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结节病
- 格式:ppt
- 大小:13.04 MB
- 文档页数:62
胸部结节病发表时间:2013-03-01T11:09:57.0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7期供稿作者:段秀梅1 单连波2 [导读] 结节病过去认为是一种罕见病,而近年来国外屡有报道,国内见于文献者已达13例,此病由于常常缺乏特征性表现,故易误诊,甚至活组织病理检查也有误诊为结核者,以致延误治疗。
段秀梅1 单连波2(1吉林省白山市传染病医院吉林白山 134300;2吉林省白山市康宁医院吉林白山 134300)【中图分类号】R5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7-0197-02 结节病过去认为是一种罕见病,而近年来国外屡有报道,国内见于文献者已达13例,此病由于常常缺乏特征性表现,故易误诊,甚至活组织病理检查也有误诊为结核者,以致延误治疗。
现将我院临床、病理证实的结节病4例报告如下: 1 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例1:男性,18岁。
胸闷咳嗽盗汗2月余,2009年5月体检发现胸部病变。
咯少量白痰无血,无发热及胸痛。
查体:颈部,颌下,锁骨上及腋下均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无压痛及粘连。
OT试验:1∶10,000及1∶1000均为阴性,2009年5月胸片见两纵隔增宽,双肺门多个结节状肿块影,约3×4~4×5厘米,两肺中下野散在粟粒状致密影及少许索条影,X线:诊断考虑结节病,不除外恶性淋巴瘤,左颈部淋巴结活检证实为结节病,经激素治疗6个月,纵隔及肺门肿块影基本消失,肺门轻模糊,两肺中下野残留少许网格状及小点状阴影。
例2:男性,23岁。
咳嗽气喘5个月,伴不规则发热2个月,头痛、头晕、恶心,食欲减退,消瘦,在外院两次淋巴结活检诊为“淋巴结核”,经抗痨治疗无效。
查体:全身大面积皮疹,两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两肺可闻痰鸣,肝大肋下4厘米。
胸片示:两肺门数个肿块影,呈土豆状,右上纵隔增宽,肺门附近可见放射状条索影,两肺中下野可见子结节状致密影,X线诊断,考虑淋巴母细胞瘤,不除外结节病或淋巴结核,OT试验:1∶1000阴性,颈淋巴结活检证实结节病,经激素治疗7个多月,纵隔及肺门肿块影消失,左肺门模糊,两肺下野尚可见少许索条状影。
胸内结节病1例报告1病例介紹患者,女,38岁。
2009年2月11日查体时发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无咳嗽、胸痛、咳血等临床症状。
查体:一般状况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SACE44.1u/ml(<33μ/ml),碱性磷酸酶131.4u/L(正常值0~130u/L)。
胸部CT扫描示:双肺多发结节影伴双侧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无明显异常发现。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未见癌细胞。
未找到抗酸杆菌,气管刷片未查到抗酸杆菌,未见癌细胞。
病理诊断:①右下肺叶内黏膜慢性炎;②右下肺叶后基黏膜慢性炎。
67Ga核素扫描:可见双侧泪腺及鼻腔有明显放射性摄取,使面部似呈“熊猫样”改变;双侧肺门有大量异常放射性摄取,为典型“八”字样改变;双肺野无明显异常放射性摄取。
符合肺结节病表现。
2009年1月11日复查CT与2009年4月24日对比肺内结节灶明显减少,肺野清晰,纵隔内淋巴结变化不大,两肺门淋巴结稍缩小。
2009年6月10日再次复查胸部CT未见异常,病灶已完全吸收。
2讨论结节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多器官系统的良性肉芽肿疾病,以胸内结节病最多见,占90%以上。
该病多见于20~40岁女性,约40%患者无症状而由体检发现。
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我国目前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
根据胸部Χ线检查可分为:0期:无胸片异常所见;Ⅰ期: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对称性肿大,无肺内异常;ⅡA期:肺有弥漫性改变,伴肺门淋巴结肿大;ⅡB期:肺有弥漫性病变,无肺门淋巴结肿大;Ⅲ期:肺纤维化。
临床检验可有血钙、尿钙、血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浆蛋白电泳球蛋白升高,以γ球蛋白升高更明显,血管紧张素转化酶(SACE)升高,经支气管镜支气管活检和肺活检病理检查为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改变;67Ga核素扫描呈“熊猫样”面容改变,双肺门呈“八”字样改变。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有自然缓解趋势,据统计约75%患者可自行缓解,仅约25%患者由于肺部病变(15%)和肺外病变(10%)的进展需要治疗,治疗结节病目前公认的一线药物是糖皮质激素。
胸肺小结节 ct
胸肺小结节是在胸部CT影像中可见的一种病变。
小结节是指
直径小于3厘米的结节。
胸肺小结节在CT影像中呈现为圆形
或椭圆形的高密度影像,并且通常在肺组织中出现。
胸肺小结节的成因有多种可能,包括感染、肺炎、肿瘤、肺结核等。
在CT影像中,可以通过其形态、大小、位置等特征来
初步判断其性质。
根据小结节的特征,可以将其分为寻常性小结节、恶性小结节以及具有不确定性的小结节。
寻常性小结节是最常见的一种,通常由于老年人的肺组织退化、钙化、炎症等原因引起。
这些小结节通常是固定和稳定的,一般无需过多担心。
恶性小结节是指恶性肿瘤引起的结节。
这些小结节通常表现为边缘不规则、相对较大、密度不均匀等特征,具有一定的恶变潜力。
一旦发现恶性小结节,通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具有不确定性的小结节是指那些不能确定性质的结节。
这些小结节可能是由于影像学检查的限制而产生的伪影,也可能是早期的恶性肿瘤,或者是其他疾病的病变。
对于具有不确定性的小结节,通常需要定期复查,以便观察其变化和发展。
总之,胸肺小结节是一种常见的胸部CT影像发现的病变,需
要根据其形态、大小、位置等特征来初步判断其性质。
对于寻
常性小结节,一般无需过多担心。
对于恶性小结节和具有不确定性的小结节,通常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中国乡村医药皮下及胸内结节病2例顾倩倩 陈兰茜 颜双泉 吴小脉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系统性肉芽肿性疾病,病理表现为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几乎累及全身各个器官,临床以肺和胸内淋巴结发病率最高,肺外表现以皮肤最常受累,其次为肝或胃肠道、眼、肾、神经系统、心脏、肌肉骨骼系统等。
多数患者呈亚急性或慢性病程,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我院收治皮下及胸内结节病患者2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1 患者,女,62岁,农民,因“咳嗽伴胸闷1月余”于2019年11月14日入院。
患者约1个月前出现咳嗽,干咳为主,无明显咳痰,遇冷明显,伴胸闷气喘,活动后加重,无咯血,无胸痛,无畏寒、发热、声音嘶哑、夜间盗汗等症状,未重视未治疗,症状持续存在。
胸部增强CT检查:两肺多发斑片状、网格状及沿血管支气管束分布粟粒、结节状高密度影,两肺门及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增强后呈中度强化(图1)。
既往有高血压、脑梗死、左侧大脑前动脉狭窄、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右侧副鼻窦炎、左侧副鼻窦囊肿、右甲状腺小结节病史,宫内切除术后状态。
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可,心肺听诊无殊,四肢可触及多个活动性皮下结节,质韧,活动可,无压痛。
辅助检查:血气分析pH 7.44,PaO2 68mmHg,PaCO240mmHg;血常规中WBC 4.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72.1%,淋巴细胞百分率15.1%,淋巴细胞绝对值0.6×109/L,Hb 111g/L,ESR 33mm/h;免疫系列C:免疫球蛋白G 16.17g/L,补体C4 0.51g/L,超敏CRP 8.8mg/L,血免疫细胞亚群(TBNK)检测:CD3绝对值459.45/μL,CD4绝对值367.45/μL,CD8绝对值93.98/μL,CD4/CD83.91,肿瘤系列: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7ng/mL,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9-9、肌钙蛋白-Ⅰ、凝血功能+D-二聚体、T细胞斑点试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核抗体全套未见异常。
结节病诊断标准结节病(nodular disease)是一种以结节病灶为主要表现的多系统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和治疗均具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规范结节病的诊断标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国际上对结节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了多次修订和更新。
一、临床表现。
结节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乏力、体重减轻、咳嗽、呼吸困难、关节疼痛等。
此外,结节病还可侵犯眼部、皮肤、肝脾等器官,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
因此,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应考虑结节病的可能性。
二、影像学检查。
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X线胸片、CT、MRI等检查。
在X线胸片上可见肺部多发性结节病灶,有“虫蛀样”改变。
CT检查可进一步显示结节病灶的大小、形态、分布等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
三、组织学检查。
结节病的最终诊断需要依靠组织学检查,即活检。
活检标本可通过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皮肤活检等方式获取,镜下可见非干酪性肉芽肿,有利于确诊。
四、实验室检查。
结节病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电泳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异常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诊断标准。
结节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组织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四个方面。
根据这些方面的表现,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可以做出结节病的诊断。
六、诊断注意事项。
在诊断结节病时,需要排除其他引起多系统疾病的可能性,如结核病、淋巴瘤、白血病等。
此外,对于特殊类型的结节病,如神经系统结节病、心血管结节病等,诊断上需要更加慎重。
七、结节病的治疗。
结节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生物制剂治疗等。
对于不同系统的结节病,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八、结语。
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均具有一定的难度。
规范的诊断标准对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结节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希望本文所述的结节病诊断标准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有助于提高结节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乳腺结节治疗方法乳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特别是在女性中。
乳腺结节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乳腺结节治疗方法,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良性乳腺结节,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服用一些药物,如消炎药或激素药物,来减轻疼痛或减少结节的大小。
此外,一些营养补充剂也可能对缓解乳腺结节症状有帮助。
其次,对于一些较大或有恶性倾向的乳腺结节,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手术可以通过切除结节组织来减轻症状,并且可以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结节的性质。
对于恶性乳腺结节,手术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以便尽早清除恶性组织。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放射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结节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定向放射线来破坏结节组织,从而减轻症状并阻止结节的进一步生长。
对于一些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放射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
此外,一些辅助治疗方法也可以帮助缓解乳腺结节的症状。
比如针灸、推拿、理疗等中医疗法,都有一定的疗效。
此外,一些患者还可以尝试一些草本疗法或中药疗法,来缓解乳腺结节的不适症状。
总的来说,乳腺结节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
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当首先进行全面的检查,了解结节的性质和大小,然后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也应当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促进康复。
总之,针对乳腺结节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患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身的症状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乳腺结节治疗方法能够对患者有所帮助。
胸部结节疾病CT检查的作用探讨胸部CT检查结节疾病的诊断影像表现.其方法:我们回顾性的分析通过临床与病理进行证实,在治疗疾病前后都可以进行CT影像学检查二十例这类疾病的CT征象。
显示结果:这二十例患者都可以看见胸部的淋巴结出现增大,其中有14例存在广泛纵隔与对称性的肺门淋巴结出现肿大;还有4 例患者纵隔与单侧肺门的淋巴结出现肿大;有2例患者可见纵隔淋巴结发生肿大。
有13例患者出现肺部疾病;仅1例患者胸膜发生病变.最终结论:对于胸部结节疾病的胸部平片以及临床显示缺乏特异性,而CT检查对临床胸部结节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胸部发生结节是病因不是很明确的多系统一类肉芽肿的疾病,这种疾病CT主要的表现为双侧肺部对称性存在淋巴结或者纵膈淋巴结发生肿大,主要的病理基础属于干酪性的上皮样细胞肉芽肿,这种肉芽肿的病变经常会自行消退,可是偶尔也会进行发展恶化,我们为了探讨这种疾病在CT的典型表现,回顾性地分析二十例患有胸部结节的病人实施CT检查,结果如下。
一、胸部结节的主要病因和临床表现胸部发生结节由不是很明确的多系统一类肉芽肿疾病引起的,这种疾病CT 的表现是双侧肺部呈对称性存在,淋巴结或者纵膈淋巴结发生肿大,主要的病理基础属于干酪性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其这种疾病的主要发生病因和某种比较特殊病菌的感染、肺部吸入了某种有机的物质、免疫系统的机能出现降低或者特殊性的金属物质等有直接的关系。
胸部结节疾病发生病变能够累及到淋巴系统,还会累及到皮肤与眼部。
患有这种疾病的人主要临床表现会随着自身其体质与病程不同发生着变化,可见这种疾病有一定规律可循的:(1)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大多是青壮年,在发病的初期,患者大多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也可能症状比较轻,它的病情进程也比较缓慢,在进行X线检查的时候,是很难被发现。
(2)患有这种疾病的人会出现咳嗽等一些呼吸道症状,并且还能够出现轻微的盗汗、发热、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症状。
(3)这种疾病症状一般是可以自行消退的,而部分病人的病情会逐渐发生恶化,以至可导致发生死亡。
乳腺结节的治疗方法乳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多发生在女性身上。
对于乳腺结节的治疗,首先要明确的是,乳腺结节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目前,常见的乳腺结节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等多种方式。
药物治疗是乳腺结节治疗的常见方法之一。
对于一些良性乳腺结节,医生常常会建议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如口服雌激素、黄体酮等药物,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来达到缓解症状和减小结节的目的。
此外,对于一些伴随乳腺结节出现的疼痛症状,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是对于一些恶性乳腺结节或者良性乳腺结节伴随严重症状的患者的常见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乳腺结节的切除手术,通过手术将乳腺结节彻底切除,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对于恶性乳腺结节,手术治疗往往是首选的治疗方式,通过手术将肿瘤切除,辅以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中医治疗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对于乳腺结节也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治疗乳腺结节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和外治法,通过中药的调理和外治法的刺激,可以起到缓解症状、减小结节的作用。
中医治疗乳腺结节的优势在于疗效温和,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外,对于乳腺结节的治疗还可以结合一些其他辅助治疗手段,如针灸、推拿等中医理疗方法,以及一些保健养生的方法,如良好的生活作息、合理的饮食习惯等,都可以对乳腺结节的治疗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综上所述,乳腺结节的治疗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保持乐观的心态,合理调整生活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每一位患有乳腺结节的患者都能早日康复,重拾健康。
乳腺结节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乳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乳房疾病,多见于生育年龄的女性。
乳腺结节的治疗方法很多,下面就介绍一些最有效的方法。
首先,对于良性的乳腺结节,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要定期观察即可。
女性应该坚持每年定期进行乳房自检和乳腺彩超检查,及时发现结节的变化。
其次,如果乳腺结节有不适症状,如疼痛或肿胀,可以采取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消炎药,可以缓解疼痛和减轻乳房不适。
此外,也可以使用热敷方法,通过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乳腺堵塞和疼痛。
再次,如果乳腺结节大小较大或有恶性征象,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乳腺结节生物学治疗和手术切除。
乳腺结节生物学治疗包括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可通过抑制肿瘤生长来减小结节的体积。
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将结节切除,可以避免结节的恶变和扩散。
手术切除后,还可以进行术后辅助治疗,如放射治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以减少结节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另外,对于一些高风险群体的女性,如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或携带BRCA1/2基因突变的女性,可以考虑预防性手术。
预防性手术是通过切除健康乳房来减少乳腺癌的发生风险,但需要慎重考虑,因为手术后可能会对女性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最后,乳腺结节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和意愿,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同时,乳腺结节的治疗还需要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运动和充足的休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总的来说,乳腺结节的治疗方法多样,最佳的治疗方法应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降低结节的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定期的乳房自检和检查是预防和及早发现乳腺结节的关键。
左胸有结节怎么回事?
左边的胸部出现了结节,如果是女性的话,就要考虑是乳腺结节了,会有很多乳腺疾病导致女性的乳腺出现结节,比如大家熟知的乳腺增生、乳腺肿瘤等等,这些疾病都会导致乳房里面出现肿块,所以这时候不能盲目下判断,只有通过科学的检查才能知道具体是什么病情。
★左胸有结节怎么回事?
乳房结节一般不建议吃药,建议尽早手术切除,一是,留着容易恶变,二是,通过保守治疗吃药的办法只能软化,不能消瘤,三是,通过切除后病理检查,可以知道体内的问题,便于进一步预防和治疗。
不严重,手术切除后病检明确。
乳房结节不大“0.4-0.3低回声边界尚清内回声尚昀”很可能是良性结节,建议随诊观察或者进一步BI-RADS分类检查。
意见建议:根据病情,如果BI-RADS分类检查是1-2类就不严重,应当是良性肿瘤,乳腺纤维瘤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
BI-RADS分类检查在3类说明是恶性的要及时采取手术切除治疗。
如果出现乳房结节,这种状况有可能是受到体内激素分泌失衡因素影响,雌激素水平不稳定,雌激素水平增高,乳腺纤维瘤或者增生,应该再观察看看,以及注意保持饮食清淡,保持情绪稳定,可以配合口服一些,逍遥丸和维生素e胶丸。
腺增生病人应吃低脂肪并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保持营养搭配均衡。
尽量避免摄入过高的脂肪和动物蛋白以及饮食无节制造成的肥胖。
平时要多吃白菜、豆制品、海带、鱼类、酸奶。
意见建议:治疗乳腺增生建议用外用中药乳腺安康来治疗,外用的给药方式,使药物的有效成分能直达病灶,效果明显,不含激素,不对身体造成副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内分泌失调问题,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