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17.逻辑判断考点:论证推理之“削弱题型总结”
- 格式:pdf
- 大小:108.51 KB
- 文档页数:7
判断推理-削弱题型在公务员考试中,削弱题型是逻辑判断部分的重点题型,削弱题型的解题思路是将某选项放入前提和结论中,使段落推理成立或结论的可能性降低,这个选项就可能是正确答案。
削弱题型的解题关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推理关系,即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其次,根据题目的问题来明确削弱的方向是针对前提、结论还是论证本身。
因此削弱的途径分为:削弱前提、削弱论据、削弱论证方式。
结合途径常用的削弱方法有否定假设、反对方法、无因有果、有因无果、因果倒置、存在他因等。
1. 否定假设因为假设连接着前提和结论,如果否定了假设,就能动摇题干中的依据,从而说明题干推理是不可行的,起到削弱题干论证的作用。
例:一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发动机,安全性能要好于旧型发动机。
在新旧两种型号的发动机同时被销售的第一年,旧型发动机的销量超过了新型发动机,该制造商于是得出结论认为安全性并非客户的首要考虑。
下面哪项如果正确,会最严重地削弱该制造商的结论?( )A.新型发动机和旧型发动机没有特别大的价格差别B.新型发动机可以被所有的使用旧型发动机的飞机使用C.私人飞机主和航空公司都从这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这里购买发动机D.客户认为旧型发动机在安全性方面比新型机好,因为他们对旧型发动机的安全性了解更多分析:题干推论的假设是客户对新、老发动机在安全性能方面的了解程度一样,所以要削弱该推论,只要否定了这个假设即可,答案为D。
2. 反对方法有一类削弱题型中题干的推理为“为达到一个目的而提出的一个方法”,要削弱题干,就要找出使这个方法不可行的选项。
例:某乡间公路附近经常有鸡群聚集。
这些鸡群对这条公路上高速行驰的汽车的安全造成了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交通部门计划购入一群猎狗来驱赶鸡群。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上述计划构成质疑?( )A.出没于公路边的成群猎狗会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B.猎狗在驱赶鸡群时可能伤害鸡群C.猎狗需要经过特殊训练才能够驱赶鸡群D.猎狗可能会有疫病,有必要进行定期检疫分析:反对方法的削弱就是指出“方法不可行”,即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身就是个问题。
“削弱型”逻辑判断快速解题技巧归纳一、什么是“削弱型”?“削弱型”就是题干给出一个完整的推理或论证,表达出某种观点,要求考生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一个选项,对题干的推理或论证进行反驳,从而使其不成立,或者使其结论的可靠性程度降低。
通俗地说,就是与题干的论证“唱反调”。
从命题思路上看,“削弱型”主要有两种情形:(1)否定论题,即在选项中寻找与题干观点相反的选项来否定论题;(2)否定论据,即在选项中寻找与题干论据相反的选项来否定论据。
从提问方式上看,“削弱型”分为“最能削弱型”和“最不能削弱型”两种。
提问的方式不同,解题的思路和技巧也有所不同。
分别阐述如下:二、最能削弱型1.“最能削弱型”的常见提问方式是:(1)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2)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有力地质疑上述论证的结论?(3)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以上观点?在作答“最能削弱型”时,应该先将与题干保持一致的选项排除掉,剩下的与题干相矛盾或不一致的选项,就是能削弱的选项。
有时,有两个或多个选项都对题干构成“削弱”,则需要比较它们的削弱程度,从而找出“最能削弱”的一项。
2.“最能削弱型”的解题模型是:第一,明确题干论证的论题是什么,论据是什么。
第二,确定反驳的方向,可以反驳论题,也可以反驳论据。
第三,如果某个选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题干论证不成立,或者使其结论的可靠性程度降低,那么这个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例题1:现在市面上电子版图书越来越多,其中包括电子版的文学名著,而且价格都很低。
另外,人们只要打开电脑,在网上几乎可以读到任何一本名著。
这种文学名著的普及会大大改变大众的阅读品味,有利于造就高素质的读者群。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A.文学名著的普及率一直不如大众读物,特别是不如健身、美容和智力开发等大众读物。
B.许多读者认为电脑阅读不方便,宁可选择印刷版读物。
C.一个高素质的读者不仅仅需要具备文学素养。
D.真正对文学有兴趣的人不会因文学名著的价钱高或不方便而放弃获得和阅读文学名著的机会,而对文学没有兴趣的人则相反。
公务员判断推理削弱与加强题解答方法公务员判断推理削弱与加强题解答方法一、明确问法,注意问法中的否定词及“除了”考场上气氛比较紧张,很多考生做错题目的原因是没有看清楚问法。
在审问法的过程中大家要注意否定词和“除了”,要明确是选项是否能削弱或者加强。
例如:1、“以下哪项能够质疑题干,除了:”这种问法是让大家选择一个不能削弱题干结论,即把能削弱的选项排除,选择无关项或者加强项。
2、“以下哪项能够加强题干,除了:”这种问法是让大家选择一个不能加强题干结论,即把能加强的选项排除,选择无关项或者削弱项。
二、分析题干,明确题干的论据和结论的主要内容有些逻辑题目比较长,并且夹杂其他专业知识,这个时候题干往往不太好理解。
碰到这样的题目,大家千万不要受题干中专业知识的影响,只需要把题干的主要观点及论据找到概括出来即可,不用深入研究专有名词具体的含义。
常考的判断推理削弱方法1、与题干结论相反的事实削弱——事实反例在选购地板时,消费者都很关心地板散发的气味,因为地板的刺激性气味强往往是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一种表现。
最近有一种据称是香味环保地板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销售人员声称地板散发的香味可以消毒杀菌,去除空气中的异味。
当销售人员在推销这种产品时,往往会拿来几种不同的地板,让有购买意向的消费者闻一闻,并指出散发着清香气味的地板,即是香味环保地板。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销售人员的观点?A、事实上,由于木材本身的气味以及受制造工艺所限,地板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B、气味并不是判别地板是否环保唯一标准,除气味外,消费者更关心地板中有机挥发物的含量C、到目前为止,国家有关部门还没有出台香味环保地板的专门标准,所谓的“香味”不过是厂家炒作的概念D、检验证明,不少厂商是通过在地板中添加大量香精等化学助剂来达到掩盖或者中和刺激性气味的目的【答案】D【解析】可能性推理削弱型。
销售人员的观点:指出散发着清香气味的地板是香味环保地板。
逻辑判断-削弱-否定论点否定论点是削弱题中的常考削弱方式,也是力度最强的一种削弱方式。
否定论点有两种具体的形式,一种是直接否定,还有一种是举反例进行否定,本文重点给大家讲解举反例这种削弱方式。
所谓举反例,就是举一个与论点表述相反的例子来证明论点不成立即可。
例:吃黄瓜有利于减轻体重。
举反例:“小聂每天吃2斤黄瓜,体重从未发生过变化”通过举小聂这个人的例子,来说明吃黄瓜不能减轻体重。
削弱力度上来讲,举反例要弱于直接否定。
题型示例2007年以来,我国正式启动了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的试点工作,金融租赁行业迅猛发展,行业内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整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从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角度看,金融租赁行业在降低传统实体企业的固定成本、助力实体企业技术革新和提升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要求相比,金融租赁业还未充分发挥其业务特长和优势。
下列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观点的是:A.金融租赁行业覆盖面偏窄B.金融租赁行业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助力C.金融租赁行业整体客户黏性较低D.金融租赁行业盈利模式相对单一【题干分析】选择“最能质疑上述观点的是”的选项。
没有明显的观点提示词,“但是”表转折,后面往往是论点: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要求相比,金融租赁业还未充分发挥其业务特长和优势。
但是前面是个背景介绍,不是论据,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因此,只能考虑削弱论点。
【选项分析】A项:“覆盖面偏窄”说明不好,奔着没有发挥了其业务特长和优势来说,加强项,排除。
B项:“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助力”说明发挥了特长和优势,举反例削弱题干论点,举反例削弱没有直接否定论点好,要看其他选项,保留。
C项:“整体客户黏性较低”说明不太好,奔着没有发挥特长和优势来说,可以支持,排除。
D项:“模式相对单一”说明不好,奔着没有发挥特长和优势来说,可以支持,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题型汇总公务员考试作为选拔国家公职人员的重要途径,其考试内容涵盖多个科目和题型。
其中,判断推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考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本文将对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判断推理题型进行汇总和介绍,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和准备这一部分的考试。
一、图形推理图形推理是判断推理中较为常见且具有一定趣味性的题型。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图形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在图形推理中,常见的考点包括:1、位置类:图形元素在平面中的位置变化,如平移、旋转、翻转等。
2、样式类:图形的样式规律,如叠加、求同、求异等。
3、数量类:图形中元素的数量关系,如点、线、面、角、素的数量。
4、属性类:图形的自身属性,如对称性、曲直性、封闭开放性等。
例如,给出一组图形,通过观察发现其中的图形元素依次向右平移一格,这就是位置类的平移规律。
再比如,一组图形中,前两个图形叠加得到第三个图形,这就是样式类的叠加规律。
定义判断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定义,对选项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判断,选出最符合或最不符合定义的选项。
这类题型的关键在于对定义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定义通常较为严谨和专业,考生需要抓住定义中的关键信息,如主体、客体、行为方式、条件、目的等。
例如,给出“倾销”的定义:“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
”考生需要根据这一定义,判断选项中哪些属于倾销行为。
三、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考查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的题型。
通过让考生分析两个或多个词语之间的关系,然后从选项中找出具有相同或相似关系的一组。
常见的类比关系有:1、逻辑关系:包括全同关系、包含关系(种属关系和组成关系)、交叉关系、并列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等。
2、言语关系:如近义关系、反义关系、象征关系、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偏正关系等。
3、经验常识:如功能关系、材料关系、位置关系、职业关系等。
比如,“苹果:水果”是种属关系,“教师:学生”是职业关系中的主宾关系。
逻辑判断中削弱题型解题技巧公务员考试已经进入微分时代,要想赢得公考,要想战胜对手,就需要考生掌握必要的解题技巧并且强化练习。
在历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逻辑推理一直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考察可能性推理的题目比重越来越大,这种转变对考生的逻辑思维水平要求更高了。
因此,建议考生一定要把握一定技巧,进而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水平。
削弱型题型是可能性推理中的常考题型,其特点是题干中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或者表达某种观点,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到最能(或最不能)削弱题干的选项。
这种题型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都是难点。
为帮助各位考生更快速、准确地解答削弱型题目,这里给大家分享两种方法:因果倒置和另有他因。
(1)因果倒置题干中两种现象A和B相关,结论指出A是B的原因,要削弱它,只要说明B 是A的原因,就可以达到目的。
这就是“因果倒置“的方法。
【例题】某学院最近进行了一项有关奖学金对学习效率是否有促进作用的调查,结果表明: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比那些没有获得奖学金的学生的学习效率平均要高出25%。
调查的内容包括自习的出勤率、完成作业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日平均阅读量等许多指标。
这充分说明,奖学金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中公教育版权。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以上的论证?A.获得奖学金通常是因为那些同学有好的学习习惯和高的学习效率。
B.获得奖学金的同学可以更容易改善学习环境来提高学习效率。
C.学习效率低的同学通常学习时间长而缺少正常的休息。
D.对学习效率的高低跟奖学金的多少的关系的研究应当采取定量方法进行。
【解析】正确答案:A。
题干的论证为因为奖学金所以学习效率提高了。
选项A 指出不是因为得奖学金所以学习效率才高,而是因为学习效率高才得奖学金,因果倒置的削弱方法。
选项B指出得奖学金提高了学习效率,加强了题干的论证。
选项C和D为无关选项。
(2)另有他因题干中常常会给出一个结论,并分析导致结果出现的原因,如果我们能够证明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就可以达到削弱题干的目的。
逻辑判断常考题型与解题历年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判断推理部分都是考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其中必考的十道逻辑判断,更谓难中之难,但却是拿分的重头戏。
要想突破这个难关,京佳公务员考试培训学院的行测专家们提醒各位考生首先要掌握一些常考题型和最基本的解题方法。
下面就此两点做一点拨来帮助各位考生积极备考。
一、国家公务员逻辑判断常考题型1. 削弱质疑型反驳削弱型题型的特点是题干中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或者表达某种观点,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到最能反驳或者削弱题干的选项。
解题思路:看问题——找论据——驳论据——从而驳倒论点或结论。
例:2008年国考卷第86题86. 历史上一度盛行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玛雅的语言文字已成历史尘埃,世界上现存的6000多种语言文字,平均每两周就消失一种。
由此推算,到2050年,世界上将有90%的语言文字灭绝。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
最能反驳以上观点?( )A. 有许多语言学家正在研究这些语言文字B. 古代语言文字往往是随着文明被征服而灭绝的C. 许多濒危语言文字已经得到了重视和有效的保护D. 现代的非文盲比例与古代相比有非常显著的降低【解析】C。
若要反驳,则要说明到2050年,世界上不会有90%的语言文字会灭绝,C项正是提供了这样的论据,若许多濒危语言文字已经得到了重视和有效的保护,则以后按平均每两周就消失一种的推算就不成立,所以C项最能反驳题干的观点。
2. 加强支持型加强支持型题型的特点是段落中给出一个推理或论证,但或由于前提的条件不够充分,不足以推出其结论;或者由于论证的论据不够全面,不足以得出其结论,因此需用某一选项去补充其前提或论据,使推理或论证成立的可能性增大。
但由于“答案不需要充分性”的原则,所以只要某一选项放在段落推理的论据(前提)或结论之间,对段落推理成立结论正确有支持作用,使段落推理成立、结论正确的可能性增大,那么这个选项就是支持的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看问题——找论据——补充不完整的论据——提高结论或观点成立的可能性。
一、秒杀技巧削弱论点即否定论点,是一种力度较大的削弱方式,考查得也极为频繁。
削弱论点的常见方法有两种:①直接反驳论点;②举出反例证明论点不成立。
|示例|a.冬眠的动物春天苏醒以后动作更加灵敏。
直接反驳:冬眠的动物苏醒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原来的精神和体力。
b.所有中国人都遵纪守法。
举反例:某台湾明星近期被查出偷税漏税。
二、真题【例1】(2016·山东)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钙质减少,骨脆性增加,易发骨折的疾病。
现有的治疗手段比如使用雌激素或者降钙素有助于阻止进一步的骨质减少但不能增加骨头质量。
氟化物被认为能增加骨质,给骨质疏松症患者注入氟化物会帮助他们的骨骼不容易折断。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削弱文中观点?A.大多数患骨质疏松症的人没有意识到注入氟化物可以增加骨质B.牙膏中常加入氟化物来起到坚固牙齿的作用C.氟化物注入健康人的体内会导致较强的副作用D.通过注入氟化物增加的骨质比正常的骨骼组织更加脆弱而缺少弹性【明确设问】题目问的是“能够削弱”,判定题型为削弱论证,需要找出最能削弱题干论证的一项。
【定位论点和论据】文段尾句为论点:给骨质疏松症患者注入氟化物会帮助他们的骨骼不容易折断。
论点前与氟化物相关的表述为论据:氟化物被认为能增加骨质。
【分析选项】A项,大多数患骨质疏松症的人没有意识到注入氟化物可以增加骨质,与氟化物是否会帮助患者的骨骼不容易折断没有关系,是无关选项,排除;B项,牙膏中常加入氟化物来坚固牙齿,说明氟化物能够坚固骨骼,是加强项,排除;C项,氟化物注入健康人的体内会导致较强的副作用,而未提及注入患者体内会有什么影响,是无关选项,排除;D项,注入氟化物增加的骨质比正常的骨骼组织更加脆弱而缺少弹性,即更容易被折断,削弱论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例2】(2016·北京)研究员将六百多位老年痴呆症患者分为三个组,一组补充一定剂量的维生素E,另一组接受药物治疗,第三组服用安慰剂。
国考行测备考:常见的4种削弱方式纵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在判断推理这一部分,考察最多的就是削弱型题目,这类题型考察的数量较多,同时又是判断推理的一大重点,其难度又显而易见。
因此,特向广大考生介绍几种削弱方式,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论证形式为:论据→结论。
一、削弱论据在一个论证中,论据是用来支持结论的,如果指出这个论据是错误的,那么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结论,因此,削弱论据是削弱型题目的一种重要的削弱方式。
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1.驳斥样本的科学性:题干论据是问卷、调查、实验和研究时常见的削弱形式,具体有以下两种:(1)样本的数量不足;(2)样本不正确、不具有代表性或代表性不够,也即指出论据是片面的,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2.直接否定论据:即直接指出题干的论据是错误的。
二、削弱结论削弱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否定结论:通过举出与结论相反的例子或者直接否定结论指出结论是错误的。
2.引入新的论据使得结论不成立。
3.论据不可行:当题干论证可简化为“论据→结论”的形式时,指出这个论据是行不通的或仅有论据实现不了结论。
三、削弱论证要削弱题干论证,可以通过削弱论据和结论之间的论证关系达到目的,即从论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出发,主要有以下几种削弱形式:1. 论据和结论之间无联系:指出论据和结论之间隐含的联系是不存在的,即打破论据和结论之间的联系,简称打断链条。
2. 论据和结论之间有差异:指出论据和结论之间所涉及的概念是存在差异的,并不是“同一概念”。
四、削弱因果关系削弱型题目的论证形式为:论据→结论,其实题干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通过因果关系来进行论证的,对于这些题目,要快速的找到削弱选项,主要有以下方式:1.因果倒置:指出实际上结论才是论据的原因。
2.另有他因:指出实际上另一新论据才是结论的原因3.存在共同原因:指出实际上另一新论据既是论据的原因,也是结论的原因,即新论据是论据和结论的共同原因。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削弱因果关系其本质上也是削弱了论点、论据或论证关系,只是较为快捷。
xx行测逻辑判断:因果论证加强削弱知多少因果论证是公考逻辑判断中常考的题型,题干特征是论据说到有两件事情同时存在,于是结论就认为这两件事情是存在因果关系。
两件事情同时存在并不代表两者就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所以题干是存在明显的论证漏洞的,那我们就具体来了解一下对于这种题干如何来进行加强与削弱,通过一个例子来详细的讲解:例:去年,国内市场上科幻类小说占全部小说的销售比例从1%改善到了10%。
其间,对这种小说的评论也有明显的增加。
一些书商认为,科幻小说销售量的上升主要得益于有促销作用的评论。
论据:科幻小说销量上升同时书评增加结论:科幻小说销量上升得益于书评增加题干的论证主线就是科幻小说销量上升的同时书评增加,于是就认为销量的上升是因为书评增加,题干论证漏洞比较明显,如果要进行削弱,也就是使题干结论成立的可能性变得更低,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A.科普工作是近年的工作关键点,可读性强的科幻小说成为最好的方式。
该选项是说明科幻小说销量的增加是因为近年来重视科普工作,找到了另外的原因,从而削弱了书评增加对于销量增加的作用,属于另有他因的削弱。
B.科幻小说的读者中,几乎没有人读科幻小说的评论。
该选项是说明看科幻小说的人并不读评论,也就是说明销量增加与书评增加是没有关系的,属于切断联系的削弱。
C.科幻小说的销量猛增,引发了各方关注与评论。
该选项是说明是因为小说销量的增加,从而导致了评论的增加,属于因果倒置的削弱。
D.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获得了“雨果”奖,引发了国内的科幻热,书评猛增,带动了销量上升。
该选项说明是刘慈欣获得了“雨果”奖之后,使得书评增加从而导致销量增加,也就是说销量增加的根本原因是获奖,而不是书评的增加,属于另有根本原因削弱。
因果论证常见削弱方式有:因果倒置、切断联系、另有它因、另有根本原因。
我们接着来看看如何来加强题干论证:A.大多数读者买书之前都会先看看书评,评论多的小说往往更受关注。
该选项说明买书之前会看书评,也就是说明书评的增加确实是导致小说销量的增加,属于建立联系的加强。
公务员行测逻辑题型核心知识点归纳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题型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掌握其核心知识点对于提高解题能力和成绩至关重要。
以下将为大家详细归纳几种常见的逻辑题型及其核心知识点。
一、翻译推理翻译推理是逻辑判断中的基础题型,其核心在于将题干中的语言表述转化为逻辑表达式,并通过推理规则得出结论。
1、关联词及其翻译常见的关联词有“如果……那么……”“只有……才……”等。
“如果 A 那么B”翻译为“A→B”;“只有 B 才A”翻译为“A→B”。
2、推理规则(1)肯前必肯后:如果 A 成立,那么 B 一定成立。
(2)否后必否前:如果 B 不成立,那么 A 一定不成立。
(3)否前肯后无必然结论:A 不成立时,无法确定 B 的情况;B 成立时,也无法确定 A 的情况。
二、真假推理真假推理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中给出的若干论断,判断其真假情况,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1、矛盾关系常见的矛盾关系有:“A 是”与“A 不是”;“所有 A 都是B”与“有的 A 不是B”;“有的 A 是B”与“所有 A 都不是B”等。
矛盾关系必定一真一假。
2、反对关系“所有 A 都是B”与“所有 A 都不是B”,两个“所有”必有一假;“有的 A 是B”与“有的 A 不是B”,两个“有的”必有一真。
三、分析推理分析推理需要通过对题干信息的分析和推理,得出具体的对应关系。
1、排除法根据题干中的条件,直接排除不符合的选项。
2、最大信息法从出现次数最多的信息入手进行推理。
3、假设法在无法直接得出结论时,通过假设情况来进行推理。
四、归纳推理归纳推理要从题干的陈述中总结出一般性的结论。
1、正确选项特征可以是对题干内容的简单概括,或者是基于题干合理的推断。
2、错误选项特征无中生有、偷换概念、过度推断、以偏概全。
五、加强论证加强论证是要找到能够支持论点成立的论据或补充条件。
1、加强论据通过增加新的论据来支持论点。
2、建立联系说明论据和论点之间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
行测判断推理考点:削弱型推理知识点储备一、削弱型题目题型特点在国家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中,削弱型题目是逻辑判断部分的重点题型,那么什么样的题目才属于削弱型题目呢?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削弱型题目的题型特点是:题干中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或表达某种观点,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最能(或最不能)反驳或削弱题干的选项。
这类题目的提问方式一般有下面几种:“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或最不能)削弱上述结论?”“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或最不能)削弱上述论证?”“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或最不能)对上述论述提出质疑?”“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观点?”“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最有力地反驳上述推论?”如何判断一个题目是否为削弱型题目呢?主要是根据题目的提问方式,提问中包含“削弱”、“质疑”、“反驳”等字样的一般都为削弱型题目。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的题目要求选出“最能削弱的”,有的则是“最不能削弱的”,但是无论提问方式怎样变化,其解题方法是相同的。
二、削弱型题目解题步骤削弱型题目是以分析题干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为主的一类题目,一般来讲,题目本身直接要求削弱论据的较少,大部分题目是要求削弱结论或论证。
而要反驳或削弱结论或论证,可以通过削弱论点、削弱论据或削弱论证方式来达到目的。
通常来讲,一个论证都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削弱,具体采用哪种削弱方式需要针对不同的题目进行不同的思考。
无论正确选项使用的是哪种削弱方式,解答削弱型题目一般都是遵循以下步骤进行: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对近几年公务员考试题目的分析可以发现,许多削弱型题目不仅仅是单纯地考查削弱论据或论点,而且还考查了选项之间削弱程度的比较。
即选项中有多个选项能够削弱题干论证,这就要求考生要深入分析题干和选项,注意把握各种削弱方式之间削弱程度的不同。
三、削弱型题目的削弱方式(一)削弱论点如果是直接削弱论点,那么首先要搞清楚题干中的论点是什么。
有时题干中会出现两种观点,此时要特别注意题目要求反驳或削弱的是哪一个观点,然后结合选项选择出正确答案。
判断方法精讲6-削弱论证主讲教师:宋文涛授课时间:2017.11.16粉笔公考·官方微信判断方法精讲6-削弱论证(笔记)【注意】说在课前:1.本节课讲解逻辑论证的内容,和前面内容关系不大,即使前面课程没有听,本节课也可以听懂。
2.逻辑论证的学习方法和前面知识点的学习方法不同,翻译推理和组合排列需要背逻辑关联词(“前推后”和“后推前”)以及翻译规则(肯前推肯后、否后推否前、德·摩根定理等),但今天课程的内容需要理解题干的意思(论点、论据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选项的意思(是否能加强或者反对题干论点)。
3.绝大部分省份在逻辑部分会出一半及以上的逻辑论证题。
第三节逻辑论证削弱题型:反对加强题型:赞同【注意】1.削弱即反对,加强即赞同。
(1)加强:如A说“宋文涛长得丑”,但B说“我看过宋文涛,长得白白净净,浓眉大眼,五官端正,身材还特别好”,这是在反对A的观点。
(2)削弱:如果A说“宋文涛长得特别丑”,B说“你说得对,宋文涛长得特别丑”,这属于赞同A的观点。
(3)总结:论证题目就是找出选项来证明题干论点的正确与错误。
2.论证题目容易做错,是因为:(1)用日常思维解题,即脑补。
选项并没有表达某种观点,而考生脑补了某种观点。
比如宋文涛说“我该整容了”,不一定是因为觉得自己“长得丑”,也可能是因为宋文涛追求完美。
即解论证题不要脑补表述不明确的选项,应优先选择表述明确的选项。
(2)读完题干后忘记意思。
做题时要保持良好的习惯,本节课会总结常见的易错项,将对解题有很大帮助。
论证基础知识:1.论点:观点、态度、结论2.论据:证明观点正确的条件、原因、例子3.论证: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公务员稳定→公务员是理想的职业论点:公务员是理想的职业论据:公务员职业稳定论证:稳定的职业都很理想【注意】论证三要素:1.论证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观点、态度或结论。
如“公务员是理想的职业”,这是一个观点、态度或结论,所以是一个论点。
逻辑判断加强削弱知识点总结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好好唠唠逻辑判断加强削弱的知识点!这可太重要啦!
比如说,加强的方式就像给大楼加牢固的支柱!你看啊,如果有人说“这部电影特别好看”,然后另一个人说“好多人看了都感动得哭了呢”,这是不是就让前面说电影好看这个观点更有说服力啦!就像给那大楼的支柱加粗了一样。
而削弱呢,则像是给大楼拆柱子!比如有人说“这个药肯定能治好病”,结果有人来一句“好多人吃了都没效果呢”,嘿,这不就把那个肯定能治好病的说法给削弱了嘛,就像拆掉了一根柱子!
再来说说那些具体的方法。
举个例子哈,论点说“小明很帅”,论据是“小明眼睛大”,如果这时候有人说“眼睛大不一定帅啊”,这就是直接否定论点啦,厉害不厉害!还有呢,要是说“好多眼睛大的人都不帅”,这就是增加反向论据啦;要是指出“小明脸上有块疤”,这就是增加反向论据的同时还直接削弱了论点,就像给大楼支柱来个狠狠的打击!
然后咧,还有因果倒置这种神奇的操作!好比说“因为下雨所以地湿”,有人来一句“是地湿了才导致下雨的”,哇塞,这完全反过来了呀!这就好比本来是大楼稳稳立着,突然给倒过来了,刺激吧!
哎呀,逻辑判断加强削弱的知识点真是太有意思啦,就像一场头脑风暴!掌握了这些,咱就能在各种讨论、辩论中更加游刃有余啦!咱可不能小瞧这些,它能让我们更聪明地看待问题,不被忽悠。
所以啊,大家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些知识点,让自己的逻辑思维像钢铁一样坚硬!就这么定啦!。
演绎推理之削弱、加强、质疑类削弱、加强、质疑类题在演绎推理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遇到不会的,或者很纠结的题,欢迎大家再次跟帖,跟帖的题尽量是历年国考省考的真题,拒绝只留答案,不写思路和想法者。
一、相关的基础知识。
1、削弱型题目:此类题型的特点是题干中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或者表达某种观点,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到最能(或最不能)反驳或削弱题干的选项。
削弱型的题目是以分析题干的结论、论据和论证逻辑为主的一类题目。
削弱型题目的解题关键是首先应明确题干的推理关系,即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其次,根据题目的问题来明确削弱的方向是针对前提、结论还是论证本身。
一般来讲,题目本身直接要求削弱论据的提问方式很少,大部分的题目是要求削弱结论或者是论证。
而要求削弱结论或论证的题目,我们可以通过直接削弱论据、直接削弱论点或者直接削弱论证关系来达到目的,其中直接削弱论证关系主要可以从前提与结论没有联系、因果倒置、另有他因这三个方面考虑。
注意:当一个题目中有多个选项对题干有削弱作用时,要观察哪个选项是直接削弱题干,哪个选项是间接削弱题干,哪个选项是削弱论据,哪个选项是削弱论点,哪个选项是削弱论证关系。
一般来说,直接削弱比间接削弱的削弱作用强,削弱论点比削弱论据或论证关系的削弱作用强。
2、加强型题目:此类题型的特点是给出一个推理或论证,但由于前提条件不够充分而不足以推出其结论,或者由于论证的论据不够全面而不足以得出其结论,因此,要求考生能够寻找到能使题干中的论证正确或者变得完整的选项,从而加强或支持题干。
做加强型和削弱型的题目一样,同样要在分析好题干的结论、论据和论证逻辑的基础上,再去看四个选项依次是加强题干、削弱题干还是无关项。
加强型题目可以从直接加强论据、直接支持结论、在前提与结论之间建立联系、排除他因、从反面场合加强题干等几个方面考虑。
一般而言,直接对结论的加强或削弱程度要比对论据和论证逻辑的加强或削弱更深。
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技巧之削弱题型解题技巧削弱题型是公务元考试中的重点题型,归结为此类题目的考题比较多,而解这类题型有神马好的技巧吗?1、否因削弱法。
强调原因不成立或起不到作用。
这是因为原因都无法成立,我们能直接退出结果也不成立。
如例题所示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文(音kui,一种变体的龙文)陶片。
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
以下如果哪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A 在这座唐代古墓中还发现多件西汉时期的文物B 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C 并非只有先秦时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书写夔文为能事D 唐代的墓葬风俗是将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随同墓主一同下葬答案:B解析:削弱论证型的题目,需要削弱的命题是“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
”,因此只需要否定前提,说明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所以选择B选项。
2、他因削弱法。
强调存在别的原因会导致该结果,或者导致不了该结果。
如例题所示“东胡林人”遗址是新时期时代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在遗址中发现的人骨化石经鉴定属两个成年男性个体和一个少年女性个体。
在少女遗骸的颈部位置有用小螺壳串制的项链,腕部佩戴有牛肋骨制成的骨镯。
这说明在新时期时代早期,人类的审美意识己开始萌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判断?( )A. 新石器时代的饰品通常是石器B. 出土的项链和骨镯都十分粗糙C. 项链和骨镯的作用主要是表示社会地位D. 两个成年男性遗骸的颈部有更大的项链C。
[解析] 如果C项正确,那么佩戴项链和骨镯只是显示社会地位的高低,也就是说和人类的审美意识没有关系,明显削弱了题干的断定。
故本题选C。
经验分享:虽然自己在这帖子里给大家发了很多感慨,但我更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
一、削弱题型总结1.在论证推理题中经常会出现两个甚至多个削弱或加强项,这时就需要比较选项之间论证力度,选择力度最大的那个作为正确答案:2.拆桥的方法同时涉及到了论点和论据,它对整个论证的作用更直接、更有效,因此拆桥的削弱力度往往要大于削弱论据。
3.有些题目以实验、调查、统计等得出的数据为论据,再由此得出论点,这类题目的削弱可以从两方面考虑:其一,从样本的代表性入手。
如本题论点的范围是“今年”,而论据的范围是“今年上半年”,缺少了下半年的数据,不具有代表性,那么只要能指出这一论证缺陷(指出下半年的情况与论据相反),就能削弱论证。
其二,从数据陷阱入手。
用统计数据来作论据,使论证看起来科学精确,但在题目中往往会利用这些数据来设置陷阱,从而制造论证漏洞。
常见的是只给出一组数据,而不提供基数或比较对象的数据,那么这时就可以补充相应的数据,从而削弱论证。
|示例|某年级获得奖学金的男生有100人,女生有50人,可见男生比女生学习好。
论点:男生比女生学习好。
论据:获得奖学金的男生有100人,女生有50人。
补充基数削弱:本年级男生一共有300人,而女生一共只有100人。
|解读|在补充对应基数后,男生获奖的比例是1/3,女生获奖的比例是1/2,明显女生获奖率更高,所以无法得到男生比女生学习更好这一论点,削弱论证。
二、削弱论据削弱论据是从论据入手来削弱题干论证的一种方法,一般是通过理论或实例来证明论据是错误的或不可行的|示例|一位国外学者以没有遗迹、缺乏相应的文字记载而否定夏朝的存在。
论点:夏朝不存在。
论据:没有遗迹、缺乏相应的文字记载。
削弱论据:《史记》中有关于夏后氏(夏朝国王)称号等的准确记载。
三、真题演练【例1】(2017·江苏)近日国外一项调查研究发现,肥胖与较差的社会经济地位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那些社会经济地位较差的人大多比较肥胖,甚至越穷越胖。
研究者解释,这是因为社会经济地位较差的人更容易选择高热量低营养的快餐食品,而摄入这些食品很容易导致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