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8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名校测试(教师版)
- 格式:doc
- 大小:354.00 KB
- 文档页数:12
高考语文各地历年高考真题试题专题分类汇编08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高考语文各地历年高考真题试题专题分类汇编:08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如何在高考中正确运用修辞手法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是考纲的一个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所占分值比较大,涉及的面也很广,但很多考生并不重视这一知识点的复习,甚至在高考复习时把它排除在外,认为这不是重点。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且不说修辞手法的使用对写作的作用,单从语言表达与阅读鉴赏上看,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都是非常重要的,至少以下几类题目需要利用修辞知识。
-仿写题这类题考查的重点就是修辞,是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
“仿”的对象就是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例1(2006年全国卷I20)请在“家园”和“思念”中任选一个词,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写三个句子。
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三个句子的内容有内在的联系。
(6分)示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解析:这道题重点考查修辞手法中比喻和比拟的运用。
考生如果不了解比喻和比拟的特点,仿写起来就容易出现误差。
所给例句的句式的特点是A像B,突出二者的相似处,适用于B的词可以灵活运用于A,即一定要包含一个比喻和一个比拟修辞,而且第二小句一定是二者的相似点;三个句子之间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从小到大,或从浅到深,或从局部到整体等等。
参考答案:思念像风,带着对故乡的情,抚摸游子;思念像雨,装着对家人的爱,滋润离人;思念像雾,载着对朋友的想念,包裹心田。
思念像温暖的阳光,明媚灿烂的,普照着我的心房;思念像一缕清风,微微徐徐的,吹动着万千思情;思念像平静的湖水,明澈清透的,荡起阵阵涟漪。
家园是破土而出的嫩芽,萌生在每个游子心头,它守候着故人;家园是百林中那株合欢树,历经沧桑的岁月,它等待着归客;家园是枝头的繁花,容颜永不老去,它思念着游子。
全国各地高考语文专题汇编专题八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A卷)(含解析)不分版本专题8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A卷〕1.〔XXXX·重庆市巴蜀中学高高三〔下〕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18〕请根据情景,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
〔4分〕如今,大多数餐饮场所免费提供Wifi效劳,方便顾客就餐期间上网。
然而,浙江安吉一家面馆的墙壁却贴有醒目的告示:此店无Wifi。
下有一句提醒语:,。
这句提醒语让面馆多了些许人际温暖,顾客不再掏出,各自为政,而是互相低声交流,和谐亲密。
《人民日报》将这那么告示和提醒语评为“最美小店铭〞。
请用对偶句写出这句提醒语。
要求:语言精练,主题突出,符合情境;字数不超过20字。
2.〔XXXX·江苏省徐州市年度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3〕3.以下句子与上联“江月不随流水去〞对仗工整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风雨纵横乱入楼 B.天风时送海涛来C.江上风清一燕来 D.山色迎人秀可餐3.〔XXXX·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17〕5月12日是母亲节,请以母爱为话题仿写两句话。
〔6分〕父爱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霜雨雪也沉着坚决;父爱是一片大海,让你的灵魂即使遇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容。
4.〔XXXX·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三高考仿真考试语文试题·7〕高中毕业在即,同学和老师将要分别,请写一副对联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恩,或对同学的祝福。
要求:总字数不少于14字,并需在以下四个意象中用到两个。
〔4分〕滴水暖阳鲲鹏风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XXXX·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0〕“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
〞这是筷子兄弟《父亲》中的一句歌词。
它会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慨,请按要求写一段话。
高考专题练习:正确使用修辞手法(附答案解析)1. 下列各项中,和例句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我们一定要将红色的种子不断根植于每个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心中,使其成为一代代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重要动力,成为我们伟大事业永葆青春的健康基因。
A.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B.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C.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D. 乱石穿空,惊涛拍伴,卷起千堆雪【答案】D【解析】例句和D项为比喻。
A项拟人,B项用典,C项夸张。
2. 下列各项中,和例句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节目《唐宫夜宴》不仅令亿万观众耳目一新,更把国人印象中的传统文化给"舞"得神采奕奕。
A.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B.林冲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
C.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D.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答案】C【解析】C项和例句都是拟人。
A项,借代,B项,比喻,D项,比喻。
3. 下列各项中,和例句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走进泸州,到处是泸州老窖为主角的店铺和广告,到处是饮酒的雕塑,或侧卧或斜立,手里举着向天的酒盏。
一旁的长江和沱江,也步履趔趄,醉态百出。
A.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B.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C.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D.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答案】A【解析】A项和例句都是拟人。
B项,对偶,C项,借代,D项,比喻。
4. 下列各项中,和例句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山海经》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一部奇书。
它超越时空的限制,记叙了各路神奇的夸父大禹、各种灵异的禽兽。
A.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B.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C.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歌。
1、选出下列没有运用夸张的一项( ) A. 下了一天雪,到深夜还没有止,屋外一切静极了,静到要听出静的声音来。
B. 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犹如幼小时候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C. 大家略有一点兴奋,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为这一类不甚可靠的传闻,是谁都听得耳朵起茧了的。
D. 强不知以为知,见骆驼就说马肿背,我真不懂得他们为什么要说这些昏话! 2、对诗句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B.“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C.“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3、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
”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
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
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像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专题八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文试卷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高三总复习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试题预览专题八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课案1 比喻和比拟排比和对偶1.(2012年高考天津卷)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
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 , 。
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修辞、仿写,语言表达连贯、准确、鲜明、得体的能力。
注意所选名人、文人应为古代的,同时结合其思想和作品来写。
答案:(示例一)与苏轼泛舟赤壁与杜牧夜泊秦淮(示例二)与岑参同赏“梨花”与柳永泛舟钱塘2.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写一个句子。
要求:话题合理,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
如果不赋予时间以创造性的价值,它就像小溪的流水,只能带走凋零的青春花瓣,而不能浮起成就的远洋货轮。
解析:本题在话题、句式和修辞方面都作了要求,因此仿写语句时要做到选择合理的话题,运用恰当的比喻,后半部分要运用两个比喻句正反对比,语句通顺连贯,意蕴与原句相符。
答案:(示例一)如果不给激情以理性的约束,它就像脱缰的骏马,终将坠入生命的悬崖,而不是奔向人生的通途。
(示例二)如果不给行动以理想的指引,它就如失去方向的小船,容易偏离人生的航道,而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3.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
解析: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题干:①仿照示例,句式大体相同;②自拟描写对象,不得再以“桃花”为描写对象;③写一组句子,句子围绕一个中心;④使用夸张、比喻、拟人三种修辞手法。
另外,从例句中可以看出:三种修辞手法的顺序为夸张、比喻、拟人,两句夸张、两句比喻、一句拟人。
二轮复习专题测试题1.仿照下面的句式,以“青春”开头,再续写两个句子,组成文意连贯的排比句。
青春是盛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青春是美妙的乐章,用它跳跃的音符谱写生活的旋律;青春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空;青春是奔腾的河流,用它倒海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
2.艾佛山昨天发了一条关于“幸福”的微博,内容如下:在一片火红的夕阳下,遥远的小山包上,坐着两位老人,他们的脸上雕刻着岁月的痕迹,头发渲染了时间的颜色,可是他们的手却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互相依靠着,彼此会意的一笑。
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见闻吗?请你也写一条这样的微博。
要求:(1)字数不得少于60字;(2)要求有细节;(3)至少用到一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 1.修鞋工在快乐地鼓捣着那台有点破旧的补鞋机,滴滴嗒嗒响个不停,仿佛一支酣畅的旋律在流淌。
即使从早到晚一桩生意都没有,他也总是眼睛笑眯眯地眯成一条缝。
示例 2.一位三十左右的少妇,静静地坐在草坪上织毛衣。
线和针在她纤细白嫩的手指间欢快穿梭。
这种穿梭,明显不同于熙熙攘攘的人群或者首尾相继的车队所形成的那种。
2024年名校模考语言文字运用——修辞手法(一)1.(2024·山东青岛·二模)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D.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夸张。
以“万重山”为夸张,表现出舟行之快,行程之多。
B.比喻。
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C.比喻。
把官场比作樊笼;D.比喻。
把琵琶声比作仙乐。
故选A。
2.(2024·河北·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互文”,就是词异而义同:你说明我,我训释你。
双音词中“互文”现象很常见,这是()汉语形声文字的特性。
我们必须把两个近义词中的重叠义项拴在一起,()能将语词的含义固定住,彰显出来。
互文作为一种修辞,在古诗文中也很常见,指上下两句或一句(短语)中的前后部分,上句或下句(一句或短语的前部分或后部分)隐含着下句或上句(一句或短语的下部分或上部分)里出现的词语,使上下句或一句(短语)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互文的特点是通过上下句或一句(短语)前后两部分表意相互呼应、相互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内容。
比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将其理解为“烟雾只笼罩寒水不笼罩沙,月光只笼罩沙不笼罩寒水”就错了,因为“烟笼”和“月笼”、“寒水”和“沙”互相补充,正确的解释应是“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
请根据画波浪线部分解释互文现象的方法,任选下面两个成语解说其互文现象。
南征北战神出鬼没名缰利锁游山玩水【答案】4.示例一:比如“南征北战”,如果将其理解为“只在南方出征,只在北方作战”就错了,因为“南”和“北”、“征”和“战”互相补充,正确的解释应是“在南方和北方到处出征作战,形容经历的战斗很多”。
示例二:比如“神出鬼没”,如果将其理解为“只像神一样出现,只像鬼一样消失”就错了,因为“神”和“鬼”、“出”和“没”互相补充,正确的解释应是“像神和鬼一样出现和消失,形容行动迅速,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高考“修辞”类试题备考专题《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表述:(1)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2)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这一考点隶属于“表达应用”。
就是不考查名词术语,而是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检验考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一、在语言表达中考查如仿写句式、拟写对联、根据具体语境运用修辞手法写句子或一段话、拓写句子、根据图画或图形展开联想运用修辞手法写一段话等等。
【试题再现】(2007年全国Ⅰ卷第20题)请以“梦想与现实”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
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拟、对偶修辞运用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构成对偶。
太阳热烈、奔放,带着万丈光芒,给生灵以活力;月亮温馨、宽容,带着无际清辉,给万物以安宁。
考题解析:本题是开放题,根据要求写句子,语言要通顺,比拟、对偶修辞运用要恰当。
参考答案:梦想轻盈、纯真,带着无限向往,给生命以希望;现实睿智、深刻,带着广博阅历,给人生以指引。
【试题再现】(2007年浙江卷第22题)针对下面反方的说法,写一个反问句,把正方的话补充完整。
反方:如果美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请问:诗人李白感受到的月亮之美,难道和你是一样的吗?正方:如果美不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请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题解析:本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语言连贯、得体的能力。
参考答案:埃及人赞美的金字塔,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就不美吗?断臂维纳斯的残缺美,为何广为全世界人民所接受呢?二、在诗歌鉴赏中考查对修辞概念的理解诗歌鉴赏中,一般涉及到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辨析及其作用的理解。
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方法和抒情方式;对诗歌运用的修辞方法的理解、鉴赏,首先要整体把握诗歌的内涵, 然后重点关注所用的修辞手法和它的表达效果。
【试题再现】(2007年重庆卷第13题第1问)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8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2012·全国新课标)17.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5分)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2012·四川)20.按照要求续写句子。
要求: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②“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
(6分)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忆_______________,希望__________;回忆___________,希望_______。
(2012·山东)16. 根据语境,仿照下面的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
(4分)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
如果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这就有如,又如,还有什么用呢?【答案】示例1:做出的饭不能吃缝好的衣服不能穿示例2:盖的房子无法居住修建的高速路不能通车【解析】句式要相同,运用比喻,体现出缺少最主要的内容之意。
【考点定位】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D(表达应用)(2012·辽宁版)17.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爱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都感到了慰藉;爱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使跋涉者感到了希望。
(2012·江西版)生活总有那么一曲旋律或几句诗歌,拨动过你的心弦,引起过你的共鸣……请你用动情的笔墨把它抒写出来。
要求:(1)侧重在描写中抒情,并结合使用议论。
(2)运用排比修辞和疑问句式。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
(4)不少于200字。
(2012·广东)23.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华南七中学生会举办了一个“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请你为作品展写一段前言,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
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8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名校测试)(教师版)1、选出下列没有运用夸张的一项()A. 下了一天雪,到深夜还没有止,屋外一切静极了,静到要听出静的声音来。
B.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犹如幼小时候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C. 大家略有一点兴奋,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为这一类不甚可靠的传闻,是谁都听得耳朵起茧了的。
D. 强不知以为知,见骆驼就说马肿背,我真不懂得他们为什么要说这些昏话!2、对诗句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B.“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C.“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3、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
”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
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
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像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4、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
5、下面是表现一定生活观的句子,从修辞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 文学似海乐无边,官爵如花期有限。
B. 风风雨雨过日子,炎炎凉凉看世界。
C. 宁为八方苦水流浪鱼,不作一棵树上吊死鬼。
D. 谈笑有布衣,往来无缙绅。
【试题出处】2012-2013海口一中模拟【答案】D【解析】D项为借代,其他项为比喻.【考点定位】修辞6、填在下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C.在夕阳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在江对岸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崖壁上7、填在下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卢梅坡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人引用,借此说明__。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 D.任何人和事物者各有优势【考点定位】修辞8、选出填在下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我得到了友情,便告别那____;我得到了真诚,便告别那____;我得到了希望之舟,便告别那____;我得到那光亮的一闪,便告别那____。
①黑暗的深渊②貌似善良的虚假③深恶痛绝的狡诈④犹豫之岸的彷徨A.②③①④ B.④②①③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9、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行至流急涡回的七里泷,富春江裙裾一闪,____,____,____。
壁立湾畔的奇岩崛石,似乎触手可及,掩映在老树青藤中的村居农舍,更添无限野趣。
①又闪出个江中之江葫芦湾。
②江中之江葫芦湾便闪现出来。
③葫芦湾委实别致有趣。
④别致有趣的葫芦湾。
⑤湾形酷似一只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芦。
⑥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芦酷似葫芦湾。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10、填入下文横线上的话,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______,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两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B.门外两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两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幅D.门外两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幅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11、填入下文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认真阅读的结果,不但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_______。
于是收取那些值得取的,排除那些无足取的,自己才会渐渐地成长起来。
A.还会发现价值连城的钻石B.也随时会发现粗劣的瓦砾C.还常常会发现粗糙的砂砾D.也不免会发现令人遗憾的败笔12、依次为下列两副对联选填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936年鲁迅先生逝世时,美国作家斯诺撰写了一副挽联,托人送到鲁迅先生追悼会上。
挽联是: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____何人领呐喊?先生____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1990年德高望重的徐向前元帅逝世,越共领导人黄文欢即书一联以悼之,挽联是:________军心暖,威震沙场敌胆寒。
A.寰宇已经同甘共苦 B.中国不幸同甘共苦C.中国已经身先士卒 D.寰宇不幸身先士卒1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1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浓黑的夜幕逐渐淡薄起来,天边透出了一线白光,____,____,____,自由地飞到海的远方去了。
①这白光慢慢扩大起来②那白光慢慢扩大起来③眼前展开了漫无边际的海水④漫无边际的海水在眼前展开⑤无声地掠过绿沉沉的波纹的海鸥展开雪白的翅膀⑥海鸥展开雪白的翅膀,无声地掠过绿沉沉的波纹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1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
比如青春,这个曾被我们无数次吟诵、无数次咏叹、无数次自作多情的美丽字眼,当我们拥有它时,总不免出奇地慷慨,____,一旦意识到很快就要挥手作别时,我们才蓦然醒悟:____!①越是失去之后才显示出价值的东西越是珍贵的东西②越是珍贵的东西在失去之后越显示出它的价值③犹如一掷千金、挥霍无度的百万富翁④犹如百万富翁一掷千金般地挥霍无度⑤一个多么凝重而悲凉的时刻降临了⑥一个多么沉重而悲伤的时刻到来了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④⑥ D.②③⑥16、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即使书中没有黄金屋、颜如玉,书籍仍旧是精神追求者的宠儿,因为读书不仅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性情的愉悦,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_________、_________、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它是心绪的慰藉,__________,是生命的落脚处。
【试题出处】2012-2013太原一中模拟【答案】①仲夏亭榭里的弄弦②深秋山林中的独步③是灵魂的依傍【解析】前有“春日”,后有“隆冬”,故①②应填“仲夏”、“深秋”之类;③处应说书籍对人的作用.【考点定位】修辞17.这是挂在岳麓山正门的对联,下联已被拆散且打乱排列顺序,如将拆乱的下联重新组合,则正确的顺序应为(填字母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学正朱张,一代文风光大麓下联:A.浩气B.黄蔡C.勋高D.震名山 E.千秋18.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于2009年10月31日早晨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钱学森,著名科学家。
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许多开创性贡献。
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倡导人。
根据下列材料,为钱老献上一副挽联,寄托我们的哀思。
[出生]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留学]1935年赴美,1938年获博士学位[归国]1950年起争取回国,历经5年成行[两弹一星]1958年钱学森担任组长,负责筹建人造卫星、运载火箭以及卫星探测仪器和空间物理的设计、研究机构[授勋]1999年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试题出处】2012-2013赤峰一中模拟【答案】(1)学冠寰宇,义无反顾,铮铮铁骨报国心森存千秋,一如既往,拳拳赤子万古情(2)一星耀闪指苍生两弹震吼名青史【解析】钱老一生功勋无数,远非一副对联所能概括,所以在内容选择上要抓最主要的。
同时注意对联的基本要求。
【考点定位】修辞19.下面一段话用了博喻的修辞。
请体味语境,参照画线句的结构和字数拟写出中间两个比喻句的喻体。
朋友,给你一颗青春的种子,把它插进胸膛里。
希望它在闹市,是一盏明亮的路灯;在原野,是;在江河大海,是;在寒峰之巅,是一株乐观的雪莲。
20.仿照画线句子造句,再造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心正则笔直。
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不是写下了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吗?梦》吗?)21.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22.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①。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 一水:亦作“二水”。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试题出处】2012-2013郑州一中模拟【答案】比喻。
① 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 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解析】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浮云”比喻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了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
此题考查辨明诗歌的修辞2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南园十三首(其一)李贺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注落,嫁与春风不用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