」 ■ ai. NP-J*■』 呱厦工怖洁 : ^FLIDO |plr loirJ7X 尸、G OOG—I I KCEM I T TPJ 比昭和…二至越采节战 r»n ■ IKi] j is 視工;;生产凹廈工怦站 :;Di t >-tail 丽】』応;Di^t#ljF|O(Mk1、2电网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是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用于培训电网调度 员的计算机数字仿真系统。
电力公司调度自动化工作总结8篇篇1一、引言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调度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力公司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它能够实时监测、控制和管理电力系统,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报告将就电力公司调度自动化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工作成效,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二、工作概述1.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与维护:包括系统的硬件、软件配置,网络通讯的稳定性,系统的安全防护等。
2.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包括实时监测、故障诊断、预测分析、优化调度等,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3. 调度自动化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提高调度自动化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工作成效1. 系统建设成效: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对电力系统实时监测、控制和管理的目标。
系统硬件、软件配置合理,运行稳定,安全防护措施得当。
2. 应用成效: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实时监测、故障诊断、预测分析、优化调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系统应用数据准确,分析结果可靠,为电力公司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3. 人员培训成效:通过培训,调度自动化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得到了提高,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调度自动化系统。
同时,也加强了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
四、经验教训1. 系统建设经验: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加强软硬件配置,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同时,也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以便于未来的升级和扩展。
2. 系统应用经验:在系统应用过程中,需要加强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以便于更好地发挥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效用。
3. 人员管理经验:在人员管理方面,需要加强培训和考核,提高调度自动化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同时,也需要加强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电力行业防止电力自动化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电力通信网及信息系统事故的重点要求1 防止电力自动化系统事故1.1 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和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厂站的主要设备(数据采集与交换服务器、监视控制服务器、历史数据库服务器、分析决策服务器、磁盘阵列、远动装置、电能量终端等)应采用冗余配置,互为热备,服务器的存储容量和中央处理器负载应满足相关规定要求。
备用调度控制系统及其通信通道应独立配置,宜实现全业务备用。
1.2 主网500kV(330kV)及以上厂站、220kV枢纽变电站、大电源、电网薄弱点、通过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并网且装机容量40MW及以上的风电场、光伏电站均应部署相量测量装置(PMU)。
其测量信息应能满足调度机构需求,并提供给厂站进行就地分析。
相量测量装置与主站之间应采用调度数据网络进行信息交互。
新能源发电汇集站、直流换流站及近区厂站的相量测量装置应具备连续录波和次/超同步振荡监测功能。
1.3 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应采用专用的、冗余配置的不间断电源(UPS)供电,不应与信息系统、通信系统合用电源,不间断电源涉及的各级低压开关过流保护定值整定应合理。
采用模块化的UPS,应避免并联等效电阻过低,引起直流绝缘监测装置监测误告警。
UPS单机负载率应不高于40%。
外供交流电消失后UPS 电池满载供电时间应不小于2h。
交流供电电源应采用两路来自不同电源点供电。
发电厂、变电站远动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及其测控单元、变送器等自动化设备应采用冗余配置的不间断电源或站内直流电源供电。
具备双电源模块的装置或计算机,两个电源模块应由不同电源供电。
相关设备应加装防雷(强)电击装置,相关机柜及柜间电缆屏蔽层应可靠接地。
1.4 厂站内的远动装置、相量测量装置、电能量终端、时间同步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及其测控单元、变送器及安全防护设备等自动化设备(子站)必须是通过具有国家级检测资质的质检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运行维护分析摘要:随着电网覆盖面积的逐渐增大,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这也增加了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的运行维护难度。
本文将从调度自动让系统主站结构及优势入手,分析当前影响系统主站运行的隐患,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促进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运行维护效率,实现电网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运行;维护措施前言目前我国电力企业都已经开展了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满足了电网调度的需求,成为提高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
但是自动化系统自身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势必会对电网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运行维护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明确影响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实现对系统的优化,从而促进系统最大限度发挥积极作用,保障电网稳定可靠运行。
1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结构及优势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包括前置子系统、SCADA子系统等部分构成。
其中前置子系统作为实时数据输入、输出的中心,主要承担了调度中心与各所属厂站之间、与各个上下级调度中心之间、与其他系统之间以及与调度中心内的后台系统之间的实时数据通信处理任务,也是不同系统之间实时信息沟通的桥梁。
SCADA子系统负责处理FES子系统采集上来的实时数据,是调度员的眼睛和操作工具,用户的实时监视和操作,如远方遥控等都依赖于SCADA子系统提供的强大丰富的功能。
调度自动化系统作为电力调度与科学技术深度结合的产物,随着电力系统无人值班站的增多,许多原来在厂站端处理的事情,现在需要主站端的调度员根据系统实时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电网运行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从而保证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
自动化系统主站具有较强的拓展性,能够为电网发展提供保障,尤其是提供电网数据信息的分析和研究,能够实现数据实时共享。
正确理解主站基本数据,掌握系统基本操作,快速响应、及时解决系统出现的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中国南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运行规程1 适用范围1.1 本规程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各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的运行维护工作。
2 总则2.1 为规范中国南方电网各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的运行维护工作,确保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可靠和不间断运行,特制定本规程。
2.2 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指能量管理系统(EMS)、电能计量系统(TMR)、及其它调度工作相关的自动化系统主站的软、硬件设备,包括机房监控、电源、空调等辅助系统。
各级自动化部门应结合具体情况明确运行维护范围。
2.3 本规程根据《中国南方电网调度自动化管理暂行规定》及国家有关调度自动化专业的规程、规定制定。
2.4 各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的投运、监视、维护、检验、变更、故障处理、评价、退出等工作必须遵照本规程,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并贯彻执行。
2.5 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的运行维护工作应制度化、规范化。
各级调度自动化部门应建立并执行以下制度:a) 新设备投运制度;b) 运行值班制度;c) “两票三制”制度;d) 设备缺陷制度;e) 故障预案制度;f) 备品备件制度;g) 资料管理制度;h) 仪器、仪表及工具管理制度。
3 新设备投运3.1 新设备(功能)投运前必须通过验收和试运行,明确设备的运行维护责任。
3.2 新投运设备(功能)不得影响已投运设备(功能)的稳定运行。
3.3 新投运设备应具备运行维护所需的完整技术资料,设备及联接电缆标识清晰。
3.4 新投运设备应建立相应的设备台帐,指定专责人员对设备的运行进行连续的跟踪管理。
4 监视与维护4.1 运行值班人员按照相关运行值班制度的要求,对主站软、硬件设备的运行进行日常监视。
4.2 各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的日常监视工作至少包括:a) 监视主站系统软、硬件的各项指标,发现问题须及时诊断处理,或通知专责人员跟进,做好记录。
b) 定期核对信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c) 定期检查系统日志文件、进程和磁盘空间。
d) 对现场工作票的内容、实施条件和安全措施进行审核,办理许可手续。
电力科技 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运行维护存在问题及对策林志辉(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藤县供电有限公司,广西 梧州 543300)摘要: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有效使用,提高了工作人员对电网安全运行的预测水平和分析能力。
本文首先对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运行维护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希望可为广大供电企业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运行维护1 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体系构成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对电网稳定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主要由设备、调度和数据三大功能系统构成,设备功能主要对网络服务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测控制和维护,调度功能主要对电网运行进行调度,数据功能主要实现数据信息采集及分析处理。
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主要采用闭环控制体系,它主要包括监测和控制、处理机制、数据采集系统和调度运行系统。
2 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运行维护工作存在的问题2.1 硬件问题电源是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正常运行的动力保障,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如未设置独立的电源,系统的独立性会很差,在系统出现电源故障时,调度自动化系统会处于瘫痪状态,不能起到监控及控制的作用。
因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由计算机及控制系统构成,若服务器遭受雷击,整个调度系统的正常运行会受到影响,一些设备产生损坏,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防雷措施仍需不断完善。
2.2 应急反应机制有待完善当前很多电力企业都设置了应急反应机制,但这些制度不够健全,工作人员反应也不够及时,不能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产生故障后,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处理,给供电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2.3 日常运行维护制度有待健全因缺乏完善的日常运行维护制度,使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缺乏专人对全过程进行跟踪记录,没有及时记录主站产生故障的原因、时间、终端误码率等。
同时,也没有实时对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开展监测检验,使系统故障不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给安全供电带来隐患。
注:PageX对应PPT中的页数顺序。
录音注意事项:样例:4P18,应该读为4P幺8504317应该读为:五洞四三幺拐5042应该读为:五洞四两跳(第四声)闸Pagex等不读,以下为录音内容稿正式内容:Page1.欢迎参加《调度自动化主站通道维护》课程的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时长大约为:30分钟。
请点击开始学习按钮进入本课程的学习。
Page2.本课程的制作人员为:刘隆华、秦双双,来自广西电网公司河池供电局。
Page3.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维护人员懂得:1、调度自动化主站通道的定义2、调度自动化主站通道的种类掌握:1、调度自动化主站各类通道的维护方法Page4课程说明“本课程先通过对各类常见通道的介绍,进而提出针对各类通道有效的维护方法,适用于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通道维护的初、中、高级作业员”在课程开始之前,我们先做几道测试题看一下你对本课程所讲内容的了解程度。
Page4-1远动通道的重要意义恶劣天气下,电网设备极易发生故障跳闸。
如果没有远动,变电站就需要值班员24小时值班。
Page5课程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是远动通道定义与分类、第二章是调度自动化主站通道的维护,最后设置总结测试章节对课程知识进行回顾,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Page6第一章:远动通道定义与分类 1.1 远动通道定义传输远动信息的通道是连接调度主站端与厂站端相互传送信息的专用通道,叫做远动通道。
如图。
Page71.2 、按载体分类远动通道是联结主站与RTU 的神经,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否可靠稳定地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送远动信息的通道是否可靠。
在电力系统中,传输载体主要有载波、微波、光纤、卫星等几种。
目前远动通道比较常用的主要是采用载波和光纤通信传输方式。
如图所示。
Page81.3、按制式分类主要分为模拟传输、数字传输和网络传输三类。
Page9采用电力线载波机、模拟微波机等,远动终端输出的数字信号必须经过调制解调器(Modem)调制后才能传输,信号到达主站经过调制解调器(Modem)再解调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