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952.41顶进涵施工网络图
- 格式:xls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2
顶进涵施工1 工艺概述顶进涵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在旁位预制后顶推就位的下穿既有道路等设施的涵洞。
其原理是在基坑内滑板上面预制箱涵,待对既有道路设施进行必要加固后,利用液压千斤顶顶推箱涵到达设计位置,然后在箱涵前后两端施工洞口附属结构,基本原理示意图见见图 1-1。
槽钢原地面线80130涵身270接长杆千斤顶导向墩路堤600180250400顶背C15砼 C15砼底板厚20cm [20槽钢梅花形布置4根枕木图 1-1顶进涵顶进工艺侧立面图2 作业内容顶进涵施工主要作业内容有:工作坑开挖、滑板制作、涵身预制、既有铁路和公路等设施加固、顶推系统设计与施工、顶进作业、出入口端翼墙施工、线路恢复等。
3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4 工艺流程图顶进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4-1:施工准备测量放样与既有线防护、加固工作坑开挖滑板制作涵身预制顶进作业出入口端翼墙施工恢复线路连接道路支撑便梁施工材料准备图 4-1顶进涵施工工艺流程图5 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⑴认真阅读和审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要求,熟悉并分析施工现场地质资料及水文情况,调查了解季节和地下水位的关系。
⑵编制顶进涵单项施工方案,对开挖超过 2m 的工作坑,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及应急预案,对开挖超过 5m 的工作坑,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方案的评审后实施。
⑶做好相关施工技术交底,并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
⑷测量放样:平整场地后,粗测工作坑的平面位置。
⑸调查开挖区域及周边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对影响施工的管线做好改移和保护方案,重要管线需提前向有关部门提报施工方案并取得批复。
⑹完成顶进设备的标定和检验工作。
2.材料准备钢筋、混凝土原材料及模板等数量满足需要,质量符合要求。
涵顶进施工工艺工法1.前言1.1工艺工法概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交通的需求越来越高。
既有的铁路、公路对当地生产、生活已造成了一定影响,穿越既有道路桥涵顶进施工既不影响既有道路正常通行,又可保证线下工程顺利进行,可很好地解决此类交通问题。
1.2工艺原理利用既有线路侧场地预制框构桥,采用3-5-3扣轨、工字钢纵、横梁组合加固线路;后背梁、钢板桩、浆砌片石和后背填土一起提供顶进所需的反力;利用泵站控制多台顶镐同步顶进;按照顶进、开挖循环作业直至顶进至设计位置。
2.工艺工法特点顶进施工作业时,营业线不中断行车,且安全和质量有保证。
顶进结构采用预制、顶进的工艺,经济可行、技术成熟、质量可靠,适用于工期紧,运量大的营业线施工。
3.适用范围当穿越公路、铁路和市区道路而不便断绝既有交通、现场条件又不允许修建便道时可采用此工法修建大跨度铁路顶进框构桥。
4.主要引用标准《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 10203-2002)《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03)《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401.2-2003)《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3-2008)《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2003)。
5.施工方法在需要顶进的路基一侧修建工作坑,在工作坑内浇筑底板混凝土,铺设润滑隔离层,作为箱涵的预制台座,箱涵在台座上预制完后,通过顶稿顶推箱涵并把顶推反作用力通过顶铁、顶柱、横梁等传力设备传到箱涵后的型钢或钢筋混凝土后背上。
在箱涵前端安装有刃脚,顶进时插入土层,起导向及开挖防护作用。
开挖机械在箱内作业,开挖的土从箱内运出。
边开挖边顶进,及时加顶铁或更换顶柱,直到箱涵顶到设计位置。
在顶进作业之前为保证线路,安全必须对营业线进行加固。
对大型箱涵涵顶无覆盖土情况下采用吊轨纵横梁法加固,抗移桩及冠梁防止横抬梁横移。
水泥搅拌桩加固框构桥预制场地,注浆加固顶进前端的区域及营业线顶进范围内的路基,确保顶进作业过程及顶进就位后的结构安全。
目录表第一章编制说明8一、综合说明8二、编制依据8三、编制原则9四、适用范围10第二章工程概况10第一节、工程概况10一、工程名称与现场情况10二、建筑设计概况10三、安装设计概况11四、本工程的设计特点与施工难点11第二节、施工目标12一、质量目标12二、施工工期目标12三、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 12第三章施工方案13第一节、室内装饰工程施工程序 13一、室内装饰工程施工程序图 13二、施工流向14第二节、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14一、砌筑工程14二、天花吊顶工程17(一)、天棚工程施工方法、技术交底17(二)、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施工工艺18(三)、烤漆龙骨矿棉板、微孔铝方板吊顶施工工艺 19(四)、吊顶工程质量检验方法及验收标准 20三、门窗工程21(一)大理石窗台板安装工程施工工艺21(二)套装成品门安装工艺23(三)铝合金隔断工程安装工艺24四、墙面(含木杆墙、屏蔽墙)抹灰工程施工工艺 25(一)木杆墙基层处理 25(二)屏蔽墙基层处理 25(三)墙面抹灰工程施工工艺 25(四)铝塑复合板施工工艺26五、油漆、乳胶漆工程施工工艺29(一)清漆(主楼梯扶手翻新)工艺 29(二)墙面及天花乳胶漆施工工艺30六、地面工程32(一)地面水泥砂浆工程施工工艺32(二)防静电地板施工工艺34(三)石材地面工程施工工艺 36(四)、伸缩缝施工工艺 37七、不锈钢扶手工程施工工艺 39(一)、不锈钢扶手安装、基层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39(二)、不锈钢楼梯扶手安装操作要点39(三)、验收标准41八、电气、灯具施工方法41(一)、电气安装工程 41(二)、照明电路施工 42(三)、灯具安装43(四)、开关、插座安装44九、暖通给水安装工程 47(一)、工程基本概况47(二)、施工方法47(三)、基本操作方法 48(四)、施工技术措施 48(五)、施工要点50第四章项目部的组成和管理50第一节、项目经理部的设置原则 50第二节、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50第三节、项目部经理部主要人员名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600180130250顶进涵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13.6.1 工艺概述 顶进涵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在旁位预制后顶推就位的下穿既有道路等设施的涵洞。
其原理是在基坑内滑板上面预制箱涵,待对既有道路设施进行必要加固后,利用液压千斤顶顶推箱涵到 达设计位置,然后在箱涵前后两端施工洞口附属结构,基本原理示意图见见图 13.6.1-1。
原地面线槽钢80270 接长杆涵身千斤顶导向墩路堤顶背 C15砼 400C15砼底板厚20cm4根枕木[20槽钢 梅花形布置13.6.2 作业内容图 13.6.1-1 顶进涵顶进工艺侧立面图顶进涵施工主要作业内容有:工作坑开挖、滑板制作、涵身预制、既有铁路和公路等设施加固、 顶推系统设计与施工、顶进作业、出入口端翼墙施工、线路恢复等。
13.6.3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13.6.4 工艺流程图 顶进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13.6.4-1:施工准备测量放样与既有线防护、加固工作坑开挖材料准备滑板制作涵身预制支撑便梁施工顶进作业出入口端翼墙施工恢复线路连接道路图13.6.4-1 顶进涵施工工艺流程图13.6.5 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⑴认真阅读和审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要求,熟悉并分析施工现场地质资料及水文情况,调查了解季节和地下水位的关系。
⑵编制顶进涵单项施工方案,对开挖超过2m 的工作坑,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及应急预案,对开挖超过5m 的工作坑,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方案的评审后实施。
⑶做好相关施工技术交底,并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
⑷测量放样:平整场地后,粗测工作坑的平面位置。
⑸调查开挖区域及周边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对影响施工的管线做好改移和保护方案,重要管线需提前向有关部门提报施工方案并取得批复。
框架涵顶进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钢筋混凝土框架箱(顶进)涵与线路正交。
既有涵为为一孔2X2.5米框架涵需拆除。
涵基底置于淤泥质土层上,须进行换填处理。
施工时在既有线右侧预制框架涵,利用便梁对既有线路进行加固,拆除既有涵,换填涵基顶进新涵,完成附属工程后拆除便梁恢复线路。
二、工期安排DK721+606涵三、人员、劳动力安排:现场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施技工程师:质检工程师:测量工程师:技术工人:26人工人:62人四、施工准备1、人员机械设备已经全部进场,各种材料也已运送至现场.2、工程技术人员已认真审核图纸并填写图纸审核记录,确认图纸无误,交测量班定位放线,同时计算工程数量,移交物资保障部。
2、测量班在涵洞开工前,根据设计资料对涵洞的位置、方向、长度及出入口高程进行精测核对,涵洞的各项技术要求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合。
开挖边线已用白灰撒出。
3、技术人员依据图纸和规范要求,认真编写技术交底,并下发至施工工班,实验室作好砂、石料实验和配合比实验,为开工作好准备。
五、施工方案(1)工作坑施工1.1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测放出涵轴线并进行原地面测量确定工作坑的位置及开挖深度。
1.2工作坑拟定及开挖工作坑是预制和顶进框架的工作基底,前端紧靠铁路路基,后端布置后背墙。
工作坑尺寸主要由箱身、顶进设备和后背的大小以及排水和工作净空的需要决定,本涵工作坑取18X6米。
工作坑深度根据箱底设计标高及滑板构造确定。
工作坑靠路基侧的边坡坡度取1:1,并用浆砌片石加固,其余侧的坡度一般可在1:1~1:1.2范围内根据地质条件选定。
工作坑在探清无地下电缆等设施后采用机械开挖,汽车运土至坑外弃土点,当挖至设计标高后,人工清理、整平,同时检验基坑底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必要时进行基坑换填处理。
根据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采用井点降水的方法,确保箱涵顶进施工时,地下水位降到工作面以下0.5~1.0m,使工作面保持干燥。
(2)工作坑底板的制作工作坑底板中心与桥涵设计中心线一致,原基底人工夯实后铺填10cm碎石层,并每隔300cm设置锚梁。
本页为作品封面,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删除,欢迎下载!精品文档1【精品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一、编制依据1、元霞路道路改造工程K2308+532.48 1-9.0m 刚架立交桥施工图设计文件。
(广东广梅汕设计咨询公司)2、现场铁路各种设备、地形、地质,有关电缆埋设位置及各种构筑物和线路平、纵断面调查资料。
3、本公司的管理水平,施工能力、技术装备及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4、铁道部现行《铁路桥涵施工规范》、《铁路桥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铁路桥砼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技规》、《安规》、《维规》、《集团既有线施工管理办法》。
二、工程概况1、工程地点:东莞常平镇霞坑元霞路K2308+532.48 。
2、工程范围:在既有线正交(水平直线段上方向)水平顶进K2308+532.48 1-9.0m 刚架立交桥。
3、要求在2003年10月10日前竣工交验。
三、施工管理机构为了承建本工程,根据本工程特点,公司选择具有专门经验的人员组成精干高效的项目部,负责履行合同,指挥生产,按期优质建成本工程。
本工程设项目经理一名,项目副经理一名,工程技术负责人一名。
下设工程管理、安全质量、计划财务、物资设备各四个专职人组织机构图员。
在计划工期内,高峰期拟投入劳动力200人。
(详见施工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钟家文付项目经理:伍鼎祥、林泽辉技术负责人:胡青云、郑秋波工程管理:周平安全质量:徐曙光计划财务:吴其仰物资设备:满江涛四、施工准备工作1、“三通一平”工作。
2、与线路事业部有关安全管理部门签订施工安全协议。
3、在责任公司工程管理部办理、领取施工许可证。
4、详细调查线路两侧铁路通信电缆,作好施工前防护工作。
5、对施工队自进行开工前的安全教育,培训施工防护员。
五、工期安排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结合本公司的综合施工能力及铁路运输安全部门的规章和要求,本工程安排开工日期为2003 年8 月1 日,竣工交付日期为2003年10月10日,总工期保证按时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