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0年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2.03 KB
- 文档页数:13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题2024.01(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在2023年10月的一场科学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向观众展示了利用特殊材料实现的“隐身术”。
只见工作人员手持一块面板,将其旋转90度后,褚院士的下半身“消失不见了”!褚院士表示:“未来,哈利·波特的隐身斗篷将成为衣柜里的日常用品。
”想知道隐身斗篷是如何隐身的,就要先了解人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光会在物体的表面发生反射,人眼看到了反射光,从而意识到这里有一个物体。
如果物体的反射光与环境的反射光有很大差别,人们就能通过反射光进一步判断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假如能够减小物体反射光与环境反射光之间的差别,或者使得观察者不能接收到反射光,那么这个物体就可以实现隐身。
过去,研究者用摄像机加上显示屏来创造隐身效果,但它只能做到对某个方向隐身,而且需要耗费许多能量,实用性低。
今天,超构材料的发明改变了这一切。
科学家把介质里微小的人工结构进行有序排列,从而改变了介质的宏观性质。
这些经过人工排序的微结构组成的介质,就叫作超构材料。
那么,超构材料是如何实现隐身的呢?办法是在材料表面制备纳米尺度的金属天线。
当光照射到覆盖在物体上的超构材料时,会发生一种特殊的“折射”,使得所有方向入射的光完全在上述超构材料中无损耗地沿原方向继续传播,从而达到隐身效果。
除隐身外,超构材料还可以将发散的光线会聚起来,无需介质承载就能在空气中成像。
结合空间定位等交互控制技术,可实现人与空气中的影像直接交互。
这样的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医院无接触式自助挂号机以及地铁自助售票终端上。
患者或乘客看到悬浮在空气中的屏幕显示画面,直接在空气中点击,就能完成挂号或购票,而不需要触摸仪器。
北京市海淀区2010年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分析认识语文新高考新高考是对学生在平时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中所形成能力的考查。
平时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突出对语文应用能力、一定的鉴赏审美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的考查。
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回顾过去所学的知识,梳理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二是帮助学生总结和掌握复习方法、规律与技巧,使他们逐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试卷讲评建议:总原则:课上讲评——注重共性课下辅导——关注个性抓得准,讲得透,落得实(1)重视学生的参与、重视思路的分析、重视题型的归类和变型(2)讲评前做好“统计”:数据统计、问题统计(3)精选讲评的内容:学生的常错点、易错点,重要考点和典型题型(4)“六问”:此题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怎么想到这样做的?改变一下条件或设问角度,此题还可变换什么形式?怎么解答?讲评后你收获了那些答题方法(答题路径)?(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定位:重基础、重落实、重积累、重运用。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宫阙入目三分戏谑(nüè)叱咤(zhà)风云B.诡秘大块朵颐应(yìnɡ)承奴颜婢(bēi) 膝C.巨擘情投意合箴(zhēn)言强(qiǎnɡ) 人所难D.震憾学贯中西整饬(chì)徇(xún)私舞弊答案:C 音同误写、形近误写声母误读、韵母误读、声调误读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要解决我国法律服务市场监管的问题,就必须完善相关立法,改革法律服务市场的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
②曹操高陵的发现,了古代文献中对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所倡导的薄葬制度等有关记载是确凿可信的。
③《全宋诗》的编纂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经过北京大学古典文学研究所的八年多的努力,这项工程终于于日前。
北京海淀区2010届高三二模试卷分析(文数)2010年高三“二模”试题,因为和新课改接轨所以与往年相比变化很大,然而试题的难度特点和往年比没有大的变化,整份试题一般是形成一个坡度或两个坡度,最多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各设置一道较难的题。
而今年的特点是选择题中和填空题各有两道难度较大的题。
另外一个不同点是解答题20题前两问难度适当,特别是文科试卷使得较优秀的考生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我校的考生最高得分145)。
理科试卷要去的很优秀的成绩就不那么容易了。
于是,客观地说今年的“二模”数学试题理科比往年难度增加很多,文科试题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从知识内容来讲,和往年相比变化较大,不仅仅新课改的内容增加了,代数、几何的分值由原来的各占一半到现在的代数大于几何的分值,六个解答题分别考察了三角函数(文科)、概率统计、立体几何导数与不等式、平面解析几何、、数列与函数六个部分的数学知识。
从题型看:今年的试题出现了更多的新题。
因此考试过后,理科考生对试题的评价普遍反映很难。
应该承认对绝大部分考生来说,“新”就是“难”,没有见过的就是难的,既然都见过,当然觉得比较容易。
我们认为今年的数学试题不仅出现了更多的新题型,而且许多题目从解题方法上是非常灵活的。
如理科的第3小题还考察了平面几何的知识(弦切角定理)、第4小题考察了数形结合法比较灵活,给优秀生提供了发挥能力的平台。
第8小题新颖考察出学生的运用图形解决问题的理解深度。
第14小题. 是考核学生阅读数学文章的能力,一旦学生们在读题时失去信心就很难得分了。
(实际上很多优秀生本题都失分了)况且这些题基本上都安排在试卷的前面,这将对考生的心里承受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综上种种原因,这样一套试卷对于优秀生能考出信心,对中等偏下的学生也有发挥的空间。
作为“二模”试卷应该说是一套难得的。
此外,我认为在今年的试题中也出现了一些优秀试题,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给予关注。
例如文科的15、17的第二问、18、20题和理科的第18、19、20题。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试卷语文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记录片能够相对忠实地将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乃至社会发展变化记录下来,从而成为见证国家变革、社会变迁的“国家相册”。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纪录片体现了明显的家国叙事倾向。
《新中国的诞生》全方位、多视角记载了开国大典的整个过程,用胶片铭刻了中华民族开辟历史新纪元的光辉时刻。
从该片开始,新闻纪录片成为了新中国早期纪录片创作的主要形式,在影院观看是其传播的主要方式。
祖国建设日新月异,极大地激发了电影工作者的热情,涌现出了《大西南凯歌》《第一辆汽车》《征服世界最高峰》等一大批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的纪录片。
改革开放营造了自由、现代、多元的社会环境,纪录片创作者用更开放的视野,怀着对生命与生活、民族与世界、历史与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掀开了纪录片制作的新篇章。
1983年,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向人们展示了这条奔流不息的大河如何从远古走来,如何缔造出人类文明的奇迹。
中华民族“共饮一江水”的主题带给海内外赤子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
章回式结构、主持人串讲等制作手法的创新和突破,让人耳目一新。
中外合作拍摄的模式也为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与世界交流开辟了道路,达到了极强的文化传播效果。
迈入新世纪后,中国纪录片更好地承担起塑造国家形象与书写中华文明的职能。
《圆明园》首次在纪录片中使用数字动画技术,再现昔日“万国之园”的宏美景观,颠覆了纪实美学的定义,带领观众饱览视觉奇观。
既让世界了解了东方古国博大厚重的千年底蕴,又唤起国人对历史阵痛的深沉反思。
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远方的家》,展示中国的自然之美和中国人眼中的世界之美。
体现“工匠精神”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共鸣。
近年来,纪录片出现了更多元的现实表达和呈现方式,在主流化的国家表达的同时,也关注着个体命运的浅吟低唱:《平衡》讲述了守护可可西里无人区的志愿者的故事;《俺爹俺娘》将摄影机对准父母,记录亲情与家庭生活……借力融媒体的联合发展,纪录片的播放渠道更为丰富,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在手机、电视、电脑上都能观看,引起强烈反响。
原⽂: 元⼈杂剧之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的⽂学(如唐诗、宋词、明清传奇),就是它慷慨悲歌、本⾊当⾏的时代风貌。
选项: D。
作为“⼀代之⽂学”的元杂剧,与唐诗、宋词、明清传奇⼀样,都体现了慷慨悲歌、本⾊当⾏的时代风貌。
15.根据⽂意分别简要概括本⾊派和⽂采派的关系、共同遵循的创作原则以及价值。
(5分) 15.(5分)要点:①关系:⽂采派是在本⾊派的基础上发展⽽来(2分);共同遵循的创作原则:当⾏(1分);②价值:共同使元杂剧成为“⼀代之⽂学”(或共同代表了元杂剧的艺术成就)(2分)。
重点考查,信息的筛选、整合、归纳、概括。
这类题的解题⽅法:顺藤摸⽠。
16.请你根据上⽂对“本⾊派”或“⽂采派”的论述,从下⾯三段曲词中任选⼀段,分析其所体现的流派特点。
(200字左右)(10分) 【滚绣球】有⽇⽉朝暮悬,有⿁神掌着⽣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推船!地也,你不分好⽍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冤》)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泪。
(《西厢记·长亭送别》)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马⼉,不由⼈熬熬煎煎的⽓;有甚么⼼情花⼉、靥⼉,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枕⼉,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袖⼉,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久已后书⼉、信⼉,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
(《西厢记·长亭送别》) 【滚绣球】有⽇⽉朝暮悬,有⿁神掌着⽣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推船!地也,你不分好⽍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冤》) 16.(10分)评分原则:有观点,能利⽤⽂本信息并结合某段曲词有理有据地分析,语⾔通顺,得8-10分;有观点,分析不具体,语⾔通顺,得5—7分;有观点,但缺少具体分析,或观点和分析都有⼀定问题,且语⾔不够通顺给1-4分。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2009.1学校班级姓名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5至8页,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强劲.(jìng)泊.(bó)位孺.(rú)子牛恬(tián)不知耻B.逮(dǎi)捕中.(zhòng)意堰塞.(sài)湖书声琅.(láng)琅C.违.(wéi)章狡黠.(xiá)混.(hùn)凝土追本溯.(shuò)源D.刊载.(zài)愤懑.(mèn)潜.(qián)水艇瑕不掩瑜.(yú)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膺品裁员滞纳金死皮赖脸B.重叠扫描大杂烩带罪立功C.针灸陷井原生态鼎力相助D.作祟编纂候车室出其不意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为了精确地概括事物,表达思想和概念,确定各种事物、思想、概念之间的差异,为了使理论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具有说服力和,理论文章的语言也不仅应该是准确、清晰、切实有力的,而且应该是生动活泼、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
A.细微或者论辩力B.细微并且感染力C.精微并且感染力D.精微或者论辩力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某大学法学院教授认为,打击盗版无可厚非....,而以黑屏手段惩罚盗版用户的行为则是完全没有法律依据的。
B.沪指连续七周下跌,很多被套股民备受煎熬,想尽快弥补巨额亏损,因此一度消失的非法“代客理财”又东山再起....。
C.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由同一位老师授课,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却参差不齐....,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D.如果求真与务实分离,言而无信,说一套做一套,如此首鼠两端....,就会败坏风气,失信于民。
2015届海淀区第一学期期末高三语文试卷分析一、语言基础与表达【前言】2014年10月,北京市教委颁布《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要求深化学习评价改革,提出高考语文试卷“要增加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查,适当增加主观题的比例,设置‘可选择性’作文命题”等。
为贯彻《改进意见》精神,2015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学科《考试说明》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调整考试内容、试题类型和试卷结构,分别从增加现代文阅读量、加强长文本阅读能力考查,重视传统文化内涵,增加开放性试题分值和比重,设置作文选作题等几个方面,修订《考试说明》,继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
海淀区的期末考试是对这一精神贯彻得比较彻底的区(相对其他城区而言)。
所以,整体难度不是很大,只是一种引导而已。
但是,这已经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一位老师感慨道:我带一海淀高三学生,上次期中考了124,这次竟然只有99.5分。
有一个适应过程,这个过程很痛苦,无论是对学生来说还是对老师而言。
这必然要淘汰掉一部分只会按照老套路教学的语文老师。
先看一下2015年的《考试说明》的变化。
【2015考试说明】一、增加现代文阅读文字量,加强对“长阅读”的考查所谓“长阅读”,是指用于考查考生阅读能力的具有较多文字量的长文本。
在“考试内容及要求”中,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阅读材料特点,灵活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阅读具有一定长度的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对“长阅读”的对象、方法和目标提出明确要求。
在“参考样题”中,改编或者新增了《天坛之美》《天坛的轴线》《心灵的篝火》等三篇文本,文本的文字量较以往有所增多,意在加强对长文本阅读能力的考查。
为更有利于考查考生筛选、分析和整合信息的能力,部分题目放置在阅读文本之前,引导考生带着问题阅读,能根据文本特点,采用恰当的阅读策略。
二、重视传统文化,坚持文化立意2014年高考语文命题在“能力立意”的基础上,提出还应加强“文化立意”。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0.4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D2. C3.C4. B 5.A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6.D 7.A 8.D9.B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1分。
10.(5分)凡人各贤其所说,而说其所快。
世莫不举贤/或以治/或以乱/非自遁/求同乎己者也/己未必得贤/而求与己同者/而欲得贤/亦不几矣/使尧度舜//则可/使桀度尧,是犹以升量石也。
(“//”处可断可不断,其它共10个断句处,每断对两处得1分,每断错两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参考译文:一般而言,人们都欣赏自己所喜欢的人,而所喜欢的又是自己感到愉快的人或物。
世上没有人不举荐自以为贤能的人,但有的能够使国家得到治理,有的却使国家混乱,这并不是举荐的人自己骗自己,而是因为寻求和自己相同的人的缘故。
自己未必是贤人,而寻求与自己相同的人,这样要想得到贤人,不是离得很远吗。
让尧去鉴识度量舜是可以的,让桀去衡量识别尧,就好比用升来度量石一样是没法量的。
11.①百舸争流②隔江犹唱《后庭花》③泪痕红浥鲛绡透④烽火扬州路⑤朝济而夕设版焉⑥驽马十驾⑦静影沉璧⑧渺沧海之一粟(共8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12.①C(3分)②(5分)要点:诗人以谢安晚年被疏远自比(1分),表达了自己被冷落的寂寞与愤懑之情(1分),也寄予了自己为国效力的愿望(1分),集中体现了全词的主旨(1分),表达含蓄深沉令人回味(1分)。
(意思对即可)13.(10分)评分原则:有明确的看法,且能围绕自选角度有理有据地分析,语言通顺,得8-10分;有看法,分析不具体,语言通顺,得5—7分;有看法,但缺少具体分析,或看法和分析都有一定问题,且语言不够通顺给1-4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7分。
14.D(3分)15.在经济发展过快(或过慢)时升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从而达到收缩(或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4分)(意思对即可)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北京海淀区2010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分析北京海淀区2010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分析【来源:易教网海淀区高三年级每年四次大考,即第一学期期中、期末考试,第二学期一模、二模考试,有不少学生和家长问道:哪一次考试最重要。
其实,四次大考都很重要,它们之间是互补、提高的关系,从命题的功能方面,各有侧重。
激励和促进功能贯穿始终,期中、期末侧重于诊断与调研,一模、二模侧重于预测与评估。
就二模考试而言,它的功能定位应该是:根据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合并、析取,研究生成10年高考在方向、形式、难度等方面可能发生的变化估计,作出预测。
通过本次检测,能对本学科的教学现状、学生的学习现状给出较为定量的分析、评价;为进一步科学备考提供依据,为学生报名提供参考。
我做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时,取名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因为2010年,是新课标高考的第一年,当时是对高考题的结构形式处于寻觅和探索阶段;我给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取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因为这次考试时,2010年的《高考考试说明》已经出台,命题专家们在对《说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悬想和追求阶段。
到了一模考试命题时,专家们根据相关信息,基本把握了高考命题的方向,所以,我给它取名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今天上午,高三最后一次大型模拟考试又拉开了帷幕,就二模在全年中的位置而言,重在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两方面均有提升和提高,给学生以激励和促进,让考生们领略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胜境”,因此,给这次试卷点评取名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命题人的智慧,对本次考试谈一些看法,以期对二模以后高考前冲刺阶段的复习提一些建议。
对海淀区二模考试题总体评价是:激励促进,覆盖强化,预测提升试题要能在正确引导高考复习的方向的基础上,把握好难度和区分度,让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校的教学情况。
北京市海淀区2010年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分析北京市海淀区2010年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分析认识语文新高考新高考是对学生在平时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中所形成能力的考查。
平时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突出对语文应用能力、一定的鉴赏审美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的考查。
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回顾过去所学的知识,梳理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二是帮助学生总结和掌握复习方法、规律与技巧,使他们逐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试卷讲评建议:总原则:课上讲评――注重共性课下辅导――关注个性抓得准,讲得透,落得实(1)重视学生的参与、重视思路的分析、重视题型的归类和变型(2)讲评前做好“统计”:数据统计、问题统计(3)精选讲评的内容:学生的常错点、易错点,重要考点和典型题型(4)“六问”:此题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怎么想到这样做的?改变一下条件或设问角度,此题还可变换什么形式?怎么解答?讲评后你收获了那些答题方法(答题路径)?(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定位:重基础、重落实、重积累、重运用。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宫阙入目三分戏谑(nüè)叱咤(zhà)风云B.诡秘大块朵颐应(yìnɡ)承奴颜婢(bēi) 膝C.巨擘情投意合箴(zhēn)言强(qiǎnɡ) 人所难D.震憾学贯中西整饬(chì)徇(xún)私舞弊答案:C 音同误写、形近误写声母误读、韵母误读、声调误读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要解决我国法律服务市场监管的问题,就必须完善相关立法,改革法律服务市场的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
②曹操高陵的发现,了古代文献中对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所倡导的薄葬制度等有关记载是确凿可信的。
③《全宋诗》的编纂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经过北京大学古典文学研究所的八年多的努力,这项工程终于于日前。
A.不利验证告成 B. 不利印证告罄 C.不力验证告罄 D. 不力印证告成答案 D分析:不力:不尽力,不得力。
∥不利:没有好处;不顺利。
印证:证明与事实相符。
∥验证:通过试验得到证实。
告成:宣告完成(较重要的工作)。
∥告罄:指财物用完或货物售完。
罄:尽;空。
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
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很难说完。
要点:语境意识(精细辨析)、答题技巧、思维习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联系)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人行道上卖菜的那个小贩,远远地看见城管执法人员走来,立刻七手八脚地收拾摊子准备撤退,同时还不忘用暗号给同伴报信。
B.由于体制僵化,管理模式落后,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江河日下,业绩从上市初期的每股收益1.2元,逐渐跌至现在的每股收益0.02元。
C.在过去几年间,美国网坛名将威廉姆斯姐妹俩曾有过20次职业赛场的交手纪录,结果两人各赢10场,可谓平分秋色。
D.某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近被媒体曝光的几个学术造假事件只是学术腐败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问题没有浮出水面。
答案 C[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只能用于指许多人,此处应为“手忙脚乱”。
)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句中有“逐渐”)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
表示平局。
冰山一角:现指所暴露出来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08年,我国南方出现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国家出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受灾群众进行了及时有效的救助。
B.目前房价居高不下,买房成了低收入人群难以企及的梦想,就是城市中等收入者,也难以承受如此高昂的房价。
C.春节临近,商场打折,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平日里价格不菲的商品此时显得格外诱人。
D.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终于落下了帷幕,与会领导人就全球携手应对金融危机这一议题达成多项一致共识。
答案 B5.对下列对联所指的文学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长沙不久留才子,宣室求贤访逐臣②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③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④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A.贾谊苏轼范仲淹陆游B.屈原苏轼辛弃疾李清照C.屈原杜甫辛弃疾陆游D.贾谊杜甫范仲淹李清照答案 D 反馈题: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屈原)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鲁迅)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二)文言文高考要求:基础知识牢固掌握、灵活运用.阅读理解考查信息筛选、整合、分析、概括厚实积累,学会迁移,关键在于文本的解读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迁居开封(今属河南)。
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弹劾,罢职闲居苏州。
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不久就病故。
工散文,诗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
有《苏学士文集》。
第一段:罢官之初旅居苏州的情景。
第二段:写发现风景胜地和构筑沧浪亭的经过。
“沧浪”典出屈原《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与世推移”第三段写在沧浪亭一带乘舟上由得怡悦情趣,从而发出“觉今是而昨非”的感慨。
[榜]本为摇船用具,此作动词。
[幅巾]古代男子以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
此指装束随便。
[磨戛]摩擦撞击,可理解为斤斤计较。
最后一段承接上端的感慨加以引申,发而为论,认为仕宦使人沉溺最深,表达了对庸俗势利官场的厌弃。
结尾庆幸自己尚未忘怀于沧浪亭的优美景色,照应了文章的题目。
[沃然]受启发而领悟的样子。
[闵]同“悯”。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崇阜广水崇:高B.形骸既适则神不烦适:到……去C.不亦鄙哉鄙:鄙陋D.予既废而获斯境废:(被)罢黜答案 B7.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予以罪废,无所归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代词,……的地方;名词,处所)B.杠之南,其地益阔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助词,的)C.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在,到;介词,比)D.因之复能见乎内外失得之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对于;形容词词尾)答案 B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A.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靠近水边在繁花高竹之中找到一条小路B.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我因喜爱而在此流连,于是就用四万钱买下了它C. 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日子就在盘算着细小的利害得失中消磨掉了D.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情感充塞在内心,性情压抑,一定要寄托于外物而后得以排遣(读、思;直译、意译)答案 C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既写了作者刚到苏州时居住环境的恶劣,又表达了他被罢官后内心的郁闷。
B.第二段叙写发现、购置风景胜地和筑沧浪亭的经过,描绘了园中的优美景象。
C.第三段写作者在园中乘舟畅游,心旷神怡,进而生发出“觉今是而昨非”的感慨。
D.尾段作者表达了对仕途险恶的彻悟,抒发了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傲然自得的情怀。
答案 D10.《沧浪亭记》的作者苏舜钦在仕途失意后转而寄情山水,安于冲旷。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谈一谈。
(200字左右)(10分)10.(10分)评分原则:有明确的看法,且能有理有据地分析,语言通顺,得8―10分;有看法,分析不具体,语言通顺,得5―7分;看法不够明确,也缺少具体分析,语言不够通顺,得1―4分。
在我看来仕途失意后,比起屈原的投江自尽,寄情山水是让心灵得到解脱。
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如今有了清闲的机会,何不仔细欣赏这世间万物的美好?欧阳修失意而寄情山水,所以有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飘逸。
苏东坡失意而寄情山水,所以有了“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尽收眼底。
陶渊明失意而寄情山水,所以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美。
正如泰戈尔所说:“世界以痛吻我,让我回报以歌。
”当突如其来的变故与打击敲击着我们的生命,又何苦不放过自己,激情所爱,奏出一份闲适。
(8-9分)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诗曰/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
辍:辍耕之垄上愆: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罪过、过失)恤:忧虑、担心。
参考译文:天不因为人憎恶寒冷就取消冬天,地不因为人憎恶辽远就缩小面积,君子不因为小人吵吵嚷嚷就停止他正义的行为。
天有一定的规律,地有一定的法则,君子有一定的规范。
君子遵循事物的常规,小人则是盘算眼前的功利。
《诗》里说:“自己在礼仪法度上不出差错,何必要考虑别人的议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古代诗歌鉴赏重理解分析/重鉴赏评价曹植:(公元192- 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
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锺嵘《诗品》称为“建安之杰”,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①曹植后期受到兄长曹丕、侄子曹睿的忌恨和压制,此为他在封地时的怀人之作。
②北林:《诗经》“��彼晨风,郁彼北林。
未见君子,忧心钦钦。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③方舟:两只船并在一起叫“方舟”,这里泛指大的舟船。
④难任:使人难以承当。
⑤遗(wèi)音:寄送书信。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两句,写诗人站在高台上看到的景色:秋风阵阵,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北林。
其中“北林”出自《诗经》,常用来指忧伤之地。
B.三至六句写诗人与所念之人相隔万里且被江湖阻隔,纵有方舟也难以渡达,这份沉重的悲苦叫人实难承受。
其中“之子”指诗人自己。
(“之子”:那人。
指诗人思念之人)C.七至十句写诗人极目远眺之际,看到孤雁从庭前飞过,听到孤雁悲鸣,想托它作信使,捎信给自己思念的远方之人。
D.结尾两句写孤雁飞远了,诗人“鸿雁传书”的美好愿望落空,那翩翩飞去的雁影,留给他的只有无尽的失望与忧伤。
②这首诗起笔两句“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历来被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5分)结构、守法、语言、内容、情感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答案:(5分)要点:起笔两句在内容上统领全诗(1分),运用了即景生情(借景抒情)的手法(1分),所选景物如高台、朝日、悲风、北林等都具有悲凉、阔大的特点,营造了高远的意境(1分),渲染了悲怆的气氛(1分),并以“悲”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1分)。
(意思对即可)学生答案示例:全诗意在寄托诗人的相思之苦,但起笔便引高台二字,使得境界十分开阔,诗人在这浩远辽阔的背景下受秋风、沐朝阳、望北林,寄情于景,于是诗人心中的悲便有了力度,更能震撼人心,因为环境愈开阔,心愈空旷,孤独就愈明显,以壮景写哀情,情愈显其哀,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