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电视台收视份额分析共44页
- 格式:ppt
- 大小:762.00 KB
- 文档页数:44
2008年度省级卫视全国收视盘点推荐到首页□ 殷泰《北方传媒研究》2009年第01期1/3页2008年对于中国社会来说是荣誉和考验并重的一年,对于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体现出进取自觉意识的省级卫视而言,2008年绝对也是一个值得铭记和回味的里程碑。
在社会历史意义上,“5·12地震”发生后迅速地展开了一系列的报道和公益活动,充分体现了卫视的政治意识、全国视野和博爱胸襟;奥运会前后,以各种形式表达出全民奥运的良好氛围;同样,在自我发展意义上,省级卫视继续保持着旺盛的上升势头,收视率再次大幅提高。
总体来说,在2008年不平凡的时代背景下,省级卫视在保持高速发展、保留传统优势的同时,呈现了别具一格的竞争态势。
一、收视持续增长,竞争日趋激烈(一)省级卫视收视持续增长,且各阵营普涨从CSM媒介研究提供的全国35个中心城市收视调查数据看,2008年电视市场受到若干重大事件的影响,所有频道的总收视率较2007年有小幅的提升,但根据频道类别分组来看,省级卫视拔得头筹,以近10%的升幅傲居各组之首。
这已经是省级卫视组连续3年保持一成左右升势了,这样的成绩不得不让人信服省级卫视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进入到稳定高速成长的轨道。
如果把省级卫视按收视排名分成几大阵营分别来看其相较2007年的提升,我们十分惊喜地发现,除了整体上的大幅提升之外,无论是竞争程度胶着的前10卫视集团还是10名以后的中间层等,总收视千人一律取得20%左右的大幅增加。
这也充分说明省级卫视的高速成长绝不仅仅局限在个别强势卫视,而是整齐赶超、自觉竞争意识集体回归的结果。
(二)收视市场份额之争更加激烈,第二阵营快速成长从全国收视份额的分配角度来看,全国份额1%以上的卫视构成了第一阵营,0.5~1%的卫视构成了第二阵营,0.5%以下的卫视构成了第三阵营。
2008年的构成基本延续了2007年的这三大阵营,除第一集团保持在7家卫视外,第二阵营增加了2家卫视,并且从收视份额总计来看,第二阵营相比2007年提升了三成多,这也说明省级卫视第一阵营强势集团的高速发展给后面的卫视带来了显著的示范效应,同样也反映出了第二阵营你追我赶的激烈程度,尤其是第二阵营的前列集团与第一阵营的收视成绩是非常接近的。
电视媒体收视率数据分析报告一、引言电视媒体收视率数据是评估电视节目受众观看情况的重要指标,对于媒体和广告商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旨在对电视媒体收视率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行业决策和市场策划提供参考依据。
二、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次分析使用了以下两种方法来获取电视媒体收视率数据:人工调查和技术监测。
人工调查是通过抽样调查受众观看行为,获取数据样本,并结合日志记录进行分析。
技术监测则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获取电视节目播放情况,并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挖掘。
三、总体收视率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样本,我们对各大电视媒体的总体收视率进行了分析。
数据显示,央视一套持续保持了高收视率,其次是卫视和地方电视台。
在卫视中,湖南卫视表现突出,拥有众多热门综艺节目。
地方电视台的收视率波动较大,但是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四、节目收视率分析本次分析还关注了各类热门节目的收视情况。
数据显示,综艺类节目在电视媒体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大型选秀节目、真人秀和访谈节目最受欢迎。
此外,电视剧和体育赛事也有相当的收视率,尤其是重大体育赛事如奥运会和世界杯。
五、时间段收视率分析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收视率进行比较,我们发现黄金时段(晚上7点至11点)是电视节目受众观看的高峰期,收视率最高。
此外,早间和午间档的新闻节目以及晚间的电视剧类节目也有相当数量的观众。
六、地域收视率分析针对不同地域的收视情况,我们进行了分析比较。
数据显示,一线城市的收视率整体较高,高于二线和三线城市。
同时,不同地域对不同类型的节目也有偏好,这对广告商的市场策划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七、结论与建议根据对电视媒体收视率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央视一套在电视媒体中的地位十分突出,可以为广告商提供更好的品牌曝光机会。
2. 综艺类节目在电视媒体中具有较高的收视率,可以考虑增加该类节目的数量和品质。
3. 黄金时段是观众收视的高峰期,广告商应重点考虑在该时间段投放广告。
4. 一线城市的电视媒体收视率相对较高,但二线和三线城市的潜力也不容忽视,可以针对不同地域制定不同的市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