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蛋白课程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10.57 KB
- 文档页数:6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酪蛋白的制备实验报告篇一:酪蛋白的制备----生化实验酪蛋白的制备一、目的1、学习从牛奶中制备酪蛋白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等电点沉淀法提取蛋白质的方法。
二、原理牛乳中的主要的蛋白质是酪蛋白,含量约为35g/L。
酪蛋白是一些含磷蛋白质的混合物,等电点为4.7。
利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的原理,将牛乳的ph调至4.7时,酪蛋白就沉淀出来。
用乙醇洗涤沉淀物,除去脂类杂质后便可得到纯酪蛋白。
三、材料、试剂与器具(一)材料新鲜牛奶(一)试剂1、95%乙醇1200mL2、无水乙醚1200mL3、0.2mol/Lph4.7醋酸——醋酸钠缓冲液300ml先配A液与b液A液:0.2mol/L醋酸钠溶液称naAc·3h2o54.44g,定容至2000ml。
b液:0.2mol/L醋酸溶液,称优纯醋酸(含量大于99.8%)12.0g定容至1000ml。
取A液1770ml,b液1230ml混合即得ph4.7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3000ml。
4、乙醇——乙醚混合液乙醇:乙醚=1:1(V/V)(二)器具1、离心机2、抽滤装置3、精密ph试纸或酸度计4、电炉5、烧杯6、温度计四、操作步骤(一)酪蛋白的粗提100mL牛奶加热至40℃。
在搅拌下慢慢加入预热至40℃、ph4.7的醋酸缓冲液100mL.用精密ph试纸或酸度计调ph至4.7。
将上述悬浮液冷却至室温。
离心15分钟(3000r/min)。
弃去清液,得酪蛋白粗制品。
(二)酪蛋白的纯化1、用水洗涤沉淀3次,离心10分钟(3000r/min),弃去上清液。
2、在沉淀中加入30mL乙醇,搅拌片刻,将全部悬浊液转移至布氏漏斗中抽滤。
用乙醇—乙醚混合液洗沉淀2次。
最后用乙醚洗沉淀2次,抽干。
3、将沉淀摊开在表面上,风干;得酪蛋白纯品。
(三)准确称重,计算含量和得率。
含量:酪蛋白g/100mL牛乳(g%)式中理论含量为3.5g/100mL牛乳。
五、注意事项1、由于本法是应用等电点沉淀法来制备蛋白质,故调节牛奶液的等电点一定要准确。
酪蛋白的制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合成法制备酪蛋白,了解酪蛋白的合成过程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酪蛋白的性质和应用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酪蛋白是一种含磷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骨骼和牙齿等组织中。
本实验采用化学合成法,以甘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和磷酸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酪蛋白。
三、实验步骤准备试剂和仪器:甘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磷酸、pH试纸、烧杯、磁力搅拌器、温度计、滴定管等。
配制溶液:分别称取适量甘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和磷酸,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调节pH:用NaOH或HCl溶液调节溶液的pH至7.0左右。
缩合反应:将甘氨酸溶液加入到缬氨酸和亮氨酸溶液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并加热至一定温度(如60℃),滴加磷酸溶液,继续搅拌一定时间(如2小时)。
分离纯化: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收集沉淀物。
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沉淀物,直至洗涤液的pH接近中性。
将洗涤后的沉淀物进行真空干燥,得到粗制酪蛋白。
检测与表征:采用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等对粗制酪蛋白进行结构检测与表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红外光谱分析: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粗制酪蛋白在1650 cm-1附近出现了肽键的吸收峰,表明缩合反应成功生成了蛋白质。
此外,在3400 cm-1附近出现了-OH的伸缩振动峰,表明蛋白质分子中存在大量的亲水基团。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发现粗制酪蛋白在280 nm左右出现了特征吸收峰,表明蛋白质分子中存在共轭双键,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质。
纯度与收率:通过滴定法测定粗制酪蛋白中目标产物的含量,计算出纯度和收率。
本实验中,所制备的酪蛋白纯度约为80%,收率约为60%。
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实验过程中各因素的分析,发现pH值、温度、反应时间和原料配比对酪蛋白的合成具有重要影响。
当pH值为7.0、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小时、甘氨酸与缬氨酸和亮氨酸的摩尔比为1:1:1时,所制备的酪蛋白纯度和收率较高。
酪蛋白的制备实验报告
酪蛋白是一种重要的乳制品蛋白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实验旨在通过酪蛋白的制备过程,掌握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技术,以及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
首先,我们准备了酪蛋白的原料——牛奶。
将牛奶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加
入适量的酸,如柠檬酸或醋酸,搅拌均匀后静置一段时间,待牛奶凝结成块状物质。
接下来,我们使用过滤纸和漏斗将凝结后的牛奶过滤,将固体和液体分离。
过
滤后的液体即为含有酪蛋白的乳清,而固体则是乳清中的酪蛋白。
然后,我们将得到的固体酪蛋白进行洗涤和纯化。
将酪蛋白固体放入洁净的容
器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轻轻搅拌后静置,使酪蛋白充分溶解。
然后,用过滤纸和漏斗将酪蛋白溶液过滤,去除杂质。
过滤后的酪蛋白溶液即为纯化后的酪蛋白。
最后,我们对酪蛋白进行干燥和凝固。
将酪蛋白溶液倒入浅盘中,放置在通风
干燥的环境中,待其自然干燥凝固。
干燥凝固后的酪蛋白即可得到。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制备了酪蛋白,并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
酪
蛋白在食品工业、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实验的成功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能够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实验技能,为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酪蛋白的性质和特点。
2. 掌握从牛奶中提取酪蛋白的方法。
3. 学会使用酸碱度计调节溶液pH值。
4. 学习鉴定酪蛋白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酪蛋白是牛奶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约占牛奶蛋白质总量的80%。
酪蛋白是一种含磷蛋白,具有两性电荷。
在等电点(pH 4.6-4.7)时,酪蛋白的溶解度最低,易于沉淀。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通过调节牛奶的pH值来提取酪蛋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新鲜牛奶、醋酸、氢氧化钠、蒸馏水、无水乙醇、无水乙醚、pH计、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试管、试管架等。
2. 试剂:95%乙醇、无水乙醚、0.2mol/L醋酸-醋酸钠缓冲液、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酪蛋白的提取(1)取50mL新鲜牛奶于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2)用pH计测量牛奶的初始pH值,记录数据。
(3)逐滴加入0.2mol/L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同时用玻璃棒搅拌,使牛奶的pH值逐渐降至4.6-4.7。
(4)当牛奶的pH值达到4.6-4.7时,观察酪蛋白沉淀的出现。
(5)将混合物转入离心杯中,以3000r/min的转速离心10分钟。
(6)弃去上清液,收集酪蛋白沉淀。
2. 酪蛋白的纯化(1)将酪蛋白沉淀用蒸馏水洗涤3次,每次洗涤后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
(2)在沉淀中加入30mL无水乙醇,搅拌后用漏斗和滤纸过滤。
(3)用乙醇-乙醚混合液洗涤沉淀2次,每次洗涤后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
(4)用乙醚洗涤沉淀2次,每次洗涤后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
(5)将沉淀风干,得到纯酪蛋白。
3. 酪蛋白的鉴定(1)取一小部分纯酪蛋白,加入1mL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红紫色络合物。
(2)取另一小部分纯酪蛋白,加入1mL 95%乙醇,观察是否出现黄色沉淀。
(3)取另一小部分纯酪蛋白,加入1mL茚三酮试剂,共热,观察是否出现蓝紫色络合物。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酪蛋白的提取:通过调节牛奶的pH值至4.6-4.7,成功提取出酪蛋白沉淀。
酪蛋白提取实验报告酪蛋白提取实验报告引言:酪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成分,存在于牛奶等乳制品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酪蛋白,探索其在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的应用潜力。
通过实验过程的详细描述和结果的分析,我们将深入了解酪蛋白提取的方法和效果。
实验材料与方法:1. 材料:牛奶、氯化钙、硫酸、酒精、磷酸盐缓冲液等。
2. 方法:a. 酪蛋白的沉淀:将牛奶加热至80°C,加入少量氯化钙搅拌,冷却后加入硫酸沉淀酪蛋白。
b. 酪蛋白的溶解:将酪蛋白沉淀加入磷酸盐缓冲液,搅拌溶解。
c. 酪蛋白的纯化:将溶解的酪蛋白加入酒精,离心沉淀,去除杂质。
实验过程:1. 酪蛋白的沉淀:将适量牛奶加热至80°C,加入少量氯化钙搅拌,冷却后加入硫酸,酪蛋白逐渐沉淀。
2. 酪蛋白的溶解:将沉淀后的酪蛋白加入磷酸盐缓冲液,搅拌溶解,形成均匀的溶液。
3. 酪蛋白的纯化:将溶解的酪蛋白加入酒精,离心沉淀,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酪蛋白。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到了酪蛋白,并进行了初步的纯化。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牛奶在加热后出现了沉淀,这是因为加热使酪蛋白发生凝聚而形成的。
随后,我们通过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将酪蛋白溶解,得到了均匀的溶液。
最后,通过加入酒精并进行离心,我们成功地去除了酪蛋白溶液中的杂质,得到了纯净的酪蛋白。
酪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成分,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在食品工业中,酪蛋白可用于制作奶酪、酸奶等乳制品,增加其营养价值和口感。
此外,酪蛋白还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质感。
在医药领域,酪蛋白具有抗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可以应用于药物的载体材料和生物医学领域。
然而,本实验中的提取方法仅是初步的纯化过程,酪蛋白的纯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更加精细的提取和纯化方法,以获得更高纯度的酪蛋白。
此外,酪蛋白的稳定性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保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应用效果。
酪蛋白的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酸性条件下酪蛋白的沉淀和洗涤,掌握酪蛋白的制备方法,并
对其纯度进行初步检测。
实验原理,酪蛋白是存在于乳制品中的一种蛋白质,它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沉淀。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利用这一特性来制备酪蛋白。
首先将乳清酸化至pH4.6以下,使酪蛋白发生沉淀,然后进行洗涤和干燥,最终得到酪蛋白的粗品。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取适量乳清,准备醋酸和蒸馏水。
2. 酸化,将乳清倒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醋酸,搅拌均匀,使其pH值降至4.6以下。
3. 沉淀,将酸化后的乳清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到白色沉淀物即为酪蛋白。
4. 洗涤,用蒸馏水将沉淀物洗涤数次,去除余酸和杂质。
5. 干燥,将洗涤后的酪蛋白沉淀放置于通风处自然干燥,直至完全干燥。
实验结果,通过上述步骤,我们成功地制备出了酪蛋白的粗品。
经过初步检测,得到的酪蛋白呈现白色粉末状,无异味,初步符合酪蛋白的特征。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酸化乳清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了酪蛋白的粗品,并进行
了初步检测。
制备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得到的酪蛋白粗品可用于后续的纯化和分析。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避免醋酸溅入眼睛或皮肤。
2. 实验操作需在通风处进行,避免吸入醋酸蒸气。
3. 酪蛋白粗品需储存在干燥通风处,避免潮湿和阳光直射。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酪蛋白的制备方法,并对其纯度进行了初步检测。
这对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酪蛋白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实验能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酪蛋白的化学性质及其分解反应。
2. 掌握酸、碱、酶等不同方法对酪蛋白分解的影响。
3. 分析酪蛋白分解过程中各反应条件的优化。
二、实验原理酪蛋白是一种乳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牛奶中,是牛奶中的主要蛋白质成分。
酪蛋白在酸、碱、酶等条件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氨基酸、肽等小分子物质。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条件下酪蛋白的分解反应,并分析各反应条件的优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牛奶、稀盐酸、氢氧化钠、蛋白酶、蒸馏水、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茚三酮试剂等。
2.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离心机、电炉、pH计、试管、移液管、滴定管等。
四、实验步骤1. 酸性分解实验(1)取50mL新鲜牛奶于烧杯中,加入2mL稀盐酸,搅拌均匀。
(2)将混合液置于电炉上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10分钟。
(3)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4)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进行后续实验。
2. 碱性分解实验(1)取50mL新鲜牛奶于烧杯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
(2)将混合液置于电炉上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10分钟。
(3)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4)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进行后续实验。
3. 酶分解实验(1)取50mL新鲜牛奶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蛋白酶,搅拌均匀。
(2)将混合液置于电炉上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10分钟。
(3)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4)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进行后续实验。
4. 分解产物检测(1)取1mL各分解液于试管中,加入1mL硫酸铜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2)取1mL各分解液于试管中,加入1mL茚三酮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酸性分解实验:在酸性条件下,酪蛋白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氨基酸和肽。
硫酸铜溶液与分解产物反应后,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表明产生了氨基酸。
茚三酮试剂与分解产物反应后,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紫色,表明产生了肽。
2. 碱性分解实验:在碱性条件下,酪蛋白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氨基酸和肽。
从牛奶中提取酪蛋白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牛奶中的酪蛋白提取实验,学习酪蛋白的结构、性质和提取方法,掌握酪蛋白的分离技术和纯化技术,进一步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研究方法。
实验原理:酪蛋白是牛奶中的主要蛋白质成分,它具有重要的营养和功能作用。
酪蛋白是一种具有多种构象和功能的复合蛋白质,在水溶液中可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聚集体,如微胶粒、聚集和凝胶,这些聚集类型与酪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
酪蛋白具有一定的疏水性,分子内具有四个疏水和一个亲水的疏水环和亲水链结构,酪蛋白还含有大量的氨基酸残基,其中包括5%左右的带电氨基酸。
牛奶中的酪蛋白可以通过离心、酸沉淀、盐析和凝胶过滤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酸沉淀法是目前常用的分离和提取方法,其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酪蛋白分子失去电荷平衡,发生凝固,形成凝胶状物,从而与其他物质分离。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 将所有试剂和设备准备好,并洗涤干净。
(2) 将牛奶样品加热至80℃,进行杀菌处理。
2、酸沉淀法提取酪蛋白(1) 取适量的牛奶样品置于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至pH值为4.6,搅拌均匀。
(2) 加入同等体积的乙醇,混合均匀。
(3) 离心分离出沉淀,用纯净水洗涤数次,使沉淀中的酸性物质除去。
(4) 将沉淀转移到干燥皿,放置于低温干燥箱中干燥。
(5) 称取干燥后的酪蛋白样品重量,计算得到收率。
3、检测酪蛋白的含量和纯度(1) 构建标准曲线,按照酪蛋白样品体积一定比例浓度溶液进行稀释,分别取10μl、20μl、30μl、40μl、50μl的样品,加入PBS缓冲液中,浓度从高到低依次用Bradford 法进行检测吸光度,并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样品的酪蛋白含量。
(2) 通过SDS-PAGE方法检测酪蛋白的纯度和电泳图谱。
将待测样品和已知浓度的酪蛋白标准品一同进行SDS-PAGE电泳,经过染色和脱色处理后,观察分离出的蛋白条带,利用比色、图像分析软件等工具进行定量测定,并计算出待测样品中酪蛋白的纯度和分子大小。
牛奶中提取酪蛋白的实验报告牛奶中提取酪蛋白的实验报告一、引言牛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而酪蛋白则是牛奶中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
酪蛋白是一种高质量的蛋白质,对人体具有重要的营养和生理功能。
提取牛奶中的酪蛋白并对其进行实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本文将从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以及个人理解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简单的化学方法,从牛奶中提取酪蛋白,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检测。
通过实验,我们旨在掌握酪蛋白的提取方法,加深对其性质和结构的理解,同时培养实验操作的能力和科学精神。
三、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酪蛋白提取仪、离心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2. 实验试剂:硫酸、乙醇、盐酸、酚酞指示剂等。
3. 实验步骤:(1)取适量牛奶,加入盐酸搅拌,使牛奶凝固。
(2)用离心机离心,将凝固的混合物分离。
(3)将分离得到的固体与乙醇反复洗涤。
(4)用酚酞指示剂检测酪蛋白。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地从牛奶中提取得到了酪蛋白的固体物质,并经过乙醇洗涤后,得到了较纯净的酪蛋白样品。
经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酪蛋白在特定波长下呈现出明显的吸收峰,证明其成功提取。
经过比色法测定,我们得到了酪蛋白的溶液浓度,为XX mg/L。
五、个人理解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理解了酪蛋白在牛奶中的提取方法和技术,并对其在生物学和营养学领域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酪蛋白的提取实验也启发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我希望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实验中进一步探索酪蛋白的性质和功能,为人类健康和营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总结本次实验通过从牛奶中提取酪蛋白的过程,让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酪蛋白的存在和特性。
实验结果也验证了酪蛋白的成功提取,并为我们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希望通过今后的努力,能进一步挖掘和应用酪蛋白这一珍贵的营养成分。
在本文中,我们根据提供的内容和主题,详细介绍了牛奶中提取酪蛋白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同时分享了个人对这一实验的理解和展望。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酪蛋白的提取方法。
2. 学习利用等电点沉淀法检测酪蛋白的含量。
3. 了解蛋白质的沉淀、溶解等性质。
二、实验原理酪蛋白是牛奶中的主要蛋白质,含量约为35g/L。
酪蛋白是一种含磷蛋白质的混合物,其等电点为4.7。
在等电点时,酪蛋白的溶解度最低,会以沉淀形式从牛奶中析出。
本实验通过调节牛奶的pH值至酪蛋白的等电点,使酪蛋白沉淀,然后通过离心、洗涤等步骤提取酪蛋白,并利用沉淀重量法检测酪蛋白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材料:新鲜牛奶2. 试剂:- 95%乙醇- 无水乙醚- 0.2mol/L pH 4.7醋酸-醋酸钠缓冲液- 0.2mol/L氢氧化钠溶液- 0.1mol/L盐酸溶液- 精密pH试纸或酸度计- 离心机- 烧杯- 温度计- 研钵- 天平四、实验步骤1. 酪蛋白提取- 取50mL新鲜牛奶于150mL烧杯中,用热水浴加热至40℃,维持此温度,边搅拌边加入稀醋酸溶液约2mL,观察白色沉淀析出。
- 继续搅拌并使悬浊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将混合物转入离心杯中,于3000r/min离心15min。
- 离心完毕后,弃去上清液,得到酪蛋白沉淀。
2. 酪蛋白洗涤- 将酪蛋白沉淀用少量去离子水洗涤2次,弃去上清液。
- 用95%乙醇洗涤沉淀2次,弃去上清液。
- 用无水乙醚洗涤沉淀2次,弃去上清液。
3. 酪蛋白干燥- 将洗涤后的酪蛋白沉淀置于研钵中,用研棒轻轻研磨,使酪蛋白沉淀充分干燥。
- 将干燥后的酪蛋白沉淀转移到称量瓶中,于105℃烘干2小时,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4. 酪蛋白含量测定- 取一定量的酪蛋白沉淀,加入0.1mol/L盐酸溶液,使酪蛋白溶解。
- 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线,摇匀。
- 取一定量的溶液,加入0.2mol/L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pH值调至4.7,观察酪蛋白沉淀析出。
- 将沉淀转移至离心杯中,于3000r/min离心15min。
- 弃去上清液,称量沉淀重量,计算酪蛋白含量。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原理。
2. 掌握等电点沉淀法提取酪蛋白的实验操作。
3. 学习利用pH值调节牛奶中的蛋白质状态,实现酪蛋白的分离。
二、实验原理牛奶中的主要蛋白质为酪蛋白,含量约为3.5%。
酪蛋白是一种含磷蛋白质,其等电点为4.7。
在等电点附近,酪蛋白的溶解度最低,因此可以通过调节牛奶的pH 值,使酪蛋白沉淀出来,从而实现与其它蛋白质的分离。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材料:新鲜牛奶、pH计、离心机、烧杯、玻璃棒、滤纸等。
2. 试剂:0.2mol/L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 4.7)、95%乙醇、无水乙醚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取50mL新鲜牛奶于150mL烧杯中。
2. pH值调节:用pH计测定牛奶的pH值,并逐渐加入0.2mol/L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 4.7),边加边搅拌,直至牛奶pH值达到4.7。
3. 沉淀形成:继续搅拌,使牛奶中的酪蛋白沉淀,并静置10分钟。
4. 离心分离:将混合液转入离心杯中,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15分钟。
5. 收集沉淀:弃去上清液,收集离心杯中的酪蛋白沉淀。
6. 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适量95%乙醇,搅拌后静置5分钟,过滤去除杂质。
7. 重复洗涤:重复步骤6,共洗涤3次,以去除酪蛋白中的杂质。
8. 干燥沉淀:将洗涤后的酪蛋白沉淀转移至干净的烧杯中,在60℃下烘干至恒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成功从牛奶中提取了酪蛋白。
2. 通过pH值调节,实现了酪蛋白的沉淀分离。
3. 洗涤步骤有助于去除酪蛋白中的杂质,提高纯度。
六、实验结论1. 等电点沉淀法是一种有效的酪蛋白提取方法。
2. 通过pH值调节,可以实现酪蛋白的分离。
3. 洗涤步骤有助于提高酪蛋白的纯度。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pH值的调节对酪蛋白的沉淀效果有重要影响。
若pH值偏离等电点,则会影响酪蛋白的沉淀效果。
2. 洗涤步骤有助于去除酪蛋白中的杂质,但过度洗涤会导致酪蛋白的损失。
酪蛋白的制备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酪蛋白的制备方法以及酪蛋白的功能。
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得到不同形态的酪蛋白,并进行生化实验来验证其功能。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不同方法制备的酪蛋白在功能上存在差异,且不同形态的酪蛋白具有不同的功能。
关键词:酪蛋白;制备方法;功能一、引言酪蛋白是牛乳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为一种水溶性球形蛋白。
酪蛋白由几种不同的蛋白质组成,其中酪蛋白α和酪蛋白β为主要成分。
酪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如维持皮肤、毛发和指甲的健康,促进骨骼健康等。
因此,研究酪蛋白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功能对于了解酪蛋白的生物学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材料1.牛乳;2.酶(胃酸、胰蛋白酶);3.氨基酸检测试剂盒;4.凝胶电泳试剂盒。
三、实验方法1.酸酶法制备酪蛋白(酪蛋白A)将1L牛乳加热至80°C,加入5mL1M HCl调节pH至4.6左右,搅拌30min。
冷却至室温后放置静置3h,用100μm滤网过滤得到酸性乳清。
乳清加入2mg/mL胃蛋白酶,在37°C下水浴搅拌4h,定时加酸至pH4.0,继续处理1h。
取出混浊的酪蛋白A沉淀;通过离心或过滤等方法,得到纯化后的酪蛋白A。
3.生化实验将纯化后的酪蛋白A和酪蛋白B溶解至同一浓度,进行氨基酸含量测定,比较两者的差异。
将酪蛋白A和酪蛋白B进行凝胶电泳,观察两者的分子量和运动轨迹的差异。
四、实验结果通过酸酶法制备的酪蛋白A表现为曲线状纤维丝状,胰蛋白酶法制备的酪蛋白B为球状结晶状,两者的形态差异明显。
通过氨基酸含量分析发现,酪蛋白A中含有较高含量的脯氨酸和苯丙氨酸,而酪蛋白B中则含有较高含量的谷氨酸和组氨酸。
凝胶电泳结果显示,酪蛋白A分子量大于酪蛋白B,且两者的运动轨迹存在明显差异。
五、实验讨论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酪蛋白形态、氨基酸组成和分子量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影响酪蛋白的生物学作用。
例如,酪蛋白A中较高的脯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可能与其维持皮肤、毛发和指甲的健康有关。
酪蛋白的制备实验报告酪蛋白的制备实验报告一、引言酪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在食品工业、医药领域和生物科学研究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实验旨在通过酪蛋白的制备过程,了解其制备原理和方法,并探究实验条件对酪蛋白产率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牛乳:新鲜牛乳1000ml- 醋酸:纯醋酸100ml- 酪蛋白试剂:酪蛋白提取试剂盒2. 实验方法:- 步骤一:将1000ml牛乳倒入锅中,加热至80℃,保持温度10分钟。
- 步骤二:将100ml纯醋酸加入牛乳中,搅拌均匀。
- 步骤三:将混合液静置20分钟,待凝块形成。
- 步骤四:用纱布过滤凝块,收集蛋白质沉淀。
- 步骤五:将沉淀与酪蛋白试剂按比例混合,制备酪蛋白溶液。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操作,成功制备了酪蛋白溶液。
- 蛋白质沉淀的收率为40%。
2. 实验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加热牛乳能够破坏脂肪膜,使蛋白质易于析出。
- 醋酸的加入能够改变牛乳的酸碱度,促使酪蛋白凝聚成块。
- 过滤凝块时使用纱布能够有效分离酪蛋白沉淀与乳清。
四、实验讨论1. 实验条件对酪蛋白产率的影响:- 温度:在80℃下加热牛乳能够促进蛋白质的析出,但过高的温度会导致蛋白质变性,影响产率。
- 酸度:适量的醋酸能够使酪蛋白凝聚成块,但过多的醋酸会使酪蛋白溶解度增加,降低产率。
- 时间:静置时间过短,酪蛋白凝块未充分形成;静置时间过长,酪蛋白易被细菌污染,影响产率。
2. 酪蛋白的应用价值:- 食品工业:酪蛋白可用于制作乳制品、奶酪、酸奶等,增加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 医药领域:酪蛋白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可用于药物载体和医用材料的制备。
- 生物科学研究:酪蛋白在细胞培养、基因工程和生物学实验中具有重要作用,可用于细胞培养基的配方和蛋白质分离纯化。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酪蛋白溶液,并了解了酪蛋白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实验条件对酪蛋白产率有一定影响,需要在适宜的温度、酸度和时间下进行操作。
酪蛋白等电点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蛋白质等电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加深对蛋白质性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溶液中会发生解离,其解离程度取决于溶液的 pH 值。
当溶液的 pH 值达到某一特定值时,蛋白质所带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此时蛋白质的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不发生移动,这个 pH 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pI)。
在本实验中,我们利用酪蛋白在不同 pH 值溶液中的溶解度差异来测定其等电点。
酪蛋白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容易沉淀析出。
通过逐步改变溶液的 pH 值,并观察酪蛋白的沉淀情况,从而确定其等电点。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离心机酸度计试管移液管玻璃棒2、试剂04%酪蛋白醋酸钠溶液10mol/L 醋酸溶液01mol/L 醋酸溶液001mol/L 醋酸溶液四、实验步骤1、制备不同 pH 值的缓冲溶液取 4 支试管,编号为 1、2、3、4。
在 1 号试管中加入 10mol/L 醋酸溶液 40ml 和 01mol/L 醋酸溶液60ml,摇匀,用酸度计测定其 pH 值,调整至 35。
按照同样的方法,在 2 号试管中配制 pH 值为 40 的缓冲溶液,在 3 号试管中配制 pH 值为 45 的缓冲溶液,在 4 号试管中配制 pH 值为 50 的缓冲溶液。
2、向各试管中加入酪蛋白溶液向上述 4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04%酪蛋白醋酸钠溶液 20ml,摇匀。
3、观察沉淀情况静置 10 分钟,观察各试管中酪蛋白的沉淀情况。
4、离心分离将有沉淀的试管离心(3000r/min,5 分钟),使沉淀聚集在试管底部。
5、上清液的测定小心吸出上清液,用酸度计分别测定上清液的 pH 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记录|试管编号|pH 值|沉淀情况|上清液 pH 值|||||||1|35|有大量沉淀|_____||2|40|有少量沉淀|_____||3|45|无沉淀|_____||4|50|无沉淀|_____|2、结果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 pH 值为 35 时,酪蛋白沉淀量最大,说明此时酪蛋白的溶解度最小,接近其等电点。
酪蛋白的实验报告酪蛋白的实验报告引言:酪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奶制品中。
它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提供能量、增强免疫力以及促进骨骼健康。
本实验旨在探究酪蛋白的特性和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我们希望了解酪蛋白的结构和特性,探索其在食品工业、医药领域以及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酪蛋白样品- 离心管- 显微镜- 酪蛋白酶- pH计- 紫外-可见光谱仪2. 实验方法:1) 酪蛋白的形态观察:将酪蛋白样品分别放入离心管中,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和颗粒大小。
2) 酪蛋白的酶解:在不同pH值下,加入酪蛋白酶,观察酪蛋白的酶解情况,并记录下来。
3) 酪蛋白的吸光度测定: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测定酪蛋白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并绘制吸光度-波长曲线。
三、实验结果:1. 酪蛋白的形态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发现酪蛋白呈现出颗粒状的形态,颗粒大小均匀分布,且颗粒间有一定的距离。
2. 酪蛋白的酶解:在不同pH值下,我们加入酪蛋白酶进行酶解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在酸性环境下(pH 2-4),酪蛋白酶的酶解活性最高,酪蛋白迅速被酶解成多肽和氨基酸。
而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pH 7-9),酪蛋白酶的酶解活性较低,酪蛋白的酶解速度较慢。
3. 酪蛋白的吸光度测定: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我们测定了酪蛋白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
结果显示,在280 nm处酪蛋白的吸光度最高,而在260 nm以下和320 nm以上,酪蛋白的吸光度明显下降。
这是因为酪蛋白在280 nm处有特定的吸收峰,可以用来定量测定酪蛋白的浓度。
四、实验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酪蛋白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酪蛋白的颗粒状形态和吸光度特性使其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
例如,在乳制品加工过程中,酪蛋白可以作为乳化剂和稳定剂,帮助调整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此外,酪蛋白还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例如作为药物的载体和控释系统,用于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
实验报告-从牛奶中分离酪蛋白实验报告-从牛奶中分离酪蛋白1.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酸沉淀法从牛奶中分离酪蛋白,理解酪蛋白的性质和用途。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能够掌握以下内容:•牛奶的成分及其特性•酸沉淀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酪蛋白的分离和纯化过程•实验参数对酪蛋白产率和质量的影响2.实验原理牛奶是一种复杂的液体,含有多种蛋白质,如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乳球蛋白、乳蛋白等。
这些蛋白质的含量和性质受奶源、饲料、奶牛的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酪蛋白是牛奶中最主要的蛋白质,含量约为3.5-4.5%。
酸沉淀法是利用酸性条件下,牛奶中的蛋白质会逐渐沉淀,最终形成凝胶状物质的过程。
通过控制pH值,可以使得酪蛋白率先沉淀,从而达到与其他蛋白质分离的目的。
3.实验步骤(1)准备试剂和设备:本实验需要用到牛奶、浓盐酸、乙醇、去离子水、烧杯、磁力搅拌器、pH计等。
(2)将100ml牛奶加入烧杯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并维持温度在30℃。
(3)用pH计测定牛奶的初始pH值,并记录。
(4)向牛奶中缓慢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并不断搅拌,使得牛奶的pH值维持在3.5-4.5之间。
在此过程中,要避免盐酸加入过快导致局部pH值过低。
(5)维持此pH值并继续搅拌30分钟,使得酪蛋白充分沉淀。
(6)将上清液倒出,并加入95%乙醇,使得乙醇的体积分数为20%,继续搅拌10分钟。
(7)将沉淀物过滤,并用乙醇清洗。
将过滤后的沉淀物放入烘箱,在40℃下烘干。
(8)收集烘干后的酪蛋白,测定其质量并计算产率。
4.结果分析表1:实验参数记录表实验方法是有效的。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过程中各个参数的控制对实验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如果pH值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产率和纯度的下降;酸加入量过多或过少也会影响酪蛋白的沉淀效果;沉淀时间和烘干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产率和纯度。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参数。
5. 结论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使用酸沉淀法从牛奶中分离出了酪蛋白。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酪蛋白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酪蛋白分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观察酪蛋白分解过程中的现象,分析影响分解速率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酪蛋白是牛奶中的主要蛋白质,由多种氨基酸组成。
在酸性条件下,酪蛋白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
本实验通过在酸性条件下对酪蛋白进行水解,观察其分解过程,并分析影响分解速率的因素。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新鲜牛奶、pH计、烧杯、玻璃棒、试管、酒精灯、冰块等。
2. 试剂:1.5mol/L HCl溶液、1mol/L NaOH溶液、0.1mol/L NaCl溶液、0.1mol/L KI溶液、淀粉溶液、斐林试剂、标准酪蛋白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新鲜牛奶加热至50℃,保持恒温。
2. 使用pH计测定牛奶的pH值,记录数据。
3. 将1.5mol/L HCl溶液缓慢滴加至牛奶中,边滴加边搅拌,使pH值降至2.5。
4. 将混合液转移至试管中,置于冰水浴中冷却,观察酪蛋白沉淀现象。
5. 取一定量的酪蛋白沉淀,用1mol/L NaOH溶液调节pH值至7,观察沉淀溶解现象。
6. 将溶解后的酪蛋白溶液分为若干份,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0.1mol/L KI溶液,观察沉淀现象。
7. 取一定量的酪蛋白溶液,加入斐林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8. 改变实验条件,如温度、酸碱度、KI浓度等,重复实验,观察分解速率的变化。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1. 在酸性条件下,酪蛋白发生沉淀,说明酪蛋白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
2. 用NaOH溶液调节pH值至7时,沉淀溶解,说明酪蛋白在碱性条件下可以溶解。
3. 加入不同浓度的KI溶液后,沉淀现象明显,说明KI与酪蛋白发生反应。
4. 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呈现蓝紫色,说明酪蛋白在实验条件下发生分解。
5. 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发现温度、酸碱度、KI浓度等因素对酪蛋白分解速率有显著影响。
六、实验分析1. 酪蛋白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
生物技术学院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高级生物化学成绩:
教师签名:
酪蛋白研究进展综述
提纲:酪蛋白简介-酪蛋白亚基结构-酪蛋白酶特性-酪蛋白活性肽研究进展
摘要:酪蛋白是一种含磷钙的结合蛋白,常见于哺乳动物及其乳汁中,如母牛、羊
以及人奶。
酪蛋白对酸敏感,pH较低时会沉淀,因此本科生实验室常用其进行蛋
白质的沉淀反应。
哺乳动物的主要蛋白是α-酪蛋白,然而人类乳汁中没有α-酪蛋白,
人乳中的酪蛋白主要是β-酪蛋白形式。
对于人类幼儿而言,酪蛋白是氨基酸的来源,
但同时,它也是钙和磷的主要来源,同时,因为胃的酸性环境,酪蛋白还能在胃中
形成凝乳以便消化。
本文综合中外文献,对酪蛋白进行了研究进展综述。
关键词:酪蛋白;蛋白亚基;活性肽
酪蛋白简介
在20℃,pH值为4.6时,牛乳中能沉淀下来一种呈酸性的蛋白质,我们将其称为酪蛋白。
酪蛋白又名干酪素、乳酪素、酪朊,在牛奶中含量非常丰富。
它是一种含磷的蛋白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肽,因此它具有抗菌、降血压、抗氧化和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等功能。
酪蛋白在母体蛋白质序列内是无活性的,通过体内或体外酶水解的方式释放出来后,它们即可作为具有类似激素活性的调节物质。
这些产物可用作肽类药物、肽类试剂,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和生化检测;也可用于活性肽功能性食品中,具有增强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功能。
酪蛋白的亚基结构
酪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20-25ku,由4类遗传变种组成,分别为αs1-酪蛋白、αs2-酪蛋白、β-酪蛋白和K-酪蛋白。
其中,αs2-酪蛋白是牛乳中的主要酪蛋白,占总含量的38%;β-酪蛋白含量仅次于αs-酪蛋白,占总含量的35%,
分子质量为24ku,含209个氨基酸;K-酪蛋白是酪蛋白中惟一含有糖成分,且对钙不敏感的酪蛋白,在牛乳中的质量分数为13%,分子质量为19ku,含169个氨基酸回。
这4种单体通过αs-螺旋、β-折叠和β-转角等结构构成了酪蛋白的空间结构。
酪蛋白的酶特性
蛋白质的酶解特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蛋白质本身的结构特点。
Maryaln Salami等人比较研究骆驼奶与牛奶的胰酶(胰蛋白酶与胰凝乳酶)酶解发现,相比乳清蛋白而言,酪蛋白结构柔韧开放,从而水解快速,且其酶解程度取决于蛋白结构酶结合位点的数量及结合的难易程度,这些取决于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针对胰蛋白酶水解酪蛋白可能的反应过程,齐威等人唯据高效凝胶排阻色谱(HPSEC)技术与水解度(DH值)相结合的方法,跟踪分析胰蛋白酶水解酪蛋白反应过程。
依据HPSEC图谱,酶解反应初期酪蛋白胶粒的解聚速率大于酶解速率,随着水解度的升高,开始出现大分子肽段,当水解度升高至10%时,酪蛋白单体无吸收峰,随着水解度的继续升高,大分子肽逐渐较少而小分子肽逐渐增多。
因此,推断可能的反应过程为:首先胶粒外层K-酪蛋白发生断裂,Wangh胶粒被破坏,αs-酪蛋白、日一酪蛋白等单体释放,经专一性酶解切割,可得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且相对集中的肽段。
酪蛋白功能活性肽研究进展
实验研究发现,在原始酪蛋白中含有很多无活性或活性很低的、且具有功能性的肽段,经过在机体内消化或体外酶解的方式可以被释放出来。
抗高血压肽
血管紧张素I型转化酶(ACE)是一种含锌的金属肽酶,这种金属肽酶参与合成高血压多肽、血管紧张肽以及降解低血压、血管舒缓激肽。
因此,ACE抑制剂具有抗高血压的效果。
Miguel等人经过小鼠试验发现,酪蛋白经胃蛋白酶水解后,酶解产物具有ACE抑制活性,且分子量低于3000Da的短肽活性更强。
酪蛋白磷酸肽(CPP)
据报道,酪蛋白在体外或体内经消化可得到CPP。
CPP能够有效结合二价金属离子,增强矿物质元素的溶解性,如钙、铁等。
科学家TH研究喂养CPP对幼鼠体内钙、磷吸收的影响发现,相对于对照组,连续27d喂养CPP的幼鼠血清骨钙蛋白增多,大腿骨及肪骨质量明显增加,证明CPP能够刺激骨的形成,且对CPP中磷的利用率较高。
此外,Kitts曾报道,CPP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具有在水系或脂系溶液中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免疫活性肽
新生婴儿可以通过母乳喂养来获得抵抗细菌和病毒感染的能力,其中酪蛋白就是获得的免疫物质之一。
事实上,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这些具有免疫调节能力的肽被释放了出来。
阿片样活性肽
阿片样活性肽包括阿片激动活性肽和阿片拮抗活性肽,具有类似鸦片(吗啡)的药理特性,有调节睡眠模式、镇痛减压、调节呼吸和调节胃肠蠕动等作用。
此外,阿片拮抗活性肽能够抑制脑啡肽的激动活性,多见于牛乳和人乳的K一酪蛋白序列中。
酪蛋白展望
天然蛋白质空间结构极其复杂,电镜技术虽已普遍用于观察酪蛋白胶团结构,
但只可到达其表面层次,对于酪蛋白胶团内部结构模型,至今仍处于争议之中。
安全性、高效性是酶解改性作为常用的蛋白质改性技术的优点,酪蛋白经酶解生成的短肤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活性,如抗高血压、免疫调节以及免疫活性等。
作为膳食补充剂,酪蛋白在功能性食品和药物制剂中添加是否有益还应仔细审查。
参考文献:
[1]郭明,赵小英,刘选明(湖南大学生物学院).拟南芥酪蛋白激酶1A的原核表达及纯化[J].生命科学研究,2016,(2): 131-134
[2]宋春丽,陈佳鹏,任健(齐齐哈尔大学农产品加工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糖基
化酪蛋白乳液的流变性质及稳定性研究[J].中国油脂,2016,第41卷(9): 28-30
[3]王辰元,李萌,刘宁(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东
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小角X-射线散射与结构预测法研究中国人乳β-酪蛋白的3级结构[J].中国食品学报,2015,第15卷(10): 223-229
[4]刘文静,郑玉才,钟光辉(西南民族学院动物科学技术系).K-酪蛋白研究进展[J].西南
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第27卷(1): 95-98
[5]许云,章云,郭晓红,柯越海(浙江大学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6,第30卷(8): 886-892 [6]梁迪,曲兆洁,侯石,杨晓虹,张新茹(吉林大学药学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蛋白酪氨酸激酶6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6,第26卷(5): 413-418,430 [7]艾崇毅,张文娟,郑志兵(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β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6,第43卷(6): 1049-1053
[8]张磊,王京(遵义医学院药学院).小分子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14,第36卷(10): 901-906,912
[9]王勇,龙亚秋(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蛋白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新进展[J].有机化学,2011,第31卷(10): 1595-1606
[10]万倩,杨雅芝,李剑(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酪蛋白激酶1α的功能和相关肿瘤的
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11): 2782-2784
[11]黄永红,史慧棉,周晓燕,徐宏,罗志军,徐方云(南昌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南昌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Q的研究进展<sup>*</sup>[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7): 1340-1344
[12]田青(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αs1-酪蛋白基因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2011,(20): 17-19
[13]何玲娟,程洪强,柯越海,王临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系).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肺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6,第30卷(1): 82-86
[14]薛杰,苗永旺(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牛科物种β-酪蛋白基因的研究进展[J].家畜生态学报,2015,第36卷(10): 7-11,26
[15]高长永,于鹏,张兰威,刘翠平,陈文亮(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酪蛋白水解方法及水解产物功能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乳品工业,2011,第39卷(11): 39-40,44
[16]赵欣,郭长彬,周化(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0,第20卷(5): 442-449
[17]胡若飞,徐跃洋,张二利,吴俊军(湖北文理学院化学与食品学院;北京凯得尔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酪氨酸蛋白激酶JAK3抑制剂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5,第24卷(9): 1017-1023
[18]范金波,王鹏杰,周素珍,吕长鑫,冯叙桥(渤海大学食品科学研究院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酪蛋白胶束结构和理化性质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4,第35卷(3): 396-400
[19]王玉莹,陈锡威,冯凤琴,宋俊梅(齐鲁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杭州康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酪蛋白磷酸肽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2014,第35卷(5): 204-208
[20]赵迎春,张前军,卢永仲,陈海燕(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贵州理工学院药学院).小分子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合成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2014,第25卷(4): 428-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