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
- 格式:doc
- 大小:97.00 KB
- 文档页数:3
反比例函数定义一般的,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k/x(k为常数,k≠0),其中k叫做反比例系数,x是自变量,y是自变量x的函数,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且y也不能等于0。
k大于0时,图像在一、三象限。
k小于0时,图像在二、四象限.k 的绝对值表示的是x与y的坐标形成的矩形的面积。
反比例函数图像及性质反比例函数图像:1.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对称。
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0,函数值y≠0,所以,它的图像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的双曲线,反比例函数图像中每一象限的每一支曲线会无限接近x轴、y轴,但不会与坐标轴相交(y≠0)。
反比例函数性质:1.[增减性]当k>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同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图象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同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k>0时,函数在x<0上同为减函数、在x>0上同为减函数;k<0时,函数在x<0上为增函数、在x>0上同为增函数。
定义域为x≠0;值域为y≠0。
3.因为在y=k/x(k≠0)中,x不能为0,y也不能为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不可能与x轴相交,也不可能与y轴相交。
4. 在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取两点P,Q,过点P,Q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为S1,S2则S1=S2=|K|5.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 y=x y=-x(即第一三,二四象限角平分线),对称中心是坐标原点。
6.若设正比例函数y=mx与反比例函数y=n/x交于A、B两点(m、n同号),那么A B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7.设在平面内有反比例函数y=k/x和一次函数y=mx+n,要使它们有公共交点,则n^2+4k·m≥(不小于)0。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与应用反比例函数是数学中一种常见的函数类型,也被称为倒数函数。
在反比例函数中,两个变量的乘积为常数,其中一个变量的增大伴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减小。
本文将探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并介绍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与表示方式反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形式,可以使用以下的定义和表示方式:定义:如果两个变量x和y满足x*y=k,其中k为非零常数,则称y为x的反比例函数。
表示方式:反比例函数通常以y = k/x的形式表示,其中k为常数。
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1. 当x趋近于零时,反比例函数的值趋于无穷大。
这意味着函数图像会与y轴趋近于平行,但永远不会触及y轴。
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个双曲线。
具体来说,当k为正数时,图像位于第一和第三象限;当k为负数时,图像位于第二和第四象限。
3.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和x轴均对称。
这意味着,如果(x, y)是函数图像上的一点,那么(-x, -y)也是该函数图像上的一点。
三、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反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物体运动问题:当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关系时,可以使用反比例函数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例如,当汽车以恒定的速率行驶时,行驶的距离与所用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2. 电阻与电流问题:在电路中,电阻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可以由反比例函数来描述。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流成反比例关系。
3. 货币兑换问题:在国际贸易中,货币兑换率通常与两个国家的经济情况有关,它们之间呈现反比例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用反比例函数来表示。
4. 物质的浓度问题:在化学中,溶液的浓度与所使用的溶剂的体积成反比例关系。
因此,反比例函数可以用来描述溶液的浓度变化。
5. 行动与反应问题:在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中,人们的行动和其他人的反应通常呈反比例关系。
例如,人们参与某项活动的数量可能与其他人的参与数量成反比例关系。
总结:反比例函数是数学中常见的函数类型,具有特殊的性质。
反比例函数性质总结反比例函数是一种常见的数学函数,它在数学和实际问题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学习反比例函数时,我们需要了解其性质,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首先,我们来看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反比例函数是指一个函数,其定义域为实数集合中除去零的数,而值域为整个实数集合。
其函数表达式通常为y=k/x,其中k为比例系数。
其次,我们来讨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特点。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通常是一条经过原点的双曲线。
当x趋近于正无穷大或负无穷大时,y趋近于零;当x趋近于零时,y趋近于无穷大或负无穷大。
这表明反比例函数在图像上具有两个渐近线,分别为x轴和y轴。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首先是定义域和值域。
由于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合中除去零的数,所以其定义域为(-∞, 0)∪(0, +∞),而值域为整个实数集合。
其次是奇偶性。
反比例函数是一个奇函数,即f(-x)=-f(x),这意味着其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再者是单调性。
反比例函数在定义域内是单调递减的,即当x1<x2时,有f(x1)>f(x2)。
最后是极限性质。
当x趋近于零时,反比例函数的极限为正无穷大或负无穷大;当x趋近于正无穷大或负无穷大时,反比例函数的极限为零。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反比例函数常常出现在与比例关系相关的问题中,如工作效率与工人数量的关系、水槽的注水速度与水槽中水深的关系等。
通过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总的来说,反比例函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函数,其性质包括定义域和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和极限性质。
了解这些性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反比例函数。
同时,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与比例关系相关的实际问题。
希望本文的总结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应用。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与计算反比例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一类函数,指的是函数中的两个变量在其取值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反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如何进行相关计算。
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与性质一个函数y = k/x(其中k为常数)被称为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具有以下性质:1. 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反比例函数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当一个变量的值增加时,另一个变量的值将减少,反之亦然。
这种关系可以用直观的比喻来理解,比如:行驶的速度越快,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倒数是反比例函数中常见的表达方式之一。
2. 定义域与值域: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除去0,因为在反比例函数中,分母不能为零。
而函数的值域则可以是任意的实数。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通常不包含y轴上的点(0, 0)。
3. 特殊情况:当k等于0时,反比例函数退化为y = 0,即一条水平的直线,其图像为x轴。
二、反比例函数的计算方法在计算反比例函数时,我们通常会遇到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
1. 求解常数k的值:当已知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一个点坐标(x1, y1)时,可以通过代入求解的方法得到常数k的值。
具体步骤如下:(1) 将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中,得到方程y1 =k/x1;(2) 通过变形将方程转化为k = x1 * y1的形式,从而得到k的具体值。
2. 求解反比例函数上某一点的坐标:当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常数k的值与一个变量的值x时,我们可以通过代入计算的方法求解相应的y值。
具体步骤如下:(1) 将已知的x的值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中,得到方程y = k/x;(2) 将x的值代入方程,计算出对应的y值,从而得到点坐标(x, y)。
3. 求解满足条件的反比例函数:有时候,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满足特定条件的反比例函数。
例如,已知反比例函数通过点A(x1, y1)和点B(x2, y2),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满足条件的反比例函数:(1) 利用求解常数k的值的方法,分别求解两个点的常数k1和k2;(2) 将求解得到的两个常数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中,得到两个反比例函数的具体表达式为y1 = k1/x、y2 = k2/x;(3) 利用两个点的图像,可以画出两个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找到它们的交点C(xc, yc);(4) 通过观察交点C的坐标,可以确定满足条件的反比例函数的具体表达式。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与应用总结反比例函数是数学中常见的函数类型之一,它与比例关系相反。
在反比例函数中,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会相应地减小,而当一个变量减小时,另一个变量会相应地增大。
本文将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进行总结,并探讨在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
一、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 定义域与值域: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通常为实数集,值域为除零以外的实数集。
2. 函数表达式: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y = k/x,其中 k 为常数。
3. 曲线特征: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为一条经过原点的双曲线。
随着 x 的增大,y 的值逐渐减小,反之亦然。
4. 渐近线: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存在两条渐近线,即 y = 0 和 x = 0,分别表示 y 趋近于 0 和 x 趋近于无穷大的情况。
二、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示例:1. 电阻与电流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符合反比例函数。
电阻越大,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小;电阻越小,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大。
2. 时间与速度关系:在匀速运动中,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也是反比例函数。
时间越长,相同距离下的速度越小;时间越短,相同距离下的速度越大。
3. 工作人员数量与完成时间关系:在一项任务中,工作人员数量与完成时间之间存在着反比例关系。
工作人员数量增多,完成时间相应缩短;工作人员数量减少,完成时间相应延长。
4. 投资收益与投入资金关系:一些投资项目中,投资收益与投入资金之间符合反比例函数。
投入资金越多,相同周期下的投资收益越低;投入资金越少,相同周期下的投资收益越高。
5. 音乐演奏中的音高与音强关系:在音乐领域,音高与音强之间也存在反比例关系。
音高越高,音强相对较小;音高越低,音强相对较大。
综上所述,反比例函数在数学中具有明确的性质,同时也在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无论是在解题过程还是在实际生活中都能带来便利,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数学工具。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及解析方法反比例函数是数学中常见且重要的函数类型之一。
它的特点是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会随之减小,并且二者之间呈现一种相对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解析方法。
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可以用以下的形式进行表示:y = k/x,其中k为常数,x 不等于0。
该函数中,自变量x的值越大,函数值y就越小,反之亦然。
二、反比例函数的特性1. 零和不存在点:由于反比例函数中的自变量x不能等于0,因此该函数在x=0处不存在定义。
当自变量等于0时,函数值无法确定。
2. 定义域和值域: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为除了x=0以外的实数集,值域为除了y=0以外的实数集。
3. 关于x轴和y轴的对称性:反比例函数关于x轴对称,即(x, y)在函数曲线上,则(x, -y)也在函数曲线上。
4. 渐近线:除了x=0,反比例函数还存在一条水平渐近线y=0。
当x趋近于无穷大或无穷小时,函数值会趋近于0但不会等于0。
5. 单调性:反比例函数具有单调性,即在定义域内,随着x的增大,函数值y逐渐减小。
三、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在坐标平面上呈现一种特殊的曲线形状,该曲线称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由于反比例函数的特性,图像通常会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零点:函数曲线与x轴的交点,即(x, 0)。
2. 渐近线:函数曲线与y=0的水平渐近线。
3. 函数曲线的变化趋势:随着x的增大,函数曲线逐渐向y轴靠拢,形成一个由第一象限向第三象限延伸的曲线。
四、解析反比例函数解析反比例函数的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完成:1. 确定常数k的值:可以通过已知条件或函数图像来确定常数k的值。
2. 确定定义域和值域:由于反比例函数的特性,定义域为除了0以外的实数集,值域为除了0以外的实数集。
3. 求解零点:当函数值为0时,解方程k/x=0,可以得到x=0。
4. 画出函数图像:根据常数k的值以及定义域和值域的特性,可以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18.3(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下列函数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 A 2x y =
;B x y 2=;C x y 2-=;D x y 2-=
2.x y x y x y x y 5;5;5;5-==
-==在同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 A.0;B.1;C.2;D.3
3、若M(12-,1y )、N(14-,2y )、P(,3y )三点都在函数k y x
=(k>0)的图象上,则1y 、2y 、3y 的大小关系是( )
(A )132y y y >> (B )312y y y >> (C ) 213y y y >> (D )123y y y >>
4.已知反比例函数)0(<=k x
k y 的图像上有两点A(1x ,1y ),B(2x ,2y ),且21x x <,则21y y -的值是( )
A 、 正数
B 、 负数
C 、 非正数
D 、 不能确定
5.在反比例函数x
k y 1+=的图象上有两点11()x y ,和22()x y ,,若x x 120<<时,y y 12>,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6.A (2,1)在反比例函数x k y =
的图象上,当42<<-X 时,Y 的范围
7.21032m x m y --=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一三象限,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8.x
n y mx y =
=,没有交点,m,n 满足什么要求
9.点A 、B 是双曲线3y x =
上的点,分别经过A 、B 两点向x 轴、y 轴作垂线段,若1S =阴影,
则12S S +=
10.A ,B 是x y 2-
=图象上关于O 对称的任意两点,AC//X ,BC//Y ,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
11.X Y 2
3-=与反比例函数图象交于P ,过P 作X 轴的垂线脚于A ,S ∆POA=6,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12.x
a y ax y -=
=4,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其中一个交点横坐标为1,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13.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A ,B )图象也一定经过什么点
x
k y x k y 21,=
=的一个交点为(-2,-1),求另一个交点
14.x
y n B m A 16),4,(),,2(=的图象上位于第一象限内两点,过A ,B 两点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D ,C 连接AB 。
求1.S ∆AOB ,S ∆AOB ,S 梯形ABCD
2.若A ,B 是)0(>=k x
k y 的图象位于第一象限内任意两点,A ,B 两点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D ,C 连接AB 。
问S ∆AOB 与S 梯形ABCD 有何数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