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4.4化学式与化合价四
- 格式:doc
- 大小:101.50 KB
- 文档页数:4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课时2一、教学目标1.理解化合价的本质,掌握化合价的一些规律;2.了解化合价与离子符号表示方法的不同;3.根据物质的化学式,会判断某元素的化合价;4.熟记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并学会根据化合价推求化学式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记住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会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会根据化学式判断某元素的化合价。
难点:化合价含义的理解、应用和记忆。
三、教学过程【知识回顾】什么是化学式?分别写出下列表格中各物质的化学式及原子个数比。
物质氯化氢水氯化钠二氧化碳三氧化二铁化学式原子个数比【问题】我们知道物质的组成是固定的,其化学式也是一定的,为何在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不同呢?【讲解】从上表可以看出,不同元素相互化合时,其原子个数比是不同的,这时元素显示出来的特性就是元素的化合价。
化学上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来确定化合物中各元素间的原子个数比。
例如:在HCl中,H为+1价,Cl为-1价;在H2O中,H为+1价,O为-2价。
注意:元素只有在形成化合物时,才讲化合价,即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PPT展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讲解】化合价是一种人为规定,它反映的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
化合价有正负、数值大小之分,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讨论】下表给出了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观察有什么特点和规律?【总结】1.在化合物里,氧元素通常显-2价,氢元素通常显+1价;2.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非金属元素与氧化合时通常显正价;3.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不同化合价;4.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总结】知道了元素的化合价,可以为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提供帮助,因此我们要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试着按一定的规律或韵律、顺口溜,把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背记下来。
)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三五氮;一五七氯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零价永不变。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理解化学式的概念及含义。
掌握一些简单物质的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理解化学式前和化合价有关数字的不同意义。
2、知道并初步学会应用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
3、知道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初步掌握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以及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4、结合对物质从宏观到微观的认识,进一步发展你的科学想象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化学式的写法、读法、化学式的意义。
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3、根据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教学过程: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有些元素符号又可以直接表示由这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单质),那么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化合物也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这就是化学式。
(板书)一、化学式:1、定义: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意义(以H2O为例)①表示一种物质:水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③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④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2H2O表示2个水分子。
(思考)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是否相同?为什么?不同,因为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讨论)符号O、2O、O2、2O2各具有什么意义?小结: 1.元素符号之前加数字不再表示某元素,不再有宏观的意义,只表示原子的个数。
2.化学式前加数字也不再表示该物质,不具有宏观的意义,只表示分子的个数。
3、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小结)(1)单质①用元素符号表示:金属(铁Fe、铜Cu等)、固态非金属(如碳C、硫S等)、稀有气体(氦He、氖Ne等)②双原子构成的分子:如氢气H2、氧气O2等。
(2)化合物(只研究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①写法: A.氧化物:如CuO、P2O5,“氧右它左”。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1课时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式的含义,并能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化学式的意义。
2.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3.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整理、寻找规律的能力,并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课堂练习中培养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化学式等化学用语给人类交流带来的便利。
2.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学式的含义;常见元素及根的化合价;会用化学式表示某物质的组成。
【教学难点】化学式的正确书写;根据化合价推导化学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顾并复习元素及元素符号的意义。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学科的独特语言,化学学科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化学用语——化学式。
二、推进新课1.化学式及其意义[提出问题]如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3页相关内容,归纳化学式的定义)[归纳总结]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如H2O、O2、H2等可以分别表示水、氧气、氢气等物质的组成。
[特别提醒]只有纯净物才能用化学式表示其组成,一种物质只能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投影展示][归纳总结]说明:由离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微观上只有一层含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表示一个原子;由离子构成的物质:表示构成该物质的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如MgCl2表示MgCl2中Mg2+与Cl-的个数比为1∶2。
[讨论交流]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拓展延伸]①化学式周围数字的含义:②化学式既有宏观意义也有微观意义,但当化学式前面加上数字后则只有微观意义。
2.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提出问题]学习了化学式的意义,那么该如何准确地书写各物质的化学式呢?给出某种物质的化学式,我们如何判断它的中文名称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4页相关内容,归纳出不同物质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及读法)[归纳总结]分类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及读法,并列举部分示例进行巩固练习。
2022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4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教学设计2022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4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教学设计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化学式的涵义。
〔2〕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3〕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4〕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有关简单计算。
〔5〕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能力目标: 通过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培养学生的化学用语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会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利用十字交叉法书写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并会命名教学难点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列举有趣的化学式引导学生想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式样,以及这些元素都表示什么。
从而进入新课二、新课教学:化学式反映了物质的组成1、化学式,就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纯洁物组成的式子。
据:任何纯洁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2、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一般包含宏观和微观角度〕微观上:表示某物质;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宏观上: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者一个原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还可以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情况我们以水〔H2O〕为例说明化学式的涵义以H2O为例宏观表示一种物质表示水这种物质表示该物质有哪些元素组成的表示水由氧元素和X组成的微观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一个水分子表示一个分子里有多少个原子表示一个水分子中由2个氧原子和1个原子构成3、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简单化合物的命名1、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命名依据元素的名称,从右往左读作“某化某〞。
如NaCl读作“氯化钠〞2、含有OH原子团的化合物的命名一般命名为“氢氧化某〞如:NaOH读作“氢氧化钠〞,Cu(OH)2读作“氢氧化铜〞3、含有其他原子团的化合物的命名一般依据原子团和另一元素的名称从右到左的顺序读作“某酸某〞。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化合价的本质2、让学生掌握化合价中元素化合价的一些规律,熟记一些常见的化合价,并学会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来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整理、寻找规律的学习能力,并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课堂练习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
渗透定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
形成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二、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式的含义,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三、教学难点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引入】展示氯化氢(HCl)、硫化氢(H2S)、氨气(NH3)甲烷(CH4)的化学式【教师提问】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化学式的知识,请大家读出投影仪上给出的化学式,观察这四种物质的组成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它们都由氢元素组成,但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不同。
【教师】形成化合物的原子数目为什么不同,我们先来看一下硫化氢的形成过程。
【投影】展示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 展示氢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以硫化氢为例让学生理解化合物形成过程,并初步建立物质在化合过程中原子数目不同的观念,并由此引申出化合价的概念 【板书】 一、化合价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若没有这种原子个数比, 不能使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即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反映这个比值的就是元素的化合价。
由此可知,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它用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小结】(1)化合价:用来表示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目(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左符号右数目,注意和离子的表示方法相区别(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与离子所带的电荷,通常数值相等,正负相同;位置不同,写法相反)通常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n ”或“-n ”表示。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4《化学式与化合价》是对化学式的书写和化合价的理解进行深入讲解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化合价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以及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化学式的含义,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方法,以及运用化合价的概念进行简单化合物的计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化学式的概念,对化学式的书写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掌握不够熟练,对化合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化学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复习,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化合价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的计算来掌握化合价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式的书写规则,能够正确书写化学式。
2.理解化合价的概念,掌握化合价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化合价的概念进行简单化合物的计算。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2.化合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理解和掌握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和化合价的概念。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内容包括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化合价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练习题。
2.练习题:包括化学式的书写和化合价的计算题目。
3.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复习化学式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例如,提问:“化学式是如何表示一种物质的组成?在化学式中,元素的符号是如何表示的?”2.呈现(10分钟)呈现PPT课件,讲解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同时,讲解化合价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化合价的意义和作用。
红花中学教(学)案
总课时:
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执教人:时间年月日第周第课时
课题课题四化学式与化合价(3)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2、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教学重点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
1.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
2.下列粒子各表示什么意义?
(1)2H (2)H2O (3)2CO2
(过渡) 原子的质量很小,故我们采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那么由原子构成的分子,质量仍然很小,又如何表示呢?
引出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思考并口答;
思考后大胆猜想;
圈出概念中的关键字、词。
: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1)O2 (2)H2O (3)Cu(OH)2解:
Cu(OH) 2的相对分子质量=
:计算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1)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2)NH4NO3中各元素质量比;
(3)CO(NH2) 2中各元素质量比;
: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求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2)分别计算化肥硝酸铵
(NH4NO3)、尿素CO(NH2) 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指导、总结解题的注意点;
2.练习:
(1)求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H2SO4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H2SO4中氢元素质量分数;
(4)98g H2SO4中含氧元素多少克?
(5)多少克水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与49 g硫酸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 (练习)
解:(1)O2的相对分子质量=16×2 = 32
(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2×1+16 = 18
思考、探究、分析、练习、交流。
(练习)
解:NH4NO3中
N∶H∶O == 28∶4∶48
== 7 ∶1∶12
总结出解题的格式、步骤和方
法。
当堂练习;
相互纠正
3.到实验室“走一走,看一看”,了解药品的成分。
4.(作业)P94~P951、7、8、9、10。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