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掌握以小标题连缀, 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
2.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和通过对比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 法。
3.把握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体会其表达效果。 4.感悟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的崇高精神。
第1课时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勾画关键语句和段落,理清作者的行 文思路。
·导学建议· 引导学生在听读课文后,按小标题把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理解文 章大意,概括每部分的具体内容。
析·理清行文思路
【探究一】这六部分内容的顺序能否调换?请阐述理由。 【探究二】文章六个部分的小标题有怎样的特点?有什么作 用?介绍自己的安排往往存在一定的规律,有一定的内在关联, 或时间上的先后,或前后的照应,或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等等。完成 此任务,需具体分析这六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文章第四板块中,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杨振宁“极大的感情震荡” 的原因是什么?请查阅资料回答。
①杨振宁没有想到邓稼先会对这么一件小事如此重视。邓稼先的工 作日程应该是排得满满的,他本可以把谣言的事放在一边或让别人去查 找证据。但邓稼先没有这样做,在回美前夕告知杨振宁自己得到的确切 答案。
②杨振宁虽久居海外,但赤子之心犹存。因此,当他看到邓稼先的所 作所为时,他为有这样的挚友而激动,更为中国有这样的“儿子”、为邓 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研制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这 两种感情已经合二为一,彼此交融了。
【探究一】这六部分内容的顺序不能调换。全文六个部分紧密关联,逻辑 严密。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第二部分简要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成 就,是下文的纲目;第三部分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来突出邓稼先的气 质、品格和奉献精神,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和延伸;第四部分从侧面写邓稼 先贡献之大,也是对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重点写了邓稼先超凡的创造 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第二部分 的具体化;第六部分总结全文,水到渠成地引出对邓稼先的高度赞扬和缅 怀,体现全文中心。因此,这六部分内容的顺序不能调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