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精选试卷练习卷(Word版 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657.50 KB
- 文档页数:22
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测试卷(Word 版 含解析)一、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1.有一条横截面积为S 的铜导线,通过的电流为I .已知铜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 ,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 ,电子的电量为e .若认为导线中每个铜原子贡献一个自由电子,则铜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可表示为( ) A .A IMSN ρεB .A I MSN ρεC .A IMSN ρεD .A IM SN ρε【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设铜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导线中自由电子从一端定向移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则导线的长度为:l vt =体积为V Sl Svt ==质量为m vtS ρ=这段导线中自由电子的数目为A A m vtS n N N M Mρ== 在t 时间内这些电子都能通过下一截面,则电流:q neI t t== 代入解得,A vSN eI Mρ=解得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A Mv SN eρ=故A 正确,BCD 错误.2.电流表的内阻是R g =200 Ω,满刻度电流值是I g =500 μA,现欲把这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2.0 V 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 ) A .应并联一个3 800 Ω的电阻 B .应串联一个3 800 Ω的电阻 C .应并联一个0.05 Ω的电阻 D .应串联一个0.05 Ω的电阻【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把电流表改装成2V的电压表需要串联分压电阻,串联电阻阻值为:;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电压表的改装,知道电压表改装原理是解题的关键,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可以解题.3.1916年,斯泰瓦和托尔曼发现,不带电闭合金属圆线圈绕通过圆心且垂直于线圈平面的轴转动,在转速变化时,线圈中会有电流通过。
这一现象可解释为:当线圈转速变化时,由于惯性,自由电子与线圈有相对运动。
取金属线圈为参照物,正离子晶格相对静止,由于惯性影响,可等效为自由电子受到一个沿线圈切线方向的“力”F1,但正离子晶格对自由电子的作用力F2 不允许自由电子无限制地增大速度,F1和F2 会达到平衡,其效果是自由电子相对金属线圈有定向运动。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精选试卷测试卷 (word 版,含解析)一、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1.用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了两个量程不同的大量程电流表1A 、2A ,若把1A 、2A 分别采用并联或串联的方式接入电路,如图所示,则闭合电键后,下列有关电表的示数和电表指针偏转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中的1A 、2A 的示数相同B .图甲中的1A 、2A 的指针偏角相同C .图乙中的1A 、2A 的示数和偏角都不同D .图乙中的1A 、2A 的指针偏角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AB.图甲中的A 1、A 2并联,表头的电压相等,电流相等,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量程不同的电流表读数不同,故A 错误,B 正确;CD.图乙中的A 1、A 2串联,A 1、A 2的示数相同,由于量程不同,内阻不同,电表两端的电压不同,流过表头的电流不同,指针偏转的角度不同,故CD 错误。
2.离子推进器是新一代航天动力装置,可用于卫星姿态控制和轨道修正。
推进剂从图中P 处注入,在A 处电离出正离子,已知B 、C 之间加有恒定电压U ,正离子进入B 时的速度忽略不计,经加速形成电流为I 的离子束后喷出推进器,单位时间内喷出的离子质量为J 。
为研究问题方便,假定离子推进器在太空中飞行时不受其他外力,忽略推进器运动速度。
则推进器获得的推力大小为( )A 2UJIB .22U JIC .2U JID UJI 【答案】A【解析】 【分析】 【详解】在A 处电离出正离子,经B 、C 间电压加速后,由动能定理可知212qU mv =解得 2qU v m= 以t 秒内喷射的离子为研究对象,应用动量定理有Ft nmv =又因为=nq I t =nm J t解得 2F UJI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推进器获得的推力大小为2UJI ,选项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3.如图是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使用a 、b 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 V ,当使用a 、c 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0 V .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 g 为500 Ω,满偏电流I g 为1 mA ,则电阻R 1、R 2的值( )A .9500Ω;90000ΩB .90000Ω;9500ΩC .9500Ω;9000ΩD .9000Ω;9500Ω【答案】A【解析】【详解】由图示电路图可知110V ()g g I R R +=,1210()0V g g I R R R ++=,代入数据解得19500ΩR =,290000ΩR =A. 9500Ω;90000Ω与分析相符,符合题意B. 90000Ω;9500Ω与分析不符,不符合题意C. 9500Ω;9000Ω与分析不符,不符合题意D. 9000Ω;9500Ω与分析不符,不符合题意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计G 和一个滑动变阻器R 组成,()1甲表是电流表,R 增大时量程增大()2甲表是电流表,R 增大时量程减小()3乙表是电压表,R 增大时量程增大()4乙表是电压表,R 增大时量程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和()3B .()1和()4C .()2和()3D .()2和()4【答案】C【解析】【分析】灵敏电流计G 和变阻器R 并联时,由于变阻器的分流,测量的电流增大,改装成电流表,而灵敏电流计G 和变阻器R 串联时,由于变阻器的分压,测量的电压增大,改装成电压表.【详解】由图甲所示可知,G 与电阻R 并联,甲表是电流表,R 增大时,甲表中变阻器分流减小,量程减小,故(1)错误,(2)正确.由图乙所示可知,G 与R 串联,乙是电压表,R 增大时,变阻器分担的电压增大,乙表量程增大,故(3)正确,(4)错误;故C 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电表改装原理的理解能力.当电流计的指针满偏时,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指针满偏,所测量的电流或电压达到最大值.5.如图所示是一个电路的一部分,其中R 1=10Ω,R 2=4Ω,R 3=4Ω,I 1=0.3A,I 2=0.5A,那么电流表测得的电流为( )A .0.25A ,方向向右B .0.15A ,方向向左C .0.75A ,方向向左D .0.35A ,方向向右【答案】A【解析】【详解】1R 两端的电压:1110.310V 3V U I R ==⨯=2R 两端的电压:2220.54V 2V U I R ==⨯=1R 左端与2R 的左端电势相等,而12U U >,则有1R 右端的电势低于2R 右端的电位。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精选试卷达标检测(Word版含解析)一、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1.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1Q,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C所带的电荷量为21.Q Q与2Q的比值为()A.25B.12C.35D.2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等效电路,开关S断开时,电容器的电压12112325+3EU R ER R=⋅⨯=,得11Q CU=;S闭合时,211123+2EU R ER R=⋅=,22Q CU=,故112235Q UQ U==,故选C.【学科网考点定位】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容器【名师点睛】此题是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电容器问题的考查;解题关键是要搞清电路的结构,画出等效电路图,搞清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是哪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然后根据Q=CU 求解电容器的带电荷量.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计G和一个滑动变阻器R组成,()1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2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3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4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和()3B.()1和()4C.()2和()3D.()2和()4【答案】C【解析】【分析】灵敏电流计G和变阻器R并联时,由于变阻器的分流,测量的电流增大,改装成电流表,而灵敏电流计G和变阻器R串联时,由于变阻器的分压,测量的电压增大,改装成电压表.【详解】由图甲所示可知,G与电阻R并联,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甲表中变阻器分流减小,量程减小,故(1)错误,(2)正确.由图乙所示可知,G与R串联,乙是电压表,R增大时,变阻器分担的电压增大,乙表量程增大,故(3)正确,(4)错误;故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电表改装原理的理解能力.当电流计的指针满偏时,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指针满偏,所测量的电流或电压达到最大值.3.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A,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0.02A;R1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13;R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倍.若用电流表A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8AB.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2AC.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6AD.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1A【答案】A【解析】【详解】AB.当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电流表A与R1并联,根据串并联电路规律可知,R1分流为1.8A,故量程为1.8A+0.6A=2.4A;故每一小格表示0.08A;故A项正确,B项错误;CD.当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A与R1并联后与R2串联,电流表的量程仍为2.4A;故每一小格表示0.08A;故CD错误。
高中物理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精选试卷练习(Word版 含答案)一、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1.四盏灯泡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a 、c 灯泡的规格为“220V 40W”,b 、d 灯泡的规格为“220V 100W”,各个灯泡的实际功率都 没有超过它的额定功率,则这四盏灯泡实际消耗功率大小的顺序是A .a d c b P P P P >>>B .a c d b P P P P >>>C .a d b c P P P P >>>D .c d a b P P P P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公式2U P R=可得b 、d 的电阻小于a 、c 的电阻,a 、d 串联在干路,所以两灯泡的电流相等,故根据公式2P I R =可得a d P P >,因为通过b 、c 的电流之和等于d 的电流,所以通过d 的电流大于b 的电流,b 、c 并联,电压相同,由于b 的电阻小于c 的电阻,所以b 的电流大小于c 的电流,故根据公式2P I R =可得d b P P >,b c P P >,综合可得a d b c P P P P >>>,C 正确;【点睛】已知用电器的额定功率、额定电压,求实际电压的功率时,要抓住电阻不变这一关键点,能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解题,难度适中.2.如右上图所示,某一导体的形状为长方体,其长、宽、高之比为a ∶b ∶c=5∶3∶2.在此长方体的上下、左右四个面上分别通过导线引出四个接线柱1、2、3、4.在1、2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U ,通过导体的电流为I 1;在3、4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U ,通过导体的电流为I 2,则I 1∶I 2为( )A .9∶25B .25∶9 C .25∶4 D .4∶25【答案】C【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电阻定律R=ρL S 得,当在1、2两端加上恒定电压U 时,R 1=ρc ab,在在3、4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R 2=ρa bc ,所以2122R c R a ==425,根据欧姆定律I=U R得,电流之比为25:4,C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电阻定律、欧姆定律.3.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 g =1mA ,内阻为300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5V 的电压表,则应在电流表上( )A .串联一个14700Ω的电阻B .并联一个14700Ω的电阻C .串联一个15000Ω的电阻D .并联一个15000Ω的电阻【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电路串联分压和并联分流的特点,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的电压表需要串联一个大电阻分担多的电压;结合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g g U I R R =+,代入数据得14700g gU R R I =-=Ω,故选A . 【点睛】电流表串联电阻起分压作用为电压表,电压表串联电阻为总电阻减去电流表的内阻.总电阻=量程除以满偏电流,串联电阻为g gU R R I =-.4.如图,有一未知电阻R x ,为了较准确地测出电阻值,利用试触法得到两组数据,接a 时得到数据为6V 、0.15A ,接b 时得到数据为5.8V 、0.2A ,那么该电阻测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及它与与真实值比较的情况是 ( )A .29Ω,大于真实值B .40Ω,大于真实值C .29Ω,小于真实值D .40Ω,小于真实值【答案】B【解析】开关接a 、b 两点时,电压表示数相对变化量6 5.81630U U ∆-==,电流表示数相对变化量0.20.1510.153I I ∆-==,则有I U I U∆∆>,电流表示数变化量大,则电流表应采用内接法,即开关应接在a 点,电阻测量值6400.15R =Ω=Ω;由于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分压,电压测量值大于真实值,电阻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故选项B 正确,A 、C 、D 错误。
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试卷训练(Word 版 含解析)一、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 a b c 、、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已知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已知该伏安特性曲线过点(0.4V,0.125A),闭合电键后流过电源的电流为0.25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灯泡a 两端电压为灯泡b 两端电压的2倍B .灯泡a 的功率为0.75WC .灯泡b 的阻值为12ΩD .灯泡a b 、的电功率之比为4:1 【答案】B 【解析】AB 、由伏安特性曲线可知三个灯泡不是定值电阻,其阻值也不是线性变化的,当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25 A 时,通过灯泡b 、c 的电流均为0.125 A ,由图像可知,灯泡a 两端的电压为3.0 V ,灯泡b 两端的电压是0.4 V ,灯泡a 的功率为30.250.75P UI W ==⨯=故A 错;B 对C 、灯泡b 的阻值为0.4 3.20.125U R I ===Ω ,故C 错; D 、灯泡a 的功率为30.250.75a P UI W ==⨯= ,灯泡b 的功率为0.40.1250.05b P U I W ==⨯='' ,所以灯泡a 、b 的电功率之比为15:1,故D 错;故选B2.如图所示,三个定值电阻R 1、R 2、R 3的电阻值均不相等,在A 、B 之间接一个电源,在C 、D 之间接一个电流表,电流表的示数为I .现将电源、电流表的位置互调,则电流表的示数( )A .可能增大B .可能减小C .一定不变D .由于R 1、R 2、R 3大小关系不知,故无法判定【答案】C 【解析】两种情况下的电路连接如图所示:设电源电压为U =6V ,R 1=3Ω,R 2=2Ω,R 3=6Ω,在甲图中 2323=1.5R R R R R ⋅=Ω+甲并,112==1U R U R 甲并甲并,1=6V 2V 33U U =⨯=甲并,电流表的示数为32V 1=A 63U I R ==Ω甲并甲,在乙图中 1212= 1.2R R R R R ⋅=Ω+乙并,335==1U R U R 乙并乙并,1=6V 1V 66U U =⨯=乙并,电流表的示数为11V 1=A 33U I R 乙并乙==Ω,故两次示数相同,则选C . 【点睛】在A 、B 之间接一个电源,假设A 端为正极,在C 、D 之间接一个电流表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通路是:A----R 1----电流表----R 3----B 电路中的电阻是 R 1+R 3;将电源、电流表的地位互调,假设D 端为正极,通过电流表的电流通路是:D----R 1----电流表----R 3----C 电路中的电阻是R 1+R 3.电路的电源不变,电阻不变,故电流一定不变.3.1916年,斯泰瓦和托尔曼发现,不带电闭合金属圆线圈绕通过圆心且垂直于线圈平面的轴转动,在转速变化时,线圈中会有电流通过。
高中物理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精选测试卷练习(Word 版 含答案)一、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 a b c 、、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已知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已知该伏安特性曲线过点(0.4V,0.125A),闭合电键后流过电源的电流为0.25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灯泡a 两端电压为灯泡b 两端电压的2倍B .灯泡a 的功率为0.75WC .灯泡b 的阻值为12ΩD .灯泡a b 、的电功率之比为4:1 【答案】B 【解析】AB 、由伏安特性曲线可知三个灯泡不是定值电阻,其阻值也不是线性变化的,当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25 A 时,通过灯泡b 、c 的电流均为0.125 A ,由图像可知,灯泡a 两端的电压为3.0 V ,灯泡b 两端的电压是0.4 V ,灯泡a 的功率为30.250.75P UI W ==⨯=故A 错;B 对C 、灯泡b 的阻值为0.4 3.20.125U R I ===Ω ,故C 错; D 、灯泡a 的功率为30.250.75a P UI W ==⨯= ,灯泡b 的功率为0.40.1250.05b P U I W ==⨯='' ,所以灯泡a 、b 的电功率之比为15:1,故D 错;故选B2.四盏灯泡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a 、c 灯泡的规格为“220V 40W”,b 、d 灯泡的规格为“220V 100W”,各个灯泡的实际功率都 没有超过它的额定功率,则这四盏灯泡实际消耗功率大小的顺序是A .a d c b P P P P >>>B .a c d b P P P P >>>C .a d b c P P P P >>>D .c d a b P P P P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公式2U P R=可得b 、d 的电阻小于a 、c 的电阻,a 、d 串联在干路,所以两灯泡的电流相等,故根据公式2P I R =可得a d P P >,因为通过b 、c 的电流之和等于d 的电流,所以通过d 的电流大于b 的电流,b 、c 并联,电压相同,由于b 的电阻小于c 的电阻,所以b 的电流大小于c 的电流,故根据公式2P I R =可得d b P P >,b c P P >,综合可得a dbc P P P P >>>,C 正确;【点睛】已知用电器的额定功率、额定电压,求实际电压的功率时,要抓住电阻不变这一关键点,能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解题,难度适中.3.一根长为L 、横截面积为S 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 ,电荷量为e 。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精选试卷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一、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1.用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了两个量程不同的大量程电流表1A、2A,若把1A、2A分别采用并联或串联的方式接入电路,如图所示,则闭合电键后,下列有关电表的示数和电表指针偏转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1A、2A的示数相同B.图甲中的1A、2A的指针偏角相同C.图乙中的1A、2A的示数和偏角都不同D.图乙中的1A、2A的指针偏角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AB.图甲中的A1、A2并联,表头的电压相等,电流相等,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量程不同的电流表读数不同,故A错误,B正确;CD.图乙中的A1、A2串联,A1、A2的示数相同,由于量程不同,内阻不同,电表两端的电压不同,流过表头的电流不同,指针偏转的角度不同,故CD错误。
2.小灯泡的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的切线,PQ 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B.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12UIC.在电路中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U1时,跟灯泡串联的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I1RD.对应P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所围的面积【答案】C【解析】【详解】A.I-U图象的割线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电压增大时割线斜率减小,电阻增大,选项A正确;B.由图象知P点对应的电压为U1,电流为I2,因此小灯泡的电阻为:R=12UI选项B正确;C.在电路中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U1时,跟灯泡串联的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I2R,选项C错误;D.I-U图象中矩形PQOM所围的面积UI表示对应P点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选项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3.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都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1的尺寸比R2大得多,把它们分别连接在如图电路的A、B端,接R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1,接R2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R1<R2B.R1>R2C.U1<U2D.U1=U2【答案】D【解析】【详解】AB.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导体的电阻L aRS ad dρρρ===由两导体的ρ与d相同,则两导体电阻相等,即R1=R2,故AB错误;CD.导体接入电路中,电压表示数U=IR=Er R+R由于电源电动势E、内阻r、导体电阻R相同,则电压表示数U相同,即U1=U2,故C错误,D正确;故选D.4.下图所示为多用电表的原理图,表头内阻为g R,调零电阻为R,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接表内电池正极的是红表笔B .电阻的“∞”刻度一般在刻度盘的右端C .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测量某电阻时,发现指针偏转太小,应改选较大的倍率档D .测量电阻时,应该先进行欧姆调零,再选倍率档,最后接入电阻进行测量【答案】C【解析】【详解】A.接表内电池负极的是红表笔,故A 错误;B. 欧姆表零刻度线在刻度盘的最右侧,故B 错误;C. 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测量某电阻时,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太小,说明电阻很大,要换用较大倍率挡,故C 正确;D. 测量电阻时,应该先选倍率档,再进行欧姆调零,最后接入电阻进行测量,故D 错误。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精选试卷试卷(word 版含答案)一、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1.用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了两个量程不同的大量程电流表1A 、2A ,若把1A 、2A 分别采用并联或串联的方式接入电路,如图所示,则闭合电键后,下列有关电表的示数和电表指针偏转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中的1A 、2A 的示数相同B .图甲中的1A 、2A 的指针偏角相同C .图乙中的1A 、2A 的示数和偏角都不同D .图乙中的1A 、2A 的指针偏角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B.图甲中的A 1、A 2并联,表头的电压相等,电流相等,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量程不同的电流表读数不同,故A 错误,B 正确;CD.图乙中的A 1、A 2串联,A 1、A 2的示数相同,由于量程不同,内阻不同,电表两端的电压不同,流过表头的电流不同,指针偏转的角度不同,故CD 错误。
2.如图所示的部分电路中,已知I =3 A ,I 1=2 A ,R 1=10 Ω,R 2=5 Ω,R 3=30 Ω,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和方向是( )A .0.5 A ,向右B .0.5 A ,向左C .1 A ,向右D .1 A ,向左【答案】A 【解析】 【详解】对于稳恒电路中的某一节点,流入的电流总和一定等于流出的电流总和.对于节点c ,已知流入的电流I =3 A ,流出的电流I 1=2 A ,则还有1 A 的电流要流出节点c ,由此可知经过R 2的电流I 2=1 A 向右.根据欧姆定律,U 1=I 1R 1=20 V U 2=I 2R 2=5 V电压等于电势之差U 1=φc -φa U 2=φc -φb两式相减可得φb -φa =15 V即b 点电势比a 点高15 V ,则通过R 3的电流330.5A b aφφI R -== 方向向上,对于节点b ,流入的电流I 2=1 A ,流出的电流I 3=0.5 A ,则还有0.5 A 的电流流出b 点,因此可判断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0.5 A ,向右,故A 正确. 故选A 。
高中物理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精选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1.用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了两个量程不同的大量程电流表1A 、2A ,若把1A 、2A 分别采用并联或串联的方式接入电路,如图所示,则闭合电键后,下列有关电表的示数和电表指针偏转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中的1A 、2A 的示数相同B .图甲中的1A 、2A 的指针偏角相同C .图乙中的1A 、2A 的示数和偏角都不同D .图乙中的1A 、2A 的指针偏角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AB.图甲中的A 1、A 2并联,表头的电压相等,电流相等,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量程不同的电流表读数不同,故A 错误,B 正确;CD.图乙中的A 1、A 2串联,A 1、A 2的示数相同,由于量程不同,内阻不同,电表两端的电压不同,流过表头的电流不同,指针偏转的角度不同,故CD 错误。
2.如图所示,三个定值电阻R 1、R 2、R 3的电阻值均不相等,在A 、B 之间接一个电源,在C 、D 之间接一个电流表,电流表的示数为I .现将电源、电流表的位置互调,则电流表的示数( )A .可能增大B .可能减小C .一定不变D .由于R 1、R 2、R 3大小关系不知,故无法判定【答案】C【解析】 两种情况下的电路连接如图所示:设电源电压为U =6V ,R 1=3Ω,R 2=2Ω,R 3=6Ω,在甲图中 2323=1.5R R R R R ⋅=Ω+甲并,112==1U R U R 甲并甲并,1=6V 2V 33U U =⨯=甲并,电流表的示数为32V 1=A 63U I R ==Ω甲并甲,在乙图中 1212=1.2R R R R R ⋅=Ω+乙并,335==1U R U R 乙并乙并,1=6V 1V 66U U =⨯=乙并,电流表的示数为11V 1=A 33U I R 乙并乙==Ω,故两次示数相同,则选C . 【点睛】在A 、B 之间接一个电源,假设A 端为正极,在C 、D 之间接一个电流表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通路是:A----R 1----电流表----R 3----B 电路中的电阻是 R 1+R 3;将电源、电流表的地位互调,假设D 端为正极,通过电流表的电流通路是:D----R 1----电流表----R 3----C 电路中的电阻是R 1+R 3.电路的电源不变,电阻不变,故电流一定不变.3.电流表的内阻是R g =200 Ω,满刻度电流值是I g =500 μA,现欲把这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2.0 V 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 )A .应并联一个3 800 Ω的电阻B .应串联一个3 800 Ω的电阻C .应并联一个0.05 Ω的电阻D .应串联一个0.05 Ω的电阻【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把电流表改装成2V 的电压表需要串联分压电阻,串联电阻阻值为:;故B 正确,ACD 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电压表的改装,知道电压表改装原理是解题的关键,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可以解题.4.如图所示的电路,将两个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A 1(0-3A)和A 2(0-0.6A)的电流表,把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中测量电流强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2的指针还没半偏时,A1的指针已经半偏B.A1的指针还没半偏时,A2的指针已经半偏C.A1的读数为1A时,A2的读数为0.6AD.A1的读数为1A时,干路的电流I为1.2A【答案】D【解析】AB:电流表是由电流计并联一个电阻改装而成,两电流表并联,两电流计两端电压相等,两电流计相同,则流过两电流计的电流相等,所以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故AB两项均错误.CD:两电流计改装电流表量程之比为5:1,两电流表的内阻之比为1:5;两电表并联,通过两电流表的电流之比为5:1,当A1的读数为1A时,A2的读数为0.2A,干路中电流为1.2A.故C项错误,D项正确.5.下图所示为多用电表的原理图,表头内阻为g R,调零电阻为R,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接表内电池正极的是红表笔B.电阻的“∞”刻度一般在刻度盘的右端C.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测量某电阻时,发现指针偏转太小,应改选较大的倍率档D.测量电阻时,应该先进行欧姆调零,再选倍率档,最后接入电阻进行测量【答案】C【解析】【详解】A.接表内电池负极的是红表笔,故A错误;B. 欧姆表零刻度线在刻度盘的最右侧,故B错误;C. 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测量某电阻时,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太小,说明电阻很大,要换用较大倍率挡,故C正确;D. 测量电阻时,应该先选倍率档,再进行欧姆调零,最后接入电阻进行测量,故D错误。
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精选试卷练习卷(Word版含解析)一、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1.一个T形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130R=Ω,2320R R==Ω,另有一测试电源,所提供电压恒为10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将cd端短路,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50ΩB.若将ab端短路,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C.当ab两端接上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4V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6V【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当cd端短路时,ab间电路的结构是:电阻23R R、并联后与1R串联,等效电阻为:23123202030402020R RR RR R⨯=+=+=Ω++,故A错误;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电路结构是:电阻13R R、并联后与2R串联,等效电阻为:13213302020323020R RR RR R⨯=+=+=Ω++,故B错误;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等于电阻R3两端的电压,313201043020RU E VR R==⨯=++;故C正确;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等于电阻3R两端的电压,为3323201052020RU E VR R==⨯=++,故D错误;【点睛】对于电路问题,首先要明确电路的结构,并能正确应用串并联电路的规律进行分析,必要时应进行电路的简化.2.小灯泡的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的切线,PQ 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B.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12UIC.在电路中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U1时,跟灯泡串联的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I1RD.对应P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所围的面积【答案】C【解析】【详解】A.I-U图象的割线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电压增大时割线斜率减小,电阻增大,选项A正确;B.由图象知P点对应的电压为U1,电流为I2,因此小灯泡的电阻为:R=12UI选项B正确;C.在电路中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U1时,跟灯泡串联的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I2R,选项C错误;D.I-U图象中矩形PQOM所围的面积UI表示对应P点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选项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3.如图所示,P为一块均匀的半圆形薄电阻合金片,先将它按图甲方式接在电极A、B之间,测出电阻为R,然后再将它按图乙方式接在C、D之间,这时P的电阻为()A.R B.2RC.4RD.4R【答案】D【解析】【详解】将半圆形合金片从中间(图中虚线所示)割开,分成完全相同的两块,设每块电阻力R0,则图中甲连接方式相当于两个电阻并联,图乙连接相当于两个电阻串联。
则2ABRR R==,24CDR R R==选项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4.1916年,斯泰瓦和托尔曼发现,不带电闭合金属圆线圈绕通过圆心且垂直于线圈平面的轴转动,在转速变化时,线圈中会有电流通过。
这一现象可解释为:当线圈转速变化时,由于惯性,自由电子与线圈有相对运动。
取金属线圈为参照物,正离子晶格相对静止,由于惯性影响,可等效为自由电子受到一个沿线圈切线方向的“力”F1,但正离子晶格对自由电子的作用力F2 不允许自由电子无限制地增大速度,F1和F2 会达到平衡,其效果是自由电子相对金属线圈有定向运动。
已知F1与线圈角速度的变化率α成正比,F2 与自由电子相对正离子晶格的速度成正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线圈加速转动,α 越大,电流越大,且方向与线圈转动方向相同B.若线圈加速转动,α越大,电流越小,且方向与线圈转动方向相反C.若线圈减速转动,α越大,电流越大,且方向与线圈转动方向相同D.若线圈减速转动,α越大,电流越小,且方向与线圈转动方向相反【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电流的形成。
【详解】AB.若线圈加速转动,由于惯性,自由电子相对正离子晶格向与线圈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电流方向与电子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即与线圈转动方向相同,F1与线圈角速度的变化率α成正比,α越大,F1越大,F1和F2会达到平衡,F1越大,F2越大,F2 与自由电子相对正离子晶格的速度成正比,F2越大,相对正离子晶格的速度越大,电流越大,A正确,B 错误;CD.若线圈减速转动,由于惯性,自由电子相对正离子晶格向与线圈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电流方向与电子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即与线圈转动方向相反,F1与线圈角速度的变化率α成正比,α越大,F1越大,F1和F2会达到平衡,F1越大,F2越大,F2 与自由电子相对正离子晶格的速度成正比,F2越大,相对正离子晶格的速度越大,电流越大,CD错误。
故选A。
5.如图是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使用a、b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 V,当使用a、c 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0 V.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 g为500 Ω,满偏电流I g为1 mA,则电阻R1、R2的值()A.9500Ω;90000ΩB.90000Ω;9500ΩC .9500Ω;9000ΩD .9000Ω;9500Ω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由图示电路图可知110V ()g g I R R +=, 1210()0V g g I R R R ++=,代入数据解得19500ΩR =,290000ΩR = A. 9500Ω;90000Ω与分析相符,符合题意 B. 90000Ω;9500Ω与分析不符,不符合题意 C. 9500Ω;9000Ω与分析不符,不符合题意 D. 9000Ω;9500Ω与分析不符,不符合题意6.如图所示的电路,将两个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A 1(0-3A)和A 2(0-0.6A)的电流表,把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中测量电流强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2的指针还没半偏时,A 1的指针已经半偏B .A 1的指针还没半偏时,A 2的指针已经半偏C .A 1的读数为1A 时,A 2的读数为0.6AD .A 1的读数为1A 时,干路的电流I 为1.2A 【答案】D 【解析】AB :电流表是由电流计并联一个电阻改装而成,两电流表并联,两电流计两端电压相等,两电流计相同,则流过两电流计的电流相等,所以A 1的指针半偏时,A 2的指针也半偏.故AB 两项均错误.CD :两电流计改装电流表量程之比为5:1,两电流表的内阻之比为1:5;两电表并联,通过两电流表的电流之比为5:1,当A 1的读数为1A 时,A 2的读数为0.2A ,干路中电流为1.2A .故C 项错误,D 项正确.7.如图,有一未知电阻R x ,为了较准确地测出电阻值,利用试触法得到两组数据,接a 时得到数据为6V 、0.15A ,接b 时得到数据为5.8V 、0.2A ,那么该电阻测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及它与与真实值比较的情况是 ( )A .29Ω,大于真实值B .40Ω,大于真实值C .29Ω,小于真实值D .40Ω,小于真实值【答案】B 【解析】 【详解】开关接a 、b 两点时,电压表示数相对变化量6 5.81630U U ∆-==,电流表示数相对变化量0.20.1510.153I I ∆-==,则有I UI U ∆∆>,电流表示数变化量大,则电流表应采用内接法,即开关应接在a 点,电阻测量值6400.15R =Ω=Ω;由于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分压,电压测量值大于真实值,电阻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故选项B 正确,A 、C 、D 错误。
8.如图所示,a 、b 、c 、d 、e 是五个相同的电阻,如果将电压逐渐升高,则最先烧坏的电阻应是( )A .a 和bB .cC .dD .e【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a 和b 并联后与e 串联,最后跟c 和d 的串联电路并联,设电阻都为R ,则c 和d 的电压都为2U;a 和b 并联电阻为2R ,所以a 和b 的电压都为3U ,e 的电压为23U,所以e 的电压最大,所以随着电压U 升高时,先烧坏的电阻应是e ; A.a 和b 与分析不符,不符合题意; B.c 与分析不符,不符合题意; C.d 与分析不符,不符合题意; D.e 与分析相符,符合题意。
9.R 1和R 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都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 1的尺寸比R 2大得多,把它们分别连接在如图电路的A 、B 端,接R 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 1,接R 2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R 1<R 2B .R 1>R 2C .U 1<U 2D .U 1=U 2 【答案】D 【解析】 【详解】AB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 ,则导体的电阻L a R S ad dρρρ=== 由两导体的ρ与d 相同,则两导体电阻相等,即R 1=R 2,故AB 错误; CD .导体接入电路中,电压表示数U=IR =Er R+R 由于电源电动势E 、内阻r 、导体电阻R 相同,则电压表示数U 相同,即U 1=U 2,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10.某些肿瘤可以用“质子疗法”进行治疗。
在这种疗法中,为了能让质子进入癌细胞,首先要实现质子的高速运动,该过程需要一种被称作“粒子加速器”的装置来实现。
质子先被加速到较高的速度,然后轰击肿瘤并杀死癌细胞。
如图所示,来自质子源的质子(初速度为零),经加速电压为U 的加速器加速后,形成细柱形的质子流。
已知细柱形的质子流横截面积为S ,其等效电流为I ;质子的质量为m ,其电量为e .那么这束质子流内单位体积的质子数n 是A 2I UeS m B I m eS eU C 2I eUeSm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质子被加速时:212Ue mv =由于I neSv =解得n =A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B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C C 错误;D D 正确; 故选D.11.物理学中常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如速度是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来定义的,即xv t=.下面四个物理量的表达式不属于...比值定义的是 A .电流q I t= B .电势PE q ϕ=C .电容Q C U= D .电阻l R Sρ= 【答案】D 【解析】 A :qI t=是电流的定义式,属于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表达式.故A 项不选. B :PE qϕ=是电势的定义式,属于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表达式.故B 项不选.C :QC U =是电容的定义式,属于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表达式.故C 项不选. D :lR Sρ=是电阻的决定式,不属于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表达式.故选择D 项.点睛:注意区分定义式和决定式.12.电阻R 1阻值为6Ω,与电阻R 2并联后接入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 l :I 2=2:3,则电阻R 2的阻值和总电阻的阻值分别为 ( ) A .4Ω,2.4Ω B .4Ω,3.6ΩC .9Ω,3.6ΩD .9Ω,4.5Ω【答案】A 【解析】并联电路中电流之比等于电阻的反比,则有:,解得:,则总电阻为:,故选A .【点睛】根据并联电路的性质可求得的阻值及总电阻:并联电路的电压相等,电流之比等于电阻的反比.13.如图所示,电解池内有一价的电解液,t s 内通过溶液内截面S 的正离子数是n 1,负离子数是n 2,设元电荷为e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n 1=n 2时电流强度为零B .当n 1>n 2时,电流方向从A →B ,电流强度为I =12()n n et - C .当n 1<n 2时,电流方向从B →A ,电流强度为I =21()n n et- D .溶液内电流方向从A →B ,电流强度为I =12()n n et+ 【答案】D 【解析】 【详解】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是电流方向,由图示可知,溶液中的正离子从A 向B 运动,因此电流方向是A →B ,流过的电量是正负电量绝对值的和,不能相互抵消;电流的大小为12+q q n e n eI tt+==正负【点睛】本题考查电流的定义,要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是电流的方向,应用电流定义式即可正确解题.1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表G 和一个变阻器R 组成的,已知灵敏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 g =2mA ,内电阻R g =300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表是电流表,R 增大时量程增大B .乙表是电压表,R 增大时量程增大C .在甲图中,若改装成的电流表的量程为0.6A ,则R =0.5ΩD .在乙图中,若改装成的电压表的量程为3V ,则R =1200Ω 【答案】BD 【解析】 【详解】AC .甲由一个灵敏电流表G 和一个变阻器R 并联,利用并联电阻的分流,改装成安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