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755.94 KB
- 文档页数:49
数控零件加工工艺分析针对机械制造行业越来越普及的数控零件加工技术,对其加工工艺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数控零件加工在过去数十年中经历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成为现代制造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制造方法。
本文将从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数控加工的特点、数控加工中的主要技术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以使读者对数控零件加工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数控加工工艺概述数控加工工艺是指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机床或加工设备进行自动化加工的一种现代化制造技术。
具有高效、精度高、柔性、可靠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
与传统的手工或半自动化加工相比,数控加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为误差,减少人力和设备成本,从而在制造过程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二、数控加工的特点1. 高精度。
数控零件加工可以实现微米级别的精度,且加工精确度稳定性高,不易受到环境、人为等因素的影响。
2. 高效率。
数控加工能够实现机器加工的连续、自动化,生产效率比其他普通加工方法高出一个数量级。
3. 操作简便。
操作人员只需配置好加工程序,载入数控系统中,加工过程中不需要对设备进行频繁的调整。
三、数控加工中的主要技术处理1. 数控编程数控加工首先需要对零件进行CAD设计,然后再将设计图纸转化为数控程序,最终通过计算机传输至机床或设备中进行加工。
2. 数控加工轨迹规划加工轨迹规划是数控加工中比较关键的一步技术处理。
数控机床需要根据程序所编的轨迹精确定位进行加工。
轨迹规划需要考虑加工路径的时间、精度、运动平滑性等多个因素,以达到理想的加工效果。
3. 数控加工切削切削是数控加工中最重要的技术处理之一,加工质量的好坏、加工速度的快慢都与刀具材料、刃磨工艺、切削参数等有着密切关系。
数控加工中常用的切削方式有铣削、钻孔、车削、磨削等。
四、数控加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式在数控加工过程中,由于材料、设备、环境、程序等因素影响,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会导致加工件质量下降,工艺费用增加,使生产效率降低。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是指对数控加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工艺条件进行细致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对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可以有效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并且满足客户对产品的要求。
下面将从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数控机床选择、刀具选择以及加工工艺参数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是数控加工的核心环节之一、在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时,需要确定加工过程中的每个工序的刀具路径和切削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其中,切削路径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切削时间,减小切削力和刀具磨损。
切削参数的选择需要根据工件材料、刀具材料以及所要求的加工精度等方面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
其次,数控机床的选择也是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数控机床的性能和精度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和效率。
在数控机床选择时,应根据所要加工零件的尺寸、形状、材料以及工艺要求等因素来确定数控机床的类型和规格。
同时,还要考虑数控机床的刚性、稳定性、动态响应特性和自动刀具切换等功能,以满足不同加工需求的要求。
再次,刀具的选择对数控加工的质量和效率也有着重要影响。
刀具的选择应根据工件材料、切削任务以及加工精度的要求来确定。
一般而言,硬质合金刀具适用于加工硬材料和高速加工,而高速钢刀具适用于加工软材料,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切削任务选择不同的刀具类型,如铣刀、钻头、车刀等。
最后,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是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重要环节之一、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加工质量和效率。
在选择加工工艺参数时,可以通过实验或者经验总结来确定最佳参数。
一般而言,切削速度应根据材料硬度、刀具类型以及切削任务来选择,进给速度应根据刀具的尺寸和刚性、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要求以及加工工艺的稳定性来选择,切削深度应根据加工目标和刀具的性能来确定。
此外,还要注意加工中的冷却液、润滑剂的使用以及工件夹紧装置的设计与选择等。
综上所述,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是数控加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加工工艺设计、数控机床选择、刀具选择以及加工工艺参数的详细分析和评估,可以优化加工过程,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与处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控加工技术在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与处理是保证数控加工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与处理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原理数控加工是利用计算机控制数控机床进行精密切削或造型加工的一种加工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图纸上的几何尺寸、形状和位置要求转化为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编程的方式将这些模型转化为数控指令,进而控制数控机床的运动轨迹、切削参数等,实现零件的加工。
数控加工工艺的前提是要了解工件的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
通过分析工件的几何形状、尺寸、表面质量要求以及材料的硬度、可加工性等参数,确定适合的数控加工方案。
在具体加工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工件的形状复杂程度、加工精度要求等因素,合理选择数控机床、刀具和切削参数等。
二、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方法1.几何形状分析:对于复杂形状的工件,需要进行多视图的几何形状分析,确定加工的主要特征面、特征线和特征点。
2.加工工艺分析:根据工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要求,结合加工设备和材料,分析出适合的加工工艺路线,并绘制出对应的加工工艺卡。
3.切削力与热量分析:分析切削力和热量对加工过程的影响,根据材料的可加工性和切削力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切削参数和冷却液。
4.程序分析:通过工艺分析,确定数控加工的主要工序和加工路径,在制定程序时,遵循合理、简洁、安全、高效的原则。
三、数控加工工艺的处理措施1.加工设备优化: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数控机床及其附件,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2.刀具选择与刀具磨损处理:根据工件材料和切削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及时处理刀具磨损问题。
3.切削参数调整:根据工艺分析结果,合理调整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和进给速度等切削参数,以保证加工质量。
4.刀具路径优化:通过选择合理的切削路径和切削顺序,减少进刀次数和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程序设计毕业论文数控铣床是一种用数控技术控制刀具在工件上进行铣削加工的设备。
在数控铣床零件加工过程中,合理的工艺分析和程序设计对于保证加工精度和提高加工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程序设计为研究内容,分析其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
首先,工艺分析对于数控铣床零件加工至关重要。
工艺分析是指通过对零件特点、材料性能等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参数。
在数控铣床零件加工过程中,不同的零件要求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参数,只有通过工艺分析才能确定最佳的加工工艺路线和参数,以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工艺分析还可以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加工难度较大的区域、切削力较大的位置等,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加工的顺利进行。
其次,程序设计是数控铣床零件加工的核心环节。
程序设计是指根据工艺分析的结果,编写数控程序,以实现对数控铣床的控制。
程序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加工结果,良好的程序设计可以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在程序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确定数控刀具的刀补和补偿方案,编写合理的切削路径和切削轨迹,以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此外,程序设计还需要考虑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加工力的控制、材料的选择等,以提高加工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程序设计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对零件进行全面的分析。
包括几何形状、尺寸、材料特性等方面的分析,确定加工目标和要求。
2.根据零件的特点和加工目标,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参数。
如铣床的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切削进给量等。
3.根据工艺分析结果,编写数控程序。
程序要考虑到零件的几何形状、加工道具的特点和刀具的路径。
4.在程序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模拟实验和试加工。
通过试验和实际加工,检验程序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5.对程序进行评估和调整。
根据试加工和实际情况,对程序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数控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与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数控加工是指利用计算机数控系统,通过编写程序控制机床工作来加工零件的一种加工方式。
在工业生产中,数控加工因其高精度、高效率、高灵活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其中数控铣削是一种常见的数控加工方式,本文将从工艺分析、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控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工艺分析是数控加工的一项前置工作,它的目的是确定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刀具,制定加工程序等,从而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具体而言,工艺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零件的材质和形状:不同材质的加工性能不同,加工时需要选择相应的切削参数和刀具;而零件的形状和结构也会影响加工难度和精度,需要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2. 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根据零件的要求,确定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切削参数和工艺措施。
3. 工序分析:对零件进行逐个工序分析,确定加工顺序、加工方向、加工路径和刀具选择等重要内容,同时把握好每个工序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4. 刀具选择:根据加工材料、零件形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刀具尺寸,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5. 加工程序制定:通过数控编程软件,编写机床加工程序,包括各种切削参数、刀具路径、指令参数等信息,为数控加工提供参考。
二、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数控铣削是一种高速旋转的刀具在工件表面上进行切削的加工方式,它广泛应用于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件的加工中。
数控铣削在工件制作中具有大量价值和应用,且数控铣削加工工艺也是半自动化和自动化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
要把好铣削的关,需要具备以下几点:1. 刀具选择:刀具的选择是影响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需要考虑切削材料,选择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等材质的刀具;其次要考虑刀具尺寸和形状,根据零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
2. 切削参数:切削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等,这些参数的选定与零件材料、刀具材料、刀具尺寸和表面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对于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数控车削加工是一种智能化的机械加工技术,它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旋转切削刃进行精密加工工艺。
这种工艺应用广泛,例如在机械零件加工、汽车零件加工、航空航天零件加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已经成为现代化生产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加深对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了解,本文将对其原理、工艺特点以及影响加工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数控车削加工的原理数控车削加工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旋转切削刃的切入切出轨迹,在由精密控制系统控制旋转刀具和旋转工件期间,以非常高效和准确的方式切割材料,从而精密的完成机械零件的加工过程。
二、数控车削加工的工艺特点1. 具有良好的加工精度,能够加工出高精度的工件。
2. 高效率、高精度的加工速度和工艺性能,可适应不同工件的要求。
3. 可以对复杂的形状进行加工,不受常规工具的限制。
4. 可以进行多种立体加工,将一些复杂的形状在三维环境下加工成工件。
5. 可以进行长周期的连续加工,而且可靠性强。
三、影响加工质量的因素影响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在设计和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考虑和控制,这样才能够保证加工出来的工件有稳定的质量、快速的加工速度、高效的生产效率。
1. 材料的性质材料的性质是决定加工工艺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不同材料的硬度和韧性特性不同,需要在数控车削加工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切削参数。
材料越硬,加工难度越大,刀具寿命也会受到影响。
2. 设备选择设备选择是另一个影响加工质量的因素。
不同的数控车削加工设备有不同的处理能力,操作熟练程度也会影响最终的加工质量。
3. 加工环境加工环境是影响加工精度的另一个因素。
加工环境中产生的光、温、震动等因素都会对加工精度产生影响。
尤其是在高精度加工时,需要保持温度和光线等因素尽量稳定,以确保加工精度。
4. 物理和化学参数螺纹角、工件直径、转速、切削宽度等物理参数自然会影响到加工质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此外,切削液、切削油等物化参数也是影响加工质量的因素,这会直接影响到工具的磨损和寿命。
数控车加工工艺总结第1篇答:数控加工工序的划分一般可按下列方法进行:(1)刀具集中分序法就是按所用刀具划分工序,用同一把刀具加工完零件上所有可以完成的部位。
在用第二把刀、第三把完成它们可以完成的其它部位。
这样可减少换刀次数,压缩空程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定位误差。
(2)以加工部位分序法对于加工内容很多的零件,可按其结构特点将加工部分分成几个部分,如内形、外形、曲面或平面等。
一般先加工平面、定位面,后加工孔;先加工简单的几何形状,再加工复杂的几何形状;先加工精度较低的部位,再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部位。
(3)以粗、精加工分序法对于易发生加工变形的零件,由于粗加工后可能发生的变形而需要进行校形,故一般来说凡要进行粗、精加工的都要将工序分开。
综上所述,在划分工序时,一定要视零件的结构与工艺性,机床的功能,零件数控加工内容的多少,安装次数及本单位生产组织状况灵活掌握。
另建议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还是采用工序分散的原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但一定力求合理。
数控车加工工艺总结第2篇对切削过程进行监控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加工过程监控粗加工主要考虑的是工件表面的多余余量的快速切除。
在机床自动加工过程中,根据设定的切削用量,刀具按预定的切削轨迹自动切削。
此时操作者应注意通过切削负荷表观察自动加工过程中的切削负荷变化情况,根据刀具的承受力状况,调整切削用量,发挥机床的最大效率。
2.切削过程中切削声音的监控在自动切削过程中,一般开始切削时,刀具切削工件的声音是稳定的、连续的、轻快的,此时机床的运动是平稳的。
随着切削过程的进行,当工件上有硬质点或刀具磨损或刀具送夹等原因后,切削过程出现不稳定,不稳定的表现是切削声音发生变化,刀具与工件之间会出现相互撞击声,机床会出现震动。
此时应及时调整切削用量及切削条件,当调整效果不明显时,应暂停机床,检查刀具及工件状况。
3.精加工过程监控精加工,主要是保证工件的加工尺寸和加工表面质量,切削速度较高,进给量较大。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分析数控铣削加工是现代制造业中常见的加工方式之一,它使用数控铣床进行金属材料的削除加工。
与传统的手工和半自动铣削相比,数控铣削具有高效、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
本文将从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和加工工具选择等方面,对数控铣削加工的工艺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工艺流程1.加工准备:明确加工件的尺寸要求、材料和加工工艺要求,并选择合适的加工刀具和夹具。
2.编写加工程序: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加工要求,编写数控机床可识别的加工程序。
3.加工装夹:根据加工程序,选择适当的夹具和装夹方式,在数控铣床上夹紧工件。
4.设定工艺参数:根据加工材料的性质和加工要求,设置合理的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参数。
5.加工加工:启动数控机床,进行自动化加工,监控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正确性。
6.加工检验:对加工后的零件进行检验,检查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7.加工记录:记录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和检验结果,以备后续生产参考。
二、工艺参数1.切削速度:是指刀具在单位时间内切削的长度。
根据加工材料的硬度和切削性能,合理选择切削速度,既能保证加工效率,又能保证刀具寿命。
2.进给速度:是指刀具在单位时间内在加工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进给速度的选择应考虑切削力和切削表面的要求。
3.切削深度:是指刀具在一次进给过程中所削除的材料层厚度。
切削深度的选择应使得切削力合理,既能保证加工效率,又能避免切削表面的质量。
4.刀具半径补偿:数控铣床会自动根据刀具半径补偿值进行补偿,使得加工轮廓与设计轮廓一致。
5.加工顺序: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切削力的分布情况,合理选择加工顺序,避免零件变形和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过大。
三、加工工具选择1.刀具材料:刀具材料应具有一定的硬度、耐磨性和耐冲击性,常用的刀具材料有硬质合金、高速钢和陶瓷等。
2.刀具形状: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形状,如平面铣刀、立铣刀、球头铣刀等。
3.切削刃数:根据加工材料的硬度和切削性能,选择合适的刀具刃数,既能保证加工效率,又能保证刀具寿命。
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与处理数控加工是一种现代化的加工方法,其与传统的手工雕刻、手动铣削有所不同,它是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工具进行雕刻、铣削、钻孔等一系列加工步骤的过程。
数控加工具有高效、高质、多样化等优点,其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汽车、军工、航空等领域。
数控加工工艺包括材料加工、加工工具选择、数控程序编制等方面,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些方面。
(一)材料加工数控加工材料的加工具有机床、工具等。
机床是数控加工中最基本的工具,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可选择数控铣床、数控车床、数控钻床等机床,这些机床具有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加工工件的需求。
而工具则是实现材料加工的关键,数控加工工具主要有刀具、钻头、铣刀等,它们的选择需要考虑工件的材质、所需精度、加工方式等因素。
(二)加工工具选择在数控加工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工具对于加工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有很大影响。
在选择工具时,需要考虑工作量、所需精度、切削速度、切削力、工具耐用性等因素,需在这些方面进行权衡取舍。
例如,选择刀具时需要计算切削力和扭矩,这有助于预估切削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前解决问题。
(三)数控程序编制数控程序编写是数控加工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和效率。
在程序编写中,需要精确计算加工车床、铣床等机床的坐标轴移动轨迹,确定刀具在加工中的位置和切削方向、刀具的进给量等参数。
在编写程序时,还需要根据被加工件的材质、形状、尺寸等因素灵活调整加工参数,重点关注数值的精度和正确性。
另外,在数控程序编制中还存在着问题就是加工零件与实际加工结果存在误差,这是由不同机床、工具、环境等因素所造成的,需要通过后期调整以确保加工质量。
总的来说,数控加工工艺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良好的运用需要在材料选择、加工工具选择、数控程序编制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处理。
图2.1 计算机数控系统框图计算机数控系统的核心是CNC装置,它不同于以前的NC装置。
NC装置由各种逻辑元件、记忆元件等组成数字逻辑电路,由硬件来实现数控功能,是固定接线的硬件结构。
CNC装置采用专用计算机,由软件来实现部分或全部数控功能,具有良好的“柔性”,容易通过改变软件来更改或扩展其功能。
CNC装置由硬件和软件组成,软件在硬件的支持下运行,离开软件硬件便无法工作,两者缺一不可。
1.什么是插补?为什么要进行插补?插补:在实际加工中,用一小段直线或圆弧去逼近(拟合)零件轮廓曲线,即直线或圆弧插补。
插补的任务:就是根据进给速度的要求,在轮廓起点和终点之间计算出若干个中间点的坐标值。
2.现代CNC系统插补的实现方法(1)由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实现;(2)全部采用软件实现。
3.插补算法分类:目前应用的插补算法分两大类:脉冲增量插补、数据采样插补(1)脉冲增量插补:插补的结果仅产生一个行程增量,以一个个脉冲的方式输出给步进电机。
点比较法和数字微分分析器 (Digital Differential Analyzer 简称:DDA) 方法图1.7 开环数控系统(2)数据采样插补 (或称:时间分割法)适合于闭环和半闭环控制系统。
补原理:它是把加工一段直线或圆弧的整段时间t细分为许多相等的时间间隔,即:单位时间间隔(插补周期T)。
每经进行一次插补计算,直到加工终点(如图1.6所示)。
2)特点:①插补运算分两步完成:第一步:粗插补,第二步:精插补。
②粗插补:在给定的起点和终点的曲线之间插入若干个点用若干条微小直线段来逼近给定曲线,每小段直线长度即步长)相等,并与进给速度V有关,加工一小段直线的时间为一个插补周期T,则ΔL=VT。
经过一个插补周期就进行一次插补计算,算出在该插补周期内各坐标的进给量,边计算,边加工。
④精插补:在粗插补时算出的每条微小直线段上,再做“数据点的密化”工作。
4.逐点比较法举例(1)逐点比较法就是每走一步都要将加工点的瞬时坐标同规定的图形轨迹相比较,判断其偏差,然后决定下一步的走向;如果加工点图形外面去了,就要向图形里面走;如果加工点在图形里面,就要向图形外面走(如图1.8所示)。
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和处理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数控加工在工业生产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
数控加工技术通过计算机控制设备的运行,实现对加工过程的精确控制,使得制造的成品具有更高的精度和良好的重复性,同时也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数控加工的工艺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处理方法。
一、数控加工的原理和优势数控加工是一种通过数字化方式控制加工设备运动和加工刀具的加工方法。
它不仅可以实现复杂零件的加工,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改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与传统机械加工工艺相比,数控加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复杂零件的加工精度高由于数控加工采用计算机数控技术,可以精确控制设备移动及切削参数,因此能够实现工件在三维空间内的高精度加工,从而保证制作出的产品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均达到高标准。
2.生产批量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得到满足由于采用计算机数控技术,可以通过改变设备参数,实现对不同产品进行批量化生产,还可以因不同产品需求而进行个性化生产,并且在每次生产过程中保证产品一致、符合要求。
3.大大降低了生产人员的要求在使用数控加工设备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只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即可实现将零件的加工由花样加工变为计算机数控加工,大大降低了产业对技术人员的要求,同时也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
二、数控加工的主要工艺数控加工的主要工艺有三种:数控车床加工、数控铣床加工、数控电火花加工。
下面我们针对这三种工艺进行详细分析。
1. 数控车床加工数控车床加工是使用计算机数控设备控制车床进行自动加工的传统加工过程的替代品。
它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在机械坐标系下高效地进行反复加工,计算机根据处理器的指令控制车床上的加工刀具进行加工,从而快速高效地生产产品。
数控车床加工所制造出的产品具有高精度和表面质量好的特点。
2. 数控铣床加工数控铣床加工是计算机数控设备的常用功能之一,可用于完成零件的平面、曲面、立体等多种形状的加工任务。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一、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1.数控车床主要加工对象数控车床的主要加工对象有:精度要求高的回转体零件、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的回转体零件、表面形状复杂的回转体零件、带特殊螺纹的回转体零件。
2.数控车床加工工艺的主要内容选择适合在数控车床上加工的零件,确定工序内容;分析被加工零件的图样,明确加工内容和技术要求;确定零件的加工方案,制定数控加工工艺路线;加工工序的设计;数控加工程序的调整。
3.数控车床加工路线的拟订车削加工工艺路线的拟订是制定车削工艺规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选择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划分加工阶段、划分工序以及安排工序的先后顺序等。
(1)加工方法的选择。
每一种表面都有多种加工方法,具体选择时应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材料、结构形状、尺寸及生产类型等因素,选用相应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
(2)加工阶段的划分。
粗加工阶段:其任务是切除毛坯上大部分多余的金属,使毛坯在形状和尺寸上接近零件成品;半精加工阶段:其任务是使主要表面达到一定精度,留有一定的精加工余量,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准备;精加工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保证主要表面达到规定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主要目标是全面保证加工质量;光整加工阶段:对零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的表面,需要进行光整加工,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尺寸精度、减小表面粗糙度。
(3)工序的划分原则。
工序集中原则:指每一道工序包括尽可能多的加工内容,从而使工序的总数减少。
工序分散原则:就是将工件加工分散在较多的工序内进行,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很少。
(4)加工顺序的安排。
先粗后精、先远后近、内外交叉原则、基面先行原则。
二、零件加工工艺分析1.零件图的分析图1如图1,该零件是一个典型的螺纹轴(带内孔)零件。
零件长度中等,而且长度尺寸要求不高,均属于自由公差范围。
该工件右侧有一直径为28mm、公差为0.021mm、深度为14mm的内孔,表面粗糙度值为1.6μm,可以作为同轴配合的孔。
机械类数控零件加工工艺分析毕业论文设计摘要:数控技术是现代机械制造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提高零件加工精度、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生产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以其中一种机械零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加工工艺的分析与优化,探讨了数控加工工艺在提高终产品质量方面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数控加工,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优化1.引言随着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在零件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传统的加工方式对于复杂形状零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无法满足要求,而数控加工可以通过程序控制加工设备的运动轨迹,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因此,对于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与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零件加工基本工艺零件加工的基本工艺包括:设计与方案分析、工序规划与工艺策划、数控编程与加工、零件检测与工艺优化。
其中,数控编程与加工是实现数控加工的核心环节,通过编写工艺卡和数控加工程序,控制机床的运动轨迹,实现零件的精确加工。
3.加工工艺分析对于该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的分析主要包括:零件的结构特点分析、工艺性分析和先进性分析。
3.1零件结构特点分析通过对零件结构的分析,了解零件的材料要求、加工精度要求以及表面处理要求等。
3.2工艺性分析工艺性分析是指根据零件结构特点,分析零件加工中可能出现的工艺性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工艺技术措施。
常见的工艺性问题包括:内外轮廓加工、槽加工、孔加工、螺纹加工等。
3.3先进性分析先进性分析主要从工艺技术的角度评价零件加工工艺的先进性,包括:数控编程、刀具选择、加工路径设计等。
通过引入先进的工艺技术,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4.加工工艺优化通过分析零件加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可以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在数控编程方面,可以采用优化的刀具路径设计,减少切削路径的交叉和重复,提高加工效率。
在刀具选择方面,可以选用合适的刀具材质和刀具类型,提高切削效果。
在加工参数选择方面,可以根据零件材料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进给速度、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实现更高的加工质量。
数控加工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对数控加工零件的工艺性分析,主要包括产品的零件图样分析和结构工艺性分析两部分。
其中4.1.1所述“零件图的审查”内容同样适用于数控加工。
(1) 零件图样分析①零件图上尺寸标注方法应适应数控加工的特点,如图4-30(a)所示,在数控加工零件图上,应以同一基准标注尺寸或直接给出坐标尺寸。
这种标注方法既便于编程,也便于尺寸之间的相互协调,又有利于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测量基准和编程原点的统一。
零件设计人员在尺寸标注时,一般总是较多地考虑装配等使用特性,因而常采用如图4-30(b)所示的局部分散的标注方法,这样就给工序安排和数控加工带来诸多不便。
由于数控加工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都很高,不会因产生较大的累积误差而破坏零件的使用特性,因此,可将局部的分散标注法改为同一基准标注或直接标注坐标尺寸。
(a) (b)图4-30 零件尺寸标注分析(a) 同基准标注 (b) 分散标注②分析被加工零件的设计图纸,根据标注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等相关信息,将加工表面区分为重要表面和次要表面,并找出其设计基准,进而遵循基准选择的原则,确定加工零件的定位基准,分析零件的毛坯是否便于定位和装夹,夹紧方式和夹紧点的选取是否会有碍刀具的运动,夹紧变形是否对加工质量有影响等。
为工件定位、安装和夹具设计提供依据。
③构成零件轮廓的几何元素(点、线、面)的条件(如相切、相交、垂直和平行等),是数控编程的重要依据。
手工编程时,要依据这些条件计算每一个节点的坐标;自动编程时,则要根据这些条件对构成零件的所有几何元素进行定义,无论哪一个条件不明确,都会导致编程无法进行。
因此,在分析零件图样时,务必要分析几何元素的给定条件是否充分,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人员协商解决。
(2)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①零件的内腔与外形应尽量采用统一的几何类型和尺寸,这样可以减少刀具规格和换刀次数,方便编程,提高生产效益。
②内槽圆角的大小决定着刀具直径的大小,所以内槽圆角半径不应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