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机构设置的通知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辽宁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辽宁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一、总则(一)为规范辽宁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一下简称省食品安全委)及其办事机构的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通知》(国办[2010]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的通知》(国办函[2010]39号)、《关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机构设置通知》(中央编办发[2010]202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则。
(二)省食品安全委是省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的议事协调记机构。
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称省食品安全办)为省食品安全委的办事机构,承担省食品安全委的日常工作。
二、组成(一)省食品安全委主任由省政府领导同志担任,副主任由省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部门领导担任;省食品安全委委员由下列有关部门的一名领导同志担任;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编办、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民委、省监察厅、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环保厅、省农委、省海洋渔业厅、省服务业委、省工商局、省质检局、省卫生厅、省畜牧兽医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政府法制办、省食品安全办、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大连海关、沈阳海关。
(二)省食品安全委委员需要调整的,经所在单位提出意见后,由省食品安全办按程序报批。
三、省食品安全委主要职责(一)贯彻落实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国家食品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我省食品安全工作的政策,推动食品安全相关地方立法。
(二)按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研究部署、指导协调全省食品安全工作。
(三)分析全省食品安全形势,研究解决食品安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
(四)制定、发布、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实现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过程无缝隙监管。
(五)整合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和食品检验等技术资源共享。
(六)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全面保障。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是我国食品安全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全国范围内的食品安全工作。
下面是对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介绍,内容分为三个方面:组织机构、职责权限以及取得的成绩。
一、组织机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设有主任委员和若干个副主任委员,由国务院委派,主要由国务院相关部门领导组成,如国家质检总局、农业农村部等。
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组织、信息报送等职能。
2.规划研究室:负责制定和修订食品安全的中长期规划,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战略研究。
3.标准与监测室:负责制定食品安全相关的标准和监测技术规范,组织食品安全监测和评估工作。
4.风险评估室:负责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进行科学判断和决策。
5.法规与立法室:负责制定和修订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对相关立法进行协调与指导。
二、职责权限: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如下:1.统筹协调:负责统筹协调全国范围内的食品安全工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合作。
2.规划制定:制定和修订食品安全的中长期规划,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推动食品安全工作的发展。
3.标准制定:制定食品安全相关的标准和监测技术规范,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和管理。
4.风险评估:负责对食品安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发生。
5.突发事件: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进行科学判断和决策,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6.法律立法:制定和修订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推动相关立法工作的进展。
7.信息发布:及时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加强消费者教育和公众参与。
三、取得的成绩: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在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加强监管体制: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检验等环节的监管。
2.提高标准水平: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食品安全相关标准,提高了食品安全的监测和管理水平。
3.加强科技支撑:推动食品安全监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提高了食品安全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2008)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08.07.10•【文号】国办发[2008]100号•【施行日期】2008.07.10•【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机关工作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0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二○○八年七月十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国务院关于部委管理的国家局设置的通知》(国发〔2008〕12号),设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部级),为卫生部管理的国家局。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已由国务院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将药品、医疗器械等技术审评工作交给事业单位。
(三)将综合协调食品安全、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职责划给卫生部。
(四)将卫生部食品卫生许可,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以下简称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和保健食品、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的职责,划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主要职责(一)制定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和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政策、规划并监督实施,参与起草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草案。
(二)负责消费环节食品卫生许可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三)制定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开展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状况调查和监测工作,发布与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有关的信息。
(四)负责化妆品卫生许可、卫生监督管理和有关化妆品的审批工作。
(五)负责药品、医疗器械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负责制定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制、生产、流通、使用方面的质量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
(六)负责药品、医疗器械注册和监督管理,拟订国家药品、医疗器械标准并监督实施,组织开展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负责药品、医疗器械再评价和淘汰,参与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组织实施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一、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强。
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为了确保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符合安全标准,建立一个科学、高效、协调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至关重要。
二、目标与原则(一)目标1、有效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降低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3、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食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二)原则1、科学性原则:依据食品安全的科学原理和相关法律法规,合理设置机构和职能。
2、独立性原则:保证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能够独立行使职权,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3、协调性原则: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4、高效性原则: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监管效率,及时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三、机构设置及职责(一)食品安全委员会1、作为食品安全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全局工作。
2、制定食品安全战略和政策,指导和监督各部门的工作。
3、研究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监管执法部门1、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督管理。
组织实施食品质量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
查处食品违法违规行为。
2、农业农村局监管农产品的种植、养殖环节,保障初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执法检查。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3、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食品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管理。
监督食品广告和商标的合法性。
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举报。
(三)检验检测部门1、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承担食品的检验检测工作,为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
研究开发新的检测方法和技术。
(四)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部门1、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收集、分析食品安全风险信息。
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为决策提供依据。
2、应急管理办公室制定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协调处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五)信息管理与宣传教育部门1、食品安全信息中心负责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4‟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2013年3月以来,各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的决策部署,坚持机构改革和强化监管“两手抓”,促进了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但一些地方机构改革进展缓慢、力量配备不足,个别地方监管工作出现断档脱节,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加大、问题时有发生。
近期,“上海福喜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要求充分认识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举一反三,完善监管体制,切实管住管好。
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经国务院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有关文件、《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18号)精神以及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等有关要求,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建立覆盖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全过程的最严格监管制度,确保中央政令畅通,执行不搞变通、不打折扣。
二、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进度缓慢的地方要制定时间表、拿出硬措施,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抓紧完成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组建工作,加强基层监管执法和技术力量,健全食品药品风险预警、检验检测、产品追溯等技术支撑体系,确保各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有足够力量和资源有效履行职责。
要把监管触角延伸到基层和乡镇(社区),尽量缩短改革过渡期,打通监管执法的“最后一公里”,消除监管死角盲区,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三、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和国发…2013‟18号文件关于省、市、县三级组建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对食品药品实行集中统一监管的要求,充分考虑食品药品监管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特殊重要性,保持食品药品监管体系的系统性。
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一、组织机构设置1. 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 负责协调和推进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主要成员包括食品安全专家、食品生产企业代表、监管部门代表等2. 食品安全管理部门- 负责制定和执行食品安全管理政策、法规和标准- 进行食品安全检查、监测和风险评估- 处理食品安全投诉和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工作3. 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对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 执行食品安全检查、监测和处罚措施- 审批食品经营许可证和产品注册证等4. 食品安全信息中心- 收集、整理和发布相关食品安全信息- 提供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 建立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二、职责和权力划分1. 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 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促进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制定食品安全管理的长期规划和发展战略- 审议重大食品安全决策事项2. 食品安全管理部门- 负责制定和发布食品安全管理政策和规定- 监督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措施和质量管理体系- 组织食品安全培训和宣传活动3. 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执行食品安全检查和监测任务- 处理食品安全投诉和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制止4. 食品安全信息中心- 收集和整理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提供给相关部门和公众使用- 发布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引导消费者正确选择食品- 组织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三、工作流程和合作机制1. 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推动食品安全管理的顺利实施。
2. 食品安全管理部门与食品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合作,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符合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
3. 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和抽样检测,保障食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
4. 食品安全信息中心与各部门合作,及时发布食品安全信息,提供相关咨询和预警服务。
四、监督和评估机制1. 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会议,评估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进展和效果。
2. 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对食品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其履行职责。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公布日期】2004.12.15•【文号】中央编办发[2004]35号•【施行日期】2004.12.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04]35号)农业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以下简称《决定》),经国务院、中央编委领导同意,现就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有关问题进一步明确如下:按照《决定》提出了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将现由卫生部门承担的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卫生监管职责划归质检部门;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
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卫生的日常监督,要严格实行生产许可、强制检验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严厉查处生产、制造不合格食品及其他质量违法行为;要将生产许可证发放、吊销、注销等情况及时通报卫生、工商部门。
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质量监管,要认真做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注册工作,取缔无照生产经营食品行为,加强上市食品质量监督检查,严厉查处销售不合格食品及其他质量违法行为,查处食品虚假广告、商标侵权的违法行为,要将营业执照发放、吊销、注销等情况及时通报质检、卫生部门。
卫生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和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卫生许可和卫生监管,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卫生许可,卫生许可的主要内容是场所的卫生条件、卫生防护和从业人员健康卫生状况的评价与审核,要严厉查处上述范围内的违法行为,并将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吊销、注销等情况及时通报质检和工商部门。
成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文件一、背景食品安全是我国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之一。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安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特决定成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
二、机构名称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的正式名称为“国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三、职责和权限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和权限如下:1. 制定和完善相关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2. 监督和管理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等环节的食品安全工作;3. 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许可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其产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4. 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5. 接受食品安全投诉和举报,及时处理并做出相应的处置措施;6. 其他与食品安全管理相关的职责和权限。
四、组织架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的组织架构如下:1. 机构领导:由一名主任和若干副主任组成,负责机构的整体工作;2. 食品安全监督部门:负责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3. 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的制度和标准;4.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部门:负责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5. 食品安全投诉处理部门:负责受理和处理食品安全投诉和举报。
五、工作要求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的工作要求如下:1.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形成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网络;2. 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确保食品安全监管的公正和公正;3. 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和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权益;4.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六、其他事项本文件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的内容,将按照相关程序进行。
以上为成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文件的内容。
---注意:本文档使用的内容纯属虚构,不涉及实际情况,请勿引用。
关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机构设置的通知
中央编办发〔2010〕202号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通知》(国发〔2010〕6号),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作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经国务院和中央编委领导同志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要职责是:组织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方针政策,组织开展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组织拟订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并协调推进实施;承办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交办的综合协调任务,推动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完善综合监管制度,指导地方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开展相关工作;督促检查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督促检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并负责考核评价;指导完善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重大整顿治理和联合检查行动;推动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组织拟订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监督、指导、协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及责任调查处理工作;规范指导食品安全信息工作,组织协调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工作,开展有关食品安全
国际交流与合作;承办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会议、文电等日常工作;承办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不取代相关部门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职责,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综合司、协调指导司、监督检查司、应急管理司4个内设机构,机关党委办事机构设在综合司。
机关行政编制30名。
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1名,司局级领导职数12名。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机关财务、后勤及离退休干部工作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代为管理。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