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九单元《总复习》word单元教案(5课时)[精品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26.80 KB
- 文档页数:17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章《总复习》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章《总复习》主要包括了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以及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知识。
本章是对整个五年级数学知识的梳理和总结,为六年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一些概念和公式的记忆也不是很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等基本知识。
2.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3.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为六年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等基本知识的运用。
2.难点:对于一些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和记忆,以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使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巩固知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用于解释和展示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等知识。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等知识。
2.呈现(10分钟)使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这些知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一些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9章《总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下第9章《总复习》主要包括了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知识。
本章是对整个五年级上学期的数学知识的总结和复习,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需要全面、系统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仍然模糊,计算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等基本运算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等基本运算方法和技巧;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
2.教学难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数学知识。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分析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应用。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和案例,用于巩固和拓展知识。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章《总复习》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章《总复习》主要包括了本册书各个单元的知识点,如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统计图表等。
本章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本册书的主要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统计图表等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巩固和掌握五年级下册的主要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五年级下册的主要知识点,如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统计图表等。
2.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个体差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3.分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激励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2.教学案例:准备相关的典型案例,便于进行分析。
3.学习小组:分组安排,便于进行合作学习。
4.教学评价:制定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学课件,呈现五年级下册的主要知识点,如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统计图表等。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四位数的读法及亿的概念2.复习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3.复习计算乘法口诀的运算4.复习整数的加减法运算5.复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四位数的读法和亿的概念•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乘法口诀的运算•整数的加减法运算2. 教学难点•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教辅资料3.黑板、粉笔4.展示板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四位数的读法及亿的概念1.让学生快速朗读四位数2.通过课件展示亿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二、复习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1.向学生提问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2.让学生互相讨论,总结规律第二课时一、复习计算乘法口诀的运算1.让学生背诵乘法口诀2.给学生一些乘法口诀题目进行练习二、复习整数的加减法运算1.通过例题演示整数的加减法运算2.让学生做一些整数计算题目第三课时一、综合练习1.给学生一些综合练习题2.让学生分组讨论解答二、解决实际问题1.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五、课堂小结在本次课堂中,我们通过复习四位数的读法、亿的概念、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乘法口诀的运算以及整数的加减法运算,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算能力。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2.自主拓展相关数学题目七、板书设计•四位数的读法和亿的概念•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乘法口诀的运算•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八、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中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下一次教学中,将针对这一点进行重点讲解和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章《总复习》教案(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章《总复习》》主要是对五年级下册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总结。
本章内容包括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方程与比例四大模块。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方程与比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部分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总复习来加强。
此外,学生之间的数学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复习过程中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对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方程与比例四大模块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总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方程与比例四大模块的知识点。
2.教学难点:部分知识点的运用和拓展,以及学生之间的数学水平差异。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实例讲解法:通过具体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2.教学课件: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
3.练习题:准备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为新课的复习做好准备。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方程与比例四大模块的知识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九单元《总复习》单元教学设计(5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总复习》主要是对本册书内容的回顾与总结,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分数乘除法、几何图形、量的计量、统计等知识点。
本单元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本单元的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回顾和巩固本册书的知识点,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回顾和巩固本册书的知识点。
2.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引导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册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准备相关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回顾本册书的学习内容,准备进行交流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册书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呈现相关教学素材,如题目、图片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及时反馈,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心得。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所学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巩固性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九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九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了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面积、数据的整理和统计等知识。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巩固,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面积等基本知识,对于数据的整理和统计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巩固和掌握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面积等基本知识。
2.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的运用。
2.几何图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3.数据的整理和统计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案例材料和练习题。
2.学习小组分组安排。
3.教学场地和多媒体设备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一家超市举行促销活动,两款饮料原价分别为5元和3元,现在两款饮料一起购买,可以享受8折优惠,请问购买这两款饮料需要支付多少钱?”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面积、数据的整理和统计。
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以及数据整理和统计的方法。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