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印教学设计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3
一年级语文《脚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动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懂得关爱他人,懂得分享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脚印的意义,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角色扮演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脚印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脚印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和记忆。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脚印的变化和意义。
(2)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理解脚印在课文中的作用和寓意。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讨论如何关爱大自然和珍惜动物。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的内容和生字词。
2. 家长协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3. 学生观察身边的脚印,思考脚印的意义和背后的故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生字词测验:通过默写或口头测试生字词,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小学一年级语文《脚印》教案5篇第一篇:小学一年级语文《脚印》教案(课文)教学目标1学会看、里两个生字,正确认读雪地、脚印、梅花、竹叶、看、画、留下了7个词语。
2知道狗的脚印像梅花,鸡的脚印像竹叶。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会文中的内在美和童趣,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和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读准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体会文章的内在美。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件直接揭题1(点击课件,出示课题,边点边说。
)这是什么?2我请一个同学来念念看。
指名念。
3你们有没有看到过自己的脚印?在哪里看到过?4你留下的脚印像什么?二整体感知、把握课文(教学课文第一部分)1咱们听听课文是怎么说的,好吗?2教师范读。
教师随机提问:1)雪上留下了谁的脚印?2)小狗对小鸡怎么说?3)(出示梅花。
)这就是梅花。
你看,多漂亮的梅花呀!3小狗是什么时候学会画梅花的?(出示小狗。
)其实这梅花就是小狗的脚印。
4小狗画的3多好啊!咱们再来说说小狗的话。
你看,你看,我会画梅花。
指名说一说。
5这么可爱的小狗,这么能干。
我还想念一次,好不好?(学生评一评。
)6(出示课文第一部分)你们念念看!指名读。
自由读。
(教学课文第二部分)1打开课本,咱们念念课文里的话。
(引出课文的第二部分。
)2读一读,比较比较这两段,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可以讨论讨论。
)3拿出笔,找出不同的地方。
4交流。
你找到了哪些不同的地方?读读这些词语。
5(出示课文第二部分)看这大屏幕读一读。
小鸡对小狗说:。
6(出示小鸡、竹叶图)。
这就是竹叶,这竹叶其实是()。
齐读课文第二部分。
(综合训练读)1我请最开心的小狗上来,我当小鸡。
其他同学看一看,听听,小狗小鸡当得像不像!2师(小鸡):你看,你看,我会画竹叶。
生(小狗)说:(多指几位学生来说一说。
)3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4男、女生分角色读一读,师读其他的。
5出示全文。
1)看大屏幕读一读。
2)带头饰表演。
(及时评价)3)眼睛看大屏幕读,不指读。
幼儿园中班教案《脚印》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探索的脚步》第四章第一节《脚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脚印的形成原理、不同动物的脚印特点以及如何通过脚印来认识周围的环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脚印的形成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观察不同动物的脚印,让幼儿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3. 培养幼儿保护环境、关爱大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脚印的形成原理、不同动物的脚印特点。
难点:如何让幼儿通过观察脚印来认识周围的环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脚印卡片、动物脚印图片、教学PPT。
2. 学具:画纸、画笔、泥巴、水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带领幼儿在操场上寻找不同动物的脚印,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幼儿思考脚印是如何形成的。
2. 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脚印卡片和教学PPT,讲解脚印的形成原理,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脚印特点。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一组动物脚印图片,让幼儿猜一猜是哪些动物的脚印,引导他们观察、分析、判断。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画笔、泥巴等材料,在画纸上模仿不同动物的脚印,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5. 小组讨论(5分钟)分成小组,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讨论脚印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脚印来认识周围的环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脚印2. 内容:脚印的形成原理不同动物的脚印特点通过脚印认识周围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与家长一起寻找身边的脚印,记录下来,第二天与同伴分享。
(2)用画笔、泥巴等材料,创作一幅以脚印为主题的画作。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脚印知识方面的兴趣和困难,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实地观察不同动物的脚印,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脚印》教学设计(通用4篇)《脚印》篇1【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缘故、黯淡、消瘦、知觉、空落落、光秃秃、冷清清、直勾勾、大摇大摆、无影无踪”等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动物要和谐相处。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媒体出示狐狸图片):大家看,大屏幕上的动物是——狐狸,在你的印象中,狐狸是一种怎样的动物?2.板书课题,齐读。
3.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讲述了一个人与狐狸之间的传奇故事,文中的狐狸又会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说明:在多数童话和寓言故事里,狐狸往往与“狡猾”一词紧密相连。
课文引入时,教师引导学生先谈谈对狐狸的印象,再引出课文,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感知1.媒体出示初读建议:(1)轻声读课文,把字词读正确,把语句读通顺。
(2)划出自己想积累的词,同桌互相交流。
2.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
3.交流:(1)认读词语:媒体出示:缘故、黯淡、消瘦、知觉、空落落、光秃秃、冷清清、直勾勾、大摇大摆、无影无踪(2)交流自己想积累的词。
(3)接龙分节读课文,正音。
说明: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把文章读正确,读通顺,在接龙读课文时,教师要注意正音,特别是“冲着”的冲,“炸豆腐”的“炸”,“踱来踱去”的“踱”。
交流自己想积累的词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归类。
三、研读课文1.阅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内容。
(1)(媒体出示课本中的阅读提示),指名读。
(2)阅读提示对我们提出哪些要求?(媒体出示)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①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②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
2.根据提示自主阅读。
3.交流:(1)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设“调虎离山”之计营救;深入“虎穴”做窝喂养、营救小狐狸。
)(2)老狐狸营救小狐狸的过程中,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①重点指导(媒体出示):只见一只大狐狸正冲着秋田狗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它嘴里叼着一只哆哆嗦嗦的鸡。
2024年幼儿园中班标准教案《脚印》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材《探索与发现》第四章《生活中科学》,详细内容为“脚印”一节。
通过观察、探索和动手实践,让幼儿解不同动物脚印特点,以及人类脚印形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不同动物脚印,解脚印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兴趣,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动物脚印特点。
教学重点:观察、探索和动手实践,培养幼儿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物脚印卡片、沙盘、石膏粉、水、毛巾、脚印模具。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到户外寻找不同动物脚印,引导幼儿观察脚印形状、大小等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动物脚印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名字。
(2)讲解不同动物脚印特点,让幼儿解脚印与动物之间关系。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脚印模具,用沙盘和石膏粉制作脚印模型。
4. 动手实践(10分钟)(1)组织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和胶水制作脚印画。
(2)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有趣脚印作品。
让幼儿展示自己脚印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趣事。
六、板书设计1. 主题:脚印2. 内容:(1)不同动物脚印特点(2)人类脚印形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脚印要求:在家庭、公园等地方寻找不同动物脚印,用画笔记录下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发现幼儿对脚印兴趣较高,但在讲解动物脚印特点时,部分幼儿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教学中注意引导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脚印探索活动,让幼儿在实际环境中观察、记录不同动物脚印,提高观察力和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时幼儿参与度。
2. 例题讲解时如何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动物脚印特点。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脚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探索脚印》,主要涉及第二章第三节《认识脚印》。
教学内容包括:介绍不同动物的脚印特征,引导幼儿观察、分析、比较各类脚印,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通过脚印游戏,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各种动物的脚印特点,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3. 通过脚印游戏,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记住各种动物的脚印特征。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脚印卡片、挂图、动物玩具、画纸、画笔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小熊找脚印》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展示脚印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对应动物的名称,引导幼儿分析、比较各类脚印的特点。
3. 实践:组织幼儿进行脚印游戏,分组进行比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课堂练习: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脚印,并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1. 《脚印》2. 内容:动物脚印特点观察与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在户外寻找不同动物的脚印,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观察、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了各种动物的脚印特点,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关注个体差异,提高课堂效果。
拓展延伸:1.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各种动物的脚印。
2. 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动物脚印的收集与记录。
3. 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幼儿创作自己的脚印作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记住各种动物的脚印特征。
2. 教学过程:导入、实践和课堂练习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2024年《脚印》幼儿园中班健康教育活动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脚印的基本知识,知道走路姿势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走路姿势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脚印图片、PPT、视频、卡片等。
学具:白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校园里的脚印,让他们猜猜是谁的脚印,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脚印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分析脚印的特点。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张脚印图片,让幼儿判断是正确还是错误的走路姿势。
分析错误的走路姿势对身体的影响,引导幼儿纠正自己的走路姿势。
4. 随堂练习幼儿在纸上画出自己的脚印,观察和分析自己的走路姿势。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走路姿势。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人的走路姿势,并向家人宣传正确的行走习惯。
六、板书设计1. 《脚印》2. 内容:脚印的特点走路姿势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脚印,并纠正家人的走路姿势。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幼儿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通过让幼儿观察家人的走路姿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走路姿势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校园里的脚印,激发幼儿兴趣。
4. 例题讲解:分析错误的走路姿势对身体的影响。
5. 随堂练习:纠正幼儿的走路姿势。
6. 作业设计:画出自己的脚印,并纠正家人的走路姿势。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走路姿势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解析:针对此难点,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形象地展示正确与错误的走路姿势,并详细讲解错误姿势可能导致的身体问题,如脊柱侧弯、关节损伤等。
2024年《脚印》中班健康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脚印》,针对中班幼儿,主要围绕健康活动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1. 章节内容:第一章《认识身体》,第三节《我们的脚印》。
2. 详细内容:介绍脚印的形成,认识脚印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脚印。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脚印的基本知识,知道脚印对行走的作用。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脚印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脚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脚印图片、放大镜、洗手液、毛巾。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双面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观察进入教室时留下的脚印,引发兴趣。
2. 讲解脚印知识:通过展示脚印图片,让幼儿认识脚印的形状、结构,了解脚印对行走的作用。
4. 随堂练习:组织幼儿进行洗手、擦脚等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保护自己的脚印,分享经验。
六、板书设计1. 《我们的脚印》2. 内容:脚印的形状、结构脚印的作用保护脚印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自己的脚印,并写出保护脚印的方法。
2. 答案示例:(1)脚印画:在画纸上画出自己的脚印,用彩笔填充颜色。
(2)保护脚印的方法:洗手、洗脚、穿干净的袜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1)开展“我是小小脚印保护者”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保护脚印。
(2)组织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幼儿的脚印卫生问题,形成家园共育。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脚印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脚印。
2.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讨论。
3. 作业设计:画一画自己的脚印,并写出保护脚印的方法。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开展主题活动,组织家长参与。
一、教学难点解析1. 理解脚印的重要性:通过展示脚印图片,让幼儿观察不同脚印的形状和结构,引导他们思考脚印在行走过程中的作用。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脚印》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章“探索自然”,详细内容为“脚印”一节。
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动物的脚印,让孩子们了解和认识动物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动物的脚印特征,能正确区分和识别。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不同动物脚印的特征。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想象,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脚印卡片、动物玩具、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孩子们观察教室外的脚印,引发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脚印是谁的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脚印卡片,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自己的发现。
(2)讲解不同动物脚印的特征,引导孩子们认识动物。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动物玩具,让孩子们猜测它们的脚印。
(2)给出答案,分析脚印特征,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和想象。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画纸、画笔,让孩子们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脚印。
(2)展示作品,互相交流,提高表达能力。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孩子们对脚印的认识。
(2)拓展: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观察身边的动物脚印,与家长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脚印”2. 内容:不同动物脚印的图片和名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两种动物的脚印,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了不同动物脚印的特征,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孩子们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寻找不同动物的脚印,增强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孩子们关注动物保护,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中班教案《脚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成长》第四章《有趣的身体》,详细内容为“脚印”一节。
通过观察、探索和体验,让幼儿了解自己的脚印,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脚印,知道脚印是每个人独特的印记。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脚印的独特性。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脚印,并表达自己的发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脚印模具、脚印画纸、颜料、画笔、毛巾。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幼儿进入教室,观察脚印模具,引发兴趣。
(2)让幼儿猜测脚印是谁的,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讲解脚印知识(10分钟)(1)介绍脚印的定义,让幼儿知道脚印是脚底留下的印记。
(2)讲解脚印的独特性,让幼儿了解每个人的脚印都是不同的。
3. 例题讲解(5分钟)(1)出示脚印模具,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脚印的特点。
(2)引导幼儿比较自己的脚印和模具上的脚印,发现不同之处。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画纸、画笔和颜料,制作自己的脚印画。
(2)鼓励幼儿互相观察、比较脚印画,分享自己的发现。
(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脚印画。
(2)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脚印的特点和独特之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脚印2. 板书内容:(1)脚印的定义(2)脚印的独特性(3)如何观察和比较脚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脚印画要求:用画纸、画笔和颜料,制作自己的脚印画,并描述脚印的特点。
答案:略2. 作业题目:脚印猜谜游戏要求:与家人或朋友一起,互相猜测对方的脚印。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探索和体验,让幼儿了解脚印,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幼儿发现脚印的独特性,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2. 拓展延伸:(1)开展“脚印寻宝”活动,让幼儿在户外寻找不同形状的脚印。
脚印
教学目标:
1.学会“看、里”两个生字,正确认读“雪地、脚印、梅花、竹叶、看、画、留下了”7个词语。
2.知道狗的脚印像梅花,鸡的脚印像竹叶。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会文中的内在美和童趣,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和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准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体会文章的内在美。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件直接揭题
1.(点击课件,出示课题,边点边说。
)这是什么?
2.我请一个同学来念念看。
指名念。
3.你们有没有看到过自己的脚印?在哪里看到过?
4.你留下的脚印像什么?
二、整体感知、把握课文
(教学课文第一部分)
1.咱们听听课文是怎么说的,好吗?
2.教师范读。
教师随机提问:
(1) 雪上留下了谁的脚印?
(2)小狗对小鸡怎么说?
(3)(出示“梅花”。
)这就是梅花。
你看,多漂亮的梅花呀!
3.小狗是什么时候学会画梅花的?(出示“小狗”。
)其实这梅
花就是小狗的脚印。
4.小狗画的3.多好啊!咱们再来说说小狗的话。
“你看,你看,
我会画梅花。
”指名说一说。
5.这么可爱的小狗,这么能干。
我还想念一次,好不好?
(学生评一评。
)
6.(出示课文第一部分)你们念念看!
指名读。
自由读。
(教学课文第二部分)
1.打开课本,咱们念念课文里的话。
(引出课文的第二部分。
)
2.读一读,比较比较这两段,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可以
讨论讨论。
)
3.拿出笔,找出不同的地方。
4.交流。
你找到了哪些不同的地方?读读这些词语。
5.(出示课文第二部分)看这大屏幕读一读。
小鸡对小
狗说:“ 。
”
6.(出示“小鸡”、“竹叶”图)。
这就是竹叶,这“竹叶”
其实是()。
齐读课文第二部分。
(综合训练读)
1.我请最开心的小狗上来,我当小鸡。
其他同学看一看,
听听,小狗小鸡当得像不像!
2.师(小鸡):你看,你看,我会画竹叶。
生(小狗)说:
(多指几位学生来说一说。
)
3.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4.男、女生分角色读一读,师读其他的。
5.出示全文。
(1)看大屏幕读一读。
(2)带头饰表演。
(及时评价)
(3)眼睛看大屏幕读,不指读。
三、扩展训练
1.小狗、小鸡在雪地里跑啊,唱啊,画下了许多许多美丽的
梅花,漂亮的竹叶,它们玩得多开心啊!许多的小动物看见
了,也跑到雪地里来了。
2.你说,有哪些小动物呢?
3.(点击课件,出示“小鸭”的脚印。
)你看,这是谁的脚印?
4.小鸭的脚印像什么呀?(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
5.小鸭也会画画,心里也非常高兴,小鸭对小狗怎么说?
6.你也来自己编一编课文。
7.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学会了课文,还自己学着编了课文,
真了不起!咱们再来读读课文吧!
8.齐读课文。
四、词语教学
1.咱们的同学,课文学得很不错。
我们来认一认,读一读词语吧。
(出示词语)
雪地脚印梅花竹叶画留下看
2.多种形式读词语。
3.小组内读词语。
最后教师检查。
五、教写生字
1.(出示生字)先认读,再书空。
2.理解“看”字。
(比较“手”和“”)
3.看老师写,边说边写。
4.学生书写,教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