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4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对应数字用2B铅笔涂黑。
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1-3题20分)1.(8分)七年级一班同学开展“记录我的初中新生活”学习活动,请你一起来完成。
小雨同学在日记本里记录了初中开学第一天的感受:“我终于可以看到新学校了,心里好激动啊!在校园里见到最多的颜色就是绿色,那浓绿像是①zhù蓄了终年的绿意。
校园是美丽的银河,朗朗书声是银河上回荡的②lín lín清波,老师踏着清波,把希望的种子播撒,希望就从这里开始。
希望,是茫茫天宇间的一个闪烁的星宿,勇敢勤奋的人会想尽办法去摘取,使之成为自己的现实;懒惰蠢钝的人只会永远地张着大口,茫然地看着希望飞逝。
经过小学六年的锻炼,使我们都成为一个个战士,拿上我们的武器,整装待发,向新学期的目标冲击!”(1)请把“千磨万击还坚劲”写在田字格内。
(2分)(2)请帮助小雨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zhù②lín(2分)(3)语段中划横线句用了的修辞方法,同学们都觉得写得很不错。
(2分)(4)画波浪线句有一个语病,请你帮小雨写出修改意见。
.(2分)2.古诗文名句填空。
(7分)开学两个月的学习,同学们在古诗文中欣赏美景,感受诗情,学习方法。
我们一起在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欣赏“潮平两岸阔,(1)”的开阔平静,也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感受到“枯藤老树昏鸦,(2)”的凄凉萧瑟;我们在“正是江南好风景,(3)”中感受杜甫感慨时事之悲,也在“遥怜故园菊,(4)”中感受岑参对和平的渴望之切;我们也在《论语》中学习到“(5),思而不学则殆”的方法,认识到“学而时习之”的重要性。
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25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确凿(záo)脑髓(suǐ)气氛(fèn)倜傥(tì tǎng)B. 菜畦(qí)讪笑(shàn)骊歌(lí)炽痛(zhì)C. 祈祷(qí)踱步(duó)深邃(suì)嗥鸣(háo)D. 蝉蜕(tuì)哺育(pǔ)亘古(gèn)污秽(huì)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 锋芒必露妇孺皆知心会神凝。
B. 一反既往慷慨淋漓群蚁排衙。
C. 望闻问切目不窥圆兀兀穷年。
D. 历尽心血小楷字帖潜心贯注。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他说话总给人一股咄咄逼人之感,令人很不舒服。
B.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C. 元宵节到了,街头人声鼎沸,大家都急着看花灯呢!D. 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考试考得好也是可歌可泣的。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D. 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5. 默写。
(10分)二、阅读理解(45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评分一、基础知识(共8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嘹.亮(liáo)地毯.(tǎn)随声附和.(hè)B.爱慕.(mù)哺.乳(fǔ)美不胜.收(shèng)C.气概.(gài)庇.护(bì)咄.咄逼人(duō)D.搓捻.(niǎn)晕眩.(xuàn)惊慌失措.(cuò)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不怪有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惊。
B.他对技术精益求精,这对于一般见异思迁的人是极好的教训。
C.我在曾经干旱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反映。
D.我们都为它提心掉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问。
3.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文学具有神奇的力量:它能给干涸的心灵带来淅淅沥沥....的世....的瓢泼甘霖,让心中的不毛之地....变为花团锦簇界,使人的奋斗勇气油然而生....。
A.淅淅沥沥B.不毛之地C.花团锦簇D.油然而生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双腿瘫痪后,使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B.一个九年前的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C.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起蜜蜂了。
D.孩子们的笑脸又在热闹的乡村聚会飘荡。
二、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甲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节选自《寓言四则》)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丁氏穿..井得一人穿:开凿B.求闻.之若此闻:消息C.若.躇步跐蹈若:好像D.其人舍.然大喜舍:同“释”,消除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有闻而.传之者学而.不思则罔B.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其一犬坐于.前C.其.人曰屠户乃奔倚其.下D.晓之.者曰夫君子之.行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班级开展主题为“人与动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29分)【任务一说文解字】1.(5分)同学制作了三张汉字卡并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情境补全对话。
小语:早在远古时期,狗、马和猪这三种动物就被我们的祖先饲养,成为家畜,你看,在甲骨文中古人用线条把动物的外形特征惟妙惟肖地勾勒出来了。
小文:我发现甲骨文“犬”字和“豕”字乍一看很相似,但仔细比较还是有区别的。
小语:嗯,这两个字的区别在①。
小文:这可真形象!我还发现这三个字也都可用作偏旁,像这个“犬”字,用作偏旁就是“犭”,“反犬旁”,形容走兽性情的字常以“犭”为偏旁,如“猛”“狂”“②jiǎo huá”等。
小语:没错,以“马”字为偏旁的汉字也大多与马有关,如“驱”和“③chí”都是策马疾奔之意,“驯”字的意思是④。
小文:嗯,“豕”也是表意的偏旁,古时候人们通常在“宀”(屋子)里养猪,这就是“⑤”字的由来,【任务二故事启思】2.(6分)同学们发现西方寓言和中国神话中都有与狗相关的故事,请你一起探究。
(一)两只狗有个人养了两只狗,他驯养一只狗狩猎,另一只看家守门。
每次猎人带着猎狗出去打猎,获得什么猎物,总是分给守门狗一些。
猎狗对此很不高兴,便指责守门狗,说自己每次出去打猎都是四处奔跑十分辛苦,而他什么都没有做,却坐享其成。
守门狗对猎狗说:“你别责怪我,应该去责怪主人,是他教我不去打猎,坐在家中享受别人的劳动果实。
”——选自《伊索寓言》(二)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
他睡倒在地,骂道:“这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①,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注释】①家长:奴仆或牲口的主人。
——选自《西游记》第六回(1)结合两则故事,概括狗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说明:1.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2. 所有试题必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或草纸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 下图《京口三山图卷》(局部) 是清代严绳孙、张纯修、禹之鼎分段所绘。
请欣赏这幅画,从A、B两句诗中选择一句为这幅画配诗,并用楷体将这句诗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含标点符号)(2分)A.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4分)①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的作家之一。
②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③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④他的《病隙碎笔》作为2002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地思考着生与死、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
⑤史铁生居住在自己的内心苦苦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坚定地与未明事物斗争,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2. 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敬畏残疾一如既往追求B. 敬佩残缺一如既往追索C. 敬畏残缺无休无止追索D. 敬佩残疾无休无止追求3. 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当代”和 “生命”都是名词,“是”和“体验”都是动词。
B. “幽暗”是多义词,根据语境,这里的意思是形容光线不足、环境阴暗的状态。
C. 选段第④句中的“重要”和“重大”是同义词,但在搭配上有区别。
D. 选段第⑤句中的画线部分有语病,两个句子顺序安排不合理,应该互换位置。
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取决(jué) 遮敝 (bì) 静谧(mì) 茫然无措(cùo)B. 徘徊(huí) 棱镜(léng) 着落(zhuó) 翻来复去(fù )C. 朗润(rùn) 恃弄(shì) 确凿(zháo) 风流倜傥(tǎng)D. 吞噬(shì) 沁凉(qìn) 黄晕(yùn) 人迹罕至(hǎn)5.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题(带答案)一、基础字词(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蜷缩(quán)匿笑(nì)憔悴(cuì)B. 祷告(dǎo)狭隘(yì)徘徊(huái)C. 啜泣(chuò)澄清(dèng)菡萏(dàn)D. 荫蔽(yīn)抖擞(sǒu)粼粼(lín)答案: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朗润烘托嘹亮淅沥B. 宛转娇媚棱镜缥缈C. 贮畜澄清粗犷卖弄D. 澄清静谧铃铛诀别答案:D(注意:C项中“贮畜”应为“贮蓄”)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提供一篇现代文阅读材料,如关于自然、人生哲理等主题的文章,设置4道选择题或简答题)示例文章(略)3.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示例:表达了作者对……(根据文章内容填写)4.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三、文言文阅读(每题5分,共15分)(提供一篇简单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如《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设置3道选择题或简答题)示例文章(略)5.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根据文章内容判断)6.翻译下列句子。
答案示例:(根据文章内容翻译)7.文章中的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答案示例:……(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四、写作(35分)题目: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突出英雄人物的特点和事迹。
2.语言流畅,感情真挚。
3.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答案:(学生自行写作,教师根据评分标准打分)。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四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第一主题语文生活(10分)活动一:品招牌文化1.(6分)同学们搜集到以下关于招牌文化的资料,请你仔细阅读,然后完成下面的题目。
我国的招牌文化历史悠久,远流长,不仅是商业文明的结晶,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古代,开店的商贾多用招牌和幌子来吸引顾客,有的不惜重金请名人题写招牌,有的还买来名人字画做招牌。
杜牧的《江南春》中“水村山郭酒旗风”描写了酒店的招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有药铺、酒店、香店、木行等招牌,《水浒传》中描写的招牌就有妇孺皆知的“三碗不过冈”。
形式各异、风格鲜明的个性化招牌,不但凝聚了店铺的历史传统和顾客的情感认同,而且(zhāng)显了店铺的品质追求和商业特色。
苏州就有很多家户晓的老字号招牌,如得月楼、采芝斋、松鹤楼、雷允上、陆稿荐、乾泰祥等。
这些老字号不仅是城市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yùn)的标识,也是苏州地域特色文化的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填充成语。
(4分)①远流长②(zhāng)显③家户晓④底(yùn)(2)下面是文中两个苏州老字号招牌,对其书法的欣赏表述恰当的一项是(2分)A.雷允上招牌是用楷书书写的,笔墨圆润,飞扬飘逸。
B.松鹤楼招牌是用行书书写的,笔势连贯,洒脱舒展。
C.雷允上招牌是用隶书书写的,笔墨厚重,端庄大气。
D.松鹤楼招牌是用草书书写的,笔画减省,龙飞凤舞。
活动二:拟写广告词2.(2分)公益广告的海报设计也会运用到修辞手法,如这幅海报就运用了“反复”的修辞,将“书本”元素在画面上反复出现,意在强调某种意思。
请给这幅海报配上一句广告词,揭示画面强调的意思。
活动三:赏最美对联3.(2分)2024年江苏六城地铁举办了“龙腾神州”挂春联活动。
下面是给苏州地铁“狮子山站”拟写的一副对联,上下联词语的顺序被打乱,请运用对联的知识重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一声②龙腾③双轨④狮吼⑤惊春醒⑥送福来A.上联:①④⑥下联:②③⑤ B.上联:④①⑥下联:②③⑤C.上联:③②⑥下联:①④⑤ D.上联:①④⑤下联:③②⑥第二主题天下国家(26分)活动一:爱国诗词朗诵会4.(8分)“爱国”是诗歌中常见的主题。
2024年北京市房山区七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2页,共100分。
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一、基础·运用(共14分)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检验于运用。
年级要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部分课内阅读下面是课内阅读的选段,请你阅读后完成1-2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1.选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热忱(chén)担子(dàn) B.热忱(chéng)担子(dān)C.热忱(chén)担子(dān) D.热忱(chéng)担子(dàn)2.下列各组词语的感情色彩相同的一项是(2分)A.毫不利己拈轻怕重 B.满腔热忱冷冷清清C.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D.精益求精见异思迁第二部分课外阅读下面是课外阅读的选段,请你阅读后完成3-5题。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酝酿.(niàng)坍.塌(tān)灵.机一动(líng)B.热忱.(chén)倜傥.(tǎng)花团锦簇.(cù)C.澄.清(chéng)侍.弄(sì)参.差不齐(cēn)D.蜷.伏(quán)怂.恿(sǒng)神采奕.奕(yì)2.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情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B.泥捏的小家伙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C.植树的牧羊人一边数,一边又把个二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捡了出去。
D.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嬉嬉在风中摇摆。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掀起了一股科幻浪潮。
越来越多的青年科幻作家各得其所....,发表了一批广受欢迎的科幻作品,不同类型的科幻题材影视剧参差不齐....表....。
小嘉认为这些作品花团锦簇....,很有特色,小祥随声附和示赞同。
A.各得其所B.参差不齐C.花团锦簇D.随声附和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当学校宣布我们班获得运动会冠军时,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B.公共阅读空间只有提升服务举措,创新服务效能,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期待。
C.嘉祥锦江中学战队参与未来之城项目,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及最佳城市模型奖。
D.通过观看“非遗”儿童剧《苏东坡》,让观众对“巴蜀自古出文宗”的评价深刻有感。
二、文言文阅读(12分)5.阅读回答问题。
(12分)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它(地坛)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①____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在满园弥②的沉静光芒中,导致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1.文中加点字“亘”的读音正确的是()A.gèn B.gèng C.hén D.huán2.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A.慢B.曼C.蔓D.漫3.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A.呼朋引伴B.兴致勃勃C.失魂落魄D.小心翼翼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满园弥②的沉静光芒,所以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B.在满园弥②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C.在满园弥②的沉静光芒中,导致一个人更容易看到自己的身影,并看见时间。
D.由于满园弥②的沉静光芒,使一个人更容易看到自己的身影,并看见时间。
5.在语文活动课“有朋自远方来”中,李安作自我介绍,下列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家好!我叫李安,毕业于县城一小,很高兴加入七(2)班这个温暖的班集体。
B.我擅长书法、绘画,喜欢足球,希望和有同样爱好的同学成为好朋友。
C.在数学学习上,我也有一定的特长,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问我,我一定不吝赐教。
D.未来的日子里,我一定会以班级和学校为荣,为集体荣誉作出应有的贡献。
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是()A.他好像看到遥远的未来,那些拔地而起的高楼耸立在蓝天之下。
B.桂花盛开的时候,颗颗花粒就是一个个小精灵,在秋风中旋舞飘荡。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预测监控七年级语文一、积累与应用(30分)(一)、基础知识及应用(10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炽痛( zhì)阻抑(yì)亘古(gèng)回环曲折(qǔ)B.嗥鸣(háo)污秽(huì)默契(qì)锲而不舍(qiè)C.祈祷(qǐ)迭起(dié)仰慕(mù)鲜为人知(xiǎn)D.磐石(pán)踌躇(chóu)重荷(hé)义愤填膺(yīng)2、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秕谷骊歌澜语博学多识B.炽痛肿胀延棉锋芒毕露C.轻捷踌渚懊悔回环曲折D.筹划书塾磐石荒草萋萋3、下列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是(2分)()①这个时候,它浑身无力,精神不振。
②很快就把一冬天积存在肠胃里的食物残渣排泄出来。
③美洲的大黑熊冬眠醒来以后,懒洋洋地爬出了窝。
④于是,它就去寻找一些有轻泻作用的野浆果饱餐一顿。
⑤从此黑熊振作了精神,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
A.①③②⑤④B.③④②①⑤C.③②①④⑤D.③①④②⑤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B.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C.通过这件事,使他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D.诗歌只有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才能领略此中画意诗情,感受其意境美。
5、下列作家、作品描述不正确的是()(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散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B.《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英国《木兰诗》南北朝时北方民歌C.《邓稼先》杨振宁《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D.《伤仲永》王安石北宋《丑小鸭》安徒生丹麦(二)、填空(20分)6、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
(2分)例: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7、默写(每个空1分,共8分)(1)描写木兰军营中苦寒生活的句子:,。
(2)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3)《木兰诗》以质朴生动的语言塑造了木兰的美好形象,一句“,关山度若飞”就让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跃然纸上;一句“,对镜帖花黄”则细腻传神地表现了青年女子的爱美之心。
(4)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现在却常是忧郁。
8、名著积累(8分)(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
(2)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回忆性散文集,文中记录作者很多童年趣事,其中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和。
9、用手机短信交流信息,便捷又时尚。
短信的编写,要求语言简练、精美,如下面这条教师节短信:“您是一把伞,为我遮风蔽雨;您是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
衷心祝福您,我永远敬爱的老师!”这不仅符合短信编写的要求,而且很好地表达了学生的心意。
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就是母亲节了,请仿用这条短信的句式及修辞,给你的妈妈拟写一条母亲节短信。
(2分)二、阅读理解(40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2、解释加点的词。
(4分)(1)世隶.耕( ) (2)未尝.识书具(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4)卒.之为众人(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4、文章开头写了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3分)15、请结合方仲永这一事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的认识。
(3分)(二)现代文阅读( 13分)敲雪①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好冷。
也许,外面下雪了。
我想。
我蜷着身子,强迫自己再睡。
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了屋前屋后的惊叫声。
睁开眼,天亮了,透进屋的亮光,冷冷地泛着朦胧。
②好久没见过雪了!我顾不上睡觉,一骨碌爬起来,小跑着跨出门。
屋檐下,我极目远眺,整个世界全是一片白,白得晃眼。
慢慢收回目光,我就看见了父亲。
③父亲站在屋对面的小路上。
他眼下,是一丛一丛的雪枝。
我知道,托着雪的,是密密麻麻的树枝。
每到春天,那些树枝就开出一堆一堆的杏花、李花、桃花,五彩缤纷的,像一片花的海洋。
花一天一天地谢了,青涩的果子藏在绿叶间,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泛红了。
父亲的笑容也多起来,有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树下。
开始,父亲轻轻掰下枝丫,寻找枝叶间还没完全长出来的果子,偶尔发现米粒大的一颗,也要小跑回家雀跃着向全家人报喜;后来,父亲就踮着脚尖,痴痴地看,痴痴地闻,即使枝丫垂到眼皮下,也舍不得动一指甲,生怕惊跑了它们。
果子渐渐成熟了,父亲停了农活,从早到晚蹲在树下守着,守着我们的“书本”。
我们兄弟多,家里又没有其它收入,读书全靠它。
到了上市季节,父亲就在树下铺几床棉絮,说这样落下的果子就不会摔烂,能卖个好价钱。
卖果子的钱,父亲一分一厘也不花,全存着,刚好够我们读一年书。
所以,只要我们目不转睛盯着父亲担子里那些红嘟嘟的杏呀、李呀、桃呀的时候,父亲总是拍着我们的头说:“馋了吧?这可吃不得,它是你们的书本啊,不想读书吗?”我们一起点头:“想读!”“还想吃吗?”“不想!”我们一起咽口水,狠狠摇头。
从此,我们就把那些杏呀、李呀、桃呀叫书本了。
④可是,这不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呀,父亲看那些雪树做啥呢?我很是不解。
⑤走到父亲面前,父亲看了看我,说:“星期天,多睡会吧?”⑥我不回答父亲的话,不解地问:“你看这树干嘛?春天还早。
”⑦“真的还早么?快了快了!可是--”父亲顿了顿,脸上露出了忧郁,“这雪太大了,你看,树枝压断了好多。
”⑧我细细一看,真的,一些断枝落在地上或是横在树上,全被雪掩住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⑨“回去拿根竹竿来吧。
”父亲沉吟了一阵,对我说。
⑩我怔了怔,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于是,忙不迭地回家找来一根稻田里赶鸭子用的长竿。
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几十棵果树,父亲整整敲了一个上午。
父亲回家,头上、脸上,身上,全是雪。
给体温融化的雪水,湿透了父亲的衣服。
我连忙烧起一堆旺旺的柴火,父亲骑在火上,还在瑟瑟发抖。
○11这天晚上,父亲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12“下呀,老师说‘瑞雪兆丰年’,下得越大越好!”我说。
○13“我娃儿有长进了,好,那就下吧!”父亲抚摸着我头,频频颔首。
○14晚上,果真又下起了大雪。
父亲怎么也睡不着,他耳朵支楞着,听着外面的风吹草动。
“睡呀,你怎么了?”母亲不耐烦了。
“你懂啥?这叫听雪!”父亲的声音很大,传进篱笆墙另一边的我们的耳里,我和弟弟就吃吃地笑,笑父亲不会用词,雪,是能听的么?○15半夜,父亲突然翻身跳下床,惊醒了我们。
我们问他怎么了,父亲说:“我听到树枝又断了,一声连一声,我得敲雪去。
”我们说这么远,听不到,你那是幻觉,睡吧睡吧。
可是父亲不理会我们,拖着竹竿,打着手电就出了门。
我们穿了衣服撵出去,在屋檐下看见的已是一束在树下晃来晃去的亮光了。
看了一会,冷得不行,我们只得跑进了被窝。
○16天亮,父亲回家,把我们全都摇醒,高兴地说:“一根树枝也没断,你们又能上学了,又有书本了。
”父亲的牙齿咯咯直响,磕得不听使唤。
○17第二天,父亲就病了。
○18冬天完了,春天来了,夏天也来了,杏呀、李呀、桃呀,比哪一年都大,都红。
父亲的病却一直不见好转。
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爸,你尝尝,好甜呢!”○19父亲挣扎着撑起身子,劈手打掉我手里的桃,怒气冲冲地吼:“谁叫你们吃?这是你们的书本哪!不想读书了?”○20“想!”我哭着说,“我们没吃,只想你吃一个,你的口味不好!”父亲叹了口气,拉过我,给我擦了一把眼泪,说:“拣起来吧,我吃一个!”○21我看见父亲咬了一口桃,父亲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
16. 阅读第④-○17段,请你用词语概括父亲在雪后的心理变化过程。
(3分)17.选文第③段中插叙部分主要交代了哪些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18.结合文章内容,仔细品味第○18段“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爸,你尝尝,好甜呢!’”中的“挑”和“捧”,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
(13分)○1去朋友家,她家的小保姆正坐在沙发上哭。
朋友小声说:“下午接小孩放学,上大巴时手机丢了。
”○2看着小姑娘哭红的眼睛,我半天才劝慰一句:丢了也没有法子的,下次小心点就好,别哭坏了。
小姑娘抬头呜咽:“我一直都不喜欢那个手机的,今天丢了,我才发现我好喜欢它的,简直比丢失一个朋友还让我难过…….”○3我想告诉她,永远不要拿物质的东西和真正的朋友相提并论;还想告诉她,许多东西都是失去了,才感到它的珍贵……但我最终什么也没有说。
我知道,我们都是在不断的丢失后,才慢慢的长大的。
○4六岁那年,我有了第一辆自行车,喜欢得不得了.可没多久,一次和小伙伴去照相馆冲洗玩耍时照的照片,出来竟发现车不见了,当时眼睛就红了,搭小伙伴的车回到家,看见妈妈就大哭。
妈妈吓坏了,问清情由后却笑着说:“车丢了没关系,人没事就好。
”○5在广州好不容易找到那份高薪的工作时,很珍惜,生怕有差错,早出晚归格外卖力。
眼看有升职的希望时,却因为实在无法忍受老板对下面员工的苛刻,和他大吵一架后摔门而去。
一个人在人来车往的北京路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天快黑时在公共电话亭打电话跟一个朋友说:“我把工作丢了。
”朋友放下电话赶了过来,他对我说:“工作丢了可以再找,人有善良之心最重要。
”○6去年7月,办好去欧洲的旅行签证,临走时却把脚扭伤了。
骨裂,打着石膏坐在家里,心情无比郁闷。
去拆石膏那天,医生看着我的脸,说我的眉头皱得可以拧出水来。
我被他这个夸张的说法逗乐了,他告诉我,错过一次旅游机会不要紧,但若是让伤痛和遗憾过于影响自己的心情,岂不成了双重的伤痛和遗憾?○7医生不是哲学家,但他真的不仅仅让我裂开的骨头复原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