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鄂教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下册《8.蚕宝宝建新房》公开课课件1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7
小学科学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课《蚕宝宝建新房》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吐丝前蚕(熟蚕)的特点。
2、学生能解剖蚕茧,通过观察、比较、明白蛹与蚕宝宝的不同,了解蛹的特点。
3、通过对蚕吐丝结茧和蛹的观察,培养学生长期、系统观察的能力、兴趣和习惯。
2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教学,学生们对科学课的认识有了一定提高,对科学课有了一定的兴趣。
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三年级的每个学生都喜欢实验,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而且一部分学生在作业习惯方面较差,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等任务大多不能自觉完成,导致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差异较大。
3重点难点
1、使学生了解吐丝前蚕(熟蚕)的特点。
2、学生能解剖蚕茧,通过观察、比较、明白蛹与蚕宝宝的不同,了解蛹的特点。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学习新课
一、引入新课
孩子们,今天特意穿了一件旗袍为大家上课,你们觉得漂亮吗?(生:漂亮)这么漂亮的旗袍是用什么面料做成的呢?(丝绸)丝绸又是用什么做的呢?(蚕丝)蚕丝又是从哪儿来的呢?(蚕吐出来的)哦,原来蚕宝宝还能吐丝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八课蚕宝宝建新房。
(板书课题:《蚕宝宝建新房》)
二、学习新课
1、蚕宝宝建新房前有许多有趣的变化,课前我们已经做过细心的观察,有谁观察到蚕宝宝吐丝前都有些什么变化呢?。
第八课蚕宝宝建新房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知道吐丝前蚕的特点
2、知道蚕是怎样吐丝和结茧的
【教学重难点】:
知道蚕是怎样吐丝和结茧的
【教法学法】: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
【教学准备】:
1、有关养蚕和真丝织物图片(课件)。
2、学生收集种桑、养蚕、吐丝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蚕长到一定程度时蚕宝宝就不在吃食物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时的蚕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新课
1、观察讨论
当蚕长到一定程度时蚕宝宝就不再吃食物了,这时的蚕有什么特点?
2、讨论小结
停止吃食后,蚕就要开始结茧了。
3、为蚕宝宝建新房
自己动手,用麦草、稻草或其他东西为蚕搭一个小架子,以便蚕在那里结茧。
4、讨论
蚕宝宝住进“新房子”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茧就是蚕宝宝的“新房子”,
5、观察蚕茧
用剪刀剪开茧壳看一看,蚕在茧里变成了蛹。
6、观察蛹并做好记录
蛹的形状蛹的颜色蛹与蚕宝宝的区别
三、巩固总结
四、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蚕的一生。
2023《鄂教版科学三下《蚕宝宝建新房》课件》CATALOGUE目录•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素材与资源•教学设计与效果•板书设计01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蚕宝宝如何建造新房的过程,是后续研究蚕宝宝其他生长过程的基础。
承上启下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蚕宝宝的习性、特点及建造新房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和热爱科学的情感。
培养科学素养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1教学目标与要求23通过观察,了解蚕宝宝建造新房的过程和特点。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能力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情感目标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了解蚕宝宝建造新房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观察,了解蚕宝宝建造新房的意义及原理。
教学重难点02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学习昆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以蚕宝宝建新房(即蚕吐丝结茧)为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昆虫的这一重要生命活动。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能够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简单探究和分析。
同时,学生对昆虫的生命活动具有较高的兴趣,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本次教学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和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和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蚕宝宝建新房的过程。
教学方法利用课件、实物展示、视频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蚕宝宝的不同生长阶段图片,让学生对昆虫的生殖与发育有初步了解,引出本课主题。
探究新课观察蚕宝宝建新房过程:通过观察实验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蚕宝宝如何建新房(即吐丝结茧)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昆虫生殖与发育的一般过程。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
巩固练习:通过课件中的小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昆虫生殖与发育过程的理解。
蚕宝宝建新房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知道吐丝前蚕的特点
2、知道蚕是怎样吐丝和结茧的
【教学重难点】:
知道蚕是怎样吐丝和结茧的
【教法学法】: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
【教学准备】:
1、有关养蚕和真丝织物图片(课件)。
2、学生收集种桑、养蚕、吐丝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蚕长到一定程度时蚕宝宝就不在吃食物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时的蚕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新课
1、观察讨论
当蚕长到一定程度时蚕宝宝就不再吃食物了,这时的蚕有什么特点?
2、讨论小结
停止吃食后,蚕就要开始结茧了。
3、为蚕宝宝建新房
自己动手,用麦草、稻草或其他东西为蚕搭一个小架子,以便蚕在那里结茧。
4、讨论
蚕宝宝住进“新房子”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茧就是蚕宝宝的“新房子”,
5、观察蚕茧
用剪刀剪开茧壳看一看,蚕在茧里变成了蛹。
6、观察蛹并做好记录
蛹的形状蛹的颜色蛹与蚕宝宝的区别
三、巩固总结
四、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蚕的一生。
蚕宝宝建新房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知道吐丝前蚕的特点
2、知道蚕是怎样吐丝和结茧的
【教学重难点】:
知道蚕是怎样吐丝和结茧的
【教法学法】: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
【教学准备】:
1、有关养蚕和真丝织物图片(课件)。
2、学生收集种桑、养蚕、吐丝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蚕长到一定程度时蚕宝宝就不在吃食物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时的蚕有什
么特点?
二、学习新课
1、观察讨论
当蚕长到一定程度时蚕宝宝就不再吃食物了,这时的蚕有什么特点?
2、讨论小结
停止吃食后,蚕就要开始结茧了。
3、为蚕宝宝建新房
自己动手,用麦草、稻草或其他东西为蚕搭一个小架子,以便蚕在那里结茧。
4、讨论
蚕宝宝住进“新房子”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茧就是蚕宝宝的“新房子”,
5、观察蚕茧
用剪刀剪开茧壳看一看,蚕在茧里变成了蛹。
6、观察蛹并做好记录
蛹的形状蛹的颜色蛹与蚕宝宝的区别
三、巩固总结
四、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蚕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