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评价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90.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1.土地评价为什么必须要以一定的用途为前提?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根据土地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研究土地对预期用途所进行的适宜与否、适宜程度及其限制状况的评价。

工作程序

2.用因素法进行农用地分等时,为什么首先要考虑划分因素指标区?

分等因素指标区:是对区域内决定农用地自然质量的各种因素和因素组合,依主导因素原则和区域分异原则划分的区域,是区别于其他指标区的最小单元。

农用地分等旨在反映构成农用地质量相对稳定的自然和经济因素的差异,而这些因素在研究区内往往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计算农用地等别指数时,首先应进行分等指标区划分。

3.解释选择土地评价因素各原则的含义。

1、综合性原则(选取最优的)

2、针对性原则(特性、目的)

3、主导型原则(影响作用大)

4、因子独立性原则(互相之间没有大的联系)

5、空间变异性原则(差异性)

6、稳定性原则(因子因素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消失)

7、可获取性原则(现实性)

8、定量性原则(能测量出具体的数值)

4.农用地分等与农用地定级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农用地定级工作是在农用地定级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额,分等是定级的基础,定级是分等的成果和延伸。

区别:1、划分依据不同

农用地等别的划分侧重与自然因素造成的农用地生产力水平差异。

农用地级别划分以农用地等别划分为背景,直接饮用农用地分等的中间成果(自然质量分),根据分级对象所处的利用条件、经济条件对分等参数进行调整,再综合其他定级因素的影响,对农用地质量级别进行综合鉴定。

2、使用范围不同

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全国范围具有可比性,农用地定级成果在县级行政区内具有可比性。分等是国家目标,地价是地方目标。分等成果相对定级更加宏观。

5.农用地定级因素因子指标的量化方法有哪些?

面状因素:最大最小值法或均值法线状因素:直线衰减发或指数衰减法

面状因素:直线衰减发或指数衰减法

根据定级因素对农用地级别的影响方式确定量化方法。

a ) 面状因素: 指定级因素指标的优劣仅对具备此指标的地块有影响( 如土壤质地) ,面状因素是非扩散性因素,量化方法采用最大最小值法或均值度法:

b ) 线状因素:指定级因素指标的优劣不仅对具备此指标的地块有影响,还对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农用地产生影响( 如交通条件),线状因素是平行扩散性因素,随着距离的增加,其影响强度按一定规律衰减,量化方法采用直线衰减法或指数衰减法;

c ) 点状因素: 指定级因素指标的优劣不仅对具备此指标的地块有影响,还对其周围农用她产生影响( 如农贸中心) ,点状因素是同心圆扩散性因素,量化方法采用直线衰减或指数衰减法;

d ) 对于有交叉影响的因素因子( 如各级农贸中心、道路等) ,应进行功能分割或衰减迭加处理

6.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因素因子指标的量化方法有哪些?

城镇土地分等因素因子权重确定方法:特尔菲测定法( D e l p h i 方法)

对各因素进行多轮次的专家打分W = E i/ 1 0 0

式中:W、—第i 个因素或因子的权重;E i—第i 个因素或因子经过多轮打分后的均值。因素成对比较法:对所选因素或因子进行相对重要性两两比较、赋值、计算权重。

层次分析法( A H P方法):对因素或因子相对重要性进行判断,组成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值。

7.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的一般程序。

土地资源分析--》土地资源评价--》确定投入水平--》土地生产潜力--》确定生活水准--》土地人口承载力---1、土地政策2、人口政策

8.利用特尔菲法(专家调查法)选择评价因素的工作程序。

优点:简单快速缺点: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

9.试比较“《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分类系统”与“《土地评价纲要》评价系统”和“土地潜力分类系统”的异同。

土地潜力分类系统:系统分级3个层次,潜力级(根据限制性强度分为8个),潜力亚级(根据限制性因素种类划分,4种、侵蚀状况、水份状况、根系层、气候),潜力单元(对土地利用的经营管理具有大致相同效应的土地组合)。

目标:为广大农业发展服务,范围广泛,主要用于多目标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概要性评价系统《土地评价纲要》评价系统:分为4个层次。适宜性纲,适宜性级,适宜性亚级,适宜性单元。分类依据:适宜性

评价目标:范围比较具体,针对某一特定土地利用目标展开,常用与土地单一目标的适宜性评价。--针对性评价系统

《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分类系统由土地潜力区(以水热条件划分,共9个),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土地资源单位5级组成。

土地适宜类依据:土地对农林牧生产的适宜性划分的。(8个土地适宜类,分别是:宜农、林、牧土地类3、宜农林牧土地类1、宜农林,农牧,林牧3,都不宜1)

土地质量等:土地对农林牧三方面的适宜程度和生产潜力的高低进行的划分,分为三等。数字表示类型:233表示二等宜农三等宜林宜牧土地,010表示:一等宜林不宜农牧土地。

土地限制型:10个。按限制因素的种类及其强度划分的。

土地资源单位:在右下角3331.

特点:具有以上两个的特点---综合性评价系统

10.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方法有哪些?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1、以土壤图为基础确定土地评价单元

优点:1)能充分反映土壤在土地综合体中的作用2)能充分利用土壤普查资料

缺点:在地表缺乏明显的界限,评价成果在土地管理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2、以土地类型图为基础确定

优点:可以直观的看出地貌、土壤、植被的组合情况及不同土地类型的差异。

缺点:1)只能适宜中小比例尺土地评价,原因是土地类型划分不够细,对土壤性质考虑太少。2)土地类型界限与行政界限、地块权属界限不一致,评价成果在土地管理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3、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确定

优点1)有利于进行土地管理2)可以提高土地评价结果的质量

缺点:有时有土地质量非均一性而影响土地评价结果。

4、以地理网格作为土地评价单元

优点:简单缺点:评价单元的土地性质获取叫困难,成果的应用受到限制。

5、采用综合方法(叠置法)确定图层叠加

优点:可以使评价结果落实到实际地块上,又利于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管理。

缺点:工作量大。

11.试述农用地分等的工作程序。

分等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