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作用类题目
- 格式:pptx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16
小说专题训练---第三人称作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草之眼聂鑫森秋风送凉,雁字南飞。
蓄着短发的杨帆,再次走向这个自行车修理铺,已是十年后。
上午十点钟,湖南工业大学的校园里很安静,学生们都上课去了。
她推着一辆刚买的“永久牌”自行车,经过校门口的传达室,再折向右边的一溜砖瓦平房,在一个窄小的门脸边支好车。
店堂里,放着好几辆待修的自行车,一个头发斑白的汉子,正蹲着修补戳破了的车胎,洗白的蓝工装上油污斑斑。
在店堂上端的小桌上,放着一个插了一支洁白芦花的绿瓷小花瓶,一个侧身而坐的女人,面对着芦花,久久静默。
杨帆眼里忽地有了盈盈的泪水。
车师傅和他妻子还守着这个修车铺。
杨帆十年前从黔西一个小县,考上这所大学的包装设计系,师姐们就说起了这个夫妻店,还说他们已经在此修车好几年了。
车师傅叫车百里。
妻子叫蓝姑,是个盲人。
从穷乡僻壤来的杨帆,怎么也没想到大学的校园有这么大,从宿舍区到教学区,要走三十几分钟;到食堂吃个饭,到图书馆去借书,都有不短的距离。
自行车成了校园里最受人欢迎的交通工具。
“永久”“凤凰”“飞鸽”……什么型号、什么牌子的车都有。
杨帆不敢奢望。
一个贫困农家的女儿,下面还有两个弟弟,读书钱全靠父母从土里刨出来。
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学费和生活贵都是由县教育局担保向银行去借贷的。
同学问她怎么不去买辆自行车,她说:“在家走路爬山练出了脚力,方便哩。
再说车子出毛病了,我不会修。
”懂事的同学连忙附和地点点头。
杨帆真的需要一辆车,可以节约出许多时间,去读书,听讲座,还能去校外看展览看风景。
她决心从牙缝里省出钱来,买一辆只要可以凑合骑就行的二手自行车。
她从修理铺前经过时,总会情不自禁地停下来,看码在墙边的自行车零散配件,笼头、车架、钢圈、踏脚,很多都生锈了。
一天中饭后,她走进了修车铺。
车师傅在校正钢圈,蓝姑在“看”花瓶里的一支野菊花。
车师傅问:“小同学,你要修车?”“不……不。
是……是那支淡蓝色的野菊花把我引来的,真好看。
高考语文小说分类训练小说叙述视角分析题第一人称(有限视角)第一人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方便主观的心理的描写,代入感强烈,易于抒情;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
第二人称第二人称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使读者迅速进入角色,把情感调动起来并融入文章中去,有很强的代入感,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容易引起共鸣,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要注意叙述视角的转换:在第一人称中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可扩大表现的时空领域;在第三人称中夹杂第一人称的独白等,可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叙述视角的转换,可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喀布尔人[印度]泰戈尔我五岁的女儿敏妮在我书桌旁,用手轻轻敲着膝盖玩。
我正专心地写小说的第十七章。
忽然敏妮跑到窗前,喊道:“一个喀布尔人!街上果然有个喀布尔人走过。
他穿着宽大污秽的喀布尔服装,着高高的头巾;背着个口袋,拿着几盒葡萄干。
女儿大声叫他:“哎!”那个喀布尔人回过身来抬头看。
她看到这光景却吓住了,跑到妈妈那里躲起来这是他们第一次会面。
可没过几天,我意外地发现敏妮坐在门口长凳上和那个坐在她脚边的大个喀布尔人又说又笑。
她小纱丽(印度妇女传统服装,丝绸制的连衣裙编者注)的角上已经塞满了杏仁和葡萄干——喀布尔人用这种有力的贿赂,使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他们常说些玩笑。
敏妮满脸含笑地坐在喀布尔人面前,小大人似地低头看着这大高个:“呵,喀布尔人!你口袋里装的什么?”他用山民的鼻音回答:“一头象!”也许这并不可笑,但是这两人多么欣赏这句俏皮话!依我看,这种小孩和大人的对话里,有些非常引人入胜的东西。
喀布尔人也不放过开玩笑的机会:“那小人儿,你什么时候到公公家去呢?敏妮对这问题有点莫名其妙,但她不肯显露,却机灵地回答:“你到那去么?”可在喀布尔人这一阶层中间,“公公家”有双关的意思,还能指监狱。
高考小说阅读标题含义作用专题一、常见题型1、小说以“※※”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3、有人认为小说以“※※”为题不如以“※※”为题好,你同意吗?请写出你的理由。
4、小说以“※※”为标题,作者的意图是什么?【注意】关注四个方面①标题本身内容,艺术特点。
②标题与文本的联系:情节、人物、主旨、环境。
③对于标题意蕴(含义),特别要关注表层义(字典义或常用义)、深层义(语境义)、指代义、双关义、象征意义、比喻义。
④对于标题探究题,要考虑以下几方面:设置悬念,贯穿始终、结构严谨的线索,突出人物形象或性格,推动(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突出主题、对主题表现起画龙点睛作用,以某种艺术手法吸引读者。
二、解题思路1、命题角度一:标题的含义是什么首先明确标题的表面义即字典义,然后弄清标题的语境义及延伸义,而语境义和延伸义一般与文章的主题有着直接的关系。
2、命题角度二:为什么设这个标题一般从文章的写作内容、行文结构和中心主旨这三个方面作答。
3、命题角度三:标题和内容的关系答题时多从思路、从内容、从中心着手,要善于发现潜在的命题点,挖掘出命题中的表层与深层含义。
4、命题角度四:更换标题好不好或哪一个合适①确认回答题干。
回答用语用“好”或“不好”,“行”或“不行”。
②联系文章中心。
采用抽出关键词句的方法获得信息,找那些能集中体现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语句,含义较深、富含哲理的句子等,看中心与标题的关系,如紧扣中心、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形象地表现中心等。
③比较置换者优劣点。
比较时主要从语言特点、技巧、风格、中心联系的紧密与否、结构安排上的合理与否上回答合乎主题与否,当然,回答时不一定面面俱到。
三、答题模式1、含义类:①表面义与真实义②指代义、引申义、象征意义等③一语双关,双重含义2、、意蕴类①文中具体意思(表层义)②与主题相关的意思(深层义)③对揭示主题,塑造人物等作用。
2024届高三复习小说考题探究(5):情节类题(分析情节作用)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2021·全国乙卷《秦琼卖马》)王超杰为什么选择《秦琼卖马》的唱段,且唱得壮气不足?请简要分析。
②(2019全国III《到梨花屯去》)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③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小说中的情节,在小说中总有其相应的作用。
分析评价小说的情节作用,是小说常考的题型。
不同位置的情节,作用可能会有所不同。
具体如下:开头情节结尾情节反复出现的情节(2)答题角度情节作用的答题角度1.(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秦琼卖马谈歌民国二十二年立秋这天下午,保定城淹没在一片知了的鸣叫声中。
一辆人力三轮停在了古董店艺园斋门前。
一个身着灰布大褂的中年汉子下了三轮,提个柳条箱进了店门。
伙计杨三忙迎上来,给汉子让座沏茶。
“我找韩定宝先生。
”杨三怔了一下,低声答道:“韩老板已经去世三年了。
”汉子惊了脸,手里的茶碗险些跌落。
杨三又道:“现在的老板是杨成岳先生。
”汉子呆了片刻,缓声道:“我想见一见杨老板。
”说着取出一张名片。
杨三接过看了一眼,惊讶道:“您就是王超杰先生啊。
您稍等。
”王超杰,人称北方铁嗓,专攻老生。
平生喜好收藏官窑彩瓷。
几年前一场中风,愈后左腿不利落,便不再登台。
不一刻,一壮年男人出来,拱手道:“王先生,幸会。
我是杨成岳。
早年曾听过王先生的大戏,今日竟是有缘在此相见。
”王超杰笑笑:“这么说杨老板也是门里人了?”杨成岳笑道:“不瞒王先生,杨某也曾是票友,只是不敢与王先生坐论其道。
——不知王先生到保定有何贵干?”王超杰笑道:“有几件古瓷,想让杨先生鉴赏。
”便打开柳条箱,取出一摞盘子,放在桌案上,共是六件。
杨成岳凑近细看,看了半刻,便向王超杰点头微笑。
王超杰笑道:“这是我多年前从一个落魄商家手里收购而来。
地道上品,还请杨老板说个价钱。
”杨成岳问:“此乃王先生心爱之物,何故出手呢?”王超杰长叹一声:“生计所迫,还望杨老板成全。
考点29 小说标题的作用和意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等,从某种程度上说,标题有时就是作者写作意图的精要概括;小说的主旨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它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创作的意图所在。
因此标题成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核重点,近几年多在选择题中出现,主要从标题的含义、作用、选用等角度命题,指向于语言的建构、审美的鉴赏与创造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考向一小说标题的意蕴【典例引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丁玲①“娃娃,甭怕,咱是一个孤老太婆,还能害你?”老太婆亲热地望着面前张皇失措的孩子,“你是……嗯,咱知道。
”这孩子大约十三岁,迟疑地望着老太婆。
远处一望无际的原野,没有一个人影,连树影也找不到一点。
②“还是跟咱回去吧,天黑了,你往哪儿走,万一落到别人手上……”③窑里黑魆魆的,他不敢动,听着她摸了进去。
“不要怕,娃娃!”她把灯点着了。
灶里的火光舔在他们脸上,锅里有热气喷出来。
陕北的冬天,孤冷的月亮那黯淡的光辉涂抹着无际的荒原,流落的孩子却拥抱着甜美的梦:他又回到队伍,继续当他的马夫,继续同司号兵玩着……④孩子跟在老太婆后边去割草。
蒙着尘土的沙路上,寻不到杂乱的马蹄和人脚的迹印。
他热切地望着远方,他们——大部队到底走得离他多远了呢?他懊恼着自己。
那天正在野外放马,突然飞机来了,他藏在一个小洞里,听着外面连绵不断的爆炸声。
洞口塌了。
等他好不容易爬了出来,就只剩他一人了。
他大声地叫喊,凭着感觉一路狂奔,却没遇到一个认识的人……后来才遇着老太婆。
⑤有人送来苞谷做的馍,还有人送来羊毛袜子。
有着红五星的帽子仍揣在怀里,他不敢拿出来。
大家都高兴地盘问着:“你这么一个娃娃,也当红军,你娘你老子知道么?”⑥天真的、热情的笑浮上了孩子的脸。
他暂时忘却忧愁,重复着在小组会学来的话:“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是为大多数工人农民谋利益的,要团结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人去打日本……”⑦看着人们围着他的脸露出无限的羡慕,他就更高兴了。
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训练7——标题作用建议用时:40分钟满分: 26分实际得分: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记忆里的光蒋子龙我八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
1949年初冬,我正式走进学校,在班上算年龄小的。
一位见多识广的大同学,炫耀他见过火车的经历,说火车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巨大的怪物,特别是在夜晚,头顶放射着万丈光芒,喘气像打雷,如天神下界,轰轰隆隆,地动山摇,令人胆战心惊。
许多同学都萌生了夜晚去看火车的念头。
一天晚上,真要付诸行动了,却只集合起我和三个大一点的同学。
离我们村最近的火车站叫姚官屯,十来里地,当时对我来说,就像天边儿一样远。
最恐怖的是要穿过村西一大片浓密的森林,里面长满奇形怪状的参天大树。
森林中间还有一片凶恶的坟场,曾经听的所有鬼故事,几乎都发生在那里面,即便大白天我一个人也不敢从里面穿过。
进了林子以后我们都不敢出声了,我怕被落下,不得不一路小跑,我跑他们也跑,越跑就越瘆得慌,只觉得每根头发梢都竖了起来。
当时天气已经很凉,跑出林子后却浑身都湿透了。
好不容易奔到铁道边上,强烈的兴奋和好奇立刻赶跑了心里的恐惧,我们迫不及待地将耳朵贴在道轨上。
大同学说有火车过来会先从道轨上听到。
我屏住气听了好半天,却什么动静也听不到,甚至连虫子的叫声都没有,四野漆黑而安静。
一只耳朵被铁轨冰得太疼了,就换另一只耳朵贴上去,生怕错过火车开过来的讯息。
铁轨上终于有了动静,嘎登嘎登……由轻到重,由弱到强,响声越来越大,直到半个脸都感觉到了它的震动,领头的同学一声吆喝,我们都跑到路基下面去等着。
渐渐看到从远处投射过来一股强大的光束,穿透了无边无际的黑暗,向我们扫过来。
光束越来越刺眼,轰隆声也越来越震耳,从黑暗中冲出一个通亮的庞然大物,喷吐着白气,呼啸着逼过来。
我赶紧捂紧耳朵睁大双眼,猛然间看到在火车头的上端,就像脑门的部位,挂着一个光芒闪烁的图标:一把镰刀和一个大锤头。
领头的同学却大声说是镰刀斧头。
且不管它是锤是斧,那把镰刀让我感到亲近,特别地高兴。
2023年高考语文小说分类训练(三)小说次要人物作用分析题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④推动情节发展;⑤提供具体环境,渲染、烘托气氛,如很多群众喧哗吵闹熙攘要避免分析时使用套话、泛泛而谈,其实只要在读懂小说的基础上把次要人物的一般基本作用与文本中的情节、人物、主题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就行。
如次要人物基本作用之一是陪衬主要人物,做题时可这样思考:①他与主要人物构成怎样的陪衬关系,是正衬还是反衬、对比?②他用什么来衬托主要人物的什么?结合具体内容回答这两个问题即可。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搭台王春迪老街有句老话:有钱不显摆,一生算白来。
要说富人显摆,无可厚非,可老街上的穷人也喜欢显摆。
譬如老街人买油条,卖油条的到了自家门前,他不喊,非等人走到街那头了,才出来,罩着手吆喝。
等卖油条的过来了,他们左看看右看看,用一只手捏捏,然后挑一根稍微大一点儿的。
转身进屋,把油条扔给孩子。
直等孩子把油条吃得还剩下拇指大了,这边稀粥也喝完了,接过来,擦擦嘴,擦得油光光的,这就出门了!海爷号称老街首富,喜欢显摆也是出了名的,经常叫乞丐在他面前排成队伍进行施舍,生怕有人没吃到。
两年前他建宗祠,从初一选到十五,好不容易看上一块地儿,可惜地面不平,不过就是垫点土的事儿,海爷愣是大老远儿地让人拉了几车煤块儿填上!那年月,百姓管煤炭叫“乌金”,金贵着呢!人家却用来填坑,虽然是煤渣儿,但比泥土不知要金贵多少。
你说这人会显摆不?没想到,那年冬天冷的出奇,那些没有钱取暖的穷人则挖了这些煤渣烤火取暖,度过了这艰难的日子。
过了几年,鲁东南遇上了百年不遇的蝗灾。
鲁东南地界,家家院子里都种树。
究其原因,其中一点,就是等闹饥荒时,没东西吃,还能用树皮果腹。
要说这一场灾真的太严重了,这年冬天,还没到腊月,好几户以前穿长衫、吃细粮的体面人家,家里的树都没皮了,更别说普通百姓了。
2024届高三复习小说考题探究(13):语言类题(词句解读)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2023年新高考Ⅱ卷《社戏》)文中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含有哪些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②(2020·江苏高考《少男》)请探究小说结尾画线句中作者的情感态度。
③(2021年新高考Ⅱ卷《放猖》)文本中画线部分用了多个“跑”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主要指理解表现文章主旨、反映深层含义、反映语言环境、具有临时指代意义的词语的含义。
理解词语的含义是指词语在上下文具体语境中产生的比喻义、双关义、象征义、反语义、色彩义(褒贬互换)等。
小说阅读中考查的重点“词语”主要是以下五种:①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②运用象征、比喻、双关等表现手法的词语;③具有特殊指代意义的词语;④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⑤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所谓“重要句子”,是指那些对文章的结构、主旨、内容等有重要的作用或在语言、表达等方面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或深层含义的句子。
具体指以下几类:①揭示文章的主旨、内容,作者的观点、思想等的句子。
②表达功能特别强烈,具有特殊表达效果的句子。
③具有深刻含义而考生不易理解的句子。
④含有特殊表达作用的重要字词的句子。
(2)答题角度或方法★理解文中重要词语①审读题干,锁定区间分析词语的含义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联系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及段落,明确词语所关涉的范围。
②明确对象,筛选词句要求分析的词语都有对应的描写对象,因此,弄清词语所描述的对象,分析词语是从哪个方面描述对象的。
围绕描写对象从上下文中筛选出关键词句,用来组合答案要点。
③关注手法,规范表述为了突出表达效果,使语言生动形象或含蓄蕴藉,往往使用一些修辞、描写手法。
小说专题训练-------开头内容的作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在那儿刘慈欣(前情梗概:一心热爱登山的冯帆曾经在大学组织攀登珠峰,最后导致全队四人死亡,为了惩罚自己,他从此远离陆地,决定一辈子不登山。
但机缘巧合,原本是为了逃离登山而来到海上的冯帆,遇到了因外星飞船入侵形成的一座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两百多米的水山。
人类大难临头……)冯帆站在救生艇上,目送着蓝水号远去,他原准备在其上度过一生的。
另一边,在太空中的巨球下面,海水高山静静地耸立着,仿佛亿万年来它一直就在那儿。
当感觉到救生艇的甲板在水坡上倾斜时,冯帆纵身一跃,跳入被外星飞船的光芒照得蓝幽幽的海中。
他要成为第一个游泳登山的人。
现在,已经看不到海山的山顶,冯帆在水中抬头望去,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面一望无际的海水大坡,坡度有四十五度,仿佛是一个巨人把海洋的另一半在他面前掀起来一样。
冯帆用最省力的蛙式游着,想起了大副的话。
他大概算了一下,从这里到顶峰有十三公里左右,如果是在海平面,他的体力游出这么远是不成问题的,但现在是在爬坡,不进则退,登上顶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冯帆不后悔这次努力。
能攀登海水珠峰,本身已是自己登山梦想的一个超值满足了。
这时,冯帆有某种异样的感觉。
他已明显地感到了海山的坡度在增加,身体越来越随着水面向上倾斜,游起来却没有感到更费力。
回头一看,看到了被自己丢弃在山脚的救生艇,他离艇之前已经落下了帆,此刻却见小艇仍然稳稳地停在水坡上,没有滑下去。
他试着停止了游动,仔细观察着周围,发现自己也没有下滑,而是稳稳地浮在倾斜的水坡上!冯帆一砸脑袋,骂自己和大副都是白痴,既然水坡上呈流体状态的海水不会下滑,上面的人和船怎么会滑下去呢?现在冯帆知道,海水高山是他的了。
冯帆继续向上游,越来越感到轻松,主要是头部出水换气的动作能够轻易完成,这是因为他的身体变轻了。
重力减小的其他迹象也开始显现出来,冯帆游泳时溅起的水花下落的速度变慢了,水坡上海浪起伏和行进的速度也在变慢,这时大海阳刚的一面消失了,呈现出了正常重力下不可能有的轻柔。
2024届高三复习小说考题探究(12):环境类题(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2021浙江卷《麦子》)第二自然段描写环境有何用意?②(2019全国II《小步舞》)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③(2019新课标III卷《到梨花屯去》)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6分)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环境描写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是对描写在全文的用途中进行剖析。
常见环境描写的九个作用(2)答题角度见上述的九个作用。
二、真题实践1.阅读完成下列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麦子红柯他们住在祖国边疆旷野中的土房子里,要一直守护下去。
不管是谁,问他们搬不搬走?他们都说要住下去。
当然了,老婆婆的回答要平和一些:“搬走怎么办呢?你前脚走,草就后脚跟过来,这儿的草有多凶哇,你刚转个身,它们就爬到窗户上,往屋里钻。
”脾气躁:“往哪搬?我搬走你住呀。
”总以为他住的是宫殿。
房子又矮又小。
房子高不起来,房子周围的树就不怎么高。
这儿的树都是矮个儿,都是那种憨厚的榆树,树杈很多,叶子很密,就是长不高。
风大。
树像绿狮子,毛发纷乱,疯狂地扑打风,风疼得满地打滚,蹿到天上,发出长长的哨音,又跌落到洼地里发出猛兽似的嗥叫。
风嗥叫起来,地都动呢。
吓唬老婆婆:“树抽打它们呢,树是老天爷的鞭子,老天爷要抽它们,它们只能哇哇乱叫。
”老婆婆战战兢兢:“老天爷为啥抽它们?”说:“谁让它们乱跑,老天爷可容不得谁整天乱跑。
”老婆婆走到浓密的树林里,发现她竟然一身金黄,飘动着团团芳香,就像一头金色的豹子。
豹子走在麦田里,麦子哗哗响起来。
麦子的金光洒在榆树上,榆树叶子油汪汪的;麦子的金光洒在云朵上,云就像戴了金笼头,云跟牲畜一样弯下脖子在明净辽阔的苍穹上吃草,云吃草的声音很柔和,窸窸窣窣。
老婆婆摸麦穗呢。
她的手像一只跳鼠,跳到麦芒上,麦芒浓密绵长就像夏天的睫毛,老婆婆触摸到夏天最美丽的地方。
小说专题训练-------多次出现某内容的作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风波鲁迅七斤虽然住在农村,却早有些飞黄腾达的意思。
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他也照例帮人撑着航船,每日一回,早晨从鲁镇进城,傍晚又回到鲁镇,因此很知道些时事,例如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么地方,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类。
他在村人里面,的确已经是一名出场人物了。
这时七斤捏着竹烟管,低着头,慢慢地走来,坐在矮凳上,慢慢地抬起头来,叹一口气说:“皇帝坐了龙庭了。
”七斤嫂呆了一刻,忽而恍然大悟:“这可好了,这不是又要皇恩大赦了么!”七斤又叹一口气,说:“我没有辫子。
”“皇帝要辫子么?”“皇帝要辫子。
”“你怎么知道呢?”七斤嫂有些着急,赶忙问。
“咸亨酒店里的人,都说要的。
”七斤嫂这时从直觉上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妙了,因为咸亨酒店是消息灵通的所在。
伊一转眼瞥见七斤的光头,便忍不住动怒,怪他恨他怨他;忽然又绝望起来,装好一碗饭,搡在七斤面前道:“还是赶快吃你的饭罢!哭丧着脸,就会长出辫子来么?”太阳收尽了它最末的光线了,水面暗暗地回复过凉气来。
七斤嫂吃完三碗饭,抬起头,看见又矮又胖的赵七爷正从独木桥上走来。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
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
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
赵七爷一路走来,坐着吃饭的人都站起身,拿筷子点着自己的饭碗说:“七爷,请在我们这里用饭!”七爷也一路点头,说道“请,请”,却一径走到七斤家的桌旁。
七斤连忙招呼,七爷也微笑着说“请,请”,一面细细地研究他们的饭菜。
“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么?”赵七爷说。
“皇帝坐了龙庭了。
”七斤说。
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几时皇恩大赦呢?”“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地总要大赦罢。
高考小说阅读情节作用专项训练一、【高考真题】(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6分)天嚣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
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
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
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
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
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这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辱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
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
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
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 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
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
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
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
而此刻,个个都象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门别开得太大!”“找根棍子撑住!”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