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化学格利特消毒剂GLUTEX GS2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杀灭效果的测试
- 格式:pdf
- 大小:708.68 KB
- 文档页数:2
【关键字】精品聚六亚甲基双胍环保型高分子聚合物杀菌消毒剂——聚六亚甲基胍,具有杀菌广谱;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易溶于水的优良性能;可在常温下使用;长期抑菌、无副作用;无腐蚀性;无色、无嗅;无毒;不燃、不爆、使用安全;价格适中;运输方便,可以说是最佳的杀菌剂。
事实上,该产品是一种环保型多用途新型聚合物,在工业、农业、医用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
产品的优越性1、易溶于水;2、水溶液无毒、无色、无嗅;3、不燃、不爆;4、有极强的杀灭细菌的能力,而且广谱、高效、并具有长期抑菌作用;5、对各种材料无浸蚀作用;6、无腐蚀性;7、不含碘、氯、醛等有害物质。
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外观有效活性成份水溶性气味分解温度无色至淡黄溶液25% 完全无>400℃毒性:1、1%聚六亚甲基胍大于5000mg/kgBW属实际无毒级;2、0.5%聚六亚甲基胍眼刺激试验积分为3.0分属无刺激性;3、0.5%聚六亚甲基胍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积分为0分,属无刺激性;4、0.25%聚六亚甲基胍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为阴性,无致突变性;5、0.25%聚六亚甲基胍精子畸形试验结果为阴性;6、0.25%聚六亚甲基胍蓄积毒性试验为弱蓄积毒性;蓄积系数K>5。
稳定性:0.5%聚六亚甲基胍放置于37℃,相对湿度为75%~80%的环境中90天,其下降率为4.91%金属腐蚀性:0.5%聚六亚甲基胍对不锈钢、铜无腐蚀,对碳钢、铝基本无腐蚀产品性能:0.1%浓度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生物分解可能性对所处理表面的作用储存性能燃烧或爆炸性化学性质PH值49.0dyn/cm2 完全杀菌消毒、无损伤、无漂白现象原包装两年不变质不燃烧、不爆炸阳离子聚合电解质7 与其它杀毒剂性能比较:聚六亚甲基胍醛类酚类季铵盐类含氯消毒剂碘类醇类杀菌效果优优中良优良一般黏膜刺激性无中中中强中弱腐蚀性无中中弱强中无毒性无中中中低极强中弱长效性长中中中极短中短气味无刺激刺激弱极刺激中中着色性无无发黄无漂白发黄无环境污染无中中中强中微杀菌效果:0.02%聚六亚甲基胍对大肠杆菌杀菌率为100%;0.02%聚六亚甲基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率为100%;0.02%聚六亚甲基胍对白色念珠菌杀菌率为100%;0.05%聚六亚甲基胍对淋球菌杀菌率为100%。
实验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一、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一)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1.化学监测法(1)化学指示剂监测方法:将既能指示蒸汽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剂放入大包和难以消毒部位的物品包中央,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指示剂,根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2)化学指示胶带监测法:将化学指示胶带粘贴于每一待灭菌物品包外,经一个灭菌周期后,观察其颜色的改变,以指示是否经过灭菌处理。
对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应进行B-D 试验。
结果判定:检测时,所放置的指示卡/管、胶带的性状或颜色均变至规定的条件,判为灭菌合格;若其中之一未达到规定的条件,则灭菌过程不合格。
2.物理监测法应每年用温度压力检测仪检测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检测仪探头放置于最难灭菌部位。
3.生物监测法生物指示物为嗜热脂肪杆菌(ATCC7953或SSIK31株)芽孢。
试验用培养基为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
检测方法:将两个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分别装入灭菌小纸袋内或使用自含式生物指示剂,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
分别在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柜室内,排气口上方放置一个标准试验包;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柜室内,排气口上方放置一个标准测试包;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用带有指示菌的小型测试包,放于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底部。
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标准试验包,无菌取出指示菌片,投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经56℃培养7d(自含式生物指示物按说明书执行),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同时设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
结果判定:每个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指示菌片接种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都不变色,阳性对照组由紫色变为黄色时,判定为灭菌合格;否则灭菌不合格。
(二)干热灭菌效果监测方法1.化学监测法(1)检测方法:将既能指示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剂3~5个分别放入待灭菌的物品中,并置于灭菌器最难达到灭菌的部位。
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化学指示剂,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消毒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disinfection(200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二○○二年十一月消毒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disinfection(200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二○○二年十一月第一部分Part 1总则General Principle第二部分Part 2消毒产品检验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testing disinfection Products第三部分Part 3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Disinfection of Medicaland Health Structures第四部分Part 4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Disinfection ofepidemic focus消毒技术规范目录第一部分总则1.1 引言 (1)1.2 适用范围 (1)1.3 术语 (1)1.4 消毒产品功效检验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3)1.4.1 消毒产品检验基本要求 (3)1.4.2 消毒产品理化检验基本要求 (7)1.4.3 消毒产品毒理学实验基本原则 (8)1.4.4 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灭菌基本要求 (9)1.4.5 疫源地消毒基本要求 (12)第二部分消毒产品检验技术规范2.1 消毒产品消毒效果检验技术规范 (15)2.1.1 消毒剂杀微生物试验 (15)2.1.2 消毒剂模拟现场和现场消毒鉴定试验 (43)2.1.3 空气消毒效果鉴定试验 (53)2.1.4 水的消毒效果鉴定试验 (56)2.1.5 灭菌与消毒器械消毒功效鉴定试验 (62)2.1.6 灭菌与消毒指示器材鉴定试验 (75)2.1.7 灭菌医疗用品包装材料鉴定试验 (80)2.1.8 抗(抑)菌试验 (83)2.1.9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产品细菌和真菌污染的检测 (94)2.1.10 隐形眼镜护理液鉴定试验 (99)2.1.11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鉴定试验 (102)2.2 消毒产品理化检验技术规范 (109)2.2.1 消毒产品原料或单方制剂的测定法 (109)2.2.2 复方消毒产品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指导原则 (123)2.2.3 消毒产品稳定性测定 (124)2.3 消毒产品毒理学实验技术规范 (126)2.3.1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126)2.3.2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128)2.3.3 皮肤刺激试验 (129)2.3.4 急性眼刺激试验 (131)2.3.5 阴道黏膜刺激试验 (132)2.3.6 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134)2.3.7 亚急性毒性试验 (135)2.3.8 致突变试验 (136)2.3.9 亚慢性毒性试验 (146)2.3.10 致畸胎试验 (147)2.3.11 慢性毒性试验 (148)2.3.12 致癌试验 (149)2.3.13 毒理学试验结果的最终判定 (150)第三部分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1 消毒与灭菌方法 (152)3.2 手术器械和用品的灭菌 (168)3.3 输注器材的灭菌 (169)3.4 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 (170)3.5 内镜的消毒灭菌 (171)3.6 医务人员手的消毒 (173)3.7 皮肤与黏膜的消毒 (174)3.8 医院室内空气的消毒 (175)3.9 餐具和卫生洁具的消毒 (176)3.10 物体和环境表面消毒 (178)3.11 检验相关物品的消毒 (179)3.12 口腔诊疗器具与环境的消毒与灭菌 (182)3.13 织物的消毒 (183)3.14 污水的消毒处理 (184)3.15 污物的消毒处理 (188)3.16 尸体及其相关环境的消毒 (192)第四部分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4.1 常用消毒方法 (206)4.2 消毒面积与体积的测算 (206)4.3 消毒剂的应用 (207)4.4 紫外线强度及消毒剂浓度简易测定法 (211)4.5 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 (212)4.6 疫区饮用水的消毒与管理 (214)4.7 疫源地消毒效果的微生物学评价 (216)4.8 各种传染病疫点消毒要求 (218)附录A消毒试验用试剂和培养基配方 (226)附录B疫点终末和随时消毒工作记录表 (233)1.1 引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制订本规范。
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基础知识培训目录一、内容综述 (4)1.1 培训背景 (4)1.2 培训目的 (5)二、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的基本概念 (6)2.1 消毒与灭菌的定义 (7)2.2 消毒与灭菌的重要性 (8)2.3 消毒与灭菌的原则 (9)三、消毒与灭菌的方法及设备 (10)3.1 物理消毒方法 (11)3.1.1 热力消毒 (11)3.1.2 紫外线消毒 (13)3.1.3 微波消毒 (14)3.1.4 电离辐射消毒 (15)3.2.1 含氯消毒剂 (17)3.2.2 过氧乙酸 (18)3.3 生物消毒方法 (19)3.3.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20)3.3.2 聚合酶链反应 (21)3.4 消毒与灭菌设备 (23)3.4.1 干热灭菌器 (24)3.4.2 紫外线消毒器 (24)3.4.3 微波消毒器 (26)3.4.4 电离辐射装置 (27)四、消毒与灭菌的程序及规范 (28)4.1 消毒与灭菌的程序 (29)4.1.1 清洁程序 (30)4.1.2 清洗程序 (32)4.1.4 灭菌程序 (35)4.2 消毒与灭菌的规范 (37)4.2.1 消毒剂的使用规范 (37)4.2.2 灭菌设备的使用规范 (39)4.2.3 消毒与灭菌过程中的安全防护规范 (40)五、消毒与灭菌效果的监测与评价 (40)5.1 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42)5.1.1 物理监测 (43)5.1.2 化学监测 (44)5.1.3 生物监测 (46)5.2 消毒与灭菌效果评价 (47)5.2.1 消毒合格标准 (48)5.2.2 灭菌合格标准 (49)六、消毒与灭菌的管理与操作 (50)6.1 消毒与灭菌的管理组织 (51)6.2 消毒与灭菌的操作人员 (52)6.3 消毒与灭菌的过程管理 (53)6.4 消毒与灭菌的质量控制 (54)七、消毒与灭菌的法规与标准 (55)7.1 国家法律法规 (56)7.2 行业标准 (57)7.3 机构内部标准 (57)八、案例分析 (59)8.1 消毒与灭菌失败的案例分析 (59)8.2 消毒与灭菌成功的案例分析 (60)九、总结与展望 (62)9.1 培训总结 (63)9.2 展望未来 (63)十、参考资料 (64)一、内容综述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的基本概念:包括消毒、灭菌、消毒剂、灭菌剂等的概念及其作用原理。
消毒用品有效性监测措施第一篇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压力蒸汽灭菌技术标准及其评价灭菌效果的检测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对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灭菌效果的评价。
2试剂本标准所用试剂,凡未说明规格者,均为分析纯(AR),水为蒸馏水。
2.1蛋白胨。
2.2葡萄糖。
2.3溴甲酚紫酒精溶液:取溴甲酚紫2.0g,溶于100mL95%乙醇中。
2.4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配制:蛋白胨10.0g,葡萄糖5.0g,溶于1000mL 蒸馏水中,调pH值至7.0〜7.2,然后再加2%溴甲酚紫酒精溶液0.6mL,摇匀后,按5mL/管,分装包口,置压力蒸汽灭菌器中,于1151灭菌40min后备用。
3指示菌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或SSIK31)菌片,含菌量为5X105〜5X106cfu/片,121°C下,杀灭90%微生物所需时间D121值为1.3〜1.9min,杀灭时间(KT 值)为W19min,存活时间(ST值)为$3.9min。
4化学指示剂需用卫生部批准的化学指示剂。
5技术要求压力蒸汽灭菌器压力,MPa/cm2 温度,C灭菌时间,min 下排气式0.070115400.10512130预真空式0.2101344-66检测方法6.1生物学指标(用作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灭菌效果的依据)。
6.1.1将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两个分别放入灭菌小纸袋内,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
6.1.2灭菌柜室内,上、中层中央和排气口处各放置一个标准试验包(由3件平纹长袖手术衣,4块小手术巾,2块中手术巾,1块大手术巾,30块10cm X10cm.8层纱布敷料包裹成25cmX30cmX30cm大小)。
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用通气贮物盒(22cmX13cmX6cm)代替标准试验包,盒内盛满中试管,指示菌片放于中心部位两只灭菌试管内(试管口用灭菌牛皮纸包封),将盒平放于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底部。
6.1.3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标准试验包或通气贮物盒中的指示菌片,投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561培养48h,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1 实验目的本测试旨在测评陶氏化学公司格利特消毒剂GLUTEX GS2的抗病毒效力。
其方法是用稀释的消毒剂产品液处理被病毒附着污染的物体表面后,测定回收病毒的侵染性,根据病毒侵染性的降低程度来表征消毒剂的抗病毒能力。
2 实验材料和方法2.1 测试病毒试验所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ATCC VR-763)来自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罗克维尔的美国标准菌库(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ATCC)。
该病毒悬浮液是组织培养基。
2.2 细胞组织培养液和培养基猪睾丸细胞来自位于艾奥瓦州Ames市的国家兽医服务局实验室。
培养物利用添加了10 %(V/V)牛胎儿血清(加热到56 ℃,经30 min灭活)、0.5 mg/mL水解乳蛋白、142.5 单位/mL青霉素、142.5 μg/mL链霉素、54 μg/mL 泰乐菌素、0.125 μg/mL两性毒素B和25 mM四羟乙基哌嗪乙磺酸的最低必需养分培养基(Minimal Essential Medium,MEM)进行常规培养。
经培养后置于37 ℃含 5 % CO2的潮湿空气下的一次性实验室器皿中,制成单层组织培养物。
培养物感染病毒后,置于装有相同成分但添加了2 %血清的维持培养基中。
2.3 试剂磷酸盐缓冲液(PBS缓冲液)采用Dulbecco和Vogt的方法配制(实验医学杂志[J]. 1954,Vol.99:167-182)。
合成硬水在使用当天配制,配制方法参照AOAC 4.024法(美国[美国公职分析化学工作者协会(AOAC),第14版,1984,第70~71页)。
2.4 消毒剂的制备每份消毒剂在使用当天按照1∶256的比例用 1 236 mg/kg AOAC合成硬水进行稀释。
2.5 病毒膜的制备病毒膜通过将0.2 mL的病毒悬浮液涂复在灭菌的皮氏玻璃培养皿底部制作而成。
随后置于室温(约23 ℃)及环境湿度下,避免直接光照直至明显干燥(约45~75 min)。
二氧化氯杀菌效果与腐蚀性试验观察
郭卫东;张姝丽;特孟
【期刊名称】《医学动物防制》
【年(卷),期】2001()10
【摘要】经检测,含二氧化氯600mg/L溶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用10min,杀灭率为100%;含二氧化氯75mg/L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作用
20min,对大肠杆菌(8099)作用15min,杀灭率均为100%。
该液在25%、505小牛血清存在时,杀菌效果无影响,其600mg/L溶液,对铝片、碳钢片有轻度腐蚀,对铜片、不锈钢片基本无腐蚀;经54℃下14d,二氧化氯含量下降率9.3%。
【总页数】2页(P522-523)
【关键词】二氧化氯;杀菌效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稳定性;腐蚀性
【作者】郭卫东;张姝丽;特孟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固体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与腐蚀性的试验观察 [J], 薄玉霞;刘吉起;王万海;王竫
2.二氧化氯溶液杀灭微生物效果与腐蚀性试验观察 [J], 徐燕;谈智;周天兵
3.稳定性二氧化氯杀灭微生物效果与腐蚀性试验观察 [J], 陈少刚;马晓军
4.固体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与腐蚀性试验观察 [J], 秦彦珉;饶健;叶宝英;黄慧英
5.三效热原灭活剂杀菌效果与腐蚀性的试验观察 [J], 张成河;张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再订购编号:6841-08 净容量:3.78升(1加仑)本产品无菌,除非包装被破坏。
当用软水或硬水(每1Kg水中含400mg CaCO3)稀释后,即便在有机质(5%血清)存在的条件下,本产品可以作为有效的:杀细菌剂·杀真菌剂·杀病毒剂·杀结核杆菌剂·除臭剂·清洁剂·消毒剂有效成分:邻苯基苯酚………………………………………..7.7%对叔戊基苯酚……………………………………..7.6%惰性成分……………………………………….. 84.7%总计………………………………………..……100.0%EPA注册编号:1043-91 EPA批准号:1043-MO-002211-KS-001危险请阅读侧边表格中补充的警示说明。
仅供工业和社会公共机构使用。
STERIS公司美国密苏里州,邮编63133,圣路易斯市,Page大街7501号。
800-548-4873本产品是一种无菌、多用途的人工非碱性苯酚类杀菌清洁剂,是特别开发的一个在硬水和血清中均能发挥良好消毒作用的浓缩系统,使用于无菌室和无菌罩、气锁间、更衣室、屏障隔离区、工艺设备及管道系统中的坚硬、非孔状表面。
经设计,产品的使用溶液可以在简单一步操作中同时起到清洁、消毒和除臭的作用。
另外,产品的非碱性配方能够清除肥皂泡沫及硬水垢,从而减少细菌滋生。
本产品适用于可耐洗的坚硬、非孔状表面,例如地板、墙面、柜台、工具、推车,以及其他设备,包括:食品加工服务的设施,动物和鸟类的饲养设施,畜禽和饲料的加工设施,兽医诊所、动物研究的设施,制药、生物技术、医疗的设施以及FDA 管制的设施。
杀细菌性:用400ppm的A.O.A.C.硬水,将产品制成1:256(0.5盎司每加仑)且含血清量为5%的溶液。
在20℃10分钟的条件下,该溶液通过了A.O.A.C.的杀菌使用稀释度的测试(实验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