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中化学58个精讲_(11)_卤素
- 格式:doc
- 大小:227.00 KB
- 文档页数:6
卤素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卤素的性质1. 物理性质卤素的物理性质各异,如氟气为浅黄色气体,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溴为红褐色液体,碘为紫黑色晶体,烷为暗紫色晶体。
卤素的沸点和熔点逐渐升高,原子量增大。
2. 化学性质卤素在化学性质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1)卤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化活性逐渐减弱;(2)卤素能与氢形成卤化氢,如氟与氢结合为氢氟酸、氯可与氢结合为盐酸,溴合氢结合为溴化氢,碘与氢结合为碘化氢;(3)卤素与金属反应,形成卤化物,如氟与钠反应形成氟化钠,氯与钾反应形成氯化钾,溴与钙反应形成溴化钙,碘与铝反应形成碘化铝。
3. 卤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卤素可以表现出比较复杂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例如,氟气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氟酸和氧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电子;溴与水反应生成溴化氢和氧气。
二、卤素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1. 卤素在医疗和药物工业中的应用卤素及其化合物在医疗和药物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碘和氯制成的药物可用于消毒和杀菌;氟化合物可用于制作药物和牙膏等。
2. 卤素在农业中的应用卤素及其化合物在农业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镁可用于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氯气可制成杀虫剂和杀菌剂。
3. 卤素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卤素及其化合物在化工生产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氯和氯化物可用于橡胶生产、塑料制造和合成纤维等;氟和氟化物可用于制作冷冻剂和高分子化合物。
三、卤素的环境影响1. 卤素对环境的影响卤素及其化合物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氯氟烃类气体和氟化物等对臭氧层和温室气体的破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氯化物和碘化物等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2. 卤素的环境保护为了减少卤素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加强卤素的环境保护工作,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处理和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卤素元素的发现及历史1. 卤素元素的发现卤素元素的发现可追溯到古代。
人类在早期,就发现了一些卤素原素。
比如,古埃及人用氯化钠制成各种药品,古希腊人发现了碘元素。
化学高三卤素知识点卤素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组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和砹(At)。
这些元素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和特点,下面将介绍卤素的主要知识点。
1. 卤素的性质:卤素通常以气体或液体形式存在,在常温下仅有碘是固体。
它们具有强烈的颜色,例如氯气呈黄绿色,溴呈红褐色。
卤素的密度较大,溶解性也较好。
2. 卤素的电子结构:卤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17族,具有7个价电子。
由于其电子结构中的一个最外层能级不满,卤素具有强烈的化学反应性。
3. 卤素的化合价:卤素的化合价通常为-1。
它们很容易与金属产生离子化合物,例如氯化钠(NaCl)和溴化钾(KBr)。
此外,卤素也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例如二氧化氯(Cl2O)和四碘化碳(CI4)。
4. 卤素的氧化性:卤素具有不同的氧化性。
在卤素族中,氟的氧化性最强,能氧化其他卤素和很多其他元素。
溴和碘的氧化性较弱,砹的氧化性几乎没有。
5. 卤素的还原性:卤素的还原性依次递增,由氟至砹。
这意味着在卤素族中,氟能被其他卤素还原,而砹则可以被其他卤素还原。
6. 卤素的酸性:卤素气体在水中溶解后会形成酸性溶液。
其中氟酸(HF)是比较强酸,而氯酸(HClO3)、溴酸(HBrO3)和碘酸(HIO3)则呈中强酸性。
7. 卤素的应用:卤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氯用于消毒和漂白,氟被广泛用于制造冰箱和空调中的制冷剂,溴应用于药物和摄影工业,碘用于防腐剂和医药领域,砹则被用作放射疗法的一种。
除了以上列举的知识点,卤素还有许多其他的特性和应用。
它们在化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化学高三卤素知识点包括卤素的性质、电子结构、化合价、氧化性、还原性、酸性以及应用等内容。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卤素元素的特性和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卤素第一节卤素一、卤素的通性周期表第ⅦA族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五种元素,统称卤素。
其中砹(At)为放射性元素,高中阶段不要求掌握。
1、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均为7个,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在各周期中原子半径均最小)。
最外层电子排布依次是2s22p5、3s23p5、(3d10)4s24p5、(4d10)5s25p5。
2、元素性质:均为活泼非金属,最低价-1,最高价+7(F除外,一般不显正价)。
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和半径的增大,原子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3、单质性质特殊性:Br2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液态易挥发且有毒性,通常情况下用水封来保存。
I2易升华,遇淀粉变蓝,能硫代硫酸钠反应,用于中和滴定,两者均易溶于有机溶剂(苯,四氯化碳等)中,氟元素无正价。
二、氯气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氯气的性质氯气能与H2反应,与绝大多数的金属反应,与非金属反应,并能与多种非金属直接化合如(S、P),与水反应,与碱反应,与其他卤化物反应,与其他还原剂反应,与有机物反应。
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能与铁发生反应,所以工业上常把干燥的液氯储存在刚瓶中。
(2011年上海高考第9题)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4.969×75.77%+36.966×24.23% =35.453中(C)A.75.77%表示35Cl的质量分数B.24.23%表示35Cl的丰度C.35. 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36.966表示37Cl的质量数2、次氯酸(1)强氧化性a 能氧化S2-、Fe3+、SO32+等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b 能使有机色素分子氧化而变成无色物质。
c 具有杀菌消毒能力。
(2)弱酸性与碳酸比较电离能力有如下关系:H2CO3>HClO>HCO3-,请分析下列反应:少量二氧化碳通入NaClO溶液中:NaClO + CO2+ H2O = NaHCO3+ HClO 氯气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Cl2 + NaHCO3 = NaCl + CO2↑+ HClO(3)见光易分解2HClO 2HCl + O2↑(2004年上海高考第6题)下列物质中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A.NaHCO3B.HNO3C.AgID.HClO答案:A(2009年上海高考第17题)根据右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3(HCO )(ClO )(OH )c c c --->>B .3(ClO )(HCO )(H )c c c --+>>C .323(HClO)(ClO )(HCO )(H CO )c c c c --+=+D .+3(Na )(H )(HCO )(ClO )(OH )c c c c c +---+=++答案:A3、漂白粉的成分(CaCl 2和Ca (ClO )2的混合物) (2001年上海高考第1题)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A.Ca(OH)2B.Ca(ClO)2C.CaCl 2D.CaCO 3 答案:B4、氯气的制备(1)实验室制备法:实验室常用强氧化剂如MnO 2、KMnO 4、KClO 3等氧化浓盐酸来制备Cl 24HCl(浓) + MnO 2MnCl 2 + Cl 2O除杂质:盛食盐水或水的洗瓶除去HCl 干燥:盛浓硫酸的洗瓶除去水蒸气检验:Cl 2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在瓶口检验,如果试纸变蓝,即说明Cl 2已收集满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尾气处理:多余的Cl 2通入NaOH 溶液中例: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含有Cl 2,可采用的方法是() A 、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 、用干燥有色的布条 C 、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答案:B例:实验室用20mL 10mol/L 的浓盐酸与足量的8.7g MnO 2反应制取氯气,请问所得氯气的物质的量为()A 、0.05molB 、<0.05molC 、0.1molD 、无法判断 答案:B(2)工业制法: 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 + 2H 2O通电2NaOH + Cl 2反应原理:阳极:2Cl - - 2eCl 2阴极:2H + + 2e H 2总反应式:2NaCl + 2H 2O 2NaOH + Cl 通电产品:阳极:Cl 2 阴极:NaOH 和H 2(2005年全国高考第11题)关于电解NaCl 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 .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人KI 溶液,溶液呈棕色C .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人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 .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落液呈中性 答案:B电解熔融的氯化钠:2NaCl(熔融)25、液氯和氯水:液氯为纯净物,由Cl 2组成,性质与氯气相同。
卤素(VII A族)元素卤族元素简称卤素,包含F、Cl、Br、I、At等元素。
At和F因性质特殊通卤素的性质○1卤素能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酒精、苯、四氯化碳、丙酮等)。
此性质常用作萃取。
○2与氢气反应F2+H2(冷暗处反应,爆炸)Cl2+H(光照混合的气体发生爆炸(光爆反应);点燃则安静的燃烧,呈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色酸雾。
)Br2+H(反应较慢)I2+H2(反应慢,反应产物不稳定,易分解)反应产物HX为无色刺激气体,极易溶于水,生成氢卤酸。
酸性:HI>HBr>HCl,此三者皆为强酸,HF为弱酸。
○3单质氧化性F2>Cl2>Br2>I2○4离子还原性F-<Cl-<Br-<I-○5卤素和水发生反应:2F2+2H2O=4HF+O2+H2HCl+HClOCl+2H2BrI2与水不反应○6氧化性较强的卤素单质能将溶液中的氧化性较弱的卤素离子置换成单质,例如:Cl2+2KI=2KCl+I2(通常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氯气)○7卤化银均为不溶物AgCl 白色AgBr 浅黄色AgI黄色卤素由上至下电子层数不断增多,原子核吸引电子能力减弱(尽管质子数不断增多,但电子野增加使质子对最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
)氯气Cl2①大多数金属单质能直接于Cl2化合,并且金属氧化为高价的氯化物。
2Na+Cl(白烟)Cu+Cl2(棕黄色的烟)2Fe+3Cl3(棕褐色的烟)②与非金属化合2P+3Cl3(l)2P+5Cl5(S)H2+Cl2+H2③与水反应Cl④与碱反应Cl2+2NaOH2O3Cl23+3H2O⑤与氨气反应:3Cl2+8NH3=N2+6NH4Cl,其中OR部分:3Cl2+2NH3=N2+6HCl⑥与还原性盐:6FeBr2+3Cl2(少量)=2FeCl3+4FeBr32FeBr2+3Cl2(足量)=2FeCl3+2Br2Na2S+Cl2=2NaCl+S↓⑦氧化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⑧与CH4反应与CH2=CH2反应⑨关于Cl的含氧酸1.HClO4(高氯酸):是最强的无机酸2.HClO(次氯酸):Cl2与H2O反应生成HClO与HCl,其中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来杀菌消毒、漂白。
高中化学卤素知识点
化学是在分子层面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卤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卤素知识点(一)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说明:
(1)实验室里,通常在盛溴的试剂瓶中加水(即“水封”),以减少溴的挥发.
(2)固态物质不经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升华是一种物理变化.利用碘易升华的性质,可用来分离、提纯单质碘.
(3)Br2、I2较难溶于水而易溶于如汽油、苯、四氯化碳、酒精等有机溶剂中.医疗上用的碘酒,就是碘(溶质)的酒精(溶剂)溶液.利用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可将Br2、I2从溴水、碘水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叫做萃取).
高中化学卤素知识点(二)
氯气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氯气为黄绿色气体.加压或降温后液化为液氯,进一步加压或降温则变成固态氯.
(2)常温下,氯气可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2体积氯气).
(3)氯气有毒并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少量会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则会中毒死亡.因此,实验室闻氯气气味的正确方法为: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高中化学卤素知识点(三)
与氢气反应. H2 + Cl22HCl
①在不同的条件下,H2与C12均可发生反应,但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的现象也不同.点燃时,纯净的H2能在C1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并有小液滴出现;在强光照射下,H2与C12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②物质的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
反应,都属于燃烧.如金属铜、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等.
③“雾”是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物质;“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物质.要注意“雾”与“烟”的区别.。
2009年高考知识点精讲卤素一.氯气(一)、氯的原子结构、物理性质黄绿色、易液化、比空气重,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液化成液氯(—34.6℃液化,—101℃固化),能溶于水的气体,液氯(或氯气)是纯净物,液氯用钢瓶盛装运输(二)、氯气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Cl2与绝大多数金属能反应(除极少数Pt、Au),且变价金属(如Fe)一般能氧化到最高价Cl2+2 Na 2Na Cl 黄光,白烟3Cl2+2Fe2FeCl3 棕褐色的烟Cl2+Cu Cu Cl2 棕黄色的烟Cl2 + H22HCl3Cl2+2 P 2PCl3 形成白雾Cl2 + PCl3PCl5 形成白烟其中PCl3具有重要用途——生产农药敌百虫. PCl3、PCl5均能水解PCl3+3H2O=H3PO3+3HClPCl5+4H2O=H3PO4+5HCl白色烟雾Si+2Cl2高温SiCl4——工业制单晶硅(高纯硅)的重要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HClO2HClO2HCl+O 2↑氯水的多样性和多重性(1)、成分的多样性新制的氯水呈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在氯水中存在三个平衡:①Cl2+H2O == HCl +HClO②HClO== H+ + ClO- ③H2O== H+ + OH-分子:Cl2、HClO、H2O离子:H+、Cl-、ClO-、OH-分解(2)、化学性质的多重性①表现Cl2的性质②表现Cl-的性质③表现H+的性质④表现HClO 的性质有酸性、强氧化性、能漂白、消毒、光照时HClO久置氯水变为稀盐酸(氯水避光保存或现用现配)次氯酸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褪色,可用作漂白剂。
[实验1-7]取干燥的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各一条,放在图1-9所示的装置里,观察发生的现象。
可以看到湿润的布条褪了色,干燥的布条却没有褪色。
可见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
4.氯气跟碱的反应Cl 2+2NaOH===NaCl+NaClO+H 2O 主要用来吸收多余Cl 2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工业用来制取漂白粉.思考:a 、工业上为什么用Cl 2来制取漂白粉?b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效成分是什么?其漂白原理是什么?工业上就用氯气和消石灰制成漂白粉,漂白粉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它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卤素1.复习重点1.卤素单质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主要差异及递变规律;2.卤族元素的化合物性质的递变性;3.卤化银的性质、用途及碘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重点考查卤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2.难点聚焦1.卤族元素卤族元素包括:F、Cl、Br、I、At。
它们的原子最外电子层都有7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都具有强氧化性。
由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因此它们的性质也存在着差异。
(1)相似性①与金属反应:2Fe+3Br2=2FeBr3,Fe+I2=FeI2②与非金属反应:H2+F2=2HF,2P+3Br2=2PBr3③与水反应:H2O+Br2=HBr+HBrO(程度更小);2F2+2H2O=4HF+O2↑(剧烈、完全)④与碱反应:2NaOH+Br2=NaBr+NaBrO+H2O;2NaOH+I2=NaI+NaIO+H2O(注:也可生成NaI和NaIO3)(2) 相异性(变化规律)注意点:①F2的氧化性特别强,因此F-的还原性特别弱。
②Br-、I- 都有较强的还原性,都能被浓H2SO4和HNO3氧化,因此用NaBr和浓H2SO4反应制HBr时,其中含有Br2蒸气和SO2气体,应用浓H3PO4代替浓H2SO4制HBr。
用浓H2SO4几乎不能制取HI,所以必须用浓H3PO4和KI等反应制HI。
③HX都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2.两类置换反应(1)金属间的置换: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
Fe+CuSO4=FeSO4+Cu反应意义:①说明金属活动性强弱;②制备金属。
(2) 非金属间的置换:活泼非金属置换不活泼非金属。
2NaBr+Cl2=2NaCl+Br2;2KI+Br2=2KBr+I2;2F2+2H2O=4HF+O2↑意义:①比较非金属单质活泼性强弱;②制备非金属单质。
溴和碘在水中溶解性均很弱,而在某些有机溶剂中(如:苯、汽油、四氯化碳)则易溶。
注:溶液的颜色与浓稀有关,浓溶液颜色深,稀溶液颜色浅,如饱和溴水为红棕色,而很稀的溴水则为浅黄色。
4.萃取(1)原理: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2)操作步骤:①混合振荡,②静置分层,③分液。
使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
(3)注意点:①萃取剂必须具备两点:a.与溶剂不相溶,b.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较大。
注:酒精易溶于水不能做水溶液萃取剂,苯和汽油比水轻,CCl4比水重。
②萃取常在分液漏斗中进行,分液是萃取操作中的一个步骤。
③ 分液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下层液体从漏斗颈放出,当下层液体刚好放完时要立即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5.氟化氢性质①有剧毒的无色气体,极易溶于水。
氢氟酸为弱酸(其它氢卤酸均为强酸)。
②与SiO 2反应:SiO 2+4HF=SiF 4↑+2H 2O 注: 此反应为HF 的特性, 换成HCl 则与SiO 2不反应。
氢氟酸能腐蚀玻璃,用于玻璃刻字。
氢氟酸应保存在铅制容器或塑料容器中。
(2)制法 CaF 2+H 2SO 4(浓)=2HF↑+CaSO 4 此反应不能在玻璃器皿中进行,为什么?CaF 2是萤石的主要成分,它不溶于水,是氟元素的重要资源。
6.卤化银除AgF 外, 其它卤化银均不溶于水和稀HNO 3,是检验X-的原理。
Ag ++Cl -=AgCl↓(白色);Ag ++Br -=AgBr↓(浅黄色);Ag ++I-=AgI↓(黄色)注意点:①3Ag ++PO43-=Ag3PO4 (黄色)。
但Ag 3PO 4溶于HNO 3:Ag 3PO 4+2H +=3Ag++H 2PO 4-②AgX(除AgF) 见光易分解成银和卤素单质。
AgBr 和AgI 可做感光材料或变色镜。
反应及现象为:2AgCl = 2Ag+Cl 2;2AgBr = 2Ag+Br 2;2AgI = 2Ag+I 2 固体逐渐变成黑色,这是单质银的小颗粒。
1.卤素单质在不同的溶剂中分别呈什么颜色?Cl 2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它在水中和有机溶剂中均呈黄绿色,与气态颜色相近。
Br 2、I 2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所以它们在水中颜色较在有机溶剂中的颜色浅。
具体为:3.例题精讲【例1】在100mL 含等物质的量HBr 和H 2SO 3的溶液里通入0.01molCl 2,有一半Br -变为Br 2。
原溶液中HBr 和H 2SO 3的浓度都等于 ( )A.0.0075mol/LB.0.0018mol/LC.0.075mol/LD.0.08mol/L【解析】解此题时首先要明确:H 2SO 3的还原性比Br -强,氯气先氧化H 2SO 3,再氧化Br -,设原溶液中HBr 和H 2SO 3的浓度都为x ,则:201.021.0211.0⨯=⨯⨯+⨯⨯x x ,x =0.08mol/L 。
【答案】D【评析】卤素单质(氯、溴、碘)能和SO 2在水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X 2+SO 2+2H 2O=HX+H 2SO 4,由方程式可知氧化性X 2>SO 2(H 2SO 3)。
【关键词】卤族元素/氧族元素【例2】双球洗气管是一种多用途仪器,常用于去除杂质、气体干燥、气体吸收(能防止倒吸)等实验操作。
右图是用水吸收下列某气体时的情形,根据下面附表判断由左方进入的被吸收气体是 ( )A.Cl 2B.HClC.H 2SD.CO 2附:四种气体的溶解度表(室温下)。
【解析】左侧洗气管气压降低,出现如图所示情形。
【答案】B【评析】一定要从原理上分析实验现象的可能性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关键词】卤族元素/氧族元素/碳族元素【例3】漂白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变质失效,请回答:存放环境中①有水蒸气无二氧化碳②有二氧化碳无水蒸气,哪种情况下漂白粉更易变质?为什么?【解析】漂白粉变质的原因是()2ClO Ca 2Cl HClO −−→−−→−光照↑。
【答案】①有水蒸气无二氧化碳易变质。
因为在②所说的环境中,即使有二氧化碳,由于没有水份参加,二氧化碳与漂白粉仍然不会发生反应;但在有水蒸气存在的情况下,即使没有二氧化碳,也会由于漂白粉中Ca(ClO)2的水解而使漂白粉变质。
【评析】在最后总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和比较,这样所学的知识就系统化,条理化,有理于提高解题能力。
这里涉及了盐类水解的知识,有一定的跨度,学生不容易得到正确的解释。
【关键词】卤族元素/电解质溶液【例4】AgF 易溶于水,AgCl 、AgBr 、AgI 都具有感光性,在光照条件下容易发生分解。
现将5mLAg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的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碱金属盐混合,恰好完全反应。
待卤化物沉淀后过滤,并在200W 灯泡下烘干,得到固体物质0.01297g 。
(1)试分析溶液中析出的沉淀是不是卤化银?(2)试通过计算确定溶液中析出的沉淀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并写出它的化学式。
【解析】(1)不可能。
若为AgX ,其物质的量为:mol L mol L 411051.0005.0--⨯=⋅⨯。
光照,AgX 分解生成Ag 的质量为:g g mol g mol 221410297.1104.5108105----⨯>⨯=⋅⨯⨯。
故沉淀不可能为卤化银。
(2)沉淀应为碱金属阳离子与银盐溶液中的阴离子结合而生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4.25105297.14=⨯÷-碱金属只能为Li 。
其化学式故为LiF 。
【答案】(1)不是 (2)LiF【评析】此题的焦点是沉淀物为何物。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多数会认为是卤化银。
这样就陷入思维的误区。
此题为此在设问时分为两步,引导学生从两个层面上去分析求解。
【关键词】卤族元素/碱金属元素【例5】已知Cl -和Ag +反应生成AgCl ,每次新生成的AgCl 中又有10%见光分解成单质银和氯气,氯气又可在水溶液中岐化成HClO 3(为强酸)和HCl 。
而这样生成的Cl -又与剩余的Ag +作用生成沉淀,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最终。
现有含1.1molNaCl 的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AgNO 3,求最终能生成多少克难溶物(AgCl 和Ag )?若最后溶液体积为1L ,求溶液中H +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解析】本题涉及三个化反应:Ag ++Cl -=AgCl ↓,2AgCl 光照===2Ag+Cl 2;3Cl 2+3H 2O=6H ++ClO 3-+5Cl -, 若有①60Ag ++60Cl -=60AgCl ,则应有②6AgCl 光照===6Ag+3Cl 2,③3Cl 2+3H 2O=ClO 3-+5Cl -+6H +,消去循环量,可运用总反应式求解,①+②+③得:60Ag ++55Cl -+3H 2O=54AgCl ↓+6Ag ↓+ClO 3-+6H +。
据此易得:c H mol L mol L ()../+=⨯=116551012;难溶物AgCl 和Ag 的质量为:65511108545511143516794⨯⨯+⨯⨯=./../..mol g mol mol g mol g 【答案】167.94g 0.12mol/L【评析】本题还可以运用数学上的等比数列法求解。
【关键词】卤族元素(【例6】现有某纯净气体A ,取标准状况下体积均为2.24L 的两份样品,一份与过量的O 2混合,燃烧后无固体物质生成,气体生成物均被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得到13.90g 沉淀。
另一份在标准状况下与一定质量的SO 2气体混合(A 不与SO 2反应),测得混合气体对H 2的相对密度为20。
试推测A 是什么?并写出A 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
【解析】①M =20×2=40,故M A <40;②A 气体为0.1mol ,若生成的气体为CO 2,则生成CaCO 3的沉淀质量应为10g ,20g ……显然与题意不符; ③若生成气体为SO 2,生成CaSO 3,其质量应为12g ,24g ……显然也与题目不相符;④若既生成CaCO 3沉淀又生成CaSO 3沉淀,是否可行呢?也不行,因为A 中若含C 、S 两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已大于40;⑤只能从Ca 2+相应的难溶性盐进行思维发散:有CaF 2、CaSiO 3、Ca 3(PO 4)2等;⑥思维辐合:CaSiO3、Ca3(PO4)2与题意不符,因为在燃烧时硅、磷变成了固体氧化物;⑦只含F是不行的;⑧很可能既含有C、又含有F的F卤代烃,且都只有一个原子(因受相对分子质量的制约);⑨代入求算,生成的沉淀恰好为13.90g;⑩最后确定A的分子式为CH3F。
【答案】A为CH3F 完全燃烧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CH3F+3O2−−→−点燃2CO2+2H2O+2HF【评析】此题属于推理计算题,我们只要选择问题的切入点,由表及里地分析、推理就不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