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古诗词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4
期末复习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理解性默写(一)《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阻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古诗词阅读专练<<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1 ~2题。
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水湘水之地(今湖南一带) ,诗人则北向京城长安。
B.前两句中,诗人用牵人衣襟的柳条、惹人愁绪的杨花,营造了离别的背景,加重了离愁。
C.诗中的“愁"是诗人自身的哀愁,包含着与好友分离的不舍,漫漫旅程的孤寂,以及漂泊天涯的忧虑。
D.结句以两个“向”字说出诗人与友人彼此分往南北而去,将越来越远,不言情而深情悠然。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三句写景,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风笛等一系列物象,烘托离别的氛围,反映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B.短短的四句中,诗人用了两个“江”字,两个“杨”字,两个“向”字,这种有意的重复,有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
C.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转到离亭别宴,侧而抒写离别情景。
D.末句看似直白的道别语,而用在结尾,则产生了一种情意悠长、涵泳不尽的效果,令读者感到余音裊裊。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3 ~4题。
从军行○1[唐]骆宾王平生一顾重○2,意气溢三军。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不求生入塞○3,唯当死报君。
[注释]①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
②顾:受人举荐或知遇。
重:看重。
③“不求”句:典出班趣《上书求代》“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3.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写诗人经人举荐,得以从军,感到意气风发。
B.三、四两句写敌军雄壮的军容:戈矛林立,在阳光下反照生辉;剑光闪烁,与满天繁星相辉映。
C.五、六两句以拉满弓弦、马践胡尘写想象中征战沙场、踏平顽敌的战斗场面。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古诗文默写、文言文解释、修改病句、仿写句子(古诗文默)一、直接性默写。
1、树木丛生,。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3、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4、几处早莺争暖树,。
乱花渐欲迷人眼,。
5、,。
小园香径独徘徊。
6、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7、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8、绿树村边合,。
9、曲径通幽处,。
山光悦鸟性,。
10、杨花落尽子规啼,。
我寄愁心与明月,。
11、何当共剪西窗烛,。
12、,夜泊秦淮近酒家。
13、正入万山圈子里,。
14、常记溪亭日暮,。
15、问渠那得清如许?。
二、理解性默写。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表示在生活中,我们要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
2、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诗句是:。
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并透露出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5、杜牧的《泊秦淮》一诗中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6、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表达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7、曹操的《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满怀壮志的情感的诗句是:。
8、朱熹的《观书有感》中说明只有思想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的哲理的句子是:。
9、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见于诗句:。
10、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
1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的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12、晏殊的《浣溪沙》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13、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体现早春花草茂盛的句子是:。
14、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伫立(zhù lì)荡漾(dàng yàng)酝酿(yùn niàng)B. 酒馔(jiǔ zhuàn)霓虹(ní hóng)慰藉(wèi jiè)C. 炽热(chì rè)震撼(zhèn hàn)嗥叫(háo jiào)D. 颓废(tuí fèi)嘹亮(liáo liàng)倾轧(qīng yà)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早晨,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整个天空都被染成了金黄色。
B. 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有各种各样的书籍,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C. 我非常敬佩那位老师,因为他不仅知识渊博,而且教学方法新颖。
D.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我们仔细思考,然后才能得出结论。
3.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
A. 坚定和动摇B. 喧闹和寂静C. 清澈和浑浊D. 高尚和卑鄙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那位老师的眼睛像明亮的星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B.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声音清脆悦耳。
C. 那位运动员在比赛中奋力拼搏,最终取得了胜利。
D. 那位演员的表演非常生动,仿佛他就是那个角色。
5.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A. 那片树叶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招手。
B. 那朵花儿在阳光下绽放,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C.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声音清脆悦耳。
D. 那位运动员在比赛中奋力拼搏,最终取得了胜利。
6.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排比手法的一项是()。
《峨眉山月歌》-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课内古诗词专项复习(解析版)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面小题。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示例: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碧玉般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2.抒发了作者离乡时的思友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画面描述。
解答此类试题时结合诗句的意思,然后采用恰当的形容词加以修饰即可。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意思是: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清亮月影。
示例:时至夜晚,高峻的峨眉山头挂着半轮秋月,皎洁的月光洒在了平羌江面上,月影静静地倒映在缓缓流动的平羌江水之中,就好像和江水一同向前方流动一般。
2.本题考查诗人感情。
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语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意思是: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这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
江行见月,如见故人。
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
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点出了诗人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B.诗中连续使用了五个地名,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
C.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和对未来的不安自然地流露在诗中。
D.诗歌采用寓情于景的写法,山、月、江水等景致的整合变幻,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
《江南逢李龟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课内古诗词专项复习(解析版)阅读《江南逢李龟年》完成小题。
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诗歌的前两句写过去之盛,为下文作________,后两句写___________,抒发无穷感慨。
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但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却尽寓其中。
2.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答案】1.铺垫现在之衰2.C【分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开头二句虽然是在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
前两句叙事。
为后两句的抒情做铺垫,“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大好风光,没有想到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昔日不再,梦一样的回忆,改变不了眼前的无奈。
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2.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与分析。
注意题干要求的是找出有误的一项。
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落花时节”交代了作者与李龟年再次相遇的时间,“落花”是自然景色,“落花时节”还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
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所以从表达方式上看,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借景抒情,全诗运用映衬对比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专项复习《诗歌鉴赏》含答案诗歌鉴赏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读古诗,要展开想象,描绘诗中情景。
如果要让你想象这首诗的情景,应抓住哪些关键事物?并说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前两句通过写自己强欲登高、无人送酒表现自己的孤独、失落,后两句借对故园菊傍战场开的想象来强化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之情,孤独、愁苦更为深沉。
【详解】本题考查意象和对诗歌内容的赏析。
登高有望远思人的意义,诗中“故园”,表明诗人的思乡之情,此时写于长安被陷之时,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遥怜故园菊”,化用陶渊明的典故,直抒厠臆,运用想象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壁残垣间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的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
诗人抒发了对故园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之心和对平定战乱的渴望。
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下面小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昏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游子看到眼前景动了思乡之情。
B.“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
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的思乡之情。
【答案】2.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3.B【解析】2.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枯藤老树昏鸦”意思是:苍老的树上枯藤缠绕,乌鸦黄昏时纷纷归巢。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属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是:A.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2.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哪首诗的开篇?A. 《静夜思》B. 《望庐山瀑布》C. 《将进酒》D. 《赠汪伦》3. 以下哪句诗不是杜甫的《春望》中的?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二、填空题1. “______,江春入旧年。
”这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
2. “_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
”出自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3. “______,对海而唱。
”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诗句。
三、简答题1. 请简述《静夜思》的主要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
2. 请分析《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的含义。
四、默写题1. 默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2. 默写李白的《静夜思》。
五、赏析题1. 赏析《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
六、作文题1. 以“古诗中的自然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描述你在古诗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
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D二、填空题1. 海日生残夜2. 故人西辞黄鹤楼3. 京口瓜洲一水间三、简答题1. 《静夜思》是李白的一首思乡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静思时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之情。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四、默写题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五、赏析题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初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试题含答案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古诗词阅读。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冷露无声湿桂花”中“冷露”写出中秋月夜的氛围。
(2)“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一问,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诗歌,同答问题。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涨”字用得极其生动,说说妙在哪里。
(2)后两句诗,诗人想象了怎样的情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诗歌鉴赏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今广东一带)后,逃归的途中。
(1)“经冬复历春”中“历”的意思是:________(2)诗歌前两句里的“绝”和“复”反映诗人在贬谪期间怎样的生活状况?(3)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
诗中的“怯”和“不敢” 反映了怎样的心理?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对这首元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枯藤老树昏鸦”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
C.这首曲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
D.“断肠人在天涯”表现了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这首小令,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5.古诗词阅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歌题目“龙标”与诗句“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依序分别指________和________。
(2)诗歌首句以“杨花”“子规”起笔,从全诗看,起到什么样的作用?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古诗词复习题(一)
班别姓名
1、东临碣石,。
2、水何澹澹,。
3、树木丛生,。
4、秋风萧瑟,。
5、日月之行,。
6、星汉灿烂,。
7、,歌以咏志。
8、客路青山外,。
9、潮平两岸阔,。
10、海日生残夜,。
11、乡书何处达?。
12、孤山寺北贾亭西,。
13、几处早莺争暖树,。
14、乱花渐欲迷人眼,。
15、最爱湖东行不足,。
16、明月别枝惊鹊,。
17、稻花香里说丰年,。
18、七八个星天外,。
19、旧时茅店社林边,。
20、枯藤老树昏鸦,。
21、古道西风瘦马,,。
22、神龟虽寿,。
23、,终为土灰。
24、老骥伏枥,。
25、烈士暮年, 26、盈缩之期,。
27、养怡之福,。
28、幸甚至哉,。
29、故人聚鸡黍,。
30、绿树村边合,。
31、开轩面场圃,。
32、待到重阳日,。
33、清晨入古寺, 34、曲径通幽处,
35、山光悦鸟性, 36、万籁此都寂,
37、杨花落尽子规啼, 38、我寄愁心与明月,
39、君问归期未有期, 40、何当共剪西窗烛,
41、烟笼寒水月笼沙, 42、商女不知亡国恨,
43、一曲新词酒一杯。
、
44、、,小园香径独徘徊。
45、莫言下岭便无难, 46、正入万山圈子里,
47、常记溪亭日暮, 48、兴尽晚回舟,
49、争渡,争渡,
50、半亩方塘一鉴开, 51、问渠那得清如许?
52、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描写田园风景的句子是,。
53、《过故人庄》中诗人与朋友把酒闲话的句子是,。
54、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写春到西湖,鸟儿开始活跃的句子是
,。
55、《钱塘湖春行》中写花草生机勃勃的句子是,。
56、《钱塘湖春行》中交代诗人行踪的句子是,。
57、《过故人庄》中表现作者与朋友间融洽的感情及对田园的喜爱的句子是
,
58、《过故人庄》中描绘山村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的句子是,
59、《过故人庄》中表现诗人对田园的喜爱之情的诗句是,
60、《钱塘湖春行》描写西湖莺歌燕舞的景象的诗句是,
61、《钱塘湖春行》表现西湖之春到处充满生机勃勃景象的诗句是,
62、《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雄伟壮阔的诗句是,
63、《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的诗句是
,
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古诗词复习题(二)
1、,以观沧海。
2、,山岛竦峙。
3、,百草丰茂。
4、,洪波涌起。
5、,若出其中。
6、,若出其里。
7、,歌以咏志。
8、,行舟绿水前。
9、,风正一帆悬。
10、,江春入旧年。
11、
?归雁洛阳边。
12、,水面初平云脚低。
13、
,谁家新燕啄春泥。
14、,浅草才能没马蹄。
15、,绿杨阴里白沙堤。
16、,清风半夜鸣蝉。
17、,听取蛙声一片。
18、,两三点雨山前。
19、,路转溪头忽见。
20、,小桥流水人家。
21、,夕阳西下,。
22、,犹有竟时。
23、,终为土灰。
24、,志在千里。
25、,壮心不已。
26、,不但在天。
27、,可得永年。
28、,邀我至田家。
29、,青山郭外斜。
30、,把酒话桑麻。
31、,还来旧菊花。
32、,初日照高林。
33、,禅房花木深。
34、,潭影空人心。
35、,但余钟磬音。
36、,闻道龙标过五溪。
37、,随风直到夜郎西。
38、,巴山夜雨涨秋池。
39、,却话巴山夜雨时。
40、,夜泊秦淮近酒家。
41、,隔江犹唱后庭花。
43、,去年天气旧亭台,。
44、,似曾相识燕归来,。
45、,赚得行人空喜欢。
46、,一山放过一山拦。
47、,沉醉不知归路。
48、,误入藕花深处。
49、,惊起一滩鸥鹭。
50、,天光云影共徘徊。
51、,为有源头活水来。
52、《次北固山下》中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的句子是,
53、《次北固山下》中诗人触景生情,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54、《如梦令》中表现对往事的回忆的句子是,
55、《如梦令》中写回舟迷路的句子是,
56、《西江月》中用互文的方法写景的句子是,
57、《西江月》中表现丰收在望景象的句子是,
58、我们赞扬人到老年仍有雄心壮志,通常引用曹操的《龟虽寿》中的“,。
,”
6.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上层人物不顾国家艰难,只顾吃喝玩乐的语句是:
,。
7.朱熹的《观书有感》中蕴含不断学习新知识,就能达到新境界的语句是:
,。
8.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
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
59、《论语》十则中关于学与思关系的一则是。
60、《次北固山下》一诗的名句是。
61、《钱塘湖春行》一诗的颈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