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漆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6
生漆涂饰工艺揩徐生漆工艺,俗称擦漆工艺,是涂饰者先在被涂物面上涂上生漆,然后用老棉絮进行全面揩擦,以使漆层薄而均匀,无刷痕,无尘粒,色泽柔和、平整光滑、透明度高,装饰性能好。
若对涂饰要求不很高,可象涂饰广漆一样刷涂2�3道即可。
擦漆工艺细致复杂,常用于材质坚硬、木纹细密而光滑的红木、紫檀木、花梨木等精制或雕刻的高级家具的涂饰。
也可用于材质较硬纹孔较小的松木、桦木、白牛子木等阔叶村家具的涂饰。
并较多地涂饰成红本色。
(一)擦漆工艺流程制品表面处理一刮涂头道生漆腻子一砂磨一刷涂水色刮涂第二道生漆腻子一砂磨一拼色刮涂第三道生漆腻子一砂磨一揩涂头道生漆一砂磨一揩涂二道生漆一砂磨-揩涂第三道生漆一砂磨一揩涂第四道生漆一砂磨一揩涂第五道生漆一磨水砂抛光一敷油蜡。
(二)擦漆工艺操作方法及技术要求二.被涂物表面处理跟广漆涂饰工艺基本相同,一定要使被涂物面平整、洁净、光滑。
对雕刻花纹和线条处,需精心砂磨光滑,不得损坏雕刻花纹和线条的形状,为整个涂饰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刮涂生漆腻子为提高整个生漆涂膜的附着力,应采用生漆腻子来填平被涂物面上的纹孔、洞眼、裂缝及沟纹等。
生漆腻子常用生漆、熟石膏、微量着色颜料及少许清水调配而成(具体配比请参考下面生漆涂饰色彩配比)。
刮涂的技术要领及质量要求跟广漆涂饰工艺基本相同。
只是对雕刻花纹及较复杂的线条,可用老棉絮蘸取腻子进行指擦,务必将雕刻花纹和线条中的纹孔、洞眼、裂缝填实填平,并揩清余汁浮粉,确保十分清晰光滑。
应注意的是千万不能有多余的腻子堆积在雕刻花纹中,因生漆腻子干燥后很坚硬,很难剔除砂磨光滑。
刮涂生漆腻子的道数,应根据被涂物面是否已填平纹孔、洞眼、裂缝而定。
一般刮涂2道可获得较好的平整度,最多刮涂3道。
刮涂的方法跟上述相同。
3.砂磨每刮涂一道生漆腻子、每擦涂一道生漆,待涂层干后均要砂磨光滑并清除灰尘。
砂磨材料现多用0#木砂纸,湿磨可用320~600号水砂纸。
传统材料是用木贼草、沙叶采砂磨。
生漆打蜡工艺流程
生漆打蜡工艺流程如下:
1. 准备工具:生漆、砂纸、木棒、棉纱、脱蜡剂、热风枪等。
2. 砂纸打磨:用砂纸将木材表面打磨光滑,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毛刺。
3. 上生漆:将生漆搅拌均匀,然后均匀地涂抹在木材表面,确保涂层均匀、光滑。
4. 干燥:将涂好生漆的木材放置在阴凉处自然干燥,一般需要24小时以上。
5. 砂磨:等生漆完全干燥后,用砂纸轻轻打磨表面,使表面更加光滑。
6. 脱蜡:将脱蜡剂涂抹在木材表面,然后用棉纱擦拭,去除表面的蜡质。
7. 上蜡:将蜂蜡或石蜡加热融化后,用木棒蘸取涂抹在木材表面,使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8. 抛光:等蜡干燥后,用棉纱或柔软的布料擦拭表面,使表面更加光滑亮丽。
9. 清洁整理:最后用干净的布擦拭整个木材表面,去除灰尘和污渍,保持整洁。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生漆打蜡工艺时,要选择质量好的生漆和蜡,避免使用含有化学成分的劣质材料。
同时,整个工艺过程中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避免产生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危害。
浅谈生漆及其擦漆工艺一、生漆的概述生漆又名天然漆。
泛称中国大漆。
为一种天然树脂涂料,是割开漆树树皮,从韧皮内流出的一种白色粘性乳液,经加工而制成的涂料。
漆树是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0米。
树叶呈椭圆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初夏开黄绿色的花朵,秋季结果成扁球形,外观平滑呈黄色,生长到五-八年的漆树就可以割取漆液了,早在中国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至前11世纪)已开始用大漆制出了精美的漆器。
其科学道理在于大漆中的漆酶能促进漆酚加速氧化成膜,为生漆涂层固化成膜的天然催干剂。
这一催干作用与漆酶的活性有关,活性强弱决定生漆涂层干燥的快慢。
漆酶的活性受制于气温、湿度及大漆中的酸性物质虽然,大漆属于天然漆,无毒,可是有些人接触到大漆会皮肤过敏,甚至闻到大漆的味道也能起疹子,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傅们就会说是被大漆“咬了”,其实,就是大漆过敏症。
经过实验得出结论:气温为20℃至40℃,大气相对湿度为75%至85%时最适宜于涂擦大漆,且在大漆中不能加入带强酸性或碱性物质。
温度过高过低、过干过湿均不能对硬木家具擦大漆。
在荫房中可以进行人工升温、泼水或在地面放置浸湿的麻袋、草包、荫房是擦漆必备条件。
二、生漆的用途由于天然生漆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因此用途十分广泛。
它可以用作军工、化工、纺织、轻工、造船、机电以及工艺制品等方面的重要涂料。
可作为副优良的防腐剂,生漆的防腐性能,对于木材、房屋、器具、钢铁、管适、车船等都有良好的防腐效果。
这些器物因经常受到日光、风雨、潮湿、海水的浸浊,以及与空气发生氧化作用,易于腐朽、生锈和风化,涂上了生漆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
可用作电器设备的良好绝缘材料,由于生漆的漆膜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和一定的防辐射性能,因此,它是电机、海底电缆漆包线等电器设备的良好绝缘涂料,对某些辐射试验研究设备也是很好的涂料,又由于生漆能耐油和耐有机溶剂,所以,它又是航空油罐内蟹的良好涂料。
是漆器工艺制品的良好涂料,我国漆器工艺品驰誉世界,是传统出口商品,如扬州漆器,福州脱胎、北京雕漆、这些漆器不仅具有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格,还因为生漆漆膜光亮,色泽耐久,保光性能特优,因而具有经久不会变色,不易污染,不怕虫蛀和不受温度影响的特点。
生漆工艺流程生漆是一种传统的涂料,具有优异的防水、防腐、防火、防虫等特性,因此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工艺品等领域。
如今,生漆虽然已经被现代涂料所替代,但其独特的韵味和文化价值仍然备受人们的喜爱。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生漆的制作工艺流程。
1. 采集漆液生漆的原料是漆树的树脂,漆树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云南、广西、福建等地。
采集漆液的时间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这时漆树的树皮被割开,树脂流出,采集到的漆液要经过过滤、沉淀等处理。
2. 熬制漆膏采集到的漆液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杂质,需要通过熬制来去除。
熬制漆膏的过程需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一般需要熬制数小时,直到漆液变成黏稠的漆膏。
3. 搅拌漆膏熬制好的漆膏需要进行搅拌,这样可以使漆膏更加均匀,去除其中的气泡和杂质。
搅拌的时间一般在数小时到数天不等,直到漆膏变得光滑、细腻。
4. 涂刷底漆在涂刷生漆之前,需要先涂刷一层底漆,这样可以增强生漆的附着力和耐久性。
底漆一般使用石灰水或者石膏水,需要涂刷数遍,每遍之间需要晾干。
5. 涂刷生漆涂刷生漆需要使用特殊的刷子,一般是用动物毛制成的。
涂刷时需要注意涂刷的方向和厚度,一般需要涂刷数遍,每遍之间需要晾干。
涂刷完毕后,需要进行打磨和抛光,使生漆表面更加光滑。
6. 烘干涂刷完生漆后,需要进行烘干,这样可以使生漆更加坚硬和耐久。
烘干的时间一般在数天到数周不等,需要掌握好温度和湿度。
7. 上光烘干完毕后,需要进行上光,这样可以使生漆表面更加光滑和亮丽。
上光一般使用石蜡或者蜡油,需要涂刷数遍,每遍之间需要晾干。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生漆就制作完成了。
虽然生漆的制作过程繁琐,但是其独特的韵味和文化价值仍然备受人们的喜爱。
二胡生漆工艺
二胡的生漆工艺是一种传统的制琴工艺,主要涉及到对二胡琴体的表面处理。
生漆是从天然漆树上提取的天然涂料,具有耐腐、耐磨、耐酸碱、耐高温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各种木质制品的表面防护和美化。
在二胡制作中,生漆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材:选择优质的材料是制作二胡的基础。
制作二胡的材料有很多种,如紫檀木、花梨木、红木等,这些木材的质地、纹理和稳定性等都不同,需要根据制作要求和音色特点进行选择。
2. 干燥:木材需要经过干燥处理,去除其中的水分,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减少变形。
干燥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避免对木材造成损坏。
3. 制作琴体和琴弓:琴体是二胡的重要组成部分,制作时需要考虑到音色和美观。
琴弓则需选用优质的马尾制作,以保证音色的纯净和演奏的流畅。
4. 上漆:生漆直接涂在琴体和琴弓表面,可以起到保护和美化的作用。
上漆前需要对木材表面进行打磨和清理,以保证表面的光滑和平整。
涂漆需要多次反复进行,以达到所需的厚度和效果。
5. 抛光:涂漆完成后需要对琴体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以使表面更加光滑、亮丽。
抛光时需要注意力度和方向,避免对表面造成损伤。
生漆工艺是一项传统技艺,需要精湛的手艺和经验。
一个好的生漆二胡不仅外观美观,音色也更加纯净、优美。
生漆工艺流程生漆工艺流程是指将生漆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适合使用的漆料的一种工艺过程。
下面将介绍一下一般的生漆工艺流程。
首先,准备漆树。
漆树主要生长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生长环境较为特殊。
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地方进行种植,确保气候和土壤的条件都适合漆树的生长。
然后,需要培育漆树苗,将苗种移植到预先准备好的园地中,并进行定植。
漆树从种植到可以采摘生漆需要经过大约3到5年的时间。
然后,采集生漆。
生漆采摘的最佳时间是在秋季,此时漆树的树皮刚被破裂,漆液流出。
首先,在漆树的树干上挖一个小孔,然后将一片竹叶放在孔上,让漆液顺着竹叶流入容器中。
漆液采集后需要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不纯的成分。
接下来,将生漆进行加工。
首先,将生漆倒入大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搅拌均匀。
然后,将锅放在火上煮沸,同时不断搅拌,直到漆液变得浓稠。
接着,将煮沸后的漆液倒入容器中,继续搅拌,使其冷却。
冷却后的漆液会变得更加黏稠,需要继续搅拌,直到漆液达到所需的黏度。
最后,将加工好的生漆进行储存。
生漆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所以需要选择合适的容器进行储存。
一般来说,使用木桶或陶罐储存生漆可以保持其质量和保存时间。
同时,在储存生漆的环境中,还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避免生漆出现变质。
综上所述,生漆工艺流程包括漆树种植、生漆采集、生漆加工和生漆储存。
通过这一系列的工艺流程,生漆可以被提取和加工成为一种适合使用的漆料。
生漆是一种传统的工艺材料,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绘画、木器涂装等。
通过合理的生漆工艺流程,可以保证生漆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同时也能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传统工艺。
用生漆漆家具的方法生漆是漆家具常用的漆。
其漆膜具有光亮度好、不怕烫、耐酸碱等优点。
用生漆漆出来的家具,时间一长,底漆的颜色显露,越用越亮,光可鉴人,这是其它油漆所比不上的。
现将油漆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一、选漆:选不掺假的生漆。
方法:生漆清亮照人,用手摇动盛漆容器,呈虎斑纹状。
用棍挑起,漆丝断处形似鱼勾、色如灰白即可用。
一套家具(通常八件)有6—7斤漆就够了。
二、过滤:扯厚白布2—3尺,撕作两小块,将生漆用干净的刮灰刀(板)挑3—4刀在自布内包好,然后两人拧住白布两头用力向相反方向互绞。
为方便绞,也可在布的两端塞入小棒。
漆从布里渗出后,用刮灰刀刮进容器里。
若漆过干不易滤出,可加入少量煤油调,在白布内的漆中,直到绞得不见布上有漆液浸出。
布绞坏了,再换一块,直至绞完。
如此过滤两次。
三、熬桐油:将桐油倒在锅内,用火熬制。
锅应是金属容器,火要烧匀,不要太猛。
鉴别是否熬好,可滴几滴桐油于石上,稍冷,挑起夹于闭拢的指缝间,指张开后中间油丝相连即可。
四、配制:滤出的漆与熬好的桐油比为7:3或6:4。
将桐油倒入漆中,搅拌均匀后使用。
五、家具刮灰:用石膏粉与生漆(比例视体积而言,3:1)再掺少量水合在一起调匀成泥子,进行刮灰。
可刮完一次调一次,免得于结浪费。
刮灰时用大面积刮法,顺家具木纹用刮灰刀(板)逐一刮平;眼孔处使其粘实填平,不使泥子堆积成条,全部刮平。
然后放置,直至干透后用二号砂布砂平,再用抹布擦净其灰。
六、刷漆:刷漆分两次,第一次称为刷底漆,将漆与颜料(喜欢那种颜色就用那种颜色,可用广告粉、土红粉等粉质颜料)调合。
注意要保持漆还有流动性,不可太平。
然后开始刷,顺木纹反复二三次逐一刷完,让其干透。
第二次称刷面漆。
注意刷子要特别细,以不致漆膜干后起刷纹路,漆时先将底漆用非常细的低砂布轻轻打一打,注意手法要轻,不要露出原木,然后用布抹净。
漆刷在家具上,先横后竖,再顺木纹反复左右上下刷,次数可在20次左右,这样,漆才光亮和附得牢实。
浅议xx生漆又称国漆,大漆或土漆,是我国著名的特产。
数千年前祖先们已掌握了利用它的植物油以及各种天然的颜料和胶料来保护和装饰各类木制品。
这种漆来源于漆树的树干中。
在净化并去除漆内的杂质后即可直接涂于物面。
并能在相应的温度和湿度中自行干燥。
由于生漆的漆膜硬且脆,并只能呈一种半透明的铁黑色,所以先祖们为了改变它的这类缺点,并将它与经过熬炼的桐油结合起来,制得改良好的退光漆(又称推光漆)、广漆(又称明漆、金漆)。
在经先祖们改良后的传统大漆虽然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但生漆中的一些能引起部分人的皮肤过敏还是存在,所以在操作时应注意劳动保护。
另外由于生漆固有颜色,所以生漆大多都用于半透明有色家具制作。
下面就向您简单的介绍一下传统的光漆的涂装工艺和红木揩漆工艺。
一、广漆涂装工艺广漆,有的称为明漆、金漆或熟漆。
它是由优良的生漆,经过严格的数次过滤与脱水后与坯油混合而成。
用生漆和桐油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广漆漆膜干燥后坚韧、光亮透明、色艳、可配制彩色漆。
广漆具有耐久、耐热、耐水、耐候、耐磨、耐大气腐蚀等性能。
其适用范围主要为房屋、门窗和整个室内、车船内部装潢以及家具、器具及工艺美术漆器的表面涂饰。
广漆有多种施涂方法,下面介绍的两种家具涂饰工艺,可简称为:抄油复漆广漆和抄漆复漆广漆涂饰工艺。
1.抄油复漆广漆涂饰工艺(1)操作工艺顺序:施工准备→白坯处理→白木上色油(抄底油)→嵌批腻子、打磨→复补腻子、打磨→上色油(抄油)→上色浆(施涂豆腐色)→打磨→施涂广漆(复漆)→干燥。
(2)操作工艺要点1)施工准备A.主要工具:大小漆刷、弯把漆刷、牛尾漆刷、牛尾抄漆刷、理漆刷、通帚、牛角翘、钢皮批板、80~100目铜筛等。
B.主要材料:生漆、熟桐油(坯油)、熟石膏粉、豆腐、血料、松香水、颜料、厚漆等。
C.窨房:与退光漆磨退窨房相同。
2)白坯处理:按常规方法处理。
特别注意要将物件表面的木刺、油污、胶迹、墨线等一概除净。
松动的翘槎应加固或勒除。
擦生漆工艺2/》第1l卷第4期l992年L1月中国生漆JournalofChineseLacquer‘五}V01.1No.4NOV..1992攘坚j器二一擦/生漆工艺杨文光(浙江省温州市离退休科协?325005).根据出土文物漆器来看,我国使用生漆漆涂器物大约已有上万年的历史.其实,擦生漆就是一种最古老最简单的使用生漆漆涂器物的办法.我国最早有关使用生漆的文字记载:舜”作为食器.……流漆墨其上”禹”作为祭器,墨(即漆墨,也就是黑漆——本文作者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韩非子?十过》).这说明原始时使用生漆漆涂器物是采用流”“染画”的办法,其”流法,无疑就是现在的所谓淋涂法和缦涂法了.可是,未晒生漆是不能采用流”法的,困流则厚,而未晒生漆厚则易皱,皱则粗糙无光,这是漆艺常识.但这又说明了,在舜帝时期,我国劳动人民也许已经懂得了用晒制生漆来提高生漆的抗皱性能,来采用”流涂的办法来漆涂器物了.到了禹帝的时期,又采用”染”法和”画法.这个“画”字,也可能是绘画,也可能是漆涂,不管是”染”法或画”法,当时大概巳采用刷类笔类的工具来漆涂器物了.在原始”流”法,”染”法,”画法的基础上,以后就逐步发展成为擦生漆工艺.直到民国初期,温州地区的擦生漆工艺.仍沿用较原始的办法,或用竹柄的鞋刷子,或用丝头纱头抹布等,把很多生漆涂到擦到刷到木器和其它物件上,而后再用抹布纱头丝头把多余不匀净的生漆揩擦干净匀净,留着一层薄薄匀净的漆膜,如此干一番擦一番,最后擦出光亮满意的漆膜来(一般少至3番,多至7番).因此就叫做擦生漆.现在的所谓擦生漆工艺,也就是在古老的擦生漆工艺上逐步改进完善起来的.采用丝团分蘸取一点过滤纯净的生漆来搓搓擂擂,并用手掌抹热脱水出光.比古老的乱涂乱擦的办法节省了许多生漆,同时还节省了许多丝头抹布的消耗,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能漆出均匀光彩的漆膜来.现在的擦生漆工艺,既有罩光抹热出光的擦生漆工艺,又有亚光半光擦生漆工艺,既有3~4番普通的擦生漆工艺,又有6~7番的特级擦生漆工艺,既有完全用生漆完成的擦生漆工艺,又有在最后一番擦生漆里加入少量白油(温州地方叫”配漆)的擦生漆(温州地方叫”擦配漆)工艺.过去,我们中国人习惯上都是以漆膜的光洁度和光亮度好坏,也就是以所谓漆水”如何来作为评论油漆工艺好坏标准的,认为漆膜无光或光亮度不好,是油漆工艺质量上最低劣的漆活.可今天人们的观念已经起了变化.除了审美的要求外,还讲究油漆装饰对人们概觉的影响和精神的影响,提倡起亚光半亚光油漆装饰工艺来.而生漆就存在着擦有光和亚光(或半亚光)两种工艺的特性,如生漆经晒科就成为有光漆,未晒的生漆一般就是亚光或半亚光漆,漆膜经抹热脱水就成为有光漆,少抹不抹就是亚光或半光第11卷第4期I992年11月中国生漆JournalofChineseLacquerV.J.11No.4Nov..1992漆,水分较少质量较好的就是有光漆,水分较多质量较差的就是亚光或半亚光漆,或将有光漆加入一些消光剂就可成为亚光半亚光漆等.所以用生漆作亚光半亚光漆工艺,比其它油漆有更大的灵活性,可省去了晒制生漆这一麻烦的工作,而且还可避免了擦生漆必须由手掌皮肉直接抹擦出光,使漆工手掌受漆咬之苦的问题等.(一)擦生漆工艺的优缺点.l_擦生漆工艺的优点有:一般工艺难度不大,较容易施工;干燥较快,工期短,管理省事,一般施工完成3~5天后,就可完全干燥交付使用;既可作有光漆,又可作亚光半亚光漆,它的灵活性大大长于其他化工涂料;擦生漆工艺擅长于仿紫檀色,红木色,柚木色,荸荠红色擦生漆工艺等.所谓”东方吾彩使擦生漆不但适宜于仿古家具和室内仿古装璜的油漆,也适宜现化组合家具和办公甩具的油漆,还可作为工业防腐设备和化工防腐设备的油漆;与其它化工涂料相比.生漆对人体的毒性和损害最轻,生漆本身还是一味能治多种疾病的良药所,生漆也很适宜作食品工业设备的无毒无害漆.2.擦生漆工艺的缺点有:漆膜薄,一般3~4番的撩生漆,还达不到理想的耐久的漆膜,如果要擦出光亮丰满耐久的漆膜,至少应攘6番以上的生漆,工艺精:费工大,漆价高}由于生漆含有浓重的色素.不宜作浅色彩色漆;最后]~番擦生漆,还必须用手掌皮肉直接抹擦发热出光,难于摆脱手掌皮肉咬漆过敏和用强腐蚀剂硫化碱洗手脱皮之苦.(二)为了克服擦生漆工艺上的一些缺点作者经过多年摸索采取了以下一些改进办法:1.除了有光擦生漆,最1~2番面漆必须直接由手掌皮肉抹擦发热出光外,有光擦生漆工艺的底层几番擦生漆以及亚光半亚光擦生漆,一般都不必由手掌皮肉直接操作.都可戴手套(塑料薄膜手套或医用薄膜手套)施工.头番擦生漆用丝团漆分搓擂好以后.可用干净的丝头顺术纹轻轻理匀净即可.以后几番擦生漆用丝团漆分搓擂均匀后.可用泡沫板顺木纹收理均匀平直即可.利用薄膜手套施工操作和利用代用工具(丝头和泡沫板等)处理,就可避免手掌皮肉直接接触生漆,就可大大减少油漆工手掌咬漆过敏之苦.医用薄膜手套不如塑料薄膜手套耐用,防漆毒穿透的性能也较差.一般只能使用5小时左右就必须弃旧换新.塑料薄膜手套一般可使用l~2天.泡沫板可利用旧泡沫鞋底制作,长6~10厘米阔约7厘米厚1.5~2厘米前头理漆的部位四边棱角应磨圆2.头番擦生漆应让木面吃透吃饱,不可干搓硬擂,不可摘自花斑不均饱.木面在初伏受潦时最能吃漆,是打好漆膜底子的最佳机会,如果头番擦生漆不让木面吃饱吃透,以后各番擦生漆就更难留厚匀净的漆膜了.因为擦生漆一次性过厚贝粗糙不洁不透明,从第二擦生漆起.只能依靠薄而多番地加厚,才能擦出比较匀净光洁透明的漆膜来.3.3~4番成活的有光擦生漆工艺,可在最后1~2番面漆里(即生漆里)加入l0左右的细白油,以加强外层攘生漆的丰满度和光亮度.同时,生漆里加入少量白油后,更容第11卷第4期1992年11月中国生漆JournalofChineseLacquerV0l_11No.4Nov..1992易使生漆色素黑垢褪清.开出较透明的色彩来.这就是所谓”擦配漆”. 4.最后l~2番加有少量白油的所谓”擦配漆”,必须用手掌皮肉直接操作抹擦发热出光.为了完全消除丝团漆分上的纤维谢毛和由丝团漆分在施工过程中所沾染来的脏物,最后l~2番擦生漆或擦配漆.不应用丝团漆分操作,而由橡皮刮板摊漆法上漆或用手掌抹漆法拍漆法上漆.并由手掌直抹,横抹,斜抹,拍打.或拍拍抹抹,抹抹拍拍.直至漆膜完全达到均匀后,最后再由手掌顺木纹抹擦发热理顺出光.因此,最后罩光擦生漆的抹擦标准是:要使生漆或”配漆”由乳白色谷黄色变成紫褐色.由冷漆变为热漆,由有水(或多水)漆变为无水(或少水)漆,最后顺木纹收理匀净平直光亮.但对次要的部位和棍子条木类复杂结构物,以及其它另件等.可用丝团漆分操作.再由手掌抹光理顺即可. :5.最后一番有光擦生漆.应挑选光亮度最佳的优质生漆,经晒漆脱水,再经300~400目标准筛过滤,来保证最后一番擦生漆的光洁度.(三)3~4番有光擦生漆工艺的施工程序:1.砂磨和白地污物处理;2.刷有色豆腐浆;3.豆腐色浆干燥后,用粗糙抹布抹擦光滑;4.刷生血(也可在血中再加色料);5.生血干燥后,用粗糙抹布抹擦光滑;6.批灰(短油度金漆灰)和修补,主要应批好粗木纹的板材和横术糙头等;7.擦第1番生漆;8.擦生漆干燥后应砂磨光滑}9.复查修补或重补;l0.擦第2番生漆;11.擦生漆干燥后再砂磨光滑;l2.擦第3番生漆;13.第3番擦生漆干燥后应进行水磨,以求底层更光洁;l4.用橡皮板上漆法或手掌上漆法擦最后一番罩光漆(晒制成的优质生漆或加有少量白油的”配漆”).3番成活的擦生漆工艺.底层少擦1番生漆便是.(四)亚光半亚光擦生漆工艺所谓半亚光擦生漆,就是用一般质量的未晒生漆为材料,经过滤纯净,不用晒漆制漆.不用掭加白油.不用手掌抹擦发热出光.而由一般质量未晒生漆的自然光亮度所漆成的擦生漆.由丝团漆分搓擂均匀后,用丝头或泡沫板收理均匀平直即可.半亚光擦生漆工艺一般擦3番生漆成活.亚光擦生漆工艺.首先应选好和制好亚光漆,可选用水分较高基本上无光的生漆(但27第11卷第4期l992年11月中国生漆JournalofChineseLacquerV oI_11No.4Nov..1992不可用水分过高会发自发黄的生漆),或在光亮度较差的生漆中再加入一些消光剂(如水,汽油,酒精,无名子粉,滑石粉等).亚光工艺可采用擦涂法也可采用刷涂法或喷涂法,不过也要薄而多番均匀光洁,过多的生漆应用丝头抹布揩擦匀净.亚光工艺一般擦2~3番生漆成活,于半亚光擦生漆工艺的工序基本相同,其工序是:1.砂磨和l白地污物处理;2.刷有色豆腐浆;3.刷生血(也可在血中再加色料);4.批灰和修补;5.擦第1番生漆;6.擦生漆干燥后应砂磨光滑;7.复查修补或重补;8.擦第2番生漆;9.擦生漆干燥后再砂磨光洁;10.擦最后l番亚光或半亚光生漆(五),6番以上的特级擦生漆工艺6番以上的特级擦生漆工艺,从木器,砂磨,打地,批灰修补,选用生漆和晒制生漆到擦生漆,均采用最精心的工艺,完全用不舍油的优质生漆所擦成.为保证特级擦生漆工艺漆膜有更好的丰满度,光亮度和光洁度,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同题: 1.木器质量尤其是刨工必须较好,粗劣的刨工不好的木器不能安排漆特级擦生漆.2.除头番擦生漆可用质量稍差(如干燥性能应稍慢.水分可稍高)的生漆外,其余底层几番擦生漆均应用质量较好的生漆,并经300目标准筛过滤纯净使用,尤其是最后两番罩光的擦生漆.应选用光亮度最佳的优质生漆,并经晒制成透明度,光亮度和干燥性能都很好的罩光擦生漆.3.自地木器必须认真砂磨光滑平整,每番擦生漆干燥后都必须认真砂磨光滑,第四和第5番擦生漆干燥后还应进行细致的水磨,以保证最后的面漆光亮又光洁.批灰修补也应细心进行.钉眼疤节应反复重补平整美观为止.4.每番擦生漆均应问隔几天(如5天左右)时间,待前番擦生漆的色素黑垢褪掉一些后,再擦下一番生漆.每番都应如此,以保证漆膜底色有较好的透明度不然,6~7番生漆在几天内连续擦上去,并撩得厚而不均匀.使生镣色素黑垢被封闭在里面越加越重,造成黑垢永久不褪或难褪的状况,影响了紫檀色,红木色,柚术色,荸荠红色透明擦生漆工艺的特色.5.每香擦生漆厚薄应均匀适宜,严防过厚,厚贝4粗糙不洁,但也不宜太薄,经多番擦生第l1卷第4期1992年11月中国生漆JournalofChineseLacquerV o】-11No4Nov.1992漆后,使木面(包括粗木纹棕眼板材)能有一层丰满平整,匀净光洁,透明光亮的漆膜6.为保证漆膜有最佳的光洁度和光亮度r除了精心做好底层工作以外,最后两番擦生漆应采用无砂施工法(橡皮板摊漆上漆法或用手掌上漆法),并专由手掌抹擦均匀发热出光.6番以上特级擦生漆的施工程序是:1砂磨和白地污物处理,要求用木砖或橡皮砖包砂纸砂布尽可能把木面砂磨光滑平整;2.刷有色豆腐浆.要求匀净平直无刷痕;3.豆腐色浆干燥后,用粗糙的抹布抹擦光滑;4刷生血.可在生血中再加入一些染料;5生血干燥后.再用粗糙的抹布抹擦光滑;6.批灰和修补.主要应批好粗木纹棕眼的板材和横木糙头等;7.擦第一番生漆.要求让木面吃饱吃透,但又不宜过厚而影响漆膜的匀净透明.应用干燥性能稍慢的陈年生漆作为头番擦生漆;8.头番擦生漆干燥后,应用零号半旧砂布或300~400号半旧水砂纸认真砂磨光滑;9认真进行一次重补和复查修补.要求把第一次修补后收缩了的灰疤和漏补的钉眼疤节,重新修补平整;10擦第2番生漆;11.第2番擦生漆干燥后再砂磨光滑;I2.擦第3番生漆;l3.擦生漆干燥后再砂磨光滑;14擦第4番生漆.生漆的质量应比第2~3更好;l5.第4番擦生漆干燥后,应开始用400号半旧水砂纸进行细致的水磨; 16擦第5番优质的生漆;l7.第5番擦生漆干燥后再进行认真细致的水磨;l8.工地应重新进行一次清洁无尘l处理;l9.用橡皮板上漆法或手掌上漆擦漆法(即无砂施工法)来擦第6番经脱水精制(晒漆脱水后再经300~400目标准得过滤纯净)的优质上光生漆,并由手掌抹擦均匀平直光亮;20.第6番擦生漆干燥后,再进行最后一提精心的水磨;21再用橡皮板或手掌的无砂施工法来擦最后一番经精制的优质上光生漆,最后一番上光擦生漆宜薄不宜厚,并由手掌捕擦均匀平直光亮.底层也可步擦一番生漆,由第5番开始用无砂施工法擦精制的优质上光生漆.共擦6番生漆成活.如果第6番第7番上光擦生漆仍不理想.仍需继续用无砂施工法再擦一番优质上光生漆.直至达到清澈光亮为l。
生漆工艺流程
《生漆工艺流程》
生漆工艺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用生漆制作的器物色泽宛如琥珀,光泽鲜亮,深受人们喜爱。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生漆工艺的制作流程。
首先,生漆的提炼。
生漆是从漆树中提炼出来的,首先要对漆树进行割皮,取出漆汁。
然后进行滤清、煮制等工序,将提炼出的漆汁进行沉淀、净化,最终得到纯净的生漆。
接下来是基材的处理。
生漆工艺常用的基材有木、纸、布等,首先要对基材进行打磨、上底漆等处理,以保证漆面的质感和平整度。
然后进行漆面的制作。
将提炼好的生漆均匀地涂刷在基材上,然后进行晾晒、烘烤等工序,使漆面逐渐干燥、固化。
同时还要进行打磨、上蜡、抛光等步骤,使漆面呈现出如琥珀般的鲜亮光泽。
最后是装饰和修饰。
生漆工艺作品常常还会进行装饰和修饰,如雕刻、镶嵌、绘画等,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以上就是生漆工艺的制作流程。
在这一古老的工艺中,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经过细致的手工操作,耐心和技艺都是不可或缺的。
生漆工艺不仅是一种手工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这种传统工艺需要我们去重视和珍惜。
第17卷第5期17(5):83~892019年10月October 2019漆树(Toxicodendronvernicifluum (Stokes )F.A.Barkl.)为落叶阔叶乔木,主要分布于东亚或东南亚地区,原产中国[1],为中国最古老的经济树种之一,从漆树皮中采割的乳白色树汁即为生漆(见图1)。
生漆固化后形成的漆膜光亮美观、经久耐用。
我国先民采漆及用漆时间,应不晚于新石器时代。
杭州市萧山区跨湖桥出土的“漆弓”,表明新石器时代先民已了解漆的性能并开始生产应用[2]。
漆树的认识和利用,对于人们提高和改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一、生漆的采割中国古代文字产生于夏代,成熟于商代[3]。
在中国古代,“七”“柒”“桼”“”“漆”通用,有学者据此认为,由甲骨文“十”演变而来[4]。
甲骨文和金文“七”字皆十字形,如刀刻痕迹。
战国文字和小篆为避免“七”“十”(音“qi ”)混淆,将“七”字的竖划下端改为曲笔[5]。
也有学者考查,“十”字很像割漆留下的的割口形状[6],由此推测,我国先民在夏商时期已将割漆作为一项生产活动,为实现社会生产交流,用“书写”方式将其记录下来。
“桂可食,故伐之。
漆有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世间》)。
此为记录割漆最早的文字记录。
“割”金文写作“”,说明采集生漆所用工具为刀具。
关于割漆工具及方法,晋代崔豹所撰《古今注·卷下·草木第六》记载:“漆树,以刚斧斫其皮开,以竹管承之,汁滴管中,即成漆也。
”南朝沈中国古代生漆加工及利用史略何学高黄晓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摘要:漆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民同大自然抗争与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逐渐认识漆树,掌握生漆特性和生漆采割技术,并将其应用于生活与生产实践,迄今已有8000多年历史。
生漆加工工艺随社会生产力发展不断革新与进步,髹饰具有很高艺术观赏价值,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掌握高超的生漆加工技艺;同时,生漆在漆书、药用、胶黏、塑形、防腐等方面的应用,亦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生漆工艺具体工作内容英文回答:Lacquerware Process: Specific Work Steps.The lacquerware process is a complex and time-consuming one, requiring a high level of skill and expertise. The following are the specific work steps involved:1. Preparation of the Base Material: The first step is to prepare the base material for the lacquer. This can be wood, metal, or ceramic. The surface must be smooth and free of any imperfections.2. Application of the Ground Coat: The ground coat is a thin layer of lacquer that is applied to the base material. This layer helps to seal the surface and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layers of lacquer.3.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Layers: Multiplelayers of lacquer are then applied to the base material. These layers are typically applied with a brush, and each layer is allowed to dry completely before the next layer is applied.4. Carving and Engraving: Once the lacquer has been applied, it can be carved or engraved to create intricate designs.5. Application of the Top Coat: The top coat is a final layer of lacquer that is applied to protect the design and give the lacquerware a glossy finish.6. Polishing: The final step is to polish the lacquerware to a high shine. This is done using a variety of polishing materials, such as sandpaper, felt, and wax.中文回答:生漆工艺具体工作内容。
生漆工艺流程
生漆工艺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采集生漆树液:生漆树是生产生漆的主要原料,生漆树树皮切割后流出的树液是生漆的主要来源。
采集生漆树液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法,一般在早春或晚秋采集,使用切割或刮削的方式。
2. 过滤生漆树液:采集到的生漆树液需要经过过滤处理,去除杂质和不纯物质。
一般使用细网布或滤纸进行过滤,确保生漆的纯度和质量。
3. 沉淀生漆树液:过滤后的生漆树液需要进行沉淀处理,将其中的杂质和不纯物质沉淀到底部。
一般使用大型容器进行沉淀,时间一般为数天至数周。
4. 分离生漆树液:沉淀后的生漆树液需要进行分离处理,将其中的清漆和混合物分离开。
一般使用漏斗或离心机进行分离,确保清漆的纯度和质量。
5. 调制生漆:分离后的清漆需要进行调制处理,根据需要添加不同的添加剂和溶剂,以调整清漆的性能和质量。
一般添加的添加剂包括硬化剂、稀释剂、颜料等。
6. 涂装生漆:调制后的生漆可以进行涂装处理,涂装的方式和涂装的材料根据
需要选择。
一般使用刷涂、喷涂等方式进行涂装。
7. 干燥生漆:涂装后的生漆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使其固化和形成保护膜。
一般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下进行干燥,时间根据涂装的厚度和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以上就是生漆工艺流程的主要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和操作,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生漆产品。
大漆工艺简介
大漆,又名“生漆”、“大漆”,是世界上稀有的天然产物,
它的发现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印度。
公元前6世纪左右,印度人
就发现了用来制做漆器的植物漆树,并把它的汁液涂在刀剑上防腐。
当时他们用这种树液来涂制碗盘和其它器具,而不是直接用天然漆。
后来,在印度人发明了“树漆”这种东西,并用于制造工具和其他日用品。
我国的大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
《史记·夏本纪》记载:“禹治洪水,遍天下,以为宜”。
传说大禹是大漆匠,
他用这种树液涂抹于器物上,可以使器物防腐蚀、防潮湿、防虫蛀,从而延长了器物的使用寿命。
人们把这种天然的漆器称为“大漆”。
大漆工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一种传统技艺。
它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天然漆器的制作过程分为“生漆”、“熟漆”和“大漆”三个阶段。
生漆是从漆树上采集下来的树脂;熟漆是用天然生漆加天然树脂进行脱胶;大漆则是用生漆液制成的一种具有防腐性能、用途广泛、颜色丰富的涂料。
—— 1 —1 —。
非遗生漆工艺非遗生漆工艺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一种重要代表,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生漆工艺以其独特的技艺和独特的材料,成为了中国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漆工艺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历多个步骤。
首先,工匠需要选择优质的漆树作为原材料,然后进行割取,将树液收集起来。
接着,将收集到的漆液进行熬制,以去除其中的杂质。
这一步骤需要耐心和技巧,需要掌握火候和熬制时间。
熬制好的漆液需要经过过滤和沉淀,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水分。
然后,将漆液涂抹在器物的表面,每涂抹一层后都需要待其干燥。
这个过程需要重复多次,以达到所需的厚度和光泽度。
生漆工艺最终的成品具有独特的光泽和质感。
它不仅能保护器物的表面,还能增加其美观度和触感。
生漆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工艺品和建筑装饰等领域,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非遗生漆工艺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制作过程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传承人不容易找到。
其次,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材料的涌入,也对生漆工艺的传统技艺构成了一定的冲击。
为了保护和传承非遗生漆工艺,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对生漆工艺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的认识和兴趣。
其次,应该加强对传统工艺的培训和教育,培养更多的传承人。
同时,应该加强对生漆工艺的研究和创新,使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
非遗生漆工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保护和传承非遗生漆工艺,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让我们一起努力,将非遗生漆工艺传承下去,让世界共同分享这份珍贵的文化宝藏。
非遗生漆工艺
- 割漆:漆树需要生长近10年才能采集,采集前需要绑好脚凳,以便找到合适的位置开口。
开口位置和切割方法都非常讲究,切割漆树时不能太用力,否则会导致漆树死亡。
开口后,需要等待半个月才能采集漆液。
- 收集:采集漆液需要割去漆树的一层薄薄的树皮,然后等待漆液缓慢流出。
使用特制的毛刷收集到木桶中,整个过程需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
- 调制:将木桌打磨光滑,然后在漆液中加入细沙灰混合调制出生漆灰,使用刮板将其均匀涂在家具表面。
这称为披生漆灰或刮底灰,主要是为了填补缺口和细微缝隙。
- 阴干:完成刮底灰后,需要将其放置在阴干房中自然阴干,两天后可以在桌面上铺上一层绵布,然后再进行上漆和打磨。
绵布可以起到巩固的作用。
- 上漆:这样的工序需要重复三遍以上。
最后一道工序是上亮漆,需要将过滤好的漆液放入锅中进行熬煮,熬煮的时间和火候会影响亮漆的品质。
上亮漆需要手艺人反复涂抹,直到手掌发烫,这样才能让亮漆更好地与底灰融合,使漆面晶莹剔透。
生漆工艺复杂,需要耐心和细心。
同时,大漆工艺也是一种比较耗时耗力的古老技艺。
制作大漆工艺品的过程主要包括打底子(做底子)、刮面漆、磨砂皮、再擦漆等多个步骤。
工艺品每上一次漆,晾干后就要砂纸打磨一次,然后再上漆,再打磨,这样的工序需要反复七八次。
你真的了解“南漆北蜡”之漆的含义吗?对红木稍有了解的人都应该听过“南漆北蜡”。
这个漆究竟说的是什么呢?合成漆?化学漆?去过红木市场的消费者都应该听销售员说我们的家具是擦生漆的,那么为何红木家具如此钟情于擦生漆呢?那么我就稍微介绍一下。
? 生漆:又被称为国漆、生漆、土漆、大漆等。
这是一种优质的天然涂料,是一种是从膝树上采割的乳白色胶状液体,一旦接触空气后转为褐色,数小时后表面凝固硬化而生成漆皮。
具有防腐蚀、耐酸碱、防潮绝缘、耐高温和耐土抗性等特点,涂在家具的表面附着力强、涂膜坚硬、光亮性好,既环保又健康,有其他化学漆无法比拟的绝对优势。
这种油漆的色彩比现在所用的化学漆更自然、厚重,而且更为持久。
天然生漆也有世界公认的"涂料之王"美名。
? 生漆工艺是中国传统家具工艺中对木质家具进行保养与美化的一种手段,能保留家具的木质天然木色与自然纹路。
作为一种传统手工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堪称“国粹”,红木家具作为中国传统家具工艺的典型继承者,自然也传承了这一经典传统工艺。
从天然漆树中采割生漆,再对红木家具进行上漆,能够让家具做到入木三分,渗透到木质深处,生漆的工艺过程既耗时又耗力,而且工序十分繁琐。
? 漆树被斜着割开月牙形的小口后,生漆就会沿着割开的口子边缘流出来,用蚌壳作为容器,插进口子下方,让生漆慢慢流入蚌壳,一两小时后便可收漆。
?采生漆有着严格的割漆制度和方法,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漆树死亡,故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因此现在市面上的大漆价格极为昂贵。
红木家具在我国作为高档、贵重的木质家具,其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又是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工艺品。
它比一般的普遍木质家具对涂料有较高的要求,涂饰工艺也较为复杂,其通常使用传统揩漆工艺(俗称"生漆工艺")来处理家具表面。
涂层漆质成膜的机理为漆汁(含漆酚、水、有机物及漆酶等成份)有效成份漆酚在漆酶催化作用下自然干燥成漆膜(环境条件:温度25℃左右;相对湿度为80%左右)。
浅议生漆工艺谈久顺生漆又称国漆,大漆或土漆,是我国著名的特产。
数千年前祖先们已掌握了利用它的植物油以及各种天然的颜料和胶料来保护和装饰各类木制品。
这种漆来源于漆树的树干中。
在净化并去除漆内的杂质后即可直接涂于物面。
并能在相应的温度和湿度中自行干燥。
由于生漆的漆膜硬且脆,并只能呈一种半透明的铁黑色,所以先祖们为了改变它的这类缺点,并将它与经过熬炼的桐油结合起来,制得改良好的退光漆(又称推光漆)、广漆(又称明漆、金漆)。
在经先祖们改良后的传统大漆虽然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但生漆中的一些能引起部分人的皮肤过敏还是存在,所以在操作时应注意劳动保护。
另外由于生漆固有颜色,所以生漆大多都用于半透明有色家具制作。
下面就向您简单的介绍一下传统的光漆的涂装工艺和红木揩漆工艺。
一、广漆涂装工艺广漆,有的称为明漆、金漆或熟漆。
它是由优良的生漆,经过严格的数次过滤与脱水后与坯油混合而成。
用生漆和桐油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广漆漆膜干燥后坚韧、光亮透明、色艳、可配制彩色漆。
广漆具有耐久、耐热、耐水、耐候、耐磨、耐大气腐蚀等性能。
其适用范围主要为房屋、门窗和整个室内、车船内部装潢以及家具、器具及工艺美术漆器的表面涂饰。
广漆有多种施涂方法,下面介绍的两种家具涂饰工艺,可简称为:抄油复漆广漆和抄漆复漆广漆涂饰工艺。
1.抄油复漆广漆涂饰工艺(1)操作工艺顺序:施工准备→白坯处理→白木上色油(抄底油)→嵌批腻子、打磨→复补腻子、打磨→上色油(抄油)→上色浆(施涂豆腐色)→打磨→施涂广漆(复漆)→干燥。
(2)操作工艺要点1)施工准备A.主要工具:大小漆刷、弯把漆刷、牛尾漆刷、牛尾抄漆刷、理漆刷、通帚、牛角翘、钢皮批板、80~100目铜筛等。
B. 主要材料:生漆、熟桐油(坯油)、熟石膏粉、豆腐、血料、松香水、颜料、厚漆等。
C. 窨房:与退光漆磨退窨房相同。
2)白坯处理:按常规方法处理。
特别注意要将物件表面的木刺、油污、胶迹、墨线等一概除净。
松动的翘槎应加固或勒除。
用1.5号木砂纸打磨,掸净灰尘。
3)白木上色油(抄底油):色油由熟桐油、松香水,200号溶剂汽油加色配成。
加色一般采用可溶性燃料、各色厚漆或氧化系颜料配成。
调制后,用80~100目铜筛过滤即可。
用旧漆刷施涂,涂色应均匀,涂层宜薄勿厚。
4)嵌批腻子、打磨:采用有色桐油石膏腻子,搅拌成近似底色即可。
其重量配合比约为熟石膏粉:熟桐油:松香水:水:颜料=10:7:1:6适量。
操作时,先嵌后批。
先搅拌较硬的石膏油腻子将大洞、缝隙等缺陷填平嵌实。
干燥后,用1号木砂纸略打磨一下。
然后将腻子调稀一些,在物件上满批一遍,对于棕眼较多、较深的木材面,应批刮两遍(一遍批刮后,经干燥打磨后,再批刮第二遍),力求使表面平整。
待干燥后,用1号砂纸顺木纹打磨光滑。
楞角、边线等处应轻磨,不可将底色磨白。
5)复补腻子、打磨:用有色桐油石膏腻子,将凹处等缺陷嵌批平整,并收刮清静,不留残余腻子,否则将难以打磨,而且影响木纹的清晰度。
待腻子干燥后,用1号木砂纸将复补处打磨光滑,除去灰尘。
6)上色油(抄油):用抄底油的色油,在物面上再施涂一遍,上色应均匀,涂层宜薄而均匀。
7)上色浆(施涂豆腐色):色浆材料要用嫩豆腐和少量血料加色而制成。
加色颜料应根据色泽而定。
如:浅荸荠色可用酸性金黄加少量酸性橙色;深荸荠色可用酸性金黄加酸性大红加墨汁点滴;铁红色可用氧化铁红等。
这些色料用水溶解后加入嫩豆腐和适量生血料一起搅拌,用铜筛过滤后,使豆腐、色料、血料充分分散,混合成均匀的色浆。
用油漆刷进行施涂,施涂时必须刷匀。
刷这遍色浆的目的是调整其底色泽,不呈腻子疤痕,确保上漆后色泽一致,漆膜丰满、光滑、光亮。
8)打磨:待色浆干透后,用0号木砂纸打磨,磨去面层颗粒,要求打磨光滑,并掸净灰尘。
9)施涂广漆(复漆):施涂顺序是先边角,后平面;先小面后大面。
操作时,用通帚醮广漆施涂转弯里角,后用牛尾漆刷醮漆施涂平面,再用牛尾抄漆刷抄匀。
然后,先用弯把漆刷理匀转弯里角;小平面用牛尾漆刷斜竖推刷匀漆并理直;大面积(指板面或台面)用大号漆刷翘挑生漆纵、横施涂于物面,竖、斜、横交叉反复多次匀漆,将漆液推刷均匀。
当目测颜色均匀,而施涂时感到发粘费力时,可用毛头平整而细软的理漆刷顺木纹方向理顺理通,使整个漆面均匀、丰满、光亮。
10)干燥:由于广漆中的主要成分是生漆,而生漆的干燥则由气候条件决定,其最佳干燥条件:温度25度±5度,相对湿度80%±5%。
物件施涂后可以放入窨房内干燥,也可在室内使其自干(保证温湿度)。
正常情况下,物件上漆后6~8h内触指不粘则表明漆膜表面已基本干燥,经12~24h漆膜基本干燥,一周后手摸有滑爽感,说明漆膜完全干燥,二个月后便可以使用。
2. 抄漆复漆广漆涂饰工艺(1)操作工艺顺序:施工准备→白坯处理→白木染色(施涂豆腐色)→嵌批腻子→打磨→复补腻子→打磨→上色油(施图第二遍豆腐色)→打磨→施涂第一遍广漆(抄漆)→干燥→打磨→施涂第二遍广漆(复漆)→干燥。
(2)操作工艺要点1)施工准备、白坯处理、白木染色操作要点分别与抄油复漆广漆涂饰相应工序相同。
2)嵌批腻子:采用有色广漆石膏腻子,腻子由广漆、熟石膏粉、水及颜料组成。
其重量配合比约为广漆:熟石膏粉:水:颜料=1:0.8:0.3适量。
腻子调拌均匀后嵌批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调较稠硬的广漆石膏腻子,将较大的洞、缝等缺陷处填嵌,干燥后再满批;另一种是先满批后在嵌补洞、缝缺陷。
嵌批时,应将洞、缝等缺陷处填实,满批时应一摊、二横、三收起灰,不得留有多余腻子。
3) 打磨:广漆石膏腻子嵌批后,有条件的可放入窨房内干燥,或在室内使其自干。
待干燥后,用1号木砂纸打磨一遍,应顺木纹打磨光滑。
4)复补腻子:此遍腻子其颜色与第一道相同,但稠度应稍稀些。
操作时,将腻子在物件上满批一遍,批刮完毕,再用较稠硬的腻子将凹处等缺陷复补一遍(以防腻子收缩,产生疤痕),批刮平整后,将残余腻子收刮干净。
5)打磨:干燥后,用1号木砂纸顺木纹打磨光滑,不可横向或斜向打磨。
楞角、边线处应轻磨,不可漏磨。
打磨后,掸净灰尘。
6)上色浆(施涂第二遍豆腐色):为了使物件表面色泽一致,使嵌批的腻子疤痕不显眼,需再施涂第二遍豆腐色浆,使磨伤处补色。
色浆颜色近似底色,施涂应均匀,宜薄勿厚。
7)打磨:待色浆干燥后,用0号木砂纸轻轻地磨去面层颗粒杂质,打磨光滑,抹去灰尘。
8)施涂第一遍广漆(抄漆):抄漆可用抄漆刷先抄后理,上漆必须厚薄均匀,涂层宜薄,勿厚,其操作方法与抄油复漆施涂广漆相同。
另外也可用蚕丝团抄漆,不论物件面积大小均适用,且上漆均匀。
操作时,将蚕丝捏成丝团,醮漆涂于物面,向纵横方向不断地往返揩搓滚动,使物面受漆均匀。
揩匀后用牛尾漆刷理通理顺。
小面积可一人操作,自揩自理,大面积需二人配合,一人在前面上漆,另一人在后面理漆。
对于木地板等大面积上漆需多人密切配合,从房间内角开始,逐渐退向门口,中途不可停顿,应连续完成。
丝头如粘到物面上,必须及时清楚。
9)干燥:将物件放入窨房干燥,或在室内使其自干(保证温、湿度)。
10)施涂第二遍广漆(复漆):操作方法与施涂第一遍广漆(抄漆)相同,但漆液应比第一遍略厚些。
11)干燥:干燥方法同上。
3. 操作注意事项(1)樟木板面做荸荠色广漆,在嵌批石膏漆腻子前或在嵌批石膏油腻子后,应施涂一遍米醋,以防止咬色和返黑。
(2)丝团吸饱漆液后,应挤去多余部分,但需保证丝团内始终湿润、柔软。
否则,丝团容易变硬,变硬后不易漆和上漆,揩漆的手势也会打滑。
4. 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老虎斑1)产生原因:由于气候湿润,使漆膜干燥快,未刷匀已开始干燥,而产生斑迹。
2)防治措施:操作时,上漆及匀理动作应快,自揩自理来不及时,须二人或多人亲切配合,中途不可停顿,应连续完成。
另一方面操作技术应熟练。
(2)串珠状流坠1)产生原因:家具线脚内的余漆没有剔出,涂层厚薄不匀。
2)防治措施:用硬漆刷翘漆,线脚内的漆膜应与平面上的一样厚薄,并剔出余漆,理匀。
(3)起皱1)产生原因:施涂广漆时,涂层厚薄不匀,并且匀理次数不够。
2)防治措施:施涂应均匀,涂层厚薄一致,做到反复理匀,直至目测颜色均匀,涂刷感到发粘费力时,再顺木纹理顺理通。
二.香红木揩漆工艺香红木又称花莉木,采用揩漆工艺后,其涂饰效果虽次于红木,但大大优于杂木仿红木的涂饰效果,其操作工艺如下:(1)操作工艺顺序:施工准备→白坯处理→满批第一遍生漆石膏腻子→打磨→第一遍上色→揩漆→满批第二遍生漆石膏腻子→打磨→第二遍上色→揩漆→满批第三遍生漆石膏腻子→巧叶干打磨→揩漆(三~四遍)及巧叶干打磨。
(2)操作工艺要点1)施工准备:同前。
2)白坯处理:香红木材质本身略呈浅红色,白坯处理时用1.5号木砂纸将胶迹等打磨干净,然后用开水满浇一遍,使物件表面的木刺翘起,再用1号木砂纸打磨去刺,打磨后要求表面平整、光滑。
雕刻花纹的凹凸处及线脚处的打磨方法与红木相同。
3)满批第一遍生漆石膏腻子:其满批和干燥方法与红木相同。
4)打磨:待腻子干燥后,先用320~360目铁砂布打磨,待基本平整后揩抹干净,然后再用0号木砂纸打磨平整并掸净。
5)第一遍上色:香红木揩漆的第一遍上色,又可称为上“苏木水”(简称矾水),它是由苏木、五信子、无花果、菱壳、绿矾(硫酸亚铁)、铁末子等用水溶解熬炼而成。
“苏木水”施涂干净后,要用清水冲洗,待干燥后在揩漆。
6)揩漆:生漆的揩涂和干燥方法与红木相同。
7)满批第二遍生漆石膏腻子及打磨:满批腻子与前相同。
腻子干燥后要用00号木砂纸打磨平整和光滑,并掸净。
8)第二遍上色:又可称为上“品红水”。
它是由碱性品红和碱性品汞用沸水溶解而成,“品红水”施涂干燥后,也要用清水冲洗,待干燥后再揩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