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处理的嵌入式自动报警系统
- 格式:pdf
- 大小:172.10 KB
- 文档页数:3
基于图像处理的嵌入式目标检测与追踪近年来,随着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图像处理的嵌入式目标检测与追踪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图像处理的目标检测与追踪技术是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特定目标的自动检测与追踪。
它在许多应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智能监控、自动驾驶、无人机等。
本文将介绍基于图像处理的嵌入式目标检测与追踪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嵌入式目标检测的原理嵌入式目标检测的原理是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提取出与目标有关的特征信息,并将其与预先训练好的模型进行比对,从而识别出目标的位置和类别。
常见的目标检测算法有传统的基于特征的方法和近年来兴起的深度学习方法。
基于特征的目标检测方法通常使用像素级别的特征,如颜色、纹理、边缘等,来描述图像中的目标物体。
代表性的方法有Haar 特征和HOG(Histograms of Oriented Gradients)特征等。
这些方法对目标物体的特征进行了简单的描述,但在复杂场景下的检测效果有限。
而深度学习方法通过构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图像中的目标特征。
其中,卷积神经网络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是最常用的深度学习模型之一。
通过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的组合,CNN可以从图像中提取出丰富的特征。
二、嵌入式目标检测的方法1. 传统的基于特征的目标检测方法传统的基于特征的目标检测方法在嵌入式设备上具有较小的计算成本和较快的实时性。
这些方法通常采用滑动窗口(sliding window)技术,通过在图像上以不同尺度和位置滑动一个窗口,将窗口内的图像块与预先训练好的分类器进行比较,确定是否存在目标。
2.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在嵌入式设备上实现目标检测和追踪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强的鲁棒性。
较为经典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有Faster R-CNN、YOLO(You Only Look Once)和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等。
基于CCD图像传感器的嵌入式检测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许多领域中,其中嵌入式检测系统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领域。
基于CCD图像传感器的嵌入式检测系统是实现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本文中,将探讨一种基于CCD图像传感器的嵌入式检测系统设计。
1. 系统架构该系统架构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分类器模块和决策模块。
其中图像采集模块主要用于采集需要检测的图像,图像预处理模块主要用于滤除噪声、增强图像对比度等预处理操作,特征提取模块主要用于提取特征信息,分类器模块主要用于根据特征信息对图像进行分类,最后决策模块主要用于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
2. 图像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主要由CCD图像传感器和采集接口组成。
采用CCD图像传感器的主要优点是其灵敏度高、信噪比高、响应速度较快等特点,因此可以用于高精度的图像采集。
采集接口一般采用USB、CSI等标准接口,以便于系统与其他设备的连接。
3. 图像预处理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主要包括图像去噪、图像增强、图像分割等处理。
其中,图像去噪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预处理步骤,它可以去除常见的噪声如高斯噪声、椒盐噪声等,提高图像质量。
图像增强主要用于增加图像对比度,以便于特征提取和分类器分析。
图像分割主要是将图像分为若干个区域,以便于后续处理。
4. 特征提取模块特征提取模块主要是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便于分类器对图像进行分析。
特征提取的方法包括传统的特征提取方法和深度学习的特征提取方法。
传统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灰度共生矩阵、LBP特征、HOG特征、SIFT特征等;深度学习的特征提取方法则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
5. 分类器模块分类器模块是对特征提取后的图像进行分类,常用的分类器有SVM、KNN、决策树等。
分类器模块的性能对系统的检测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分类器。
6. 决策模块决策模块主要用于对分类器输出的结果进行判断,以便于得到最终的检测结果。
基于图像处理的烟草甲自动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胡逸超;苏赞;陈义昌;张龑;苏晨阳;刘勇
【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24(63)4
【摘要】根据烟草仓储及卷烟生产车间的烟草甲自动监测需求,结合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Fabricius)]实际图像特征,在基于标记分水岭算法的基础上叠加分割图像算法,设计了基于图像处理的烟草甲自动监测系统,通过全自动拍照设备定时采集相应诱捕器图像,利用有线网络将图像传输至服务器,在服务器端完成图像识别与计数、实时展示、超标报警、历史曲线查看等功能,解决了烟草甲实际监测过程中虫板烟尘、虫体重合、光线等诸多干扰因素,实现了烟草甲精准的自动图像识别及计数功能。
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计数平均准确率大于
94.00%,在卷烟生产车间烟虫监测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总页数】5页(P163-167)
【作者】胡逸超;苏赞;陈义昌;张龑;苏晨阳;刘勇
【作者单位】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东昌仓贮技术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4
【相关文献】
1.基于图像处理的烟草分级系统设计与实现
2.基于图像处理的低功耗森林监测防火系统设计
3.采棉机刀具磨损监测系统设计——基于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
4.基于图
像处理技术的实时频谱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开发5.基于图像处理的传送带监测系统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DSP机器视觉的监控报警装置姜 充(东南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89)摘 要: 针对市场上现有的监控设备的实际需求,设计一套基于嵌入式机器视觉技术的集监控和报警功能的系统。
该系统具有调节监测精度,监测信号,报警的功能。
市场上的监控设备有很多种,他们频繁出现在超市,电梯,ATM机,银行,小区等,但是他们往往只具有监控的作用,而无出现意外情况报警的功能。
涉及的DSP智能监控系统就是为解决这一弊端提供简单的案例和思路。
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通过总体方案设计,将嵌入式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分为特征参数标定、特征参数快速检测、结果输出三个功能模块,并根据需要利用CCD摄像头、DSP板卡、显示器和外部控制设备搭建机器视觉检测系统。
根据所得的数据进行结果判别和输出,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判断得到结果,最终的检测结果能够输出到屏幕并通过数字I/O口或串口进行输出。
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嵌入式机器视觉系统能准确的检测被测实物,做出相应判断和决策,能有效地提高监测的能力,减轻监测者的工作量。
关键词: 嵌入式;机器视觉;报警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1120017-021 论文背景1.1 数字图像图像经过数字化转换并可以用数字表示、处理的图像。
由象素点组成,其中横向的点数称为水平分辨率,纵向的为垂直分辨率,一幅完整的图分为若干行,称为一帧图像。
每个象素根据量化精度不同其取值也不同,例如取三个色彩分量均为8位二进制数的RGB 表示方法,用连续的三个8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彩色点,如(200,100,64)描述的点的红色分量为200,绿色分量100,蓝色分量64。
1.2 色彩空间又称为色域空间,它表示的是一个图像所能够表现的色彩范围。
其模型是描述使用一组值表示颜色方法的抽象数学模型。
常用的色彩空间有两种,即RGB 和YUV 色彩空间。
其中RGB 色彩空间通常为图像采集和显示设备采用,例如CCD 、CMOS 摄像头,CRT 监视器等。
基于嵌入式的图像处理技术研究摘要:嵌入式系统是与电子器件相结合,它的优点是小型化、低耗电量、廉价。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嵌入式系统在各方面都有普遍的应用。
本论文从硬件架构、图像处理算法和应用实例三个方面对嵌入式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嵌入式;图像处理;研究引言在医疗影像、视频监视、无人驾驶飞机、包括 ITT在内,图象处理技术是一种被普遍使用的技术,使生产力和人民生活质量大为改善。
但是,对于海量的图像数据,现有的计算机系统都面临着性能瓶颈,很难同时满足实时、低时延的需求。
由于嵌入式系统体积小、低耗电量、快速运算,该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该系统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图像处理领域,使其在不同的装置、不同的系统上得到了更有效的实现。
一、用于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架构对于一个嵌入式系统来说,主要由处理机组成、内存、输入输出装置以及系统总线等。
在图象处理中,常用的处理器有 ARM, DSP, FPGA等。
ARM是一种适合于一般图像处理的、低能耗、高效率的处理器。
DSP处理器用于数字信号处理,能做到对影像资料的快速运算。
而 FPGA作为一种可编程的逻辑设备,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其进行灵活的配置,从而使其在图像处理方面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和很强的并行性。
在嵌入式系统中,内存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储存影像资料及运算结果。
一般的记忆体种类有随机记忆体,只读记忆体,闪存等。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Random Access Memory)是一种重要的暂态数据存储器,其读写速度快,但容量不大。
ROM (Read Only Memory)是用来储存一个不能被修改的固定程序代码的。
而 flash内存具有读写功能,非常适用于图像的存储,并且由于 flash内存的可擦写性能,使得它的资料修订和存储更具灵活性。
输入、输出装置是用于与外部世界进行交互的界面,用来进行影像资料的输入与输出。
嵌入式开发中的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是指嵌入电子设备中的计算机系统,它们通常嵌入在一些特定的硬件设备中,负责控制和运行与该设备相关的软件。
在嵌入式系统中,图像处理是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它涉及到将图像采集、处理和显示等功能集成在硬件中,以满足设备的需求。
一、嵌入式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嵌入式图像处理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的领域:1. 智能安防系统:嵌入式图像处理可以实现人脸识别、动态监控等功能,用于安全监控领域。
2. 医疗影像处理:嵌入式图像处理可以用于医疗设备,如X光机、超声波等,帮助医生进行病情分析和诊断。
3. 无人驾驶汽车:嵌入式图像处理可以实现车辆周围景象的实时检测和判断,用于自动驾驶系统。
4. 工业自动化:嵌入式图像处理可以用于产品检测、质量控制等领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嵌入式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1. 图像采集:嵌入式系统需要具备图像采集的能力,可以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实时获取图像信息。
2. 图像处理算法: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开发相应的图像处理算法,如边缘检测、图像增强、目标检测等。
3. 图像传输:嵌入式系统需要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传输给其他设备进行显示或存储,需要选择合适的传输协议和接口。
4. 显示技术: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将图像显示在屏幕上,可以选择液晶显示器、LED显示等技术。
三、典型的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1. 智能门禁系统:该系统通过摄像头采集人脸图像,通过图像处理算法识别人脸并进行验证,从而实现门禁控制。
2. 医疗影像处理设备:该设备通过X光或超声波等技术采集患者的影像信息,通过图像处理算法进行分析和诊断。
3. 无人驾驶汽车:该系统通过多个摄像头采集车辆周围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实时识别道路、车辆和行人等物体,从而实现自动驾驶。
4. 工业检测设备:该设备通过摄像头采集产品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算法进行缺陷检测和质量控制。
四、嵌入式图像处理的挑战与发展方向1. 算法优化:嵌入式系统的资源有限,需要对图像处理算法进行优化,以提高处理速度和效率。
基于C的图像处理算法优化与嵌入式应用图像处理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C语言作为一种高效的编程语言,在图像处理算法的优化和嵌入式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基于C语言的图像处理算法优化方法以及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一、图像处理算法优化在图像处理领域,算法的效率和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
而C语言作为一种底层语言,可以直接操作内存,提供了很大的优化空间。
下面将介绍几种基于C语言的图像处理算法优化方法:1.1 循环优化在图像处理算法中,往往会涉及到对图像像素的遍历操作,这就需要通过循环来实现。
在C语言中,通过合理设计循环结构,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计算,提高算法执行效率。
1.2 内存管理优化内存访问是影响算法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C语言中,可以通过手动管理内存来减少内存碎片,提高内存访问效率。
合理地使用指针和数组可以减少内存访问次数,从而提升算法性能。
1.3 SIMD指令优化现代处理器通常支持SIMD(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指令集,可以同时对多个数据进行操作。
在C语言中,可以利用SIMD指令集来并行处理图像数据,加快算法运行速度。
二、嵌入式系统中的图像处理应用嵌入式系统通常具有资源有限、功耗低等特点,对图像处理算法的性能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C语言的图像处理算法在嵌入式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2.1 实时图像处理在嵌入式系统中,往往需要对实时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如目标检测、人脸识别等。
基于C语言的图像处理算法能够高效地运行在资源有限的嵌入式设备上,满足实时性要求。
2.2 图像压缩与传输在嵌入式系统中,由于通信带宽和存储空间有限,需要对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和传输。
基于C语言的图像压缩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小数据量,并保证传输质量。
2.3 视觉导航与识别嵌入式系统在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而这些应用往往需要对环境进行感知和识别。
基于C语言的图像处理算法可以帮助嵌入式系统实现视觉导航和物体识别功能。