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熟料率值
- 格式:ppt
- 大小:189.00 KB
- 文档页数:18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率值及意义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率值及意义硅酸盐水泥熟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等行业的重要材料,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和长期耐久性。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率值是对其质量特性的一种评估指标,它反映了熟料中各种组分的含量和特性,从而影响了水泥制品的性能。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率值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SiO2含量、Al2O3含量和CaO含量。
SiO2含量是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可提高水泥熟料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较高的SiO2含量可促进水泥的硬化过程,使水泥熟料的颗粒骨架更加坚固,从而提高水泥制品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相反,SiO2含量过低则可能导致水泥强度低下,耐久性差。
Al2O3含量是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另一个重要成分。
Al2O3可与CaO形成硬质石膏结晶,增加水泥制品的抗压强度。
较高的Al2O3含量有助于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并能显著减少水泥制品的收缩。
然而,过高的Al2O3含量也会影响水泥的强度和稳定性。
CaO含量是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它为水泥的硬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的活性物质。
较高的CaO含量有助于水泥熟料更快的硬化,提高水泥制品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然而,过高的CaO含量会导致水泥体积膨胀,引起水泥制品的开裂和变形现象,降低了其使用寿命。
因此,CaO含量的控制非常重要。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率值对水泥制品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控制熟料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和特性,可以调节水泥的强度、硬化速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例如,在建筑领域中,高强度水泥可用于桥梁、高层建筑等重要设施的施工,以确保其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另外,控制水泥制品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还可以减少施工中的时间和资源浪费,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率值是硅酸盐水泥熟料质量特性的重要评估指标,它反映了熟料中各种组分的含量和特性。
通过控制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率值,可以调节水泥制品的强度、硬化速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关于生产油井水泥熟料的技术要求按照集团公司的安排,计划2010年1月1日在我们公司生产油井水泥熟料。
根据我公司的原燃才料情况,计划采用石灰石、硫酸渣、淤沙、粉煤灰湿作为原料。
具体生料配比及指标控制如下:熟料指标控制:KH:0.92±0.02. n:2.2±0.1 P:0.7±0.1现就生产中的注意事项做一下安排:1、严把原料质量关,加强对原料的监督和考核,杜绝不合格原料进厂,影响到油井水泥熟料的生产。
2、严格要求进厂原煤的质量,且对烧油井水泥熟料的煤进行单独堆放,质检员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大监督和考核力度,如出现问题,将严惩不贷。
3、化验室加大对样力度,提前将检测仪器校正准确,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用真实的数据来指导生产。
4、原料车间及车队严格按照化验室下达的通知单入库,如果出现入错库化验室将对责任人200-500元的罚款。
原料堆放要听从质检员指挥。
如有违反,质检员有权直接考核。
5、原料车间要加大配料库底的巡检,如出现断料要及时处理,如出现中控室联系不上原料库底工,视时间长短罚款50-200元。
6、我们在生产油井水泥熟料过程中,硫酸渣的配比在10%左右,电气车间要提前做好对配料称的调整,避免称满负荷运行,保证反馈与实际相符。
7、中控室在熟料煅烧时,班长要注意生料或熟料出现异常时,一定要及时通知中控室主任和化验室相关负责人。
避免质量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如果汇报不及时,视情节严重程度罚款50-200元。
8、中控室和原料车间到月底要有计划的停辊压机,保证1月1号准时烧油井水泥熟料。
安全生产部化验室2009-12-17。
简明、精确的水泥生料配料计算方法—率值关系法赵东镐(吉林市建材总厂 132021)(上接第2期)5 配料计算实例以某立窑水泥厂复合矿化剂、半黑生料煅烧工艺为配料计算实例。
5.1 列出给定条件,求三组分石灰饱和系数,将原料化学成分折算为灼烧基 (1)、原燃材料化学成分、煤工业分析结果,见表5.1-1表5.1-1 原燃材料化学成分(%)和煤工业分析结果名称Loss SiO 2Al 2O 3Fe 2O 3CaO SO 3Ca F 2石灰石粘土铁粉萤石石膏入磨煤灰入窑煤灰40.877.342.393.4821.874.0163.0021.7325.271.3162.3452.04 1.2515.687.081.300.6919.2931.010.765.9360.000.840.195.646.2951.003.513.990.6032.197.763.5938.4458.44煤工业分析结果M 'ar= 4.00%,M 'ad=0.80%,A 'ad=64.66%,Q 'net,ad =8.86K J /Kg ;M"ar=5.00%,M"ad=1.00%,A"ad =23.34%,Q"net,ad =25.50K J/Kg .表中:M 'ar 、M"ar —入磨煤、入窑煤收到基水分,%; M 'ad 、M"ad —入磨煤、入窑煤空气干燥基水分,%; A 'ad 、A "ad—入磨煤、入窑煤空气干燥基灰分,%; Q 'net ,ad 、Q "net ,ad—入磨煤、入窑煤空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KJ /kg (2)、熟料三率值期望值及其计算指示域、热耗、烧失量、SO 3、Ca F 2和游离CaO 的百分含量,见表5.1-2。
表5.1-2 KHq ±ΔK Hq SMq ±ΔSMq IMq ±ΔIMq Q 'Q"L S -'F -'fc0.94±0.012.0±0.11.3±0.11.003.000.502.00 1.002.00表中:Q ',Q"—入磨煤、入窑煤的熟料热耗K J/Kg; L 、S -'、F -'、fc —熟料的Loss 、SO 3、Ca F 2和游离CaO 百分含量,% (3)、三组分的石灰饱和系数、原料化学成分折算为灼烧基,见表5.1-3。
中热水泥熟料率值控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热水泥熟料是水泥生产中的重要材料,它是通过高温煅烧原料混合物得到的。
而中热水泥熟料率值则是评估煅烧过程中熟料形成程度的重要参数。
熟料的形成程度直接关系到水泥的质量和性能,因此中热水泥熟料率值的控制成为了水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如果熟料形成程度不够,会导致水泥的强度不足,影响建筑物的承重能力,甚至造成安全隐患。
而如果熟料形成程度过高,则会影响水泥的延缓硬化性能,使得水泥的工艺性能下降,难以进行施工。
因此,合理控制中热水泥熟料率值,即达到熟料形成程度的最佳状态,对于保证水泥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中热水泥熟料率值的控制方法多种多样。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合理调整原料比例和煅烧工艺参数来控制熟料的形成程度。
例如,可以通过调整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和熟料煅烧工艺来控制中热水泥熟料率值。
此外,还可以添加一定的矿物掺合料,如矿渣粉、石膏等,来改变原料组成和物理化学特性,以达到控制中热水泥熟料率值的目的。
总之,中热水泥熟料率值的控制对于水泥生产过程和水泥质量的保证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调整原料比例和煅烧工艺参数,以及添加适量的矿物掺合料,我们能够有效控制中热水泥熟料率值,提高水泥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在水泥生产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中热水泥熟料率值的控制,并不断探索更加精细化的控制方法,以满足不同建筑物工程对水泥的需求。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中热水泥熟料率值的控制展开,以下为文章的基本结构:第一部分为引言,首先概述了中热水泥熟料以及其在水泥生产中的重要性。
接着介绍了文中的结构和内容安排,并明确了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引言部分,读者可以对文章的主题和结构有所了解。
第二部分为正文,首先对热水泥熟料进行了定义和特点的介绍,包括其在水泥生产中的作用和特性,为后续中热水泥熟料率值的控制打下基础。
然后详细探讨了中热水泥熟料率值的意义,包括对水泥产品品质、生产成本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影响。
一、物料平衡式:(不考虑生产损失) 1、干石灰石+干粘土+干铁粉=干生料2、灼烧石灰石+灼烧粘土+灼烧铁粉=灼烧生料=熟料3、灼烧生料+煤灰(掺入熟料中的)=熟料4、熟料的率值 KH=(C-1.65*A-0.35F)/2.8S SM=S/(A+F) IM=A/F 2.5 熟料的率值 一、石灰饱和系数: 公式:KH=232328.235.0065.1SiO O Fe Al CaO --意义:水泥熟料中的总CaO 含量扣除饱和酸性氧化物所需要的氧化钙后,所剩下的与二氧化硅化合的氧化钙的含量与理论上二氧化硅全部化合成硅酸三钙所需要的氧化钙含量的比值。
简言之。
KH 表示熟料中二氧化硅被氧化钙饱和成硅酸三钙的程度。
取值:0.87~0.96二、硅 率:公式: n(SM)= 含义: 反映了熟料中硅酸盐矿物、熔剂、矿物的相对含量。
取值: 三、铝 率:公式: p(IM)=3232O Fe O Al含义:说明熟料中C3A 、C4AF 的相对含量。
反映液相的性质。
(C3A 产生的液相粘度大;C4AF 产生的液相粘度小.) 取值:0.9~1.9 配料计算 配料方法1、尝试误差法先按假定的原料配合比计算熟料的组成。
若计算结果不符合要求,则调整原料的配合比再进行重复计算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2、递减试凑法从假定的熟料化学成分中依次递减假定配分比的原料组分,试凑至符合要求为止。
3、酸碱滴定法根据已确定的生料碳酸盐滴定值和实际测得石灰石、粘土的滴定值按规定的公式作简单的计算,较快地得出各种原料的配合比 4、烧失量法水泥生料的烧失量一般为34~36%。
预先确定的生料烧失量数,按实测石灰石烧失量及实测粘土烧失量,计算原料的配合比。
配料计算实例已知原料、燃料的有关分析数据如表4-10、4-11,假设用窑外分解窑以三种原料配合进行生产,要求熟料的三个率值为:KH =0.89±0.02、SM =2.1±0.1、IM =1.3±0.1,单位熟料热耗为q=3350kj/kg 熟料,试计算原料的配合比。
水泥工艺培训材料(生料、熟料部分)一新型干法工艺流程二、水泥生产的原燃料及配料2.1、水泥生产原料2.1.1.石灰质原料:(石灰石、大理石等)占生料70~75% (本厂82~87%)2.1.2粘土质原料:(硅铝质原料、粘土、砂岩等)占生料10~20% (砂岩4~6%)2.1.3.校正原料:(铁质、铝质原料、外加剂等)占生料5~10% (煤矸石3~4% 粉煤灰3~4% 钢渣3~4%)(有3、4、5组分配料。
其中组分多、易于调整。
我们厂现在是5组分配料)2.2、水泥生产燃料1.固体燃料(1)烟煤:挥发分≥14% 回转窑主要使用烟煤。
Vf(30~36%)Af(8~12%)Qdwf(6000~6500)(2)无烟煤:挥发分≤10%(3)低质煤:热值≤4000×4.18kJ/kg2.液体和气体燃料重油、渣油、天然气、煤气等。
2.3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2.3.1、熟料矿物组成C3S ——硅酸三钙(含量:50~60%)(强度高)C2S ——硅酸二钙(含量:15~32%)(强度较高)C3A ——铝酸三钙(含量:3~11%)(凝结快)C4AF——铁铝酸四钙(含量:8~18%)(耐磨耐蚀)2.3.2、主要化学成分:CaO 62~67%、SiO2 20~24%、Al2O3 4~7%、Fe2O3 2.5~6%。
MgO R2O SO3 CL-2.4、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率值2.4.1.率值:水泥熟料中各氧化物之间的相对含量的比值。
它与熟料的矿物组成、熟料质量、生料的易烧性有密切的关系,是水泥生产中的重要控制指标之一。
2.4.2常用率值:(1)石灰饱和比(KH):表示SiO2被CaO饱和成C3S的程度。
KH={CaO-(1.65*AL2O3+0.35*Fe2O3+0.7SO3)}/2.8SiO2(2)硅酸率(n或SM):表示SiO2与Al2O3及Fe2O3之和的比值。
SM=SiO2/(Al2O3+Fe2O3)(3)铝氧率(P或IM):表示Al2O3与Fe2O3的比值。
2024年出厂水泥质量控制要求及依据(一)出厂水泥质量控制的要求(1)出厂水泥合格率100%。
即水泥的各项技术要求,如氧化镁、三氧化硫、烧失量、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等必须满足相应品种标号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2)富裕强度合格率100%。
即确保出厂水泥28天抗压强度富裕2.5MPa以上;(3)均匀性合格率100%。
即每季度进行一次均匀性试验,10个分割样的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SO3、烧失量、强度等指标必须符合标准;28天抗压强度的变异系数Cv≤3.0%;(4)28天抗压强度目标值≥水泥国家标准规定值+2.5MPa+3S;标准偏差S≤1.65MPa。
(二)水泥出厂的依据为使水泥厂的生产正常进行,加快水泥储库的周转,不可能等水泥28天强度出来后再出厂,而是参考有关质量指标提前出厂,决定水泥出厂的依据一般考虑下列因素:(1)熟料质量:熟料质量是水泥质量的基础,在日常质量控制中,要摸清熟料3天到28天强度的增长率,掌握熟料各龄期强度以及化学成分、率值的变化对强度的影响。
还要特别注意,熟料试验小磨与水泥大磨由于工艺条件不同所反映在强度上的差异。
(2)出磨水泥质量:为有效地控制出厂水泥质量,必须对出磨水泥按班次或库号进行全项检验,用以指导水泥出库管理工作。
如果各库中的水泥质量有差别,甚至有的指标不合格时,应根据检验结果和入库数量进行合理的搭配、混合或存放,以使出厂水泥合格并达到规定要求的标号及强度目标值。
(3)出磨水泥与出厂水泥的强度关系:掌握出磨水泥与出厂水泥之间的强度关系,就可根据出磨水泥的强度推算出出厂水泥的强度,控制出厂。
它们之间的关系,因厂而异,它与水泥的性能、试样的取样方法及水泥均匀性、存放期等有关,各企业可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找出出磨水泥与出厂水泥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但出磨水泥的检验数据不能作为出厂水泥的质量检验数据。
(4)根据出厂水泥的检验结果:水泥出厂前必须按国家标准规定的编号、吨位取样。
325r水泥熟料比例
水泥熟料的配比通常是指水泥熟料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比例。
水
泥熟料是制造水泥的原料,主要由石灰石、粘土和铁矿石等原料混
合而成。
这些原料的比例对水泥的质量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水泥熟料的配比是根据具体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要求
来确定的。
不同种类的水泥可能有不同的配比要求。
但是一般来说,水泥熟料的基本配比大致如下,石灰石占60-75%,粘土占20-30%,
铁矿石占5-15%。
这个比例可以根据具体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要求进
行微调。
此外,水泥熟料中可能还包含少量的辅助原料,如石膏、矿渣等,它们的加入可以改善水泥的性能和质量。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水泥熟料的配比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水泥熟料的配比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考虑原料
的性质、生产工艺、产品要求等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配比,可以
生产出质量稳定、性能优良的水泥产品。
一、配料计算 率值的确定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熟料中各氧化物的含量和彼此之间的比例关系的系数即率值是水泥生产质量控制的基本要素,国内外水泥厂都把率值作为控制生产的主要指标。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石灰饱和系数(KH )、硅率(n )、铝率(p )三个率值。
对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水泥熟料率值大致范围为:KH = 0.86~0.91,n = 2.2~2.6 ,p = 1.3 ~1.8,根据设计工艺条件设定三个率值为:KH = 0.89±0.01,n = 2.60±0.10, p =1.60±0.10 原始数据表2-1 原燃料化学成分(%)熟料热耗确定本次设计熟料热耗取3100 KJ/Kg 。
干原料的配合比计算 (1)煤灰掺入量计算 G a=qA y s Q dw y×R=3100×25.92×10023001×100=3.4934%式中: S ——煤灰掺入量,以熟料百分数表示(100%) Q dw y——煤的应用基低热值(kJ/kg 煤)G a ——煤的应用基灰分含量(%)q ——熟料烧成热耗(kJ/kg 熟料)R ——煤灰沉落度(%),当窑后有电收尘且窑灰入窑时取100%, (2)配比以尝试误差法计算各原料配合比,作EXCEL 表格计算,如下:煤灰的参入量 A G =3.4934%,则灼烧生料的配合比为100-3.4934%=96.5066%, 以此计算熟料的化学成分:则熟料的率值计算如下:KH =232328.235.065.1SiO O Fe O Al CaO -- = 65.5319−1.65∗5.1634−0.35∗3.41642.8∗22.4288 =0.8888n = 32322O Fe O Al SiO +=22.42885.1634+3.4164= 2.6141p =3232O Fe O Al = 5.16343.4164 =1.5114 由上表得知熟料三率值均在要求范围内,即可认为配料计算结果符合要求。
水泥熟料三率值范围制定方案水泥熟料三率值范围制定方案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涉及到水泥生产中的关键性参数。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水泥熟料三率值范围制定方案的背景、重要性、影响因素和现行标准,并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1. 背景水泥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水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确保水泥的质量至关重要。
2. 三率值范围的重要性三率值是指熟料的石灰饱和度、石灰负荷和冷熟料抗折强度的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熟料中的主要化学和物理特性,对水泥的品质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石灰饱和度是指熟料中石灰与其他化合物的比例,它直接影响着水泥的强度和硬化速度。
石灰负荷是指熟料中石灰含量的绝对值,它与水泥的早期强度发展密切相关。
冷熟料抗折强度是指水泥在规定养护期后的抗折强度,对水泥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制定三率值范围,可以确保水泥生产中的关键性指标得到控制和调整,从而保证水泥的质量。
3. 影响因素三率值的范围制定涉及到多个因素的考虑,包括原材料的品质、熟料配比的合理性、烧成工艺的控制等。
原材料的品质直接决定了三率值的范围。
石灰石的品质差异会导致石灰含量的变化,进而影响熟料中的石灰饱和度和石灰负荷。
熟料配比的合理性也是影响三率值范围的重要因素。
通过调整熟料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可以间接地改变三率值的范围。
烧成工艺对于三率值的控制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温度、氧气含量和燃料的选择等因素都会影响熟料中化合物的生成和分解,从而直接影响三率值的范围。
4. 现行标准目前,水泥熟料三率值范围的制定遵循着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标准。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标准《水泥熟料》中对石灰饱和度、石灰负荷和冷熟料抗折强度的范围进行了规定。
然而,不同地区和不同用途的水泥所需的三率值范围可能存在差异。
制定适用于不同市场需求和工程要求的三率值范围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5. 个人观点和理解水泥熟料三率值范围的制定是一个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复杂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