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水泥脱硝行业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16
2013年水泥行业简析
一、水泥行业或将加速整合 (2)
二、行业需求表现平稳 (2)
三、行业供给总体过剩 (4)
四、行业供需呈现弱均衡态势 (4)
一、水泥行业或将加速整合
宏观方面,未来伴随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是大概率事件,与之对应的是水泥行业需求量/产量增速放缓,行业总体进入整合期。
在行业红利逐步消失的过程中,中小型水泥企业将逐步被淘汰/兼并,在此背景下以海螺水泥代表的行业龙头公司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二、行业需求表现平稳
行业需求方面,固定资产投资仍是决定行业需求的关键因素,总体来看,行业需求将将以平稳为基本特征,出现爆发式增长的可能较小。
1、分行业来看,房地产投资和公共设施建设仍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推动力量。
具体来看:房地产行业虽然面临地产调控,但2012 年仍然实现了22%的增速,在2013年“国五条”等政策持续加码的背景下,未来地产投资增速也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需持续跟踪。
铁路基础建设增速自2010 年以来呈现逐月下滑的态势(同期基数较大是重要因素),按照“十二五”铁路规划,未来三年的铁路基础建设投资有望恢复,从数据来看,2013 年以来,铁路基础建设投资增速已经恢复至5%左右。
此外,货币政策(M1和M2)增速也是重要的跟踪指标。
2、分区域来看,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直快于东部地区,我们认为未来仍将延续这一态势。
政策猜想,考虑到东部地区较高的城镇化水平,我们认为2013 年6 月份出台的城镇化规划也将侧重中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中长期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水泥行业需求增速方面也将延续西高东低的格局。
水泥行业脱硫脱硝情况汇报
水泥行业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生产行业,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水泥行业在脱硫脱硝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和改进。
首先,针对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问题,水泥企业采取了脱硫工艺措施。
通过在烟气中喷射石灰石浆液或者石膏浆液,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或者硫酸钙石膏,从而达到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效果。
同时,一些先进的水泥生产线还采用了干法脱硫技术,通过喷射吸收剂和干法除尘,实现了脱硫效果。
其次,对于氮氧化物排放问题,水泥行业也进行了脱硝工艺的改进。
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通过在烟气中喷射氨水或尿素溶液,利用催化剂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和水,从而达到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目的。
此外,一些水泥企业还采用了SNCR技术,通过在烟气中喷射氨水或尿素溶液,直接与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实现脱硝效果。
除此之外,水泥行业还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了努力。
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优化燃烧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排放。
同时,水泥企业还加大了对脱硫脱硝设施的投入和维护,确保其稳定运行,达到了减少废气排放的效果。
总的来看,水泥行业在脱硫脱硝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未来,水泥企业将继续加大对环保设施的投入,不断改进工艺技术,提高脱硫脱硝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政府部门也将进一步加大对水泥行业的环保监管力度,推动行业向着更加清洁、高效的方向发展。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水泥行业的脱硫脱硝工作会取得更大的进展,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3年大气治理脱硝行业分析报告2013年1月目录一、环保产业深入发展,脱硝市场扩容 (4)1、氮氧化物带来酸雨危害,火电行业是排放大户 (4)2、氮氧化物产生量逐年增长,火电行业脱硝刻不容缓 (5)3、国家出台火电行业脱硝政策,提高氮氧化物排放标准 (6)4、扩大脱硝试点范围,脱硝市场容量扩大 (9)二、脱硝技术主要有低氮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 (10)1、低氮燃烧技术工艺成熟,投资与运行费用低 (10)2、烟气脱硝技术方案丰富,脱硝效率高 (12)(1)SCR技术 (12)(2)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 (15)(3)选择性非催化还原与选择性催化还原联合法 (16)3、脱硝技术总结:前后结合是最佳方案 (16)三、脱硝市场正式启动,市场规模将迅速增长 (18)1、脱硫市场启示:规模迅速增长,市场集中度提升 (18)(1)脱硫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18)(2)自主技术研发成为潮流 (18)(3)行业竞争方式转变 (19)(4)火电脱硫设施运营成为利润增长点 (20)2、脱硝工程造价比较:低氮燃烧结合SCR技术成本较低 (21)3、―十二五‖脱硝市场容量约为800亿 (22)4、―十二五‖催化剂市场约为300亿 (24)5、低氮燃烧、SCR及催化剂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24)(1)低氮燃烧技术市场 (24)(2)SCR市场 (25)(3)催化剂市场 (26)四、投资建议和重点公司 (27)1、投资建议 (27)2、重点公司 (27)(1)国电清新 (27)(2)龙净环保 (28)(3)雪迪龙 (30)一、环保产业深入发展,脱硝市场扩容1、氮氧化物带来酸雨危害,火电行业是排放大户中国酸雨污染程度较为严重,酸雨污染地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酸雨频率较高,2010 年环保部监测的494 个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市(县)249 个,占50.4%;酸雨发生频率在25%以上的160 个,占32.4%;酸雨发生频率在75%以上的54 个,占11.0%。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脱硫脱硝委员会,北京 100037)摘 要:综述了2013年我国脱硫脱硝行业的发展环境及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火电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脱硫脱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行业市场特点及重要动态;针对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脱硫;脱硝;火电厂;工业锅炉;催化剂;行业发展中图分类号:X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377(2014)09-0004-12我国脱硫脱硝行业2013年发展综述1 行业发展概况1.1 2013年行业发展环境2013年全国性雾霾天气创52年之最,表明我国的大气污染状况已十分严重。
工业总产值的持续增长也给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大气污染物总量早已超越环境容量阈值,具体表现为城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迅速、氮氧化物型酸雨呈加重趋势。
目前,煤烟型污染仍是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产生的第一大污染源。
电力行业是燃煤主体,节能减排责任重大,近年其在环保领域付出的努力有目共睹,脱硫脱硝除尘工程数量逐渐与火电厂机组容量同步。
但燃煤工业锅炉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比例仍在持续增长,其他各种工业窑炉的环保举措也较为滞后,其中钢铁行业和水泥行业的污染效应较为突出。
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2013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趋于平稳,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8,845.21亿元,增速保持在7.7%,与上一年持平。
GDP “保7”表明国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三大产业增速均放缓,尤其是与脱硫脱硝行业关系密切的第二产业中的工业生产,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0,689.42亿元,比上年增长7.6%,单季度增速最高比上年回落1.3%,而建筑业增加值有所好转,全年同比增长9.5%。
2013年各行业全年固定投资总额为436,527.7亿元,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84,804.36亿元,较2012年的比重有所下降。
2013年环保脱硫脱硝行业分析报告2013年5月目录一、脱硫建设高峰期已过,看好脱硫特许经营 (4)1、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脱硫建设高峰期已过 (4)2、在脱硫领域,行业集中较高 (5)3、未来三年我国煤电领域脱硫建设投资预计在430亿元左右 (6)(1)新建煤电机组带来的配套需求 (6)(2)尚未安装脱硫装置的老机组带来的配套需求 (7)(3)已经安装脱硫装置的老机组带来的更新改造需求 (7)4、脱硫重点向非火电领域转移 (8)5、看好脱硫特许经营 (9)二、脱硝建设刚刚开启,市场空间大 (10)1、氮氧化物排放量不断增加,减排压力大 (10)2、我国脱硝建设刚刚开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优势明显 (11)3、未来三年我国煤电领域脱硝建设投资预计在750亿元左右 (14)(1)新建煤电机组带来的配套需求 (14)(2)尚未安装脱硝装置的老机组带来的配套需求 (14)(3)已经安装脱硫装置的老机组带来的更新改造需求 (14)4、看好脱硝特许经营和脱硝催化剂生产 (15)三、行业投资策略 (17)四、行业重点公司简况 (18)1、九龙电力(600292):剥离非环保资产、专注环保产业 (18)(1)剥离非环保资产、专注环保产业 (18)(2)公司订单充裕 (18)(3)脱硫脱硝特许经营业务 (18)(4)脱硝催化剂市场需求将快速增长 (19)2、国电清新(002573):特许经营业务迎来增长拐点 (19)(1)脱硫运营已经成为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 (19)(2)特许经营业务将迎来增长拐点 (20)(3)延伸产业链,进入干法脱硫剂活性焦领域 (20)3、龙净环保(600388):快速增长的大气污染治理龙头 (21)(1)公司是我国脱尘行业龙头 (21)(2)公司脱硫脱硝业务位居行业前列 (21)(3)海外市场开拓取得进展 (21)(4)进入脱硝催化剂再生领域 (22)。
2013年脱硝催化剂市场年度报告(中国脱硝网2014年2月7日发布)一、概述:“十二五”期间,氮氧化物成为污染减排的约束性指标。
2012年8月出台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明确规定,十二五期间,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5%;火电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和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29%和12%。
燃煤电厂、工业窑炉、钢铁、水泥、陶瓷、玻璃等行业的烟气脱硝成为现实的挑战。
2013年国家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中明确提出,将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
燃煤电力行业产生氮氧化物污染源,将受到重点“关注”。
在火电厂烟气脱硝方面,相关部门已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修订版)》,火电脱硝电价补贴等,其中在电价补贴方面更是由此前的8厘/度提高至新近的1分/度。
这大大了提高火电厂脱硝的积极性,火电脱硝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作为烟气脱硝工程中的核心部分之一,脱硝催化剂占到初次投资的30%-40%。
受益于脱硝市场的快速增长,脱硝催化剂行业在2013年迎来了爆发式的倍数增长。
全国多个省份的生产厂家各地开花,催化剂总产能不断创造新高。
脱硝催化剂市场己经逐渐从供不应求的状态进入到了产能过乘}J阶段。
二、脱硝催化剂市场生产及供应状况1、脱硝催化剂种类:按结构不同SCR脱硝催化剂分为蜂窝式、板式和波纹式。
蜂窝式催化剂属于均质催化剂,以Ti03, V205, W03为主要成分,催化剂本体全部是催化剂材料,因此其表面遭到灰分等的破坏磨损后,仍然能维持原有的催化性能,催化剂可以再生。
蜂窝式是目前市场占有份额最高的催化剂形式,它是以Ti-W-V为主要活性材料,采用Ti02等物料充分混合,经模具挤压成型后股烧而成。
其特点是单位体积的催化剂活性高,达到相同脱硝效率所用的催化剂体积较小,适合灰分低于30 g/m3、灰粘性较小的烟气环境。
板式催化剂为非均质催化剂,以玻璃纤维和Ti02为载体,涂敷V205和W03等活性物质,其表面遭到灰分等的破坏磨损后,不能维持原有的催化性能,催化剂再生几乎不可能。
2013年水泥行业效益喜人,创历史第二高水平作者:陈柏林来源:数字水泥网【字体:小大】2013年中国经济成功打破"硬着陆"的担忧,主动减速以换取更好的增长质量,经济转型大幕已经拉开。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为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指明了市场化的方向。
2013年,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强的发展势头,投资继续延续20%的平稳增长,尤其是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表现抢眼,带来全年水泥产量有着超预期的较快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11月份累计水泥产量已经高达22亿吨,预计全年水泥产量将超24亿吨,增速将达到9%左右,已经超过去年5.7%的增长水平。
行业经济效益增长也较为喜人,前10个月全行业已经实现利润533亿元,同比增长约21.5%,远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预计全年实现利润将超过800亿元,有望创历史第二高水平,利润总额仅次于2011年。
但是,水泥行业效益区域分化明显,整体表现出南高北低的特点。
其中,贵州、江西等部分地区市场表现出异常强劲。
一、国内总体投资平稳,基建、房地产投资增速反弹,拉动水泥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前11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12万亿元,同比增长19.9%。
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在20%左右,增速虽与2012年相比略有下降,但投资增速依旧处于一个较为合理的区间,足以拉动水泥需求的稳定增长。
从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三大要素来看,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三大部分的表现各不相同。
截至2013年11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从2012年的同比增长22%回落至18.6%,对水泥需求影响有限;基础设施投资从2012年的同比增长14%加速至24.8%,这是政府促增长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拉动水泥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房地产行业近年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但在房价强劲上涨的背景下,房地产投资依然保持快速增长,2013年1~11月,房地产投资从2012年的同比增长16.2%上升至19.5%,水泥行业受此影响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脱硝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脱硝改造已启动,但尚未迎来高峰 (3)二、待建脱硝装机规模近5亿千瓦,市场空间700亿 (4)三、非电行业的脱硫、脱硝要求正在加强 (5)四、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明确脱硝改造进程 (6)五、下游行业经营形式转好提供资金保障 (7)六、达标排放期限将至,改造进程有望提速 (8)七、催化剂:脱硝补贴电价提高并全面推广 (9)一、脱硝改造已启动,但尚未迎来高峰“十二五”规划中,国家首次将氮氧化物减排纳入约束性指标,要求到2015年,氮氧化物同比减少10%。
但在2011年上半年,氮氧化物排放不降反升,增长6.17%,同时由于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占比近半,因此,2011年底,环保部与五大电力集团签署“十二五”脱硝责任书,要求五大发电集团2012年落实脱硝改造项目6800万千瓦;同时自2012年开始在全国14个地区开展脱硝补贴电价试点。
但从2012年脱硝改造的进程来看,虽然各地招投标已陆续启动,但尚未进入改造的高峰期。
根据电监会的数据,截止9月底,五大发电集团已投运脱硝机组容量9022万千瓦,过去一年新增投运的机组容量仅2628万千瓦。
二、待建脱硝装机规模近5亿千瓦,市场空间700亿根据中电联的数据,2011年底,全国脱硝机组占火电装机容量的16.9%。
但在已投运的脱硝机组中,主要为同步建设的机组,老机组加装脱硝设施的机组占比不到10%。
按照《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要求,“十二五”期间目标完成4亿千瓦现役燃煤机组脱硝设施建设。
根据中电联预测:到2015年火电装机规模达到9.33亿千瓦测算(截止2012年10月,全国火电装机规模为7.95亿千瓦),预计未来三年,脱硝改造与新建装机合计规模有近5亿千瓦。
根据《关于脱硝电价政策的研究和建议》的研究,技术改造与同步建设脱硝设施的成本差异较大,技改加装脱硝设施的平均成本为154元/千瓦,同步建设脱硝设施的平均成本为104元/千瓦测算,未来3年,脱硝行业的市场空间约700亿元。
水泥窑炉烟气SCR脱硝技术的现状分析水泥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建材行业,也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
水泥窑炉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NOx),这些排放物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减少水泥窑炉烟气中的NOx排放,提高大气环境质量,水泥行业开始引入SCR脱硝技术来治理烟气中的NOx。
本文将对水泥窑炉烟气SCR脱硝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SCR脱硝技术原理SCR脱硝技术是通过在烟气中喷射氨(NH3)或尿素(CO(NH2)2),与烟气中的NOx发生反应,生成无害的氮和水。
SCR脱硝技术主要应用于高温烟气中,其脱硝效率高,对烟气中其它气体成分影响较小。
该技术是目前烟气脱硝的主流技术之一。
二、国内外水泥窑炉SCR脱硝技术应用情况在国外,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水泥行业已经普遍应用SCR脱硝技术,实现了烟气排放的大幅度降低,成为水泥行业烟气治理的一种成熟技术。
国内水泥行业也在逐渐推广SCR脱硝技术,但由于技术、设备、成本等方面的限制,应用较为有限。
目前国内水泥窑炉SCR脱硝技术主要应用于一些大型水泥企业,中小型水泥企业还在逐步引入该技术。
三、水泥窑炉SCR脱硝技术存在的问题1. 技术成熟度不高:国内SCR脱硝技术相对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企业引入SCR脱硝技术后,由于技术不成熟,运行维护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2. 成本较高:SCR脱硝技术的引入需要大量的投资,对于一些中小型水泥企业来说,难以承受这样的成本压力。
3. 操作管理问题:SCR脱硝技术的运行需要专业的操作管理人员,而一些水泥企业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导致技术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四、水泥窑炉SCR脱硝技术的发展趋势1. 技术改进:国内外一些科研机构和企业正致力于SCR脱硝技术的改进,包括催化剂的改进、脱硝装置的优化等方面,力求提高脱硝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
2. 政策支持:随着我国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水泥行业将不得不加大对烟气治理技术的投入,政府对SCR脱硝技术的支持力度也将不断增加。
水泥窑炉烟气SCR脱硝技术的现状分析水泥生产是中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泥生产中窑炉烟气所排放的氮氧化物(NOx)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降低窑炉烟气中的NOx排放,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泥窑炉烟气治理中。
本文将对水泥窑炉烟气SCR脱硝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一、技术原理SCR脱硝技术是将氨水作为还原剂,通过催化剂催化反应与烟气中的NOx发生化学反应,将NOx转化为N2和H2O,从而实现烟气中NOx的去除。
SCR脱硝技术具有高效、可靠、适应性强等优点,成为了水泥窑炉烟气治理的重要手段。
二、技术应用现状目前,水泥窑炉烟气SCR脱硝技术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大部分水泥企业都进行了SCR脱硝技术改造,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NOx排放显著降低,符合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对SCR脱硝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积累和工程实践经验,SCR催化剂和脱硝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都得到了不断提高。
三、技术发展趋势1. 降低成本:目前SCR脱硝技术在水泥窑炉烟气治理中虽然效果显著,但成本较高。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不断降低SCR脱硝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提高其经济性。
2. 优化催化剂:继续研究开发更加高效的SCR脱硝催化剂,提高其活性和稳定性,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3. 节能减排:结合其他脱硝技术,如SNCR技术,实现对窑炉烟气的多层次脱硝,达到更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4. 智能化控制:对SCR脱硝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提高操作的精准度和稳定性,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
四、技术面临的挑战1. 催化剂寿命:因水泥生产的特殊工艺特点,SCR催化剂容易受到灰尘、硫等物质的腐蚀,导致寿命缩短,对催化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操作维护:SCR脱硝系统需要进行定期的清灰、更换催化剂等维护工作,而水泥生产一般都是连续生产,这对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提出了较高要求。
脱硝市场分析报告20131、脱硝市场发展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在日前举行的“烟气脱硝产业与技术论坛”上,环境保护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司长刘炳江表示,脱硝电价在全国实施已进入倒计时。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今年7月发布的《2012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及全年分析预测报告》中指出,目前试行的0.8分/千瓦时的脱硝电价补贴无法弥补火电厂额外成本负担,有进一步上调的需求。
市场预期,为提高企业脱硝积极性,环境保护部酝酿改变脱硝电价补贴政策,即在14个省市试点0.8分/千瓦时标准的基础上,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行1.1分/千瓦时的标准。
环保部门希望通过经济政策让企业更加注重环保。
企业开展脱硝业务的积极性将得到提升。
此外,2012年12月,环保部出台《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提出2015年重点区域氮氧化物排放量较2010年下降13%,氮氧化物治理项目投资需求约530亿元。
2、《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明确规定氮氧化物减排指标2012年8月出台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明确规定:十二五期间,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5%;火电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和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29%和12%。
推进电力行业脱硝方面,要求新建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脱硝,实现达标排放。
加快燃煤机组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和烟气脱硝设施建设,对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的燃煤机组、东部地区和其他省会城市单机容量20万千瓦及以上的燃煤机组,均要实行脱硝改造。
预计完成4亿千瓦现役燃煤机组脱硝设施建设,对7000万千瓦燃煤机组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综合脱硝效率达到75%以上。
推进水泥行业脱硝方面,要求实施新型干法窑降氮脱硝,新建、改扩建水泥生产线综合脱硝效率不低于60%。
此外,钢铁烧结机、有色金属窑炉、石化催化裂化装置、焦化炼焦炉需配套实施低氮燃烧改造或安装脱硝设施,高速公路沿线逐步建设柴油车脱硝尿素加注站。
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成为推动脱硝市场一大动力2011年9月,环保部和质检总局联合发布正式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对污染物排放限值进行了从严修订,收紧了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即自2012年1月1日起,新建火力发电锅炉及燃气轮机组执行表1规定的氮氧化物排放限制;自2014年7月1日起,现有火力发电锅炉及燃气轮机组执行表1规定的氮氧化物排放限制;重点地区的火力发电锅炉及燃气轮机组执行表2规定的氮氧化物排放限制。
中国脱硝市场发展状况及进入策略2013-02-0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致使NOX排放量居高不下。
根据环境保护部统计数据,2011年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2404万t,与2010年相比上升了5.73%,氮氧化物治理迫在眉睫。
其中,燃煤电厂、工业窑炉、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氮化物总排放量的35%~40%、20%和30%,是我国3大氮氧化物排放来源,也是今后我国脱硝产业发展的3大主要市场。
为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国家氮氧化物排放政策标准日趋严格,2011年7月国务院发布《“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氮氧化物减排10%的约束性指标。
氮氧化物3大来源的燃煤电厂、工业窑炉、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标准亦日益严格,见表1。
表1我国主要氮氧化物排放标准类型相关政策现行排放标准/(mg/m3)新标准/(mg/m3)火电行业 2011年《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650 100水泥行业 新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在修订800 300~400(预测)玻璃行业 2011年出台《平板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目前《电子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在征求意见中700 600(预测)陶瓷行业 水煤浆窑炉 2010年《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650(2012年前)450(2012年开始执行)油、气窑炉400(2012年前)300(2012年开始执行)钢铁行业 烧结、球团2012年《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500(2012-2014年) 300(2015年开始) 轧钢2012年《轧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350(2012-2014年) 350(2015年开始)机动车 2012年《关于实施国家第四阶段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放标准的公告》 0.84g/kWh(国3)*0.7g/kWh(国4, 2013年7月开始执行)*注:1.*单位为g/kWh2.资料来源:环境保护部(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整理)新政策和新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将有力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同时为脱硝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2013年水泥脱硝行业
分析报告
2013年5月
目录
一、水泥脱硝势在必行,新标准出台在即 (3)
1、第三大NO X污染源,水泥行业脱硝势在必行 (3)
2、水泥脱硝旧标准较宽松,现状基本满足 (4)
3、为达十二五减排12%目标,新标准将比欧德日更严格 (5)
4、若15年达新标,则十二五减排目标完成没有问题 (7)
二、主流水泥脱硝技术:低氮分级燃烧和SNCR (7)
1、脱硝技术分为炉内和炉外 (7)
2、炉内主要是窑头低氮燃烧器和窑尾分级燃烧技术 (8)
2、炉外主要推广SNCR,火电广泛使用的SCR不适用水泥 (10)
三、新标准实施对水泥工业的影响 (12)
1、现有企业需加装SNCR,新建需配低氮燃烧技术+SNCR (12)
2、吨熟料新增脱硝成本3~5元,幅度不大 (13)
3、恐难加速落后淘汰,或削弱大企业成本优势 (15)
四、弱复苏下去产能进入僵持阶段,分化将愈趋明显 (16)
一、水泥脱硝势在必行,新标准出台在即
1、第三大NOx污染源,水泥行业脱硝势在必行
水泥窑煅烧熟料时会产生大量NOx,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引起酸雨、光化学厌恶、臭氧建设等问题,还对身体健康有严重影响。
近年来我国水泥行业NOx 排放量急剧增长,2006、2007、2008 年分别为60、68、76万吨,2010、2011 年大幅攀升至170、190 万吨,一方面是由于水泥产量不断增长,2011 年水泥产量较2008 年增长约50%,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新型干法比重的不断提升,2011 年新型干法水泥产量比重由08 年的61%提升至89%,而新型干法NOx排放量是立窑的2~3 倍。
目前水泥行业已成为继火电、机动车尾气之后的第三大NOx 排放源,占全国NOx 总排放量的10%~12%,被列为十二五重点减排领域之一,脱硝势在必行。
资料来源:《中国水泥年鉴》,2010 年全国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中国环境保护部
注:前三行来源于中国建材科研总院和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09 年对我国代表性9 座干法窑监测结果;第四行来源于中国环境保护部
2、水泥脱硝旧标准较宽松,现状基本满足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 所要求的
800mg/m3 的排放限值主要依据采用低氮燃烧器所能达到的基本水平而设定。
2008 年以前由于存在大量立窑,吨熟料排放量为0.8kg,对应400mg/m3 的水平。
在新型干法占比迅速提升的情况下,2010、2011 年吨熟料排放量大幅上升至1.48kgNOx,对应740mg/m3 的水平,行业整体上已符合旧限值标准。
2012 年12 月,我国已建成脱硝项目已达到100 条以上。
2012 年环保部对我国水泥窑NOx 排放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共有148 个有效样本,其中45 条线明确采用脱硝装备,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水泥窑平均排放浓度在622mg/m3,95%的企业排放浓度都在800mg/m3 限制以下。
不过根据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对部分典型生产线氮氧化物
排放数据的统计,我国水泥工业综合排放率在880mg/m3 左右,略高于800 的限制。
综合来看,目前我国水泥行业基本满足水泥脱硝旧标准。
资料来源:环境保护部
资料来源:环境保护部
资料来源:《水泥工业适用的脱硝技术》
3、为达十二五减排12%目标,新标准将比欧德日更严格
2012 年8 月发布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要求15 年底全国水泥工业NOx 排放量较2010 年降低12%,控制在152 万吨以内。
由于旧标准已基本达到,为加强减排力度达到十二五减排12%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