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转变
- 格式:ppt
- 大小:753.00 KB
- 文档页数:24
第五章马氏体转变马氏体转变——当采用很快的冷却速度时(如水冷),奥氏体迅速过冷至不能进行扩散分解的低温M S点以下,此时得到的组织称为马氏体。
在转变过程中,铁原子和碳原子均不能扩散,因此其是一种非扩散型相变。
§5.1 马氏体转变的主要特征§5.2 钢中马氏体转变的晶体学§5.3 马氏体的组织形态及影响因素 §5.4 马氏体转变的热力学§5.5 马氏体转变动力学§5.6 马氏体的力学性能§5.1 马氏体转变的主要特征一、马氏体转变的非恒温性二、马氏体转变的共格性和表面浮凸现象三、马氏体转变的无扩散性四、具有特定的位向关系和惯习面五、马氏体转变的可逆性六、马氏体的亚结构一、马氏体转变的非恒温性马氏体转变开始点(M s)——必须将母相奥氏体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过冷至某一温度以下才能发生马氏体转变,该转变温度即为M s。
马氏体转变终了点(M f)——当冷却至M s以下某一温度时,马氏体转变便不再继续进行,这个温度即为M f。
奥氏体被过冷至Ms点以下任一温度时,不需经过孕育,转变立即开始,且以极大速度进行,但转变很快停住,不能进行到终了。
为使转变能继续进行,必须降低温度,即马氏体转变是在不断降温的马氏体转变量是温度的函数,而与等温时间无关。
图5-2 马氏体转变量与温度的关系马氏体转变的非恒氏体二、马氏体转变的共格性和表面浮凸现象图5-3 钢因马氏体转变而产生的表面浮凸。
图5-4 马氏体浮凸示意图图5-5 马氏体和奥氏体切变共格交界面示意图马氏体与奥氏体之间界面上的原子既属于马氏体,又属于奥氏体,是共有的;并且整个相界面是互相牵制的,这种界面称之为“切变共格”界面。
三、马氏体转变的无扩散性马氏体转变的无扩散性:马氏体转变时只有点阵的改组而无成分的改变。
马氏体的成分与原奥氏体的成分完全一致,且碳原子在马氏体与奥氏体中相对于铁原子保持不变的间隙位置。
马氏体转变特点马氏体转变是指钢铁材料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发生的晶体结构变化。
马氏体转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温度范围:马氏体转变温度范围较宽,通常在200℃到600℃之间。
这个范围内的温度变化会引起钢铁材料的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
2. 马氏体相变:马氏体转变是指钢铁材料从奥氏体结构转变为马氏体结构的过程。
奥氏体是一种面心立方结构,具有较高的韧性和塑性,而马氏体是一种体心立方结构,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
3. 形变机制:马氏体转变是通过固溶体的相变来实现的。
在加热过程中,钢铁材料中的固溶体会发生晶体结构的变化,形成马氏体。
在冷却过程中,马氏体会再次转变为固溶体,从而使材料恢复到原来的晶体结构。
4. 转变速率:马氏体转变的速率取决于转变温度和材料的成分。
通常情况下,转变速率较快,可以在几秒钟或几分钟内完成。
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低温下或含有合金元素的材料中,马氏体转变速率会显著降低。
5. 影响因素:马氏体转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材料的成分、冷却速率、加热温度等。
增加合金元素的含量或采用快速冷却方法可以加速马氏体转变的速率。
6. 影响性能:马氏体转变对钢铁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马氏体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但韧性和塑性较低。
因此,在一些特定的应用场合中,需要控制马氏体转变的程度,以获得适当的力学性能。
7. 相变组织:马氏体转变后的钢铁材料会形成不同的相组织。
常见的相组织包括全马氏体组织、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织、马氏体和贝氏体组织等。
不同的相组织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
马氏体转变是钢铁材料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发生的晶体结构变化,具有温度范围广、转变速率快、影响因素多等特点。
了解和掌握马氏体转变的特点对于钢铁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