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建筑材料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5
建筑材料基础知识1、建筑材料的定义建筑材料,简称建材,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通常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
2、建筑材料的分类21、1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
2、2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
2、3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以及密封等作用的材料。
3、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31、1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孔隙率、填充性、吸水性、吸湿性、抗渗性、抗冻性等。
3、2力学性质包括强度、弹性、塑性、脆性、韧性等。
3、3化学性质包括耐水性、耐火性、耐腐蚀性等。
4、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要求41、1节约资源在生产过程中要减少能源的消耗,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同时要减少建筑材料的废弃物产生。
4、2无毒无害建筑材料不应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尽量选择无毒无害的产品。
4、3低碳环保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碳排放,同时应考虑其生命周期的环保性,包括报废后的再利用。
建筑材料基础知识1、建筑材料的定义建筑材料,简称建材,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通常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
2、建筑材料的分类21、1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
2、2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
2、3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以及密封等作用的材料。
3、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31、1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孔隙率、填充性、吸水性、吸湿性、抗渗性、抗冻性等。
3、2力学性质包括强度、弹性、塑性、脆性、韧性等。
3、3化学性质包括耐水性、耐火性、耐腐蚀性等。
4、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要求41、1节约资源在生产过程中要减少能源的消耗,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同时要减少建筑材料的废弃物产生。
建筑材料知识大全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物的基础,它们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美观性。
从古老的石头、木材到现代的钢材、玻璃和复合材料,建筑材料的发展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建筑材料的世界。
一、建筑材料的分类建筑材料的种类繁多,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按材料的化学成分分类无机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如钢材、铝材等)和非金属材料(如水泥、玻璃、陶瓷等)。
有机材料:主要有木材、塑料、橡胶、涂料等。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复合而成,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聚合物混凝土等。
2、按材料的使用功能分类结构材料:主要用于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如钢材、混凝土、砖石等。
围护材料:用于建筑物的围护和分隔,如墙体材料、门窗材料等。
功能材料:具有特定的功能,如防水材料、保温材料、吸声材料等。
二、常见的建筑结构材料1、钢材钢材具有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等优点,是现代建筑中广泛使用的结构材料。
常见的钢材有热轧型钢、冷轧型钢、钢板、钢管等。
钢结构建筑具有自重轻、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等特点。
2、混凝土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砂、石)、水和外加剂等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而成的人造石材。
它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成本低等优点,是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的结构材料之一。
混凝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配置成不同强度等级和性能的混凝土,如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等。
3、砖石砖石材料包括砖和石块。
砖分为烧结砖(如粘土砖、页岩砖等)和非烧结砖(如灰砂砖、粉煤灰砖等)。
石块则有天然石材(如花岗岩、大理石等)和人造石材。
砖石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常用于砌体结构建筑。
三、建筑围护材料1、墙体材料砖墙:传统的墙体材料,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但自重大。
砌块墙:包括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具有轻质、节能等优点。
板材墙:如石膏板、纤维增强水泥板等,施工方便,装饰性好。
做建材的知识点总结一、建筑材料的分类1. 按材料的性质分类(1) 金属材料:包括钢材、铝材等,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结构和外观装饰等方面。
(2) 矿物材料:包括水泥、砖、石材等,具有较好的耐火性和耐久性,适用于墙体、地面、道路等方面。
(3) 有机材料:包括木材、塑料等,具有轻质、隔热等特点,适用于内部装修和制作家具等方面。
2. 按用途分类(1) 结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材、木材等,用于支撑建筑的荷载。
(2) 包覆材料:包括砖、石材、玻璃等,用于建筑外观的装饰和保护。
(3) 装饰材料:包括涂料、壁纸、地板等,用于室内装饰和美化。
3. 按制造工艺分类(1) 人工制造材料:包括玻璃、砖、陶瓷等,是通过工艺加工而成。
(2) 天然材料:包括石材、木材等,是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而来。
二、建筑材料的性能1. 强度和耐久性:建筑材料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承受各种荷载和环境的影响。
2. 稳定性:建筑材料需要具有稳定的尺寸和形状,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防火性:建筑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能够在火灾中起到保护作用。
4. 隔热和隔音:建筑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隔热和隔音性能,以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安静度。
5. 抗冲击和抗震性:建筑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抗冲击和抗震性能,能够保护建筑和居民的安全。
6. 环保性:建筑材料需要符合环保要求,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7. 施工性:建筑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能够方便施工和加工。
三、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1. 根据建筑结构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择:不同的建筑结构和设计要求需要选择不同的建筑材料,如梁柱结构可选择钢材和混凝土,外墙装饰可选择石材和玻璃等。
2. 根据性能和成本进行比较:在选择建筑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其性能和成本,选取性能优良、价格适中的材料。
3. 考虑环保和可持续性:在选择建筑材料时,需要考虑其环保和可持续性,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的材料。
4. 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在使用建筑材料时,需要合理设计和施工,保证其良好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建筑材料工程知识点总结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
建筑材料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各种建筑材料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涵盖了材料的性能、特性、使用和施工等方面。
本文将从材料的种类、性能与特性、使用原则和施工技术等方面对建筑材料工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建筑材料的种类1.水泥及其制品水泥是一种用于混凝土和砌体的常用材料,主要包括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渣水泥、矿渣水泥等。
水泥制品包括砌体、混凝土、石膏板等,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2.钢材钢材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结构材料,主要包括型钢、钢板、钢管等,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塑性,被广泛用于建筑结构和设备制造中。
3.木材木材是一种天然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拉性能,被广泛用于建筑结构和装饰中。
4.玻璃玻璃是一种常用的建筑装饰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装饰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的窗户、墙面和隔断中。
5.陶瓷陶瓷是一种常用的建筑装饰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装饰性,被广泛用于建筑的地面、墙面和装饰品中。
6.塑料塑料是一种常用的建筑装饰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塑性,被广泛用于建筑的装饰和隔热材料中。
7.砂浆砂浆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用于粘接和填充,主要包括水泥砂浆、石膏砂浆、石灰砂浆等。
8.涂料涂料是一种常用的建筑装饰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潮和装饰性,被广泛用于建筑的墙面和地面装饰中。
9.绝缘材料绝缘材料是一种用于建筑保温和隔热的材料,主要包括聚苯板、岩棉、玻璃棉等。
10.防水材料防水材料是一种用于建筑防水的材料,主要包括沥青、聚乙烯膜等。
以上是常用的建筑材料种类,不同种类的建筑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性,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和要求进行选择和搭配。
二、建筑材料的性能与特性建筑材料的性能与特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是建筑材料最基本的性能之一,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弯曲强度、剪切强度等,直接影响着材料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建筑工程材料与设备知识点梳理建筑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其中涉及广泛的材料和设备。
了解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和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梳理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和设备的知识点。
一、建筑工程常用材料1. 混凝土: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它由水泥、石子、砂子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的特点。
2. 钢筋:钢筋是混凝土结构中增加强度的一种材料。
它通常是以钢材的形式使用,具有优良的抗拉性能。
3. 砖块:砖块是建筑工程中用来搭建墙体和隔断的材料。
常见的砖块有石灰砖、空心砖和砂浆砖等。
4. 石材:石材在建筑工程中常用来做外墙装饰和地面铺设。
根据不同的用途,常见的石材有大理石、花岗岩和石英岩等。
5. 玻璃:玻璃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隔断材料和外墙装饰材料。
常见的玻璃有普通玻璃、钢化玻璃和夹层玻璃等。
6. 粘结剂:粘结剂在建筑工程中用来粘合各种材料,常见的粘结剂有水泥砂浆、胶水和胶粘剂等。
7. 漆料:漆料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装饰材料,用来涂刷建筑物的表面,增加其美观性和耐久性。
8. 防水材料:防水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用来防止水分渗透。
常见的防水材料有沥青防水材料、高分子防水卷材和涂料防水材料等。
9. 绝热材料:绝热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用来隔热,减少能量损失。
常见的绝热材料有保温棉、聚苯乙烯泡沫板和岩棉板等。
10. 土壤:土壤在建筑工程中用来做地基基础,承受建筑物的重量。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二、建筑工程常用设备1. 塔吊:塔吊是建筑工程中用来吊装重物的起重设备,通常高耸在建筑物附近的塔式结构上。
2. 施工起重机:施工起重机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大型起重设备,可以用来吊装重量较大的构件。
3. 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搅拌机是建筑工程中用来搅拌混凝土的设备,可提高施工效率。
4. 钢筋加工设备:钢筋加工设备用于将钢筋进行加工,如剪断、弯曲等,以适应建筑物的需要。
5. 建筑模板:建筑模板用于搭建建筑物的框架,通常由木材或钢材制成。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目录一、建筑材料概述...........................................21.1 材料的基本概念.........................................2 1.2 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41.3 材料分类及性能要求.....................................5二、无机非金属材料.........................................6三、金属材料...............................................7四、木材...................................................84.1 木材的分类与特性.......................................9 4.2 木材的加工与应用......................................104.3 木材的防腐与防火处理..................................11五、复合材料..............................................125.1 玻璃钢................................................14 5.1.1 玻璃钢的组成与性能..................................15 5.1.2 玻璃钢的应用领域....................................16 5.2 纤维增强塑料..........................................18 5.2.1 纤维增强塑料的种类..................................19 5.2.2 纤维增强塑料的力学性能..............................20 5.2.3 纤维增强塑料的应用..................................21六、建筑材料检验与检测....................................236.1 材料检验的目的与要求..................................236.2 材料检验的方法与步骤..................................246.3 材料检测设备的选用与维护..............................25七、建筑材料的应用与发展趋势..............................277.1 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287.2 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趋势................................297.3 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与推广..............................30一、建筑材料概述建筑材料是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各类材料的总称,是构成建筑物的基本要素之一。
建筑材料大一知识点归纳总结手写建筑材料大一知识点归纳总结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对于建筑材料的了解逐渐加深,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建筑材料大一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一、常见建筑材料1. 水泥:水泥是建筑中常用的一种材料,用于制作混凝土和砂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化时间短的特点。
2. 砖块:砖块是建筑中常用的墙体材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砖块,如红砖、空心砖等。
3. 钢筋:钢筋是一种具有很高强度和耐久性的材料,常用于加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4. 玻璃:玻璃是透明的建筑材料,常用于建筑外墙的窗户和幕墙等部分,具有隔热、隔音和装饰作用。
5. 木材:木材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在建筑中使用广泛,可用于结构构架、地板、门窗等。
二、建筑材料的性能与特点1. 强度:建筑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外部力量破坏的能力,常用的指标有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
2. 耐久性:耐久性是指建筑材料在长期使用下所能保持的性能和外观,涉及到材料的化学稳定性、耐候性等。
3. 导热性:建筑材料的导热性决定了其对热量的传导程度,这在保温和隔热设计中非常重要。
4. 隔音性:隔音性是建筑材料对声音传递的隔绝程度,例如,在室内隔音和噪声控制方面,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5. 施工性:施工性是指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加工和安装便捷程度,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
三、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应用1. 结构材料: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选用合适的材料至关重要。
例如,在梁柱结构中,应选择强度高、耐久性好的材料。
2. 装饰材料:装饰材料用于增强建筑的外观和装饰效果,如地板、墙面等。
在选择装饰材料时,应考虑其装饰效果、耐久性和易维护性等因素。
3. 隔热与保温材料:隔热与保温材料在热工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减少热量的传递,降低能耗。
4. 环保材料:环保材料是指对环境友好、无毒无害、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应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建筑材料基础知识建筑材料作为建筑行业的核心要素之一,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使用寿命以及建筑物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建筑材料的基础知识,包括常用的建筑材料种类、性能指标以及其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一、常用建筑材料种类1. 混凝土: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人造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如楼板、柱、梁等。
2. 钢材:钢材是一种具有良好强度和延展性的金属材料,用于制造建筑结构中的框架、柱、梁等。
不同强度和形状的钢材在建筑中起到承重和支撑的作用。
3. 砖块:砖块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墙体材料,根据材质的不同可分为红砖、轻质砖等。
砖块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和隔热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围护结构。
4. 玻璃:玻璃是一种透明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透光性。
在建筑中,玻璃作为窗户、幕墙以及隔断等方面使用,能够提供良好的采光和景观效果。
二、建筑材料性能指标1. 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力下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
抗压强度是评价建筑材料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一般以强度等级表示。
2. 耐久性:耐久性是指材料在长期使用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
建筑材料需要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抵抗外界环境的侵蚀和自然力的作用,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3. 导热性:导热性是指建筑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通常用热传导系数表示。
建筑材料的导热性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和能源消耗。
4. 吸声性:吸声性是指材料吸收声音能力的指标,一般用吸声系数表示。
在建筑中,具有良好吸声性能的材料可以减少室内噪音,提高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性。
三、建筑材料的应用1. 基础结构:混凝土和钢材是建筑基础结构中最常用的材料。
混凝土用于制作地基、地板板块等承受重压的结构部分。
钢材则常用于框架结构、支撑柱和横梁等。
2. 内部装饰:砖块、石材、木材和玻璃等材料在建筑内部装饰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材料能够为室内空间提供美观的外观和舒适的触感。
《建筑材料基础知识》在建筑领域,建筑材料是构建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
无论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还是温馨舒适的住宅,都离不开各种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和运用。
了解建筑材料的基础知识,对于从事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员以及对建筑感兴趣的普通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筑材料的分类建筑材料的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从材料的化学组成来看,建筑材料可以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
无机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如钢材、铝材等)和非金属材料(如水泥、玻璃、陶瓷等)。
有机材料主要有木材、塑料、橡胶等。
而复合材料则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复合而成,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聚合物混凝土等。
按材料的使用功能分类,建筑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围护材料和功能材料。
结构材料用于承受建筑物的各种荷载,如钢材、混凝土等。
围护材料用于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起到保温、隔热、防水、防风等作用,如砖块、墙板、屋面材料等。
功能材料则具有特殊的功能,如吸声材料、绝热材料、防火材料等。
二、常见建筑材料的特点与应用1、钢材钢材具有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等优点,是建筑结构中广泛使用的材料。
在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中,钢材的应用尤为重要。
例如,钢结构的桥梁能够跨越较大的距离,而钢结构的摩天大楼能够承受巨大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2、混凝土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砂、石)、水和外加剂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人造石材。
它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成本低等优点,是现代建筑中最常用的结构材料之一。
混凝土可以用于建造基础、柱子、梁、楼板等结构构件。
3、木材木材是一种天然的建筑材料,具有质轻、强度高、保温性能好等特点。
在传统建筑中,木材常用于梁、柱、门窗等部位。
现代建筑中,经过处理的木材也被用于一些特殊的建筑结构和装饰中。
4、砖块砖块是一种常见的砌体材料,有红砖、青砖、空心砖等多种类型。
砖块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常用于建造墙体。
建筑工程材料常识1. 混凝土: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由水泥、砂、石子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混凝土具有耐久性、抗压强度高等特点,广泛用于地板、墙体和柱子的浇筑。
2. 砖石:砖石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常用于墙体的搭建。
砖石分为实心砖和空心砖两种类型,其中空心砖的重量较轻,热传导性能较好。
砖石具有耐火、隔音和保温的特点。
3. 钢筋:钢筋是一种用来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材料。
钢筋具有高强度和韧性,能够承受拉力,增强混凝土的抗拉能力。
常用的钢筋有普通钢筋、螺纹钢筋和扭钢筋等。
4. 石膏板:石膏板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建筑材料,由石膏芯材和纸面板组成。
石膏板具有防火、隔音和装饰等特点,常用于隔墙、吊顶和装修。
5. 防水材料:防水材料用于保护建筑结构免受水的侵蚀。
常见的防水材料包括沥青、高分子材料和水泥防水涂料等。
防水材料广泛用于地下室、厨房和浴室等易受潮的区域。
6. 绝缘材料:绝缘材料用于隔绝或减少能量的传递,常用于建筑物的保温和隔音。
常见的绝缘材料包括聚苯板、岩棉和玻璃棉等,能够减少能量的散失和传导。
7. 木材:木材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用于搭建框架结构、地板和家具等。
木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易于加工和施工,常用的木材有松木、橡木和胶合板等。
8. 玻璃:玻璃是一种透明的建筑材料,常用于窗户和外墙幕墙的搭建。
玻璃具有高透光性和装饰性,能够增加建筑的采光和美观。
9. 瓷砖:瓷砖是一种常用的装饰材料,常用于地板和墙面的铺设。
瓷砖具有耐磨、防滑和易清洁等特点,有各种尺寸和颜色可供选择。
10. 沥青瓦:沥青瓦是一种常见的屋面材料,用于建筑物的防水和保温。
沥青瓦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防水性能,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下的屋顶建设。
✓ 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与分类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硫系化合物(包括硫化物、硒化物及碲化物)和硅酸盐、钛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等含氧酸盐为主要组成的无机材料的泛称。
分类 分为普通的(传统的)和特种的(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两大类✓ 了解胶凝材料及其分类胶凝材料,又称胶结料。
在物理、化学作用下,能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制成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复合固体的物质。
胶凝材料分为有机胶凝材料和无机胶凝材料两大类。
无机胶凝材料按照硬化条件,又可分为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和非水硬性胶凝材料(石灰石膏),一般为粉末状固体,在使用时用水或水溶液搅拌成浆体。
✓ 了解硅酸盐的基本理论硅酸盐指的是硅、氧与其它化学元素(主要是铝、铁、钙、镁、钾、钠等)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的总称。
它在地壳中分布极广,是构成多数岩石(如花岗岩)和土壤的主要成分.✓ 熟悉建筑材料的定义与分类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
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
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 建筑材料基本性质1.密度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V----密度ρ材料的表观体积V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表观密度ρ0材料的堆积体积V0,: 在堆集状态下的总体外观体积---堆积密度ρ0′✓ 2孔隙率: 00(1)100%(1)100%V P V ρρ=-⨯=-⨯✓ 空隙率:0000(1)100%(1)100%V P V ρρ''=-⨯=-⨯'✓ 与水有关的性质1. 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润湿角---在材料、水和空气的交点处,沿水滴表面的切线与水和固体接触面所成的夹角。
润湿角θ<90˚ 时,为亲水性材料;θ>90˚ 时,为憎水性材料:钢材、玻璃、塑料、沥青2、吸水性与吸湿性吸湿 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吸收空气中水分的性质.用含水率表示含水率是指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占其干质量的百分率,用W h 表示;计算公式如下:%100⨯-=g gs h m m m W ⎪⎩⎪⎨⎧----------););%g m g m W gs h 量(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材料在含水状态下的质)材料的含水率(吸水性是指材料与水接触吸收水分的性质,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表示,吸水率用两种表示方式质量吸水率%100⨯-=g g b m m m m W ⎪⎩⎪⎨⎧----------););%g m g m W g b m 量(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的质量(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材料的质量吸水率(体积吸水率 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吸收水的体积占材料自然体-+积的百分率。
%100)(0⨯-=V m m W W g b v ρ ⎪⎩⎪⎨⎧----------330/0.1);%cm g cm V W W v 水的密度,常温下取的体积(干燥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材料的体积吸水率(ρ 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的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衡量材料耐水性的指标是材料的软化系数g bf f k 压极限强度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的抗压极限强度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0.85的材料称为耐水性材料,可以用于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重要工程。
用于一般受潮较轻或次要的工程部位时,材料软化系数也不得小于0.75 。
4、抗冻性: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反复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能。
以试件在冻融后的质量损失、外形变化或强度降低不超过一定限度时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来表示,或称为抗冻等级。
材料的抗冻等级可分为F 15、F 25、F 50、F 100、F 200等,5、抗渗性材料在压力水作用下抵抗水渗透的性能。
抗渗等级是指用标准方法进行透水试验时,材料标准试件在透水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
三、与热有关的性质导热性:用导热系数 λ 表示热容量:材料在受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称为材料的热容量。
应选用导热系数小、热容量大的材料作为保温隔热材料四、力学性质1、材料的强度材料在应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抗拉、抗压、抗剪强度的计算式如下:AP f m ax = 抗弯强度用下式计算:2m ax 23bh LP f f = 2ma x bh L P f f =✓ 普通混凝土的分类按体积密度分重混凝土 ρ0>2800kg/m3。
普通混凝土 ρ0= 2000~2800kg/m3。
轻混凝土 ρ0<2000kg/m3。
按胶凝材料分水泥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聚合物浸渍混凝土等。
按用途分结构混凝土、防水混凝土、道路混凝土、耐酸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与技术要求组成材料与结构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碎石或卵石)、细骨料(砂)和水拌合,经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
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并抑制水泥的收缩;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粗细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间的空隙。
水泥浆体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硬化后将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强的整体。
2.主要技术性质混凝土的性质包括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强度、变形及耐久性等。
和易性又称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便于各种施工工序的操作,以保证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
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指标,包括流动性(稠度)、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主要方面。
强度是混凝土硬化后的主要力学性能,反映混凝土抵抗荷载的量化能力。
混凝土强度包括抗压、抗拉、抗剪、抗弯、抗折及握裹强度。
其中以抗压强度最大,抗拉强度最小。
混凝土的变形包括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有化学收缩、干湿变形及温度变形等。
水泥用量过多,在混凝土的内部易产生化学收缩而引起微细裂缝。
混凝土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抵抗各种破坏因素作用,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包括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抗蚀性及抗碳化能力等。
✓ 混凝土外加剂及应用外加剂是指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的,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
一般情况掺量不超过水泥质量的5%。
(1)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按功能分为四类: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
减水剂、泵送剂、保水剂等。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
缓凝剂、早强剂、速凝剂等。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外加剂。
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
引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碱骨料反应抑制剂、隔离剂、养护剂等。
(2)常用混凝土外加剂1)减水剂---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减水剂的经济技术效果①在保证混凝土混合物和易性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可减少用水量,降低水灰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②在保持混凝土强度(水灰比不变)和坍落度不变的条件下,可节约水泥用量。
③在保持水灰比与水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可大大提高混凝土混合物的流动性,从而方便施工。
2)早强剂 能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
3 )引气剂与引气减水剂 引气剂是指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的外加剂。
引入的微小气泡(直径为20~1000μm)在拌合物中均匀分布,明显地改善混合料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抗冻性和抗渗性),使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有所降低。
4) 缓凝剂及缓凝减水剂 缓凝剂是指能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5) 防冻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配合比”;经过试验室试拌调整,得出“基准配合比”;经过强度检验(如有抗渗、抗冻等其他性能要求,应当进行相应的检验),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并比较经济的“试验室配合比”(也叫设计配合比);根据现场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试验室配合比进行调整,求出“施工配合比”(1)确定配制强度(f cu,o )σ645.10+=k cu cu f f ,,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 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即混凝土强度等级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2)初步确定水灰比(W/C)ceb a 0cu ce ac w f f f m m ⋅⋅+⋅ααα,= 式中: αa 、αb ——回归系数;应根据工程所用的水泥、集料,通过试验由建立的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关系式确定;当不具备上述试验统计资料时,可取碎石混凝土 αa =0.46,αb =0.07;卵石混凝土αa =0.48,αb =0.33。
fce ——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MPa 。
(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 (4)计算水泥用量m c(5)确定砂率βs (6)计算砂、石子用量m s0、m g0(7)计算初步配合比✓水泥水化:硅酸盐水泥拌合水后,四种主要熟料矿物与水反应。
分述如下:①硅酸三钙水化硅酸三钙在常温下的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C-S-H凝胶)和氢氧化钙。
3CaO·SiO2+nH2O=xCaO·SiO2·yH2O+(3-x)Ca(OH)2②硅酸二钙的水化β-C2S的水化与C3S相似,只不过水化速度慢而已。
2CaO·SiO2+nH2O=xCaO·SiO2·yH2O+(2-x)Ca(OH)2 所形成的水化硅酸钙在C/S和形貌方面与C3S水化生成的都无大区别,故也称为C-S-H凝胶。
但CH生成量比C3S的少,结晶却粗大些。
③铝酸三钙的水化铝酸三钙的水化迅速,放热快,其水化产物组成和结构受液相CaO浓度和温度的影响很大,先生成介稳状态的水化铝酸钙,最终转化为水石榴石(C3AH6)。
在有石膏的情况下,C3A水化的最终产物与起石膏掺入量有关。
最初形成的三硫型水化硫铝酸钙,简称钙矾石,常用AFt 表示。
若石膏在C3A完全水化前耗尽,则钙矾石与C3A作用转化为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AFm)。
④铁相固溶体的水化:水泥熟料中铁相固溶体可用C4AF作为代表。
它的水化速率比C3A略慢,水化热较低,即使单独水化也不会引起快凝。
其水化反应及其产物与C3A很相似。
一、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1、胶结料及掺加料水泥,不宜大于32.5级;水泥混合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42.5级。
在水泥砂浆中掺入部分石灰膏、粘土膏或粉煤灰等,改善砂浆和易性,降低水泥用量--称水泥混合砂浆。
消石灰粉不得直接用于砌筑砂浆中。
2、细集料中砂,其中毛石砌体宜选用粗砂。
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