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谐振子量子力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24.00 KB
- 文档页数:7
61§2.7线性谐振子(理想模型)重点:线性谐振子问题的本征解难点:结果讨论及其理解一、参考模型无论在经典物理还是在量子物理中线性谐振子都是很有用的模型。
任何体系在稳定平衡点附近的运动都可以近似地看作一维谐振子。
如双原子分子的振动,晶体结构中原子和离子的振动,核振动等等都使用了谐振子模型,辐射场也可以看作线性谐振子的集合。
以双原子分子为例: 双原子分子中两原子间的势能U 是两原子间距离x 的函数,其形状如图所示。
在a x =处势能有一极小值,这是一个稳定平衡点,在这点附近,)x (U 可以展为)a x (−的幂级数,且注意到 0x Ua x =∂∂= 则:....)a x )(a (''U !21)a (U )x (U 2+−+= 若忽略高次项,且令)a (''U k =, 则有:2)a x (k 21)a (U )x (U −+= 再令0)a (U =;a x 'x −=,则有2'kx 21)'x (U =,可以写成: 2kx 21)x (U =(1) 其中2k μω=。
62 凡是在势能为2kx 21)x (U =的场中运动的微观体系都称之为线性谐振子。
二、线性谐振子的本征问题1.体系的哈密顿及本征方程 22222x 21dx d 2H ˆμω+μ−=h )x (E )x (]x 21dx d 2[22222ψ=ψμω+μ−h 2.本征方程的求解 方程两边同乘以ωh 2得: ψω=ψμω+ψμω−h h h E 2x dx d 222 令hμω=α;x α=ξ;ω=λh E 2 (2) 得到:0)()()(d d 222=ξψξ−λ+ξψξ(3) 由于方程0)()()(d d 222=ξψξ−λ+ξψξ不能直接求解,可先求±∞→ξ的渐进解,此时由于λ与2ξ相比可以忽略,则方程退化为: 0d d 222=ψξ−ψξ—渐近方程 (4) 其渐进解为:221e )(ξ±∝ξψ 由波函数的有限性(满足0)(⎯⎯→⎯ξψ∞→ξ)知,只能取2/2e )(ξ−∝ξψ63 的解,于是可以令方程0)()()(d d 222=ξψξ−λ+ξψξ的一般解为: )(H e )(2/2ξ=ξψξ− (5) 其中待求函数)(H ξ应满足条件:a. 在ξ有限时)(H ξ应为有限;b. 当±∞→ξ时,)(H ξ也必须保证)(ξψ有限,即0)(→ξψ。
§3.2 线性谐振子重点:谐振子模型的意义能量波函数的特征与经典情况的区别(3.2-1)其中是弹性系数为k的谐振子作简谐振动的角频率。
经典力学中线性谐振子的哈密顿函数为(3.2-2)故在量子力学中,线性谐振子的哈密顿算符为由于U(x)与时间无关,故为定态。
线性谐振子的定态薛定谔方程为(3.2-4)为了简化,引入无量纲的变量(3.2-5)(3.2-6)(3.2-7)则方程(3.2-4)可改写成(3.2-8)我们令方程(3.2-8)的一般解为(3.2-9)所满足的方程得到H(3.2-10)(3.2-11)代入(3.2-7)中,可求得线性谐振子的能级(3.2-12)n=0, 1, 2,…,由此得下面结论:(1)线性谐振子能是只能取分立值(图3.4),好能量是量子化的,,这与普朗(2)谐振子的能级是均匀分布的,相邻两能级间隔克假设一致。
(3)谐振子的基态(n=0)能量为(3.2-13)称为零点能,零点能的存在,是量子力学的一个重要结果,这是旧量子论中所没有的。
对应于不同的n或不同的。
(3.2-14),它可以用下列式子表示方程(3.2-14)的解是厄密多项式(3.2-15)脚标n表示多项式的最高次幂。
下面列出前面n项厄密多项式:(3.2-16)由(3.2-9)式,对应能量E n的波函数是(3.2-17a)或(3.2-14b)这函数称厄密函数,式中N n为归一化常数。
由归一化条件经计算得(见附录1)(3.2-18)归一化后的前三个波函数如下:(3.2-19)等函数是x的偶函数,即从上面各式容易看出,我们称这些波函数具有偶宇称,而我们称这些波函数具有奇宇称。
(三)与经典比较经典和量子谐振子的能级与分布几率上图中横坐标代表振子的位置,抛物线代有势能曲线,En是量子化的能级,虚曲线代表波函数,实曲线代表几率分布,由图可以看出:当n=0时,波函数。
除了有n个节点,即有n个根。
类推,因此波函数只在于绕平均值迅速振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