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_经济问题.题库教师版.doc
- 格式:doc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15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2题,每题1分,共62分)1.在劳动力交易中,转移的是劳动力的()。
A、所有权B、收益权C、使用权D、监督权正确答案:C2.根据麦克里兰三重需要理论,出色经理人的需要特点是()。
A、成就需要较高、权力需要较低、亲和需要较高B、成就需要较低、权力需要较高、亲和需要较低C、成就需要较高、权力需要较高、亲和需要较低D、成就需要较低、权力需要较低、亲和需要较高正确答案:B3.根据劳动关系氛围理论,劳动争议属于( )的劳动关系氛围。
A、合作一积极B、对立一积极C、合作一消极D、对立一消极正确答案:B4.关于劳动争议调解的说法,错误的是()。
A、调解协议书应当一式两份,双方当事人各执一份B、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一般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结束C、当事人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D、调解委员会中劳动者代表与企业代表人数对等正确答案:A5.根据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的缺失会导致员工()。
A、没有不满B、没有满意C、不满D、满意正确答案:C6.关于培训与开发组织体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中小型组织中,一般不需要设置专门的培训与开发机构B、大型组织中,一般设置专门的培训与开发机构C、企业大学是独立的培训与开发机构的一种扩展模式D、大型组织中,培训与开发机构一定要独立于人力资源部正确答案:D7.期望模型中,()是员工对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决定绩效的估计值,用概率表示。
A、工具性B、激励C、期望D、效价正确答案:C8.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现在它的()。
A、组织文化里层B、物质层C、制度层D、精神层正确答案:D9.运用关键绩效指标法需要注意的事项不包括()。
A、关键绩效指标要彻底贯彻企业战略重点B、关键绩效指标的数量不宜过多C、关键绩效指标不应该是数量化或行为化的D、同类型职位的关键绩效指标必须保持一致正确答案:C10.“你认为什么样的领导是好领导?”和“你认为重视工作的领导是好领导,还是重视人的领导是好领导?”两个问题分别属于()。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题其三:经济问题(解析版)编者的话:《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是基于教材知识点和常年考点考题总结和编辑而成的,其优点在于选题典型,考点丰富,变式多样。
本专题是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题其三:经济问题,先头内容为《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题其一:百分数与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结合》、《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题其二:百分数与比应用题的结合》后续内容为《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题其四:浓度问题》。
本部分内容是主要是经济问题的多类题型,经济问题在实际生活中中应用广泛,考试多以应用题型为主,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稍大,建议作为重点部分进行讲解,共划分为十个考点,欢迎使用。
【考点一】纳税问题。
【方法点拨】纳税问题:1.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相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税收是国家收人的主要来源之一。
缴纳的税款叫作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等)的比率叫作税率。
2.纳税问题通用公式:(1)税率= 总收入应纳税额×100% (2)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3)总收入=应纳税额÷税率【典型例题1】某超市上个月的营业额的全部收入按5%缴纳营业税,共交税1500 元,这家超市上个月的营业额是多少钱?解析:基础的税率问题,由公式推导可得:1500÷5%=30000答:这家超市上个月的营业额是30000元【对应练习1】某商场九月份收入400万元,缴纳营业税20万元,缴纳营业税的税率是多少? 解析:20÷400=5%答:略。
【对应练习2】国家规定,要按营业收入的5%缴纳营业税,某超市上个月的税后收入是57万元,这家超市上个月的营业收入是多少钱?解析:57÷5%=1140(万元)答:略。
【对应练习3】某个体户,去年12月份营业收入5000元,按规定要缴纳3%的营业税。
纳税后还剩多少钱?解析:5000-5000×3%=4850(元)答:略。
知识要点一、利润问题:1.经济类问题相关概念:成本:商品的进价.也称为买入价、成本价.售价:商品被卖出时候的标价.也称为卖出价、标价、定价、零售价.利润:商品卖出后商家赚到的钱.2.经济类问题相关公式:=+售价成本利润,100%100%-=⨯=⨯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成本; 3.其它常用等量关系:1=⨯+售价成本(利润率),1=+售价成本利润率 * 在利润问题中比较不同的买卖方式,求得利润的最大化是我们一直在研究,并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4.解题主要方法:Ⅰ 逻辑思想:利用经济类公式抓不变量(一般情况下成本是不变量);Ⅱ 方程思想:列一元一次、二元一次、不定方程解决经济问题;Ⅲ 假设思想:用于求利润率、百分数,不涉及实际价钱关系的时候可以用到假设思想.二、利率问题:利率问题包括银行存贷款的利息、保险费率及纳税税率等具体问题,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经常用到。
解答利率问题要综合运用百分数有关知识,同时要掌握与理解“本金”、“利息”、“期数”、“利率”等含义,并运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行有关利息、本金等的计算。
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本息和=本金+利息如果还存在利息税,就有:利息=本金⨯利率⨯期数⨯(1-税率)其中本金,是存款(或贷款)的原始金额;利率,是利息对本金的比率;税率,是利息税对利息的比率;期数,是金额在银行存储(或贷给客户)的时间。
由于期数计算时所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的分别,凡用年为时间单位的,称年利率(简称年息)、用月为时间单位的,称月利率(月息)、用日为时间单位的,称日利率(日息)三种。
经济问题利润-直接计算1. 某商店从工厂以每件80元的价格,购进了60个皮箱,最后总共卖得6300元.这个商店从这60个皮箱上共获得了多少利润?【分析】总收入-本钱=利润. 63008060630048001500-⨯=-=元.2.某商品按每个5元的利润卖出4个的钱数,与按每个20元的利润卖出3个的钱数一样多,这种商品每个成本是多少元?【分析】方法一:根据题意存在下面的关系(5元+成本)×4=(20元+成本)×3,经过倒退可以列式子为:()()203544340⨯-⨯÷-=(元),所以成本为40元方法二:成本不变,每件利润多20515-=(元),3件多15345⨯=(元),多与少恰好相等,少卖1个少45元,原价利润5元+成本,成本为45540-=(元)。
第13讲经济问题【学习目标】1、复习经济问题;2、熟悉小升初的常见题型。
【知识梳理】经济问题是小升初的核心考点之一,必考考点,一般分值较高,也是学生的难点和易错点。
【典例精析】1、某市按以下规定收取每月的天然气费:如果用气量不超过60立方米,按每立方米0.8元收费;如果用气量超过60立方米,则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1.2元收费,若培培家8月份交的天然气平均每立方米0.88元,培培家8月份的天然气费是多少元?解:设8月份天然气用量是x立方米,0.8×60+1.2(x-60)=0.88xx=75培培家8月份的天然气费:0.88×75=66(元)2、果品公司购进苹果5.2万千克,每千克进价是0.98元,付运费等开支1840元,预计损耗为1%,如果希望全部进货销售后能获利17%.每千克苹果零售价应当定为多少元?0.98×5.2×10000+1840=52800(元)52800×(1+17%)÷[5.2×10000×(1-1%)]=1.2(元)3、某商店到苹果产地收购了2吨苹果.收购价为每千克1.20元.以产地到商店的距高是400千米,运费为每吨货物每运1千米收1.50元,如果在运输及销售过程中的损耗为10%.那么,商店要实现15%的利润率,零售价就是千克多少元?2000×1.2+2×1.5×400=3600(元)3600×(1+15%)=4140(元)4140÷(2000×90%)=2.3(元)4、文具店购进了一批钢笔,以每支19.5元的价格出售,当卖出56%时,老板发现还差54元就能收回全部成本,于是决定降价20%销售,很快就全部售出,最终共获得利润289.2元.问:文具店购进这批钢笔的价格是每支多少元?解:设这批钢笔有x枝支.19.5×(1-20%)×x×(1-56%)=54+289.2x=50(19.5×50×56%+54)÷50=12(元)5、甲、乙、丙、丁四人共同购买一个价值4200元的物品。
经济问题130某商品按每个5元利润卖出11个的钱,与按每个11元的利润卖出10个的钱一样多。
这种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131商店进了一批钢笔,用零售价10元卖出20支与用零售价11元卖出15支的利润相同。
这批钢笔的进货价是每支多少钱?132租用仓库堆放2吨货物,每月租金6000元,这些货原来估计要销售2个月,实际降低了价格,结果1个月就销售完了,由于节省了租金, 结算下来,反而多赚1000元。
每千克货物降低了多少元?133某种蜜瓜大量上市,这几天的价格每天都是前一天的80%。
妈妈第一天买了 2个,第二天买了 3个,第三天买了 5个,共花了 38元。
如果这10个蜜瓜都在第三天买,那么能少花多少钱?134张先生向商店订购某种商品80件,每件定价100元。
张先生向商店经理说:“如果你肯减价,每减价1元,我就多订购4件。
”商店经理算了一下,如果减价5%,那么由于张先生多订购,仍可获得与原来一样多的利润。
问:这种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135商店为某鞋厂代销200双鞋,代销费用为销售总额的8%。
全部销售完后,商店向鞋厂交付6808元。
这批鞋每双销售价多少元?136商店里卖的A, B两种旅游鞋价格不同,如果A种鞋价格提高20%,乙种鞋价格降低10%,那么两种鞋的价格相同。
原来A种鞋的价格是B种鞋价格的百分之几?137商店以每双13元购进一批凉鞋,售价为14. 8元,卖到还剩5 双时,除去购进这批凉鞋的全部开销外还获利88元。
问:这批凉鞋共多少双?138某种商品按定价卖出可得利润960元,若按定价的80%出售,则刀"损832兀。
问:冏品的购入价是多少兀?139体育用品商店用3000元购进50个足球和40个篮球。
零售时足球加价9%,篮球加价11%,全部卖出后获利润298元。
问:每个足球和篮球的进价是多少元?140某体育用品商店进了一批篮球,分一级品和二级品。
二级品的进价比一级品便宜20%。
按优质优价的原则,一级品按20%的利润率定价, 二级品按15%的利润率定价,一级品篮球比二级品篮球每个贵14元。
小升初真题特训:经济问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22·湖北黄石·统考小升初真题)一件商品先涨价5%,后降价5%,则()。
A.现价比原价低B.现价比原价高C.现在和原价一样D.无法确定2.(2021·江苏苏州·统考小升初真题)小马从A地到B地自驾游,如果驾驶原来的燃油汽车所需油费为108元;驾驶新购买的纯电动汽车所需电费为27元。
已知每行驶1千米,原来的燃油汽车所需的油费比新购买的纯电动汽车所需的电费多0.54元,从A地到B地的路程是()千米。
A.100B.150C.180D.200 3.(2020·福建泉州·小升初真题)一种商品先涨价,再降价10%,现价与原价相比()A.贵B.便宜C.一样D.无法确定4.(2022·福建漳州·统考小升初真题)张叔叔带了80元,买了单价18元的葡萄4千克。
下面四个问题中适合用估算是()。
A.老板确认应该收多少钱B.老板计算要找回多少钱C.张叔叔思考80元到底够不够D.张叔叔核对找回的钱对不对5.(2021·湖南长沙·小升初真题)商店出售一种商品,进货时120元5件,卖出时180元4件,那么商店要盈利4200元必须卖出()件该商品.A.180B.190C.200D.2106.(2021春·四川成都·六年级小升初模拟)某服装店以900元的相同的价格卖出两套不同的服装,老板算一算,发现其中一套赚20%,一套亏本20%,你也帮他算一算,这次交易()。
A.赚钱了B.亏本了C.不亏也不赚D.亏赚不确定二、填空题7.(2020春·全国·六年级统考小升初模拟)一件衣服,如果降价30%,就亏了30元,如果涨价30%,那么会赚90元,这件衣服的成本是( )元。
2022-2023学年小升初数学精讲精练专题汇编讲义第13讲 经济问题知识点一:打折问题1.基本概念:打折: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通称“打折”;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三成五是十分之三点五,也就是35%2.打折的常见类型举例:(1)买一大瓶送一小瓶(2)超过50元的部分打八折(3)买四送一(4)满200元送40元(5)学生半价(6)折上折(7)团购代金券59元一张,可抵100元消费3.解决打折问题注意事项:要根据打折的不同方式灵活计算,选择最佳的消费方式知识点二:利润利率税率问题1.基本概念: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2.利润利率税率问题主要相关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期数;利率=利息÷本金÷存期×100%存期=利息÷本金÷利率 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 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售价成本利润, 100%100%-=⨯=⨯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成本; 1=⨯+售价成本(利润率), 1=+售价成本利润率 其它常用等量关系:售价=成本×(1+利润率);成本=卖价÷(1+利润率); 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1+增值税税率);[来源:Z_xx_]注意:如要缴利息税(国债和教育储藏的利息不纳税),则:税后利息=本金×利率×存期×(1-利息税率)知识精讲3.利润利率税率问题的一般题型(1)直接与利润相关的问题:无非是找成本与销售价格的差价.(2)与利润无直接联系,但是涉及价格变动的问题:涉及价格变动,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利润的问题,但是最终还是转化成(1)的情况.4.解题主要方法:(1)抓不变量(一般情况下成本是不变量);(2)列方程解应用题.(3)用假设法和比例法解应用题知识点三:阶梯收费问题1.阶梯收费问题的特点是分段计费,所以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也相应地被分为几段,并且各段中的数量关系各不相同,所以列出的算式或方程也不相同。
2023年经济知识测试题题库及答案
题目一
1. 什么是GDP,全称是什么?
答:GDP是国民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
它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总生产力的指标。
题目二
1. 根据供求关系,当价格上涨时,会导致需求量上升还是下降?
答:根据供求关系,当价格上涨时,会导致需求量下降。
题目三
1. 什么是通货膨胀?
答:通货膨胀是指一段时间内货币供应量增加过多,导致物价
普遍上涨的现象。
题目四
1. 宏观经济中,什么是失业率?
答:宏观经济中,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人口中未能就业的人数占
劳动力人口总数的比例。
题目五
1. 什么是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
答: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少于进口的情况;贸易顺差则表示出口大于进口的情况。
题目六
1. 什么是市场经济?
答:市场经济是指经济活动由市场机制主导,通过供求关系形成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体制。
题目七
1. 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哪个国家?
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中国。
题目八
1. 什么是投资?
答:投资是指将资金或财产投入到一定的资产或项目中,以期获得收益或回报的行为。
以上是2023年经济知识测试题题库及答案的部分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2023年中级经济师之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题库及精品答案单选题(共50题)1、(2021年真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刚要》,我国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是()A.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不低于6%B.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不低于“十三五”期间平均增速C.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保持在6%左右D.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答案】 D2、世界上第一个编制政府预算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中国D.法国【答案】 A3、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商业贿赂的是()。
A.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但已如实入账B.在账外给中间人佣金C.在账外暗中给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D.对方单位或个人在账外喑中收受回扣【答案】 A4、()由于受“有意识的选出若干有代表性单位”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们主观认识的影响。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统计报表【答案】 A5、科斯定理的含义是()。
A.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B.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C.只要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D.不论财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答案】 B6、按照()原则,各商业银行主要依据企业提供的境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的核准证书或文件等材料办理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
A.事前管理B.事中管理C.事后管理D.预期管理【答案】 C7、下列关于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的区别表述错误的是()。
1. 分析找出试题中经济问题的关键量。
2. 建立条件之间的联系,列出等量关系式。
3. 用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4. 利用分数应该题的方法进行解题一、经济问题主要相关公式:=+售价成本利润,100%100%-=⨯=⨯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成本; 1=⨯+售价成本(利润率),1=+售价成本利润率 其它常用等量关系:售价=成本×(1+利润的百分数);成本=卖价÷(1+利润的百分数);本金:储蓄的金额;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利息=本金×利率×期数;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1+增值税税率);二、经济问题的一般题型(1)直接与利润相关的问题:直接与利润相关的问题,无非是找成本与销售价格的差价。
(2)与利润无直接联系,但是涉及价格变动的问题:涉及价格变动,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利润的问题,但是最终还是转化成(1)的情况。
知识点拨教学目标6-2-2经济问题三、解题主要方法1.抓不变量(一般情况下成本是不变量);2.列方程解应用题.【例 1】 某商店从阳光皮具厂以每个80元的价格购进了60个皮箱,这些皮箱共卖了6300元。
这个商店从这60个皮箱上共获得多少利润?【解析】 6300-60×80=1500(元)【例 2】 李师傅以1元钱3个苹果的价格买进苹果若干个,以1元钱2个苹果的价格将这些苹果卖出,卖出一半后,因为苹果降价只能以2元钱7个苹果的价格将剩下的苹果卖出.不过最后他不仅赚了24元钱,还剩下了1个苹果,那么他买了多少个苹果?【解析】 经济问题都是和成本、利润相关的,所以只要分别考虑前后的利润即可.1元钱3个苹果,也就是一个苹果13元;1元钱2个苹果,也就是一个苹果12元;卖出一半后,苹果降价只能以2元钱7个苹果的价格卖出,也就是每个27元. 在前一半的每个苹果可以挣111236-=(元),而后一半的每个苹果亏1213721-=(元).假设后一半也全卖完了,即剩下的1个苹果统一按亏的价卖得27元,就会共赚取2247元钱. 如果从前、后两半中各取一个苹果,合在一起销售,这样可赚得11562142-=(元),所以每一半苹果有2524204742÷=个,那么苹果总数为2042408⨯=个.【巩固】 某商品价格因市场变化而降价,当初按盈利27%定价,卖出时如果比原价便宜4元,则仍可赚钱25%,求原价是多少元?【解析】 根据量率对应得到成本为:()427%25%200÷-=,当初利润为:20027%54⨯=(元)所以原价为:20054254+=(元)【例 3】 (2008年清华附中考题)王老板以2元/个的成本买入菠萝若干个,按照定价卖出了全部菠萝的45后,被迫降价为:5个菠萝只卖2元,直至卖完剩下的菠萝,最后一算,发现居然不亏也不赚,那么王老板一开始卖出菠萝的定价为 元/个.【解析】 降价后5个菠萝卖2元,相当于每个菠萝卖0.4元,则降价后每个菠萝亏20.4 1.6-=元,由于最例题精讲后不亏也不赚,所以开始按定价卖出的菠萝赚得的与降价后亏损的相等,而开始按定价卖出的菠萝的量为降价后卖出的菠萝的4倍,所以按定价卖出的菠萝每个菠萝赚:1.640.4÷=元,开始的定价为:20.4 2.4+=元.【例 4】 (难度等级 ※※※)某人在某国用5元钱买了两块鸡腿和一瓶啤酒,当物价上涨20%后,5元钱恰好可买一块鸡腿和一瓶啤酒,当物价又上涨20%,这5元钱能否够买一瓶啤酒?【解析】 方法一:以原来鸡腿和啤酒的价格为基准,所以可列下面的式子:两块鸡腿+一瓶啤酒=5元(一块鸡腿+一瓶啤酒)×(1+20%)=5元;1瓶啤酒=4块鸡腿,所以原来一瓶啤酒要20/6元。
物价上涨两次20%以后,啤酒的价格为:20/6×(1+20%)(1+20%)=4.8元。
所以还能买到一瓶啤酒。
方法二:物价上涨20%后,如果钱也增加20%,那么就仍然可买两块鸡腿和一瓶啤酒。
两块鸡腿 + 一瓶啤酒=6元。
但是现在一块鸡腿+一瓶啤酒=5元,则一块鸡腿=1元。
一瓶啤酒=4元。
再上涨20%以后,一瓶啤酒为:4×(1+20%)=4.8元。
【巩固】 某商品按每个5元的利润卖出4个的钱数,与按每个20元的利润卖出3个的钱数一样多,这种商品每个成本是多少元?【解析】 方法一:根据题意存在下面的关系(5元+成本)×4=(20元+成本)×3,经过倒退可以列式子为:()()203544340⨯-⨯÷-=(元),所以成本为40元方法二:成本不变,每件利润多20515-=(元),3件多15345⨯=(元),多与少恰好相等,少卖1个少45元,原价利润5元+成本,成本为45540-=(元)。
【巩固】 (难度等级 ※※※※※)某人以每3只16分的价格购进一批桔子。
随后又以每4只21分的价格购进数量是前一批2倍的桔子,若他想赚取全部投资20%的盈利,则应以每3只多少分的标价出售?【解析】 可以设第一次购进12(是3、4的最小公倍数)子,第二次购进24子,其投资为:16×(12÷3)+21×(24÷4)=190(分)若想获利20%,应该售价为()()190120%1224319⨯+÷+÷=⎡⎤⎣⎦【例 5】 一千克商品随季节变化降价出售,如果按现价降价10%,仍可获利180元,如果降价20%就要亏损240元,这种商品的进价是多少元?【解析】 根据盈亏问题可得现价为:()()18024020%10%4200+÷-=,所以成本为:()110%42001803600-⨯-= (元)【巩固】 (2008年实验中学考题)某种商品按定价卖出可得利润960元,若按定价的80%出售,则亏损832元.问:商品的购入价是________元.【解析】 该商品的定价为:(832960)(180%)8960+÷-=(元),则购入价为:89609608000-=(元).【巩固】 一千克商品按20%的利润定价,然后又按8折售出,结果亏损了64元,这千克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解析】 ()641120%80%1600÷-+⨯=⎡⎤⎣⎦(元)【例 6】 (2008年第六届“希望杯”一试六年级)春节期间,原价100元/件的某商品按以下两种方式促销:第一种方式:减价20元后再打八折;第二种方式:打八折后再减价20元.那么,能使消费者少花钱的方式是第 种。
【解析】 方法一:设原价是a 元,第一种促销价为()0.8200.816a a -=-(元),第二种促销价为(0.820)a -元,由于0.8160.820a a ->-,所以少花钱的方式是第二种.方法二:第一种促销价格为()100200.864-⨯=,第二种促销价格为1000.82060⨯-=(元),所以选第二种。
【巩固】 甲、乙两店都经营同样的某种商品,甲店先涨价10%后,又降价10%;乙店先涨价15%后,又降价15%。
此时,哪个店的售价高些?【解析】 甲店原价:()()110%110%99%+⨯-=;对于乙店原价为:()()115%115%97.75%+⨯-= ,所以甲店售价更高些。
【巩固】 (2008年清华附中考题)某种皮衣定价是1150元,以8折售出仍可以盈利15%,某顾客再在8折的基础上要求再让利150元,如果真是这样,商店是盈利还是亏损?【解析】 该皮衣的成本为:()11500.8115%800⨯÷+=元,在8折的基础上再让利150元为:11500.8150770⨯-=元,所以商店会亏损30元.【例 7】 (难度等级 ※※※※)一件衣服,第一天按原价出售,没人来买,第二天降价20%出售,仍无人问津,第三天再降价24元,终于售出。
已知售出价格恰是原价的56%,这件衣服还盈利20元,那么衣服的成本价多少钱?【解析】 我们知道从第二天起开始降价,先降价20%然后又降价24元,最终是按原价的56%出售的,所以一共降价44%,因而第三天降价24%。
24÷24%=100元。
原价为100元。
因为按原价的56%出售后,还盈利20元,所以100×56%-20=36元。
所以成本价为:36元。
【例 8】 (难度等级 ※)某公司股票当年下跌20%,第二年上涨多少才能保持原值?【解析】 本题需要了解股票下跌和上涨之间的关系,因为上涨值未知,所以可设某公司股票为1,第二年上涨x 才能保持原值,则可列方程为:(1-20%)×(1+x )=1,所以x =25%,则第二年应该上涨25%才能保持原值.【巩固】 (难度等级 ※※※)某商按定价的80%(八折)出售,仍能获得20%的利润,定价时期望的利润百分数是多少?【解析】 设定价时“1”,卖价是定价的80%,就是0.8.因为获得20%的利润,卖价是成本乘以(1+20%),即1.2倍,所以成本是定价的28 1.23÷=,定价的期望利润的百分数是22150%33⎛⎫-÷= ⎪⎝⎭【例 9】 有一种商品,甲店进货价比乙店进货价便宜10%.甲店按20%的利润来定价,乙店按15%的利润来定价,甲店的定价比乙店的定价便宜11.2元.甲店的进货价是多少元?【解析】 因为甲店进货价比乙店进货价便宜10%,所以甲店进货价是乙店的90%.设乙店的进货价为x 元,则甲店的进货价为90%x 元.由题意可知,甲店的定价为()90%120%x ⨯+元,乙店的定价为()115%x ⨯+元,而最终甲店的定价比乙店的定价便宜11.2元,由此可列方程:()()115%90%120%11.2x x ⨯+-⨯+=.解得160x =(元),那么甲店的进货价为16090%144⨯=(元).【巩固】 某商店进了一批笔记本,按30%的利润定价.当售出这批笔记本的80%后,为了尽早销完,商店把这批笔记本按定价的一半出售.问销完后商店实际获得的利润百分数是多少?【解析】 设这批笔记本的成本是“1”.因此定价是()1130% 1.3⨯+=.其中80%的卖价是1.380%⨯,20%的卖价是1.3220%÷⨯.因此全部卖价是1.380% 1.3220% 1.17⨯+÷⨯=.实际获得利润的百分数是1.1710.1717%-==.【例 10】 (2008年清华附中考题)某书店购回甲、乙两种定价相同的书,其中甲种书占35,需按定价的78%付款给批发商,乙种书按定价的82%付款给批发商,请算算,书店按定价销售完这两种书后获利的百分率是多少?【解析】 设甲、乙两种书的定价为a ,甲、乙两种书的总量为b ,则甲种书数量为35b ,乙种书数量为25b ,则书店购买甲、乙两种书的成本为:3278%82%0.79655a b a b ab ⨯⨯+⨯⨯=,而销售所得为ab ,所以获利的百分率为:()0.7960.796100%26%ab ab ab -÷⨯=.【例 11】 某家商店决定将一批苹果的价格降到原价的70%卖出,这样所得利润就只有原计划的13.已知这批苹果的进价是每千克6元6角,原计划可获利润2700元,那么这批苹果共有多少千克?【解析】 原价的30%相当于原利润的23,所以原利润相当于原价的230%45%3÷=,则原价与原利润的比值为20:9,因此原利润为每千克96.6 5.4209⨯=-元;又原计划获利2700元,则这批苹果共有2700 5.4500÷=千克.【巩固】 某商家决定将一批苹果的价格提高20%,这时所得的利润就是原来的两倍.已知这批苹果的进价是每千克6元,按原计划可获利润1200元,那么这批苹果共有多少千克?【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原价的20%就等于原来的利润,所以原价和原利润的比值为1:20%5:1=,利润为每千克16 1.551⨯=-元,所以这批苹果一共有1200 1.5800÷=千克.【巩固】 (2008年实验中学考题)2008年1月,我国南方普降大雪,受灾严重.李先生拿出积蓄捐给两个受灾严重的地区,随着事态的发展,李先生决定追加捐赠资金.如果两地捐赠资金分别增加10%和5%,则总捐资额增加8%;如果两地捐赠资金分别增加15%和10%,则总捐资额增加13万元.李先生第一次捐赠了多少万元?【解析】 两地捐赠资金分别增加10%和5%,则总捐资额增加8%,如果再在这个基础上两地各增加第一次捐资的5%,那么两地捐赠资金分别增加到15%和10%,总捐资额增加了8%5%13%+=,恰好对应13万,所以第一次李先生捐资1313%100÷=万.【例 12】 (2008年湖北省“创新杯”六年级二试)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共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