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说课稿
- 格式:docx
- 大小:20.76 KB
- 文档页数:4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当我站在讲台前,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睛,我知道,我将为他们揭开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神秘面纱。
我手中的教材,是我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47页至49页的内容。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
我期待他们能够在课后,独立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其中,重点是让孩子们掌握笔算乘法的过程和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他们理解并处理进位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讲解这个知识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主要包括黑板、粉笔和一些彩色卡片,学具则是每位学生一份的练习本和彩色笔。
然后,我会详细讲解笔算乘法的过程,我会用黑板和粉笔,一步步演示如何将23乘以3。
我会强调,当我们把23分解成20和3,先用20乘以3,得到60,然后用3乘以3,得到9,把60和9相加,就得到了23乘以3的结果,也就是69。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穿插一些例题,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笔算乘法的理解。
比如,我们可以一起计算24乘以5,或者是32乘以7。
随堂练习是检验孩子们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我会设计一些题目,让孩子们独立完成,我会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巩固所学。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步骤,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能够一目了然。
作业设计上,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孩子们回家后,能够继续巩固所学。
比如,25乘以4,或者是48乘以4。
课后,我会进行自我反思,思考我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孩子们是否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进行拓展延伸,比如,他们可以尝试自己解决更复杂的乘法问题,或者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运用所学知识。
这样,我相信,孩子们能够在我引导下,顺利完成这一节课的学习,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一、说教材1、地位作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二小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为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打基础,也为本册中第三、五两个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作准备。
因此,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的一个重点,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目标教学目标是教材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标准和尺度。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教学目标应在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品质三方面进行明确。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A.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B.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
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计算方法。
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对位的道理。
3、教、学具准备ppt课件、每位学生一份作业纸。
二、学情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我们不仅要设计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
因为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
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三、说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教材:1、教学内容及简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力、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二、教法、学法: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三、教学设想:课本中以订牛奶为情境,我进行了改编,以学生春游活动及游览公园为主线,通过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索,研究算法;巩固强化,灵活运用;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现在正逢春季,因此,以学生去春游为背景素材,配予《找春天》的音乐,让美术、音乐与数学知识融为一体,体现学科的综合性。
在情境图中标示出一个班共有48人去春游,每位同学的车费是12元,让学生准确的搜集提取信息,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索,研究算法:在这个环节中,进行以下五个层次的教学: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当学生在情境中搜集、提取出“48人”“每人12元”后,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接着问“你能估一估大约要付多少钱吗?”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能力。
2、自主探索,尝试解决:估算之后,暂且不做评价,采用设疑,“是这样吗?”接着,引导学生“你能试着算一算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同伴间的交流与讨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说课稿之杨若古兰创作一、说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乘法》49~51页《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二、说教材本节课是在先生曾经进修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和多位数乘一名数的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进修这部分内容,有益于先生完好地把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后面进修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三、说教学目标根据这一数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感化,结合教材和先生的年龄特点,我拟定以下数学目标:1、常识与技能: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2、教程与方法:结合49页例2成绩,经历自立测验考试、进修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先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四、说重难点:按照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重点: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方法.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五、说教法、学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先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的认知规律,我不但设计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须要.让先生通过自立进修,在引诱先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先生测验考试,先生自动、积极地介入新常识的构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先生大胆说出本人的方法,然后先生本人去比较方法的准确与否,简单与否.如许先生对算理与算法用本人的思维方式去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再按照自立探究-讨论-归纳如许的思路,应用常识迁移让先生发新知,把握新知.在学法指点上,让先生把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进修方法.六、说教学流程我从让先生学得更轻松,更容易入手拟定的教学流程是成绩情境----自立探索----竖式计算-----成绩延长-----课堂练习-----课内涵伸.七、说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34×21 57×112.读论述文字,观察情境图,交流题中的数学信息和成绩.重点让先生能够准确的列出算式.(二)、自立探索1.独立思考,先生动手笔算.2.交流算法.鼓励先生说出本人的个性化算法,给先生充分的交流分歧算法的机会.(三)、竖式计算1.师生共同完成48×37的竖式计算.重点解决37中的3乘48中的144积的书写地位.2.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结果,重点让先生说一说37中的3乘48时,百位上的7是如何算出来的.3.师生共同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四)、成绩延长观察对比进位和不进位乘法:48×37 57×11(五)、课堂练习1.(1)课本50页练习十一1题.(2)交流先生的计算方法和结果,给先生充分交流算法的机会.2.练一练第3题.让先生独立完成,教师巡查,留意先生计算的过程并进行个别指点.(六)、课内涵伸安插课堂功课课本50页2题,4题.。
人教版《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说课稿◆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8页第一课时的内容。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这一节课的学习平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以及对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为过度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
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的一个重点,学好这节课的知识,对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乘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材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标准和尺度。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教学目标应在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品质三方面进行明确。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渗透教学源于生活,要用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3)情感目标: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
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4、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本着课程标准,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算理。
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算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说教法、学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的认知规律,我们不仅要设计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讲课稿一、说教材1、地位作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二小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基础长进行教学的,主假如为了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为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打基础,也为本册中第三、五两个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淆运算的学习作准备。
所以,本课时是本单元的要点,也是全册的一个要点,对此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目标教课目的是教材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查教课成效的标准和尺度。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教课目的应在基础知识、能力培育、思想质量三方面进行明确。
所以本节课的教课目的是:(1)知识目标: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 2)能力目标:培育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浸透教课源于生活,我们要会解决身旁数学识题的思想。
(3)感情目标:经过研究合作的学习,激发学生仔细计算的热忱及擅长研究、思虑的学习质量。
3、要点、难点:要点: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4、教、学具准备CAI 课件、每位学生一份作业纸。
二、学情剖析:这节课的教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纪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依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我们不单要设计色彩鲜亮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课,并且还要使他们感觉到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
由于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实用”的数学更感兴趣。
所以学习素材的选用与表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当是现实的、详细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旁,并且学数学是实用的、必需的,进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三、说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课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取数学学习的踊跃感情体验、感觉数学的力量。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笔算》说课稿一、教材简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笔算,它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乘法的口算和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
二、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是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三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学生认识能力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的理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教法、学法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本节课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三、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数学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现实中寻找学生学习的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
计出有24人去春游,每位同学的车费是12元的情境图。
以学生春游为背景素材,这样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为新课的学习酝酿了良好的情绪。
(二)自主探索,研究算法1、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数学课堂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首先让学生在情境中搜集出“24人”“每人12元”这些数学信息,然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接着问“你能估一估大约要付多少钱吗?”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能力。
说课稿: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2.通过多种实例,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3.培养学生逐步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思维逻辑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而难点则在于如何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乘法,特别是在进位过程中意识到进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1.教材: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2.已准备好的乘法表;3.黑板、彩色粉笔;4.练习册及作业本。
教学过程导入1.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2.播放一段乘法口诀的视频,唤起学生对乘法的兴趣。
讲授1.提问:我们初学乘法时,你们最开始学习的是哪种乘法?(学生说出竖式乘法);2.教师将两组两位数写在黑板上,介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步骤:–将乘数分成十位数和个位数,并将十位数与被乘数的个位分别相乘,得到两个结果;–将乘数的个位数与被乘数的十位数相乘,得到一个结果;–将上述三个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3.老师手写一道乘法,展示在黑板上,示范如何用笔算乘法解决,讲解每一个步骤;4.让学生互相配对,自行完成手写计算,并核对答案;5.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20道计算题。
实践1.老师出示一组两位数的乘法题,让学生进行计算;2.在完成乘法计算之后,让学生分享他们是如何计算的,引导学生探讨哪些步骤是重要的,哪些是容易出错的;3.导出:进一步强化笔算乘法的思维逻辑,阐述并强调进位的必要性。
教学评估1.学生交作业本并核对答案;2.老师选择一些学生来展示他们的计算过程;3.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解答。
总结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逐步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思维逻辑能力。
同时也教会学生从实际应用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探究解答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说课稿《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说课稿一、说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课本49页的内容。
二、说教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这一数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数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方法,培养类比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经历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并且渗透德育教育。
四、说重难点按照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要进位和要进几。
五、说教法、学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的认知规律,我不仅设计了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
让学生通过前置学习,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
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再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新知,掌握新知。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说课稿
一、说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课本49页的内容。
二、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数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数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方法,培养类比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经历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并且渗透德育教育。
四、说重难点
按照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要进位和要进几。
五、说教法、学法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的认知规律,我不仅设计了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
让学生通过前置学习,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
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再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新知,掌握新知。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流程
我从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容易入手制定的教学流程是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交流前置学习内容,学习新知——巩固练习,拓展应用——全课总结
七、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出示教材第49页例2.,你们想知道什么数学信息吗?(以此来激发学生提出数学信息的欲望)根据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实时选择适合本节课教学的可行性问题来解决。
师: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个48是多少,怎样列式呢?(48×37)
(二)交流前置学习内容,学习新知
1、把“怎样计算48×37”这一前置学习作业和本小组的同学交流分享。
2、
组织交流,各组展示算法。
(1)估算方法:48≈50 37≈40 50×40=2000(盒)大约有2000盒。
(2)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的计算方法,再现笔算过程?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或者老师追问:第一步算得是什么?是怎么算的?个位满几十怎么办?十位呢?第二步算的是什么?是怎么算的?第三步算得是什么?是怎样算的?
4)趁热打铁接着跟上一个小练习。
请你填一填。
5)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
小组交流讨论汇报,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没必要严格要求。
1、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尾和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通过学生自己的自主探索,交流,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总结提升。
使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这不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符合以学生为本理念。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师: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1、指导完成下面的练习。
23×34 54×29 47×62 78×82
可以让学生按组做,哪几个组做哪个题,做完后让同学们互相说一说笔算的过程,互相改正补充,然后指名学生发言,集体订正笔算的过程和结果。
2、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练习十一)
3、帮帮小蜜蜂(连线)
(四)全课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课后感想?
(“你学会了什么?”紧扣知识技能目标,“是怎么学会的?”紧扣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后感想”体现了课堂延伸,课堂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场所,也是产生问题的场所)。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简明直观,突出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观察、理解、掌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七、说教学反思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我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多媒体,自制课件。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学习工具,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
今天的课肯定也存在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如教师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等等也还有许多不够的地方,对学生的评价等,希望老师们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